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00677A -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00677A
CN114200677A CN202111547626.0A CN202111547626A CN114200677A CN 114200677 A CN114200677 A CN 114200677A CN 202111547626 A CN202111547626 A CN 202111547626A CN 114200677 A CN114200677 A CN 114200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lock
heat dissipation
block
clip
shaped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762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00677B (zh
Inventor
黄武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762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00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00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0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00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00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上述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前盖和连接盖,前盖左侧设有连接盖;开关,连接盖的前侧左下部设有开关;佩戴壳,连接盖左侧设有佩戴壳;回形固定块,佩戴壳右部设有回形固定块,回形固定块位于连接盖的内侧。本发明通过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的作用,能够加速外部挡板和内部固定块之间的空气流动,然后通过第一制冷片的作用,能够对空气进行制冷,从而能够对VR设备进行散热降温,避免使用者出汗,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VR设备是现代显示技术中的一种全新技术,人们常用的VR设备一般是头戴式的,因为头戴式VR设备能够贴合人们的头部,所以不容易发生掉落,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
使用者在使用头戴式VR设备时,头戴式VR设备会散发热量,由于头戴式VR设备会紧密的贴合使用者的头部,导致散热性不好,戴久了会很感到很闷热,甚至出汗,从而会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此时使用者会将头戴式VR设备摘下来,等待一段时间后才会继续使用,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头戴式VR设备戴久了会很感到很闷热,甚至出汗,从而会影响使用者的体验感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的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前盖和连接盖,前盖左侧设有所述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前侧左下部设有开关;所述连接盖左侧设有佩戴壳;
所述佩戴壳右部设有回形固定块,所述回形固定块位于连接盖的内侧;位于回形固定块右侧设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上设有控制箱;所述散热机构上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回形固定块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机构;所述回形固定块内部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上设有阻挡机构;
散热机构包括:
外部挡板,回形固定块右侧设有外部挡板并连通,外部挡板的顶部中间与控制箱连接;
内部固定块,回形固定块右侧设有内部固定块,内部固定块位于外部挡板内侧,内部固定块的内壁右侧与温度感应器连接;
第一散热扇,内部固定块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中间均设有用于给VR设备散热的第一散热扇;
第二散热扇,内部固定块内壁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给VR设备散热的第二散热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引导机构包括:
传动杆,回形固定块的内部右上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
转板,传动杆上部均设有用于挡住回形固定块和外部挡板之间的空气流通的转板;
第一固定块,回形固定块的内部右上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位于传动杆下方;
第一电机,第一固定块左侧均设有第一电机;
第一直齿轮,传动杆下部均设有第一直齿轮;
第一连接杆,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
第二直齿轮,第一连接杆上均设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均与相邻的第一直齿轮啮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冷却机构包括:
进气冷却管,回形固定块的内侧上部前后对称设有进气冷却管;
第一制冷片,进气冷却管的外侧中部均左右对称设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制冷的第一制冷片;
出气管,回形固定块的内侧左上部前后对称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位于进气冷却管外侧,出气管均与相邻的进气冷却管连接并连通。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阻挡机构包括:
第二固定块,出气管外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块;
挡块,第二固定块左部均滑动式设有挡块,挡块均挡住出气管外侧,挡块均与回形固定块滑动式连接;
齿条,挡块的底部左侧均设有齿条;
支撑弹簧,挡块的左侧下部与回形固定块之间均设有支撑弹簧;
第二电机,回形固定块内部的左侧上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二电机;
第二连接杆,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
第三直齿轮,第二连接杆内侧均设有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均与相邻的齿条啮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还包括用于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降温的第二引导机构,第二引导机构包括:
冷气管,回形固定块的内侧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冷气管;
连接管,冷气管左侧与相邻的出气管左侧之间均间隔设有三根连接管并连通;
第二制冷片,冷气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制冷片;
电磁阀,连接管中部均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还包括用于减少噪音的静音机构,静音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块,第一散热扇上均间隔设有12个第一支撑块;
第二支撑块,外部挡板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支撑块;
导向框,外部挡板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设有导向框,导向框位于第二支撑块右侧;
第一固定杆,第一支撑块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固定杆;
传动板,第一固定杆中部均设有传动板;
扭力弹簧,第一固定杆外侧均绕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和传动板连接;
转动环,外部挡板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转动式设有转动环,转动环均与相邻的导向框滑动式连接;
第二固定杆,转动环外侧均间隔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均与相邻的传动板滑动式连接;
扇形转动块,第一固定杆内侧均设有扇形转动块;
电动推杆,第二支撑块上均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右侧均与相邻的转动环接触。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控制箱内包括开关电源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供电,开关电源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总开关通过电性连接,开关和温度感应器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制冷片、第二制冷片、第一散热扇、第二散热扇、电磁阀、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动推杆均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佩戴壳内壁设有海绵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其显著进步在于:
本发明通过第一散热扇和第二散热扇的复合作用,能够加速外部挡板和内部固定块之间的空气流动,然后通过第一制冷片的作用,能够对空气进行制冷,从而能够对VR设备进行散热降温,避免使用者出汗,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同时本发明的转板能够挡住回形固定块和外部挡板之间的空气流动,挡块能够挡住回形固定块和内部固定块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避免热冷空气交融,影响散热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散热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散热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一引导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阻挡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D部分的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第二引导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冷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标号:1-前盖,2-连接盖,21-开关,22-控制箱,23-温度感应器,3-佩戴壳,4-回形固定块,5-散热机构,51-外部挡板,52-内部固定块,53-第一散热扇,54-第二散热扇,6-第一引导机构,61-转板,62-传动杆,63-第一固定块,64-第一电机,65-第一直齿轮,66-第二直齿轮,67-第一连接杆,7-冷却机构,71-进气冷却管,72-第一制冷片,73-出气管,8-阻挡机构,81-挡块,82-第二固定块,83-齿条,84-第三直齿轮,85-第二连接杆,86-支撑弹簧,87-第二电机,9-第二引导机构,91-冷气管,92-第二制冷片,93-连接管,94-电磁阀,10-静音机构,101-第一支撑块,102-第二支撑块,103-导向框,104-第一固定杆,105-传动板,106-第二固定杆,107-转动环,108-扇形转动块,109-电动推杆,1010-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前盖1、连接盖2、开关21、控制箱22、温度感应器23、佩戴壳3、回形固定块4、散热机构5、第一引导机构6、冷却机构7和阻挡机构8;其他具体结构详见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6;
上述前盖1左侧焊接有连接盖2,连接盖2的前侧左下部设有开关21,连接盖2左侧焊接有佩戴壳3;佩戴壳3内壁设有海绵垫,能够使得使用者佩戴更加的舒适;
上述佩戴壳3右部设有回形固定块4,回形固定块4位于连接盖2的内侧,回形固定块4右侧设有用于对VR设备进行散热的散热机构5;散热机构5上设有控制箱22;散热机构5上设有温度感应器23,回形固定块4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机构6,回形,固定块4内部设有冷却机构7,冷却机构7上设有阻挡机构8。
参照图2、图6和图8,上述散热机构5包括外部挡板51、内部固定块52、第一散热扇53和第二散热扇54;
上述回形固定块4右侧设有外部挡板51并连通,外部挡板51的顶部中间与控制箱22连接,回形固定块4右侧设有内部固定块52,内部固定块52位于外部挡板51内侧,内部固定块52的内壁右侧与温度感应器23连接;同时详见图2,该内部固定块52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中间均栓接有第一散热扇53,内部固定块5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栓接有第二散热扇54;通过分析主要的技术方案可知,该第一散热扇53和第二散热扇54在工作时,能够加速外部挡板51和内部固定块52之间的空气流通,达到散热的目的。
参照图3、图4、图5、图11和图12,上述第一引导机构6包括转板61、传动杆62、第一固定块63、第一电机64、第一直齿轮65、第二直齿轮66和第一连接杆67;上述回形固定块4的内部右上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62,传动杆62上部均焊接有转板61;转板61能够挡住回形固定块4和外部挡板51之间,通过转板61的转动能够控制外部挡板51内的空气走向(该技术效果可以进一步的提升散热性能);
回形固定块4的内部右上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63;第一固定块63位于传动杆62下方,第一固定块63左侧均栓接有第一电机64;传动杆62下部均设有第一直齿轮65;
上述第一电机64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67,第一连接杆67上均设有第二直齿轮66,第二直齿轮66均与相邻的第一直齿轮65啮合。
参照图7和图16,冷却机构7包括进气冷却管71、第一制冷片72和出气管73;
上述回形固定块4的内侧上部前后对称设有进气冷却管71,进气冷却管71的外侧中部均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制冷片72;当转板61转动打开时,外部挡板51内的空气能够进入进气冷却管71中,第一制冷片72能够对空气进行制冷;回形固定块4的内侧左上部前后对称设有出气管73,出气管73位于进气冷却管71外侧,出气管73均与相邻的进气冷却管71连接并连通。
参照图4、图5、图7、图13、图14和图16,上述阻挡机构8包括挡块81、第二固定块82、齿条83、第三直齿轮84、第二连接杆85、支撑弹簧86和第二电机87。
其中,出气管73外侧均焊接有第二固定块82,第二固定块82左部均滑动式设有挡块81,挡块81均挡住出气管73外侧;挡块81均与回形固定块4滑动式连接,挡块81往下运动时,进气冷却管71中的冷空气能够通过出气管73和回形固定块4进入内部固定块52内,达到降温的效果;
上述挡块81的底部左侧均设有齿条83,挡块81的左侧下部与回形固定块4之间均设有支撑弹簧86,回形固定块4内部的左侧上部前后对称栓接有第二电机87;第二电机87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85,第二连接杆85内侧均设有第三直齿轮84,第三直齿轮84均与相邻的齿条83啮合。
当人们需要使用该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时,首先将VR设备放入内部固定块52中,然后将佩戴壳3戴在头部即可,然后按下电源总开关,使得该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通电;
温度感应器23、第一散热扇53和第二散热扇54开始工作,第一散热扇53能够将内部固定块52中的空气排入至外部挡板51中,然后第二散热扇54能够将外部挡板51中的空气排入至内部固定块52中,达到一个空气流通的目的。
上述VR设备在使用时会散发热量,当温度感应器23检测到内部固定块52内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温度感应器23发出信号(逻辑控制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一制冷片72开始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机64和第二电机87正转2秒(“该2秒”的上述预设时间周期由研究人员根据经验得到,其也并不局限于此数值),第一电机6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连接杆67正转,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66正转,第二直齿轮66带动第一直齿轮65反转,从而带动传动杆62和转板61反转90度,进一步使得转板61不再挡住回形固定块4和外部挡板51之间;此时外部挡板51内的空气能够进入回形固定块4内部;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从多个角度以及层面上(例如:制冷片改进,充分气体流动接触、控制外部挡板内的空气走向等等)提升主机壳体内的散热性能,因此其是一种复合式的微型壳体内电子散热技术改进,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较多的变化,且该变化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效果;
同时,第二电机87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连接杆85正转,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84正转,上述第三直齿轮84带动齿条83往下运动,齿条83带动挡块81往下运动,触发支撑弹簧86压缩动作,使得挡块81不再挡住出气管73后侧。2秒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机64和第二电机87停止工作;此时外部挡板51中的空气会通过进气冷却管71和出气管73进入到回形固定块4内部;当空气在进气冷却管71中流动时,第一制冷片72会对空气进行降温,使得冷空气会从回形固定块4内重新回到内部固定块52中,从而对VR设备进行降温。
然而当温度感应器23检测到内部固定块52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感应器2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一制冷片72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机64和第二电机87反转,第一电机64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连接杆67反转动作,从而带动第二直齿轮66反转动作;
第二直齿轮66带动第一直齿轮65正转动作,从而触发带动传动杆62和转板61正转90度复位,使得转板61重新挡住回形固定块4和外部挡板51之间;此时外部挡板51内的空气不能进入回形固定块4内部;
同时,第二电机87的输出轴带动第二连接杆85反转,从而带动第三直齿轮84反转,第三直齿轮84带动齿条83往上运动复位;齿条83带动挡块81往上运动复位,支撑弹簧86恢复原状,使得挡块81重新挡住出气管73后侧;2秒后,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机64和第二电机87停止工作;此时外部挡板51中的空气不会再进入回形固定块4内部;
如此往复,当人们不需要使用该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时,再按下电源总开关,使得该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断电,温度感应器23、第一散热扇53和第二散热扇54停止工作,最后将该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摘下来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参照图4、图5、图7、图11和图15,还包括第二引导机构9,第二引导机构9包括冷气管91、第二制冷片92、连接管93和电磁阀94;回形固定块4的内侧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冷气管91,冷气管91左侧与相邻的出气管73左侧之间均间隔设有三根连接管93并连通;冷气管9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制冷片92,连接管93中部均设有电磁阀94;当电磁阀94通电打开后,出气管73中的冷空气能够通过连接管93进入冷气管91中,第二制冷片92能够对空气再次制冷,从而对使用者的头部降温。
当人们感到闷热时,可以按动一次开关21,开关21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二制冷片92开始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94通电打开,此时出气管73中的部分冷空气会通过连接管93进入冷气管91中;第二制冷片92能够再次对空气进行制冷,此时冷气管91中的冷空气会进入到回形固定块4内侧,此时人们的头部贴合佩戴壳3,能够对人们的头部达到降温的效果;当人们不需要降温时,可以再按动一次开关21,开关21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第二制冷片92停止工作;同时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94断电关闭,此时出气管73中的冷空气不再进入冷气管91中。
参照图6、图9和图10,还包括静音机构10,上述静音机构10包括第一支撑块101、第二支撑块102、导向框103、第一固定杆104、传动板105、第二固定杆106、转动环107、扇形转动块108、电动推杆109和扭力弹簧1010;第一散热扇53上均间隔设有12个第一支撑块101;外部挡板51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支撑块102;外部挡板51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焊接有导向框103;导向框103位于第二支撑块102右侧,第一支撑块101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固定杆104;
上述第一固定杆104中部均焊接有传动板105,第一固定杆104外侧均绕有扭力弹簧1010,扭力弹簧10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101和传动板105连接;外部挡板51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转动式设有转动环107,转动环107均与相邻的导向框103滑动式连接;
转动环107外侧均间隔设有第二固定杆106,第二固定杆106均与相邻的传动板105滑动式连接,第一固定杆104内侧均设有扇形转动块108;分析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当扇形转动块108转动时,能够使得内部固定块52内的空气以螺旋状排出,减少噪音,第二支撑块102上均设有电动推杆109,电动推杆109的伸缩杆右侧均与相邻的转动环107接触。
当温度感应器23检测到内部固定块52内的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温度感应器2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动推杆109工作1秒,此时电动推杆109的伸缩杆伸长,挤压转动环107发生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固定杆106转动,第二固定杆106带动传动板105发生转动,扭力弹簧1010发生形变,从而带动第一固定杆104和扇形转动块108发生转动;
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推杆109停止工作,此时第一散热扇53将内部固定块52中的空气排入至外部挡板51中,空气经过扇形转动块108会呈螺旋状排出,从而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
当温度感应器23检测到内部固定块52内的温度低于预设值时,温度感应器23发出信号,控制模块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动推杆109工作1秒,此时电动推杆109的伸缩杆缩短;电动推杆109的伸缩杆与转动环107分离,扭力弹簧1010恢复原状,带动传动板105、第一固定杆104和扇形转动块108反转复位,传动板105带动第二固定杆106和转动环107反转复位;1秒后,控制模块控制电动推杆109停止工作。
本发明通过电动推杆作为驱动力,能够带动转动环转动,从而带动扇形转动块发生翻转,使得内部固定块内的空气以螺旋状往外排至外部挡板,能够减少噪音。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该控制箱针对多种被执行机构采用了相应了控制电路;该控制箱22内包括开关电源和控制模块,开关电源为整个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供电,开关电源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控制模块和电源总开关通过电性连接;上述控制模块上连接有DS1302时钟芯片(或称DS1302时钟数字电路)和24C02数字电路(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的数字控制电路,对于数字电路时钟工作原理本申请不再赘述);与此同时,上述开关21和温度感应器23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制冷片72、第二制冷片92、第一散热扇53、第二散热扇54、电磁阀94、第一电机64、第二电机87和电动推杆109均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最后,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均属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盖(1)和连接盖(2),前盖(1)左侧设有所述连接盖(2);所述连接盖(2)的前侧左下部设有开关(21);所述连接盖(2)左侧设有佩戴壳(3);
所述佩戴壳(3)右部设有回形固定块(4),所述回形固定块(4)位于连接盖(2)的内侧;
位于回形固定块(4)右侧设有散热机构(5);散热机构(5)上设有控制箱(22);散热机构(5)上设有温度感应器(23);所述回形固定块(4)内部设有第一引导机构(6);所述回形固定块(4)内部设有冷却机构(7);所述冷却机构(7)上设有阻挡机构(8);
所述散热机构(5)包括:
外部挡板(51),回形固定块(4)右侧设有外部挡板(51)并连通,外部挡板(51)的顶部中间与控制箱(22)连接;
内部固定块(52),回形固定块(4)右侧设有内部固定块(52),内部固定块(52)位于外部挡板(51)内侧,内部固定块(52)的内壁右侧与温度感应器(23)连接;
第一散热扇(53),内部固定块(52)的顶部中间和底部中间均设有用于给VR设备散热的第一散热扇(53);
第二散热扇(54),内部固定块(52)内壁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给VR设备散热的第二散热扇(5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引导机构(6)包括:
传动杆(62),回形固定块(4)的内部右上侧前后对称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62);
转板(61),传动杆(62)上部均设有用于挡住回形固定块(4)和外部挡板(51)之间的空气流通的转板(61);
第一固定块(63),回形固定块(4)的内部右上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固定块(63),第一固定块(63)位于传动杆(62)下方;
第一电机(64),第一固定块(63)左侧均设有第一电机(64);
第一直齿轮(65),传动杆(62)下部均设有第一直齿轮(65);
第一连接杆(67),第一电机(64)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连接杆(67);
第二直齿轮(66),第一连接杆(67)上均设有第二直齿轮(66),第二直齿轮(66)均与相邻的第一直齿轮(65)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机构(7)包括:
进气冷却管(71),回形固定块(4)的内侧上部前后对称设有进气冷却管(71);
第一制冷片(72),进气冷却管(71)的外侧中部均左右对称设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制冷的第一制冷片(72);
出气管(73),回形固定块(4)的内侧左上部前后对称设有出气管(73),出气管(73)位于进气冷却管(71)外侧,出气管(73)均与相邻的进气冷却管(71)连接并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阻挡机构(8)包括:
第二固定块(82),出气管(73)外侧均设有第二固定块(82);
挡块(81),第二固定块(82)左部均滑动式设有挡块(81),挡块(81)均挡住出气管(73)外侧,挡块(81)均与回形固定块(4)滑动式连接;
齿条(83),挡块(81)的底部左侧均设有齿条(83);
支撑弹簧(86),挡块(81)的左侧下部与回形固定块(4)之间均设有支撑弹簧(86);
第二电机(87),回形固定块(4)内部的左侧上部前后对称设有第二电机(87);
第二连接杆(85),第二电机(87)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二连接杆(85);
第三直齿轮(84),第二连接杆(85)内侧均设有第三直齿轮(84),第三直齿轮(84)均与相邻的齿条(83)啮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使用者头部进行降温的第二引导机构(9),第二引导机构(9)包括:
冷气管(91),回形固定块(4)的内侧中部前后对称设有冷气管(91);
连接管(93),冷气管(91)左侧与相邻的出气管(73)左侧之间均间隔设有三根连接管(93)并连通;
第二制冷片(92),冷气管(9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制冷片(92);
电磁阀(94),连接管(93)中部均设有电磁阀(9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减少噪音的静音机构(10),静音机构(10)包括:
第一支撑块(101),第一散热扇(53)上均间隔设有12个第一支撑块(101);
第二支撑块(102),外部挡板(51)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设有第二支撑块(102);
导向框(103),外部挡板(51)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设有导向框(103),导向框(103)位于第二支撑块(102)右侧;
第一固定杆(104),第一支撑块(101)上部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固定杆(104);
传动板(105),第一固定杆(104)中部均设有传动板(105);
扭力弹簧(1010),第一固定杆(104)外侧均绕有扭力弹簧(1010),扭力弹簧(10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块(101)和传动板(105)连接;
转动环(107),外部挡板(51)的内顶部中间和内底部中间均转动式设有转动环(107),转动环(107)均与相邻的导向框(103)滑动式连接;
第二固定杆(106),转动环(107)外侧均间隔设有第二固定杆(106),第二固定杆(106)均与相邻的传动板(105)滑动式连接;
扇形转动块(108),第一固定杆(104)内侧均设有扇形转动块(108);
电动推杆(109),第二支撑块(102)上均设有电动推杆(109),电动推杆(109)的伸缩杆右侧均与相邻的转动环(107)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箱(22)内包括开关电源和控制模块,所述开关电源为整个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供电,所述开关电源上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源总开关,所述控制模块和电源总开关通过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21)和温度感应器(23)均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性连接,第一制冷片(72)、第二制冷片(92)、第一散热扇(53)、第二散热扇(54)、电磁阀(94)、第一电机(64)、第二电机(87)和电动推杆(109)均与控制模块通过外围电路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壳(3)内壁设有海绵垫。
CN202111547626.0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Active CN114200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7626.0A CN114200677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7626.0A CN114200677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0677A true CN114200677A (zh) 2022-03-18
CN114200677B CN114200677B (zh) 2023-04-11

Family

ID=8065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7626.0A Active CN114200677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006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8592A (zh) * 2023-10-30 2023-12-01 玩出梦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55748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eat Radi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46871A (zh) * 2016-10-20 2017-05-10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系统的头戴显示器
CN107943134A (zh) * 2017-10-20 2018-04-20 安徽奥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温控的vr头盔
CN208888486U (zh) * 2018-09-29 2019-05-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设备
CN110401890A (zh) * 2019-07-10 2019-11-01 得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且制冷温度可调控的头戴耳机
CN111227416A (zh) * 2020-01-06 2020-06-05 深圳市恒悦魔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提高真实感的vr头盔
CN111830710A (zh) * 2019-04-19 2020-10-27 苹果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212135069U (zh) * 2020-06-29 2020-12-11 罗杰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散热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4846065U (zh) * 2021-06-29 2021-11-23 四川大学 一种佩戴舒适的vr头戴设备
CN113433698A (zh) * 2021-06-30 2021-09-24 陈志军 一种可快速散热的虚拟现实头盔装置
CN113783350A (zh) * 2021-10-26 2021-12-10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用高效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55748A1 (en) * 2015-02-27 2016-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Heat Radi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106646871A (zh) * 2016-10-20 2017-05-10 深圳纳德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散热系统的头戴显示器
CN107943134A (zh) * 2017-10-20 2018-04-20 安徽奥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温控的vr头盔
CN208888486U (zh) * 2018-09-29 2019-05-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显示设备
CN111830710A (zh) * 2019-04-19 2020-10-27 苹果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0401890A (zh) * 2019-07-10 2019-11-01 得胜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且制冷温度可调控的头戴耳机
CN111227416A (zh) * 2020-01-06 2020-06-05 深圳市恒悦魔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提高真实感的vr头盔
CN212135069U (zh) * 2020-06-29 2020-12-11 罗杰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散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8592A (zh) * 2023-10-30 2023-12-01 玩出梦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7148592B (zh) * 2023-10-30 2024-01-30 玩出梦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00677B (zh)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00677B (zh) 一种用于头戴式vr设备的循环散热装置
CN213881951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头盔
CN107296420B (zh) 一种新型冷暖座椅
CN111714274A (zh) 一种小孩发烧降温头戴式设备
CN102512734B (zh) 一种便携式冰盐水自动亚低温仪
CN213501965U (zh) 一种汽车座椅底部用透气机构
CN113855376A (zh) 一种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
CN112445352A (zh) 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鼠标
CN203619148U (zh) 一种保健空调垫
CN220089744U (zh) 一种头部护理降温装置
CN212081518U (zh) 便携式桌面冷暖机
CN201806315U (zh) 一种冷热式席垫
CN207707608U (zh) 一种新型冷暖座椅
CN210101426U (zh) 一种汽车前椅用按摩头枕
CN207707628U (zh) 多功能房车空调沙发
CN2390580Y (zh) 分体式半导体制冷垫
CN211067370U (zh) 冰枕保护套
CN218650400U (zh) 一种半导体制冷的降温背心
CN2543003Y (zh) 一种采用强迫通风与强迫环流散热的半导体冰箱
CN208851778U (zh) 医用鳍片式水冷静音降温仪
CN215688941U (zh) 一种儿科降温器
CN215033667U (zh) 超大功率电主轴散热装置
CN218603288U (zh) 一种节能型大风扇电动机外壳
CN212631199U (zh) 会阴穴按摩坐垫
CN2877645Y (zh) 自动控温冷却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1103, building C, Xingz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38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Qiyu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3, building C, Xingzh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Nan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38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iqiy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