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1251B -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1251B
CN114221251B CN202111271609.9A CN202111271609A CN114221251B CN 114221251 B CN114221251 B CN 114221251B CN 202111271609 A CN202111271609 A CN 202111271609A CN 114221251 B CN114221251 B CN 1142212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res
iron
cross
connect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16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1251A (zh
Inventor
石海英
梁理
谭宇
糟海钰
黄佐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Guizhou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Guizhou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Guizhou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Guizhou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160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12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12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2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12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2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7/00Overhead 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 H02G7/20Spatial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lines or cables on poles, posts or t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待搭接的两座铁塔上分别固定连接一根连接臂,连接臂与两座铁塔的连线垂直,连接臂与水平面平行,连接臂与所连接的铁塔连接点的高度低于铁塔连接导线连接点高度,待搭接的铁塔两端的铁塔连接导线连接点向最近的连接臂的垂直投影位于连接臂两端之间;S02、使用交叉绝缘线连接待搭接的两座铁塔上的2根连接臂的不同侧的两端点,交叉绝缘线位于已有导线之上;S03、在两座铁塔之间搭接连接导线;S04、拆除交叉绝缘线;S05、拆除连接臂。以解决现有技术从悬崖或山谷底部到已有导线之上的落差巨大,这种建造方法工程量巨大,将导致巨大的建造成本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属于铁塔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电连接导线铁塔接线时,如果遇到待搭接连接导线的下方也有输电连接导线,一般需要先在已有导线上方待搭接连接导线下方设置安全防护装置,避免待搭接连接导线因事故掉落在已有的连接导线上导致事故。
但是在山区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已有导线处于悬崖中或者山谷上,如果采用传统的办法,需要从悬崖或者山谷底部建造一个支撑架,使支撑架顶部位于已有导线之上待搭接连接导线之下,当待搭接连接导线掉落以后可防止待搭接连接导线掉落到已有导线上导致已有导线短接。但是传统的办法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从悬崖或山谷底部到已有导线之上的落差巨大,这种建造方法工程量巨大,将导致巨大的建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待搭接的两座铁塔上分别固定连接一根连接臂,连接臂与两座铁塔的连线垂直,连接臂与水平面平行,连接臂与所连接的铁塔连接点的高度低于铁塔连接导线连接点高度,待搭接的铁塔两端的铁塔连接导线连接点向最近的连接臂的垂直投影位于连接臂两端之间;
S02、使用交叉绝缘线连接待搭接的两座铁塔上的2根连接臂的不同侧的两端点,交叉绝缘线位于已有导线之上;
S03、在两座铁塔之间搭接连接导线;
S04、拆除交叉绝缘线;
S05、拆除连接臂。
进一步地,所述交叉绝缘线包括2根,2根交叉绝缘线相互交叉,2根交叉绝缘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臂不同侧的两端。
进一步地,交叉绝缘线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2-1、在待搭接的两座铁塔中的其中一座处使用无人机将第1交叉绝缘线的一端带到另一座待搭接铁塔处,第1交叉绝缘线的重量低于无人机的载荷;
S02-2、选择待搭接的两座铁塔中的其中一座,在第i交叉绝缘线一端固定连接第i+1交叉绝缘线,使用第i交叉绝缘线将第i+1交叉绝缘线拉到另一座铁塔处,第i+1交叉绝缘线的载荷高于第i交叉绝缘线重量,i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S02-3、重复步骤S02-2,将i的赋值累加1直到第i+1根检测交叉绝缘线的承载力大于铁塔间搭接连接导线掉落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
平行绝缘线,所述平行绝缘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待搭接的两座铁塔上的连接臂的同侧端点。
进一步地,还包括:
所述平行绝缘线包括2根,2根平行绝缘线与连接臂的不同侧的端点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绝缘线的连接方法与交叉绝缘线的连接方法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铁塔上固定连接臂,并且使铁塔两端的铁塔连接导线连接点向最近的连接臂的垂直投影位于连接臂两端之间,由于交叉绝缘线两端分别连接不同侧的连接臂两端点,当连接导线掉落时,交叉绝缘线必然将连接导线阻挡,使连接导线被交叉绝缘线托住,从而避免了连接导线直接冲击下方的已有线路,和避免了连接导线搭接在下方已有线路的不同相之间造成短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避免了直接从悬崖或山谷底部由于落差巨大,工程量大大减小,建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5上方进行铁塔3接线的搭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从悬崖或谷底建造支撑架,工程量巨大的问题,具有工程量小,建造成本低的优点。
本申请实施实例中的技术方案为现有技术需要从悬崖或谷底建造支撑架,工程量巨大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在铁塔3上固定连接臂7,并且使铁塔3两端的铁塔连接导线5连接点3-1向最近的连接臂7的垂直投影位于连接臂7两端之间,由于交叉绝缘线6两端分别连接不同侧的连接臂7两端点,当连接导线5掉落时,交叉绝缘线6必然将连接导线5阻挡,使连接导线5被交叉绝缘线6托住,从而避免了连接导线5直接冲击下方的已有线路,和避免了连接导线5搭接在下方已有线路的不同相之间造成短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避免了直接从悬崖或山谷底部由于落差巨大,工程量大大减小,建造成本低。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实例1:参考图1-2,两座铁塔3分别位于第一山峰1和第二山峰2或悬崖两边上,为了在两山峰之间搭接连接导线5而不影响下部的已有导线4,并且相比现有技术能够降低建造成本,本专利通过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5上方进行铁塔3接线的搭接方法进行搭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上分别固定连接一根连接臂7,连接臂7与两座铁塔3的连线垂直,连接臂7与水平面平行,连接臂7与所连接的铁塔3连接点的高度低于铁塔连接导线5连接点3-1高度,待搭接的铁塔3两端的铁塔连接导线5连接点3-1向最近的连接臂7的垂直投影位于连接臂7两端之间;
S02、使用交叉绝缘线6连接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上的2根连接臂7的不同侧的两端点,交叉绝缘线6位于已有导线4之上;
S03、在两座铁塔3之间搭接连接导线5;
S04、拆除交叉绝缘线6;
S05、拆除连接臂7。
在使用本方法时,可适当调整绝缘线与连接导线5的高度差,以调整连接导线5对绝缘线的冲击力。
通过在铁塔3上固定连接臂7,并且使铁塔3两端的铁塔连接导线5连接点3-1向最近的连接臂7的垂直投影位于连接臂7两端之间,由于交叉绝缘线6两端分别连接不同侧的连接臂7两端点,当连接导线5掉落时,交叉绝缘线6必然将连接导线5阻挡,使连接导线5被交叉绝缘线6托住,从而避免了连接导线5直接冲击下方的已有线路,和避免了连接导线5搭接在下方已有线路的不同相之间造成短路,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避免了直接从悬崖或山谷底部由于落差巨大,工程量大大减小,建造成本低。
进一步地,所述交叉绝缘线6包括2根,2根交叉绝缘线6相互交叉,2根交叉绝缘线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臂7不同侧的两端。
2根交叉的绝缘线,使得连接导线5掉落时绝缘线与连接导线5的接触点更多,能够更好的托住连接导线5,
进一步地,交叉绝缘线6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2-1、在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中的其中一座处使用无人机将第1交叉绝缘线6的一端带到另一座待搭接铁塔3处,第1交叉绝缘线6的重量低于无人机的载荷;
S02-2、选择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中的其中一座,在第i交叉绝缘线6一端固定连接第i+1交叉绝缘线6,使用第i交叉绝缘线6将第i+1交叉绝缘线6拉到另一座铁塔3处,第i+1交叉绝缘线6的载荷高于第i交叉绝缘线6重量,i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S02-3、重复步骤S02-2,将i的赋值累加1直到第i+1根检测交叉绝缘线6的承载力大于铁塔3间搭接连接导线5掉落的冲击力。
现有技术中通过人手牵引存在易受障碍物阻挡导致交叉绝缘线6缠绕、被拉断或速度慢的问题,第一次连接两铁塔3的交叉绝缘线6通过无人机牵引,并且使交叉绝缘线6的重量低于无人机的载荷,由于没有阻挡,一是被缠绕的概率大大降低;二是被拉断的概率取决于交叉绝缘线6对自身重量的承载力,因此只要选用强度较高的材料,例如尼龙线等,可大大降低交叉绝缘线6被拉断的概率;三是无人机能够很快的将交叉绝缘线6牵引到另一座铁塔3,然后通过前一根交叉绝缘线6牵引另一根载荷更高的交叉绝缘线6,直到交叉绝缘线6的承载力大于铁塔3间搭接连接导线5掉落的冲击力,实现了大重量的交叉绝缘线6对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的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平行绝缘线8,所述平行绝缘线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上的连接臂7的同侧端点。
这里通过平行绝缘线8进一步增加绝缘线对连接导线5的接触点,增加绝缘线的承载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平行绝缘线8包括2根,2根平行绝缘线8与连接臂7的不同侧的端点固定连接。
进一步增加绝缘线对连接导线5的接触点,增加绝缘线的承载力。
进一步地,所述平行绝缘线8的连接方法与交叉绝缘线6的连接方法相同。
使得平行绝缘线8能够快速的连接两铁塔3,并且被缠绕概率被拉断概率大大降低。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在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上分别固定连接一根连接臂(7),连接臂(7)与两座铁塔(3)的连线垂直,连接臂(7)与水平面平行,连接臂(7)与所连接的铁塔(3)连接点的高度低于铁塔连接导线(5)连接点(3-1)高度,待搭接的铁塔(3)两端的铁塔连接导线(5)连接点(3-1)向最近的连接臂(7)的垂直投影位于连接臂(7)两端之间;
S02、使用交叉绝缘线(6)连接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上的2根连接臂(7)的不同侧的两端点,交叉绝缘线(6)位于已有导线(4)之上;
S03、在两座铁塔(3)之间搭接连接导线(5);
S04、拆除交叉绝缘线(6);
S05、拆除连接臂(7);
交叉绝缘线(6)的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2-1、在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中的其中一座处使用无人机将第1交叉绝缘线(6)的一端带到另一座待搭接铁塔(3)处,第1交叉绝缘线(6)的重量低于无人机的载荷;
S02-2、选择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中的其中一座,在第i交叉绝缘线(6)一端固定连接第i+1交叉绝缘线(6),使用第i交叉绝缘线(6)将第i+1交叉绝缘线(6)拉到另一座铁塔(3)处,第i+1交叉绝缘线(6)的载荷高于第i交叉绝缘线(6)重量,i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S02-3、重复步骤S02-2,将i的赋值累加1直到第i+1根检测交叉绝缘线(6)的承载力大于铁塔(3)间搭接连接导线(5)掉落的冲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绝缘线(6)包括2根,2根交叉绝缘线(6)相互交叉,2根交叉绝缘线(6)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连接臂(7)不同侧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平行绝缘线(8),所述平行绝缘线(8)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待搭接的两座铁塔(3)上的连接臂(7)的同侧端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平行绝缘线(8)包括2根,2根平行绝缘线(8)与连接臂(7)的不同侧的端点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绝缘线(8)的连接方法与交叉绝缘线(6)的连接方法相同。
CN202111271609.9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Active CN1142212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1609.9A CN114221251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1609.9A CN114221251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251A CN114221251A (zh) 2022-03-22
CN114221251B true CN114221251B (zh) 2024-01-23

Family

ID=8069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1609.9A Active CN114221251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125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47362B (de) * 1934-04-24 1936-10-26 Bbc Ag Oesterr Elastische Kettenfahrleitung für elektrische Bahnen mit hohen Geschwindigkeiten.
GB9607049D0 (en) * 1996-04-03 1996-06-05 Bicc Plc Method of replacing conductor
CN1288276A (zh) * 2000-08-02 2001-03-21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 利用架空索道进行跨越施工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0988580B1 (ko) * 2010-05-03 2010-10-18 (주)한누리 기존 철탑을 이용한 가선용 공중 보호망 설치공법
CN102324712A (zh) * 2011-09-19 2012-01-18 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高压输变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法
CN204316006U (zh) * 2014-12-30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跨越封网装置
CN204793832U (zh) * 2015-04-13 2015-11-18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配网多回线路带电检修提线工具
CN105914658A (zh) * 2016-05-19 2016-08-3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弧垂控制的无人机微张力引绳牵放方法
CN207039065U (zh) * 2017-07-21 2018-02-2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输电线路封网装置
CN107834434A (zh) * 2017-09-27 2018-03-23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用于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的跨越方法
CN207303823U (zh) * 2017-06-10 2018-05-01 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带电跨越架
CN208674744U (zh) * 2018-04-12 2019-03-29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辅助横担跨越电力线的封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47362B (de) * 1934-04-24 1936-10-26 Bbc Ag Oesterr Elastische Kettenfahrleitung für elektrische Bahnen mit hohen Geschwindigkeiten.
GB9607049D0 (en) * 1996-04-03 1996-06-05 Bicc Plc Method of replacing conductor
CN1288276A (zh) * 2000-08-02 2001-03-21 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 利用架空索道进行跨越施工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0988580B1 (ko) * 2010-05-03 2010-10-18 (주)한누리 기존 철탑을 이용한 가선용 공중 보호망 설치공법
CN102324712A (zh) * 2011-09-19 2012-01-18 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一种高压输变电线路带电跨越施工方法
CN204316006U (zh) * 2014-12-30 2015-05-0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跨越封网装置
CN204793832U (zh) * 2015-04-13 2015-11-18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配网多回线路带电检修提线工具
CN105914658A (zh) * 2016-05-19 2016-08-31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淮安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弧垂控制的无人机微张力引绳牵放方法
CN207303823U (zh) * 2017-06-10 2018-05-01 内蒙古第三电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新型带电跨越架
CN207039065U (zh) * 2017-07-21 2018-02-23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一种带定位装置的输电线路封网装置
CN107834434A (zh) * 2017-09-27 2018-03-23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 用于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的跨越方法
CN208674744U (zh) * 2018-04-12 2019-03-29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辅助横担跨越电力线的封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251A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21251B (zh) 一种在带电连接导线上方进行铁塔接线的搭接方法
JPH0729606B2 (ja) 無線による自動列車制御装置
CN112776677A (zh) 一种适用于大载流量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悬挂结构
CN216289497U (zh) 多功能智能杆等电位连接结构
CN209046214U (zh) 一种特高压换流站直流转换开关回路减震结构
CN106786298A (zh) 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自发热除冰系统
CN215870688U (zh) 双回路输电塔
CN214273121U (zh) 拉线塔
CN216889795U (zh) 一种用于gil安装的龙门吊系统
CN111145956A (zh) 接触线、接触网和无人机
KR100392351B1 (ko) 765kv 송전선로의 연선공법
CN215733167U (zh) 一种空间受限处所电缆放线滑车工具
CN219387416U (zh) 一种混压三回路转角钢管四杆
CN209786630U (zh) 输电线路跨越装置
CN218117409U (zh) ±400kV直流与220kV交流混合输电线路直线塔
CN216783308U (zh) 折弯型腕臂与定位装置
CN215419338U (zh) 导线分离器
CN113054599B (zh) 一种线缆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5296242B (zh) 用于电缆终端塔电缆与架空电线连接的悬吊式安装结构
CN216507974U (zh) 一种移动充电桩系统
CN211320817U (zh) 架空线缆槽
CN216649185U (zh) 特高压山区大转角塔的压线装置
CN218021273U (zh) 一种肩架
CN218522380U (zh) 一种双回路异形终端钢管杆
CN213934319U (zh) 一种可定位的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