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431A - 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431A
CN1142431A CN96104933A CN96104933A CN1142431A CN 1142431 A CN1142431 A CN 1142431A CN 96104933 A CN96104933 A CN 96104933A CN 96104933 A CN96104933 A CN 96104933A CN 1142431 A CN1142431 A CN 1142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inds
resin material
material liquids
mentioned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4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15C (zh
Inventor
佐藤明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5542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91065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75540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4997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75541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63083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7/00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 B05B17/04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 B05B17/06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 B05B17/0607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 B05B17/0623Apparatus for spraying or atomis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not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operating with special methods using ultrasonic or other kinds of vibrations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means, e.g.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coupled with a vibrating ho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1/00Mixers with shak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echanisms
    • B01F31/80Mixing by means of high-frequency vibrations above one kHz, e.g. ultrasonic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7/00Spraying apparatus for discharge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rom two or more sources, e.g. of liquid and air, of powder and g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Mixers With Rotating Receptacles And Mixers With Vibra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才能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6、7的树脂流出口6a、7a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3b,并且将超声波振动传给各树脂原料液,同时使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3b流下,导向到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时,在空中状态下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Description

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 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本发明涉及利用超声波振动来混合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的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其改良的装置。
过去所公知的利用超声波混合二种以上液体的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如以下记载。例如,特公昭62-57374号公开了将传送超声波用固体喇叭的顶端浅浅地浸渍于贮存在作为混合槽之乳化槽内的二种以上液体中,通过超声波气穴(cavitation)效果进行乳化的方法;特公昭48-67326号公开了将传送超声波用固体喇叭的顶端浅浅地浸渍在与大气连通的作为混合槽的乳化槽内的二种以上液体中,通过超声波气穴效果进行乳化的方法。此外,特公照64-38132号公开了将作为树脂原料液的二液性粘结剂贮存在作为混合槽的收容槽中,用超声波进行混合的方法;特公平1-115444号公开了在圆筒状混合槽中,用超声波混合分散相液体和连续相液体的方法;特公平5-49999号公开了以下方法,用一个倒圆锥形状的混合杯,在混合杯内的中央配置一个圆锥形喇叭,将作为树脂原料液送入管之导管的树脂流出口与超声波传送用的固体喇叭的侧表面贴近,将作为粘结剂的树脂原液从树脂流出口流到侧表面沿着该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导向其顶端,通过给与与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相接触的粘结剂旋转运动来进行搅拌混合的方法。另外,特开平5-168889号公开了在一个作为混合槽的导向管中设置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对着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的顶端面放出第1种液体和第2种液体,通过给与第1种液体和第2种液体超声波振动来混合第1种液体和第2种液体的方法;特开平6-57229号公开了将2种以上的粘结剂加入到有搅拌的混合槽中,一边用机械搅拌一边用超声波进行搅拌混合的方法。
如上所述,这些以往的用超声波振动混合液体的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都是采用将2种以上液本在混合槽内进行混合的方式。
以外,还有不是用超声波振动来进行混合的方法,例如特开昭61-118124号公开了一种倾斜地设置截面为半圆形的混合部件,向此混合部件中供给高粘性液体和低粘性液体,通过振动机械对混合部件给与60次的振动,使得流下的液体混合、搅拌的方法;特公平3-217223号公开了通过振动发生装置使流路部件共振,在流路部件的流路内使得由着色剂、塑料材料、添加剂等组成的成形材料进行混合的方法。
可是,对于二种以上的树脂原料液可以通过反应进行固化,但将这二种以上的树脂原料液在混合槽内混合时,随着树脂液的混合,固化反应也进行。可将用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不断地补充到混合槽内,同时将正在进行固化反应的混合树脂从混合槽供给到下流侧,如果长时间地进行这种排出连续作业的话,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短时间的间歇操作时,由于在操作停止期间中,在混合槽内也进行固化反应,所以这样就会产生固化的树脂附着在混合槽内、以及存在于混合槽内的2种以上的树脂原料液的组成发生变化等不良现象。因此,在操作中断或刚停止后,或者操作开始之前,每次或适当的时间间隔,通常要用溶剂洗净混合槽内,但从劳动安全性观点、环境污染的观点来看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溶剂。此外,在刚刚洗涤后马上开始操作时,会担心溶剂混入,考虑到树脂原料液组成的变动,有必要先进行排空,这样从废弃物处理的观点看是不可取的。进而,由于必须准备洗涤装置,这样也带来了混合装置自身大型化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用混合槽也可以混合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液体的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根据本发明之一方面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才能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并且将超声波振动传给各树脂原料液,同时使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流下,导向到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由此在空中状态下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在上述的混合方法中,上述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之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内。
再者,在该混合方法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从其它树脂原料液的上方供给到上述侧表面。
再者,在该混合方法中,上述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要比其它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小。
再者,在该混合方法中,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供给上述侧表面的供给量要比其它树脂原料液供给上述侧表面的供给量要多。
再者,在该混合方法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在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混合后,使混合树脂原料液流到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对上述被涂敷体进行涂敷。
再者,在该混合方法中,将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在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的底面和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之间混合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以此涂敷上述被涂敷体。
再者,在该混合方法中,从上述各树脂流出口排出的树脂原料液的流速几乎相同。
根据本发明之一方面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并且将超声波振动传给各树脂原料液,同时使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流下,导向到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由此在空中状态下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在上述混合装置中,上述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
再者,在该混合装置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的输送管流出口设置在其它树脂原料液输送管流出口的上方。
再者,在该混合装置中,从设置在上方输送管流出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要比设置在下方输送管流出的其它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要小。
再者,在该混合装置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设置在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的正上方。
再者,在该混合装置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
该混合装置进一步包含控制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沿着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移动的移动控制装置。
在该混合装置中,从上述各树脂流出口排出的树脂原料液的流速几乎相同。
再者,在该混合装置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是垂直设置的。
根据本发明之一方面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其中,将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从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分别对着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排出,在对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的同时,沿着侧表面迅速流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各树脂原料液在其顶端滴下,空中状态下混合。将上述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时,各树脂原料液向其顶端面流下的更快,即使向侧表面停止供给树脂原料液,树脂原料液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也能几乎不留地混合滴下。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之另一方面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一方的树脂流出口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临近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上述各输送管的其他树脂流出口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从上述一方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将树脂原料液流到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并且将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与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向树脂原料液给与振动,同时对于从其他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流出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使得该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流下,以此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中,上述其他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之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内。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当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供给量不同时,其中将供给量少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面流下。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供给量相同时,使对于上述侧表面附着力小的树脂原料液沿着该侧表面流下。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设置在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上游侧。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沿着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移动。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沿着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跟随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移动。
按照上述之发明,将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中的一种直接流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其他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面流下。而且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通过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给予超声波振动,进行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因此不需要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槽。另外由于是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对树脂原料液给予振动的方法,所以可极力防止树脂原料液分散到被涂敷体的沟外。
根据本发明之再一方面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相互接近,向被涂敷体流出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移动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并且使得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与刚流出在被涂敷体上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对该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以此混合各种树脂原料液。
在上述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跟随上述各输送管之树脂流出口移动。
该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在被涂敷体上形成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将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沿着上述树脂原液导向沟移动,使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流出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的同时,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跟踪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移动。
在该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
根据本发明之再一方面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和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互相离开,而且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也离开上述树脂流出口,移动各树脂流出口,使得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一种首先流出到被涂敷体上,同时剩余的树脂原料液跟随流出,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跟随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移动,与流出在上述被涂敷体上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后,对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由此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在上述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要多,在上述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的上面供给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附着力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附着力要小,在上述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的上面供给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要多。
再者,在上述的混合方法及装置中,上述二种树脂原料液的流速几乎相等。
按照上述发明,将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后,通过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对上述二种以上述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进行混合。因此可以不要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槽。另外,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对树脂原料液给予振动,所以可以极力防止树脂原料液分散到被涂敷体的沟外。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的实施例1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中,使用的各种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形状的说明图。(a)断面是阶梯形、(b)断面是圆锥形、(c)是渐缩形。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的实施例2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形成于成型品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的断面形状图,(a)方形、(b)半圆弧状、(c)v形、(d)上面及底面带导角形状、(e)底面带导角形状。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的实施例3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5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位置关系的部分断面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装置大概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说明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及装置之实施例5的立体图。
图10是说明由图9所示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所得到之树脂状态的部分放大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输送管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的实施例6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涉及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混合方法及混合装置的实施例7的说明图。
实施例1
图1-图4表示本发明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法的第1实施例。在图1中,1是作为电气音响转换器的振子、2是第1段的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是第2段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4是支承用法兰、5是加工用工具、6,7是树脂原料液的输送管。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2,通过焊接、锡焊或螺纹连接,固定在振子1的机械端子1a上。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上,有螺纹孔,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例如用螺纹连接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2的顶端面2a上。工具5例如用螺纹连接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上。图1所示的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其侧表面3b的形状是指数函数形,但侧面3b的形状也可是如图2(a)所示的阶梯断面渐缩形、图2(b)所示的圆锥形、图2(c)所示的渐缩形中的任何一种。
输送管6、7,是用于输送二种树脂原料液8A、8B的管。对于树脂原料液,是使用二液混合发泡固化型聚氨酯树脂的反应途中液态流动型(Inoac Corp.制造),该二液混合发泡固化型聚氨酯大致由多元醇(树脂原料液体8A)和异氰酸酯(树脂原料液体8B)组成,是将100重量份之作为主剂的多元醇、20~30重量份之作为辅助剂的异氰酸酯混合而成。该二液混合发泡固化型聚氨酯树脂,是通过混合的异氰酸酯与水进行尿素结合,产生二氧化碳的泡沫反应及通过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结合的固化聚合反应,进行发泡固化而成。其发泡倍率约为5倍。另外,在这些树脂原料液中可预先混入催化剂、调泡剂、促进剂等,或也可在这些树脂原料液进行混合时,作为第3液体而加入。
输送管7的内径,可比输送管6的内径大。这是由于多元醇的供给量比异氰酸酯的供给量多,而流速大致相等的缘故。输送管6、输送管7的各树脂流出口6a、7a,位于从工具5的顶端面5-a到传播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声波的4分之1波长(λ/4)的范围内,而且,树脂流出口6a、6b与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侧表面3b间隙非常小,以致于难以辨认是否接触。各种树脂原料液8A、8B,一面进行超声波振动,一面沿着侧表面3b不滴落地流下,导入到顶端面5a上。在此,振子1是使用标称输出100W、振动频率28.5KHz、振幅5微米(零二峰)的自动定振幅反馈控制型,通过喇叭增加振幅,从而将工具5的顶端面5a的振幅达到约8倍。
输送管7的树脂流出口7a,设在输送管6的树脂流出口6a的上方。这是由于用输送管7传送的多元醇对侧表面3b的附着力比输送管6传送的异氰酸酯对侧表面3b的附着力小的缘故。另一个原因是,若将输送异氰酸酯的输送管6的树脂流出口6a设在输送多元醇的输送管7的树脂流出口7a的上方,将异氰酸酯从多元醇的上方沿着侧表面3b流下,则异氰酸酯流下需要较多时间,这就使异氰酸酯与多元醇难以很好地混合。与此相反,若使多元醇从异氰酸酯的上方流下,由于异氰酸酯随着着多元醇的流动而流下,所以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能达到充分地混合。另外,所谓“附着”是指不同的两种物质接触时,相互粘接的现象。
而且,由于各树脂原料液8A、8B,一面进行超声波振动,一面沿着侧表面3b迅速地流向工具5的顶端面5a,特别是由于各树脂流出口6a、7a,位于从工具5的顶端面5a到传播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声波4分之1波长(λ/4)的范围内,所以其流下是迅速的。这可认为是由于振幅大的超声波振动加在树脂原料液8A、8B,树脂原料液8A、8B分子之间的粘性阻力下降的缘故。另外,也可以认为是由于超声波振动,树脂原料液8A、8B由于局部温度上升,粘性阻力减少的缘故。而且,各树脂原料液8A、8B在工具5的顶端面5a上以空中状态进行混合。粘性不变化或粘性升高的树脂原料液8A、8B混合时,若调节从各树脂流出口6a、7a出来的树脂原料液8A、8B的排出量,他们则具有符号8所示的球形。另外,在刚混合之后,通过固化反应而粘性暂时下降的本实施例所示的树脂原料液8A、8B会迅速地从工具5的顶端5a流下。
使用该混合法时,若停止供给各树脂原料液8A、8B,在0.1秒左右,用目视,达不到能区分在侧表面3b上是否有粘湿的树脂原料液8A、8B的程度。另外,振动频率、顶端面5a的振幅,最好在考虑树脂原料液8A、8B的混合效率、防止树脂原料液8A、8B飞散之后进行选择。
在该实施例1时,将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2,安装在振子1上,但该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2只是根据需要而设置的,并不是必要的构成要素,另外,工具5也可根据需要而设置,也不是必要的构成要素。因此,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不设置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2、工具5的加以说明。
实施例2
图3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而在成形品上涂敷树脂原料液8A、8B的实施例的说明图。在该图3中,9是作为被涂敷体的成形品、10是形成于成形品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该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例如,其宽及深度为3mm。成形品9是用例如ABS树脂材料、PC材料制成的。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是临近在树脂原料液体导向沟10的正上方,例如设置在距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的底面10a的5mm处。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对于成形品9,是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相对移动的。此时,也可使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或成形品9中的任何一个进行移动。
若一面给与超声波振动,一面将树脂原料液排出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侧表面3b的侧表面3b,树脂原料液8A、8B沿着该侧表面3b流下,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进行混合,并落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由此,沿着树脂原料导向沟10,涂敷树脂原料液8A、8B,树脂原料液8A、8B进行反应的同时,进行发泡固化。
以下,对于进行发泡固化加以说明。通过混合,树脂原料液8A、8B成为乳膏状态,接着,通过发泡,树脂原料液体8A、8B从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凸出,发泡体的表面硬化,成为用手模也不粘的无粘性状态,最终固化试验证实,不加超声波振动而将树脂原料液8A、8B排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侧表面3b,将树脂原料液体8A、8B沿着该侧表面3b落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时,由于树脂原料液8A、8B仅偶然地滴落,不发泡固化,所以,通过在2种树脂原料液8A、8B中加入超声波振动,进行充分地混合以促进固化反应是很明显的。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中残存的少量树脂原料液8A、8B可通过使用含有有害性小的乙醇液的脱脂棉擦抹侧表面3b而可完全除去。
另外,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的断面形状,也可以是如图4(a)所示的方形、如图4(b)所示的半圆弧形、如图4(c)所示的V形、如图4(d)所示的将上面及底面作成导角形状、如图4(e)所示之将底面作为导角形状中的任何一种形状。
实施例3
图5是说明使用本发明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而将树脂原料液涂敷在成形品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说明图,在该实施例3中,将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插入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如图6的断面图所示,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临近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的壁面10b,将顶端面3a设置在距离底面10a 1mm高处。按照此实施例,与实施例2相比较,可以确实地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涂敷树脂原料液的同时,可以提高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效率。
实施例4
图7是表示适用于本发明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的混合装置的示意图,图8是适用于本发明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的混合装置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在图7中,11是总控制装置,12是温度调节装置,13是温水,14是贮存树脂原料液8B的容器,16是贮存树脂原料液8A的容器,18、19是分别搅拌树脂原料液8A、8B的电机,20是向输送管6和7输送树脂原料液8A、8B的送料控制装置,21是高频率电源控制装置,22是移动控制装置,23是X方向移动机构,24是Y方向移动机构,25,26是伞齿轮(在图8中是平齿轮),27是驱动电机。总控制装置11是起到总体地控制温度调节装置12、送料控制装置20、高频率电源控制装置21、移动控制装置22的作用。
振子1,通过高频率电源控制装置21,以规定的高频数及振幅发生超声波振动。送料控制装置20包括由伺服电机或脉冲电机组成的泵,并根据全部控制装置11的指令调节排出的ON/OFF、排出量、树脂原料液8A、8B的排出比率。将输送管6、7的长度做成很短,是希望避免由于内压引起的内部容积变动,减少发泡率、树脂原料液固化后的发泡体尺寸之不均匀。从避免由于树脂原料液8A、8B的温度变化影响粘性、比重的变化的观点,而且,从稳定反应速度观点看,温度调节装置12是用于稳定树脂原料液8A、8B的温度调节的。移动控制装置22,除了驱动控制X-Y移动机构23、24之外,如图8所示,还通过驱动机构28起到沿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驱动、控制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作用,也起到相对于输送管6、7决定侧表面3b圆周方向(r方向)的作用。另外,输送管6、7的顶端部也可分别设置停止阀,防止由于输送管6、7的配管途中发生的压力变动而导致的排出和停止时间滞后。
成形品9是如图8所示的带法兰的圆筒,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是由形成在圆筒基部周边的环状沟组成。成形品9搭载在X-Y移动机构23、24上,相对于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移动,而且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移动其顶端3a。该X-Y移动机构23、24,与要求确定从点到点的位置精度的通常组装用机器人移动-控制机构不同,移动轨迹的精度、移动速度的精度要求更高,所以希望使用与电弧焊接类似的机器人。
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4,即使不使用混合槽,也可以混合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液体,起到可使混合装置小型化的效果,进而可避免环境污染,减轻废弃物处理,提高劳动安全性。
实施例5
在图9~图11中,对于与实施例1~实施例3相同的构成元件给于同一符号,只是对其不同点加以说明。
输送管7的树脂流出口7a位于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树脂原料液8A直接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其刚流出后的树脂原料液8A到底面10a的深度是约2mm。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位于距离底面10a设定的高度(距离底面10a约1mm高度),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侧表面3b距离壁面10b离开规定间隔处,从而不与壁面10b接触。输送管7的顶端部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相对于成形品9移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部的设置使其与树脂流出口7a沿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的延伸方向具有间隔。其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部3a与流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的树脂原料液8A接触。输送管6的树脂流出口6a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侧表面3b,从树脂流出口6a流出的树脂原料液8B,一面边接受超声波振动,一边沿着侧表面3b迅速地流下。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跟踪输送管7;树脂原料液8A、8B,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同时接受超声波振动、混合。由此,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形成发泡体。
按照实施例5,由于将供给量多的树脂原料液(多元醇)8A,先供给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将供给量少的树脂原料液(异氰酸酯)8B沿着侧表面3b,在树脂原料液8A的上面放入树脂原料液8B,进行混合,所以可充分进行混合。树脂原料液8B对于侧表面3b的附着力比树脂原料液8A对于侧表面3b的附着力大,但由于树脂原料液8A对于成形品9的附着力比树脂原料液8B对于成形品9的附着力小,所以从该观点看,也是希望先供给树脂原料液8A。另外,为了实施该实施例5的方法,可使用图7、图8所示的混合装置。
按照该实施例5,由于该方法是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对树脂原料液给与超声波振动,所以起到有效防止树脂原料液飞散到被涂敷物的沟外的效果。因此,如果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附近存在构成成形品一部分的壁面时,可防止树脂原料液附着在其壁面上,降低成形品的清洗操作的工时。另外,由于各树脂原料液不飞散地、确实以一定量地供给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所以可稳定各树脂原料液的比率,并可稳定树脂的固化情况(发泡体时,发泡固化情况)。进而,由于先将一种树脂原料液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而另一种的树脂原料液,一边接受超声波振动,一边沿着超声波传送固体喇叭的侧表面流下,所以2种以上树脂原料不发生起伏而固化,固化后的树脂的外观良好。此时,只要将流出量少的一方的树脂原料液沿着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流下,就可进一步使硬化后的树脂外观更好。另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递该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声波的4分之1波长的范围内时,起到可使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流出的树脂原料液迅速地流下,保持其侧表面清洁的效果。
实施例6
在图12中,对于与实施例1~实施例3相同的构成元件给与相同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只对不同点加以说明。
输送管6、7的各树脂流出口6a、7a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相互接近设置。二种以上的树脂原料液8A、8B同时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由于通过输送管7输送的树脂原料液8A(多元醇)的供给量多,而通过输送管6输送的树脂原料液8B(异氰酸酯)的供给量少,所以优选的是在供给量多的树脂原料液8A上放入供给量少的树脂原料液8B来进行充分地混合。另外,由于树脂原料液8A对成形品9的附着力比树脂原料液8B对成形品9的附着力小,所以从此观点看,也希望在树脂原料液8A上放入树脂原料液8B,以进行混合。刚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的流出树脂原料液8A、8B,到沟底10a的深度约为2mm。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2的顶端面2a,位于距离沟底4a规定的高度(从沟底4a约1mm高)处,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侧表面3b与壁面10b离开规定的间隔,以便不与壁面10b接触。振子1设立在支承法兰1c上,输送管6、7的顶端的顶端部固定在该支承法兰1c上。
输送管6、7的顶端部6a、7a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相对于成形品9移动。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部,沿树脂流出口6a、7a进行方向,紧接其后设置,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与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的树脂原料液8A、8B接触。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跟踪输送管6、7,树脂原料液8A、8B,一旦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的同时或其后,就受到超声波振动,在树脂原料导向沟10内进行混合,沿着树脂原料导向沟10,形成发泡体。
实施例7
在该实施例中,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部和各输送管6、7的树脂流出口6a、7a,位于成形品9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各树脂流出口6a、7a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的延伸方向上相互离开。在此,一种的树脂原料液体(多元醇)8A先流到树脂原料导向沟10中,另一种树脂原料液(异氰酸酯)8B接着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刚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后的流出树脂原料液8A、8B,距离沟底10a的深度约为2mm,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面3a距离沟底10的高度约为1mm,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部,在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的方向,离开输送管6设置。
通过将各输送管6、7的树脂流出口6a、7a,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移动,树脂原料液8A先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树脂原料液8B也接着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中。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3的顶端部与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的树脂原料液8A、8B接触,一边对于该树脂原料液8A、8B给与超声波振动,一边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追踪。由此,各树脂原料液8A、8B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内进行混合,并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10形成发泡体。
另外,这些方法可使用图7、图8所示的混合装置实施。
按照实施例6、实施例7,可有效地防止树脂原料液飞散到被涂敷物的沟外。因此,如果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的附近存在构成成形品的一部分的壁面时,可防止树脂原料液附着其壁面,可降低成形品的清洗操作工时。另外,由于各树脂原料液可不飞散地、确实以一定量地供给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所以可稳定各树脂原料液的比率,也可稳定树脂固化情况(发泡树脂时,发泡情况)。

Claims (51)

1,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并且将超声波振动传给各树脂原料液,同时使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流下,导向到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由此在空中状态下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之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从其它树脂原料液的上方供给到上述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要比上述其它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供给上述侧表面的供给量要比上述其它树脂原料液供给上述侧表面的供给量要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在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混合后,使混合树脂原料液流到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对上述被涂敷体进行涂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将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在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的底面和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之间混合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涂敷上述被涂敷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从上述各树脂流出口排出的树脂原料液的流速几乎相同。
9,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并且将超声波振动传给各树脂原料液,同时使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流下,导向到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由此在空中状态下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之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的输送管流出口设置在其它树脂原料液输送管流出口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从设置在上方输送管流出的所述之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要比设置在下方输送管流出的其它树脂原料液对于上述侧表面的附着力要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处在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的正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中。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进一步包括将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沿着形成被涂敷体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移动的移动控制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从上述各输送管之树脂流出口排出的树脂原料液的流速几乎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是垂直设置的。
18,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一方的树脂流出口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临近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上述各输送管的其他树脂流出口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从上述一方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将树脂原料液流到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并且将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与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向树脂原料液给于振动,同时对于从其他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流出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使得该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流下,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其他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之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将供给量少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流下。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供给量相同时,使对于上述侧表面附着力小的树脂原料液沿着该侧表面流下。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设置在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上游侧。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沿着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移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使得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沿着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随着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而移动。
26,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一方的树脂流出口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临近形成于被涂敷体内的树脂原料液导向沟,上述各输送管的其他树脂流出口临近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表面,从上述一方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将树脂原料液流到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并且将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与流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向树脂原料液给于振动,同时对于从其他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流出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使得该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侧表面流下,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其他的树脂流出口位于从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到传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声波四分之一波长的范围。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供给量不同时,将供给量少的树脂原料液沿着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侧面流下。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供给量相同时,使对于上述侧表面附着力小的树脂原料液沿着该侧表面流下。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设置在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上游侧。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和装置,其中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被控沿着上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移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沿着上述树脂原液导向沟随着上述一方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而移动。
34,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位于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相接近的位置,向被涂敷体流出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同时移动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并且使得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与刚流出在被涂敷体上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对该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由此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随着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而移动。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在被涂敷体上形成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将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沿着上述树脂原液导向沟移动,使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流出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同时,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跟随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移动。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面插入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
38,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互相离开,而且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也离开上述树脂流出口,移动各树脂流出口,使得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一种首先流出在被涂敷体上,同时剩余的树脂原料液跟随流出,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跟随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移动,与流出在上述被涂敷体上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后,对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由此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要多,在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的上面供给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附着力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附着力要小,在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的上面供给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要多。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流速几乎相等。
43,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和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互相位于接近的位置,同时向被涂敷体流出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并且移动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使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跟随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移动,与刚流出在上述被涂敷体上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后,即对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使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跟随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的移动。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在被涂敷体上形成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将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沿着上述树脂原液导向沟移动,使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流出在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同时,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沿着树脂原料液导向沟进行跟踪。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插入到树脂原料液导向沟内。
47,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使输送通过反应固化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互相离开,而且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也离开上述树脂流出口,移动各树脂流出口,使得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一种首先流出在被涂敷体上,同时剩余的树脂原料液跟随流出,上述超声波传送用固体喇叭的顶端跟随上述各输送管的树脂流出口移动,与刚流出在上述被涂敷体上的树脂原料液接触后,即对各树脂原料液给予超声波振动,由此混合各树脂原料液。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要多,在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的上面供给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
49,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中的至少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敷着力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附着力要小,在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的上面供给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装置,其中上述一种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比其他种类树脂原料液对被涂敷体的供给量要多。
51,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其中上述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流速几乎相等。
CN96104933A 1995-04-24 1996-04-24 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6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883395 1995-04-24
JP98833/1995 1995-04-24
JP98832/95 1995-04-24
JP98834/95 1995-04-24
JP9883295 1995-04-24
JP9883495 1995-04-24
JP98833/95 1995-04-24
JP98832/1995 1995-04-24
JP98834/1995 1995-04-24
JP75540/1996 1996-03-29
JP7554296A JPH0910652A (ja) 1995-04-24 1996-03-29 二種以上の樹脂原料液体の混合法及びその混合装置
JP07554096A JP3549976B2 (ja) 1995-04-24 1996-03-29 二種以上の樹脂原料液体の混合法及びその混合装置
JP07554196A JP3630834B2 (ja) 1995-04-24 1996-03-29 二種以上の樹脂原料液体の混合法及びその混合装置
JP75541/1996 1996-03-29
JP75541/96 1996-03-29
JP75540/96 1996-03-29
JP75542/96 1996-03-29
JP75542/1996 1996-03-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431A true CN1142431A (zh) 1997-02-12
CN1088615C CN1088615C (zh) 2002-08-07

Family

ID=27551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4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615C (zh) 1995-04-24 1996-04-24 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15C (zh)
FR (1) FR2733163B1 (zh)
GB (1) GB230129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574A (zh) * 2011-09-23 2012-04-11 鹤山东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铜板导热胶的生产工艺
CN103127852A (zh) * 2011-11-30 2013-06-05 谢礼新 多组分胶料调配中采用在线无泡混合技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5535C2 (de) * 1997-08-16 1999-11-04 Basf Coatings Ag Mischverfahren für Lacke
GB9805176D0 (en) * 1998-03-12 1998-05-06 Rosslyn Precision Ltd Ultrasonic seam bo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166909B2 (en) 2005-11-15 2012-05-01 Surmod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pplying coatings
US9308355B2 (en) 2012-06-01 2016-04-12 Surmod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ating medical devices
US9827401B2 (en) 2012-06-01 2017-11-28 Surmod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ating medical devices
US11090468B2 (en) 2012-10-25 2021-08-17 Surmod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ating medical devices
CN103569922A (zh) * 2013-10-31 2014-02-12 苏州泰科尼光伏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eva胶粒搅拌的添加剂溶液自动灌装装置
US11628466B2 (en) 2018-11-29 2023-04-18 Surmod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ating medical devices
US11819590B2 (en) 2019-05-13 2023-11-21 Surmod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ating medical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31505A (en) * 1977-12-12 1978-12-26 Dukane Corporation Ultra-sonic horn
DD145605A1 (de) * 1979-08-24 1980-12-24 Wilhelm Banse Ultraschallgeber
NL8202164A (nl) * 1982-05-27 1983-12-16 Philips N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transproteren en afzetten van viskeuze stoffen.
GB2270025A (en) * 1992-08-28 1994-03-02 Nestle Sa Ultrasonic cutt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7574A (zh) * 2011-09-23 2012-04-11 鹤山东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覆铜板导热胶的生产工艺
CN103127852A (zh) * 2011-11-30 2013-06-05 谢礼新 多组分胶料调配中采用在线无泡混合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2733163B1 (fr) 1999-05-28
FR2733163A1 (fr) 1996-10-25
CN1088615C (zh) 2002-08-07
GB2301296B (en) 1998-09-23
GB9608428D0 (en) 1996-06-26
GB2301296A (en) 1996-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431A (zh) 二种以上树脂原料液的混合方法及其混合装置
CN104023925A (zh) 输送胶凝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JP2002517736A (ja) 小滴を噴射するための装置と方法
JP2001122434A (ja) 粒子搬送用製品及び装置
JP2005096454A (ja) ポリウレタンサンドイッチ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N111421642A (zh) 一种建筑3d打印超声振动辅助挤出系统
US574698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xing two or more kinds of resin material liquids
JPH0836184A (ja) 微粒子分散装置
JP3630834B2 (ja) 二種以上の樹脂原料液体の混合法及びその混合装置
JP2939284B2 (ja) 成形材料の可塑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3549976B2 (ja) 二種以上の樹脂原料液体の混合法及びその混合装置
US20230024086A1 (en) Powder supply apparatus an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modeling apparatus
KR20200124169A (ko) 액상 물질 토출 장치
JP2004202452A (ja) 塗膜形成装置及び塗膜形成方法
JP2002248330A (ja) 粉体と液体との連続混合装置
JPH0910652A (ja) 二種以上の樹脂原料液体の混合法及びその混合装置
TWI671131B (zh) 高黏度材料均勻塗佈方法
JP3594423B2 (ja) 樹脂液の脱泡装置
JPH1157574A (ja) 混合塗布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混合塗布方法
KR100467295B1 (ko) 원심력을 이용한 수지 콘크리트관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제조장치
GB2315425A (en) Mixing two component resins using ultrasonic wave transmission horn
JPH09262847A (ja) 樹脂原料液の混合発泡方法及び混合発泡装置
JPH09262846A (ja) 樹脂原料液の混合発泡方法及び混合発泡装置
CN108404777A (zh) 一种可覆膜的多功能搅拌装置
CN211800111U (zh) 用于石墨焦油液相包覆的振实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