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21147A -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 Google Patents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21147A
CN114221147A CN202111590243.1A CN202111590243A CN114221147A CN 114221147 A CN114221147 A CN 114221147A CN 202111590243 A CN202111590243 A CN 202111590243A CN 114221147 A CN114221147 A CN 114221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gue
terminal
termination
tongue piec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02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21147B (zh
Inventor
刘红亮
李儒友
原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02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21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21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21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21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能够根据现场的需要调节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之间的角度。所述组合式接线端子由适于压接线缆的压线套筒和适于与线束紧固件连接的端接舌片组合而成,其中,压线套筒具有线缆压接部以及从线缆压接部朝与线缆相反一侧凸出的压线套筒侧连接部,端接舌片具有能与压线套筒的压线套筒侧连接部连接的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以及设置于端接舌片侧连接部的与压线套筒相反一侧的舌片部,在舌片部上形成有供线束紧固件穿过的通孔,在压线套筒的压线套筒侧连接部和端接舌片的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花键,压线套筒侧连接部与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之间通过花键啮合,以调节和控制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

Description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工业电力传输、船舶、汽车和航空业等广泛使用的接线端子,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根据现场的需要调节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之间的角度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接线端子,例如在飞机上使用的接线端子都是一体式的且无法对角度进行调节,但是,在线束的三维设计过程中,由于线束中各线缆在空间走向复杂,且无法预先测量线束两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安装角度。
鉴于无法测量线束两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安装角度这一现实问题,为了避免因线束两端的接线端子之间的安装角度的不适配而导致线束无法安装或是在安装后线束上留有较大安装应力问题,在线束制作时通常能采取如下两种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如图11所示根据数模形状预估大概的角度,并按照预估的结果压接线束两端的接线端子,第二个方法是如图12所示先压接一端的接线端子,而另外一端的接线端子则在飞机上进行安装采样后再压接。
但是,在第一个方法中,存在线束两端依照预估的结果压接的接线端子之间的角度与实际有偏差,导致线束无法安装或是线束的安装应力较大的情况,而在第二个方法中,则会导致线束制作过程周期延长,线束安装效率低等问题。同时,如果在压接后要改变两端的接线端子的舌片角度或是弯折角度,则需要剪掉原来的接线端子后重新压接新的接线端子,费时费力,而且成本也高。
因此,亟需一种在安装过程中能够根据现场的需要调节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之间的角度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该组合式接线端子能够根据现场的需要调节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之间的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该组合式接线端子能够根据现场的需要选择或者更换合适弯折角度的端接舌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接线端子包括:压线套筒,所述压线套筒适于压接线缆;端接舌片,所述端接舌片适于与线束紧固件连接;以及紧固连接件,所述紧固连接件用于将所述压线套筒与所述端接舌片紧固连接,所述压线套筒具有适于所述线缆压接的线缆压接部以及从所述线缆压接部朝与压接侧相反一侧凸出的压线套筒侧连接部,所述端接舌片具有能与所述压线套筒的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连接的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的与所述压线套筒相反一侧的舌片部,在所述舌片部上形成有供所述线束紧固件穿过的通孔,在所述压线套筒的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和所述端接舌片的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花键,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花键啮合,以调节和控制所述端接舌片与所述压线套筒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与现有的角度不可调节的接线端子相比,本发明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具有如下优点:
(1)在本发明的由压线套筒和端接舌片组合而成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中,所述端接舌片与所述压线套筒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安装角度)可调,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
(2)使用了本发明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后,能在线束制作过程中无需考虑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相对于被固定部的角度(周向角度),能减少线束制作周期,提高制作效率;
(3)在安装时,通过现场选择合适弯折角度的端接舌片和调节端接舌片和压线套筒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端接舌片的舌片部相对于压线套筒的周向位置),从而能使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的舌片部)更适配于实际的安装要求,避免安装后对线束造成较大的安装应力。
(4)在使用现有的接线端子时,从后续的维护需求出发,在准备线缆长度时需要预先留出至少两次位置调节所需剪去的端接余量。但是,通过采用本发明这样的由端接舌片和压线套筒组合而成的组合式接线端子,在准备线缆长度时,无需为位置调节而预先留出端接余量,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优选的是,所述端接舌片具有所述舌片部相对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以不同角度折弯的多个构型。
或者,优选的是,所述端接舌片的所述舌片部能相对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以不同角度折弯。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倘若因线束的布线路径的更改,即使端接舌片的舌片部被调节到期望的周向位置后仍不能适配于被固定部400,则此时,只需选用并更换为不同弯折角度的端接舌片或是调节端接舌片的舌片部相对于连接筒状部的弯折角度即可,操作简单。另一方面,在使用现有的接线端子时,则需将原有的接线端子剪掉,重新压接新的端子,所需时间较长,位置调节所花费的成本更高。
优选的是,在所述压线套筒的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与所述端接舌片的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分处,分别形成有紧固孔,在所述紧固孔内刻设有内螺纹,通过使刻设于所述紧固连接件的外螺纹与刻设于所述紧固孔内的所述内螺纹螺合,来将所述压线套筒与所述端接舌片连接在一起并锁紧。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可靠地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组合式接线端子还包括平垫圈,所述平垫圈套设在所述紧固连接件的紧固部上。
更优选的是,所述组合式接线端子还包括弹簧垫圈,所述弹簧垫圈套设在所述紧固连接件的所述紧固部上,并位于所述紧固连接件的旋紧部与所述平垫圈之间。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能利用平垫圈对端接舌片的供紧固连接件安装的表面进行保护,另外,通过将弹簧垫圈套设在所述紧固连接件的紧固部上并使其位于所述紧固连接件的旋紧部与所述平垫圈之间,能防止所述紧固连接件松脱。
优选的是,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是连接柱部,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是在与所述压线套筒连接时收容所述连接柱部的连接筒状部,或是,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是连接柱部,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是在与所述端接舌片连接时收容所述连接柱部的连接筒状部。
更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筒状部内的、与所述连接柱部抵接的抵接部分为从所述连接筒状部的内底面外周朝所述连接柱部一侧均匀地凸出设置的凸台。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通过将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和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中一方设为连接柱部,而将另一方设为连接筒状部,能以简单的形状实现两者彼此的套接,同时也便于在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和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中设置花键,而无需使用复杂的构件组合。
另外,通过使所述连接筒状部内的、与所述连接柱部抵接的抵接部分为凸台,能够利用该凸台在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的连接部分之间形成的连续电路径,以防止在连接部分之间形成电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其示出了端接舌片相对于压线套筒的弯折角度为0°(未弯折)时的一个构型。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的各组件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中,端接舌片相对于压线套筒的弯折角度为45°时的、不同于图1的构型的另一个构型的示意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中,端接舌片相对于压线套筒的弯折角度为90°时的、不同于图1、图3的构型的又一个构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中的端接舌片和压线套筒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分解剖视图。
图6是示意表示端接舌片与压线套筒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即,端接舌片的舌片部在周向上的位置)能够发生改变的示意图,其中,实线表示改变前的舌片部在周向上的位置,而虚线表示改变后的舌片部在周向上的位置。
图7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中的压线套筒压接在线缆的一端时的形态的局部剖切示意图,其中,端接舌片尚未被安装于压线套筒。
图8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中的压线套筒压接在线缆的两端时的形态的示意图,其中,端接舌片尚未被安装于压线套筒。
图9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与线缆连接而成的线束的示意图,其中,在该组合式接线端子中,将端接舌片安装于压线套筒。
图10是表示将图9所示的线束经由线束紧固件固定于被固定部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采取第一个方法制作而成的线束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现有技术中采取第二个方法制作而成的线束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组合式接线端子;
110 压线套筒;
111 线缆压接部;
112 连接柱部;
1121 花键;
1122 紧固孔;
1122a 内螺纹;
120 端接舌片;
121 连接筒状部;
1211 花键;
1212 紧固孔;
1212a 内螺纹;
1213 内底面;
1214 凸台;
122 舌片部;
122a 通孔;
130 紧固连接件;
131 紧固部;
131a 外螺纹;
132 旋紧部;
140 平垫圈;
150 弹簧垫圈;
200 线缆;
300 线束紧固件;
400 被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5,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的整体结构的示意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包括:压线套筒110,所述压线套筒110适于压接线缆200;端接舌片120,所述端接舌片120适于与线束紧固件300连接;紧固连接件130,所述紧固连接件130例如是螺钉,用于将压线套筒110与端接舌片120连接;平垫圈140,所述平垫圈140套设在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紧固部131上,用于对端接舌片120的供所述紧固连接件130安装的表面进行保护;以及弹簧垫圈150,所述弹簧垫圈150套设在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紧固部131上,并位于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旋紧部132与所述平垫圈140之间,用于防止所述紧固连接件130松脱。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的各组件的分解结构的示意分解立体图。图3和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中,端接舌片相对于压线套筒弯折成45°和90°角度时的构型的示意立体图。
如图2所示,所述压线套筒110具有供线缆200压接的线缆压接部111和从所述线缆压接部111朝与线缆200相反一侧凸出的连接柱部112,而所述端接舌片120具有在与所述压线套筒110连接时收容所述连接柱部112的连接筒状部121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筒状部121的与压线套筒110相反一侧的舌片部122,在舌片部122上形成有供线束紧固件300穿过的通孔122a。
图1和图2示出了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相对于所述连接筒状部121的弯折角度为0°(未弯折)的一个构型,但可以准备许多不同弯折角度的端接舌片120,以应对实际安装时的需求。例如,图3示出了弯折角度为45°的另一个构型,而图4示出了弯折角度为90°的又一个构型。除此之外,还可以将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设置成能相对于所述连接筒状部121以不同的角度弯折。
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中的端接舌片120和压线套筒110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分解剖视图。
如图5所示,在所述压线套筒110的连接柱部112和所述端接舌片120的连接筒状部121上分别形成有花键1121、1211,所述连接柱部112和所述连接筒状部121之间通过花键1121、1211啮合,用于调节和控制端接舌片120与压线套筒110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即,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相对于压线套筒110的周向位置)。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通过使端接舌片120相对于压线套筒110旋转,能改变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在周向上的位置,同时,选用不同弯折角度的端接舌片120或是改变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相对于连接筒状部121的弯折角度,能够使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灵活地适配于不同位置的被固定部400(参见图10)。
另外,如图5所示,在所述压线套筒110的连接柱部112与所述端接舌片120的连接筒状部121连接的连接部分处分别形成有紧固孔1122、1212,在所述紧固孔1122、1212内刻设有内螺纹1122a、1212a,通过旋动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旋紧部132以使刻设于所述紧固部131上的外螺纹131a与刻设于所述紧固孔1122、1212内的内螺纹1122a、1212a螺合,从而将所述压线套筒110与所述端接舌片120连接在一起并锁紧。
此外,在所述端接舌片120的连接筒状部121内的、与所述压线套筒110的连接柱部112抵接的抵接部分是从连接筒状部121的内底面1213外周朝所述连接柱部112一侧均匀地凸出设置的凸台1214,用于在所述端接舌片120与所述压线套筒110的连接部分(即,连接柱部112和连接筒状部121)之间形成的连续电路径,以防止在所述连接部分之间形成电弧。
接着,参照图7至图10,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与线缆200及被固定部400装配固定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7、图8所示,使用未图示的压线工具将线缆200的各端分别压接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的压线套筒110的线缆压接部111中。接着,对于不能调节舌片部122相对于连接筒状部121的弯折角度的端接舌片120,选用合适角度的端接舌片120,而对于能调节舌片部122相对于连接筒状部121的弯折角度的端接舌片120,使用该端接舌片120并调节至合适的折弯角度,随后如图9所示通过紧固连接件130将端接舌片120与压线套筒110连接在一起。然后,根据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与被固定部400的位置,按需调节端接舌片120与压线套筒110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相对于压线套筒110的周向位置),以免在线束的线缆上作用有较大的安装应力。最后,如图10所示,通过线束紧固件300将角度调节完成后的接线端子100的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连接到被固定部400上。
根据如上所述构成,在本发明中,由于接线端子是能调节端接舌片120与压线套筒110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或是在此基础上,还能调节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相对于连接筒状部121的弯折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因此,本发明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的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与被固定部400之间的安装角度可调,并且调节方式简单方便。
此外,线缆在使用了本发明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制成线束之后,能在线束制作过程中无需考虑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120的角度,从而能减少线束的制作周期,提高制作效率。
另外,在将制作好的线束安装于被固定部400时,通过调节端接舌片120与压线套筒110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相对于压线套筒110的周向位置),从而能使接线端子的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更适配于实际的安装要求,避免安装后对线束造成较大的安装应力。
再者,倘若因线束的布线路径的更改,即使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被调节到期望的周向位置后仍不能适配于被固定部400,则此时,只需选用并更换为不同弯折角度(例如图3的弯折角度为45°的构型或是图4的弯折角度为90°的构型)的端接舌片120或是调节端接舌片120的舌片部122相对于连接筒状部121的弯折角度即可,操作简单。另一方面,在使用现有的接线端子时,则需将原有的接线端子剪掉,重新压接新的端子,所需时间较长,位置调节所花费的成本更高。
另外,在使用现有的接线端子时,从后续的维护需求出发,在准备线缆长度时需要预先留出至少两次位置调节所需剪去的端接余量。但是,通过采用本发明这样的由端接舌片120和压线套筒110组合而成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在准备线缆长度时,无需为位置调节而预先留出端接余量,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例如,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以所述压线套筒110具有连接柱部112而所述端接舌片120具有在与所述压线套筒110连接时收容所述连接柱部112的连接筒状部12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端接舌片120具有连接柱部而使压线套筒110具有在与所述端接舌片120连接时收容该连接柱部的连接筒状部。从压线套筒110与端接舌片120相互连接的连接强度出发,优选采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形态,但在利用前述变形形态的情况下,只要使压线套筒110的连接筒状部的内底壁具有足以使紧固连接件130牢固固定的壁厚,则能实现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以在所述端接舌片120的连接筒状部121内的、与所述压线套筒110的连接柱部112抵接的抵接部分是从连接筒状部121的内底面1213外周朝所述连接柱部112一侧均匀地凸出设置的凸台1214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利用前述变形形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压线套筒110的连接筒状部内的、与所述端接舌片120的连接柱部抵接的抵接部分为从连接筒状部的内底面外周朝所述连接柱部一侧均匀地凸出设置的凸台。

Claims (8)

1.一种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包括:
压线套筒(110),所述压线套筒(110)适于压接线缆(200);
端接舌片(120),所述端接舌片(120)适于与线束紧固件(300)连接;以及
紧固连接件(130),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用于将所述压线套筒(110)与所述端接舌片(120)紧固连接,
所述压线套筒(110)具有适于所述线缆(200)压接的线缆压接部(111)以及从所述线缆压接部(111)朝与压接侧相反一侧凸出的压线套筒侧连接部,
所述端接舌片(120)具有能与所述压线套筒(110)的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连接的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的与所述压线套筒(110)相反一侧的舌片部(122),在所述舌片部(122)上形成有供所述线束紧固件(300)穿过的通孔(122a),
在所述压线套筒(110)的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和所述端接舌片(120)的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上分别形成有花键(1121、1211),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之间通过所述花键(1121、1211)啮合,以调节和控制所述端接舌片(120)与所述压线套筒(110)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接舌片(120)具有所述舌片部(122)相对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以不同角度折弯的多个构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接舌片(120)的所述舌片部(122)能相对于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以不同角度折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压线套筒(110)的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与所述端接舌片(120)的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连接的连接部分处,分别形成有紧固孔(1122、1212),
在所述紧固孔(1122、1212)内刻设有内螺纹(1122a、1212a),
通过使刻设于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外螺纹(131a)与刻设于所述紧固孔(1122、1212)内的所述内螺纹(1122a、1212a)螺合,来将所述压线套筒(110)与所述端接舌片(120)连接在一起并锁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式接线端子(100)还包括平垫圈(140),所述平垫圈(140)套设在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紧固部(131)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式接线端子(100)还包括弹簧垫圈(150),所述弹簧垫圈(150)套设在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所述紧固部(131)上,并位于所述紧固连接件(130)的旋紧部(132)与所述平垫圈(140)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是连接柱部(112),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是在与所述压线套筒(110)连接时收容所述连接柱部(112)的连接筒状部(121),或是,
所述端接舌片侧连接部是连接柱部,所述压线套筒侧连接部是在与所述端接舌片(120)连接时收容所述连接柱部的连接筒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筒状部(121)内的、与所述连接柱部(112)抵接的抵接部分为从所述连接筒状部(121)的内底面(1213)外周朝所述连接柱部(112)一侧均匀地凸出设置的凸台(1214)。
CN202111590243.1A 2021-12-23 2021-12-23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Active CN114221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0243.1A CN114221147B (zh) 2021-12-23 2021-12-23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0243.1A CN114221147B (zh) 2021-12-23 2021-12-23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147A true CN114221147A (zh) 2022-03-22
CN114221147B CN114221147B (zh) 2023-02-03

Family

ID=80705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0243.1A Active CN114221147B (zh) 2021-12-23 2021-12-23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21147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5653B1 (en) * 1999-07-23 2004-02-24 Swenco Products, Inc. No-crim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50191883A1 (en) * 2004-02-27 2005-09-01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Compression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rotating lug terminal
JP2006012608A (ja) * 2004-06-25 2006-01-1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積み重ね型アース端子
KR20080082719A (ko) * 2007-03-09 2008-09-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회전형 링 터미널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기적 접속부재
CN101356691A (zh) * 2005-10-21 2009-01-28 开尔文·帕特里克·多曼 用于电池的电缆连接器装置
CN206532905U (zh) * 2017-03-24 2017-09-29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一种可变向端头绝缘棒
CN206922044U (zh) * 2017-07-12 2018-01-23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变电站垂直引下线接地装置
CN206986278U (zh) * 2016-10-07 2018-02-09 伊佐瓦克有限责任公司 圆筒型磁控溅射系统
CN107834219A (zh) * 2016-09-15 2018-03-23 波音公司 可变时钟终端组装件
CN108206340A (zh) * 2017-12-19 2018-06-26 陈健超 一种高压电用验电以及接地装置
US20210119355A1 (en) * 2019-10-17 2021-04-22 Production Spring, LLC Electrical ground strap assembly providing increased point of contact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bolt
CN213184647U (zh) * 2020-08-20 2021-05-11 苏州海之杰电器有限公司 可调节接线端子
CN213989265U (zh) * 2021-02-01 2021-08-17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装配式双导线设备线夹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5653B1 (en) * 1999-07-23 2004-02-24 Swenco Products, Inc. No-crimp electrical connector
US20050191883A1 (en) * 2004-02-27 2005-09-01 Thomas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Compression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rotating lug terminal
JP2006012608A (ja) * 2004-06-25 2006-01-12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積み重ね型アース端子
CN101356691A (zh) * 2005-10-21 2009-01-28 开尔文·帕特里克·多曼 用于电池的电缆连接器装置
KR20080082719A (ko) * 2007-03-09 2008-09-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회전형 링 터미널을 포함하고 있는 전기적 접속부재
CN107834219A (zh) * 2016-09-15 2018-03-23 波音公司 可变时钟终端组装件
CN206986278U (zh) * 2016-10-07 2018-02-09 伊佐瓦克有限责任公司 圆筒型磁控溅射系统
CN206532905U (zh) * 2017-03-24 2017-09-29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哈尔滨供电公司 一种可变向端头绝缘棒
CN206922044U (zh) * 2017-07-12 2018-01-23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变电站垂直引下线接地装置
CN108206340A (zh) * 2017-12-19 2018-06-26 陈健超 一种高压电用验电以及接地装置
US20210119355A1 (en) * 2019-10-17 2021-04-22 Production Spring, LLC Electrical ground strap assembly providing increased point of contact between a terminal and a bolt
CN213184647U (zh) * 2020-08-20 2021-05-11 苏州海之杰电器有限公司 可调节接线端子
CN213989265U (zh) * 2021-02-01 2021-08-17 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装配式双导线设备线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21147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3132B2 (en) Connector terminal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20080274645A1 (en) High power terminal block assembly
US7309263B2 (en) Combination wedge tap connector
US8500475B2 (en) Harness connector
CN103618172B (zh) 一种可防误插编码锁紧的微距形电连接器
US4708663A (en) Rotatable electrical elbow fitting
US20120028509A1 (en) Fixing structure for fixing metal plate and bolt to synthetic resin member
CN107667451B (zh) 电缆的压接连接系统及其装配方法、紧固套管
US10957994B2 (en) Wedge connecto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and connections including same
US5066246A (en) Mounting bracke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210105832A (ko) 접촉 디바이스, 접촉 시스템, 및 이러한 접촉 시스템을 조립하기 위한 방법
US9627782B2 (en) Connecting element
CN114221147B (zh) 能调节角度的组合式接线端子
US20140106627A1 (en) Reconfigurable Terminal with Multiple Configurations
US496826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835093B1 (en) Multiple jack bulkhead feedthrough adapter
US20100093214A1 (en) Accessory of the backshell type for connector
US4892987A (en) Mounting for electrical control
US3354419A (en) Variable angle spark plug connector
DE4034425A1 (de) Steckverbindergehaeuse
US20080252158A1 (en) Torque resistant terminal block assembly
WO2013054400A1 (ja) 配線導体の接続構造
DE102016223839A1 (de) Elektromotor
JP2900102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に於けるガイド部材
JP6095180B1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