CN114245443A -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5443A
CN114245443A CN202111335345.9A CN202111335345A CN114245443A CN 114245443 A CN114245443 A CN 114245443A CN 202111335345 A CN202111335345 A CN 202111335345A CN 114245443 A CN114245443 A CN 114245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ke
period
time
node device
child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53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45443B (zh
Inventor
赵凡凡
郭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53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454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45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443A/zh
Priority to EP22891864.5A priority patent/EP4395240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213 priority patent/WO202308306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454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54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该方法涉及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在该方法中,中心节点设备可以获取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并根据该唤醒周期计算出最佳唤醒周期,之后,中心节点设备再将该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子节点设备,子节点设备以及中心节点设备再根据该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确定最佳唤醒时间,并调整唤醒的唤醒时间,从而使通信系统中的各电子设备能够在统一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避免电子设备因为工作节奏的不统一,出现频繁唤醒的情况,缩短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长。

Description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应用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物联网的大背景下,存在着多个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应用的业务复杂度对电子设备的功耗开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分布式网络中,因为电子设备的业务同步、数据收发等原因,存在电子设备间频繁的中断唤醒,而电子设备的频繁唤醒会增加耗电量,造成系统待机时间减少,也意味着系统会被频繁激活,CPU频繁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进而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因此,如何控制电子设备的唤醒以减少系统能耗开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该唤醒对齐方法能够统一通信系统中各电子设备的工作节奏,使各电子设备能够在统一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缩短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长。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对齐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子节点设备,方法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向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第一周期,第一周期为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第一子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第二周期由中心节点设备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第二周期和基准时间,将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第一原唤醒时间与第一唤醒时间的差值不大于阈值,第一唤醒时间为基准时间,与,第二周期的N倍的和,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实施第一方面的方法,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的最佳唤醒周期,即第二周期,调整其唤醒时间,使子节点设备能够在统一的唤醒时间上进行唤醒,另外,调整后的唤醒时间与原唤醒的时间的差值较小,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的调整幅度,减少唤醒时间的调整对子节点设备的工作的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阈值为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
这里,阈值为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是指第一唤醒时间为按照就近原则计算获得的唤醒时间,因为第一唤醒时间=基准时间+第二周期*N,当N值不同时,第一唤醒时间不同,当第一唤醒时间与与第一原唤醒时间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则说明该第一唤醒时间最靠近第一原唤醒时间。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保证唤醒时间调整的幅度最小,避免影响设备原来的业务。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子节点设备将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具体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在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节点设备和/或中心节点设备通信。
也就是说,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具体为子节点设备在到达唤醒时间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这里的其他设备可以是指中心节点设备或其他子节点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子节点设备在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节点设备通信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在第一唤醒时间对CPU进行上电。
在子节点设备唤醒前,该子节点设备可能处于休眠状态,当子节点设备需要与其他设备通信时,子节点设备需要对CPU进行上电,使自身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为心跳唤醒或非实时业务唤醒。
这里,唤醒可以包括心跳唤醒、非实时业务唤醒和实时业务唤醒。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方法只更改心跳唤醒和非实时业务唤醒的唤醒时间,这是因为实时业务唤醒是即时性的业务触发的唤醒,为了保证即时性业务的及时正常执行,不更改该即时性业务的唤醒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周期为第一周期与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或公倍数。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将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之后,方法还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接收到第四周期,第四周期为中心节点设备根据第一周期以及第三子节点设备的第三周期确定,第三周期为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第四周期重新调整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
也就是说,当通信系统中新增子节点设备时,可以重新更改之前通信系统中确定的最佳唤醒周期,保证更改后的最佳唤醒周期能够统一新增子节点设备后的通信系统中各个电子设备的唤醒周期。之后,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更改后的最佳唤醒周期重新调整还未触发的唤醒的唤醒时间。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对齐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设备,方法包括: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周期,第一周期为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心节电设备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第二周期;中心节点设备将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第一子节点设备。
实施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为了统一包含多个设备的通信系统中各个设备的唤醒时间,可以由一个中心节点设备接收通信系统中一个或多个子节点的唤醒周期,从而根据这些唤醒周期确定出一个统一的最佳唤醒周期,即第二周期,帮助通信系统中的各设备根据该统一的最佳唤醒周期进行唤醒,减少各设备的唤醒次数或工作时间,降低电子设备的耗电量。
结合第二方面,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为心跳唤醒或非实时业务唤醒。
这里,唤醒可以包括心跳唤醒、非实时业务唤醒和实时业务唤醒。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方法只更改心跳唤醒和非实时业务唤醒的唤醒时间,这是因为实时业务唤醒是即时性的业务触发的唤醒,为了保证即时性业务的及时正常执行,不更改该即时性业务的唤醒时间,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周期为第一周期与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或公倍数。
结合第二方面,该方法还包括: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第三周期,第三周期为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心节点设备根据第三周期以及第一周期确定第四周期;中心节点设备将第四周期发送给第一子节点设备和第三子节点设备。
也就是说,当通信系统中新增子节点设备时,中心节点设备可以获取该新增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重新更改最佳唤醒周期,保证更改后的最佳唤醒周期能够统一新增子节点设备后的通信系统中各个电子设备的唤醒周期。
结合第二方面,中心节点设备将第二周期以及中心节点设备的基准时间发送给第一子节点设备之前,方法还包括:中心节点设备在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中,选择和当前时间最接近的唤醒时间作为基准时间。
也就是说,中心节点设备可以选择与自身存在的唤醒时间中最近的唤醒时间作为基准时间发送给各个子节点设备,使各子节点设备能够将该基准时间作为调整后的唤醒时间的基准来调整唤醒时间,使统一后的唤醒时间尽可能地接近中心节点设备原本的唤醒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准时间还可以是指中心节点设备的开机时间、随机生成的时间、预设的时间等等。
结合第二方面,该中心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调整中心节点设备的原唤醒时间。
也就是说,中心节点设备也可以根据该统一的最佳唤醒周期来调整其原来的唤醒时间,使中心节点设备也可以与子节点设备在统一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唤醒对齐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和中心节点设备的通信系统,方法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向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第一周期,第一周期为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周期;中心节点设备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第二周期;中心节点设备将第二周期以及中心节点设备的基准时间发送给第一子节点设备;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将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第一原唤醒时间与第一唤醒时间的差值不大于阈值,第一唤醒时间为基准时间,与,第二周期的N倍的和,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实施第三方面的方法,通信系统中的各设备能够根据统一的最佳唤醒周期调整各自的唤醒时间,保证各设备在统一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并且,各设备在按照最佳唤醒周期调整各自的唤醒时间的同时,尽量保证调整后的唤醒时间与原来的唤醒时间的差距较小,尽量减少各设备唤醒时间调整的幅度,减少唤醒时间的调整对各设备工作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通信系统中可以包含一个中心节点设备,一个或多个子节点设备,该第一子节点设备即为该通信系统中的一个子节点设备,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都可以根据该最佳唤醒周期和基准时间调整唤醒时间,并且,各设备调整后的周期性唤醒的唤醒间隔不一定相等,例如,一个设备的唤醒间隔为2T,另一个设备的唤醒间隔为3T,其中,T表示最佳唤醒周期。
结合第三方面,阈值为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
这里,阈值为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是指第一唤醒时间为按照就近原则计算获得的唤醒时间,因为第一唤醒时间=基准时间+第二周期*N,当N值不同时,第一唤醒时间不同,当第一唤醒时间与与第一原唤醒时间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则说明该第一唤醒时间最靠近第一原唤醒时间。这样,可以尽可能地保证唤醒时间调整的幅度最小,避免影响设备原来的业务。
结合第三方面,第一子节点设备将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具体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在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节点设备和/或中心节点设备通信。
也就是说,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具体为子节点设备在到达唤醒时间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这里的其他设备可以是指中心节点设备或其他子节点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第一子设备在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设备通信之前,方法还包括:第一子设备在第一唤醒时间对CPU进行上电。
在子节点设备唤醒前,该子节点设备可能处于休眠状态,当子节点设备需要与其他设备通信时,子节点设备需要对CPU进行上电,使自身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
结合第三方面,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为心跳唤醒或非实时业务唤醒。
这里,唤醒可以包括心跳唤醒、非实时业务唤醒和实时业务唤醒。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方法只更改心跳唤醒和非实时业务唤醒的唤醒时间,这是因为实时业务唤醒是即时性的业务触发的唤醒,为了保证即时性业务的及时正常执行,不更改该即时性业务的唤醒时间。
结合第三方面,第二周期为第一周期与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或公倍数。
结合第三方面,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三子节点设备;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将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之后,方法还包括: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第三周期,第三周期为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心节点设备根据第三周期以及第一周期确定第四周期;中心节点设备将第四周期发送给第一子节点设备和第三子节点设备;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第四周期重新调整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第三子节点设备根据第四周期重新调整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
也就是说,当通信系统中新增子节点设备时,可以重新更改之前通信系统中确定的最佳唤醒周期,保证更改后的最佳唤醒周期能够统一新增子节点设备后的通信系统中各个电子设备的唤醒周期。各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更改后的最佳唤醒周期重新调整还未触发的唤醒的唤醒时间,保证各设备的唤醒节奏为根据所有设备原本的唤醒节奏计算得到的。
中心节点设备将第二周期以及中心节点设备的基准时间发送给第一子节点设备之前,方法还包括:中心节点设备在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中,选择和当前时间最接近的唤醒时间作为基准时间。
也就是说,中心节点设备可以选择与自身存在的唤醒时间中最近的唤醒时间作为基准时间发送给各个子节点设备,使各子节点设备能够将该基准时间作为调整后的唤醒时间的基准来调整唤醒时间,使统一后的唤醒时间尽可能地接近中心节点设备原本的唤醒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基准时间还可以是指中心节点设备的开机时间、随机生成的时间、预设的时间等等。
结合第二方面,该中心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调整中心节点设备的原唤醒时间。
也就是说,中心节点设备也可以根据该统一的最佳唤醒周期来调整其原来的唤醒时间,使中心节点设备也可以与子节点设备在统一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一个或多个程序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统一通信系统中各个电子设备的工作节奏,更改各设备唤醒的触发时间,减少设备间的频繁唤醒,优化通信系统中各设备的功耗开销,保证了通信系统中各设备的续航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通信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系统中各电子设备的唤醒时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系统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子节点设备和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时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设备唤醒对齐前和唤醒对齐后的设备的功耗波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通信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可以为分布式网络组成的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10包括多个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手表、大屏、耳机、音箱、空气净化器、手环、牙刷、体脂秤等等,在这个通信系统中,这多个电子设备之间可以建立通信连接,进行数据收发和业务同步等等,例如,图1示例性示出了手机可以与手环、耳机、体脂称、大屏、音箱、空气净化器等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手环又可以和大屏、手机、耳机、体脂秤等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无线连接。
具体地,无线连接可以是高保真无线通信(Wi-Fi)连接、蓝牙连接、红外线连接、NFC连接、ZigBee连接等近距离连接。以手机和体脂秤的通信过程为例,体脂秤可以通过近距离连接将体脂秤采集到的数据(例如,体重、体脂率、肌肉含量等)发送给手机,之后,手机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用户的身体状况。另外,无线连接还可以是远距离连接,远距离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支持2G,3G,4G,5G以及后续标准协议的移动网络。例如,多个电子设备可以登录同一用户账号(例如华为账号),然后通过服务器进行远距离连接。
在该通信系统10中,为了节约电子设备的功耗,在电子设备不存在数据收发和业务同步等工作进程时,电子设备往往会进入休眠状态,在该电子设备需要与该通信系统10中的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时,再对该电子设备进行唤醒。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该通信系统10中存在多个电子设备之前的通信,各个电子设备之间的工作节奏不同,则一个电子设备可能会存在频繁唤醒,从而使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频繁进入高速运转状态,或者使电子设备长期处于工作状态,反而增加了电子设备的功耗,加大了电子设备的耗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通信系统10中的电子设备的类型不限于上述提及的手机、手表、大屏、耳机、音箱、空气净化器、手环、牙刷、体脂秤等等生态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通信系统10中的电子设备的类型。
为了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对齐唤醒机制。
对齐唤醒机制相当于在进程中设置一个定时器,当时间到达定时器指定的时间时,向进程发送唤醒进程的信号。这样可以通过控制电子设备唤醒的时间来避免电子设备频繁唤醒的情况,从而减少电子设备的功耗。但是,该对齐唤醒机制仅适用于单设备的唤醒,覆盖不了通信系统10中与其他电子设备的通信而引起的唤醒情况,换句话说,该对齐唤醒机制无法统一通信系统10中各个电子设备的工作节奏。
因此,如何统一唤醒通信系统10中的各个电子设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对齐方法,该方法涉及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在该方法中,中心节点设备获取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并根据该唤醒周期计算出最佳唤醒周期,之后,中心节点设备再将该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子节点设备,子节点设备以及中心节点设备再根据该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确定最佳唤醒时间,并调整唤醒时间,从而使得通信系统中的各电子设备在统一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避免电子设备因为工作节奏的不统一,出现频繁唤醒的情况,缩短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长,减少通信系统的能耗开销。
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都为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中的电子设备。其中,中心节点设备的数量为一个,子节点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也就是说,中心节点设备可以收集一个或多个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并根据这一个或多个唤醒周期计算出一个适用于多个子节点设备以及中心节点设备的最佳唤醒周期。
另外,在通信系统10中的电子设备获得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根据该最佳唤醒时间以及基准时间确定最佳唤醒时间,并根据就近对齐原则调整原本的唤醒时间,使电子设备能够在指定的统一的时间进行唤醒。具体关于最佳唤醒时间的确定以及唤醒时间的调整可以参见后续内容,这里先不赘述。
其中,电子设备的唤醒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1)业务唤醒
业务唤醒为业务触发的唤醒。业务唤醒可以为电子设备自身存在需要执行的业务时,电子设备进行的主动唤醒,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存在跨设备业务时,其他电子设备触发的被动唤醒。例如,业务唤醒可以为一个电子设备需要向另一个电子设备发送数据同步消息时,触发的另一个电子设备的唤醒。
其中,业务唤醒包括:非实时业务唤醒、实时业务唤醒。非实时业务唤醒为非即时性的业务触发的唤醒,例如,该非即时性的业务可以是指更新数据。也就是说,针对非实时业务唤醒,电子设备可以更改非实时业务的唤醒时间,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延迟一段时间进行非实时业务唤醒。实时业务唤醒为即时性的业务触发的唤醒,例如,该即时性的业务可以是指两个设备之间建立的语音通话业务。也就是说,针对实时业务唤醒,电子设备不能更改实时业务的唤醒时间,电子设备需要在实时业务指定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
(2)心跳唤醒
心跳唤醒为设备之间为了维持通信而触发的周期性唤醒。也就是说,心跳唤醒存在一个唤醒周期,电子设备会根据该唤醒周期进行周期性的心跳唤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会在接收到最佳唤醒周期后,根据该最佳唤醒周期进行周期性的心跳唤醒,并将非实时业务唤醒的唤醒时间更改为:电子设备进行周期性的心跳唤醒时最近的心跳唤醒的唤醒时间,不更改实时业务唤醒的唤醒时间。这样,可以在保证即时性业务和非即时性业务的正常执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电子设备唤醒的次数。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唤醒对齐系统可以包含通信系统10中的部分或全部电子设备。具体地,该唤醒对齐系统包括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其中,中心节点设备的数量为一个,子节点设备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图2示出了子节点设备包括:子节点设备A、子节点设备B、子节点设备C这三个电子设备。
在图2所示的唤醒对齐系统中,中心节点设备用于接收子节点设备A-C的唤醒周期,并根据该三个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计算出适用于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A-C的最佳唤醒周期,之后,中心节点设备再将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子节点设备A-C。子节点设备A-C用于将各自的唤醒周期发送给中心节点设备,接收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的最佳唤醒时间以及基准时间。另外,中心节点设备以及子节点设备A-C都可以根据该最佳唤醒时间以及基准时间计算出最佳唤醒时间,并调整各自电子设备中原本的唤醒时间。具体地,中心节点设备以及子节点设备A-C可以根据就近对齐原则调整心跳唤醒以及非实时业务唤醒的唤醒时间,不调整实施业务唤醒的原本的唤醒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中心节点设备可以为通信系统10中的任意一个设备,子节点设备可以为通信系统10中除去中心节点设备之外的任意一个或多个设备,子节点设备的数量不限于图2所示的唤醒对齐系统中的三个。唤醒对齐系统中的电子设备之间存在跨设备的业务唤醒,或者存在为了保持设备间的通信而存在的心跳唤醒。其中,可以根据设备的性能来选取中心节点设备,例如,中心节点设备可以为唤醒对齐系统中性能最好的设备,或者,可以根据设备的业务情况选取中心节点设备,例如,中心节点设备可以为唤醒对齐系统中业务最少的设备。除去确定好的中心节点设备,唤醒对齐系统中的其余设备即为子节点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中心节点设备的选取不做限制。
图3示例性示出了唤醒对齐系统中各电子设备的唤醒时序图。
在多设备唤醒对齐前,即各电子设备根据各自的业务节奏进行唤醒时,各电子设备可能存在频繁的唤醒。如图3所示,在多设备唤醒对齐前,中心节点设备存在Q1-Q4这四次唤醒,Q1为实时业务唤醒,Q2为非实时业务唤醒,Q3、Q4为心跳唤醒。子节点设备A存在A1-A3这三次唤醒,A1、A2为心跳唤醒,A3为非实时业务唤醒。子节点设备B存在B1-B4这四次唤醒,B1、B4为心跳唤醒,B2、B3为非实时业务唤醒,子节点设备C存在C1-C3这三次唤醒,C1为非实时业务唤醒,C2为心跳唤醒,C3为实时业务唤醒。其中,中心节点设备的非实时业务唤醒Q2与子节点设备B的非实时业务唤醒B2为同一个跨设备业务引起的这两个设备的同时唤醒,子节点设备A的非实时业务唤醒A3和子节点设备B的非实时业务唤醒B3为同一个跨设备业务引起的这两个设备的同时唤醒。
可以看出,由于一个电子设备唤醒时,可能会存在通信系统10中另一个电子设备同时唤醒或者处于工作状态,例如中心节点设备的非实时业务唤醒Q2以及子节点设备B的非实时业务唤醒B2即为同一个业务引起的两个设备的同时唤醒。并且,由于各电子设备的唤醒节奏不同,可能会导致中心节点设备或子节点设备存在频繁唤醒或者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例如,中心节点设备在第一时刻存在实时业务唤醒Q1后,处理完该实时业务后又回到休眠状态,但在第二时刻,又由于与子节点设备B的跨设备业务进程,触发非实时业务唤醒Q2,从而造成中心节点设备的功耗较大。
为了统一唤醒对齐系统中各设备的唤醒节奏,中心节点设备可以向子节点设备A-C发送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以供子节点设备A-C计算出周期性的最佳唤醒时间,并按照就近对齐的原则,更改唤醒对齐系统中,各设备原本的唤醒时间,使各设备在统一的时间点上唤醒。
在多设备唤醒对齐后,中心节点设备以及子节点设备A-C按照统一的唤醒时间进行心跳唤醒以及非实时业务唤醒,同时不改变实时业务唤醒的唤醒时间。如图3所示,在多设备唤醒对齐后,中心节点设备在原来的T1时间点进行实时业务唤醒Q1,在2T时间点进行一次唤醒,该唤醒包括了非实时业务唤醒Q2以及心跳唤醒Q3,在3T时间点进行心跳唤醒Q4。子节点设备A在T时间点进行心跳唤醒A1,在2T时间点进行心跳唤醒A2,在3T时间点进行非实时业务唤醒A3。子节点设备B在T时间点进行心跳唤醒B1,在2T时间点进行非实时业务唤醒B2,在3T时间点进行一次唤醒,该唤醒包括心跳唤醒B3和非实时业务唤醒B4。子节点设备C在T时间点进行非实时业务唤醒C1,在3T时间点进行心跳唤醒C2,在原来的T2时间点进行实时业务唤醒。
可以看出,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可以在统一的周期时间点上进行唤醒,例如,原本中心节点设备需要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触发非实时业务唤醒Q2和心跳唤醒Q3,在多设备唤醒对齐后,中心节点设备可以仅唤醒一次,完成与其他设备保持连接的心跳唤醒,以及与子节点设备B的非实时业务的通信所需的非实时业务唤醒。这样,可以减少电子设备的唤醒次数或工作时间,降低电子设备的耗电量。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多设备唤醒对齐后,各电子设备调整后的唤醒周期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等于统一后的最佳唤醒周期。具体地,电子设备调整后的唤醒周期可以为最佳唤醒周期的M倍,其中,M为正整数。例如,假设最佳唤醒周期为5min,存在两个子节点设备:设备A和设备B,设备A可以将心跳唤醒的唤醒周期调整为10min,设备B可以将心跳唤醒的唤醒周期调整为15min。
图4示例性示出了唤醒对齐系统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唤醒对齐系统包括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中心节点设备以及子节点设备都包括统一唤醒管理模块以及分布式软总线。需要注意的时,图4仅示出了一个子节点设备与中心节点设备的交互过程,该唤醒对齐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子节点设备,其他子节点设备与中心节点设备的交互过程与图4所示的交互过程一致。
在中心节点设备中,分布式软总线用于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唤醒周期,以及向其他设备发送最佳唤醒周期、基准时间;统一唤醒模块用于获取本设备的基准时间,以及根据其他设备的唤醒周期以及本设备的唤醒周期计算出最佳唤醒周期,并根据该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确定对齐后的最佳唤醒时间,以供中心节点设备根据对齐后的最佳唤醒时间进行唤醒。
在子节点设备中,分布式软总线用于向中心节点设备发送唤醒周期,以及接收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的最佳唤醒周期、基准时间;统一唤醒模块用于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本时间确定对齐后的最佳唤醒时间,以供子节点设备根据对齐后的最佳唤醒时间进行唤醒。
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现中,唤醒对齐系统对齐唤醒时间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步骤:
(1)子节点设备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向中心节点设备发送唤醒周期;
其中,唤醒周期为子节点设备在唤醒对齐前,使用的唤醒周期,各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该唤醒周期进行周期性的心跳唤醒。
当子节点设备包含多个设备时,中心节点设备可以获得多个设备的唤醒周期。该多个设备可以是指通信网络中除中心节点设备外所有的子节点设备,或者,该多个设备可以是指通信系统10中除中心节点设备外的部分子节点设备,其中,该部分子节点设备可以为当前需要与通信系统10中的其他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处于工作状态的设备。
(2)中心节点设备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唤醒周期发送给统一唤醒管理模块;
具体地,中心节点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发送给中心节点设备中的统一唤醒管理模块。
(3)中心节点设备通过统一唤醒管理模块获得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并将其发送给分布式软总线;
中心节点设备中的统一唤醒管理模块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唤醒周期,以及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计算出一个最佳唤醒周期。该最佳唤醒周期可以为中心节点设备以及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的平均数、公倍数、最小值、最大值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该最佳唤醒周期与唤醒周期的关系不作限制。
基准时间用于确定唤醒时间的起点,使通信系统10中的多个设备能够在同一时间点进行唤醒。该基准时间可以为中心节点设备的开机时间、随机生成的时间、预设的时间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基准时间不作限制。
(4)中心节点设备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子节点设备;
具体地,中心节点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通信系统10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子节点设备。
(5)子节点设备通过分布式软总线将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统一唤醒管理模块;
(6)中心节点设备以及子节点设备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计算最佳唤醒时间,使得各设备在最佳唤醒时间进行唤醒。
中心节点设备以及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最佳唤醒时间:
X=N*T+Delta公式1
其中,X为最佳唤醒时间,N={0,1,2,3……},T为最佳唤醒周期,Delta为基准时间。
可以看出,当N取不同的值时,计算得到的最佳唤醒时间不同。中心节点设备或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就近对齐的原则,更改原来的唤醒时间(也称:原唤醒时间),将其统一在与原唤醒时间距离最近的最佳唤醒时间上。
在具体实现中,针对一次唤醒,中心节点设备或者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调整该唤醒的时间:
Figure BDA0003350305330000091
其中,Y为该唤醒对齐后的最佳唤醒时间,X1和X2表示两个相邻的最佳唤醒时间,Z表示原唤醒时间,Z与X1、X2的关系可以表示为(N1*T+Delta)=X1≤Z<((N1+1)*T+Delta)=X2,N1∈N。
从公式2可以看出,当原唤醒时间Z与上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1的间隔,小于或等于,该原唤醒时间Z与下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2的间隔时,可以将原唤醒时间更改为上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1;当原唤醒时间Z与上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1的间隔,大于,该原唤醒时间Z与下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2的间隔时,可以将原唤醒时间更改为下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2;当原唤醒时间Z恰好位于最佳周期间X1上时,则不更改原唤醒时间。也即是说,可以采用就近对齐的原则来确定唤醒对齐后的唤醒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当原唤醒时间Z与上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1的间隔,等于,该原唤醒时间Z与下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X2的间隔时,也可以将原唤醒时间更改为下一个周期点的最佳唤醒时间,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中心节点设备或者子节点设备调整唤醒时间的原理。
图5示例性示出了子节点设备与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时序图。
如图5所示,中心节点设备将中心节点设备的开机时间点(09:02)作为基准时间,将5分钟作为最佳唤醒周期发送给子节点设备A,子节点设备A根据该基准时间以及最佳唤醒周期,结合上述公式1计算出多个最佳唤醒时间(如09:02、09:07、09:12、09:17……),由于子节点设备A原本存在三个唤醒时间点A1、A2、A3,分别在09:09、09:12、09:15。其中,09:09与上一次最近的最佳唤醒时间为09:07,结合公式2计算得出2≤2.5,因此,将A1原本的唤醒时间09:09调整到09:07;09:12与上一次最近的最佳唤醒时间09:12相等,因此,不改变A2的唤醒时间。09:15与上一次最近的最佳唤醒时间为09:12,结合公式2计算得出3>2.5,则Y为09:17,因此,将原本在09:15的唤醒时间调整到下一个周期点09:17。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子节点设备向中心节点设备发送唤醒周期。
中心节点设备可以是指通信系统10中的任意一个设备,子节点设备可以是指通信系统10中除去中心节点设备外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其中,中心节点设备可以与子节点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子节点设备之间也可以建立通信连接。该通信连接可以为有线连接、无线连接,具体关于该通信连接的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子节点设备发送的唤醒周期可以是指当前未唤醒对齐时,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该唤醒周期进行周期性地心跳唤醒。
S102.中心节点设备根据唤醒周期确定最佳唤醒周期。
中心节点设备在接收到一个或多个子节点设备发送的唤醒周期后,可以根据该一个或多个唤醒周期确定出最佳唤醒周期。其中,该最佳唤醒周期可以为这一个或多个唤醒周期以及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的公倍数、平均数、最大值、最小值等等。例如,中心节点设备获取到两个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为5分钟、8分钟,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为5分钟,中心节点设备可以将唤醒周期的平均数作为最佳唤醒周期,则最佳唤醒周期为6分钟。
示例性地,子节点设备向中心节点发送的唤醒周期还可以是指第一周期,中心节点设备根据第一周期确定的最佳唤醒周期还可以是指第二周期,该子节点设备该可以具体是指第一子节点设备,该第一子节点设备可以是指通信系统中与中心节点设备进行唤醒对齐的其中一个或多个设备。
S103.中心节点设备将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子节点设备。
基准时间用于确定唤醒时间的起点,使通信系统10中的多个设备能够在同一时间点进行唤醒。该基准时间可以为中心节点设备的开机时间、随机生成的时间、预设的时间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该基准时间不作限制。
S104.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调整唤醒时间。
这里,由于中心节点设备与子节点设备的执行过程相同,下面以电子设备统一指代中心节点设备和子节点设备。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计算出最佳唤醒时间,之后,再根据就近对齐原则,调整电子设备中的原本的唤醒时间。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公式1计算出最佳唤醒时间,该最佳唤醒时间可以包含多个周期性递增的数值。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公式2调整原唤醒时间。例如,以中心节点设备为例,假设中心节点设备原本存在一个心跳唤醒在9点08分,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计算获得两个最佳唤醒时间:9点05分和9点10分,由于9点08分距离9点10分比距离9点05分近,根据就近对齐的原则,中心节点设备可以将该心跳唤醒的时间更改到9点10分。
另外,由于唤醒方式包括:非实时业务唤醒、实时业务唤醒、心跳唤醒,当电子设备中原本的唤醒为实时业务唤醒时,电子设备不更改该实时业务唤醒原本的唤醒时间,当电子设备中原本的唤醒为实时业务唤醒或心跳唤醒时,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调整该唤醒原本的唤醒时间。
具体地,在子节点设备根据最佳唤醒时间以及基准时间调整唤醒时间的过程中,子节点设备可以将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该原唤醒时间与第一唤醒时间的差值不大于阈值,其中,第一唤醒时间=基准时间+最佳唤醒周期*N,N≥0。示例性地,该阈值可以为最佳唤醒周期的二分之一。另外,子节点设备将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具体为子节点设备在第一唤醒时间对CPU进行上电,进入工作状态,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该子节点设备可以为第一子节点设备,该其他设备可以为第二子节点设备和/或中心节点设备,其中,中心节点设备、第一子节点设备和第二子节点设备均位于如图2所示通信系统10中。
另外,子节点设备或中心节点设备可以存在多个原唤醒时间。示例性地,子节点设备的原唤醒时间可以包括第一原唤醒时间和第二原唤醒时间等等,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该最佳唤醒时间以及基准时间将第一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将第二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二唤醒时间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中心节点设备已经根据唤醒周期确定了最佳唤醒周期,当通信系统10中新增一个或多个子节点设备,中心节点设备可以获取这新增的一个或多个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并重新确定最佳唤醒周期,发送给通信系统10中的所有设备。示例性地,通信系统10中新增的子节点设备可以为第三子节点设备,该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可以为第三周期,在中心节电设备已确定最佳唤醒周期之后,中心节点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三周期和之前接收到的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例如第二周期),重新确定一个最佳唤醒周期(例如,第四周期),并将该重新确定的最佳唤醒周期发送给通信系统10中的各子节点设备,各子节点设备可以根据最新接收到的最佳唤醒周期来调整唤醒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当中心节点设备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调整唤醒时间时,中心节点设备可以在确定最佳唤醒周期之后将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子节点设备之前调整唤醒时间。也即是说,对于中心节点设备,S104可以在S103之前执行。
总的来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唤醒对齐方法能够更改唤醒的触发时间,减少设备间因为非实时业务以及心跳保持引起的频繁唤醒,优化了通信系统10中的设备的功耗开销,保障了通信系统10中各设备的续航能力,同时,可以保证即时性业务的正常执行,在各设备统一唤醒的同时满足设备的正常运行。
图7示例性示出了多设备唤醒对齐前和唤醒对齐后的设备的功耗波形示意图。从图7中左边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图中存在密集的波形尖峰,也即是说,多设备唤醒对齐前,电子设备存在频繁的唤醒,功率损耗较大。从图7中右边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图中存在间隔出现的波形尖峰,例如10分钟间隔出现的波形尖峰、5分钟间隔出现的波形尖峰或2.5分钟间隔出现的波形尖峰,也即是说,多设备唤醒对齐后,电子设备减少了唤醒的次数,并以一个唤醒周期值的倍数作为唤醒的间隔时间,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率损耗。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电子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手环、耳机、大屏、体脂称、空气净化器、智能音箱、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以及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设备、可穿戴式设备、车载设备、智能家居设备和/或智慧城市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
电子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解调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和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实现扩展电子设备100的存储能力。
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电子设备100的运动姿态。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电子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电子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电子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为中心节点设备时:
移动通信模块150或无线通信模块160可用于接收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向子节点设备发送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
处理器110可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唤醒周期计算出最佳唤醒周期,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计算出最佳唤醒时间,判断是否调整唤醒时间,并根据调整后或未调整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具体关于唤醒周期与最佳唤醒周期的关系、最佳唤醒时间的计算原理,调整唤醒时间的原理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前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内部存储器121用于存储计算唤醒时间的相关指令,以及一个或多个唤醒周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00为子节点设备时:
移动通信模块150或无线通信模块160可用于向中心节点设备发送唤醒周期,接收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的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
处理器110可用于根据最佳唤醒周期以及基准时间计算出最佳唤醒时间,判断是否调整唤醒时间,并根据调整后或未调整的唤醒时间进行唤醒。具体关于最佳唤醒时间的计算原理,调整唤醒时间的原理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减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任意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该流程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揭露,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唤醒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子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向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所述第二周期由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周期和所述基准时间,将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所述第一原唤醒时间与所述第一唤醒时间的差值不大于阈值,所述第一唤醒时间为所述基准时间,与,所述第二周期的N倍的和,所述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为所述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节点设备和/或所述中心节点设备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节点设备通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间对CPU进行上电。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为心跳唤醒或非实时业务唤醒。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或公倍数。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周期以及所述基准时间,将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接收到第四周期,所述第四周期为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周期以及第三子节点设备的第三周期确定,所述第三周期为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四周期重新调整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
8.一种唤醒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
所述中心节电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第二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二周期以及基准时间发送给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为心跳唤醒或非实时业务唤醒。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或公倍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第三周期,所述第三周期为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周期以及所述第一周期确定第四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将所述第四周期发送给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二周期以及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基准时间发送给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在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中,选择和当前时间最接近的唤醒时间作为所述基准时间。
13.一种唤醒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子节点设备和中心节点设备的通信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向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发送第一周期,所述第一周期为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所述第一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周期确定第二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二周期以及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基准时间发送给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周期以及所述基准时间,将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第一原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所述第一原唤醒时间与所述第一唤醒时间的差值不大于阈值,所述第一唤醒时间为所述基准时间,与,所述第二周期的N倍的和,所述N为大于等于0的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为所述第二周期的二分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所述第一原唤醒时间调整为所述第一唤醒时间,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节点设备和/或所述中心节点设备通信。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间和第二子设备通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唤醒时间对CPU进行上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为心跳唤醒或非实时业务唤醒。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周期为所述第一周期与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或公倍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第三子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二周期以及所述基准时间,将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调整为第一唤醒时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第三周期,所述第三周期为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三周期以及所述第一周期确定第四周期;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将所述第四周期发送给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和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四周期重新调整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四周期重新调整所述第三子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将所述第二周期以及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基准时间发送给所述第一子节点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中心节点设备在所述中心节点设备的唤醒时间中,选择和当前时间最接近的唤醒时间作为所述基准时间。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7、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35345.9A 2021-11-11 2021-11-11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42454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5345.9A CN114245443B (zh) 2021-11-11 2021-11-11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EP22891864.5A EP4395240A1 (en) 2021-11-11 2022-11-02 Wake-up alignment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PCT/CN2022/129213 WO2023083068A1 (zh) 2021-11-11 2022-11-02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5345.9A CN114245443B (zh) 2021-11-11 2021-11-11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5443A true CN114245443A (zh) 2022-03-25
CN114245443B CN114245443B (zh) 2024-09-17

Family

ID=8074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5345.9A Active CN114245443B (zh) 2021-11-11 2021-11-11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95240A1 (zh)
CN (1) CN114245443B (zh)
WO (1) WO202308306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969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18450471A (zh) * 2023-12-13 2024-08-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739A (zh) * 2014-12-17 2015-04-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终端系统的方法
US20170003736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ly communicating between low-power devices
CN106937369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US20180020405A1 (en) * 2016-07-13 2018-01-18 Intel IP Corporation Wake-up packet acknowledgement procedure
CN112019616A (zh) * 2020-08-26 2020-12-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US20210168711A1 (en) * 2019-11-29 2021-06-0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wake-up period of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67655A1 (en) * 2019-02-15 2020-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arameter adaptation using wake up signal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6739A (zh) * 2014-12-17 2015-04-2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终端系统的方法
US20170003736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fficiently communicating between low-power devices
CN106937369A (zh) * 2015-12-31 2017-07-07 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US20180020405A1 (en) * 2016-07-13 2018-01-18 Intel IP Corporation Wake-up packet acknowledgement procedure
US20210168711A1 (en) * 2019-11-29 2021-06-0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wake-up period of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019616A (zh) * 2020-08-26 2020-12-0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林琛;杨晓雪;: "基于JN5148的煤矿物联网络系统设计方案", 煤炭技术, no. 1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7969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18450471A (zh) * 2023-12-13 2024-08-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95240A1 (en) 2024-07-03
WO2023083068A1 (zh) 2023-05-19
CN114245443B (zh) 2024-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08534A1 (zh) 一种语音唤醒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299978B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3083068A1 (zh)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WO2018000134A1 (zh)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及终端
JP6138825B2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と局との間で構成変更メッセージを送信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WO2022222754A1 (zh) Wifi链路休眠唤醒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KR20180005471A (ko) 다중 주파수 대역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21052245A1 (zh)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54819B (zh)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JP2015534413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省電力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2584463B (zh)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2637938B (zh) 一种设备唤醒的方法、数据传输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US11310594B2 (en) Portable smart speaker power control
US2021016872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waking up a computing device based on wireless sensing
CN11114931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4430542A (zh) 一种节能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381518A (zh) 信息检测方法、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2252796A1 (zh) 一种基于心跳包的在线检测方法及设备
US12075352B2 (en) Power management for signal scanning
US20190073407A1 (en) Optimized data synchronization
CN116847145A (zh) 休眠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445390B2 (ja) 携帯端末
CN118139214B (zh) 一种用于设备的连接方法
WO2023236516A1 (zh) 语音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109623A1 (zh) 一种待机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