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9616A -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9616A
CN112019616A CN202010870299.1A CN202010870299A CN112019616A CN 112019616 A CN112019616 A CN 112019616A CN 202010870299 A CN202010870299 A CN 202010870299A CN 112019616 A CN112019616 A CN 112019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wake
time period
group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02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9616B (zh
Inventor
陶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hik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02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96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9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961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9737 priority patent/WO202204160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9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9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30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03Home automa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使得第二设备的运行时钟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这样可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具有相同的唤醒时间周期。从而在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只需要唤醒一次第一设备,减少第一设备被唤醒的次数,减少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对于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可以对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工作数据的顺序进行管理,避免唤醒设备频繁的进行休眠状态和唤醒状态的切换,减少局域网的整体功耗。

Description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约定的协议(例如,wifi协议)将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在该局域网内,设备将自身的工作数据通过局域网内的中间设备传输至云服务器,从而实现对局域网内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然而,由于局域网内每台设备的时钟互相独立,且没有统一的时间基准,因而每台设备的时钟不同步,并且,局域网内每台设备具有独立的唤醒时间周期。因此,局域网内的各设备根据各自的唤醒时间周期,通过局域网内的中间设备向云服务器上传工作数据,只要有设备需要向云服务器上传工作数据,就需要唤醒一次中间设备,从而导致局域网的功耗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以降低局域网的整体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时钟同步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为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所述目标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使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所述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所述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所述目标设备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最接近所述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分类指令,所述分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与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类指令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生成的,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之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用户设置的所述目标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
其中,所述唤醒时间周期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生成的,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时间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时钟同步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保持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为所述第一设备;
处理模块,用于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目标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发送模块,还用于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时,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最接近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时,处理模块52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输入的分类指令,分类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
根据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与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类指令是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生成的,或者,是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处理模块还用于:
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之后,第一设备根据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确定目标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处理模块还用于:
第一设备获取用户设置的目标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其中,唤醒时间周期是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生成的,或者,是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时间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保持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第一设备在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向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电子设备实施本申请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设备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使得第二设备的运行时钟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然后,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这样可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具有相同的唤醒时间周期,从而在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只需要唤醒一次第一设备,减少第一设备被唤醒的次数,减少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对于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可以对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工作数据的顺序进行管理,即使这些唤醒设备在同一时刻唤醒通过第一设备上传工作数据,也能避免多个唤醒设备同时占用第一设备的情况,从而避免唤醒设备由于需要上传工作数据而频繁的进行休眠状态和唤醒状态的切换,也减少了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有序的进行工作数据的上传,也可以避免工作数据丢失以及上传不及时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物联网内设备管理的装置7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示出的应用场景以家庭中形成的局域网为例进行说明。在图1中,手机作为热点设备,冰箱、电视、空调、台灯等设备连接手机建立的热点,以接入手机形成的网络中。对于图1所示的局域网,冰箱、电视、空调、台灯等设备需要通过手机将工作数据上传到云服务器,以对局域网内各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统计和管理。其中,冰箱、电视、空调、台灯等设备在向云服务器上传工作数据时,需要各设备处于唤醒状态,即各设备在需要上传数据时处于唤醒状态,上传数据结束后回到休眠状态。并且,每次有设备通过手机向云服务器上传工作数据时,需要该设备将手机唤醒,然后与手机建立通信连接,当没有设备通过手机上传数据时,手机回到休眠状态,从而减少局域网内功耗。
现有技术中,冰箱、电视、空调、台灯等设备之间的时钟互相独立,且没有统一的时间基准,因而每台设备的时钟不同步,并且,冰箱、电视、空调、台灯等设备中的每台设备具有独立的唤醒时间周期。这就导致冰箱、电视、空调、台灯等设备根据各自的唤醒时间周期,通过局域网内的中间设备向云服务器上传工作数据,只要有设备需要向云服务器上传工作数据,就需要唤醒一次手机,使得手机频繁被唤醒,增加了功耗。
并且,当有设备,例如电视,正在通过手机上传工作数据时,如果其他设备,例如投影仪的一个唤醒时间周期达到,需要唤醒来上传工作数据,投影仪开始建立与手机的连接,但是此时,手机正在被另一设备占用,导致投影仪无法使用手机。因此,为不增加功耗,投影仪回到休眠状态,以后每隔预设时间唤醒一次,尝试与手机建立连接,直至完成工作数据的上传。然而,设备频繁的进行唤醒和休眠的切换,以及每次处于唤醒状态时就尝试与手机建立连接,也增加了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当有一台设备由于手机被其他设备占用而频繁的进行唤醒和休眠的切换时,也会引起其他设备无法在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正常上传工作数据,从而频繁的进行唤醒和休眠的切换,也增加了局域网的整体功耗。
并且,如果局域网内的设备在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无法正常上传工作数据,会导致工作数据上传不及时,从而影响对设备运行信息的统计和管理,从而不利于对局域网内的各设备的集中管理。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出:WiFi6协议支持目标唤醒时间(Target Wakeup Time,TWT)功能以及时钟同步(WLAN TimeSync)功能,基于此,局域网内的设备之间的唤醒时间周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协调。又由于,局域网内的设备在接入局域网时,均需要接入中间设备的热点从而连接入局域网中,例如,图1中的冰箱、电视、空调、台灯等设备连接手机开启的热点而进入局域网中,因此,可以将中间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到接入该中间设备网络的设备中。这样,可以使局域网内各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解决局域网内各设备时钟不同步的问题。并且,通过中间设备,本申请中将中间设备也称为主时钟设备,对接入主时钟设备网络的其他设备,本申请将接入中间设备网络的其他设备称为唤醒设备,进行分组,每组中的唤醒设备具有同一的唤醒时间周期,这样,每组中的唤醒设备之间有序使用主时钟设备上传工作数据,避免了主时钟设备被频繁的唤醒以及唤醒设备频繁的进行唤醒和休眠的切换,降低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对唤醒设备进行分组管理,也提高了对唤醒设备的统一管理,提高局域网整体的智能化。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设备,即主时钟设备,其中,主时钟设备为可以开热点的设备,其中,主时钟设备可以是作为一个独立设备建立热点,例如,手机,或者与其他设备一起建立热点,例如,随身wifi插入到台式电脑的USB接口处也可以建立热点,本申请对此不限制。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201、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
其中,第一网络的接入点为第一设备。
本实施例中,当第二设备(即唤醒设备),例如,图1中的冰箱、电视、空调、台灯,连接主时钟设备建立的热点,接入到局域网中时,主时钟设备,例如图1中的手机,生成时钟同步信息,并将时钟同步信息封装成一时间同步数据包发送给唤醒设备。其中,时钟同步信息中包含主时钟设备发出时间同步数据包的时间点,并且时间同步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记录传输的时长。
唤醒设备接收到时间同步数据包后,对时间同步数据包进行解压,获取时钟同步信息以及传输时长,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中记录的主时钟设备发出时间同步数据包的时间点以及传输时长,计算获得唤醒设备接收到时间同步数据包时主时钟的运行时钟,并调整自身的运行时钟,使调整后的运行时钟与主时钟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其中,在局域网内,由于连接主时钟设备的每台唤醒设备的运行时钟均是与主时钟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因此,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的运行时钟时同步的。
S202、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目标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本实施例中,例如,在唤醒设备接入主时钟设备的网络时,如果目标设备组可以是已经划分好,则将该唤醒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此时,目标设备组中包含至少两个唤醒设备。或者,在唤醒设备接入主时钟设备的网络时,没有与该唤醒设备匹配的目标设备组,此时,新建一个设备组。其中,该新建的设备组中仅包括该唤醒设备,当有新的唤醒设备接入主时钟设备的网络时,如果与该新建的设备组匹配,则将该新的唤醒设备划分至该新建的设备组中。
再例如,当接入主时钟设备的网络的唤醒设备的数目达到预设数量时,主时钟设备对该多个唤醒设备进行分组,将每个唤醒设备划分到与其匹配的目标设备组中。
S203、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本实施例中,主时钟设备对每个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进行唤醒时间周期的配置和管理,当有唤醒设备被划分至一个新的设备组时,主时钟设备向该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在有唤醒设备被划分到该设备组时,将该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发送给唤醒设备。并且,之后如果还有唤醒设备被划分到该设备组,主时钟设备可以直接将该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配置给唤醒设备,从而使得同一设备组中的唤醒设备具有相同的唤醒时间周期。这样,对于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由于具有相同的唤醒时间周期,同一设备组的唤醒设备会在同一时刻由休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进行工作数据的上传。
对于同一设备组的唤醒设备,在同一时刻进行工作数据的上传时,其中一个唤醒设备将主时钟设备由休眠状态唤醒为唤醒状态后进行工作数据上传,在该唤醒设备完成工作数据上传后,另一唤醒设备可直接与主时钟设备建立连接,使用主时钟设备进行工作数据上传,而不需要再次唤醒主时钟设备,减少主时钟设备被唤醒的次数。
并且,同一设备组的唤醒设备在同一时刻进行工作数据的上传时,各唤醒设备通过主时钟设备上传工作数据的顺序可以进行统一的协调,例如,各唤醒设备按照默认顺序使用主时钟设备,或者主时钟设备对各唤醒设备的上传顺序进行管控,避免在同一时刻有多个唤醒设备占用主时钟设备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唤醒设备频繁的进行休眠状态与唤醒状态切换的问题。
本实施例,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设备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使得第二设备的运行时钟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然后,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这样可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具有相同的唤醒时间周期,从而在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只需要唤醒一次第一设备,减少第一设备被唤醒的次数,减少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对于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可以对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工作数据的顺序进行管理,即使这些唤醒设备在同一时刻唤醒通过第一设备上传工作数据,也能避免多个唤醒设备同时占用第一设备的情况,从而避免唤醒设备由于需要上传工作数据而频繁的进行休眠状态和唤醒状态的切换,也减少了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有序的进行工作数据的上传,也可以避免工作数据丢失以及上传不及时的情况。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士3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301、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
本实施例中,S3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S201,此处不再赘述。
S302、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本实施例中,每个唤醒设备具有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其中,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例如可以是唤醒设备在生产时设置的,或者是唤醒设备在接入主时钟设备的网络前由其他局域网中的主时钟设备配置的。在唤醒设备接入主时钟设备的网络时,将根据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将唤醒设备划分至设备组中。其中,若存在设备组内已有唤醒设备的唤醒时间周期与该唤醒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一致,则将唤醒设备划分至该设备组中;若不存在设备组内已有唤醒设备的唤醒时间周期与该唤醒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一致的设备组,则新建一个设备组,该将唤醒设备划分至该新建的设备组中。
或者,当接入主时钟设备的唤醒设备的数量超过预设数量时,主时钟设备根据每个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将自身唤醒时间周期一致的唤醒设备划分为一组。
或者,当接入主时钟设备网络的唤醒设备的数量较多时,或者局域网内唤醒设备之间其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大多数不相同时,如果将自身唤醒时间周期一致的唤醒设备划分为一组,则划分的设备组较多,且每个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较少,对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效果较差。因此,可将唤醒设备划分为到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最接近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的设备组中。例如,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为10.3s,如果存在唤醒时间周期分别为10s、20s的设备组,则将该唤醒设备划分到唤醒时间周期为10s的设备组,并将该唤醒设备的唤醒时间周期调整为10s。
S303、第一设备根据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确定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本实施例中,如果将自身唤醒时间周期一致的唤醒设备划分为一个设备组,则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例如可以为组内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或者,用户通过主时钟设备设置每个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如果将唤醒设备划分为到一个唤醒时间周期最接近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的设备组中,则设备组内唤醒设备的唤醒时间周期接近。此时,主时钟设备可以选择设备组内任一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作为该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或者,为该设备组指定一唤醒时间周期,其中,指定的唤醒时间周期与设备组内唤醒设备自身的唤醒时间周期之间的方差最小。
S304、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本实施例中,S304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S203,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设备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使得第二设备的运行时钟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然后,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并且,根据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确定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同一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数据。减少了第一设备以及唤醒设备唤醒的次数,降低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将唤醒设备进行分组,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有序的进行工作数据的上传,也可以避免工作数据丢失以及上传不及时的情况。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士4所示,在图2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401、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
本实施例中,S40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S201,此处不再赘述。
S402、获取用户输入的分类指令,分类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
本实施例中,在唤醒设备成功接入主时钟设备的网络时,若主时钟设备为带有屏幕的设备,则在主时钟设备的屏幕上显示接入的唤醒设备、功能选项以及输入框。其中,输入框用于在屏幕显示的功能选项对应的功能类别均与唤醒设备的功能不匹配时,用户输入唤醒设备对应的功能选项。
用户根据唤醒设备的功能,选择对应的功能选项或在输入框中输入唤醒设备对应的功能选项,向主时钟设备输入分类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也可以通过其他带有屏幕的设备输入分类指令。其中,其他设备例如可以是接入主时钟设备网络的任一带有屏幕的唤醒设备,或者,通过主时钟设备预设的界面入口地址接入主时钟设备的带有屏幕的设备,本申请对此不限定。
S403、根据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本实施例中,主时钟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分类指令后,获取唤醒设备的功能类别,从而根据唤醒设备的功能类别,将唤醒设备划分至对应的设备组。优选的,唤醒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与对应的设备组内的各唤醒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相同。例如,将音频设备划分到同一设备组,将智能玩具划分到同一设备组。
S404、第一设备获取用户设置的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其中,唤醒时间周期是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生成的,或者,是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发送的。
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主时钟设备或者其他与主时钟设备连接的设备设置每个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使得设备组内唤醒设备的唤醒时间周期一致。
S405、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同一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本实施例中,S405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S203,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设备完成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后,对于新划分至该设备组的唤醒设备,其唤醒时间周期默认为该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本实施例,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设备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使得第二设备的运行时钟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然后,第一设备获取用户输入的分类指令,根据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接着,第一设备获取用户设置的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同一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数据。减少了第一设备以及唤醒设备唤醒的次数,降低局域网的整体功耗。并且,将唤醒设备进行分组,同一设备组内的唤醒设备有序的进行工作数据的上传,也可以避免工作数据丢失以及上传不及时的情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时间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保持同步。
本实施例中,虽然主时钟设备接入其网络的唤醒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使唤醒设备的运行时钟与主时钟设备一致。但是,由于唤醒设备之间以及唤醒设备与主时钟设备之前的时钟精度不同,使得一段时间之后唤醒设备之间以及唤醒设备与主时钟设备之前的运行时钟不同步。因此,用户可以预设主时钟设备的同步时间周期,在同步时间周期到达时,主时钟设备向唤醒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保持同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的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在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向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
本实施例中,唤醒设备根据唤醒时间周期进行唤醒上传数据时,在唤醒时间到达时,唤醒设备可以自主唤醒,并在数据上传完成后,自主进入休眠状态。但是,当唤醒设备的自主唤醒功能出现异常,或者唤醒设备不具有自主唤醒功能时,主时钟设备在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向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
具体实现方式为:主时钟设备保存每个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在每个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开始遍历唤醒设备,如果没有唤醒设备上传数据,则向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或者,主时钟设备发现应该上传数据的唤醒设备在预设时间内没有上传数据,则向对应的唤醒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该唤醒设备。这样,可以避免唤醒设备的工作数据上传不及时,提高局域网的智能化。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包括:发送模块51和处理模块52。其中,
发送模块51,用于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为所述第一设备;
处理模块52,用于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目标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发送模块51,还用于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使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时,处理模块52具体用于:
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最接近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时,处理模块52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输入的分类指令,分类指令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
根据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与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类指令是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生成的,或者,是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处理模块52还用于:
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之后,第一设备根据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确定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向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处理模块52还用于:
第一设备获取用户设置的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其中,唤醒时间周期是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生成的,或者,是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发送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51,还用于:
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时间周期,向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时钟同步信息与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保持同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51,还用于:
第一设备在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向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执行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1和存储器62。图6示出的是以一个处理器为例的电子设备,其中,
存储器62,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6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6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6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
其中,处理器6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62和处理器61独立实现,则存储器62和处理器61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62和处理器61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62和处理器61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同间的通信。
本实施例以上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物联网内设备管理的装置700的框图。例如,装置7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7,装置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2,存储器704,电力组件706,多媒体组件708,音频组件7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712,传感器组件714,以及通信组件716。
处理组件702通常控制装置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7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8和处理组件7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7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706为装置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7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8包括在所述装置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4或经由通信组件7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12为处理组件7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14可以检测到装置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检测装置700或装置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700的处理器7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时钟同步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为所述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所述目标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使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所述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所述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所述目标设备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最接近所述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包括:
获取用户输入的分类指令,所述分类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与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所属的功能类别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指令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生成的,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分类操作发送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之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的自身唤醒时间周期,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获取用户设置的所述目标设备组的唤醒时间周期;
其中,所述唤醒时间周期是所述第一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生成的,或者,是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其它设备根据用户的唤醒时间周期操作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同步时间周期,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时钟同步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保持同步。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在所述目标设备组对应的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唤醒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设备。
11.一种物联网内设备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第一设备向接入第一网络的第二设备发送时钟同步信息,以使第二设备根据所述时钟同步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的运行时钟同步,所述第一网络的接入点为所述第一设备;
处理模块,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划分至目标设备组,所述目标设备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所述第一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组发送唤醒时间周期,以使所述目标设备组内的各第二设备在所述唤醒时间周期到达时通过所述第一设备上传数据。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
1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
CN202010870299.1A 2020-08-26 2020-08-26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2019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0299.1A CN112019616B (zh) 2020-08-26 2020-08-26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PCT/CN2020/139737 WO2022041602A1 (zh) 2020-08-26 2020-12-26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0299.1A CN112019616B (zh) 2020-08-26 2020-08-26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9616A true CN112019616A (zh) 2020-12-01
CN112019616B CN112019616B (zh) 2022-12-20

Family

ID=7350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0299.1A Active CN112019616B (zh) 2020-08-26 2020-08-26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9616B (zh)
WO (1) WO2022041602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4021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设备数据的唤醒调节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041602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4245443A (zh) * 2021-11-11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WO2022228051A1 (zh) * 2021-04-28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46681A (zh) * 2023-08-25 2023-10-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87969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95226A1 (en) * 2022-11-03 2024-05-10 Wiliot, LTD. Localized group access for ambient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69993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Chittabrata Ghosh Techniques for implicit indication of trigger frame start times
CN106470090A (zh) * 2015-08-19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请求清除技术控制来自多用户设备的传输
CN107770851A (zh) * 2016-08-16 2018-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无线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79866A (zh) * 2016-10-25 2018-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和设备
CN109429300A (zh) * 2017-08-30 2019-03-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0954812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US20200045634A1 (en) * 2018-08-03 2020-02-06 Apple Inc. Target Wake Time Scheme fo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CN111327385A (zh) * 2018-12-13 2020-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19616B (zh) * 2020-08-26 2022-12-2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69993A1 (en) * 2015-03-12 2016-09-15 Chittabrata Ghosh Techniques for implicit indication of trigger frame start times
CN106470090A (zh) * 2015-08-19 2017-03-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经由请求清除技术控制来自多用户设备的传输
CN107770851A (zh) * 2016-08-16 2018-03-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无线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79866A (zh) * 2016-10-25 2018-05-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方法和设备
CN109429300A (zh) * 2017-08-30 2019-03-0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CN10954812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的通信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和站点设备
US20200045634A1 (en) * 2018-08-03 2020-02-06 Apple Inc. Target Wake Time Scheme for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CN111327385A (zh) * 2018-12-13 2020-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时钟同步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41602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54021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广州技象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设备数据的唤醒调节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2228051A1 (zh) * 2021-04-28 2022-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组网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45443A (zh) * 2021-11-11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WO2023083068A1 (zh) * 2021-11-11 2023-05-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唤醒对齐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WO2024087969A1 (zh) * 2022-10-28 2024-05-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系统、方法、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芯片
CN116846681A (zh) * 2023-08-25 2023-10-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46681B (zh) * 2023-08-25 2023-11-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设备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41602A1 (zh) 2022-03-03
CN112019616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9616B (zh) 物联网内设备管理方法和装置
US1192486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ation and adjusting search space parameter
CN110622123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8831448B (zh) 语音控制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604376B (zh) 信道监听控制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US1003157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MCU chip
KR101837333B1 (ko) 전자 디바이스를 깨우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6355735B2 (ja) 省エネルギーモードを開始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9183854A1 (zh) 寻呼同步指示方法及装置、寻呼同步方法及装置和基站
US20160378512A1 (en) Circuit,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master mcu
US1008888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waking up a controller
US20230232211A1 (en)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388070A1 (en) Trs/csi-rs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037787A (zh) 唤醒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46674A1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7839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US1049730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ways on display,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596175A (zh) 场景同步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8521879A (zh) 波束上报和调整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基站
CN105163391A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无线访问接入点
WO2020038157A1 (zh) 基于nan智能管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0113480A1 (zh) 下行通道监听方法、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19095141A1 (zh) 用户设备接入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896567A (zh) 基于wifi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22120770A1 (zh) 监听确定方法和装置、监听指示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