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937369A -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937369A
CN106937369A CN201511032219.0A CN201511032219A CN106937369A CN 106937369 A CN106937369 A CN 106937369A CN 201511032219 A CN201511032219 A CN 201511032219A CN 106937369 A CN106937369 A CN 106937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ke
node
time point
point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10322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937369B (zh
Inventor
刘振波
谢远智
李康宁
李相义
舒杰红
崔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Link Reach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10322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937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93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7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937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937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where the power saving management affects multipl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包括:第二节点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唤醒码计算出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第二节点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第二节点根据时间差△T1将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得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完全一致,进而保持同步唤醒,以降低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功耗。

Description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
为实现环境信息的精密感知和保证节点能量的有效性,节点间的协同感知和数据传输已成为传感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例如:目前在无线远传抄表领域,由于设备受环境的制约无法实现外接直流电,因此大部份无线远传抄表设备均采用一次性锂电池供电,且使用年限在3年以上,因此这些设备对功耗相当的敏感,通常休眠待机电流都是uA级别的,所以这些设备只在特定的时间段唤醒工作,处理完继续休眠。然而,在抄表网络中,各个节点设备的周期性唤醒时间不同,也就是工作时序不同步,如此,主节点在向从节点发送数据,必须先唤醒码,直至从节点唤醒时,主节点停止发送唤醒码而立即发送数据,而且,发送的唤醒码的长度取决于从节点唤醒时间点,如果从节点唤醒较迟,则主节点发送的唤醒码较长,因此,必然会造成主节点功耗损失,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样,从节点向主节点发送数据时,也会造成的从节点的功耗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包括:
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所述第二节点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第二节点,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网络系统,包括:
第一节点,用于广播唤醒码;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所述唤醒码,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在调整自身的唤醒时间点之后广播所述唤醒码;
第三节点,用于接收所述唤醒码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3;并计算第三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4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差△T2;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2将所述第三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同步唤醒;
所述第三节点、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本发明提供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再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得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完全一致,进而保持同步唤醒,如此,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的数据即可,藉此,可以实现降低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第二节点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同步网络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的,该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也就是说,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是无线网络中的两个节点,而且两个节点都是周期性的唤醒工作,唤醒/休眠周期是相等的,每个唤醒/休眠周期包括唤醒时段和休眠时段,唤醒时段的起始时间就是该节点在当前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而自唤醒时段转向休眠时段的时间点即为休眠时间点,例如一个唤醒/休眠周期为1秒,其中唤醒时段的时长为3毫秒,休眠时段的时长为997毫秒,则第1毫秒的时刻即为唤醒时间点,而第4毫秒即为休眠时间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唤醒/休眠周期、唤醒时段及休眠时段的长度都是其内部定时器预先设置好的,在达到设定时刻即可唤醒工作或进入休眠。
S102、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具体的,由于唤醒码长度是一定的,所以接收到唤醒码后,只要将当前的时刻减去唤醒码长度即可推算出第一节点广播该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由于第一节点唤醒时即广播唤醒码,所以,该第一节点广播该唤醒码的起始时间也就是第一节点自身的唤醒时间点。
需要说明的是,唤醒码的长度是指发送该唤醒码所需要的时间,例如第一节点发送的唤醒码所用时间为10毫秒,则可以理解为唤醒码长度为10毫秒。
S103、第二节点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也就是,计算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在一个相对周期中各自的唤醒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T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唤醒/休眠周期内,节点只唤醒一次,所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中的相对周期可以理解为:相同唤醒次数的唤醒/休眠周期互为相对周期。例如:第一节点第3次唤醒,说明第一节点的在第3个唤醒/休眠周期,对应的,第二节点也是第3次唤醒,则说明第二节点也在第3个唤醒/休眠周期,此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在的周期即互为相对周期。
S104、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具体的,由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是相等,也即是周期性唤醒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任何一个相对周期中,其各自的唤醒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都是相等,由此,只要计算出任意一个相对周期中的时间差,即可根据该时间差调整第二节点中各个唤醒/休眠周期中的唤醒时间点,使其与第一节点中互为相对周期中各唤醒时间点对应一致。
而在具体调节各个唤醒/休眠周期中的唤醒时间点时,由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唤醒/休眠周期都是其内部定时器预先设置好的,所以通过调整定时器内与唤醒时间点对应的设定值,即可使得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该周期内唤醒时间点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时段长度相等,如此,既可以确保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还可以保持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休眠。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可以是但不限于无线抄表网络中的集中器、采集器或无线通信电表等节点设备。
藉此,当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的唤醒节点调节一致之后,在下一个周期即可保持同步唤醒,此时,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中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再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数据,而另一个节点直接接收完该数据之后转向休眠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再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得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完全一致,进而保持同步唤醒,如此,两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的数据即可,藉此,可以实现降低网络中的节点功耗的目的。
参照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另一种实现流程,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的,该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也就是说,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是无线网络中的两个节点,而且两个节点都是周期性的唤醒工作,唤醒/休眠周期是相等的,每个唤醒/休眠周期包括唤醒时段和休眠时段,唤醒时段的起始时间就是该节点在当前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而自唤醒时段转向休眠时段的时间点即为休眠时间点,例如一个唤醒/休眠周期为1秒,其中唤醒时段的时长为3毫秒,休眠时段的时长为997毫秒,则第1毫秒的时刻即为唤醒时间点,而第4毫秒即为休眠时间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唤醒/休眠周期、唤醒时段及休眠时段的长度都是其内部定时器预先设置好的,在达到设定时刻即可唤醒工作或进入休眠。
S202、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以及唤醒码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节点接收完唤醒码的过程中,系统会记录该唤醒码的传输时间及接收完毕的时刻等,因此,读取该上述传输时间及接收完毕的蚀刻即可获得唤醒码接收完毕的时间点和唤醒码长度。
S203、根据所述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减去所述唤醒码长度得到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由于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刻就是唤醒码发送结束的时刻,所以,将唤醒码发送结束的时刻减去发送唤醒码所用的传输时间,即可得到唤醒码发送的起始时间点。同时,由于第一节点唤醒时即广播唤醒码,所以,该第一节点发送该唤醒码的起始时间也就是第一节点自身的唤醒时间点。
S204、第二节点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也就是,计算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在一个相对周期中各自的唤醒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T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唤醒/休眠周期内,节点只唤醒一次,所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中的相对周期可以理解为:相同唤醒次数的唤醒/休眠周期互为相对周期。例如:第一节点第3次唤醒,说明第一节点的在第3个唤醒/休眠周期,对应的,第二节点也是第3次唤醒,则说明第二节点也在第3个唤醒/休眠周期,此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所在的周期即互为相对周期。
S205、第二节点将所述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进行比较;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晚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执行S206步骤;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早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执行S207步骤。
也就是说,该步骤中通过将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中的唤醒时间节点t2与第一节点在相对周期中的唤醒时间点t1进行比较,并且以第一节点的唤醒时间点作为参照,看第二节点的唤醒时间点是比第一节点的唤醒时间电更早还是更晚。
S206、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提前△T1时间。
S207、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延迟△T1时间。
具体的,在步骤S206和S207中,之所以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提前△T1时间,是由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是相等,也即是周期性唤醒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所以,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任何一个相对周期中,其各自的唤醒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都是相等,由此,只要计算出任意一个相对周期中的时间差,而且确定唤醒时间点t2晚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提前△T1时间,即可使其与第一节点中互为相对周期中各唤醒时间点对应一致。
同理,在确定唤醒时间点t2早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延长△T1时间,即可使其与第一节点中互为相对周期中各唤醒时间点对应一致。
而在具体调节各个唤醒/休眠周期中的唤醒时间点时,由于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唤醒/休眠周期都是其内部定时器预先设置好的,所以通过调整定时器内与唤醒时间点对应的设定值,即可使得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在该周期内唤醒时间点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时段长度相等,如此,既可以确保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还可以保持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休眠。
藉此,当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的唤醒节点调节一致之后,在下一个周期即可保持同步唤醒,此时,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中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再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数据,而另一个节点直接接收完该数据之后转向休眠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可以是但不限于无线抄表网络中的集中器、采集器或无线通信电表等节点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再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得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完全一致,进而保持同步唤醒,如此,两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的数据即可,藉此,可以实现降低网络中的节点功耗的目的。
参照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又一种实现流程,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的,该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S302、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S303、第二节点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S304、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1至S304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至S104相同,其具体实现过程参见第一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S305、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以使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所述唤醒码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3;并计算第三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4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差△T2;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2将所述第三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同步唤醒。
也就是说,第二节点在将自身的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相对周期内唤醒时间点对应一致之后,对所述唤醒码进行转发,使得第三节点接收该唤醒码后,也能够将其自身的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相对周期内唤醒时间点对应一致,如此,即可实现第三节点、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的各个唤醒节点均保持一致,从而使得三个节点保持同步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同步唤醒的实现方法与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实现方法相同,具体可以参照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优选地,第三节点、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时段长度均相等,如此,既可以确保第三节点、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还可以保持第三节点、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休眠。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可以是但不限于无线抄表网络中的集中器,而第三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是但不限于采集器或无线通信电表等节点设备,如此,形成的网络可以应用于无线抄表。
藉此,当第三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的唤醒节点调节一致之后,在下一个周期即可保持同步唤醒,此时,网络中各个节点实现完全同步工作,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再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数据,而另一个节点直接接收完该数据之后转向休眠即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可以使得第三节点、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完全一致,进而保持同步唤醒,如此,网络中的任意两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的数据即可,藉此,可以实现降低网络中的节点功耗的目的。
参照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节点,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40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第一计算模块402,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第二计算模块403,用于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调整模块404,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第一计算模块402具体可包括:
获取模块4021,用于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以及唤醒码长度;
运算模块4022,用于根据所述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减去所述唤醒码长度得到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404具体用于:
将所述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进行比较;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晚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提前△T1时间;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早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延迟△T1时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405,用于广播所述唤醒码,以使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所述唤醒码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3;并计算第三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4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差△T2;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2将所述第三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同步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节点4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技术方案,其各个功能单元的功能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第一计算模块402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403第二计算模块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404调整模块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得第二节点400和第一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完全一致,进而保持同步唤醒,如此,两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的数据即可,藉此,可以实现降低网络中的节点功耗的目的。
参照图5所示,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同步网络系统500,为了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网络系统,包括:
第一节点501,用于广播唤醒码。
第二节点400,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所述唤醒码,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501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501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501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计算第二节点400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400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501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400与第一节点501同步唤醒。
所述第二节点400还用于在调整自身的唤醒时间点之后广播所述唤醒码。
第三节点502,用于接收所述唤醒码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二节点400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节点400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二节点400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3;并计算第三节点502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4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差△T2;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2将所述第三节点502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400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三节点502与第二节点400同步唤醒;
所述第三节点502、第二节点400和所述第一节点501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节点501、第二节点400及第三节点502,可以通过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方法或节点实现,其具体实现过程可参照上述方法或节点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在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节点501可以是但不限于无线抄表网络中的集中器,而第三节点502和第二节点400可以是但不限于采集器或无线通信电表等节点设备,如此,形成的网络可以应用于无线抄表。
本发明提供的同步网络系统,可以实现第三节点502、第二节点400与第一节点501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也就是说,网络系统中的各个节点的唤醒时间点完全一致,进而保持同步唤醒,如此,节点之间发送数据时,不需要发送唤醒码,而直接发送的数据即可,藉此,可以实现降低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功耗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或系统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所述第二节点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的步骤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以及唤醒码长度;
根据所述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减去所述唤醒码长度得到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的步骤具体为:
所述第二节点将所述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进行比较;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晚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提前△T1时间;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早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延迟△T1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以使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所述唤醒码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3;并计算第三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4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差△T2;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2将所述第三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同步唤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集中器,所述第二节点及第三节点为采集器或无线通信电表。
6.一种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段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唤醒码,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计算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以及唤醒码长度;
运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得所述唤醒码接收完毕时的时间点减去所述唤醒码长度得到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进行比较;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晚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提前△T1时间;
若所述唤醒时间点t2早于所述唤醒时间点t1,则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同步延迟△T1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二节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广播所述唤醒码,以使所述第三节点接收所述唤醒码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3;并计算第三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4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差△T2;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2将所述第三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同步唤醒。
10.一种同步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节点,用于广播唤醒码;
第二节点,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广播的所述唤醒码,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一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一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1;计算第二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2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1之间的时间差△T1;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1将所述第二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一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同步唤醒。
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在调整自身的唤醒时间点之后广播所述唤醒码;
第三节点,用于接收所述唤醒码后,根据接收的所述唤醒码计算出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所述第二节点广播所述唤醒码的起始时间点即为所述第二节点在一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t3;并计算第三节点在当前唤醒/休眠周期的唤醒时间点t4与所述唤醒时间点t3之间的时间差△T2;以及根据所述时间差△T2将所述第三节点各个唤醒/休眠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调整为与第二节点各个唤醒周期内的唤醒时间点分别对应一致,以使所述第三节点与第二节点同步唤醒;
所述第三节点、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一节点的唤醒/休眠周期相等。
CN201511032219.0A 2015-12-31 2015-12-31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Active CN106937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219.0A CN10693736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1032219.0A CN10693736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7369A true CN106937369A (zh) 2017-07-07
CN106937369B CN106937369B (zh) 2018-03-13

Family

ID=59443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1032219.0A Active CN106937369B (zh) 2015-12-31 2015-12-31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93736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98881A (zh) * 2019-11-01 2020-0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58676A (zh) * 2019-12-03 2020-04-03 成都亿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休眠设备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11246549A (zh) * 2018-11-29 2020-06-05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休眠、唤醒时间提供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60787A (zh) * 2020-10-09 2021-01-22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设备时延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571A (zh) * 2020-11-30 2021-03-12 沈畅 一种用于无线抄表的低功耗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954779A (zh) * 2020-12-31 2021-06-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价签的唤醒方法、电子价签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245443A (zh) * 2021-11-11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4786277A (zh) * 2022-03-21 2022-07-22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入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5887A (zh) * 2007-10-29 2009-05-06 吉林市曼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
WO2012038234A1 (de) * 2010-09-24 2012-03-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zeitsynchronisatio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CN103516504A (zh) * 2012-09-27 2014-01-15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节点时钟同步方法及节点、系统
CN104601318A (zh) * 2015-02-04 2015-05-06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5887A (zh) * 2007-10-29 2009-05-06 吉林市曼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方法
WO2012038234A1 (de) * 2010-09-24 2012-03-2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zeitsynchronisation in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CN103516504A (zh) * 2012-09-27 2014-01-15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节点时钟同步方法及节点、系统
CN104601318A (zh) * 2015-02-04 2015-05-06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 PING: "Delay Measurement Time Synchronizatio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RB-TR-03-013》 *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46549B (zh) * 2018-11-29 2023-01-24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休眠、唤醒时间提供的方法及装置
CN111246549A (zh) * 2018-11-29 2020-06-05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休眠、唤醒时间提供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98881A (zh) * 2019-11-01 2020-0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8881B (zh) * 2019-11-01 2022-03-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接收和发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815973B2 (en) 2019-11-01 2023-11-14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Data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958676A (zh) * 2019-12-03 2020-04-03 成都亿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休眠设备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10958676B (zh) * 2019-12-03 2023-09-26 成都亿佰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休眠设备唤醒方法及系统
CN112260787A (zh) * 2020-10-09 2021-01-22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设备时延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60787B (zh) * 2020-10-09 2024-03-01 北京小米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设备时延调整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571A (zh) * 2020-11-30 2021-03-12 沈畅 一种用于无线抄表的低功耗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492571B (zh) * 2020-11-30 2022-09-13 沈畅 一种用于无线抄表的低功耗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2954779B (zh) * 2020-12-31 2023-12-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价签的唤醒方法、电子价签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54779A (zh) * 2020-12-31 2021-06-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价签的唤醒方法、电子价签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083068A1 (zh) * 2021-11-11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4245443A (zh) * 2021-11-11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14786277A (zh) * 2022-03-21 2022-07-22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入网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937369B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7369A (zh) 低功耗节点同步唤醒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03237337B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自适应网络休眠控制方法
CN103327586B (zh) 无线传感网节点休眠低功耗协议的同步方法
CN104796971B (zh) 用于无线局域网中的低功率信令的系统和方法
US20150245290A1 (en) Node control method,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etwork system
Sahota et al. An energy-efficien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for precision agriculture
CN103096419A (zh) 一种终端管理方法和接入点及终端
CN109417689B (zh) 用于在智能表级读取节能表的技术
CN105554863A (zh) 一种基于寻呼的低功耗通信方法和网络
CN102843758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内节点间数据节能传输的方法
CN106937368A (zh) 低功耗通信节点二次唤醒/休眠方法、节点及系统
CN102905354B (zh) 一种用于低功耗无线抄表系统的同步方法
CN105142210A (zh)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网的实时时钟同步校准方法及传感器
CN104202801B (zh) 一种无线抄表系统的睡眠唤醒方法
EP1337071A3 (en) Transmission burst time indications for power saving
CN103209473A (zh) 一种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采集方法
CN107734611A (zh) 一种基于LoRa无线抄表系统唤醒机制
CN105636190A (zh) 一种微功率无线通信低功耗控制方法、终端和系统
JP2019115036A (ja) リアルタイムクロックを備えたトランシーバ装置
CN104916102A (zh) 智能燃气表的无线通信及控制方法
CN104320838B (zh) 一种用于户表集抄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网络系统的实现方法
CN104916103A (zh) 智能仪表的无线通信及控制方法
CN107145063B (zh) 一种用于室内外主从钟卫星授时系统的低功耗校时方法
CN104916104A (zh) 智能水表的无线通信及控制方法
CN107094286B (zh) 一种面向稀疏流量无线自组织网络的超低功耗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rd Floor, Building 6, Guangqian Industrial Zone, Longzhu 3rd Road, Longzhu 3rd Road, Longguang Community,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RIEND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6th floor, building 17, Guangqian Industrial Zone,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RIEND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