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6736A -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6736A
CN114236736A CN202111518612.6A CN202111518612A CN114236736A CN 114236736 A CN114236736 A CN 114236736A CN 202111518612 A CN202111518612 A CN 202111518612A CN 114236736 A CN114236736 A CN 114236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il
disposed
bobbin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86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准泽
李甲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Innote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236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6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3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permitting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6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retaining rings or spr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9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for automatic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03B2205/0053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 G03B2205/0069Driving means for the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optical element using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voice co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74Optical details, e.g. printed circuits comprising integral optical means

Abstract

实施例涉及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根据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线筒,该线筒设置在壳体内,并包括与壳体的第一侧部相对应的第一侧部和与壳体的第二侧部相对应的第二侧部;第一线圈,该第一线圈设置在线筒的外表面上;第一磁体,该第一磁体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部上;第二磁体,该第二磁体设置在线筒的第二侧部中的任意一个上;以及位置传感器,该位置传感器设置在壳体的第二侧部中的任意一个上,并且感测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其中,第二磁体位于第一线圈的外侧,并且第一线圈的外侧是基于第一线圈的线筒的中心侧的相对侧。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本案是分案申请,其母案为申请日为2017年4月4日、优先权日为2016年4月12日、发明名称为“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申请号为201780027243.6的申请。
技术领域
实施例涉及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相机模块中使用的音圈电机(VCM)的技术难以应用于超小型相机模块而同时仍然实现其低功耗,因此已经积极地进行与其相关的研究。
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和装有相机的手机)的需求和生产日益增加。用于手机的相机一直在提高分辨率和减小尺寸,因此,其致动器(actuator)也变得更小、直径更大,并且更加的多功能。为了实现高分辨率的手机相机,需要提高手机相机的性能以及需要例如自动聚焦、防止快门抖动以及放大和缩小等的附加功能。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该透镜驱动装置能够减小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并防止位置传感器的输出和感测能力降低。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线筒包括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相对应的第一侧部和与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部相对应的第二侧部;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表面上;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中的一个上;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部中的一个上,以感测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其中,所述第二磁体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并且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是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线筒的中心相对的区域。
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个第二侧部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线筒的任意其它第二侧部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个第二侧部的外表面的距离可以小于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线筒的任意其它第二侧部的外表面的距离。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被设置在所述线筒的面向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的一个第二侧部的任意其它第二侧部上。
在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中,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的所述第二侧部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其余的第二侧部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并且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的所述第二侧部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小于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的所述第二侧部的每一个的外表面的距离可以小于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其余的第二侧部的每一个的外表面的距离。
所述第三磁体可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重叠。
第一安装槽可以形成在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中,以便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外表面凹陷,使得所述第一线圈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并且第二安装槽可以形成在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的所述第二侧部的每一个中,使得所述第二磁体或所述第三磁体被插入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在所述线筒的初始位置处,所述位置传感器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磁体重叠。
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在横向上不对称,并且可以相对于第三基准线在横向上对称。所述第一基准线可以是穿过所述线筒的中心并且平行于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线筒的任一第一侧部的方向的直线,所述第二基准线可以是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准线的直线,并且所述第三基准线可以是穿过所述线筒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中的每一个形成45°内角的直线。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上弹性部件,所述上弹性部件耦接到所述线筒和所述壳体;以及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电连接至所述位置传感器,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任一第二侧部上,且电连接至所述上弹性部件。
所述第一磁体的一端与所述线筒的第一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同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对端与所述线筒的第二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边缘可以是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的每一个的一端和所述线筒的设置有所述第二磁体的第二侧部的一端相遇的边缘。所述第二边缘可以是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的每一个的相对端和未设置所述第二磁体的所述第二侧部的一端相遇的边缘。
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一区域的长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磁体的第二区域的长度。所述第一区域可以是从所述第一磁体的一端到所述第一磁体的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应的点的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区域是可以是从所述第一磁体的相对端到所述第一磁体的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应的点的区域。
所述第二磁体可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重叠。在所述线筒的初始位置处,所述位置传感器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不与所述第一线圈重叠。
在另一实施例中,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线筒,所述线筒包括第一侧部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之间的第二侧部;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外表面上;壳体,所述壳体内容纳所述线筒,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相对应的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相对应的第二侧部;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上,以便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一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移动所述线筒;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的第2-1侧部,以便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便与所述第一磁体间隔开,从而感测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在横向上不对称,并且相对于第三基准线在横向上对称。所述第一基准线是穿过所述线筒的中心并且平行于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线筒的任一第一侧部的方向的直线,所述第二基准线是垂直于所述第一基准线的直线,并且所述第三基准线是穿过所述线筒的中心并与所述第一基准线和所述第二基准线中的每一个形成45°内角的直线。
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的第2-2侧部上,以便位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
所述第2-1侧部和所述第2-2侧部中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除了所述第2-1侧部和所述第2-2侧部以外剩下的第2-3侧部中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所述第2-1侧部和所述第2-2侧部可以彼此面对。
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第2-1侧部和所述第2-2侧部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的距离可以小于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第2-3侧部的每一个的外表面的距离。
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第二磁体的距离可以大于从所述线筒的中心到所述第一线圈的距离。
在另一实施例中,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线筒,所述线筒包括第一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侧部之间的第二侧部以及形成为从所述第一侧部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外表面凹陷的线圈安装槽;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中的所述线圈安装槽中;壳体,所述壳体内容纳所述线筒,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线筒的第一侧部相对应的第一侧部和与所述线筒的第二侧部相对应的第二侧部;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部上,以便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一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移动所述线筒;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的任一第二侧部上;以及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以感测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所述线筒中的所述线圈安装槽包括:底部,所述第一线圈安装在所述底部上;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位于所述底部的一侧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从所述底部突出;以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位于所述底部的另一侧并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从所述底部突出。所述第一突出部中具有插入有所述第二磁体的通孔,并且插入所述通孔的所述第二磁体由所述第二突出部支撑。
在另一实施例中,相机模块包括:透镜镜筒;根据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被配置为移动所述透镜镜筒;以及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被配置为将通过所述透镜驱动装置引入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
在又一实施例中,光学设备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像素的颜色由电信号改变;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所述相机模块被配置为将通过透镜引入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相机模块的操作。
有益效果
实施例可以减小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并且可以防止位置传感器的输出和感测能力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示出了排除了图1的盖部件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组合透视图;
图3a示出了图1所示的线筒、第一线圈、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的透视图;
图3b示出了安装在线筒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磁体的放大视图;
图3c示出了线筒的平面图;
图4a示出了图1所示的壳体、第一位置传感器、板和第一磁体的第一分解透视图;
图4b示出了图1所示的壳体、第一磁体和轭的第二分解透视图;
图5示出在壳体中形成的用于安装第一位置传感器和板的安装凹槽;
图6示出了设置在线筒上的第一线圈、第二磁体和第三磁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磁体的布置;
图7示出了沿图2中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I-I'线所取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图1所示的上弹性部件、下弹性部件、第一位置传感器、板、基座、支撑部件和电路板的组合透视图;
图9示出了图1所示的基座、第二线圈和电路板的分解透视图;
图10a示出了安装到线筒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磁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位置传感器的布置的示例;
图10b示出了安装到线筒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磁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位置传感器的布置的另一示例;
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设置在线筒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磁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的布置;
图12a示出了图10a所示的位置传感器的输出;
图12b示出了图10b所示的位置传感器的输出;
图13a示出了根据图11的实施例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的输出;
图13b示出了图10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的驱动电流与线筒的位移之间的关系;
图13c示出了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的驱动电流与线筒的位移之间的关系;
图14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
图1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的透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5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和与附图相关的描述,实施例将变得明确。在实施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的元件被称为在诸如基板、层(膜)、区域、垫或图案的另一元件的“上”或“下”时,术语“上”或“下”意味着该元件可以“直接地”在该另一元件的上或下,也可以“间接地”形成使得存在中间元件。此外,也可以理解,“上”或“下”的标准基于附图。此外,相同的附图标记将通过附图的描述指代相同的部件。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为了便于描述,将使用笛卡尔坐标系(x,y,z)来描述根据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但是也可以使用任何其它坐标系来描述,并且实施例不限于此。在图中,X轴和Y轴是垂直于Z轴的方向,该Z轴是光轴方向。作为光轴方向的Z轴方向可称为“第一方向”,X轴方向可称为“第二方向”,Y轴方向可称为“第三方向”。
用于安装在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的小型相机模块的“手抖补偿装置(hand-tremor compensation device)”是被配置成防止在捕获图像时由于用户手抖引起的振动而导致捕获的图像的轮廓变模糊的装置。
此外,“自动聚焦装置”是用于将对象的图像自动聚焦在图像传感器的表面上的装置。手抖补偿装置和自动聚焦装置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配置。根据实施例的透镜移动装置可以通过在第一方向(平行于光轴)上移动由至少一个透镜构成的光学模块或者相对于由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所限定的平面移动光学模块,来执行手抖补偿操作和/或自动聚焦操作。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分解透视图,图2示出了排除了图1的盖部件300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组合透视图。
参照图1和2,透镜驱动装置100包括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第一磁体130、壳体140、上弹性部件150、下弹性部件16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二磁体180。
此外,透镜驱动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磁体185、板190、支撑部件220、第二线圈230、第二位置传感器240、电路板250、基座210和盖部件300。
此外,透镜驱动装置100可以进一步包括耦接到壳体140的第一轭192a和第二轭192b。
首先,将描述盖部件300。
盖部件300在盖部件和基座210之间限定的容纳空间中容纳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第一磁体130、壳体140、上弹性部件150、下弹性部件16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第二磁体180、板190、支撑部件220、第二线圈230、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和电路板250。
盖部件300可以采用具有开口底部、上端部和侧壁的盒的形式,并且盖部件300的底部可以耦接到基座210的顶部。盖部件300的上端部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例如,矩形形状、八角形形状等。
盖部件300可以具有在其上端部中形成的中空区域,以将耦接到线筒110的透镜(未示出)暴露于外部光。此外,盖部件300中的中空区域可以另外设置有由透光材料形成的窗口,以防止诸如灰尘或湿气等的异物进入相机模块的内部。
盖部件300可以由诸如SUS的非磁性材料形成,以防止盖部件粘附到第一磁体130,但是可以由磁性材料形成以充当轭。
接下来,将描述线筒110。
线筒110位于壳体140内,并且通过第一线圈120和第一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在光轴方向或第一方向(例如Z轴方向)上可移动。
图3a示出图1所示的线筒110、第一线圈120、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的透视图,图3b示出安装在线筒110上的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磁体180的放大图,图3c示出线筒110的平面图。
参照图3a至3c,线筒110可以包括透镜镜筒(未示出),透镜镜筒中设有至少一个透镜,尽管未示出,并且透镜镜筒可以以各种方式中的任何方式耦接在线筒110内。
线筒110可具有用于安装透镜或透镜镜筒的中空区域。线筒中的中空区域可以具有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但不限于此。
线筒11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部S11至S14以及彼此间隔开的第二侧部S21至S24。在线筒110中,第一侧部S11至S14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第二侧部S21至S24中的相邻第二侧部之间,并且可以将第二侧部S21至S24彼此连接。
线筒110可以在其顶面设置有引导部111,该引导部111用于引导上弹性部件的安装位置。例如,如图3所示,线筒110的引导部111可以沿第一方向(例如,沿Z轴方向)从线筒的顶面突出,以便引导上弹性部件150的框架连接部153通过的路径。
此外,线筒110可以包括突出部112,该突出部112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突出。上弹性部件150的内框架151可以安放在线筒110的突出部112的顶面112上。
在线筒110沿着平行于光轴的第一方向或沿着平行于第一方向的方向移动用于自动聚焦功能的情况下,即使当线筒110由于外部冲击等而移动超过规定范围时,线筒110的突出部111也可以防止线筒110与壳体140直接碰撞。
例如,引导部111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中的每一个的顶面上,并且突出部112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上。
线筒110可以包括上支撑突起(未示出),该上支撑突起耦接并固定到上弹性部件150。例如,线筒11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支撑突起(未示出),该上支撑突起从顶面突出,以便耦接到上弹性部件150的内框架151。
线筒110可具有线圈安装槽121,第一线圈120被安放、插入或设置在该线圈安装槽121中。线圈安装槽121可以形成为从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的外表面凹陷,并且可以具有与第一线圈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例如,环形。
例如,线圈安装槽121可以包括底部121c(参见图11)、第一侧壁121a和第二侧壁121b。第一侧壁121a是位于底部121c的一侧(例如上侧)并且沿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从底部121c突出的第一突出部;第二侧壁121b是位于底部121c的另一侧(例如,下侧)并且沿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从底部121c突出的第二突出部。
线筒110可以具有形成在线圈安装槽121的第一侧壁121a中的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第二磁体180被安放、插入、固定或设置在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中。
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可以采用穿透第一侧壁121a并与线圈安装槽121连通的通孔的形式,但不限于此。
例如,供第二磁体180插入的通孔可以形成在线圈安装槽121的第一侧壁121a中,但是第二侧壁121b中不可以形成通孔。插入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中的第二磁体180可以与线圈安装槽121的第二侧壁121b接触,并且可以由第二侧壁121b支撑。第二磁体180可以位于安装在线圈安装槽121底部的第一线圈120的外侧。
线筒110中的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可以具有与第二磁体180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可以在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中设置粘合槽,以固定第二磁体180。
此外,线筒110可以具有形成在线圈安装槽121的第一侧壁121a中的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第三磁体185被安放、插入、固定或设置在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中。
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可以采用通孔的形式,并且可以与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间隔开。
例如,供第三磁体185插入的通孔可以形成在线圈安装槽121的第一侧壁121a中,但是第二侧壁121b中不可以形成通孔。插入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中的第三磁体185可以与线圈安装槽121的第二侧壁121b接触,并可由第二侧壁121b支撑。第三磁体185可以位于安装在线圈安装槽121底部的第一线圈120的外侧。
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可具有与第三磁体185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
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可以形成在第二侧部S21至S22中的任何一个(例如,S21)中,并且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可以形成在第二侧部S21至S22中的另一个(例如,S23)中。
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和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可设置成彼此面对。例如,连接第三磁体安装槽185a的中心和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的中心的线601可以通过线筒110的中心101。其原因是,相对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将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以平衡的方式布置或对准在线筒110中,从而能够使自动聚焦(AF)操作精准。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线圈120。
第一线圈120围绕线筒110的外周面设置。第一线圈120可以设置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或第三方向上,以便与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重叠。
例如,第一线圈130可以设置在线圈安装槽121中,第二磁体180可以插入到第二磁体安装槽185a中并且可以位于第一线圈120的外侧。这里,第一线圈120的外侧可以是相对于第一线圈120与线筒110的中心101相对的区域。
设置在线筒110中的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上与第一线圈120间隔开,但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在线筒110中的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中的每一个可以与第一线圈120接触。
第一线圈120可以实现为沿围绕光轴(OA)的旋转方向缠绕在线筒110的外周面上的环的形式。例如,第一线圈120可以插入、设置或固定在形成于线筒110的外周面中的线圈安装槽121中。
线圈安装槽121可以是从线筒110的外周面凹陷的环形槽。
第一线圈120可以直接缠绕在线筒110的外周面上,而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20可以使用线圈环缠绕在线筒110上,或者可以实现为有角度的环形线圈块。
当提供驱动信号(例如,驱动电流)时,第一线圈120可以通过第一线圈和第一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并且线筒110可以通过所产生的电磁力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第一线圈120可以设置成与设置在壳体140中的第一磁体130相对应或者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与第一磁体130相重叠。第一磁体130可以以单个主体的形式实现,并且可以设置成使得其面向第一线圈120的整个表面具有相同的极性。
第一磁体130可以相对于垂直于光轴(OA)的表面被分成两个或四个磁体,因此,面对第一线圈120的第一磁体130的表面也可以被分成两个或更多个表面,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线圈120可以被划分成与由分割所产生的第一磁体130的数量相对应的多个线圈。
接下来,将描述壳体140。
壳体140支撑第一磁体130和第一位置传感器170。此外,壳体140可以支撑板190。
壳体140中可以容纳线筒110,以使线筒110由于第一线圈120与第一磁体130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在平行于光轴的第一方向上移动。
壳体140通常可以具有空心柱形。例如,壳体140可以具有多边形(例如方形或八角形)或圆形的孔。
图4a示出了图1所示的壳体14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板190和第一磁体130的第一分解透视图,图4b示出了图1所示的壳体140、第一磁体130以及轭192a和192b的第二分解透视图,图5示出了形成于壳体140中的用于安装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板190的安装凹槽141-1和141-2。
参照图4a至图5,壳体140可以包括多个侧部141和142。例如,壳体140可以包括彼此间隔开的第一侧部141和彼此间隔开的第二侧部142。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侧部142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但不限于此。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的每一个可以对应于安装第一磁体130的部分。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的每一个可以位于两个相邻的第一侧部141之间,并且可以对应于其上设置有支撑部件220的部分。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可以将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彼此连接,并且可以包括一定深度的平面。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的每一个的面积可以等于或大于相应的第一磁体130的面积。
为了避免当线筒110沿光轴(OA)方向移动时与线筒110的突出部112的干扰,壳体140可以具有形成在与线筒110的突出部112相对应的位置中的安装槽146。
壳体140可以包括用于容纳第一磁体130的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用于容纳板190的板安装凹槽141-1和用于容纳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槽141-2。
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中的至少一个的内下端。例如,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可以设置在四个第一侧部中的每一个的内下端,并且第一磁体130的每一个可以插入并固定到相应的一个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中。
壳体140的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可以形成为与第一磁体130的尺寸相对应的凹槽。开口可以形成在壳体140的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的面对第二线圈240的底面中,并且固定到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的第一磁体130的底面可以面对第二线圈230。
板安装凹槽141-1可以形成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的任何一个的上部或上端中。为了便于安装板190,板安装凹槽141-1可以形成为具有开口上部、侧面和底部的凹槽,并且可以在其中具有与壳体140内部连通的开口。板安装凹槽141-1的底部可以具有与板110的形状相对应或相匹配的形状。
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槽141-2可形成在板安装凹槽141-1的底部。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槽141-2可以以使得其从板安装凹槽141-1的底部凹陷的方式形成。例如,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槽141-2可以形成为与板安装凹槽141-1的底部和第二侧部141的内表面接触。
为了便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安装,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槽141-2可以形成为一个具有开口上部、侧面和底部的凹槽,并且可以在其中具有与壳体140内部连通的开口。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凹槽141-2可以具有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形状相对应或相匹配的形状。
第一磁体130和板190可以使用粘合剂固定到壳体140的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和第一位置传感器安装部141-2,但不限于此,并且可替代地使用诸如双面胶带的粘合部件固定。
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可以设置成与盖部件300的侧表面平行。此外,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的面积(或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侧部142的面积(或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可以在其中具有通孔147,该通孔147限定支撑部件220通过的路径。例如,壳体140可以包括穿透第二侧部142的上部的通孔147。通孔147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其从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的外表面凹陷,并且使得其至少一部分暴露在第二侧部142的外部。通孔147的数量可以与支撑部件的数量相同。支撑部件220可以穿透通孔147以与上弹性部件150连接。
此外,止动器144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上端,以防止与图1所示的盖部件300的内表面直接碰撞。
壳体1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上支撑突起143,该上支撑突起143耦接到上弹性部件150的外框架152。
例如,壳体140的上支撑突起143可以形成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或第二侧部分142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表面上。壳体140可以包括下支撑突起(未示出),该下支撑突起设置在其底面上,以便与下弹性部件160的外框架162耦接并固定。
为了限定支撑部件220通过的路径,并确保填充可作为阻尼器的凝胶型硅的空间,壳体140可以包括形成在第二侧部142的下部或下端的凹槽142a。壳体140中的凹槽142a可以填充例如用于减轻支撑部件220的振动的阻尼硅。
为了防止当壳体140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上移动时壳体140与盖部件300碰撞,壳体140可以包括从各个第一侧部141的外表面突出的至少一个止动器(未示出)。
为了防止壳体140的底面与基座210和/或电路板250(这将在下面描述)碰撞,壳体140还可以包括从底面突出的止动器(未示出)。通过设置形成在壳体140的顶面和底面的止动器,壳体140可以与基座210向下间隔开,并且可以与盖部件300向上间隔开,以便保持其在光轴(OA)方向上的高度而不受垂直干扰。因此,壳体140可以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执行移位操作,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是垂直于光轴的平面中的纵向和横向。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磁体130。
第一磁体130可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的每一个上。
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上,使得其至少一部分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上与第一线圈120重叠。例如,第一磁体130可以插入或设置在壳体140的安装部141a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的外表面上,或者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上。
第一磁体130可以具有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例如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但不限于此。第一磁体的面对第一线圈120的表面可以形成为与第一线圈120的相应表面相对应或相匹配的曲率。
第一磁体130可以形成为一体,并且可以设置成使得其面对第一线圈120的表面用作S极,而相反的表面用作N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磁体的磁极可以相反地配置。
至少两个第一磁体13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上,并且可以布置成彼此面对。
例如,第一磁体130-1至1304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上。第一磁体130-1至130-4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上:使得两对相对磁体被布置成使得连接相对磁体的线彼此相交。这里,第一磁体130-1至130-4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基本呈矩形的平面,或者可选地可以具有三角形或菱形形状。
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中,壳体140的其上设置有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的第二侧部在其下端上设置有轭安装部142b,第一轭192a和第二轭192b设置在轭安装部142b上。轭安装部142b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的每一个的下端,位于壳体140中的凹槽142a和壳体140的第一磁体安装部141a之间。
第一轭192a和第二轭192b可以减少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的磁场对第一磁体130的影响。
第一轭192a和第二轭192b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上,第二侧部的每一个位于第一磁体130-1至130-4中的相邻第一磁体之间,第一磁体130-1至130-4与安装在线筒110上的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相邻。因此,可以增加第一线圈120与第一磁体130-1至130-4之间的电磁力。
例如,第一轭192a和第二轭192b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主体192-1、第一弯曲部192-2和第二弯曲部192-2。主体192-1可以具有与壳体140的轭安装部142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可以设置成与轭安装部142接触。
第一弯曲部192-2可以从主体192-1的一端弯曲,第二弯曲部192-3可以从主体192-1的相对端弯曲,并且第一弯曲部192-2和第二弯曲部192-3中的每一个可以从主体192-1沿相同方向弯曲。
主体192-1可以与轭安装部142接触,第一弯曲部192-2可以与壳体140的与轭安装部142接触的第一侧部141中的一个的外表面接触,并且第二弯曲部192-3可以与壳体140的与轭安装部142接触的另一个第一侧部141的外表面接触。
接下来,将描述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
第二磁体180可以设置在线筒110中的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中,并且第二磁体180的面向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可以从第二磁体安装槽180a暴露出来。
例如,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成使得N极和S极之间的界面可以平行于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N极和S极之间的界面可以平行于光轴,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第二磁体180可以与线筒110一起在光轴方向上可移动,并且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感测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第二磁体180的磁场的强度。可以基于由第一位置传感器170感测的磁场强度来测量线筒110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移。
第二磁体180的磁场可以影响第一磁体130和第二线圈120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磁体185可以用于减轻或消除第二磁体180的磁场对第一磁体130和第二线圈120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此外,第三磁体185也可用作配重以补偿设置在线筒110上的第二磁体180的重量。
例如,第三磁体185可以设置在线筒110的第二侧部S23上,该第二侧部S23位于线筒110的设置有第二磁体180的第二侧部S21的对面,以便面对第二磁体180。这种布置允许第三磁体185的磁场补偿对第一磁体130和第一线圈120有影响的第二磁体180磁场,从而减轻或消除第二磁体180的磁场对AF操作的影响。其结果是,该实施例能够实现精准的AF操作。
图6示出了设置在线筒上的第一线圈120、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以及设置在壳体140中的第一磁体130的布置。
参照图3c和图6,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被定位成与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相对应、面对或对准,并且线筒110的第二侧部S21至S24被定位成与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相对应、面对或对准。
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中的每一个可以位于第一线圈120的外侧,并且第一线圈120的外侧可以是相对于第一线圈120与线筒110的中心101相对的区域。
线筒110的第二侧部S21至S24中设置有第二磁体180的一个第二侧部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线筒110的第二侧部S21至S24中任意其它第二侧部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例如,在线筒110的第二侧部S21至S24中,设置有第二磁体180、第三磁体185的第2-1侧部S21和S23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L1大于未设置第二磁体180、第三磁体185的第2-2侧部S22和S24在水平方向上的的长度L2(L1>L2)。
此外,例如,设置有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的第2-1侧部S21和S23中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L1可以小于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2至S14中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从线筒110的中心到线筒110的第二侧部S21至S24中设置有第二磁体180的一个第二侧部的外表面的距离可以小于从线筒110的中心101到线筒110的第二侧部S21至S24中的任意其它第二侧部的外表面的距离。
例如,从线筒110的中心101到第2-1侧部S21和S23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的距离d1小于从线筒110的中心101到线筒110的第2-2侧部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的距离d2(d1<d2)。
另外,线筒110的第2-1侧部S21和S23中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L1可以小于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中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L3(L1<L3)。在L1≥L3的情况下,线筒110的面向第一磁体130的第一侧部的每一个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减小。因此,由于第一磁体130与第一线圈120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电磁力减小,因此可能无法确保适合于AF操作的电磁力。
第一磁体130的一端与线筒110的第一边缘M1之间的距离D1不同于第一磁体130的相对端与线筒110的第二边缘M2之间的距离D2。
例如,第一磁体130-3的一端与线筒110的第一边缘M1之间的距离D1可以大于第一磁体130的相对端与线筒110的第二边缘M2之间的距离D2(D1>D2)。
第一边缘M1可以是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和线筒110的第2-1侧部S21或S23的一端相遇的边缘。第二边缘M2可以是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中的每一个的相对端和相邻的第2-2侧部S22或S24的一端相遇的边缘。
例如,第一磁体130-3的第一区域P1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一磁体130-3的第二区域P2的长度。第一区域P1可以是从第一磁体130-3的一端到其与第一边缘M1相对应的点的区域,第二区域P2可以是从第一磁体的相对端到其与第二边缘M2相对应的点的区域。
由于线筒110的第2-1侧部S21和S23以及第2-2侧部S22和S24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具有不同的长度,因此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的外表面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在横向上不对称。例如,第一基准线可以是穿过线筒110的中心并与从线筒110的中心到线筒110的任一第一侧部的方向(例如,X轴)相平行的假想直线。
此外,由于线筒110的第2-1侧部S21和S23以及第2-2侧部S22和S24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具有不同的长度,所以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的外表面可以相对于第二基准线(例如Y轴)在横向上不对称。第二基准线可以是垂直于第一基准线的假想直线。
此外,线筒110的彼此面对的第2-1侧部S21和S23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长度,并且线筒110的彼此面对的第2-2侧部S22和S24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具有彼此相同的长度。因此,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的外表面可以相对于第三基准线在横向上对称。
第三基准线601可以是穿过线筒110的中心101并与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例如X轴和Y轴)中的每一条形成45°的内角的假想直线。
这里,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的外表面可以是线筒110的外周面的设置有第一线圈120的部分。例如,在用于安装第一线圈120的安装槽121形成于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中的情况下,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的外表面可以是安装槽121的底部。
此外,例如,第一磁体130-1至130-4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在横向上不对称地布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30-1至130-4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准线和第二基准线在横向上对称地布置。
此外,例如,第一磁体130-1至130-4可以相对于第三基准线601在横向上对称地布置,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130-1至130-4可以相对于第三基准线601在横向上不对称地布置。
与第2-1侧部S21和S23相邻的第一磁体130-1至130-4的一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可以不同于与第2-2侧部S22和S24相邻的第一磁体130-1至130-4的一端之间的第二距离。例如,第一距离可以小于第二距离,但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以彼此相同。
图7示出了沿图2中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的I-I'线所取的剖视图。
参照图7,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中的每一个可以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701上与第一线圈120重叠。
此外,第二磁体180可以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701上与第三磁体185重叠或对准。
此外,在线筒110的初始位置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701上与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中的每一个重叠,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在垂直于光轴(OA)的方向701上不与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中的至少一个重叠。
接下来,将描述上弹性部件150、下弹性部件160和支撑部件220。
上弹性部件150和下弹性部件160利用其弹性支撑线筒110。上弹性部件150与线筒110的上部和壳体140的上部连接,以便支撑线筒110的上部和壳体140的上部。下弹性部件160与线筒110的下部和壳体140的下部连接,以便支撑线筒110的下部和壳体140的下部。
支撑部件220可以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基座210可移动地支撑壳体140,并且可以将上弹性部件150或下弹性部件160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至电路板250。例如,支撑部件220可以将上弹性部件150电连接到电路板250。
图8示出了图1所示的上弹性部件150、下弹性部件160、第一位置传感器170、板190、基座210、支撑部件220和电路板250的组合透视图。
参照图8,上弹性部件150可分为两个或更多个件。例如,上弹性部件150可以包括多个上弹性部件150(150-1至150-6),它们彼此电隔离并且彼此间隔开。
板190的垫片191-1至191-4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多个上弹性部件150-1至150-6中的相对应的一个电连接。
例如,板190的垫片191-1至191-4中的每一个被图示为与上弹性部件150-1至150-6中的相对应的一个电连接,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板190的垫片191-1至191-4可以电连接到下弹性部件160,或者可以电连接到上弹性部件150和下弹性部件160。
板190的电连接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垫片191-1至191-4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多个上弹性部件150-1至150-6中的相对应的一个电连接。
上弹性部件150-1至150-6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与支撑部件220-1至220-8中的相对应的一个电连接。
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四上弹性部件150-4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连接到线筒110的内框架151、连接到壳体140的外框架152、以及将内框架151和外框架152彼此连接的框架连接部153。
例如,在线筒110设置有上支撑突起的情况下,内框架151可以设置有通孔(未示出),线筒110的上支撑突起耦接到通孔。
例如,外框架152可以设置有通孔152a,壳体140的上支撑突起143耦接到通孔152a。
选自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四上弹性部件150-4中的两个上弹性部件的内框架可以电连接到第一线圈120的两端。
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四上弹性部件150-4中的每一个的外框架152可以连接到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例如,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四上弹性部件150-4中的每一个的外框架152可以分别连接到两个支撑部件220-1和220-2及220-7和220-8,并且第二上弹性部件150-2和第三上弹性部件150-3中的每一个的外框架可以分别连接到一个支撑部件220-3和220-4。
框架连接部153可以弯曲至少一次以形成具有预定形状的图案。线筒110沿第一方向的向上运动和/或向下运动可由框架连接部153的位置变化和微变形弹性支撑。
第五上弹性部件150-5和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中的每一个耦接到壳体140,并且与支撑部件220-1至220-8中相对应的一个相连接。
例如,第五上弹性部件150-5和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耦接到壳体140的外框架。
第五上弹性部件150-5和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可以仅耦接到壳体140,而不是耦接到线筒110,并且可以弹性地支撑壳体140。也就是说,第五上弹性部件150-5和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可以与线筒110间隔开,而不是与线筒110接触。
第五上弹性部件150-5和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中的每一个的外框架可以连接到或耦接到支撑部件220-5和220-6中的相应的一个的一端,并且支撑部件220-5和220-6中的每一个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形成在电路部件231中的通孔230a电连接到电路板250。
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中的每一个的外框架152可以包括耦接到壳体140的第一耦接部510、耦接到相应的支撑部件(例如220-2)的第二耦接部520、以及将第一耦接部510和第二耦接部520彼此连接的连接部530。
例如,支撑部件220-1至220-4可以通过焊接或使用导电粘合部件(例如导电环氧树脂)直接结合到上弹性部件150的外框架152的第二耦接部520。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四上弹性部件150-4中的每一个的外框架152的连接部530可以是直的或弯曲至少一次,并且连接部530的宽度可以小于上弹性部件150的框架连接部153的宽度。由于连接部530的宽度小于上弹性部件150的框架连接部153的宽度,所以连接部530可以容易地在第一方向上移动,这可以分散施加到上弹性部件150上的应力和施加到支撑部件220上的应力。
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中的至少一个的外框架152可以包括接触部159-1至159-4,接触部159-1至159-4与板190的垫片191-1至191-4中的至少一个垫片接触或连接。
例如,第三上弹性部件150-3至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的与壳体140的设置有板190的第二侧壁142相邻的外框架可以分别包括接触部159-1至159-4,每个接触部与板190的垫片191-1至191-4中的相对应的一个接触或连接。
接触部159-1至159-4可以从第三上弹性部件150-3至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的外框架的一端扩展或延伸,并且可以与板190的垫片159-1至159-4直接接触。
下弹性部件160可以包括耦接到线筒110的下支撑突起的内框架161、耦接到壳体140的下支撑突起的外框架162、以及将内框架161和外框架彼此连接的连接部163。
在图8中,下弹性部件160不被分割,但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分为两个或更多个件。
接下来,将描述支撑部件220。
支撑部件220可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的每一个上。例如,两个支撑部件220可以设置在四个第二侧部142中的每一个上。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壳体140的四个第二侧部142中,可以在两个第二侧部142中的每一个上仅设置一个支撑部件,并且可以在剩余的两个第二侧部142中的每一个上设置两个支撑部件。
或者,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20可以以板簧的形式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一侧部141上。
如上所述,支撑部件220可以限定用于发送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一线圈120所需的驱动信号的路径,并且还可以限定另一路径,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输出的输出信号通过该另一路径被传输到电路板250。
支撑部件220可以由能够提供弹性支撑力的部件实现,例如,板簧、螺旋弹簧、吊线等。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部件220可以与上弹性部件一体地形成。
支撑部件220-1至220-8可以与壳体140间隔开,并且可以直接连接到上弹性部件150的外框架153的连接部530,而不是固定到壳体140。
上弹性部件150的外框架153的连接部530与壳体140间隔开,因此容易地沿着光轴或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可移动。
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支撑部件220-1至220-8直接连接到连接部530,连接部530易于在第一方向上可移动,所以该支撑部件可以比固定到壳体140的一般支撑部件更容易沿着光轴或与光轴平行的第一方向移动,这可以提高手抖补偿的精度。特别地,由于下落和冲击引起的应力可以分散,从而可以抑制支撑部件220-1至220-8的变形和断开。
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至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可以通过支撑部件220-1至220-8电连接到电路板250。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板190。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第二侧部142中的任意一个上,并且可以感测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安装在设置于壳体140中的板190上,并且可以在手抖补偿期间与壳体140一起移动。
随着线筒110的移动,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感测安装在线筒110上的第二磁体180的磁场强度,并且可以基于感测结果输出输出信号。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设置在板190的底面上。这里,板190的底面可以是当板190安装到壳体140时面向壳体140的顶面的表面。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以包括霍尔传感器的驱动器的形式实现,或者可以实现为单独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例如霍尔传感器。
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包括两个输入端子和两个输出端子。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中的每一个可以电连接到板190的垫片190-1至190-4中的相应一个上。
板190可以包括将设置在其顶面上的垫片190-1至190-4与设置在其底面上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彼此连接的电路图案或布线(未示出)。例如,板19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FPCB。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设置在板190的顶面上,并且垫片190-1至190-4可以设置在板190的底面上。
板190的垫片190-1至190-4通过第三上弹性部件150-3至第六上弹性部件150-6和支撑部件220-4至220-8电连接到电路板250,因此,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可以电连接到电路板250。
此外,第一线圈120的两端可以连接到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和第二上弹性部件150-2的内框架,并且可以通过第一上弹性部件150-1和第二上弹性部件150-2以及支撑部件220-1至220-3电连接到电路板250。
接下来,将描述基座210、电路板250和第二线圈230。
基座210可以包括中空区域,该中空区域对应于线筒110中的中空区域和/或壳体140中的中空区域,并且基座210可以具有与盖部件300的形状相匹配或对应的形状,例如,矩形形状。
图9示出了图1所示的基座210、第二线圈230和电路板250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9,基座210可以包括台阶部211,在粘接和固定盖部件300时可以向台阶部211施加粘合剂。这里,台阶部211可以引导耦接到其上侧的盖部件300,并且可以以表面接触的方式耦接到盖部件300的端部。
支撑部255可以形成在基座210的面对电路板250的形成有端子251的部分的表面上,以便具有与基座的表面的尺寸相对应的尺寸。基座210的支撑部255可以在没有台阶部211的情况下形成,以便从基座210的外表面具有一定横截面,并且可以用于支撑电路板250的端子表面253。
基座210的边缘可具有凹槽212。当盖部件300的边缘具有突出形状时,盖部件300的突出部可以紧固到基座210中的凹槽212。
此外,基座210的顶面可以设置有安装凹槽215-1和215-2,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设置在该安装凹槽215-1和215-2中。根据该实施例,基座210可以设置有两个安装凹槽215-1和215-2,并且第二位置传感器240(240a和240b)可以设置在基座210中的安装凹槽215-1和215-2中,以便感测壳体140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移动程度。为此,将基座210中的安装凹槽215-1和215-2的中心和基座210的中心连接的虚拟线可以相互交叉。例如,由将基座210中的安装凹槽215-1和215-2的中心和基座210的中心连接的虚拟线形成的角度可以是90°,但不限于此。
第二线圈23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50的上侧,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50的下侧。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感测壳体140相对于基座210在垂直于光轴(例如Z轴)的方向(例如X轴或Y轴)上的位移。
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包括两个传感器240a和240b,两个传感器240a和240b被布置成彼此垂直,以便感测壳体140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位移,并且两个传感器240a和240b感测由于壳体140的移动而导致的第一磁体130的磁力变化,并基于感测结果输出信号(例如感测电压)。
电路板250可以设置在基座210的顶面上,并且可以具有与线筒110中的中空区域、壳体140中的中空区域和/或基座210中的中空区域相对应的中空区域。电路板250的外周面的形状可以具有与基座210的顶面的形状相匹配或相对应的形状,例如,矩形形状。
电路板2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端子表面253,该端子表面253从其顶面弯曲,并且在该端子表面253上设置多个端子251或引脚以从外部接收电信号。
在图9中,第二线圈230被设置在与电路板250分离的电路部件231中,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线圈230可以以环形线圈块的形式实现,可以以FP线圈的形式实现,或者可以以形成在电路板250上的电路图案的形式实现。
第二线圈230可包括通过电路部件231形成的通孔230a。支撑部件220可以通过穿过通孔230a电连接到电路板250。
第二线圈230设置在电路板250上,以面对设置在壳体140上的第一磁体130。
第二线圈230可以包括四个线圈230-1至230-4,每个线圈设置在电路板250的四个侧面中的相应一个上,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可以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分别设置两个线圈,或者可以设置四个以上线圈。
当壳体140由于被设置成彼此面对的第一磁体130和第二线圈230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第二方向和/或第三方向上移动时,可以执行手抖补偿。
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设置为霍尔传感器,或者可以使用能够感测磁场强度的任何其它传感器。例如,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可以以包括霍尔传感器的驱动器的形式实现,或者可以实现为单独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例如霍尔传感器。
多个端子251可设置在电路板250的端子表面253上。例如,设置在电路板250的端子表面253上的多个端子251可以接收外部驱动信号,以便向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线圈230以及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二位置传感器240提供驱动信号,并且该多个端子251可以将从第一位置传感器170和第二位置传感器240输出的信号输出到外部。
根据本实施例,电路板250可以设置为FPCB,但不限于此,并且电路板250的端子可以使用表面电极法等直接形成在基座210的表面上。
支撑部件220可以使用焊接等电连接到形成在电路板250的顶面上的电路图案(未示出),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在另一实施例中,电路板250可以包括通孔(未示出),支撑部件220可以通过该通孔。支撑部件220可以使用焊接等通过电路板250中的通孔(未示出)电连接到相应的电路图案,该电路图案可以设置在电路板250的底面上。
在基座210的顶面上可以设置耦接突起(未示出),以便将电路板250耦接到基座210。电路板250可以在其中具有通孔(未示出),基座210的耦接突起耦接到该通孔中。电路板250可以通过热粘合或使用诸如环氧树脂等的粘合部件固定到基座210。
图10a示出了安装到线筒11的第一线圈12和第二磁体13以及设置在壳体14中的位置传感器15的布置的示例。
参照图10a,第一线圈12和第二磁体13布置在线筒11的外周面上,以避免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重叠,因此,可以减小第二磁体13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5之间的距离d1,从而增加位置传感器15的输出和感测能力。
然而,由于第一线圈12和第二磁体13布置在线筒11的外周面上,以避免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重叠,所以线筒11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1必须设置为等于或大于第一线圈12和第二磁体13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之和。这可能对线筒11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的减小施加限制,并且可能对透镜驱动装置或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光学设备(例如手机)的厚度的减小施加限制。
例如,由钕材料形成的第二磁体13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可以最小化到1.0mm。然而,在第一线圈12和第二磁体13被布置成避免重叠的结构中,很难将驱动单元(与图7的H1相对应的区域)的高度减小到3.5mm或更小。例如,驱动单元可以包括壳体、线筒和安装到壳体和线筒上的元件,H1可以是从驱动单元的最高点到其最低点的距离。
图10b示出了安装到线筒11-1的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磁体13-1以及设置在壳体14-1中的位置传感器15-1的布置的另一示例。
参照图10b,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磁体13-1布置在线筒11-1的外周面上,以便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彼此重叠,因此线筒11-1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2可以设置为小于第一线圈12-1和第二磁体13-1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之和。
但是,由于第二磁体13-1设置在第一线圈12-1内,因此第二磁体13-1与第一位置传感器15-1之间的距离d2变得大于图10a的距离d1,从而降低了位置传感器15-1的输出和感测能力。例如,d2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变得比d1大第一线圈120的长度或更长。
图12a示出图10a所示的位置传感器15的输出,图12b示出图10b所示的位置传感器15-1的输出。在图12a和图12b中,位置传感器15和15-1是霍尔传感器,x轴表示线筒11和11-1的位移,y轴表示霍尔传感器的输出。
参照图12a和图12b,根据线筒11和11-1的位移,图12b的位置传感器15-1的输出减小了图12a的位置传感器15的输出的约60%。
图1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设置在线筒110上的第一线圈120和第二磁体180以及设置在壳体140中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布置。
参照图11,由于线筒110的第一侧部S11至S14和第二侧部S21至S24不对称,所以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可以设置在第一线圈120的外侧,并且可以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与第一线圈120重叠。
由于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与第一线圈120重叠,所以实施例可以减小线筒11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3。因此,可以减小用于执行AF操作和OIS操作的驱动单元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1(参见图7),并且可以减小透镜驱动装置100在光轴方向上的长度H2(参见图7)。因此,可以减小配备有根据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或者诸如手机的光学设备的厚度。
此外,由于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设置在第一线圈120的外侧,所以设置在壳体140中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与第二磁体180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的距离d3不会增加,如图10b的d2。因此,该实施例可以防止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输出和传感能力的降低。
图13a示出了根据图11的实施例的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输出。
参照图13a,由于第二磁体180和第三磁体185设置在第一线圈120的外侧,所以本实施例可以实现第一位置传感器170的输出和感测能力,其类似于图12a中所示的位置传感器15的输出和感测能力。
图13b示出了图10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2的驱动电流与线筒11的位移之间的关系,图13c示出了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线圈120的驱动电流与线筒110的位移之间的关系。
图13c所示的实施例中取决于驱动电流的线筒110的位移与图13b所示的实施例中取决于驱动电流的线筒11的位移之间的差异不大(约13%),因此,透镜驱动装置100可以被设计成保持优良的AF性能。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相机模块和包括诸如手机的移动设备的光学设备。
图14是根据实施例的相机模块200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14,相机模块可以包括透镜镜筒400、透镜驱动装置100、滤波器610、粘合部件612、第一保持器(holder)600、第二保持器800、图像传感器810、运动传感器820、控制器830和连接器840。
透镜镜筒400可安装在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线筒110中。
第一保持器600可设置在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基座210下方。滤波器610可以安装在第一保持器600上,并且第一保持器600可以包括突起500,滤波器610安放在突起500上。
粘合部件612可将透镜驱动装置100的基座210耦接或附接到第一保持器600。除了上述粘合作用之外,粘合部件612还可用于防止异物被引入透镜驱动装置100。
例如,粘合部件612可以是环氧树脂、热固性粘合剂、紫外光固化粘合剂等。
滤波器610可用来阻止穿过透镜镜筒400的光的特定频带内的光入射在图像传感器810上。滤波器610可以是红外光阻挡滤波器,而不限于此。这里,过滤器610可以平行于x-y平面设置。
可以在安装有滤波器610的第一保持器600的一部分中形成中空区域,使得已经通过滤波器610的光可以入射在图像传感器810上。
第二保持器800可以设置在第一保持器600的下方,图像传感器810可以安装在第二保持器600上。图像传感器810是已经通过滤波器610的光入射从而形成包括光的图像的元件。
第二保持器800可以包括例如各种电路、元件和控制器,用于将图像传感器810上形成的图像转换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发送至外部设备。
第二保持器800可实现为电路板,图像传感器可安装在电路板上,在电路板上可形成电路图案,并且可以将各种元件耦接到电路板上。
图像传感器810可以接收包含在通过透镜驱动装置100入射的光中的图像,并且可以将接收到的图像转换为电信号。
滤波器610和图像传感器810可以彼此间隔开,以便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面对。
运动传感器820可以安装在第二保持器800上,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二保持器800上的电路图案电连接到控制器830。
运动传感器820基于相机模块200的运动输出旋转角速度信息。运动传感器820可以实现为双轴或三轴陀螺仪传感器或实现为角速度传感器。
控制器820可以安装在第二保持器800上,并且可以电连接到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和第二线圈230。例如,第二保持器800可以电连接到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电路板250,并且安装在第二保持器800上的控制器820可以通过电路板250电连接到第二位置传感器240和第二线圈230。
控制器830可以基于从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第二位置传感器240提供的输出信号向透镜驱动装置100的OIS可移动单元输出能够执行手抖补偿的驱动信号。
连接器840可以电连接到第二保持器800,并且可以包括用于电连接到外部设备的端口。
此外,为了利用作为光的特性的反射、折射、吸收、干涉或衍射在空间中形成对象的图像,为了增加可见度,为了通过透镜记录和再现图像,为了光学测量或图像传播或传输等,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0可以被包括在光学设备中。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电话和配备有相机的便携式终端。
图15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便携式终端200A的透视图,图16示出了图15所示的便携式终端的配置。
参照图15和图16,便携式终端200A(以下称为“终端”)可以包括主体850、无线通信单元710、A/V输入单元720、感测单元740、输入/输出单元750、存储单元760、接口单元770、控制器780以及电源单元790。
图15所示的主体850具有条(bar)形,而不限于此。主体850可以是诸如滑动类型、文件夹类型、摆动类型或旋转类型的多种类型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两个或更多个子主体耦接以便相对于彼此可移动。
主体850可包括形成其外观的外壳(例如箱体、壳体或盖)。例如,主体850可以分为前壳851和后壳852。终端的各种电子部件可以嵌入在前壳851和后壳852之间形成的空间中。
无线通信单元7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这些模块能够使终端200A与无线通信系统之间或终端200A与终端200A所在的网络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无线通信单元710可以包括广播接收模块711、移动通信模块712、无线因特网模块713、近场通信模块714和位置信息模块715。
音频/视频(A/V)输入单元720可以用于输入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并且例如可以包括相机721和麦克风722。
相机721可以是包括根据本实施例的透镜驱动装置100的相机模块200。
感测单元740可以感测终端200A的当前状态,例如终端200A的打开/关闭状态、终端200A的位置、用户触摸的存在与否、终端200A的方向、或者终端200A的加速/减速,并且可以生成用于控制终端200A的操作的感测信号。例如,当终端200A采取滑盖电话的形式时,感测单元可以感测滑盖电话是打开还是关闭。此外,例如,感测单元用于感测电源单元790是否供电或者接口单元770是否连接到外部设备。
输入/输出单元750用于生成视觉、听觉、触觉等输入或输出。输入/输出单元750可以生成用于控制终端200A的操作的输入数据,并且还可以显示由终端200A处理的信息。
输入/输出单元750可以包括键盘单元730、显示模块751、声音输出模块752和触摸屏面板753。键盘单元730可以基于向键盘的输入来生成输入数据。
显示模块751可包括多个像素,像素的颜色响应于电信号而变化。例如,显示模块751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柔性显示器或3D显示器中的至少一个。
声音输出模块752可以以呼叫信号接收模式、呼叫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输出从无线通信单元710接收的音频数据,或者可以输出存储在存储单元760中的音频数据。
触摸屏面板753可以将由用户触摸触摸屏的特定区域引起的电容变化转换为电输入信号。
存储单元760可以存储用于处理和控制控制器780的程序,并且可以临时存储输入/输出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音频、静态图像、照片或动态图像)。例如,存储单元760可以存储由相机721拍摄的图像,例如照片或动态图像。
接口单元770用作用于连接到与终端200A相连的外部设备的路径。接口单元77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接收功率以向终端200A中的每个元件发送功率,或者允许终端200A中的数据被发送到外部设备。例如,接口单元770可以包括有线/无线耳机端口、外部充电器端口、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配备有识别模块的设备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输入/输出(I/O)端口以及耳机端口。
控制器780可以控制终端200A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780可以执行用于语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的相关控制操作和处理。控制器780可以包括图1所示的触摸屏面板驱动单元的面板控制器144,或者可以充当面板控制器144。
控制器780可包括用于多媒体播放的多媒体模块781。多媒体模块781可以在控制器180中实现,或者可以独立于控制器780实现。
控制器780可以执行模式识别处理,用于将在触摸屏上执行的手写输入或绘图输入分别识别为字符和图像。
电源单元790可以在控制器780的控制下接收外部电力或内部电力,并且可以提供各个元件的操作所需的电力。
上述特征、配置、效果等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应该仅限于一个实施例。此外,每个实施例中所示的特征、配置、效果等可以关于其它实施例实现为彼此组合或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修改。因此,与这些组合和修改有关的内容应被解释为落入如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
工业适用性
实施例可以用于透镜驱动装置以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该透镜驱动装置能够降低在光轴方向上的高度,并且能够防止位置传感器的输出和感测能力的降低。

Claims (25)

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
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表面上;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上;以及
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为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以感测所述第二磁体,
其中,所述线筒包括第一安装槽,
其中,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磁体的下部在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重叠,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磁体的所述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磁体的所述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磁体的所述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外侧是相对于所述第一线圈与所述光轴相对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上并且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光轴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线圈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磁体的下部在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所述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线圈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包括第二安装槽,并且所述第三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包括线圈安装槽,并且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圈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在初始位置处,当没有用于驱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的电流施加到所述第一线圈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在与所述光轴垂直的所述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磁体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
其中,所述线筒包括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相对应的第一侧部以及与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部相对应的第二侧部,
其中,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部上,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的所述第二侧部中的一个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并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上弹性部件,所述上弹性部件耦接到所述线筒的上部和所述壳体的上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到所述上弹性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上弹性部件,所述上弹性部件耦接到所述线筒的上部和所述壳体的上部;
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并且包括设置为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对的第二线圈;以及
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电连接所述上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电路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的下方;以及
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电连接到所述第二电路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安装凹槽,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基座的所述安装凹槽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路板包括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顶面弯曲的至少一个端子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端子表面上的多个端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上弹性部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部耦接的外框架,并且
其中,所述外框架包括耦接到所述壳体的第一耦接部、耦接到所述支撑部件的第二耦接部以及将所述第一耦接部和所述第二耦接部连接的连接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圈为沿围绕所述光轴的旋转方向缠绕在所述线筒的所述外表面上的环的形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驱动信号被供应到所述第一线圈,并且其中,所述线筒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第一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平行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驱动信号被供应到所述第二线圈,并且其中,所述壳体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线圈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移动。
2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
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表面上;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上;
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为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以感测所述第二磁体;以及
第三磁体,所述第三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上并且设置在相对于光轴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的位置处,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之间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的所述部分在垂直于所述光轴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三磁体重叠。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线筒包括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
其中,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所述第三磁体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23.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
壳体;
线筒,所述线筒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第一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在所述线筒的外表面上;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第二磁体,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线筒上;
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设置为与所述第二磁体相对以感测所述第二磁体的磁场强度;以及
轭,所述轭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24.一种相机模块,包括:
透镜镜筒;
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以及
图像传感器。
25.一种光学设备,包括: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多个像素;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相机模块;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相机模块的操作。
CN202111518612.6A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Pending CN1142367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44723A KR20170116749A (ko) 2016-04-12 2016-04-12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016-0044723 2016-04-12
PCT/KR2017/003665 WO2017179845A1 (ko) 2016-04-12 2017-04-04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201780027243.6A CN109073852B (zh)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7243.6A Division CN109073852B (zh)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6736A true CN114236736A (zh) 2022-03-25

Family

ID=60042677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0897.7A Pending CN114355544A (zh)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202111518612.6A Pending CN114236736A (zh)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201780027243.6A Active CN109073852B (zh)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0897.7A Pending CN114355544A (zh)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7243.6A Active CN109073852B (zh) 2016-04-12 2017-04-04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378773B2 (zh)
KR (1) KR20170116749A (zh)
CN (3) CN114355544A (zh)
WO (1) WO20171798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30878B2 (en) * 2016-04-08 2019-03-12 Tdk Taiwan Corp. Camera module
CN116165762A (zh) * 2018-01-10 2023-05-2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KR102432737B1 (ko) * 2018-01-10 2022-08-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08333709B (zh) * 2018-03-27 2020-10-23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TWI673531B (zh) 2018-05-03 2019-10-01 大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致動模組與電子裝置
US11796348B2 (en) * 2018-05-11 2023-10-24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US11693208B2 (en) * 2019-02-01 2023-07-04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sensing system
JP7323412B2 (ja) 2019-10-11 2023-08-08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20220269146A1 (en) * 2019-07-29 2022-08-25 Lg Innotek Co., Ltd. Camera actua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149A (zh) * 2014-03-05 2015-09-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KR20160017910A (ko) * 2014-08-07 2016-02-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5372784A (zh) * 2014-08-07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CN105388582A (zh) * 2014-09-03 2016-03-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75566B2 (en) * 2005-05-24 2010-03-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module
CN1933303A (zh) 2005-09-12 2007-03-21 力相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线性马达驱动装置及具有该驱动装置的对焦镜头装置
JP5146956B2 (ja) 2007-09-26 2013-02-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201116960Y (zh) 2007-11-14 2008-09-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调焦的摄像镜头模组
CN102016709B (zh) * 2008-04-30 2014-04-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摄影用光学装置
JP5411691B2 (ja) 2009-12-28 2014-02-12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I427350B (zh) 2010-07-27 2014-02-21 Tdk Taiwan Corp 電磁式鏡頭驅動裝置
CN102385131B (zh) * 2010-09-01 2013-11-06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电磁式镜头驱动装置
JP2013127492A (ja) 2011-06-09 2013-06-27 Panasonic Corp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3185942B (zh) 2011-12-29 2017-07-21 赛恩倍吉科技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JP5961083B2 (ja) 2012-09-11 2016-08-02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装置
JP2014126668A (ja) 2012-12-26 2014-07-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EP2887514B1 (en) 2013-12-23 2020-06-24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KR102230966B1 (ko) * 2014-05-09 2021-03-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CN203745709U (zh) * 2014-01-10 2014-07-30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CN103792640B (zh) 2014-01-10 2016-08-31 瑞声声学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镜头驱动装置
KR102270076B1 (ko) 2014-06-25 2021-06-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EP3706298A1 (en) * 2014-03-05 2020-09-09 LG Innotek Co., Ltd.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comprising same
US9618770B2 (en) 2014-04-11 2017-04-1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with function of auto-focus and image stabilize
KR102185688B1 (ko) 2014-04-24 2020-12-0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KR102296305B1 (ko) 2014-06-11 2021-09-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US9791713B2 (en) * 2014-07-24 2017-10-17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JP6583601B2 (ja) 2014-08-06 2019-10-0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およびカメラ付き携帯端末
CN105807538B (zh) * 2015-01-20 2020-10-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影机模块及光学设备
KR102391030B1 (ko) * 2015-01-20 2022-04-2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카메라 모듈
TWM519858U (zh) * 2015-12-01 2016-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音圈馬達
JP6173415B2 (ja) * 2015-12-04 2017-08-02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2149A (zh) * 2014-03-05 2015-09-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KR20160017910A (ko) * 2014-08-07 2016-02-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5372784A (zh) * 2014-08-07 2016-03-02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CN105388582A (zh) * 2014-09-03 2016-03-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70116749A (ko) 2017-10-20
CN109073852A (zh) 2018-12-21
US11899275B2 (en) 2024-02-13
CN114355544A (zh) 2022-04-15
US20190121055A1 (en) 2019-04-25
WO2017179845A1 (ko) 2017-10-19
US11378773B2 (en) 2022-07-05
CN109073852B (zh) 2021-12-31
US20220365312A1 (en) 2022-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3852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CN108474923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以及包括该相机模块的光学装置
CN109906407B (zh) 用于驱动透镜的装置、包括该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仪器
US11650394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2994397B (zh)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包括该相机模块的光学装置
US11327333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20230067596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과 광학 기기
KR20180010472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111868573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KR20170092809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170092810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500031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30112589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광학 기기
CN113348660B (zh)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相机模块和光学设备
KR102492625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10117507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10004320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102665370B1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US20220311914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20210059962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KR20200105072A (ko)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