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7081B -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7081B
CN114197081B CN202111651911.7A CN202111651911A CN114197081B CN 114197081 B CN114197081 B CN 114197081B CN 202111651911 A CN202111651911 A CN 202111651911A CN 114197081 B CN114197081 B CN 1141970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adsorption
mesoporous titanium
dioxide hollow
hollow microsphe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19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7081A (zh
Inventor
陈丽
周鑫滨
吕莹
王笑君
郑敏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116519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70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70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0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70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70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功能型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将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进行纺丝;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覆盖后,能够大大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纤维吸附性能,在制备得到面料后,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型纤维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被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过滤材料、水处理等方面,在医用过滤方面,不仅仅需要满足对于PM2.5的过滤,对于害气体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吸附及过滤,其中,甲醛是一种有较高危害的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刺激眼部和呼吸道粘膜,产生变态反应,出现免疫功能异常,造成肝、肺损伤,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还可损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研究表明,近几年来白血病以及一些癌症的发病率升高都与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有关。因此制备一种高效的甲醛吸附纤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中为了制备吸附纤维,往往在纤维制备时在纤维内部混合活性炭等吸附材料,一方面,在纤维内部混合吸附材料容易导致纤维强度的损失,另一方面,通常吸附也仅仅发生于表面的吸附材料,而内部的材料无法真正良好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吸附效果良好的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本发明首先制备得到了聚合物单丝,随后,在进行纺丝前,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对聚合物单丝进行喷射改性,使得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能够附着于纤维的表面,一方面,附着的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能够纤维具有更加良好的手感,防止其过快老化,更重要的是,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覆盖后,能够大大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纤维吸附性能,在制备得到面料后,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聚合物树脂包括涤纶、氨纶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
本发明中的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在喷射改性后,首先,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能够为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提供良好的附着力,防止其脱落,其次,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上的环氧基团能够和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上的氨基发生反应,使得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能够牢牢接枝于纤维表面,防止其脱落,增加了纤维的耐洗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5-10wt%。
作为优选,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保温反应后过滤洗涤,随后在高温下煅烧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本发明在制备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时,首先对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进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将氨基接枝于表面,制备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赋予其能够与环氧基团发生反应的活性位点,其次,将其浸渍于醋酸纤维素溶液内,此时,醋酸纤维素能够进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中,通过加入戊二醛的交联改性之后,在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中的醋酸纤维素经过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因此被牢牢固定于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中内,防止其脱离,最后通过煅烧,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中内部煅烧后的醋酸纤维素形成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甲醛吸附效果,同时,通过壳层二氧化钛的保护,即使暴露在纤维表面,也不会因为摩擦等因素造成多孔材料脱落,从而导致吸附的衰减。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的浓度为3-5wt%。
作为优选,步骤(3)中所搅拌时间为10-30h。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保温反应温度为40-70℃,时间为3-10h。
作为优选,步骤(4)中所述煅烧温度为330-340℃,时间为7-10h。
作为优选,步骤S3中所述纺丝温度为60-80℃。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首先制备得到的吸附型纤维,能够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能够附着于纤维的表面,一方面,附着的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能够纤维具有更加良好的手感,防止其过快老化,更重要的是,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覆盖后,能够大大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加了纤维吸附性能,在制备得到面料后,对甲醛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7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4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20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50℃下温反应6h后过滤洗涤,随后在335℃下煅烧9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7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实施例2: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5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3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10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40℃下温反应10h后过滤洗涤,随后在330℃下煅烧10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6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实施例3: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10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5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30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70℃下温反应3h后过滤洗涤,随后在340℃下煅烧7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8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实施例4: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8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5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18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65℃下温反应4h后过滤洗涤,随后在340℃下煅烧8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7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实施例5: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6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4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18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60℃下温反应5h后过滤洗涤,随后在340℃下煅烧9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6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对比例1:
一种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70℃下进行纺丝;
S3: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纤维。
实施例6: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7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4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20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50℃下温反应6h后过滤洗涤,随后在335℃下煅烧9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7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实施例7: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7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2)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20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3)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50℃下温反应6h后过滤洗涤,随后在335℃下煅烧9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7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实施例8: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7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4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7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实施例9: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涤纶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其中,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7wt%;喷射量为纤维质量的6wt%;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的浓度为4wt%的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20h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在335℃下煅烧9h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在70℃下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将上述对比例和实施例制备得到的纤维纺织成克重为120g/m2的织物,进行甲醛吸附测试计算甲醛吸附量,其中洗涤后吸附量为分别测定实施例、对比例水洗10次后测试,测试时甲醛的初始浓度为30mg/m3,风速为0.08m/s,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吸附量(mg/g) 洗涤后吸附量(mg/g)
实施例1 660 605
实施例2 624 573
实施例3 743 682
实施例4 687 626
实施例5 645 593
对比例1 34 /
实施例6 572 326
实施例7 563 310
实施例8 214 182
实施例9 493 442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知,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吸附纤维纺织成织物后具有良好的甲醛吸附作用,由对比例6和7可知,为采用环氧改性聚氨酯乳液或未进行氨基改性,制备得到的纤维不耐水洗,由实施例8和9可知,未进行醋酸纤维素装载的中空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吸附能力较弱,且未对醋酸纤维素进行交联,制备得到的吸附纤维吸附能力也相对较差。

Claims (8)

1.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将聚合物树脂颗粒进行熔融,随后喷丝,制备得到聚合物单丝;
S2:将聚合物单丝采用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进行喷射改性;
S3:将喷射改性后的聚合物单丝进行纺丝;
S4:将纺丝后的纤维进行拉升、收卷后制备得到吸附型纤维;
所述含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改性液包括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和环氧改性聚氨酯树脂乳液;
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中浸渍改性,得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将醋酸纤维素置于去离子水中制备得到醋酸纤维素分散液;
(3)在醋酸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搅拌后过滤洗涤,制备得到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4)将装载醋酸纤维素的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置于去离子水中,随后加入戊二醛,保温反应后过滤洗涤,随后在高温下煅烧制备得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树脂包括涤纶、氨纶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改性介孔二氧化钛中空微球的含量为5-10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溶液的浓度为3-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 搅拌时间为10-30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保温反应温度为40-70℃,时间为3-1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煅烧温度为330-340℃,时间为7-10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纺丝温度为60-80℃。
CN202111651911.7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1970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1911.7A CN114197081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1911.7A CN114197081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081A CN114197081A (zh) 2022-03-18
CN114197081B true CN114197081B (zh) 2022-09-30

Family

ID=80657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1911.7A Active CN114197081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708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031A (zh) * 2015-03-16 2015-06-24 上海交通大学 陶瓷中空微球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5536878A (zh) * 2016-01-07 2016-05-04 福州大学 一种纤维素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CN106865609A (zh) * 2017-04-07 2017-06-20 武夷学院 二氧化钛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362779A (zh) * 2017-06-12 2017-11-21 安徽省颍上县正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介孔二氧化硅温敏型吸水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356062A (zh) * 2019-08-11 2019-10-22 石柳青 一种双层复合单向导湿抗菌面料
CN111663203A (zh) * 2020-07-06 2020-09-15 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2354267A (zh) * 2020-05-20 2021-02-12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改性熔喷聚丙烯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07841A (ja) * 2002-09-20 2004-04-08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機能性繊維
CN101259401B (zh) * 2004-11-11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用模板法制备中空球和复合结构的中空球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031A (zh) * 2015-03-16 2015-06-24 上海交通大学 陶瓷中空微球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纤维的方法
CN105536878A (zh) * 2016-01-07 2016-05-04 福州大学 一种纤维素基复合光催化材料
CN106865609A (zh) * 2017-04-07 2017-06-20 武夷学院 二氧化钛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7362779A (zh) * 2017-06-12 2017-11-21 安徽省颍上县正泰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素复合介孔二氧化硅温敏型吸水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356062A (zh) * 2019-08-11 2019-10-22 石柳青 一种双层复合单向导湿抗菌面料
CN112354267A (zh) * 2020-05-20 2021-02-12 重庆文理学院 一种改性熔喷聚丙烯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3203A (zh) * 2020-07-06 2020-09-15 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hosphorylated cellulose triacetate–silica composite adsorbent for recovery of heavy metal ion;Niharika Srivastava等;《Carbohydrate Polymers》;20160120(第136期);第1315-13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7081A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7209B (zh) 一种高效防尘口罩及其制作方法
CN101591859A (zh) 一种艾叶油微胶囊织物复合整理剂及其应用
US9242023B2 (en) Formed lyocell articles for selective binding of monovalent heavy metal ions, especially thallium and cesium ions and radioactive isotopes thereof
JP2010525178A (ja) 繊維および繊維製品の防水、防油および防塵仕上げ材
CN108993167A (zh) 一种抗菌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CN109954329B (zh) 一种植物纤维自支撑石墨烯防霾滤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073907A (zh) 一种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7527A (zh) 一种纯棉无纺布上进行植物提取物喷涂的工艺
CN110257951A (zh) 一种纳米功能化的吸湿排汗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9847092A (zh) 一种止血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7081B (zh) 一种吸附型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8854432A (zh) 一种去甲醛的活性炭/细菌纤维素复合填料及制备方法
CN113981619A (zh) 一种纳米抗菌无纺布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1772A (zh) 一种抗甲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54720B (zh) 一种除湿自加热活性氧化铝立体式口罩
CN111021048A (zh) 一种抗紫外聚丙烯无纺布的制备方法
CN113769481A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多级结构空气过滤防护材料
CN113279081B (zh) 一种涤纶长丝的加工方法
CN113144271B (zh) 一种具有载药功能的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2297575B (zh) 一种防水透气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09309A (zh) 一种防蚊蚊帐的制备方法
CN111088602B (zh) 高柔韧性可生物降解无纺布
CN112410928A (zh) 一种吸排抗病毒抗菌抗紫外抗静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35288B (zh) 一种丝状凝胶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49325A (zh) 一种用于伤口敷料的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及复合纳米纤维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