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3225A - 对等终端之间的侧链路能力信息传输和安全 - Google Patents

对等终端之间的侧链路能力信息传输和安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3225A
CN114223225A CN201980099378.2A CN201980099378A CN114223225A CN 114223225 A CN114223225 A CN 114223225A CN 201980099378 A CN201980099378 A CN 201980099378A CN 114223225 A CN114223225 A CN 114223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pability information
unicast
capability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93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3225B (zh
Inventor
汪梦珍
陈琳
张博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223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3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3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3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19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 H04L9/0822Key transport or distribution, i.e. key establishment techniques where one party creates or otherwise obtains a secret value, and securely transfers it to the other(s) using key encryption ke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04W12/047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without using a trusted network node as an anchor
    • H04W12/0471Key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0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与数字无线通信相关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与在对等终端之间传输侧链路能力和安全信息相关的技术。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基于触发事件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从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该方法还包括确定用于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Description

对等终端之间的侧链路能力信息传输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件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将世界推向日益互联和网络化的社会。移动通信的快速增长和技术方面的进步导致了对容量和连接性的更大需求。其他方面(诸如能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和延迟)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也很重要。各种技术(包括提供更高质量服务的新方法)正在讨论中。
发明内容
本文档公开了与数字无线通信相关的方法、系统和设备,并且更具体地,公开了与在终端之间传输侧链路能力信息和安全信息相关的技术。
在一个示例性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基于触发事件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
在另一示例性方面,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由第二终端从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该方法还包括由第二终端确定用于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在另一示例性方面,公开了一种包括处理器的无线通信设备。处理器被配置成实施本文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示例性方面,本文描述的各种技术可以体现为处理器可执行代码,并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程序介质上。
一些实施例可以优选地实施以条款格式编写的以下解决方案。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包括:由第一终端基于触发事件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
2.根据条款1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接收直接通信请求消息,该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指示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的请求;以及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直接通信接受消息,该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指示接受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其中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是基于向第二终端传输直接通信接受消息的。
3.根据条款1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链路修改请求,该链路修改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以及响应于从第二终端接收到链路修改请求,向第二终端传输链路修改接受消息,该链路修改接受消息指示接受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其中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是基于向第二终端传输链路修改接受消息的。
4.根据条款1的解决方案,其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其中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指示接受是响应于来自第一终端的请求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
5.根据条款1的解决方案,其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与第二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6.根据条款1的解决方案,其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查询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7.根据条款6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查询包括无线接入技术(radio accesstechnology,RAT)类型。
8.根据条款6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查询包括能力请求过滤。
9.根据条款1的解决方案,其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上层的指示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其中该指示包括以下中的一个:能力传输、接受与第二终端的新的单播链路、接受向与第二终端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成功建立与第二终端的新的单播链路。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包括:由第二终端从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以及由第二终端确定用于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11.根据条款10的解决方案,其中所述确定用于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是基于从第一终端接收的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12.根据条款10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二终端将从第一终端接收的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发送到通信节点,其中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经由侧链路终端信息消息被发送到通信节点。
13.根据条款10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二终端从通信节点接收能力查询消息,能力查询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标识符;以及由第二终端经由终端能力信息消息向通信节点发送从第一终端接收的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14.根据条款12和13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二终端从通信节点接收侧链路传输配置;以及由第二终端基于侧链路传输配置来确定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15.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无序递送的指示。
16.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短和/或长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的指示。
17.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应答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短和/或长SN的指示。
18.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RLC无应答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短和/或长SN的指示。
19.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的调制顺序和解调顺序。
20.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或启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的指示。
21.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侧链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指示。
22.根据条款1和10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侧链路无线链路监听(sidelink radio link monitoring,RLM)的指示。
23.根据条款1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安全配置信息;以及由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接收安全配置完成消息。
24.根据条款23的解决方案,其中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密钥。
25.根据条款23的解决方案,其中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算法中的任何一种。
26.根据条款23的解决方案,其中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密钥中的任何一种。
27.根据条款23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接收与第二终端相关联的安全能力信息,其中安全能力信息包括对于单播通信所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或加密算法。
28.根据条款27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一终端将与第二终端相关联的、和与第二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相关的安全能力信息转发到通信节点。
29.根据条款23的解决方案,还包括:由第一终端从通信节点接收安全信息,其中安全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密钥、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算法、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的密钥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条款23的解决方案,其中安全配置信息被应用于完整性保护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并且其中第二终端验证安全配置信息的完整性保护,并且在完整性保护的检查通过之后传输应用于完整性保护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的密钥的安全配置完成消息。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实行条款1至3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解决方案。
3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代码,所述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施条款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解决方案。
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在附件、附图和以下描述中阐述。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从条款中,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V2X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示出了在单向程序中获得对等UE能力信息和传输UE能力信息的信令过程。
图3示出了在单向程序中获得对等UE的能力信息和传输UE能力信息的信令过程。
图4示出了从基站接收侧链路安全信息的信令过程。
图5示出了在对等UE之间转发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的信令过程。
图6示出了根据第一场景的MAC PDU格式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场景的MAC PDU格式的框图。
图8示出了在对等终端之间传输侧链路能力信息的方法的框图。
图9示出了其中可以应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
图10是硬件平台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件中使用的章节标题仅是为了便于理解,并不将实施例的范围限制于描述它们的章节。另外,虽然参考5G示例描述了实施例,但是所公开的技术可以应用于使用除5G或3GPP协议之外的协议的无线系统。
新一代无线通信——5G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的发展是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的连续移动宽带演进过程的一部分。NR将提供更大的吞吐量,以允许同时连接更多用户。其他方面(诸如能耗、设备成本、频谱效率和延迟)对于满足各种通信场景的需求也很重要。
概述
远程信息处理可以指与车辆X(X:汽车、行人、连接到互联网的路边设备等)、无线通信系统网络和信息交换相关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换标准。通过车联网进行的通信可以使得车辆增加驾驶安全性,提高交通效率,并获得便利或娱乐信息。车辆网络通信可以包括三种不同类型:(1)车辆和车辆之间(车辆对车辆(或V2V))的通信、车辆和路边装备/网络基础设施(车辆对基础设施/车辆对网络(或V2I/V2N)的通信、以及车辆对行人(V2P))的通信。任何车辆网络通信可以统称为车辆对一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
图1是示例V2X通信系统的框图。在由3GPP组织的基于LTE(长期演进)的V2X通信研究中,基于用户的设备(用户设备)可以使用直接/侧链路之间的V2X通信进行通信。例如,数据可以不被基站和核心网转发,并且可以由源UE通过空中接口(PC5接口)直接传输到目标UE,如图1所示。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行业的发展,V2X通信场景进一步扩展,并且具有更高的性能要求。3GPP建立了关于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先进V2X服务的车联网通信研究,包括基于5G空中接口的车联网通信和基于5G直接链路(侧链路)的车联网通信。
系统概述
对于基于NR的车辆对一切(V2X)侧链路单播通信,可以支持PC5接口RRC信令交互。具体而言,PC5 RRC信令可以包括用于传输UE能力信息的消息。本实施例涉及获得对等UE的能力信息,并为PC5 UE能力信息交换进行交互,以进行侧链路传输参数选择。此外,在没有安全保护的情况下,PC5 RRC信令可能无法传输,并且本实施例可以提供用于在接入层(AS)处保护PC5 RRC信令的安全保护机制。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UE可以向第二UE传输侧链路能力信息。侧链路能力信息的传输可能由以下中的任何一个触发:(1)高层指示,(2)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3)发送链路修改接受消息,(4)接收到与对等UE相关的能力信息,以及(5)接收到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在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侧链路能力信息之前,第一UE可以从第二UE接收侧链路能力询问消息。
在接收到第一UE的侧链路能力信息之后,第二UE可以通过SidelinkUEInformation向基站报告第一UE的侧链路能力信息。
当接收到来自基站的能力查询消息时,第二UE可以经由UECapablility消息向基站报告第一UE的侧链路能力信息。能力查询消息可以指示第一UE的标识符,其中该标识符可以包括L2 ID、AS级ID或标识第一UE的另一ID。
第一UE可以向第二UE发送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侧链路单播通信的密钥、用于侧链路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算法以及用于侧链路单播通信的加密算法。
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用于侧链路单播信令完整性保护的密钥KSLRRCint和用于侧链路单播信令加密的密钥KSLRRCenc中的任何一个。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侧链路安全完成信息可以通过新限定的侧链路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信令消息发送,或者被包含在PC5 RRC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中来发送,或者可以包含在PC5 SRB配置信息/响应信息中来发送。
在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之前,第一UE可以接收由第二UE发送的侧链路安全能力信息。
第一UE可以向基站发送第二UE的侧链路安全能力信息。在第一UE向第二UE发送侧链路安全配置之前,第一UE可以接收由基站发送的侧链路安全信息。
侧链路安全信息可以包括用于侧链路单播通信的密钥、用于完整性保护算法的密钥和用于加密算法的密钥。
示例实施例1
PC5 UE能力交互可以包括单向程序或双向程序。在单向程序中,第一UE(UE1)可以直接向对等UE(UE2)发送其自己的UE能力信息。在双向程序中,只有当接收到来自UE2的能力查询消息时,UE1才可以向对等UE2发送其自己的能力信息。
图2示出了在单向程序中获得对等UE能力信息和传输UE能力信息的信令过程200。如图2所示,步骤201可以包括UE1 210向UE2 220发送直接通信请求(PC5广播)。
当UE2 220决定接受由UE1 210发送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并向UE1 210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时(步骤202),UE2 220可以触发向UE1 210发送UE能力(步骤203)。具体而言,UE2 220可以发送由上层(例如V2X层)触发的UE能力。当上层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时(步骤202),上层可以显式地指示UE2 220发送UE能力,或者根据由上层提交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UE2 220被间接触发以发送UE能力。UE2 220可以在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后发送UE能力信息,或者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和UE能力信息可以在同一MAC PDU中被复用以便传输。PC5RRC信令可以在RLC AM模式下发送。如果UE2 220没有从UE1接收到对应于UE能力信息的应答反馈,则UE2 220可以再次向UE1 210发送/重传UE能力信息。
在获得与UE2 220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之后,UE1 210可以选择/调整传输参数以与UE2 220通信。然后,UE1向UE2传输V2X分组(步骤204)。
PC5单播链路可以用于双向数据传输。在一段时间后,如果UE2 220有数据要发送到UE1 210,则UE2 220可以发起链路修改请求(步骤205),以向单播链路添加新的PC5 QoS流信息。如果UE1 210同意将新的QoS流添加到单播链路,则UE1通过发送链路修改接受消息来响应(步骤206)。
当UE1 210决定发送链路修改接受消息时(步骤206),可以触发UE1 210向UE2 220发送UE能力(步骤207)。具体而言,UE1 210可以发送由上层(例如V2X层)触发的UE能力,并且当上层发送链路修改接受消息时,UE1 210可以指示UE1 210接入层发送UE能力。
在获得UE1 210的能力信息之后,UE2 220可以选择/调整传输参数以向UE1 210发送数据。UE1 210可以在传输链路修改接受消息后传输UE能力信息,或者链路修改接受消息和UE能力消息可以在同一MAC PDU中被复用以便进行传输。UE2 220可以在接收到UE1 210能力信息之后向UE1 210传输数据(步骤208)。
图3示出了在单向程序中获得对等UE能力信息和传输UE能力信息的信令过程300。
考虑到PC5单播链路通常具有双向数据传输,因此可以在PC5单播链路建立后立即进行UE能力交互,这促进了后续的双向数据传输。如图3所示,当UE2 320决定接受由UE1310发送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步骤301)时,UE2 320可以向UE1 310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步骤302)。在发送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时(步骤302),UE2 320可以触发向UE1 310传输UE能力(步骤303)。
一旦接收到来自UE2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单播通信链路的成功建立),UE1 310就可以向UE2 320传输其UE能力信息(步骤304)。以这样的方式,在传输UE能力信息的UE1 310和传输UE能力信息的UE2 320之间可能没有关联性。
替代性地,在接收到来自UE2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和UE能力信息时,UE1 310可以将其UE能力信息传输到UE2 320。可选地,在UE1 310和UE2 320之间的PC5单播链路成功建立之后,可以发起UE能力交换。例如,在接收到由UE2 320发送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后,可以触发UE1 310向UE2 320发送UE能力信息,并且UE2 320在接收到UE1 310的UE能力信息时,向UE1 310发送UE能力信息。
UE能力信息可以包括PC5接口上UE的侧链路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指示是否支持无序递送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短PDCP SN的信息、所支持的报头压缩配置文件、所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所支持的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指示是否支持RLC AM短SN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RLC UM短SN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RLC UM长SN的信息、所支持的调制和解调顺序/调制和解调编码机制、指示是否支持64QAM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HARQ反馈的信息、指示是否启用HARQ反馈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发射分集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侧链路RRM测量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侧链路RLM/RLF测量的信息、所支持的蜂窝和侧链路频带组合信息、所支持的侧链路频带组合信息、指示是否支持同步信号传输的信息以及所支持的RF参数。
所支持的调制和解调顺序/调制和解调编码机制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BPSK、QPSK、QAM16、QAM64、QAM256。是否支持64QAM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指示是否支持64QAM接收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64QAM传输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HARQ反馈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指示是否支持单播HARQ反馈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群播HARQ反馈模式1的信息以及指示是否支持群播HARQ反馈模式2的信息。群播HARQ反馈模式1意味着接收UE共享反馈资源,并且可以仅执行HARQ NACK反馈。群播HARQ反馈模式2可以指每个接收UE使用独立的反馈资源。指示是否支持发射分集的信息还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指示是否支持小延迟循环延迟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空频分组码的信息。所支持的RF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FR1(低频载波频率范围,诸如0-6GHz)、FR2(高频载波频率范围,诸如6GHz或更高)。
对于双向程序,只有当从UE2接收到能力查询消息时,UE1才可以向对等UE2发送其自己的能力信息。能力查询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和能力请求过滤。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新的空中接口(R16)、或者后续协议的前向兼容版本。能力请求可以被过滤,指示仅请求对等UE的某些方面的能力信息,例如,仅请求对等UE传输所支持的调制和解调顺序/调制和解调编码机制以及支持HARQ反馈的能力。
示例实施例2
如果UE1处于连接状态,则UE1可以在获得用于对等UE2的侧链路能力信息之后向基站报告UE2的能力信息,以便基站配置UE1和UE2之间的侧链路单播通信。
UE1可以通过侧链路UE信息向基站传输单播通信对等UE(诸如UE2和其他单播通信目标UE)的侧链路能力信息。UE侧链路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无序递送、短PDCP SN、所支持的报头压缩配置文件、所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所支持的加密和解密算法、RLC AM短SN、RLC UM短SN、RLC UM长SN、调制和解调顺序/调制和解调编码机制、指示是否支持64QAM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HARQ反馈的信息、指示HARQ是否被启用/禁用的信息、指示是否支持发射分集的信息、侧链路RRM测量、侧链路RLM/RLF测量、蜂窝和侧链路频带组合信息、侧链路频带组合信息,同步信号传输和RF参数。
可选地,在UE1向基站指示侧链路单播通信的目标UE(诸如UE2)后,当由基站发送的能力请求信息指示请求侧链路单播通信目标UE2的能力信息时,UE1可以向基站传输UE2的侧链路能力信息。
替代性地,当接收到来自基站的能力查询时,UE1可以向基站发送其自己的侧链路能力信息和侧链路单播通信目标UE2的侧链路能力信息报告消息。
基站在获得由UE1报告的侧链路单播通信对等方/目标UE的侧链路能力信息后,可以根据UE1和对等UE2的能力信息(诸如侧链路资源配置模式和调制解调方案/编码机制、PDCP SN长度、RLC SN长度、侧链路RRM测量配置等)确定UE1和UE2的单播通信相关的配置,并将相关配置发送给UE1。UE1可以利用基站配置的侧链路单播传输参数与UE2进行后续通信。
示例实施例3
图4示出了从基站接收侧链路安全信息的信令过程400。V2X数据包可包含安全证书,因此用于用户面的AS安全机制可能不需要。然而,对于PC5 RRC信令,可以考虑用于PC5RRC/控制面的安全保护。PC5 RRC信令/控制面的安全保护可以由接入(AS)层安全保护机制提供。
对于发起侧链路单播通信的RRC连接的UE,基站可以为侧链路提供安全配置。当从UE1接收侧链路单播通信的新目标(UE2)时,基站向UE1提供用于UE1和UE2之间的侧链路单播信令和/或数据传输的侧链路安全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侧链路单播通信秘密密钥、用于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数据的加密算法和用于信令的加密算法。侧链路安全信息可以作为PC5 SRB/DRB配置的一部分被包括在内,或者作为侧链路单播通信通用配置的一部分被包括在内。
在接收到来自基站的侧链路安全信息后,UE1获取用于侧链路单播信令的完整性保护密钥KSLRRCint和加密密钥KSLRRCenc,以及用于侧链路单播数据传输的完整性保护密钥KSLUPint和加密密钥KSLUPenc。替代性地,UE1可以直接从基站接收侧链路安全密钥信息,也就是说,基站可以向UE1传输侧链路安全密钥信息,其可以包括:KSLUPint和KSLUPenc
图5示出了在对等UE之间转发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的信令过程500。
UE1可以向UE2传输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步骤501),UE2可以接收完整性保护算法和加密算法,并获得/获取用于信令的KSLRRCint和KSLRRCenc以及用于数据的KSLUPint和KSLUPenc。然后,UE2向UE1传输侧链路安全完成消息。
UE1可以向UE2传输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侧链路单播通信密钥、用于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信令的加密算法、用于数据的加密算法、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和KSLUPenc。如果由UE2接收的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不包括密钥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和KSLUPenc,则UE2可以自己获取密钥,诸如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和KSLUPenc。UE2向UE1发送侧链路安全完成消息。
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侧链路安全完成信息可以通过新限定的侧链路安全模式命令/安全模式完成信令消息发送、或者包含在PC5 RRC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中、或者包含在用于PC5 SRB配置/响应消息的PC5 RRC消息中。因此,在UE1和UE2之间激活了侧链路单播信令的安全保护,所有后续的PC5 RRC信令和/或数据使用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以及用于安全保护的相对应的密钥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和KSLUPenc
替代性地,UE1可以使用所指示的算法和相对应的密钥KSLRRCint应用用于信令的完整性保护,以传输安全配置信息。一旦从UE1接收到安全配置信息,UE2使用消息中指示的算法和相对应的密钥来验证消息的完整性保护,在完整性保护验证通过之后,可以获取KSLRRCenc、KSLUPint和KSLUPenc。UE2可以在传输侧链路安全完成信息时,通过使用由UE1配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相对应的密钥,对包括侧链路安全完成信息的PC5 RRC消息执行完整性保护。
对于非连接状态UE1(RRC空闲/非激活,不在覆盖范围内),UE1可以从广播系统信息消息或预配置中获得安全配置信息,诸如侧链路单播通信密钥、用于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信令的加密算法和用于数据的加密算法。然后,UE1获取用于侧链路单播信令和/或数据安全保护的对应密钥,诸如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以及KSLUPenc
可选地,UE1和UE2可以交换/协商侧链路安全配置。UE1可以获得UE2的安全能力信息,诸如所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用于侧链路单播信令和数据的加密算法。UE1可以将自身的安全能力信息与UE2的安全能力信息组合,以确定侧链路安全配置并将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发送给UE2。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个:用于侧链路单播通信的密钥、用于信令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数据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信令的加密算法和用于数据的加密算法。UE2可以获取相对应的密钥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以及KSLUPenc。可选地,侧链路安全配置信息也可以包括密钥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以及KSLUPenc
UE2可以向UE1发送侧链路安全完成信息(步骤502)。因此,在UE1和UE2之间激活了侧链路单播信令的安全保护,所有后续的PC5 RRC信令和/或数据使用相对应的加密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算法以及用于安全保护的相对应的密钥KSLRRCint、KSLRRCenc、KSLUPint和KSLUPenc
示例实施例4
根据LTE V2X侧链路通信中的MAC复用和逻辑信道优先化程序,属于由不同的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标识符)标识的逻辑信道的数据可能无法被复用到同一MAC PDU以便进行传输。在NR V2X中,可以在两个UE之间建立由不同的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标识的多个单播通信链路。如果遵循LTE V2X的MAC复用和逻辑信道优先化程序,与由不同的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标识的逻辑信道相关联的数据可能不能被复用到同一MAC PDU以便在同一对等UE之间进行传输,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一些资源浪费。例如,在所选择的目的地层2ID的侧链路逻辑信道上的可用数据被发送之后,可能还有剩余的资源,并且然后这些资源可能未被利用。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示例实施例4涉及改进用于侧链路单播通信的MAC复用和逻辑信道优先化过程。
场景1
图6示出了根据第一场景的MAC PDU格式的框图600。在第一场景下,根据LTE V2X,逻辑信道标识(LCID)在源层2标识和目的地层2标识中可以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如果在两个UE之间存在具有不同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的多于一个单播通信链路,则由不同源层2ID和目的地层2ID标识的这些单播通信链路可以包括相同的LCID。
在一些实施例中,LCID可以被修改为在UE内是唯一的,而不是在源层2标识和目的地层2标识内是唯一的。UE可以使用不同的逻辑信道标识(无重复)用于所有目的地层2标识(无论是单播、群播还是广播)。在LCP中,当UE首先选择第一目的地(目标层2标识)时,所有逻辑信道数据可以被传送并且还存在剩余资源。
UE可以继续在对应于第一目的地的实际对UE内的其他单播链路中选择第二目的地,并继续以逻辑信道优先级的递减顺序服务于第二目的地的逻辑信道,直到资源被耗尽。在这种场景下,只有第一目的地层2ID(和相对应的源层2ID)可以被包括在MAC PDU子报头中。因为PC5单播通信可以以交互式SLRB(和相关联的LCID)配置开始,对等UE可以根据在源UE中唯一的LCID来识别相对应的源和目的地层2标识。如图6所示,在UE1和UE2之间可能存在3个单播链路,即src1-dest1、src2-dest2和src3-dest3,每个链路都具有个逻辑信道数据传输。
场景2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场景的MAC PDU格式的框图700。第二场景可以包括优化用于侧链路单播通信的MAC PDU格式。首先,UE1和UE2可以相互标识它们之间的具有不同源和目的地层2标识的多个单播链路。然后,在LCP程序中,当所选择的UE的第一目的地(目的地层2标识,实际上对应于UE2)的所有逻辑信道数据被传送并且存在剩余资源时,UE1然后可以继续在朝向对应于第一目的地的实际目标UE(UE2)的其他单播链路中选择第二目的地,并且继续以逻辑信道优先级的降序服务于第二目的地的逻辑信道,直到资源被耗尽。在这种场景下,在MAC PDU中可能存在多个子报头,这些子报头中的每一个后面放置由对应于源和目的地层2ID的相关联的LCID标识的数据(MAC subPDU)。如果存在剩下的空间/剩余的资源,在由源层2ID1和目的地层2ID1标识的第一MAC子报头(src1-dest1)及其相关联的LCID数据(MAC subPDU)之后,可以跟随由源层2ID2和目的地层2ID2标识的第二MAC子报头(src2-dest2)及其相关联的LCID数据(MAC subPDU),直到空间被耗尽。
图8示出了在对等终端之间传输侧链路能力信息的方法的框图800。该方法可以包括由第一终端基于触发事件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框8002)。能力信息可以包括如在当前实施例中描述的侧链路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接收指示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的请求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以及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指示接受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其中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是基于向第二终端传输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链路修改请求,所述链路修改请求用于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以及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链路修改请求,向第二终端传输指示接受向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的链路修改接受消息,其中向第二终端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是基于向第二终端传输链路修改接受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其中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指示接受是响应于来自第一终端的请求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与第二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的能力查询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查询包括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查询包括能力请求过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上层的指示时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其中该指示包括以下中的一个:能力传输、接受与第二终端的新单播链路、接受向与第二终端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成功建立与第二终端的新的单播链路。
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由第二终端从第一终端接收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以及由第二终端确定用于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用于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是基于从第一终端接收到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二终端将从第一终端接收的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发送到通信节点,其中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经由侧链路终端信息消息被发送到通信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二终端接收来自通信节点的能力查询消息,能力查询消息包括第一终端的标识符;以及由第二终端经由终端能力信息消息向通信节点发送从第一终端接收的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二终端从通信节点接收侧链路传输配置;以及由第二终端基于侧链路传输配置来确定与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无序递送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短和/或长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SN)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无线链路控制(RLC)应答模式(AM)短和/或长SN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RLC无应答模式(UM)短和/或长SN的指示。
18.根据条款1和9中任一项的解决方案,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的调制顺序和解调顺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或启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侧链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侧链路无线链路监听(RLM)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输安全配置信息;以及由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接收安全配置完成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算法中的任何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密钥中的任何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从第二终端接收与第二终端相关联的安全能力信息,其中安全能力信息包括针对单播通信所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或加密算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将与第二终端相关联的、与单播通信相关的安全能力信息转发到通信节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向通信节点传输与第一终端相关联的、与单播通信相关的安全能力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一终端从通信节点接收安全信息,其中安全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密钥、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算法、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的密钥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配置信息被应用于完整性保护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并且其中第二终端验证安全配置信息的完整性保护,并且在完整性保护的检查通过之后传输应用于完整性保护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的密钥的安全配置完成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二终端组装要发送给第一终端的MAC PDU,其中该MAC PDU包括MAC子报头以及多个MAC subPDU,该MAC子报头包括标识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一单播链路的第一对源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该多个MAC subPDU中的每一个由逻辑信道标识进行标识,其中逻辑信道标识中的每一个在第二终端中是唯一的,其中由逻辑信道标识标识的MAC subPDU属于标识第一单播链路的第一对源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以及标识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二单播链路的第二对源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由第二终端组装要发送到第一终端的MAC PDU,其中该MAC PDU包括:第一MAC子报头以及跟随的几个MAC subPDU,该第一MAC子报头包括标识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一单播链路的第一对源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这些MACsubPDU中的每一个由逻辑信道标识来标识、属于第一对源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以及第二MAC子报头以及跟随的几个MAC subPDU,该第二MAC子报头包括标识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第二单播链路的第二对源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这些MAC subPDU中的每一个由逻辑信道标识来标识、属于第二对源标识符和目的地标识符。
图9示出了其中可以应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例。无线通信系统9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BS)905a、905b、一个或多个无线设备910a、910b、910c、910d以及核心网925。基站905a、905b可以向一个或多个无线扇区中的无线设备910a、910b、910c和910d提供无线服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站905a、905b包括定向天线,以产生两个或更多个定向波束,从而在不同扇区中提供无线覆盖。
核心网925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基站905a、905b通信。核心网925提供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和有线通信系统的连接。核心网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订阅数据库,以存储与所订阅的无线设备910a、910b、910c和910d相关的信息。第一基站905a可以基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提供无线服务,而第二基站905b可以基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提供无线服务。根据部署场景,基站905a和905b可以共处一处,或者可以被分离地安装在现场。无线设备910a、910b、910c和910d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905a、905b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文档中描述的一些技术。无线设备910a至910d可以被配置为实施本文档中描述的一些技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使用不同无线技术的多个网络。双模式或多模式无线设备包括可以用于连接不同无线网络的两种或多种无线技术。
图10是硬件平台的一部分的框图表示。诸如网络设备或基站或无线设备(或UE)的硬件平台1005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1010,诸如实施本文档中呈现的技术中一种或多种的微处理器。硬件平台1005可以包括收发器电子设备1015,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接口(诸如天线1020)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硬件平台1005可以实施具有用于传输和接收数据的已定义协议的其他通信接口。硬件平台1005可以包括被配置成存储信息(诸如数据和/或指令)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未明确示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电子设备1010可以包括收发器电子设备1015的至少一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硬件平台1005来实施所公开的技术、模块或功能和网络节点中的至少一些。
根据前述内容,应当理解的是,为了说明的目的,本文已经描述了当前公开的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因此,除了如被所附权利要求限制那样之外,当前公开的技术不受限制。
本文档中描述的所公开的和其他的实施例、模块和功能操作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中实施,或者在包括本文档中公开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结构等价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计算机软件、固件或硬件中实施。所公开的和其他的实施例可以被实施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即被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便由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或用于控制数据处理装置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的一个或多个模块。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存储设备、机器可读存储基板、存储器设备、实现机器可读传播信号的物质的组合物,或者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术语“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处理数据的所有装置、设备和机器,作为示例包括可编程处理器、计算机或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机。除了硬件之外,该装置可以包括为所讨论的计算机程序创建执行环境的代码,例如,构成处理器固件、协议栈、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或它们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的代码。所传播的信号是人工生成的信号,例如被生成来编码信息以便传输到合适的接收器装置的机器生成的电信号、光信号或电磁信号。
计算机程序(也被称为程序、软件、软件应用、脚本或代码)可以以任何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编写,并且它可以以任何形式部署,包括作为独立程序或作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他单元部署。计算机程序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程序可以被存储在保存其他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中(例如,被存储在标记语言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被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调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中的部分的文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部署为在一台计算机上或在位于一个站点或分布在多个站点上并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台计算机上执行。
本文中描述的过程和逻辑流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来执行,该一个或多个可编程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以通过对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并生成输出来执行功能。过程和逻辑流程也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来执行,并且装置也可以被实施为专用逻辑电路系统,例如,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ASIC(专用集成电路)。
作为示例,适于执行计算机程序的处理器包括通用微处理器和专用微处理器两者,以及任何类型的数字计算机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般而言,处理器将从只读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或两者接收指令和数据。计算机的基本要素是用于执行指令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一般而言,计算机还将包括用于存储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例如磁盘、磁光盘或光盘),或者可操作地被耦合为从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接收数据或向该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设备传送数据,或者进行接收和传送两者。然而,计算机不需要这样的设备。适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和数据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设备,作为示例包括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存储器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磁盘);磁光盘;以及CD ROM和DVD-ROM盘。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由专用逻辑电路系统补充或被并入其中。
尽管本专利文件包含许多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任何发明的范围或可能要求保护的内容的限制,而是被解释为对特定于特殊发明的特殊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本专利文件中在分离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以组合的方式实施。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离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来实施。而且,尽管特征可以在上面被描述为在某些组合中起作用,并且甚至最初也是这样要求保护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来自所要求保护的组合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从该组合中排除,并且所要求保护的组合可以针对子组合或子组合的变体。
类似地,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该被理解为要求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以序列顺序执行这些操作,或者执行全部所示出的操作,以获得期望的结果。而且,本专利文件中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各种系统组件的分离不应该被理解为在所有实施例中需要这种分离。
仅描述了几个实施方式和示例,并且可以基于本专利文献中描述和示出的内容进行其它实施、增强和变化。

Claims (32)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所述第一终端基于触发事件向第二终端传输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所述直接通信请求消息指示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的请求;以及
由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所述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指示接受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其中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是基于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直接通信接受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链路修改请求,所述链路修改请求用于请求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所述链路修改请求,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链路修改接受消息,所述链路修改接受消息指示接受向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其中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是基于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所述链路修改接受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时传输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其中所述直接通信接受消息指示接受是响应于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请求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建立单播链路的直接通信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时传输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能力查询时传输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力查询包括无线接入技术(RAT)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能力查询包括能力请求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在接收到来自上层的指示时传输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其中所述指示包括以下中的一个:能力传输、接受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新的单播链路、接受向与所述第二终端的单播链路添加服务质量流、成功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新的单播链路。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第二终端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与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直接通信的能力相关;以及
由所述第二终端确定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用于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是基于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的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二终端将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的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发送到通信节点,其中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所述能力信息经由侧链路终端信息消息被发送到所述通信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节点的能力查询消息,所述能力查询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符;以及
由所述第二终端经由终端能力信息消息向通信节点发送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的与所述第一终端相关联的能力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二终端从所述通信节点接收侧链路传输配置;以及
由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侧链路传输配置来确定与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的传输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无序递送的指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短和/或长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SN)的指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无线链路控制(RLC)应答模式(AM)短和/或长SN的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RLC无应答模式(UM)短和/或长SN的指示。
19.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的调制顺序和解调顺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或启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反馈的指示。
21.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侧链路无线资源管理(RRM)测量的指示。
22.根据权利要求1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力信息包括支持侧链路无线链路监听(RLM)的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传输安全配置信息;以及
由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安全配置完成消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密钥。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算法中的任何一种。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配置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的密钥中的任何一种。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终端从所述第二终端接收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关联的安全能力信息,其中所述安全能力信息包括对于单播通信所支持的完整性保护算法和/或加密算法。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终端将与所述第二终端相关联的、和与所述第二终端进行单播通信相关的安全能力信息转发到通信节点。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由所述第一终端从通信节点接收安全信息,其中所述安全信息包括用于单播通信的密钥、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算法、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算法、用于单播通信的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和用于单播通信的加密的密钥中的至少一个。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配置信息被应用于所述完整性保护算法和完整性保护的密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终端验证所述安全配置信息的完整性保护,并且在所述完整性保护的检查通过之后传输应用于所述完整性保护算法和所述完整性保护的密钥的安全配置完成消息。
3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实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处理器。
3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代码,所述代码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80099378.2A 2019-08-15 2019-08-15 对等终端之间的侧链路能力信息传输和安全 Active CN114223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9/100695 WO2021026851A1 (en) 2019-08-15 2019-08-15 Sidelink capabi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security between peer terminal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3225A true CN114223225A (zh) 2022-03-22
CN114223225B CN114223225B (zh) 2023-07-14

Family

ID=74570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9378.2A Active CN114223225B (zh) 2019-08-15 2019-08-15 对等终端之间的侧链路能力信息传输和安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74763A1 (zh)
EP (1) EP4014518A4 (zh)
KR (1) KR20220047772A (zh)
CN (1) CN114223225B (zh)
WO (1) WO20210268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5840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能力的交互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10409937A1 (en) * 2020-06-29 2021-12-3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ue) reporting sidelink 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4015498A1 (en) * 2022-07-14 2024-01-18 Innopeak Technology, Inc. Security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2546A1 (ja) * 2006-03-07 2007-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CN101047892A (zh) * 2007-01-29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接收mbms业务的方法、mbms业务会话检测方法及mbms业务传输系统
US20090121021A1 (en) * 2007-11-14 2009-05-14 Wang Ynjiun P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terminal with wireless path selection capability
CN103067563A (zh) * 2011-10-19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管理和发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636278A (zh) * 2011-04-29 2014-03-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同时的单播和多播/广播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95605A (zh) * 2016-10-27 2018-05-0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直通单播发送控制方法
CN108307389A (zh) * 2016-09-26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保护方法、网络接入设备及终端
CN108702616A (zh) * 2016-04-25 2018-10-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90037621A1 (en) * 2016-03-30 2019-01-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WO2019061180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ECUTING DOUBLE CONNECTIVITY LATERAL LINK COMMUNICATIONS
CN109845331A (zh) * 2016-10-17 2019-06-04 金雅拓M2M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
US20190223231A1 (en) * 2016-09-09 2019-07-18 Nec Corporation App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42340B2 (en) * 2009-02-10 2015-05-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transfer of capability support information in a multi-rat environment
CN104284299A (zh) * 2013-07-09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集群多播决策方法、集群终端及集群服务器
WO2018231006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pidly reporting frequency measurement results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29188A (zh) * 2017-08-21 2019-03-05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Btrunc的集群用户测量GAP规避方法及设备
US10939288B2 (en) * 2018-01-14 2021-03-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ellular unicast link establishment for vehicle-to-vehicle (V2V) communication
CN110830958B (zh) * 2018-08-10 2023-01-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直通链路的单播连接建立方法、终端及装置
KR20200114316A (ko) * 2019-03-28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사이드링크 RLC (Radio Link Control) 계층 파라미터를 구성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200344574A1 (en) * 2019-04-24 2020-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ue operation related to feedback resource determination in sidelink groupcas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328223B1 (ko) * 2019-05-02 2021-11-18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유니 캐스트 전송의 SLRB(Sidelink Radio Bearer) 구성을 요청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2546A1 (ja) * 2006-03-07 2007-09-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CN101047892A (zh) * 2007-01-29 2007-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接收mbms业务的方法、mbms业务会话检测方法及mbms业务传输系统
US20090121021A1 (en) * 2007-11-14 2009-05-14 Wang Ynjiun P Encoded information reading terminal with wireless path selection capability
CN103636278A (zh) * 2011-04-29 2014-03-1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同时的单播和多播/广播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067563A (zh) * 2011-10-19 2013-04-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能力信息管理和发现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90037621A1 (en) * 2016-03-30 2019-01-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sen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CN108702616A (zh) * 2016-04-25 2018-10-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20190223231A1 (en) * 2016-09-09 2019-07-18 Nec Corporation App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8307389A (zh) * 2016-09-26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安全保护方法、网络接入设备及终端
CN109845331A (zh) * 2016-10-17 2019-06-04 金雅拓M2M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
CN107995605A (zh) * 2016-10-27 2018-05-04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直通单播发送控制方法
WO2019061180A1 (en) * 2017-09-28 2019-04-04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ECUTING DOUBLE CONNECTIVITY LATERAL LINK COMMUN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PO: "Discussion on PC5-RRC for unicast",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5BIS R2-1903211》 *
OPPO: "Discussion on PC5-RRC for unicast",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5BIS R2-1903211》, 29 March 2019 (2019-03-29), pages 2 *
VIVO: "R2-1817108 "Sidelink unicast procedures in NR"", 《3GPP TSG_RAN\WG2_RL2》 *
VIVO: "R2-1817108 "Sidelink unicast procedures in NR"", 《3GPP TSG_RAN\WG2_RL2》, 2 November 2018 (2018-11-0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5840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路径切换能力的交互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47772A (ko) 2022-04-19
EP4014518A4 (en) 2022-08-03
EP4014518A1 (en) 2022-06-22
US20220174763A1 (en) 2022-06-02
CN114223225B (zh) 2023-07-14
WO2021026851A1 (en) 2021-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35358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配置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03016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220174763A1 (en) Sidelink capability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security between peer terminals
KR10243542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118929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support for sidelink relay service
CN112752299B (zh) 重新映射以进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JP202108308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サイドリンク伝送リソースを要求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31257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释放侧链路无线电承载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297642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tilization of full length of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CN11036614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190215899A1 (en) Releasing signaling radio bearers for cell groups
US20220070732A1 (en) Management of backhaul bearer for control plane signaling transmissions
WO2021168257A1 (en) Multicast service handover and data forwarding
CN113163454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请求侧链路传送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CN114982289A (zh)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支持条件切换和双栈协议切换期间数据转发的方法
CN110971356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502401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组播服务和广播服务建立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71573A (zh) 处理侧链路通信的无效rrc重新配置消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439053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到网络中继的适配层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CN116671243A (zh) 侧链路中继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38075A1 (en)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rminal that supports 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90048305A (ko) 차량간 멀티캐스트와 메시지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201689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3015454A1 (zh) 路径建立方法、选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20056130A (ko) 사이드링크에서 릴레이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