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463B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4463B CN112584463B CN201910944497.5A CN201910944497A CN112584463B CN 112584463 B CN112584463 B CN 112584463B CN 201910944497 A CN201910944497 A CN 201910944497A CN 112584463 B CN112584463 B CN 1125844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quipment
- information
- type
- master
- cl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96 quantum do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04L12/2823—Reporting information sensed by appliance or service execution status of appliance services in a home automation network
- H04L12/2827—Reporting to a device within the home network; wherein the recep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ported automatically triggers the execution of a home appliance function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多设备协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体验。该系统包括第一类型设备和第二类型设备;第一类型设备包括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为主设备;第二类型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均为从设备;其中,第一设备用于: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设备信息列表,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第一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二设备用于:启动预设的第一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第一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该设备信息列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一个用户或家庭中往往具备多个能够互相通信的电子设备。各类电子设备一般具有各自的设备特点,例如,手机的便携性更好,电视屏幕的显示效果更好,而音箱的音质效果更好。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电子设备的设备特点,需要多个电子设备之间协同工作完成的功能也越来越多。
例如,用户家中可能存在多个支持语音唤醒的电子设备,且这多个电子设备的唤醒词相同(例如“小艺小艺”)。那么,用户说出唤醒词后,检测到该唤醒词的多个设备需要互相交互各自的设备信息(例如设备类型、是否连接耳机等),进而,各个设备之间可根据接收到的设备信息通过预设的唤醒决策算法确定出本次由哪个设备响应用户输入的唤醒词被唤醒。
可以看出,当多个电子设备之间进行协同工作时,彼此需要先交互各自的设备信息,才能进一步根据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具体的协同步骤或协同结果。显然,设备之间的多次交互不仅会导致整个设备协同工作的响应耗时增加,还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可降低多设备协同工作过程中的耗时,并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多设备协同场景下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该系统中可包括第一类型设备(也可称为A类设备)和第二类型设备(也可称为B类设备);第一类型设备为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第一类型设备中可包括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为系统中的主设备;第二类型设备为使用电池供电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第二类型设备中可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均为系统中的从设备;
其中,上述第一设备用于:接收第三设备(即从设备)发送的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该设备信息可反映出第三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进而,根据接收到的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设备信息列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第一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上述第二设备用于:启动预设的第一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向第一设备(即主设备)发送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第一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该设备信息列表。
也就是说,第一设备可根据各个从设备上报的设备信息更新设备信息列表,各个从设备(例如第二设备)在向第一设备上报设备信息时可获取第一设备中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这样,每个从设备根据获取到的设备信息列表可以获知系统中各个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因此,当多个设备需要完成一次协同工作任务时,参与协同工作的各个设备可以根据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快速查询到其他设备的设备状态,进而根据其他设备的设备状态快速完成本次协同任务,降低了多个设备协同工作时的耗时和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系统中的主设备为第一设备;也就是说,当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为主设备后,可向第二设备等从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以告知从设备当前的主设备为第一设备。例如,该第一消息中的预设字段可以包括第一设备的标识。那么,响应于第一消息,第二设备可将第一设备确定为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第一设备的入网时间以及系统中设备的入网时间;此时,第二设备还用于:当第一设备为入网时间最早的第一类型设备时,可将第一设备确定为主设备。
示例性的,上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与第二设备的心跳周期相同。也就是说,第二设备向PUSH消息服务器发送心跳报文的周期,与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设备信息的周期相同。这样,第二设备每次被唤醒向PUSH消息服务器发送心跳报文的同时,可同时向第一设备发送自身最新的设备信息,从而减少了额外唤醒第二设备的次数,降低了第二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类型设备中还可以包括第四设备;上述第二设备还用于:接收第四设备发送的主设备更新的消息,说明此时的主设备可能已经更换为第四设备;响应于该消息,第二设备可与第一设备断开该网络连接,并与第四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当第二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超时时,说明此时的主设备可能已经更换或下线,第二设备可在除第一设备之外的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新的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设备设备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上述设备信息列表;与第二设备类似的,第三设备还用于:启动预设的第二定时器;当第二定时器超时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第一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该设备信息列表,即从设备在向第一设备上报设备信息时可获取第一设备中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当第一设备加入上述系统时,可根据主设备决策算法确定第一设备是否为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确定自身为主设备之后,第一设备还用于:当接收到新设备加入、设备退出或主设备更新的消息时,上述系统中的主设备可能会发生改变,因此,第一设备可重新确定第一设备此时是否为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类型设备还包括第五设备,第五设备为从设备;其中,第五设备用于:启动预设的第三定时器;当第三定时器超时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五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第一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也就是说,当第一类型设备为从设备时,该从设备也可在向主设备上报设备信息时获取主设备中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五设备还用于:当第五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五设备的设备信息失败的次数超过预设值时,此时第一设备可能已经不是系统中的主设备,因此,第五设备可重新确定该系统中的主设备;或者,当接收到新设备加入、设备退出或主设备更新的消息时,此时第一设备可能已经不是系统中的主设备,因此,第五设备可重新确定该系统中的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系统中还包括第三类型设备(即C类设备),第三类型设备的主控设备为第一设备;其中,第三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系统中还包括第三类型设备,第三类型设备的主控设备为第二设备;其中,第三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二设备还用于:当上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得第一设备根据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也就是说,当上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第二设备可一并向第一设备(主设备)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可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避免多次唤醒第二设备增加第二设备的功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系统中还包括第三类型设备,第三类型设备的主控设备为服务器;其中,第三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该服务器发送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设备还用于:从该服务器获取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均为使用电池供电的第一类型设备(即B类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组成一个环形网网络,其中,第一设备为第二设备的上一节点,第二设备为第三设备的上一节点;
第二设备用于:接收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信息列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向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也就是说,当系统中没有上述A类设备时,每个B类设备在一个周期内只需被上一个节点的B类设备唤醒,以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这样,B类设备的唤醒次数将大大降低,使得B类设备的功耗也相应降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包括: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第二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设备还用于:接收第四设备加入该系统的消息;若第四设备为第一类型设备,则按照预设的组网算法重新确定第二设备在该环形网络中的位置,即第二设备在环形网络中的上一节点和下一节点。若第四设备不是第一类型设备(B类设备)而是A类设备,则第二设备可按照上述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系统开始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二设备无法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同时,第二设备也无法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系统中还包括受控于主控设备的第二类型设备(即C类设备),该主控设备为第二设备;其中,第二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二设备还用于:根据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系统中还包括受控于主控设备的第二类型设备,该主控设备为服务器;其中,第二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该服务器发送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二设备还用于:当第二设备被唤醒时,从服务器获取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这样,可避免第二设备(即B类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被唤醒后与服务器交互,降低B类设备因查询C类设备的设备信息而额外产生的功耗。
示例性的,上述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入网时间、IP地址、MAC地址、设备提供的服务或自定义的业务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例如,设备提供的服务可以为语音服务、音频播放服务、视频播放服务、网关服务等;又例如,自定义的业务信息可以包括设备最近的唤醒时间、最近的唤醒地点等。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确定第一设备是否为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第一设备为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的第一类型设备(即A类设备);若第一设备为主设备,则:
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为该信息同步系统中使用电池供电的第二类型设备(即B类设备);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设备信息列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第一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当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时,向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该设备信息列表,第三设备为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第二类型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确定第一设备是否为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包括: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根据主设备决策算法确定第一设备是否为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设备为主设备,则上述方法还包括:当第一设备接收到新设备加入、设备退出或主设备更新的消息时,重新确定第一设备是否为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设备为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从设备,则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确定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当预设的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第一设备向确定出的主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主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该设备信息列表。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确定该信息同步系统中是否包含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的第一类型设备(即A类设备),第一设备为使用电池供电的第二类型设备(即B类设备);若上述信息同步系统中包含第一类型设备,则:
第一设备在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为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启动预设的第一定时器;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第二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该设备信息列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第一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和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在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指示该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为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响应于第一消息将第二设备确定为主设备;或者,若第一设备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查询到入网时间最早的第一类型设备为第二设备,则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确定为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与该第一设备的心跳周期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主设备更新的消息,第三设备为第一类型设备;响应于该消息,第一设备将第三设备确定为新的主设备,并与第三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当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超时时,第一设备在除第二设备之外的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新的主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上述信息同步系统中不包含第一类型设备,则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与其他第二类型设备组成环形网络,其中,第一设备在该环形网络中的上一节点为第四设备,第一设备在该环形网络中的下一节点为第五设备;第一设备接收第四设备发送的设备信息列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该信息同步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设备根据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第一设备向第五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向第五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包括:当预设的第二定时器超时时,第一设备向第五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接收到第六设备加入该信息同步系统的消息;若第六设备为第二类型设备,则第一设备重新确定在该环形网络中第一设备的上一节点和下一节点,即一设备在环形网络中的位置。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与触摸屏以及存储器均耦合,上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当电子设备运行时,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所述的信息同步方法,第五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第六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第七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均应用于上文所提供的信息同步系统,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信息同步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五;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六;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七;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八;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可应用于图1所示的一个设备组200中,该设备组200内的各个电子设备100之间均可以互相通信。设备组200也可称为信息同步系统。例如,电子设备100之间可以通过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进行通信。
示例性的,用户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智能手表以及笔记本电脑使用同一用户账号登录应用服务器。此时,该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以及笔记本电脑组成了设备组200,设备组200内的各个电子设备100之间均可以通过应用服务器互相通信。
又例如,电子设备100之间也可以通过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等短距离通信连接组成设备组200。例如,用户可将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音箱以及笔记本电脑均加入名称为“1234”的Wi-Fi网络。该Wi-Fi网络内的各个电子设备100形成了一个局域网,该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组成了设备组200。
当然,设备组200内的各电子设备100之间还可以通过转接设备(例如,USB数据线或Dock设备)互联,从而实现设备组200内各个电子设备100之间的通信功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预先对设备组200中的各个电子设备100进行分类。
示例性的,可将连接有外接电源且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100称为A类设备。例如,A类设备可以包括电视、路由器、台式计算机、音箱等。这类设备在工作时可通过插头、数据线等使用外接电源获取电能,因此,A类设备接入外接电源后可一直处于待机状态,用户对A类设备的功耗一般不做特殊要求。
示例性的,可将使用电池且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电子设备100称为B类设备。例如,B类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这类设备在工作时需要使用电池向设备自身供电。以手机为B类设备举例,手机息屏后可进入待机状态,当手机需要与其他电子设备交互时,需要先唤醒手机的处理器(例如CPU)及相关通信模块(例如Wi-Fi芯片)。当处理器或通信模块的唤醒次数较多时,会增加手机的功耗从而缩短待机时间。因此,用户在使用B类设备时一般希望B类设备的功耗越小越好。
示例性的,可将计算能力较弱的电子设备100称为C类设备。例如,C类设备可以包括空调、冰箱、智能灯泡、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等。由于C类设备的计算能力较弱,这类设备一般作为被控设备与对应的A类设备、B类设备或服务器等主控设备绑定。用户可通过主控设备控制对应的C类设备,C类设备在工作时因为设备交互产生的功耗一般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上述A类设备称为第一类型设备,将B类设备称为第二类型设备,将C类设备称为第三类型设备;或者,将B类设备称为第一类型设备,将C类设备称为第二类型设备,即A类设备、B类设备以及C类设备分别为三种类型的电子设备。
在每个电子设备100出厂前,可预先在电子设备100的配置文件中设置对应的标志位用于指示电子设备100自身的设备类型,后续实施例中可将该标志位称为设备标签。例如,当该设备标签为00时,说明电子设备100为A类设备;当该设备标签为01时,说明电子设备100为B类设备;当设备标签为11时,说明电子设备100为C类设备。这样,电子设备100在工作过程中通过读取自身的设备标签可以获知自身的设备类型。并且,电子设备100也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发来的设备标签,从而获知其他设备的设备类型。
或者,电子设备100的设备类型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当手机使用电池向自身供电时,可将其设备标签设置为B类设备。如果检测到手机通过充电器与外接电源连接,则手机可将其标签设置为A类设备。如果检测到手机的电量低于阈值或手机进入低电量保护模式,则手机可将其标签设置为C类设备。又例如,当电子设备100需要更新时可以从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固件或补丁等更新文件,该更新文件中还可以包括为电子设备100最新设置的设备类型。这样,电子设备100获取到更新文件进行设备更新时,可根据更新文件中最新设置的设备类型更新自身的设备标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组200中的每个电子设备100中可存储一份设备信息列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包括各个电子设备100的设备信息。例如,该设备信息可以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型号、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MAC(media access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设备提供的服务、自定义的业务信息等。示例性的,电子设备A中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如表1所示,电子设备A通过该设备信息列表可查询到设备组200中某一电子设备的具体名称、类型、提供的服务以及最近的唤醒时间等设备状态。也就是说,每个电子设备通过自身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可以获知设备组200中各个电子设备100的设备状态。
表1
另外,设备组200中的每个电子设备100可定期更新各自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例如,设备组200中的每个电子设备100可周期性的向其他电子设备发送包含自身设备信息的组播。每个电子设备接收到其他电子设备发来的设备信息后,可在自身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中更新对应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这样,每个电子设备通过自身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可以获知设备组200中各个电子设备100最新的设备状态。
那么,当设备组200内需要多个电子设备100进行协同工作时,参与协同工作的电子设备可根据最近更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快速查询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进而根据参与协同工作的多个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快速完成本次协同任务。
例如,当用户说出“小艺小艺”的唤醒词后,音箱1检测到用户说出该唤醒词后可通过表1查询到手机1也提供语音功能,且手机1最近一次的唤醒时间已超过24小时。同样,手机1检测到用户说出该唤醒词后可通过表1查询到音箱1也提供语音功能,且音箱1最近一次的唤醒时间为13:05:47。如果预设的唤醒策略为最近一次被唤醒的电子设备优先响应用户的唤醒词,则音箱1根据手机1的最近唤醒时间可确定本次由音箱1(即自身)应答用户说出的唤醒词,同时手机1也可根据音箱1的最近唤醒时间确定手机1无需应答用户本次说出的唤醒词。进而,音箱1可打开相应的语音功能应答用户说出的“小艺小艺”这一唤醒词,音箱1和手机1也结束了本次的协同工作任务。
可以看出,由于设备组200的每个电子设备100中均存储有其他电子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因此,当多个电子设备需要完成一次协同工作任务时,参与协同工作的各个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快速查询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进而根据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快速完成本次协同任务,降低了多个设备协同工作时的耗时。
同时,由于每个电子设备通过上述设备信息列表可以快速查询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因此,在多设备协同工作时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次数减少,对于上述B类设备而言,B类设备从待机状态被唤醒或进行数据交互的次数也相应减少,从而可降低B类设备的功耗,延长B类设备的待机时间。
其中,上述设备组200中电子设备更新上述设备信息列表的方法,以及设备组200中A类设备、B类设备以及C类设备的具体工作模式将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阐述,故此处不予赘述。
示例性的,上述设备组200中的电子设备100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载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以手机为上述电子设备100举例,图2示出了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摄像头193以及显示屏194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电子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手机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手机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手机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手机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手机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手机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手机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手机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手机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手机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当然,上述手机还可以包括按键、马达、指示器以及SIM卡接口等一项或多项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
示例性的,当用户将某一电子设备添加至上述设备组200时,该电子设备可根据自身存储的设备标签确定其设备类型具体为上述A类设备、B类设备或C类设备,进而,电子设备可进入不同的工作模式开始工作。例如,如果电子设备为A类设备,则该电子设备可自动进入预设的工作模式A;如果电子设备为B类设备,则该电子设备可自动进入预设的工作模式B;如果电子设备为C类设备,则该电子设备可自动进入预设的工作模式C。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工作模式(例如,上述工作模式A、工作模式B、工作模式C以及后续实施例中的工作模式B1、工作模式B2、主设备工作模式或从设备工作模式)是电子设备工作时的一系列工作步骤和工作机制的总称,电子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不需要执行进入某一工作模式的具体步骤。又或者,以电子设备为A类设备举例,电子设备开始工作时可将预先设置的工作状态的变量设置为01,用于指示电子设备当前的工作模式为工作模式A。此时,电子设备将上述工作状态的变量设置为01的步骤可认为是电子设备进入工作模式A的步骤。
以用户家中Wi-Fi网络内的各个电子设备组成上述设备组200举例,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加入该Wi-Fi网络后,可通过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组播的方式向Wi-Fi网络中的各个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电子设备1的入网时间以及设备信息。其中,电子设备1的入网时间是指电子设备1接入上述Wi-Fi网络的时间,电子设备1的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的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型号、IP地址、MAC地址、设备提供的服务、自定义的业务信息等设备状态。
Wi-Fi网络中的每个电子设备接收到新加入的电子设备1发来的第一消息后,可响应该第一消息向电子设备1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中包括发送该第二消息的电子设备的入网时间以及设备信息。这样,电子设备1加入该Wi-Fi网络后可接收到已加入该Wi-Fi网络的每个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消息。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接收到Wi-Fi网络中已加入该Wi-Fi网络的每个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消息后,可形成如表2所示的设备信息列表。电子设备1通过该设备信息列表可以查询到Wi-Fi网络中其他电子设备最近的具体设备状态。当然,表2所示的设备信息列表中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1的入网时间以及设备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表2
设备名称 | 设备类型 | 入网时间 | 业务信息1 | …… |
电子设备2 | B类设备 | 9:42:46 | 最近唤醒时间:13:05:47 | …… |
电子设备3 | A类设备 | 昨天 | 无 | …… |
…… | …… | …… | …… |
电子设备1根据Wi-Fi网络中各个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二消息生成上述设备信息列表后,电子设备1可根据自身的设备类型确定进入哪一种工作模式开始工作。例如,如果电子设备1中的设备标签指示电子设备1为A类设备(例如音箱、智能电视等),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预设的工作模式A;如果电子设备1中的设备标签指示电子设备1为B类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预设的工作模式B;如果电子设备1中的设备标签指示电子设备1为C类设备(例如可穿戴设备、智能灯泡等),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预设的工作模式C。
另外,上述工作模式B还可以包括工作模式B1和工作模式B2。也就是说,当电子设备1为B类设备时,电子设备1可在工作模式B1和工作模式B2这两种工作机制中选择一种。例如,当电子设备1确定自身为B类设备后,可以通过上述设备信息列表查询当前的Wi-Fi网络中是否存在A类设备。如果存在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工作模式B1;如果不存在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工作模式B2。
下面具体介绍A类设备的工作模式A:
一般,工作在工作模式A下的A类设备主要用于接收Wi-Fi网络中其他设备定期发送的设备信息,进而更新设备信息列表中对应设备的设备信息,使得A类设备中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中的各个设备信息处于最新的状态。另外,Wi-Fi网络中的其他设备还可以从A类设备中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使得Wi-Fi网络中的每个设备均可获知其他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
示例性的,在工作模式A下工作的A类设备可以等待B类设备主动上报其设备信息,并在其上报设备信息时向B类设备下发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从而降低B类设备从待机状态被唤醒的次数,避免B类设备产生额外的功耗开销。
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A后,可根据预设的主设备(master)决策算法确定电子设备1当前是否为主设备(即S401)。如果在电子设备1加入Wi-Fi网络前,Wi-Fi网络内没有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A后可将自身确定为主设备。如果在电子设备1加入Wi-Fi网络前,Wi-Fi网络内有一个或多个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A后可与这一个或多个A类设备进行协商,以确定当前Wi-Fi网络内的主设备。
例如,上述主设备决策算法可以为:入网时间最早的A类设备为主设备。那么,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A后,可根据表2中记录的各个A类设备的入网时间以及自己的入网时间确定自己是否为入网最早的A类设备。如果电子设备1为入网最早的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作为主设备进入主设备工作模式;如果电子设备1不是入网最早的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作为从设备(slave)进入从设备工作模式。
又例如,上述主设备决策算法还可以为:将特定类型的设备优选为主设备。示例性的,可预先设置A类设备中不同类型设备之间的优先级顺序,例如,电视的优先级大于路由器的优先级,路由器的优先级大于智能音箱的优先级。那么,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A后,可根据表2中记录的各个A类设备的设备类型以及自身的设备类型确定自己是否为优先级最高的A类设备。如果电子设备1为优先级最高的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作为主设备进入主设备工作模式;如果电子设备1不是优先级最高的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作为从设备进入从设备工作模式。
当然,上述主设备决策算法还可以为raft选举算法等决策算法,Wi-Fi网络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主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如图12中的(a)所示,Wi-Fi网络中A类设备1为唯一的主设备(master),该主设备用于维护Wi-Fi网络中所有电子设备的设备信息。Wi-Fi网络中的其他设备(例如,A类设备2、A类设备3、B类设备1、B类设备2以及C类设备1)均可作为从设备(slave)与这一个主设备建立连接,并由各个从设备向主设备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并且,各个从设备也可从主设备中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
如图12中的(b)所示,Wi-Fi网络中包括A类设备1、A类设备2和A类设备3,其中,A类设备1、A类设备2和A类设备3均为主设备(master)。那么,A类设备1可分别与B类设备1和B类设备2建立连接,从而获取B类设备1和B类设备2的设备信息。此时,B类设备1和B类设备2为A类设备1的从设备(slave)。A类设备2可分别与C类设备1和B类设备3建立连接,从而获取C类设备1和B类设备3的设备信息。此时,C类设备1和B类设备3为A类设备1的从设备(slave)。
并且,作为主设备的A类设备1、A类设备2以及A类设备3之间可互相连接。这样,A类设备1至A类设备3之间可互相同步接收到的各个电子设备上报的设备信息,使得每个主设备中均可获取到Wi-Fi网络中所有电子设备最新的设备信息,形成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
仍如图4所示,当电子设备1进入主设备工作模式后,电子设备1可通过DNS组播的方式向Wi-Fi网络中的其他电子设备发送用于指示主设备的消息(即S402),该消息中用于指示主设备的字段可以包含电子设备1的标识。其他电子设备接收到该消息后,可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为电子设备1。
例如,电子设备2接收到电子设备1发来的更新消息后,由于电子设备2中也存储有与上述表1或表2类似的设备信息列表,因此电子设备2可在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中将电子设备1标记为主设备。后续,电子设备2可作为从设备与电子设备1建立连接,并定期向电子设备1(即主设备)上报自己的设备信息。
仍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1在主设备工作模式下接收到其他电子设备(即从设备)发来的设备信息(即S403)后,可更新其设备信息列表中对应设备的设备信息,使得电子设备1中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处于最新的状态。并且,电子设备1接收到从设备发来的设备信息后,还可以将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从设备(即S404),从设备接收到主设备发来的设备信息列表后可将已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删除,使得各个从设备中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与电子设备1中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同步,均处于最新的状态。
仍如图4所示,如果电子设备1进入从设备工作模式,则电子设备1可启动预设的定时器T1(即S405)。当定时器T1超时时,电子设备1可作为从设备向当前的主设备发送自身最新的设备信息(即S406)。这样,主设备可更新其设备信息列表中对应的电子设备1的设备信息。并且,主设备可将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电子设备1(即S407),使得电子设备1通过该设备信息列表可获知Wi-Fi网络内其他电子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作为从设备向主设备发送设备信息时,如果连续多次向主设备发送设备信息失败,则说明此时的主设备可能已经更换或下线,那么,电子设备1可重新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并向新的主设备发送自己的设备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子设备1进入从设备工作模式后,如果接收到其他从设备发来的设备信息,则说明该从设备可能将电子设备1错误的确定为主设备,那么,电子设备1可向该从设备发送当前主设备的标识,以告知该从设备当前正确的主设备。
另外,无论电子设备1进入主设备工作模式或从设备工作模式,如果电子设备1接收到Wi-Fi网络内有新设备加入、设备退出或主设备更新的消息,则电子设备1可重新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从而确定电子设备1此时需要进入主设备工作模式或从设备工作模式。
示例性的,当电子设备1为主设备时,如果接收到电子设备2退出Wi-Fi网络的消息,则电子设备1可根据预设的主设备决策算法确定此时新的主设备为电子设备3。那么,电子设备1可进入上述从设备工作模式,并断开与其他电子设备已建立的连接。例如,该连接可以是L3层的网络连接。并且,电子设备1可向其他A类设备发送消息,以通知其他A类设备新的主设备为电子设备3。此时,电子设备1可以不向B类设备发送消息通知新的主设备。当B类设备主动向电子设备1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时,电子设备1可向B类设备通知新的主设备,以降低B类设备被A类设备主动唤醒而产生的功耗。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A后,可查询是否有比自身的入网时间更早的A类设备(即S1301)。如果没有比自身的入网时间更早的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主设备(master)工作模式;如果有比自身的入网时间更早的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从设备(slave)工作模式。
仍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master工作模式后,电子设备1可作为主设备通过DNS组播(即mDNS)的方式向Wi-Fi网络中的其他电子设备发送DNS广播以告知其他电子设备主设备更新为电子设备1。同时,电子设备1可等待Wi-Fi网络中的其他电子设备与自身建立L3层的网络连接(即S1302)。当电子设备1监听到从设备的连接请求后,可与对应的从设备建立L3层的网络连接。当电子设备1通过已建立的网络连接接收到从设备发来的设备信息后,可更新其设备信息列表中对应设备的设备信息(即S1303),使得设备信息列表处于最新的状态。并且,电子设备1可将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保存在预设的家庭网络设备信息数据库中。
另外,电子设备1进入master工作模式后,如果接收到其他设备发来的DNS组播,或接收到有从设备与自身断开网络连接的消息(即S1304),则电子设备1可重新确定自身是否仍然是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即S1305)。例如,如果电子设备1确定出有其他A类设备的入网时间早于自身的入网时间,则电子设备1可将入网时间最早的A类设备确定为Wi-Fi网络中最新的主设备(即S1306)。那么,电子设备1可向其他A类设备发送消息,从而向其他A类设备通知新的主设备(即S1307)。并且,电子设备1可断开与从设备建立的网络连接,进入slave工作模式。
仍如图13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slave工作模式后,电子设备1可与确定出的主设备建立L3层的网络连接(即S1308)。进而,电子设备1可启动定时器(例如定时器T1)。当定时器T1超时时,电子设备1可作为从设备向当前的主设备发送自身最新的设备信息(即S1309)。如果连续多次(例如N0次)向主设备发送设备信息超时,则说明此时的主设备可能已经更换或下线,那么,电子设备1可重新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即S1310)。
另外,电子设备1进入slave工作模式后,如果接收到其他设备发来的DNS组播,或接收到有从设备与自身断开网络连接的消息(即S1311),则电子设备1可重新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如果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发生变化,则电子设备1可与旧的主设备断开网络连接,并与新的主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即S1312)。
下面具体介绍B类设备的工作模式B1:
示例性的,工作在工作模式B1下的B类设备可定期向A类设备中的主设备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同时从主设备中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以便根据设备信息列表中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与Wi-Fi网络中的其他设备完成协同工作任务。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B1后,电子设备1可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并与主设备建立连接(即S501)。
例如,电子设备1可在自身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中查询是否有标记为主设备的A类设备。如果查询到标记为主设备的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与该主设备建立连接。例如,该连接可以是L3层的网络连接。其中,L3层的网络连接具体可以是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连接或基于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的网络连接,例如基于UDP的CoAP(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受限应用程序协议)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又例如,如果电子设备1接收到其他设备发送的主设备的更新消息,则电子设备1可与更新后的主设备建立连接。又例如,电子设备1还可以将Wi-Fi网络中任意的一个A类设备确定为主设备。当电子设备1主动向确定出的主设备发送自身的设备信息时,如果接收电子设备1发送的设备信息的A类设备不是真正的主设备,则该A类设备此时可向B类设备通知新的主设备,以降低B类设备被A类设备主动唤醒而产生的功耗。
仍如图5所示,确定出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后,电子设备1可启动预设的定时器T2(即S502)。当定时器T2超时时,电子设备1可作为从设备向确定出的主设备发送自身最新的设备信息(即S503)。这样,主设备可更新其设备信息列表中对应的电子设备1的设备信息。并且,主设备可将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电子设备1(即S504),使得电子设备1通过该设备信息列表可获知Wi-Fi网络内各个电子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
示例性的,对于设备信息更新较快的B类设备,可设置较短的定时器T2的定时时长;对于设备信息更新较慢的B类设备,可设置较长的定时器T2的定时时长。这样可以在保证B类设备的设备信息及时更新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B类设备的唤醒次数,从而降低B类设备的功耗。
又或者,由于B类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会定期向PUSH消息服务器发送心跳报文。那么,可设置定时器T2的定时时长与B类设备发送心跳报文的周期同步。这样,B类设备每次被唤醒向PUSH消息服务器发送心跳报文的同时,可向主设备发送自身最新的设备信息,从而减少了额外唤醒B类设备的次数,降低了B类设备的功耗。其中,B类设备向PUSH消息服务器发送心跳报文的定时器与B类设备向主设备发送自身最新的设备信息的定时器可以是一个。
可以看出,B类设备在工作模式B1下很少会接收到其他设备发来的消息唤醒B类设备,并且,B类设备在工作模式B1下会主动的定期向主设备上报设备信息并同步设备信息列表,这使得B类设备被唤醒的次数相对稳定,从而使得B类设备的功耗较为稳定可控,不会随着Wi-Fi网络中设备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另外,B类设备在工作模式B1下如果连续多次向主设备发送设备信息失败,说明此时的主设备可能已经更换或下线,那么,电子设备1可重新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并向新的主设备发送自己的设备信息。如果当前Wi-Fi网络中没有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工作模式B2。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B1后,电子设备1可从Wi-Fi网络的A类设备中确定一个的主设备,并与主设备建立L3层网络连接(即S1401)。当然,如果电子设备1接收到主设备更新的消息,则电子设备1可断开与当前主设备的网络连接,并与新的主设备建立L3层网络连接(即S1402)。确定主设备后,电子设备1可启动预设的定时器(例如定时器T2)。当定时器T2超时时,电子设备1可作为从设备向确定出的主设备发送自身最新的设备信息(即S1403)。同时,电子设备1可从主设备的家庭网络设备信息数据库中同步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S1404)。
如果电子设备1与主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超时(即S1405),说明此时的主设备可能已经更换或下线,那么,电子设备1可在A类设备中重新确定当前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即回到S1401),与新的主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如果当前Wi-Fi网络中没有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工作模式B2。
下面具体介绍B类设备的工作模式B2:
由于在工作模式B2中不存在A类设备,因此,在工作模式B2中不存在主设备。进入工作模式B2的多个B类设备可按照预设的组网算法组成一个环形网络。
如图6所示,B类设备1至B类设备3组成了一个环形网络,每个B类设备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C类设备。环形网络中每个节点上的B类设备可定期接收到上一节点的B类设备发送的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并且,每个节点的B类设备可定期向下一节点的B类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例如,B类设备1可根据B类设备1的设备信息以及C类设备1上报的设备信息生成设备信息列表1,并在预设的定时器T3超时时将设备信息列表1发送给B类设备2。B类设备2接收到设备信息列表1后,可将自身的设备信息添加到设备信息列表1中形成设备信息列表2。当预设的定时器T4超时时,B类设备2可将设备信息列表2发送给B类设备3。B类设备3接收到设备信息列表2后,可将自身的设备信息以及C类设备2上报的设备信息添加到设备信息列表2中形成设备信息列表3。同样,当预设的定时器T5超时时,B类设备3可将设备信息列表3发送给B类设备1。这样,B类设备1至B类设备3可循环上述方法可定期更新自身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从而获知Wi-Fi网络中各个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
可以看出,在工作模式B2下,每个B类设备在一个周期内只需被上一个节点的B类设备唤醒,以获取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这样,B类设备的唤醒次数将大大降低,使得B类设备的功耗也相应降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定时器T3、定时器T4以及定时器T5的定时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上述环形网络的一个节点中设置一个定时器T0。例如,可在B类设备1中设置定时器T0。当定时器T0超时时,B类设备1可将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B类设备2。B类设备2接收到B类设备1发来的设备信息列表后,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并将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下一节点(即B类设备3)。同样,B类设备3接收到B类设备2发来的设备信息列表后,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并将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下一节点(即B类设备1)。后续,B类设备1至B类设备3可循环上述方法定期更新自身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从而获知Wi-Fi网络中各个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B2后,电子设备1可按照预设的组网算法加入上述环形网络中成为新的节点(即S701)。例如,电子设备1可作为B类设备4插入上述环形网络。此时,B类设备3与B类设备1之间原有的连接可以断开,新加入的电子设备1可分别与B类设备3和B类设备1建立连接。B类设备3为电子设备1的上一节点,B类设备1为电子设备1的下一节点。
仍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1加入上述环形网络后,可接收上一节点(即B类设备3)发来的设备信息列表(即S702)。进而,电子设备1可启动预设的定时器T6(即S703)。当定时器T6超时时,电子设备1可更新上述设备信息列表并将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下一节点:B类设备1(即S70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电子设备1向下一节点连续多次发送设备信息列表时均失败,说明电子设备1的下一节点可能已经下线,那么,电子设备1可继续向再下一个节点(即B类设备2)发送设备信息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B2后如果接收到Wi-Fi网络内有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则电子设备1可根据新设备发来的设备信息确定该新设备是否为A类设备。如果本次新加入的设备不是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按照预设的组网算法重新确定自己在环形网络中的位置,即确定新设备加入后电子设备1在环形网络中的上一节点和下一节点具体为哪个B类设备。进而,电子设备1可按照上述方法定期接收上一节点发来的设备信息列表,并定期向下一节点发送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相应的,如果本次新加入的设备是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从工作模式B2切换至上述工作模式B1。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5所示,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B2后,电子设备1可按照预设的组网算法加入上述环形网络中成为新的节点(即S1501)。进而,电子设备1接收到上一节点发来的设备信息列表(即S1502),设备信息列表也可称为家庭设备信息数据后,可更新该设备信息列表(即S1503)并启动预设的定时器(例如定时器T6)。当定时器T6超时时,电子设备1可将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发送给下一节点(即S1504)。如果电子设备1与下一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超时,电子设备1可尝试与下一节点的下一个节点建立网络连接(即S1505)。
另外,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B2后,如果接收到Wi-Fi网络内新设备的入网消息(即S1506),则电子设备1可查询该新设备是否为A类设备。如果新设备不是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根据预设的组网算法确定自己是否为新设备的上一个节点(即S1507)。如果是上一个节点,则电子设备1可断开与原本环形网络中电子设备1与下一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并与新设备建立网络连接(即S1508);否则,电子设备1可继续与上一节点保持网络连接。相应的,如果新设备为A类设备,则电子设备1可进入上述B1工作模式。
下面具体介绍C类设备的工作模式C:
C类设备一般作为被控设备与相应的主控设备绑定。例如,C类设备的主控设备可以为上述A类设备或B类设备,C类设备的主控设备也可以为服务器。例如,可穿戴带设备的主控设备一般为手机等B类设备,智能灯泡的主控设备可以为路由器等A类设备,智能电表的主控设备可以为电力公司的服务器。
由于C类设备的计算能力以及存储能力有限,因此,当电子设备1进入工作模式C后,可周期性的向对应的主控设备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无需获取并保存当前的设备信息列表。
当Wi-Fi网络中存在A类设备时Wi-Fi网络中存在一个或多个主设备,示例性的,如图8所示,A类设备1可作为主设备进入上述工作模式A中的主设备工作模式,A类设备2可作为从设备进入上述工作模式A中的从设备工作模式。另外,Wi-Fi网络中的B类设备1和B类设备2也可作为从设备进入上述工作模式B1。
其中,B类设备1为C类设备1的主控设备,B类设备2为C类设备2的主控设备,C类设备3的主控设备为服务器。那么,C类设备1可按照周期1向B类设备1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B类设备1可在向主设备(即A类设备1)上报B类设备1的设备信息时,一并向主设备上报C类设备1的设备信息。同样,C类设备2可按照周期2向B类设备2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B类设备2可在向主设备上报B类设备2的设备信息时,一并向主设备上报C类设备2的设备信息。另外,C类设备3可周期性的向服务器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主设备(即A类设备1)可定期从服务器中获取C类设备3的设备信息。
那么,主设备(即A类设备1)可以周期性地获取Wi-Fi网络内所有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形成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Wi-Fi网络内的其他设备在向主设备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时,还可以从主设备获取到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这样,Wi-Fi网络内的所有设备中均可保存一份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每个设备根据该设备信息列表可获知其他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以便后续快速的参与并完成多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任务。
当Wi-Fi网络中不存在A类设备时Wi-Fi网络中不存在主设备,示例性的,如图9所示,B类设备1至B类设备3可组成一个环形网络。B类设备1至B类设备3均可进入上述工作模式B2。其中,B类设备1为C类设备1的主控设备,B类设备2为C类设备2的主控设备,C类设备3的主控设备为服务器。
那么,C类设备1可按照周期1向B类设备1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B类设备1可按照上述工作模式B2在向下一个节点(即B类设备2)发送设备信息列表时,将自身的设备信息和C类设备1的设备信息添加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同样,C类设备2可按照周期2向B类设备2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B类设备2可按照上述工作模式B2在向下一个节点(即B类设备3)发送设备信息列表时,将自身的设备信息和C类设备2的设备信息添加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另外,C类设备3可周期性的向服务器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环形网络中的某个B类设备可从服务器中获取C类设备3的设备信息,并将C类设备3的设备信息更新在设备信息列表中。
例如,可设置当环形网络中的某个B类设备被唤醒时,从服务器中获取C类设备3的设备信息,从而避免B类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被唤醒后与服务器交互,降低B类设备因查询C类设备的设备信息而额外产生的功耗。
可以看出,无论Wi-Fi网络中是否存在A类设备,Wi-Fi网络内的各类设备通过进入各自的工作模式A、工作模式B或工作模式C,均可定期获取到一份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每个设备根据该设备信息列表可获知其他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以便后续快速的参与并完成多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任务。
上述实施例中是以电子设备1加入上述Wi-Fi网络时进入工作模式A、工作模式B或工作模式C举例说明的。可以理解的是,Wi-Fi网络中的每个电子设备均可按照上述方法进入与自身设备类型对应的工作模式中开始工作。
示例性的,上述Wi-Fi网络的架构示意图可以如图10所示,该Wi-Fi网络中包括3个A类设备(即电视1001、音箱1002以及路由器1003)、2个B类设备(即手机1004和平板电脑1005)以及3个C类设备(即可穿戴设备1006、智能灯泡1007以及智能空调1008)。
其中,电视1001可作为Wi-Fi网络中的主设备进入主设备工作模式。Wi-Fi网络中的其他A类设备可作为电视1001的从设备进入从设备工作模式,Wi-Fi网络中的B类设备也可作为电视1001的从设备进入工作模式B1。
例如,音箱1002和路由器1003可以以30s为周期,每隔30s主动向电视1001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并从电视1001同步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手机1004和平板电脑1005可在每次向PUSH服务器发送心跳报文时,主动向电视1001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并从电视1001同步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
另外,C类设备中可穿戴设备1006的主控设备为手机1004,智能灯泡1007的主控设备为电视1001,智能空调1008的主控设备为服务器1009。示例性的,可穿戴设备1006可定期向手机1004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手机1004可在向电视1001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时一并上报可穿戴设备1006的设备信息。智能灯泡1007可定期向电视1001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智能空调1008可定期向服务器1009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电视1001可以30s为周期,每隔30s主动从服务器1009中获取智能空调1008的设备信息。
这样,电视1001可以获取到Wi-Fi网络中各个电子设备最新的设备信息,形成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并且,电视1001可以将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同步给Wi-Fi网络中的其他电子设备,使得Wi-Fi网络中的每个电子设备均可根据该设备信息列表获知其他电子设备的最新设备状态。
示例性的,上述Wi-Fi网络的架构示意图可以如图11所示,该Wi-Fi网络中包括3个B类设备(即手机1101、手机1102和平板电脑1103)和3个C类设备(即可穿戴设备1104、智能灯泡1105以及智能空调1106)。
可以看出,上述Wi-Fi网络中不包括A类设备,那么,手机1101、手机1102和平板电脑1103可进入上述工作模式B2组成一个环形网络。其中,手机1101为可穿戴设备1104的主控设备,手机1102为智能灯泡1105的主控设备,智能空调1106的主控设备为服务器1107。
示例性的,穿戴设备1104可定期向手机1101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手机1101可按照上述工作模式B2在向下一个节点(即手机1102)发送设备信息列表时,将自身的设备信息和穿戴设备1104的设备信息携带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
同样,智能灯泡1105可定期向手机1102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手机1102可按照上述工作模式B2在向下一个节点(即平板电脑1103)发送设备信息列表时,将自身的设备信息和智能灯泡1105的设备信息携带在该设备信息列表中。
另外,智能空调1106可周期性的向服务器1107上报自身的设备信息。Wi-Fi网络中的手机1102可在向PUSH服务器发送心跳报文时,主动从服务器1107中获取智能空调1106的设备信息,并将智能空调1106的设备信息更新在设备信息列表中。
这样,环形网络中的B类设备之间通过定期同步可获取到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从而根据该设备信息列表获知Wi-Fi网络中各个电子设备的最新设备状态。
那么,当上述Wi-Fi网络内需要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协同工作时,参与协同工作的电子设备可根据最近更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快速查询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进而根据参与协同工作的多个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快速完成本次协同任务。
以图10所示的Wi-Fi网络举例,当用户说出“小艺小艺”的唤醒词后,Wi-Fi网络中的电视1001、音箱1002、手机1004和平板电脑1005均可检测到该唤醒词。假设预设的唤醒策略为最近一次被唤醒的电子设备优先响应用户的唤醒词,那么,由于电视1001、音箱1002、手机1004和平板电脑1005中均存储有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因此,电视1001、音箱1002、手机1004和平板电脑1005可在自身存储的设备信息列表中查询Wi-Fi网络内支持语音唤醒功能的各个电子设备最近一次被唤醒的时间,进而确定出本次响应用户的具体电子设备。
以最近一次被唤醒的电子设备为音箱1002举例,音箱1002确定出自己为电视1001、音箱1002、手机1004和平板电脑1005中最近一次被唤醒的电子设备后,可打开相应的语音功能应答用户说出的“小艺小艺”这一唤醒词。此时,电视1001、手机1004和平板电脑1005无需应答用户说出的唤醒词,也无需与音箱1002进行数据交互。
可以看出,由于Wi-Fi网络内的每个电子设备中均存储有其他电子设备最新的设备状态,因此,当多个电子设备需要完成一次协同工作任务时,参与协同工作的各个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最新的设备信息列表快速查询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进而根据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快速完成本次协同任务,降低了多个设备协同工作时的耗时。
同时,由于每个电子设备通过上述设备信息列表可以快速查询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状态,因此,在多设备协同工作时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次数减少,对于上述B类设备而言,B类设备从待机状态被唤醒或进行数据交互的次数也相应减少,从而可降低B类设备的功耗,延长B类设备的待机时间。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的A类设备、B类设备或C类设备。
示例性的,该电子设备包括:通信模块1601;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02;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603;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未示出);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604,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1605连接。其中,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604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1603中并被配置为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602执行,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1604包括指令,上述指令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应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
示例性的,上述处理器1602具体可以为图2所示的处理器110,上述存储器1603具体可以为图2所示的内部存储器121,上述通信模块1601具体可以为图2所示的移动通信模块150或无线通信模块160。当然,电子设备中还可以包括显示屏、触摸传感器等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快闪存储器、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类型设备和第二类型设备;所述第一类型设备为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的设备,所述第一类型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二类型设备为使用电池供电的设备,所述第二类型设备包括第二设备和第三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第三设备均为从设备;其中,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设备信息列表,所述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设备用于:启动预设的第一定时器;当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所述第一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最近的唤醒时间;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与所述第二设备的心跳周期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系统中的主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为主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所述第一设备的入网时间;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为入网时间最早的第一类型设备时,将所述第一设备确定为主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设备还包括第四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四设备发送的主设备更新的消息;响应于所述消息,与所述第一设备断开网络连接,并与所述第四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第一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超时时,在除所述第一设备之外的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新的主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设备设备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所述第三设备还用于:启动预设的第二定时器;当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所述第一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当所述第一设备加入所述系统时,根据主设备决策算法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为主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当接收到新设备加入、设备退出或主设备更新的消息时,重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为主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设备还包括第五设备,所述第五设备为从设备;其中,
所述第五设备用于:启动预设的第三定时器;当所述第三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五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所述第一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设备还用于:当所述第五设备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五设备的设备信息失败的次数超过预设值时,重新确定所述系统中的主设备;或者,当接收到新设备加入、设备退出或主设备更新的消息时,重新确定所述系统中的主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包括第三类型设备,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主控设备为所述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包括第三类型设备,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主控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其中,
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包括第三类型设备,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主控设备为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还用于: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第三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14.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第三设备;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以及所述第三设备均为使用电池供电的第一类型设备;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以及所述第三设备组成一个环形网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的上一节点,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第三设备的上一节点;
所述第二设备无法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数据,所述第二设备也无法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设备信息列表,所述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所述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最近的唤醒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包括:
当第一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二设备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接收第四设备加入所述系统的消息;若所述第四设备为所述第一类型设备,则按照预设的组网算法重新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无法向所述第一设备发送数据;所述第二设备无法接收所述第三设备发送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包括受控于主控设备的第二类型设备,所述主控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其中,
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包括受控于主控设备的第二类型设备,所述主控设备为服务器;其中,
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用于:按照预设的周期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二设备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设备被唤醒时,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入网时间、互联网协议IP地址、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设备提供的服务或自定义的业务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21.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为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的第一类型设备;
若所述第一设备为主设备,则: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第二设备为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使用电池供电的第二类型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设备信息列表,所述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三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时,向所述第三设备发送更新后的所述设备信息列表,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所述第二类型设备;
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最近的唤醒时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为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根据主设备决策算法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为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设备为主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新设备加入、设备退出或主设备更新的消息时,重新确定所述第一设备是否为主设备。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设备为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从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
当预设的第一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设备向确定出的主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主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25.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加入信息同步系统后,确定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是否包含使用外接电源供电的第一类型设备,所述第一设备为使用电池供电的第二类型设备;
若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包含第一类型设备,则: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为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启动预设的第一定时器;
当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并从所述第二设备中获取更新后的所述设备信息列表,所述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所述第一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类型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最近的唤醒时间;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定时时长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心跳周期相同。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为第二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的主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响应于所述第一消息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主设备;或者,
若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设备信息列表中查询到入网时间最早的第一类型设备为所述第二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主设备。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三设备发送的主设备更新的消息,所述第三设备为所述第一类型设备;
响应于所述消息,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三设备确定为新的主设备,并与所述第三设备建立网络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网络连接超时时,所述第一设备在除所述第二设备之外的第一类型设备中确定新的主设备。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不包含第一类型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与其他第二类型设备组成环形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上一节点为第四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下一节点为第五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无法向所述第四设备发送数据,所述第一设备也无法接收所述第五设备发送的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所述第四设备发送的设备信息列表,所述设备信息列表中记录有所述信息同步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设备信息;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更新所述设备信息列表;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五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五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包括:
当预设的第二定时器超时时,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第五设备发送更新后的设备信息列表。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六设备加入所述信息同步系统的消息;
若所述第六设备为所述第二类型设备,则所述第一设备重新确定在所述环形网络中所述第一设备的上一节点和下一节点。
32.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型号、设备入网时间、互联网协议IP地址、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设备提供的服务或自定义的业务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
3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
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1-24或权利要求25-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21-24或权利要求25-32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73994.6A CN114844737A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201910944497.5A CN112584463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0/116005 WO2021063189A1 (zh) | 2019-09-30 | 2020-09-17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4497.5A CN112584463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73994.6A Division CN114844737A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4463A CN112584463A (zh) | 2021-03-30 |
CN112584463B true CN112584463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7511666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73994.6A Pending CN114844737A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201910944497.5A Active CN112584463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73994.6A Pending CN114844737A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4844737A (zh) |
WO (1) | WO20210631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45714B (zh) * | 2021-05-11 | 2024-04-26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3453207B (zh) * | 2021-06-21 | 2024-03-22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身份类型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CN115529579B (zh) * | 2022-04-12 | 2023-06-20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设备发现方法及装置 |
CN115065653A (zh) * | 2022-05-10 | 2022-09-16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CN115514734B (zh) * | 2022-10-03 | 2023-08-01 | 陈军 | 一种消息发送的方法及系统 |
CN117950343A (zh) * | 2022-10-28 | 2024-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1360A (zh) * | 2007-09-14 | 2008-03-12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家庭网络中设备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
CN104837168A (zh) * | 2014-02-12 | 2015-0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9842508A (zh) * | 2017-11-27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终端协同工作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多终端协同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06954A1 (en) * | 2008-09-26 | 2011-05-05 | Manjirnath Chatterje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pairing devices to share data or resources |
JP5434230B2 (ja) * | 2009-04-22 | 2014-03-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4023089A (ja) * | 2012-07-23 | 2014-02-03 | Sony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KR102343568B1 (ko) * | 2014-10-13 | 2021-12-2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수의 외부 장치와 연결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0075836B2 (en) * | 2015-06-23 | 2018-09-11 | Intel Corporation | Group management of device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
US10205672B2 (en) * | 2015-09-11 | 2019-02-12 | Cirrus Logic, Inc. | Multi-device synchronization of devices |
US10609118B2 (en) * | 2017-03-14 | 2020-03-3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daptive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2210373994.6A patent/CN114844737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9-30 CN CN201910944497.5A patent/CN112584463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17 WO PCT/CN2020/116005 patent/WO202106318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41360A (zh) * | 2007-09-14 | 2008-03-12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家庭网络中设备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
CN104837168A (zh) * | 2014-02-12 | 2015-0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9842508A (zh) * | 2017-11-27 | 2019-06-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多终端协同工作的方法,终端设备以及多终端协同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063189A1 (zh) | 2021-04-08 |
CN112584463A (zh) | 2021-03-30 |
CN114844737A (zh) | 2022-08-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84463B (zh) | 一种多设备之间的信息同步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14009055B (zh) |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364151B (zh) | 一种语音唤醒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2954819B (zh) |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WO2021185141A1 (zh) | Wi-Fi Aware的建链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240224186A1 (en) | Wi-fi link sleep and wake-up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 |
CN112243220A (zh) | 一种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2533269B (zh) |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0572799B (zh) | 一种同时响应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21017909A1 (zh) | 一种通过nfc标签实现功能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CN114499587A (zh) | 音频同步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US20240215088A1 (en) | Device network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3083068A1 (zh) |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
CN112469014A (zh) | 配置蓝牙连接参数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23179731A1 (zh) | 休眠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5412387A (zh) |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14697932A (zh) | 一种降低功耗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4051718A1 (zh) |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系统 | |
WO2022095581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 |
WO2023061217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23165513A1 (zh) | 通信方法、电子设备及装置 | |
CN118057881A (zh) | 一种待机方法及装置 | |
CN118354281A (zh) | 组网设备通信的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