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5213A - 导管泵 - Google Patents

导管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5213A
CN114225213A CN202111574903.7A CN202111574903A CN114225213A CN 114225213 A CN114225213 A CN 114225213A CN 202111574903 A CN202111574903 A CN 202111574903A CN 114225213 A CN114225213 A CN 114225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roximal
catheter
distal en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49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5213B (zh
Inventor
张家良
颜翊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qing Medical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gassi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assist Inc filed Critical Magassist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225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5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5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5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10Location thereof with respect to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22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 A61M60/165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e. the blood being pumped inside the patient's body implantable in, on, or around the he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20Type thereof
    • A61M60/205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216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including a rotating member acting on the blood, e.g. impell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804Impell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81Pump hou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blood pumps
    • A61M60/818Bea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60/00Blood pumps; Devices for mechanical circulatory actuation; Balloon pumps for circulatory assistance
    • A61M6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 A61M60/8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ther than related to driving of implantable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 A61M60/865Devices for guiding or inserting pumps or pumping devices into the patient's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Prosthes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具备更优良的过弯性能的导管泵,包括:马达、近端连接至马达的导管、被马达驱动的驱动轴和泵体。泵体包括:连接至导管远端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驱动轴包括:可转动的穿设在导管中的第一轴、与叶轮连接的第二轴。第二轴的刚度大于第一轴的刚度,第一轴的近端与马达的转动轴传动连接,远端与第二轴的近端以周向固定且轴向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

Description

导管泵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心脏辅助用途设备,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导管泵。
背景技术
心脏衰竭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一旦恶化至晚期,一年死亡率约为75%。鉴于晚期心脏衰竭的心脏供体有限,心室辅助设备技术已成为搭起受试者和移植手术之间的可行治疗或替代治疗选择。但是当前技术导致的不良事件仍然限制了心室辅助设备用于重症受试者的治疗。
导管泵作为心室辅助设备,其通过介入手段将泵体输送到心室中,利用叶轮的旋转进行泵血辅助。在将泵体置于体内的预定位置,例如心室内,所需的旋转速度可能超过10000、20000甚至30000转每分钟,这就需要叶轮轴对于叶轮提供足够稳定的旋转支撑,避免叶轮轴存在柔性变化而对叶轮的旋转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在介入到预定位置之前的介入过程要求介入部分具有较佳的柔韧性和弹性,这就同样对介入部分的柔韧性和弹性存在较高的要求,以具备良好的过弯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泵,以能够为叶轮提供足够稳定的旋转支撑,以拥有较高的旋转工作可靠性。
本公开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介入部分的柔韧性的导管泵,以具备更优良的过弯性能。
为达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管泵,包括:马达、近端连接至马达的导管、被马达驱动的驱动轴和泵体。泵体包括:连接至导管远端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驱动轴包括:可转动的穿设在导管中的第一轴、与叶轮连接的第二轴。第二轴的刚度大于第一轴的刚度,第一轴的近端与马达的转动轴传动连接,远端与第二轴的近端以周向固定且轴向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刚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刚度的连接轴部;所述连接轴部的远端和第二轴近端之一设有配接通道,两者之另一设有伸入部;所述配接通道的截面呈非圆形的任意形状,所述伸入部的横截面与所述配接通道的截面形状适配,所述伸入部可相对滑动地插入所述配接通道。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部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部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端面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远端还设有近端轴承室;所述近端轴承室内设有将第二轴转动支撑的近端轴承、以及位于所述近端轴承近侧的限位件;所述近端轴承和所述限位件之间还设有至少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的止挡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部设有配接通道;所述第二轴的近端构成所述伸入部,其可相对滑动地插入所述配接通道。
优选的,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近端轴承接触限位时,所述伸入部的近端端面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近侧,所述连接轴部的远端端面位于限位件的远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的近端经缩径形成所述伸入部并在所述伸入部的远端设有缩径台阶;所述止挡件连接在所述缩径台阶的远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端面在所述连接轴部的近端形成用于对所述伸入部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
优选的,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伸入部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止挡件之间的最大间距。
优选的,所述止挡件与所述限位件接触限位或者所述止挡件与所述限位件处于最小间距位置时,所述连接轴部的远端端面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近端端面的远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内部具有第一轴内管道,所述第二轴内部具有第二轴内管道,所述配接通道将所述第一轴内管道和所述第二轴内管道相连通构成导丝穿引路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部包括所述伸入部、以及位于所述伸入部近侧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相固连的连接部;所述配接通道位于所述第二轴的近端内;
优选的,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近端轴承相接触或者处于最小间距位置时,所述第二轴的近端端面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远端端面的近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的外径相等,并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端面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伸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近端轴承之间的间隔距离。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部在所述连接部的近侧还设有插入到所述第一轴的远端内的插入部。
优选的,所述插入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伸入部的轴向长度。
优选的,所述泵壳包括限定血液流道的覆膜、以及支撑部分所述覆膜的支架;所述支架的近端设有连接次管;所述连接次管构成所述近端轴承室,与所述近端轴承室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的远端位于所述连接次管内,所述连接轴部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内,所述伸入部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次管上设有贯穿其至少部分壁厚的接合部,所述导管的远端设有容纳在所述接合部中的热熔固化成型的接合材料。
优选的,所述接合材料为部分所述导管经热熔固化成型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接合部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次管管壁上的限位凹陷,所述接合材料包括热熔固化成型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容纳于所述限位凹陷中将所述导管和所述支架至少轴向上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远端包括套设于连接次管远端外的第一管壁部;所述第一管壁部通过热熔将部分导管材料流入所述连接次管远端的限位凹陷后固化形成所述连接凸起。
优选的,所述限位凹陷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次管上将所述连接次管的管壁径向贯通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孔为沿周向延伸的长孔;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连接次管的轴向平行排布;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错开或重合。
优选的,所述导管的远端还在所述第一管壁部的径向内侧设有第二管壁部,所述连接次管的远端套设在所述第二管壁部外,所述第一管壁部和所述第二管壁部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次管的远端插入的夹壁插孔;所述连接凸起穿过所述限位凹陷与所述第二管壁部粘接或成一体结构。
本公开提供的导管泵通过刚度不同的第一轴和第二轴相配合向叶轮传递动力,其中,第一轴为柔性轴或软轴,方便适应血管构造进行弯曲,将泵体送入期望位置,而穿过轮毂的第二轴为硬轴,不易发生弯曲变形,能够为叶轮提供足够稳定的旋转支撑,以拥有较高的旋转工作可靠性。
进一步地方案中,本公开提供的导管泵还能够避免第一轴的远端因抵抗第二轴的非轴向运动而引起损坏的问题,第一轴借由刚度更大的连接轴部与第二轴进行转动传递,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以及动力传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导管泵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泵体剖视图;
图3是图2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传动连接放大图;
图4是图3的连接次管示意图;
图5是图3的连接次管与导管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导管泵的第一轴和第二轴传动连接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另一个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公开所用术语“近”、“远”和“前”、“后”是相对于操纵导管泵的临床医生而言的。术语“近”、“后”是指相对靠近临床医生的部分,术语“远”、“前”则是指相对远离临床医生的部分。例如,体外部分在近端及近端,介入的体内部分在远端及前端。
本公开的导管泵以驱动轴、第一轴、第二轴的延伸方向定义“轴向”或“轴向延伸方向”,驱动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驱动轴的轴向是指驱动轴调整为直线延伸时的轴向。本公开所用术语“内”“外”是相对轴向延伸的中心线而言的,相对靠近中心线的方向为“内”,相对远离中心线的方向为“外”。
需要理解的是,“近”、“远”、“后”、“前”、“内”、“外”、这些方位是为了方便描述而进行的定义。然而,导管泵可以在许多方向和位置使用,因此这些表达相对位置关系的术语并不是受限和绝对的。在本公开中,上述定义如果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它们应遵循上述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相连”“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可活动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本公开实施例的导管泵,用于针对心脏功能衰竭进行辅助,可向心脏泵送血液,实现心脏的部分泵血功能。在适用于左心室辅助的场景中,导管泵将血液从左心室泵入主动脉,为血液循环提供支持,减少受试者心脏的工作负荷,或者在心脏泵血能力不足时提供额外持续的泵血动力支持。
当然,导管泵也可以依托介入式手术将其按照期望介入到受试者的其他目标位置,例如右心室、血管、或者其他器官内部。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导管泵包括驱动组件1和工作组件。驱动组件1包括壳体以及收纳在壳体内并具有输出轴的马达。工作组件包括导管3、穿设在导管3中的驱动轴300、由驱动轴300驱动的泵体4。驱动组件1设于导管3的近端,通过耦合器2连接导管3,并通过穿设于导管3内的驱动轴300连接泵体4。驱动组件1为工作组件提供动力,以驱动工作组件实现泵血功能。
泵体4可通过导管3被输送至心脏的期望位置例如左心室内泵送血液,包括具有血液进口403和血液出口402的泵壳、收纳在泵壳内的叶轮410。叶轮410用于为血液的流动提供动力,泵壳至少包括限定血液流动通道的覆膜401。
泵体4具有介入构型以及工作构型。在泵体4对应介入构型下,泵壳和叶轮410处于径向收折状态,以便泵体4以第一外径尺寸介入受试者的脉管系统和/或在脉管系统中输送。在泵体4对应工作构型下,泵壳和叶轮410处于径向展开状态,以便泵体4以大于第一外径尺寸的第二外径尺寸在期望位置泵体4送血液。
如图2所示,叶轮410包括连接至驱动轴300远端的轮毂412以及支撑在轮毂412外壁的叶片411。在泵体4对应介入构型时,叶片411包裹在轮毂412外壁上,并至少部分地与泵壳内壁接触。在泵体4对应工作构型时,叶片411自轮毂412径向向外延伸并与泵壳内壁间隔,避免叶片411旋转时接触泵壳内壁。
泵壳还包括用于支撑展开覆膜401的支架404。支架404可以设于覆膜401内,或者设在覆膜401外,将覆膜401进行支撑。泵壳在径向展开状态下,支架404与覆膜401内壁接触沿径向扩张将覆膜401支撑展开。支架404为网格构造,其多网孔尤其是菱形网孔的设计便于支架404的收折展开。叶轮410收容在支架404内,并位于覆膜401内。支架404支撑在覆膜401远端,其远端位于覆膜401的远端外部,近端和圆筒状的中间段位于覆膜401内。
耦合器2连接导管3的近端,导管3和驱动轴300之间具有液体流道。耦合器2上设有与液体流道相连通的灌注液输入接头20。耦合器2的远端设有供导管3穿过的保持套260,该保持套260可对导管3进一步起到固定的作用。
导管3的远端设有近端轴承室。在如图3、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次管43构成近端轴承室,与近端轴承室一体结构。此时,限位件(331、333)、近端轴承332安装在连接次管43内,近端轴承332和限位件(331、333)将第二轴355限位,使其近端不伸出连接次管43。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近端轴承室相对于导管3及支架404为独立部件,支架404的近端的连接次管43套设在近端轴承室外,近端轴承室套设在导管3的远端,三者相对固定。近端轴承室内设有作为限位件的第一近端轴承331以及第二近端轴承332。此时,导管3的远端外壁缩径形成止挡台阶,进而在连接次管43和近端轴承室安装时能够提供止挡限位,提醒安装到位,还能够避免在安装近端轴承室和连接次管43后凸出于导管3表面,对于血液流动形成不良影响,且降低凸起对覆膜401收折状态下的损伤几率。
远端轴承室6设于驱动轴300的远端,并通过远端轴承对驱动轴300的远端转动支撑。支架404维持近端轴承室和远端轴承室6的间距,借此为驱动轴300,尤其是第二轴355提供稳定的转动支撑。
如图1所示,远端轴承室6的远端连接有无创支撑件5。无创支撑件5为一柔性管体结构,表现为端部呈圆弧状或卷绕状的柔性凸起,从而无创支撑件5以无创或无损伤的方式支撑在心室内壁上,将泵体4的血液进口403与心室内壁隔开,避免泵体4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血液的反作用力而使得泵体4的吸入口贴合在心室内壁上,保证泵吸的有效面积。
如图3或图6所示,驱动轴300包括连接的第一轴350和第二轴355,第二轴355的刚度大于第一轴350的刚度。第一轴350为柔性轴或软轴,方便适应血管构造进行弯曲,将泵体送入期望位置。第二轴355为刚性轴或硬轴,配合近端轴承331或挡圈333、近端轴承332、远端轴承,为叶轮410提供稳定支撑,使叶轮410在泵壳中的位置实现期望的稳定转动。第一轴350的近端穿出导管3,并通过连接轴与马达的输出轴连接。叶轮410的轮毂412套设在第二轴355上,被第二轴355带动旋转。
支架404为纺锤体构造,提供容纳叶轮410的支撑空间。支架404与导管3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二轴355的近侧。近端轴承332和限位件(331、333)将第二轴355限位使其近端不伸出连接次管43。支架404近端设有连接次管43,导管3与连接次管43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为热熔或卡扣连接。为使叶轮410在泵壳内位置稳定的被保持,穿过轮毂412的第二轴355(叶轮轴)为硬轴,不易发生弯曲变形。因此,为了不使刚度较大的第二轴355影响导管泵前端的工作部分(包括泵体以及介入到人体内的前端导管3部分)的弯曲性能,第二轴355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43的内部,但不伸出连接次管43。
驱动轴300的外壁上设有位于限位件(331、333)和近端轴承332之间的止挡件356,止挡件356被近端轴承332和限位件(331、333)轴向限位。如此设置可以减小甚至抑制驱动轴300的轴向移动幅度,保证叶轮410旋转泵血的稳定。止挡件356的外侧壁与近端轴承室的内壁(图3、图6的连接次管43的内壁)间隔一定距离,构成灌注液流动间隙。
限位件(331、333)位于近端轴承332的近侧,其对止挡件356朝向近端移动的限位,用于防止止挡件356在工作过程与导管3的远端接触产生非期望的摩擦,以避免导管3的远端被非期望的摩擦而产生磨屑。而已知的,这些磨屑的产生会随灌注液进入人体,危害极大。
止挡件356为设在驱动轴300外壁上的止挡环,或者为设在驱动轴300外壁上的诸如凸块的止挡凸起。止挡环或止挡凸起采用诸如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驱动轴300的外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止挡件356为设在驱动轴300外壁上的止挡环。
如图2、图3的实施例中,限位件为另一近端轴承331,止挡件356夹设在两个近端轴承331、332之间。两个近端轴承331、332可以参考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如图6的实施例中,限位件为位于近端轴承332的近侧的挡圈333,挡圈333固定设于导管3远端。挡圈333的内径小于近端轴承332的内径,挡圈333与驱动轴300之间的间隙宽度大于近端轴承332与驱动轴300之间的间隙宽度,如此通过近端轴承332对驱动轴300进行转动支撑,避免挡圈333对驱动轴300进行转动支撑产生磨损,同时,挡圈333将止挡件356与导管3的内端面相间隔避免摩擦磨损。
由于第一轴350需要将旋转传递给第二轴355,因此,第二轴355与第一轴350周向固定,第一轴350的远端与第二轴355的近端以周向固定且轴向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其中,第一轴350与第二轴355可直接传动连接,也即二者的远端和近端之间直接进行转动传递配合,或者,第一轴350与第二轴355进行间接地滑动配合进行转动传递。
考虑到第一轴350为软轴,刚度远低于第二轴355,其直接与第二轴355相配合难以对第二轴355的近端形成有效束缚,且避免第一轴350的远端因抵抗第二轴355的非轴向运动而引起损坏的问题,第一轴350借由刚度更大的连接轴部(370、370’)与第二轴355进行转动传递。连接轴部(370、370’)的材质与第二轴355的材质相同,优选为一体成型结构的管体或杆体结构,而非柔性材质。
连接轴部(370、370’)固定连接第一轴350的远端,与第一轴350同步运动。其中,连接轴部(370、370’)与第一轴350的远端相焊接,通过焊接实现连接轴部(370、370’)与第一轴350的固定连接。为便于制造且避免在驱动轴300上形成额外的凸起焊缝而在转动时产生磨屑,连接轴部(370、370’)与第一轴350的远端的端面相焊接。连接轴部(370、370’)具有与第一轴350的远端端面(该远端端面构成限位台阶382)相面对的环形焊接面,连接轴部(370、370’)通过环形焊接面与第一轴350的远端端面进行端面焊。第一轴350与第二轴355的外径相等,连接轴部(370、370’)位于第一轴350与第二轴355之间,连接轴部(370、370’)的最大外径与第一轴350、第二轴355的外径相等,保持整个驱动轴300外径的恒定。
本公开提供不同的实施例以实现第一轴350和第二轴355之间的传动连接,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轴部370的远端设有配接通道375,第二轴355的近端设有伸入部380。在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轴部370’的远端设有伸入部380’,第二轴355的近端设有配接通道375’。
其中,配接通道(375、375’)的截面呈非圆形的任意形状,伸入部(380、380’)的横截面与配接通道(375、375’)的截面形状适配,伸入部(380、380’)可相对滑动地插入配接通道(375、375’)。
具体的,伸入部(380、380’)的横截面例如可以为方形、椭圆形,构造成扁轴,可周向止转,保证第二轴355与连接轴部的周向固定,从而使第二轴355随连接轴部同步转动。示意性质地举例为,伸入部(380、380’)为扁平杆体,配接通道(375、375’)为扁形孔;或者,配接通道(375、375’)为矩形母插口,伸入部(380、380’)为矩形公插头,通过二者对插实现允许轴向相对移动且可传递转动的连接。
下面详细描述两个不同的实施例。
在如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轴355的近端设置或形成有伸入部380,伸入部380的横截面呈不为圆形的任意形状。连接轴部为一连接轴管370,连接轴管370的远端形成有与伸入部380适配的配接通道375。配接通道375将连接轴管370的远端端面至少贯穿,伸入部380轴向可滑动的插入配接通道375。具体的,伸入部380为横截面大致为矩形的扁杆结构,配接通道375为横截面大致为矩形的扁形孔,其将连接轴管370沿轴向贯通。
第二轴355的近端作为伸入部形成伸入杆端380,伸入杆端380可相对滑动地插入配接通道375。此时,伸入杆端380与第二轴355一体构造,构造成第二轴355结构的一部分,其可以为第二轴355的近端经非圆形化工艺处理得到。并且,第一轴350内部具有第一轴内管道,第二轴355内部具有第二轴内管道,配接通道375将第一轴内管道和第二轴内管道相连通构成导丝穿引路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第二轴355与连接轴管370之间轴向可滑动,但不用担心两者会脱离,因为配设有限定第二轴355位置的近端轴承331和近端轴承332,由此,第二轴355的轴向移动范围由近端轴承332限定轴向上的远端位置,也就是说,近端轴承331、近端轴承332分别限定了第二轴355在轴向的近端位置和远端位置,因此第二轴355不会因为与连接轴管370滑动配接而脱落。
当然,为避免伸入杆端380的过度插入,第一轴350的(部分)远端端面在连接轴管370的近端形成用于对伸入杆端380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382,该限位台阶382同样可以形成对第二轴355的近端位置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355的近端作为伸入杆端380插入到连接轴管370的配接通道375中。第二轴355的近端经缩径形成伸入杆端380并在伸入杆端380的远端设有缩径台阶3551。缩径台阶3551的远侧为第二轴355的主体部分,其近侧为进行传动连接的伸入杆端380。第二轴355的伸入杆端380和第二轴355的主体部分之间具有缩径台阶3551。缩径台阶3551在第二轴355的壁上为诸如凸起结构或者变径形成。
如图3中所示,缩径台阶3551为变径台阶,缩径台阶3551在伸入杆端380全部插入到配接通道375中时同样可以提供轴向止挡限位,阻止第二轴355继续插入。当然,在止挡环356与近端轴承331相接触时,同样可以为第二轴355提供止挡限位,避免第二轴355与连接轴管370过度对接,而影响第二轴355远端与远端轴承室的配接。
近端轴承331和近端轴承332之间的轴向间距为L1,止挡件(止挡环)356的轴向长度为L2,伸入杆端380插入到配接通道375的最大轴向长度为L3(在有的实施例中,L3也可以视为伸入杆端380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L1-L2<L3,也即,止挡件356在近端轴承331和近端轴承332之间最大活动距离小于伸入杆端380插入到配接通道375中的最大长度。进一步地,伸入杆端380插入到配接通道375的最大轴向长度L3大于L1。
进一步地,为避免缩径台阶3551滑动到近端轴承331的远侧而使得缩径台阶3551和近端轴承331之间形成移动干涉,影响第二轴355的轴向移动以及第二轴355和连接轴管370之间位置的复位,止挡件356在与近端轴承332接触限位时,伸入杆端380的近端端面位于近端轴承331的近侧,连接轴管370的远端端面位于近端轴承331的远侧。如图2所示,缩径台阶3551依然位于近端轴承331的远端端面的远侧,如此,在使用过程中无论驱动轴300如何相对导管3轴向移动,缩径台阶3551(始终)保持在近端轴承331和近端轴承332之间。
为避免止挡件356接触碰撞近端轴承331而对导管3的端面构成冲击,限位台阶382和伸入杆端380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近端轴承331和止挡件356之间的最大间距。该间距为两个部件相对表面之间的轴向间距。此时,相较于近端轴承331,限位台阶382优先构成对止挡件356的近端位置的限定。
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限位台阶382和伸入杆端380之间的最大间距大于近端轴承331和止挡件356之间的最大间距,此时相较于限位台阶382,近端轴承331优先构成对止挡件356的近端位置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若连接轴管370向近端移动脱离出近端轴承331时,在存在径向浮动时连接轴管370则难以重新向进入到近端轴承331中,甚至会顶抵近端轴承331的近端表面而产生非期望更大的径向动作,如此,在止挡件356与近端轴承331接触限位或者止挡件356与近端轴承331处于最小间距位置时,连接轴管370的远端端面位于近端轴承331的近端端面的远侧,如此可以避免连接轴管370脱离出近端轴承331。连接轴管370超出近端轴承331的近端端面的最大长度L4大于止挡件356在近端轴承331和近端轴承332之间的最大移动距离,承接上文描述时也即,L1-L2<L4。
接下来再看图6所示的实施例。连接轴部为一连接轴杆370’。连接轴杆370’为实心杆体以保证与第二轴355的连接强度,保障连接可靠性。伸入部380’位于连接轴杆370’上。配接通道375’位于第二轴355的近端内。第二轴355的内部通道非配接通道段可以为圆形通道。第二轴355的近端内部通道为扁形孔,以提供与伸入部380’配合传递转动的配接通道375’。连接轴杆包括伸入部380’、以及位于伸入部380’近侧与第一轴350的远端相固连的连接部385。伸入部380’为连接部385远侧的插入杆。插入杆与配接通道375’的形状构造可以参考上一实施例中的伸入部380、配接通道375,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较之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主要不同在于插入杆为实心杆体结构。
继续参见图6。连接部385为圆板结构,扁状插入杆位于连接部385的远侧。连接部385的外径与第一轴350、第二轴355的外径相等。连接部385位于第一轴350和第二轴355之间,与第一轴350的远端端面相焊接。具体的,连接部385的近端提供与第一轴350的远端端面进行端面焊的环形焊接面,远端提供用于对第二轴355的近端限位的环形限位面388,当然,连接部385还可避免第二轴355的近端直接碰撞第一轴350的端面,以保护第一轴350。
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连接轴杆370’与第二轴355脱离,伸入部380’(插入杆)的长度(或者伸入部380’插入到配接通道375’中的最大长度)大于止挡件356在限位件331和近端轴承332之间最大轴向移动距离,进一步地,伸入部380’(插入杆)的长度(或者伸入部380’插入到配接通道375’中的最大长度)大于限位件331和近端轴承332之间的间隔距离。
为便于焊接时为连接轴杆370’定位,连接轴杆370’在连接部385的近侧还设有插入到第一轴350的远端内的插入部386。插入部386的轴向长度小于伸入部380’的轴向长度。插入部386为一插入到第一轴350内的定位杆,该定位杆为圆柱形杆体,与第一轴350内通道形状相适配。
承接上文描述,在如图1至图6提供的实施例中,连接次管43构成近端轴承室,与近端轴承室一体结构。其中,为具有较佳的过弯性能,第一轴350的远端位于连接次管43内,连接轴部(370、370’)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43内,伸入部(380、380’)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43内。
在泵体以收折方式介入的场景中,收折后的泵体刚性较大,一般不能弯曲。那么,在介入过程中,泵体的过弯需要依靠与之相连的导管3的弯曲来实现。通过上述设计,第二轴355的近端、连接轴部(370、370’)的近端、伸入部(380、380’)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43的内部,使得第二轴355、连接轴部(370、370’)以及伸入部(380、380’)不伸出连接次管43而过多的进入导管3,因此导管3的刚度不会因为得到第二轴355、连接轴部(370、370’)以及伸入部(380、380’)的增益作用而变大,这就使得导管3与连接次管43连接的远端部分依然保持较佳的弯曲性,进而保证介入过程中泵体的过弯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为实现连接次管43和导管3连接并保证二者连接强度,连接次管43上设有贯穿其至少部分壁厚的接合部(435),导管3的远端设有容纳在接合部(435)中的热熔固化成型的接合材料(323)。接合材料为部分导管3经热熔固化成型的结构。
如图4、图5所示,接合部在连接次管43上呈现凹陷结构(例如下文的限位凹陷、连接孔435)以形成容纳空间。导管3远端设有容纳在接合部中的热熔固化成型的接合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接合材料为部分导管3经热熔固化成型或热压成型的结构。接合材料在热压成型时通过加热软化导管3远端管壁,并通过压具将导管3软化的管壁形成局部凸起形变,向内嵌入到接合部中,待冷却固化后形成接合材料。接合材料的熔点与导管3的材料的熔点相同或相近。接合材料与导管3的材质相同,或者,接合材料与导管3均为树脂材料。接合材料与导管3的主要材料相近或相同。
为提高导管3与支架404之间的接合强度,又不损失导管3组件的弯曲性能,连接次管43的近端提供一近端连接部431,用于连接导管3。导管3的远端301设有第一管壁部321。近端连接部431和第一管壁部321之一设有连接凸起323,另一设有与连接凸起323进行嵌入配合的限位凹陷。限位凹陷将所嵌入的连接凸起323至少轴向上限位固定。进一步地,限位凹陷对连接凸起323进行轴向及周向上的限位固定。也即,限位凹陷与连接凸起323连接,借此实现导管3和支架404的连接。
近端连接部431与连接次管43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近端连接部431一体成型于连接次管43上。第一管壁部321与导管3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即,第一管壁部321一体成型于导管3的远端301。第一管壁部321为在径向上向内凸起的卡扣凸起(连接凸起323)。连接凸起323通过热熔固化成型。另外,连接凸起323也可以通过热压成型。
近端连接部431的壁面面积小于相同轴向长度及直径下的圆柱的侧面积。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凹陷为设于连接次管43上的凹陷结构。限位凹陷通过径向下凹,进而在轴向的一侧构成母扣,对连接凸起323进行至少轴向上的限位。
接合部为透孔结构,也可以为凹槽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接合部为将连接次管的壁穿透的透孔,具体的,限位凹陷沿径向将连接次管43的壁贯通。该凹陷为连接孔435。近端连接部431具有多个连接孔435,多个连接孔435沿轴向排布,并且,多个连接孔435互相平行。连接孔435在轴向上的近端孔壁的构成公扣。连接次管43为记忆合金材质,进而可以提供金属材质的母孔(连接孔),供导管3的连接凸起323作为公扣卡入。
连接孔435为长孔结构,其长度方向为沿圆周方向延伸。连接孔435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度。连接孔435的周向的两端间隔相对设置。连接孔435在周向上具有第一孔端4351和第二孔端4352。第一孔端4351和第二孔端4352相间隔设置。
在轴向上相邻两个连接孔435至少部分相错开设置。在轴向上相邻两个连接孔435至少部分相重合设置。如此,使得近端连接部431保持自身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少材料的使用,进而使得连接部位具有更佳的柔性。相邻两个连接孔435相错开设置,使得连接次管43和导管3的连接部位具有较佳的抗轴向拉伸破坏能力,避免鞘管将泵体4与导管3脱开。
相邻两个连接孔435之间具有孔间隔部437。其中,孔间隔部437在圆周方向连续延伸,将两个连接孔435相间隔,互不相通,进而构成封闭的连接孔435,也即,连接孔435为封闭孔,孔壁连续延伸构建成封闭的周向长孔。孔间隔部437的轴向宽度不小于连接孔435的轴向宽度。
位于一连接孔(435c)轴向两侧的连接孔(435a、435b)相对齐设置。如图4所示,连接孔435a与连接孔435b之间具有连接孔435c,其中,连接孔435c与连接孔435a、连接孔435b相错开设置,连接孔435a与连接孔435b的孔端在轴向上相对齐,两个连接孔435a、435b之间的间隔部相对于连接孔435c居中设置。
第一孔端4351和第二孔端4352之间具有端间隔部436。端间隔部436在圆周方向的长度大于连接孔435在轴向的宽度。端间隔部436的周向长度(在圆周方向的长度)小于连接孔435的周向长度。端间隔部436沿轴向的投影全部位于邻近的连接孔435。第一孔端4351和第二孔端4352具有倒角结构,
相邻两个连接孔435的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连接孔435的长度均相等,相邻两个连接孔435错开设置,形成交错设于连接次管43上的孔状结构。
相邻两个连接孔435沿轴向具有相重合的部分。其中,重合部分4355的周向长度大于连接孔435在轴向上的宽度。如图4所示,连接孔435在端间隔部436的周向两侧均具有重合部分4355,两侧重合部分4355呈镜像对称结构。
相邻两个端间隔部436之间间隔一连接孔435。在沿轴向延伸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连接孔435,具有在周向上的重合部分4355,当然也可以具有错开部分。端间隔部436两侧的重合部分4355为第一重合部分和第二重合部分,第一重合部分和第二重合部分互为镜像对称结构。端间隔部436和第一重合部分或第二重合部分的周向长度大致相等。在本实施例中,端间隔部436、第一重合部分和第二重合部分在周向的总长度大致为一半周长。
支架404近端的连接次管43设置多个连接孔435,一方面能够为支架404提供形变避让空间,使支架404具有较佳的柔性。另一方面,便于使熔融的导管3材料进入连接孔435,增大导管3与支架404的接合面积,使导管3与支架404之间形成沿轴向的止挡或固定结构,从而至少提高导管3与支架404沿轴向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近端连接部431和第一管壁部321之间还通过粘接固定。第一管壁部321还具有与近端连接部431相粘接的粘接面。第一管壁部321通过热熔固化后形成粘接面。将近端连接部431和第一管壁部321粘接的粘接结构通过对近端连接部431热熔形成。
具体的,支架404近端的连接次管43设有多个连接孔435,插入导管3远端301的夹壁插孔中。通过热熔技术,使导管3材料流入开口中,使导管3与支架404融合为一体。支架404的连接次管43中设有近端轴承331/挡圈333、近端轴承332,供驱动轴300穿过。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孔435也可以为螺旋孔,在连接次管43的近端螺旋延伸。当然,连接次管43上可以设有单个连续螺旋延伸的螺旋孔,也可以为多个螺旋孔平行螺旋延伸。或者,连接孔435为轴向延伸的长孔;多个长孔沿圆周方向排布。
当然,接合部也并不局限于为孔状结构。示意性质地举例为,近端连接部431设有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具有一大致周向延伸的勾边,勾边位于钩状结构的近端,该勾边与第一管壁部321的凸起进行轴向的接触限位,保持接合。在支架404被鞘管向远端推挤时,近端连接部431的勾边与第一管壁部321的凸起形成的钩挂结构,避免支架404与鞘管脱离,使得支架404能够完成收折进入鞘管中。
另外,也可以为不同形状的孔在连接次管43的壁上分布。连接孔435也可以为不规则形孔,只需能够连接凸起323结构,构成轴向机械接触限位,使得导管3和支架404形成更稳定的连接结构,避免支架404无法收折而被鞘管推挤脱离,保证泵体4顺利收入鞘管中。
第一管壁部321套设在近端连接部431外,通过热熔将第一管壁部321形成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导管3材料流入近端连接部431的连接孔435中冷却固化后形成连接凸起323,形成近端连接部431和第一管壁部321连接。当然,第一管壁部321在热熔状态下依然整体呈现管套结构,环套在第一管壁部321(连接次管43的近端)外,部分材料流入到连接孔中冷却形成连接凸起323,并且,第一管壁部321在热熔冷却后与近端连接部431还会形成粘接结构。
依靠导管3自身进行热熔形成机械钩挂结构以及化学粘接结构,无需额外设置其他连接结构,进而不仅能够提升导管3和支架404之间的结合强度,又不损失导管3组件的弯曲性能,还能增强连接部位的弯曲性能。
进一步的,导管3的远端301在近端连接部431的径向内侧还设有与第一管壁部321材质相同或相近的第二管壁部322。第一管壁部321熔融产生的导管3材料进入到连接孔中,并穿过连接孔与第二管壁部322接触。
第二管壁部322位于最内侧,通过与第一管壁部321相同材质或相近材质,熔融的导管3材料在冷却固化后与第二管壁部322形成牢固的粘接构造或者形成一体结构,进而通过构建封闭的环形连接构造,形成将导管3的近端封闭结构,降低嵌入到连接孔中的沿径向脱出的风险,进一步增强了导管3和支架404的接合强度。具体的,第二管壁部322与导管3为一体结构,其形成于导管3的远端301。通过设置第二管壁部322,可避免第一管壁部321因热熔损坏而产生的结构损伤,第二管壁部322位于最内侧,与第一管壁部321相配合将支架404的近端牢固连接。
如图4、图5所示,为实现导管3的远端301和支架404的近端连接,导管3的远端301管壁上设有(夹壁)插孔,插孔的径向外侧为第一管壁部321,插孔的径向内侧为第二管壁部322。插孔在导管3远端301的端面上形成插入口,支架404的近端(近端连接部431)自插入口中插入到插孔中,在近端连接部431的径向两侧均设有导管壁,外侧导管壁构成为第一管壁部321,内侧导管壁构成为第二管壁部322,形成供连接次管43插入的夹壁式插孔。第一管壁部321具有在径向向内凸起进入到连接孔中的热熔凸起(连接凸起323),热熔凸起的内端连接第二管壁部322。插孔具有足够的深度使得全部数量的连接孔435进入到插孔中。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发明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Claims (15)

1.一种导管泵,包括:
马达;
导管,近端连接至所述马达;
驱动轴,被所述马达驱动;
泵体,包括:连接至所述导管远端的泵壳、收纳在所述泵壳内的叶轮;
其中,所述驱动轴包括:可转动的穿设在所述导管中的第一轴、与所述叶轮连接的第二轴;所述第二轴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一轴的刚度;所述第一轴的近端与所述马达的转动轴连接,远端与所述第二轴的近端以周向固定且轴向可相对滑动的方式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第一轴的远端固定连接有刚度大于所述第一轴刚度的连接轴部;所述连接轴部的远端和第二轴的近端之一设有配接通道,两者之另一设有伸入部;所述配接通道的截面呈非圆形的任意形状,所述伸入部的横截面与所述配接通道的截面形状适配,所述伸入部可相对滑动地插入所述配接通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连接轴部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部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端面相焊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导管的远端还设有近端轴承室;所述近端轴承室内设有将所述第二轴转动支撑的近端轴承、以及位于所述近端轴承近侧的限位件;所述近端轴承和所述限位件之间还设有至少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的止挡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连接轴部设有配接通道;所述第二轴的近端构成伸入部,其可相对滑动地插入所述配接通道;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近端轴承接触限位时,所述伸入部的近端端面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近侧,所述连接轴部的远端端面位于限位件的远侧;优选地,所述第二轴的近端经缩径形成所述伸入部并在所述伸入部的远端设有缩径台阶;所述止挡件连接在所述缩径台阶的远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端面在所述连接轴部的近端形成用于对所述伸入部轴向限位的限位台阶;优选地,所述限位台阶和所述伸入部之间的最大间距小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止挡件之间的最大间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止挡件与所述限位件接触限位或者所述止挡件与所述限位件处于最小间距位置时,所述连接轴部的远端端面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近端端面的远侧;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内部具有第一轴内管道,所述第二轴内部具有第二轴内管道,所述配接通道将所述第一轴内管道和所述第二轴内管道相连通构成导丝穿引路径。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连接轴部包括所述伸入部、以及位于所述伸入部近侧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相固连的连接部;所述配接通道位于所述第二轴的近端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止挡件与所述近端轴承相接触或者处于最小间距位置时,所述第二轴的近端端面位于所述限位件的远端端面的近侧;优选地,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轴、第二轴的外径相等,并与所述第一轴的远端端面相焊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伸入部的长度大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近端轴承之间的间隔距离;优选地,所述连接轴部在所述连接部的近侧还设有插入到所述第一轴的远端内的插入部;优选地,所述插入部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伸入部的轴向长度。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泵壳包括限定血液流道的覆膜、以及支撑部分所述覆膜的支架;所述支架的近端设有连接次管;所述连接次管构成所述近端轴承室,与所述近端轴承室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轴的远端位于所述连接次管内,所述连接轴部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内,所述伸入部的近端位于连接次管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连接次管上设有贯穿其至少部分壁厚的接合部,所述导管的远端设有容纳在所述接合部中的热熔固化成型的接合材料;优选地,所述接合材料为部分所述导管经热熔固化成型的结构;优选地,所述接合部包括开设于所述连接次管管壁上的限位凹陷,所述接合材料包括热熔固化成型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容纳于所述限位凹陷中将所述导管和所述支架至少轴向上固定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导管的远端包括套设于连接次管远端外的第一管壁部;所述第一管壁部通过热熔将部分导管材料流入所述连接次管远端的限位凹陷后固化形成所述连接凸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限位凹陷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次管上将所述连接次管的管壁径向贯通的一个或多个连接孔;优选地,所述连接孔为沿周向延伸的长孔;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连接次管的轴向平行排布;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孔在轴向上至少部分错开或重合。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导管泵,其中,所述导管的远端还在所述第一管壁部的径向内侧设有第二管壁部,所述连接次管的远端套设在所述第二管壁部外,所述第一管壁部和所述第二管壁部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次管的远端插入的夹壁插孔;所述连接凸起穿过所述限位凹陷与所述第二管壁部粘接或成一体结构。
CN202111574903.7A 2021-10-29 2021-12-21 导管泵 Active CN1142252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21/127377 2021-10-29
PCT/CN2021/127377 WO2023070515A1 (zh) 2021-10-29 2021-10-29 导管泵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5213A true CN114225213A (zh) 2022-03-25
CN114225213B CN114225213B (zh) 2023-04-25

Family

ID=80760698

Famil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4903.7A Active CN114225213B (zh) 2021-10-29 2021-12-21 导管泵
CN202220394766.2U Active CN217960998U (zh) 2021-10-29 2022-02-25 导管泵及其泵壳
CN202220416000.XU Active CN217960999U (zh) 2021-10-29 2022-02-25 导管泵及其泵壳
CN202222863344.8U Active CN219251391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CN202222863343.3U Active CN219251396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CN202222863349.0U Active CN219251398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CN202222863348.6U Active CN219251397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94766.2U Active CN217960998U (zh) 2021-10-29 2022-02-25 导管泵及其泵壳
CN202220416000.XU Active CN217960999U (zh) 2021-10-29 2022-02-25 导管泵及其泵壳
CN202222863344.8U Active CN219251391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CN202222863343.3U Active CN219251396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CN202222863349.0U Active CN219251398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CN202222863348.6U Active CN219251397U (zh) 2021-10-29 2022-10-28 导管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7) CN114225213B (zh)
WO (1) WO20230705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377A (zh) * 2023-03-15 2023-09-12 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及其注塑模具、泵头和介入式导管装置
CN116870356A (zh) * 2023-06-28 2023-10-13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泵组件及其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36684B (zh) * 2023-04-26 2024-03-12 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导管泵
CN116785582B (zh) * 2023-08-23 2023-10-24 苏州心岭迈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导管泵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1398A (zh) * 2009-07-01 2012-05-30 宾夕法尼亚州研究基金会 具有可扩张套管的血泵
WO2017015476A1 (en) * 2015-07-21 2017-01-26 Thoratec Corporation Cantilevered rotor pump and methods for axial flow blood pumping
US20170296719A1 (en) * 2011-01-06 2017-10-19 Tc1 Llc Percutaneous heart pump
WO2018088939A1 (ru) * 2016-11-09 2018-05-17 Алекс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РОТЕЕВ Микроаксиальный насос поддержки кровообращ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WO2020264174A1 (en) * 2019-06-28 2020-12-30 Abiomed, Inc. Double thermoform cannula
CN112791305A (zh) * 2021-01-22 2021-05-14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血泵及其动力传递组件
CN113453745A (zh) * 2019-02-22 2021-09-28 Ecp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带驱动轴罩的导管装置
CN113543836A (zh) * 2019-01-24 2021-10-22 马真塔医药有限公司 心室辅助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48535B (zh) * 2006-03-23 2011-10-19 宾州研究基金会 带有可膨胀叶轮泵的心脏辅助装置
EP2607712B1 (de) * 2011-12-22 2016-07-13 ECP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mbH Pumpengehäuse mit einem Innenraum zur Aufnahme eines Pumpenrotors
EP2868331B1 (de) * 2013-11-01 2016-07-13 ECP Entwicklungsgesellschaft mbH Pumpe, insbesondere Blutpumpe
CN115040777A (zh) * 2018-01-10 2022-09-13 马真塔医药有限公司 心室辅助装置
US10722631B2 (en) * 2018-02-01 2020-07-28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EP3858397A1 (en) * 2020-01-31 2021-08-04 Abiomed Europe GmbH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1398A (zh) * 2009-07-01 2012-05-30 宾夕法尼亚州研究基金会 具有可扩张套管的血泵
US20170296719A1 (en) * 2011-01-06 2017-10-19 Tc1 Llc Percutaneous heart pump
WO2017015476A1 (en) * 2015-07-21 2017-01-26 Thoratec Corporation Cantilevered rotor pump and methods for axial flow blood pumping
WO2018088939A1 (ru) * 2016-11-09 2018-05-17 Алекс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КОРОТЕЕВ Микроаксиальный насос поддержки кровообращения (варианты)
CN113543836A (zh) * 2019-01-24 2021-10-22 马真塔医药有限公司 心室辅助装置
CN113453745A (zh) * 2019-02-22 2021-09-28 Ecp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带驱动轴罩的导管装置
WO2020264174A1 (en) * 2019-06-28 2020-12-30 Abiomed, Inc. Double thermoform cannula
CN112791305A (zh) * 2021-01-22 2021-05-14 苏州心擎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血泵及其动力传递组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377A (zh) * 2023-03-15 2023-09-12 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及其注塑模具、泵头和介入式导管装置
CN116726377B (zh) * 2023-03-15 2024-05-24 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叶轮组件及其注塑模具、泵头和介入式导管装置
CN116870356A (zh) * 2023-06-28 2023-10-13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管泵组件及其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5213B (zh) 2023-04-25
CN219251391U (zh) 2023-06-27
CN219251398U (zh) 2023-06-27
CN217960999U (zh) 2022-12-06
CN219251397U (zh) 2023-06-27
CN116059524A (zh) 2023-05-05
CN217960998U (zh) 2022-12-06
WO2023070515A1 (zh) 2023-05-04
CN219251396U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25213A (zh) 导管泵
US11964144B2 (en) Sheath system for catheter pump
EP3538173B1 (en) Sheath assembly for catheter pump
US11964119B2 (en) Sheath assembly for catheter pump
US20170266358A1 (en) Cardiac connection for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CN216061675U (zh)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CN114129890B (zh) 导管泵的介入组件及介入式血泵系统
CN216908915U (zh) 心室辅助装置
CN115463338B (zh)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CN216934447U (zh) 导管泵
CN218636473U (zh) 导管泵
JP2021137574A (ja) カテーテル近位接合部
CN116059524B (zh) 导管泵
CN116726377B (zh) 叶轮组件及其注塑模具、泵头和介入式导管装置
CN219847842U (zh)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CN218871068U (zh)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CN117398598A (zh) 血泵
WO2023284339A1 (zh) 用于对心脏在发生功能衰竭时进行辅助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02, 803, 804, Building 7, No. 188 Fuchunjiang Road, High-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63

Patentee after: Xinqing Medical (Su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63 floor 8, building 7, No. 188, Fuchunjiang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NQ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