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7293B -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7293B
CN114197293B CN202111674446.9A CN202111674446A CN114197293B CN 114197293 B CN114197293 B CN 114197293B CN 202111674446 A CN202111674446 A CN 202111674446A CN 114197293 B CN114197293 B CN 1141972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eismic
supporting legs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44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7293A (zh
Inventor
王利伟
刘军华
马瑞
孟凡龙
宋敏
杜丽妹
王宗辉
王晓跃
王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Road and Bridg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Road and Bridg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Road and Bridg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Road and Bridg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44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7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7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7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桥梁结构包括盖梁和箱梁,盖梁位于箱梁下方,用于支撑箱梁,盖梁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部底面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抗震组件,两个第一抗震组件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面固接有若干第二抗震组件,第二抗震组件顶部与箱梁固定连接,第一抗震组件与安装槽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第一抗震组件顶部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抗震检测部。本发明可以达到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建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建的公路桥梁也逐渐增多,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公路桥梁在建设时需要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对公路桥梁的冲击,一旦地质灾害尤其是地震发生时,盖梁和梁箱之间容易产生错动或者歪斜,因此在公路桥梁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加设避震设施,减少桥梁受到的震动,在意外冲击力和地质灾害发生时,尽可能保证桥梁的稳定,提高桥梁的安全性,现有的桥梁避震设施,结构简单,难以有效的综合过滤各个方向上桥梁受到的震动,避震性能较弱,因此亟需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安装槽,浇筑盖梁时预留出安装槽的位置;
步骤二:安装抗震组件,将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安装在安装槽内;
步骤三:安装箱梁,将箱梁安装在第二抗震组件上方。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浇筑盖梁时,在安装槽的位置用钢板搭建出无顶面的盒体结构,盒体侧壁相对的钢板由千斤顶支撑,钢板厚度大于10mm,盖梁浇筑完毕后的24h到34h之间拆模,现场安装盖梁时,拆除千斤顶,保留钢板。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盖梁安装在桥墩后,用吊车将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吊起,并下放到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用吊车或者架桥机吊起箱梁,使箱梁位于第二抗震组件正上方,下方箱梁至与第二抗震组件相接触即可。
一种桥梁结构,用于所述一种桥梁施工方法的实施,包括所述盖梁和所述箱梁,所述盖梁位于所述箱梁下方,用于支撑所述箱梁,所述盖梁顶部开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底面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一抗震组件,两个所述第一抗震组件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面固接有若干所述第二抗震组件,所述第二抗震组件顶部与所述箱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抗震组件与所述安装槽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抗震组件顶部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抗震检测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震组件包括支腿,所述支腿底部与所述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支腿侧壁与所述第一弹性部固接,所述支腿顶部固接有钢板弹簧,所述钢板弹簧两端与所述支撑板固接,所述钢板弹簧顶部与所述抗震检测部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二液压缓冲器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液压缓冲器一端与所述支腿侧壁固接,所述第二液压缓冲器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一端固接,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内侧壁固接。
优选的,所述支腿底部固接有滑块,所述安装槽底面固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顶面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滑块接触面呈角度设置。
优选的,所述抗震检测部包括两个第一液压缓冲器,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固定端与支撑板固接,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活动端与所述钢板弹簧固接,其一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活动端侧壁固接有第二定位板,另一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活动端侧壁固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板上方,所述第一定位板一端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抗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与所述支撑板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顶部固接有若干弹簧支座,所述弹簧支座顶部固接有第一弹簧,若干所述第一弹簧顶部固接有同一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顶部固接有若干第二弹簧,若干所述第二弹簧顶部固接有同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顶部与所述箱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两侧顶部分别固接有侧向支撑板,所述侧向支撑板顶部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侧壁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所述连接柱顶部与所述箱梁相配合。
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安装槽用于安装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安装槽凹设于盖梁顶部,盖梁可起到防止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受到意外撞击或者安装箱梁时的撞击,当箱梁受到水平方向的震动冲击时,第一抗震组件可相对于安装槽滑动,在第一弹性部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削弱水平震动冲击,当箱梁受到竖直方向的震动冲击时,第二抗震组件和第一抗震组件共同作用削弱竖直方向的震动冲击,抗震检测部用于检测和记录箱梁受到震动冲击时,第一抗震组件内部结构的位移;应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安装槽的结构可承载能力强,在受到较大冲击载荷时,不易产生变形和损毁,安装过程快速高效,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抗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弹性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卡接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安装座俯视图;
其中,1、盖梁;2、箱梁;3、安装槽;4、固定座;5、滑块;6、钢板弹簧;7、固定轴;8、连接座;9、第一液压缓冲器;10、支撑板;11、安装座;12、第一连接板;13、弹簧支座;14、第一弹簧;15、侧向支撑板;16、第二弹簧;17、第二连接板;18、连接柱;19、第一定位板;20、第二定位板;21、支腿;22、第三连接板;23、第二液压缓冲器;24、第四连接板;25、第三弹簧;26、第五连接板;27、弹性杆;28、位移传感器;29、卡接块;30、卡接凸起;31、连接孔;32、滑动通道;33、卡接槽;34、限位板;3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安装槽3,浇筑盖梁1时预留出安装槽3的位置;
步骤二:安装抗震组件,将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安装在安装槽3内;
步骤三:安装箱梁2,将箱梁2安装在第二抗震组件上方。
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一中,浇筑盖梁1时,在安装槽3的位置用钢板搭建出无顶面的盒体结构,盒体侧壁相对的钢板由千斤顶支撑,钢板厚度大于10mm,盖梁1浇筑完毕后的24h到34h之间拆模,现场安装盖梁1时,拆除千斤顶,保留钢板,钢板保证了安装槽3结构的强度,第五连接板26直接压在钢板上,相比于混凝土钢板更不容易变形和损毁,减小了震动冲击对安装槽3的破坏。
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二中,盖梁1安装在桥墩后,用吊车将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吊起,并下放到安装槽3内,将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安装在安装槽3内,将固定座4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安装槽3底面,支撑板10底面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8,连接座8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轴7,同一固定轴7两端部与两个钢板弹簧6同一侧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三中,用吊车或者架桥机吊起箱梁2,使箱梁2位于第二抗震组件正上方,下方箱梁2至与第二抗震组件相接触即可。
一种桥梁结构,用于一种桥梁施工方法的实施,包括盖梁1和箱梁2,盖梁1位于箱梁2下方,用于支撑箱梁2,盖梁1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部底面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抗震组件,两个第一抗震组件顶部固接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顶面固接有若干第二抗震组件,第二抗震组件顶部与箱梁2固定连接,第一抗震组件与安装槽3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第一抗震组件顶部与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抗震检测部。
安装槽3用于安装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安装槽3凹设于盖梁1顶部,盖梁1可起到防止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受到意外撞击或者安装箱梁2时的撞击,当箱梁2受到水平方向的震动冲击时,第一抗震组件可相对于安装槽3滑动,在第一弹性部提供的弹力作用下削弱水平震动冲击,当箱梁2受到竖直方向的震动冲击时,第二抗震组件和第一抗震组件共同作用削弱竖直方向的震动冲击,抗震检测部用于检测和记录箱梁2受到震动冲击时,第一抗震组件内部结构的位移。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抗震组件包括支腿21,支腿21底部与安装槽3滑动连接,支腿21侧壁与第一弹性部固接,支腿21顶部固接有钢板弹簧6,钢板弹簧6两端与支撑板10固接,钢板弹簧6顶部与抗震检测部固接。支撑板10底部两侧分别固接有连接座8,连接座8底部固接有固定轴7,固定轴7两端分别与两个钢板弹簧6同侧边部固接。当箱梁2受到水平方向的震动冲击时,支腿21底部可相对安装槽3滑动,第一弹性部吸收震动冲击,防止箱梁2和安装槽3撞击,钢板弹簧6由若干片等宽但不等长的合金弹簧片组合而成的一根近似等强度的弹性梁,当箱梁2受到竖直方向的震动冲击时,钢板弹簧6的弧度减小,吸收震动冲击,防止箱梁2与盖梁1直接接触撞击。
进一步优化方案,两个支腿2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包括若干弹性杆27,支腿21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弹性杆27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支腿21上的安装孔固接。弹性杆27交错连接两个支腿21,箱梁2的自重作用在支腿21上,当箱梁2带动支腿21横向移动时,弹性杆27增强了支腿21间的连接性能,防止两个支腿21移动过程中相对位移过大,弹性杆27具有弹性,震动冲击消失后,弹性杆27保持两个支腿21之间的间距恢复至受震前的距离,由于弹性杆27交错连接在两个支腿21之间,防止两个支腿21竖直方向上受力不均产生过大位移。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二液压缓冲器23和第三弹簧25,第二液压缓冲器23一端与支腿21侧壁固接,第二液压缓冲器23另一端与第三弹簧25一端固接,第三弹簧25另一端与安装槽3内侧壁固接。第二液压缓冲器23与支腿2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板22,进行连接,第二液压缓冲器23与第三弹簧25之间通过第四连接板24进行连接,第三弹簧25和安装槽3内侧壁之间通过第五连接板26进行连接,当支腿21发生横向移动时,第三弹簧25和第二液压缓冲器23受压力缩短,吸收横向震动冲击,另一支腿21处的第三弹簧25和第二液压缓冲器23受拉力伸长,防止受压力一侧的第三弹簧25和第二液压缓冲器23过度压缩。
进一步优化方案,支腿21底部固接有滑块5,安装槽3底面固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顶面与滑块5滑动连接。滑块5与固定座4相配合具有防止支腿21左右晃动的作用,同时支腿21可带动滑块5在固定座4上滑动。
进一步优化方案,抗震检测部包括两个第一液压缓冲器9,第一液压缓冲器9固定端与支撑板10固接,第一液压缓冲器9活动端与钢板弹簧6固接,其一第一液压缓冲器9活动端侧壁固接有第二定位板20,另一第一液压缓冲器9活动端侧壁固接有第一定位板19,第一定位板19位于第二定位板20上方,第一定位板19一端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28。钢板弹簧6受压力压缩时,钢板弹簧6与支撑板10之间的距离减小,第一液压缓冲器9会受压缩短,防止钢板弹簧6过度压缩,第一液压缓冲器9起到二级缓冲的作用,第一液压缓冲器9缩短后,第一定位板19和第二定位板20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位移传感器28检测并记录此距离,用于判断钢板弹簧6的变形程度和震动强度。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抗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板12底部与支撑板10固接,第一连接板12顶部固接有若干弹簧支座13,弹簧支座13顶部固接有第一弹簧14,若干第一弹簧14顶部固接有同一第二连接板17,第二连接板17顶部固接有若干第二弹簧16,若干第二弹簧16顶部固接有同一限位板34,限位板34顶部与箱梁2固定连接,限位板34两侧开设有限位槽35,第一连接板12两侧顶部分别固接有侧向支撑板15,侧向支撑板15顶部固接有连接柱18,连接柱18侧壁与限位槽35相配合,连接柱18顶部与箱梁2相配合。第二抗震组件突出于盖梁1表面,方便箱梁2的安装,箱梁2安装在连接柱18上,箱梁2受到竖直方向的震动冲击时,箱梁2通过限位板34和第二连接板17将第二弹簧16和第一弹簧14压缩吸收震动冲击。
进一步优化方案,箱梁2底部固接有若干安装座11,安装座11底部两侧开设有连接孔31,连接孔31与连接柱18相配合。箱梁2通过安装座11与连接柱18和限位板34进行连接,连接柱18插入到连接孔31内后,安装座11底部与限位板34接触,可通过焊接的方法将安装座11底部与限位板3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箱梁2受到横向和纵向的冲击载荷时,第一抗震组件和第二抗震组件可缓冲冲击载荷,防止箱梁2与盖梁1直接接触发生撞击,对于纵向冲击载荷第二弹簧16、第一弹簧14、钢板弹簧6以及第一液压缓冲器9均可发生纵向弹性变形,从而缓冲震动冲击;对于横向冲击载荷,支腿21可带动滑块5在固定座4上进行滑动,支腿21侧边的第一弹性部,可提供弹力,第二液压缓冲器23和第三弹簧25在收到冲击后收缩,进行缓冲,防止支腿21撞击安装槽3侧壁,另一第二液压缓冲器23和第三弹簧25拉伸,同样的防止支腿21撞击安装槽3侧壁,弹性杆27增强了支腿21间的连接性能,防止两个支腿21移动过程中相对位移过大,弹性杆27具有弹性,震动冲击消失后,弹性杆27保持两个支腿21之间的间距恢复至受震前的距离,由于弹性杆27交错连接在两个支腿21之间,防止两个支腿21竖直方向上受力不均产生过大位移;钢板弹簧6顶部的第一液压缓冲器9辅助钢板弹簧6的缓冲作用,同时带动第一定位板19运动,第一定位板19上的位移传感器28检测并记录此距离,用于判断钢板弹簧6的变形程度和震动强度,在震动冲击结束后,以上零部件均可恢复原状,从而保持箱梁2与盖梁1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减轻震动冲击对桥梁的伤害。
实施例2
参照图9-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限位板34顶部固接有卡接块29,卡接块29两侧分别固接有卡接凸起30,安装座11底面中部开设有滑动通道32和卡接槽33,滑动通道32和卡接槽33相连通,滑动通道32截面形状与卡接块29和卡接凸起30形状相匹配,滑动通道32截面沿滑动通道32中轴线螺旋上升,滑动通道32截面与滑动通道32出口端位置相错开。
安装座11向下压向限位板34过程中,滑动通道32的进口端与卡接块29和卡接凸起30相配合,卡接块29和卡接凸起30旋入滑动通道32内,卡接块29带动限位板34转动,限位槽35沿连接柱18转动,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卡接块29和卡接凸起30运动到滑动通道32末端时,在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6扭转力的带动下,卡接块29和卡接凸起30卡入到卡接槽33内,进而安装座11和卡接块29连为一体,安装方便快捷。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梁(1)和箱梁(2),所述盖梁(1)位于所述箱梁(2)下方,用于支撑所述箱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1)顶部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部底面滑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抗震组件,两个所述第一抗震组件顶部固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顶面固接有若干第二抗震组件,所述第二抗震组件顶部与所述箱梁(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抗震组件与所述安装槽(3)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一弹性部,所述第一抗震组件顶部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设置有抗震检测部;
所述第一抗震组件包括支腿(21),所述支腿(21)底部与所述安装槽(3)滑动连接,所述支腿(21)侧壁与所述第一弹性部固接,所述支腿(21)顶部固接有钢板弹簧(6),所述钢板弹簧(6)两端与所述支撑板(10)固接,所述钢板弹簧(6)顶部与所述抗震检测部固接;
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二液压缓冲器(23)和第三弹簧(25),所述第二液压缓冲器(23)一端与所述支腿(21)侧壁固接,所述第二液压缓冲器(23)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弹簧(25)一端固接,所述第三弹簧(25)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槽(3)内侧壁固接;
两个所述支腿(21)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若干弹性杆(27),所述支腿(21)侧壁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弹性杆(27)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所述支腿(21)上的所述安装孔固接,所述弹性杆(27)交错连接两个所述支腿(21),所述箱梁(2)的自重作用在所述支腿(21)上,当所述箱梁(2)受震带动所述支腿(21)横向移动时,所述弹性杆(27)增强了所述支腿(21)间的连接性能,防止两个所述支腿(21)移动过程中相对位移过大,所述弹性杆(27)具有弹性,震动冲击消失后,所述弹性杆(27)保持两个所述支腿(21)之间的间距恢复至受震前的距离;
所述抗震检测部包括两个第一液压缓冲器(9),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9)固定端与支撑板(10)固接,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9)活动端与对应的所述钢板弹簧(6)固接,其一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9)活动端侧壁固接有第二定位板(20),另一所述第一液压缓冲器(9)活动端侧壁固接有第一定位板(19),所述第一定位板(19)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板(20)上方,所述第一定位板(19)一端固定安装有位移传感器(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21)底部固接有滑块(5),所述安装槽(3)底面固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顶面与所述滑块(5)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4)与所述滑块(5)接触面呈角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抗震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底部与所述支撑板(10)固接,所述第一连接板(12)顶部固接有若干弹簧支座(13),所述弹簧支座(13)顶部固接有第一弹簧(14),若干所述第一弹簧(14)顶部固接有同一第二连接板(17),所述第二连接板(17)顶部固接有若干第二弹簧(16),若干所述第二弹簧(16)顶部固接有同一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顶部与所述箱梁(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34)两侧开设有限位槽(35),所述第一连接板(12)两侧顶部分别固接有侧向支撑板(15),所述侧向支撑板(15)顶部固接有连接柱(18),所述连接柱(18)侧壁与所述限位槽(35)相配合,所述连接柱(18)顶部与所述箱梁(2)相配合。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预制所述安装槽(3),浇筑所述盖梁(1)时预留出所述安装槽(3)的位置;
步骤二:安装所述第一抗震组件和所述第二抗震组件,将所述第一抗震组件和所述第二抗震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槽(3)内;
步骤三:安装所述箱梁(2),将所述箱梁(2)安装在所述第二抗震组件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浇筑所述盖梁(1)时,在所述安装槽(3)的位置用钢板搭建出无顶面的盒体结构,盒体侧壁相对的所述钢板由千斤顶支撑,所述钢板厚度大于10mm,所述盖梁(1)浇筑完毕后的24h到34h之间拆模,现场安装所述盖梁(1)时,拆除所述千斤顶,保留所述钢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盖梁(1)安装在桥墩后,用吊车将所述第一抗震组件和所述第二抗震组件吊起,并下放到所述安装槽(3)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桥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用吊车或者架桥机吊起所述箱梁(2),使所述箱梁(2)位于所述第二抗震组件正上方,下方所述箱梁(2)至与所述第二抗震组件相接触即可。
CN202111674446.9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Active CN114197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446.9A CN11419729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4446.9A CN11419729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293A CN114197293A (zh) 2022-03-18
CN114197293B true CN114197293B (zh) 2024-03-08

Family

ID=8065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4446.9A Active CN114197293B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7293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70820B1 (ko) * 2013-04-12 2014-03-07 조현화 교량받침장치
CN207193746U (zh) * 2017-09-05 2018-04-06 杨锦安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
CN107905090A (zh) * 2017-12-14 2018-04-13 浙江万瑞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桥梁抗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002244U (zh) * 2019-04-30 2020-01-31 上海安佰兴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CN210561690U (zh) * 2019-07-16 2020-05-19 彭伟 一种桥梁抗震稳定装置
CN211009712U (zh) * 2019-10-23 2020-07-14 肇庆市佳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安装减震底座
CN211200051U (zh) * 2019-11-04 2020-08-07 上海昂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支座
CN211922258U (zh) * 2019-12-16 2020-11-13 王宁 一种桥墩与桥梁之间的桥梁减震设备
CN112695611A (zh) * 2020-12-30 2021-04-23 朱锋 一种震后易替换的桥梁延性抗震结构
CN112796212A (zh) * 2021-01-07 2021-05-14 林晓彬 一种高强度的抗震桥梁支座
CN213681683U (zh) * 2020-09-22 2021-07-13 深圳市和顺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防震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70820B1 (ko) * 2013-04-12 2014-03-07 조현화 교량받침장치
CN207193746U (zh) * 2017-09-05 2018-04-06 杨锦安 一种新型公路桥梁抗震支座
CN107905090A (zh) * 2017-12-14 2018-04-13 浙江万瑞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桥梁抗震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002244U (zh) * 2019-04-30 2020-01-31 上海安佰兴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抗震支座
CN210561690U (zh) * 2019-07-16 2020-05-19 彭伟 一种桥梁抗震稳定装置
CN211009712U (zh) * 2019-10-23 2020-07-14 肇庆市佳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安装减震底座
CN211200051U (zh) * 2019-11-04 2020-08-07 上海昂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支座
CN211922258U (zh) * 2019-12-16 2020-11-13 王宁 一种桥墩与桥梁之间的桥梁减震设备
CN213681683U (zh) * 2020-09-22 2021-07-13 深圳市和顺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防震结构
CN112695611A (zh) * 2020-12-30 2021-04-23 朱锋 一种震后易替换的桥梁延性抗震结构
CN112796212A (zh) * 2021-01-07 2021-05-14 林晓彬 一种高强度的抗震桥梁支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293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1281A (zh) 一种用于钢-混组合桥梁的防共振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14197293B (zh) 一种桥梁施工方法及桥梁结构
CN113463755A (zh) 一种混凝土框架柱抗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863387U (zh) 一种梁柱连接结构
CN108999339B (zh) 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方形柱及其装配方法
CN21977293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底部加固装置
CN112112392A (zh) 一种装配式地面减震结构
CN108999337B (zh) 一种内置芯柱可恢复功能的多肢圆形柱及其装配方法
CN110593088A (zh) 一种隔音消震性能良好的公路桥梁支座
CN112459584B (zh) 一种墙板拼接且地基减震的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16142219U (zh) 一种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CN210604134U (zh) 一种用于模拟桥梁节段模型中等效节点荷载的装置
CN211735117U (zh) 隔震支座更换孔位偏位装置
CN103147392A (zh) 一种钢桥功能分离式减震支座
CN2915981Y (zh) 低造价耗能支撑装置
CN113684948A (zh) 一种预制组合装配式钢板剪力墙
CN113700143B (zh) 减振式钢结构建筑主体连接结构及建筑用支撑机构
CN220598131U (zh) 一种装配式桥梁墩柱承台连接装置
CN218479039U (zh) 一种公路桥梁伸缩装置
KR20210041813A (ko) 거더 조인트
CN220598123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桥梁墩柱和盖梁连接结构
CN220538938U (zh) 一种建筑结构减震装置
CN113863528B (zh) 一种装配式消能伸臂结构体系
CN118065234A (zh) 一种公路桥梁伸缩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KR101291009B1 (ko) 가새 실험용 지그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