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92810A -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2810A
CN114192810A CN202111569821.3A CN202111569821A CN114192810A CN 114192810 A CN114192810 A CN 114192810A CN 202111569821 A CN202111569821 A CN 202111569821A CN 114192810 A CN114192810 A CN 114192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ing
end ring
finish
rough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698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
李海峰
王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Wanlong Vacuum Metallu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Wanlong Vacuum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Wanlong Vacuum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Wanlong Vacuum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698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2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2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2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1/00Methods for turning or working essentially requiring the use of turning-machines;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metho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包括S1粗车一序、S2粗车二序、S3精车一序和S4精车二序工艺步骤。本发明端环车加工工艺采用先粗车、后精车的车加工工艺,通过调整加工余量,减小粗车加工的留余量,减小精加工的加工量,降低切削应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加工变形;精车加工量减小,铜屑易断,同时避免铜屑划伤工件表面;精车时,避免了接刀痕;调整了工序,提高了同轴度、内孔尺寸精度;卡盘的卡爪采用大触面的宽爪,使端环不容易变形;实现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光洁度、表面亮度、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性等质的提升,且端面槽的加工彻底避免了接刀痕的问题;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电机转子端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电机转子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其上转子线圈两头外端的端环用于实现电力在旋转过程中的传递传输。端环凹槽主要是铅焊在电机铁心外圆的导条,把所有导条的两端都连接起来,起到导通电流的作用,如果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整机发电,会危害到正常运行。随着现在技术、设备的发展,对端环的加工精度、光洁度、表面亮度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加工端环时必须要有严谨的工艺流程及工装夹具刀具的配合,传统工艺已满足不了当前的技术要求,需要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以解决以上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粗车一序:使用卡盘撑住原始端环毛坯内孔进行初步粗车加工,粗车端面,粗车外圆,并留余量,得到粗一序后端环;
S2粗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夹住粗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粗车端面,粗车内孔,并留余量;再开端面槽,槽内径、外径及槽底各留余量,得到粗二序后端环;
S3精车一序:调面,使用卡盘撑粗二序后端环的内孔,精车端面和外圆,都分两刀完成,第一刀下量0.5mm,第二刀下量0.2mm,保证外圆公差尺寸及光洁度,得到精一序后端环;
S4精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夹住精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精车端面;对端面槽的槽外径、内径和槽底进行精车加工,第一刀所有尺寸均留0.1mm精车量,第二刀车掉余量,保证尺寸公差及光洁度;精车内孔,保证尺寸公差及光洁度。
本发明端环车加工工艺,端面、外圆、内孔及开槽都采用先粗车、后精车的车加工工艺,通过调整加工余量,减小粗车加工的留余量,端环的外圆、内孔单边余量减小至0.6~0.85mm;端面槽单边余量为0.5~0.65mm,可减小精加工的加工量,可以降低切削应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加工变形,从而保证更高的加工精度;精车加工量减小,铜屑易断,避免了铜屑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端环的光洁度和亮度;精车时,分两刀完成,最后一刀加工量很小,可一刀完成,既保证了加工精度,避免了接刀痕,提高了表面光洁度和亮度。本发明调整了工序,先精加工外圆,再精加工内孔、端面槽,提高了同轴度、内孔尺寸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S4精车二序后进行端面倒角的加工,保证尺寸公差及光洁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特征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对于有倒角加工要求的端环的加工工艺,在工艺的最后一步进行端面倒角的加工,保证尺寸公差及光洁度。
进一步地,用于开槽的刀具宽度为2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特征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经过反复试验比较(试验刀宽1.2,1.5,2,2.5,3mm),兼顾刀具强度、寿命、稳定性、产品质量,最终选定刀宽2mm的挖槽刀,此种刀具稳定性好,不崩刀,寿命长,一个刀片可加工端环1000件以上,刀具成本低;刀片损坏后,可快速更换,加工效率高;刀具标准、磨损慢,加工过程更加标准化,因此加工出的产品尺寸更统一、质量更稳定;精车时,端面及端面槽最后一刀加工量为0.1mm,端面、端面槽可用同一把刀具,一刀完成,避免了接刀痕,光洁度好,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精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刀具呈“Y”型,包括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刀柄。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特征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通过改进使一把刀具既能实现端面的加工,也能实现所有倒角的加工,减少了刀具数量,使车床上刀架排刀简单,节省了卸刀装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卡盘的卡爪为宽爪。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特征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卡盘的卡爪采用大接触面的宽爪,使端环不容易变形,尤其是壁厚小,易变形的端环。
进一步地,所述宽爪的材质为牌号为TU1的无氧铜。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特征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牌号为TU1的无氧铜含铜量≥99.99%,整体硬度低,柔韧性好,此材质作为卡盘的卡爪不会撑伤或夹伤工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端环车加工工艺,端面、外圆、内孔及开槽都采用先粗车、后精车的车加工工艺,通过调整加工余量,减小粗车加工的留余量,减小精加工的加工量,降低切削应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加工变形,保证更高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精车加工量减小,铜屑易断,同时避免铜屑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端环的光洁度和亮度;精车时,分两刀完成,最后一刀加工量很小,可一刀完成,既保证了加工精度,避免了接刀痕;提高了表面光洁度和亮度;调整了工序,先精加工外圆,再精加工内孔、端面槽,提高了同轴度、内孔尺寸精度;卡盘的卡爪采用大触面的宽爪,使端环不容易变形等。本发明实现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光洁度、表面亮度、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性等质的提升,且端面槽的加工彻底避免了接刀痕的问题;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最终产品的光洁度达到1.6μm以上,公差尺寸可控制在0.02mm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端环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卡盘撑内孔车外圆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卡盘夹外圆车内孔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Y”型刀具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1’-端面槽;2’-倒角;1-卡盘;2-卡爪;3-宽爪;4-端环;5-第一刀头;6-第二刀头;7-刀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铜端环车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粗车一序:使用卡盘撑住原始端环4毛坯使用卡盘1撑内孔进行初步粗车加工,粗车端面,粗车外圆,单边余量为0.75mm,得到粗一序后端环;
S2粗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1夹住粗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粗车端面,粗车内孔,单边余量为0.70mm;再开端面槽1’,槽内径、外径及槽底各单边余量为0.55mm,得到粗二序后端环;
S3精车一序:调面,使用卡盘1撑粗二序后端环的内孔,精车端面和外圆,用CCGT120404刀片分两刀完成,第一刀下量0.5mm,第二刀下量0.2mm;
S4精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1夹住精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精车端面;对端面槽1’的槽外径、内径和槽底进行精车加工,第一刀所有尺寸均留0.1mm,第二刀车掉余量;精车内孔。最后完成端面倒角2’的加工。
在端环4的工艺加工中,其中,卡盘1的卡爪2采用大接触面的宽爪3,使端环4不容易变形;宽爪的材质为牌号为TU1的无氧铜,这种材质硬度低,柔韧性好,此材质作为卡盘的卡爪不会撑伤或夹伤工件;使用刀宽2mm的开槽刀具,具有稳定性好,不崩刀,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刀片损坏后,可快速更换,加工效率高;刀具标准、磨损慢,加工过程更加标准化,因此加工出的产品尺寸更统一、质量更稳定;进一步,所用的刀具呈“Y”型,包括第一刀头5、第二刀头6和刀柄7,如图4所示,通过改进使一把刀具既能实现端面的加工,也能实现所有倒角的加工,减少了刀具数量,使车床上刀架排刀简单,节省了卸刀装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精车时,端面及端面槽1’最后一刀加工量为0.1mm,端面、端面槽1’可用同用一把刀具,一刀完成,避免了接刀痕,光洁度好,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精度更高。最终产品的光洁度达到2.0μm,公差尺寸可控制在0.02mm以内。
实施例2:
一种铬锆铜端环车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粗车一序:使用卡盘撑住原始端环4毛坯使用卡盘1撑内孔进行初步粗车加工,粗车端面,粗车外圆,单边余量为0.65mm,得到粗一序后端环;
S2粗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1夹住粗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粗车端面,粗车内孔,单边余量为0.70mm;再开端面槽1’,槽内径、外径及槽底各单边余量为0.60mm,得到粗二序后端环;
S3精车一序:调面,使用卡盘1撑粗二序后端环的内孔,精车端面和外圆,都分两刀完成,第一刀下量0.5mm,第二刀下量0.2mm;
S4精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1夹住精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精车端面;对端面槽1’的槽外径、内径和槽底进行精车加工,第一刀所有尺寸均留0.1mm,第二刀车掉余量;再精车内孔。最后完成端面倒角2’的加工。
在端环4的工艺加工中,其中,卡盘1的卡爪2采用大接触面的宽爪3,使端环4不容易变形;宽爪的材质为牌号为TU1的无氧铜,这种材质硬度低,柔韧性好,此材质作为卡盘的卡爪不会撑伤或夹伤工件;采用刀宽2mm的开槽刀具,具有稳定性好,不崩刀,寿命长,成本低的优点;刀片损坏后,可快速更换,加工效率高;刀具标准、磨损慢,加工过程更加标准化,因此加工出的产品尺寸更统一、质量更稳定;进一步,所用的刀具呈“Y”型,包括第一刀头5、第二刀头6和刀柄7,如图4所示,通过改进使一把刀具既能实现端面的加工,也能实现所有倒角的加工,减少了刀具数量,使车床上刀架排刀简单,节省了卸刀装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精车时,端面及端面槽1’最后一刀加工量为0.1mm,端面、端面槽1’可用同用一把刀具,一刀完成,避免了接刀痕,光洁度好,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精度更高。最终产品的光洁度达到1.8μm,公差尺寸可控制在0.02mm以内。
本发明端环车加工工艺,端面、外圆、内孔及开槽都采用先粗车、后精车的车加工工艺,通过调整加工余量,减小粗车加工的留余量,减小精加工的加工量,降低切削应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加工变形,保证更高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精车加工量减小,铜屑易断,同时避免铜屑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端环的光洁度和亮度;精车时,分两刀完成,最后一刀加工量很小,可一刀完成,既保证了加工精度,避免了接刀痕;提高了表面光洁度和亮度;调整了工序,先精加工外圆,再精加工内孔、端面槽,提高了同轴度、内孔尺寸精度;卡盘的卡爪采用大接触面的宽爪,使端环不容易变形等。本发明实现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光洁度、表面亮度、产品加工质量稳定性等质的提升,且端面槽的加工彻底避免了接刀痕的问题;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成本。
可以理解,本发明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S1粗车一序:使用卡盘撑住原始端环毛坯内孔进行初步粗车加工,粗车端面,粗车外圆,并留余量,得到粗一序后端环;
S2粗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夹住粗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粗车端面,粗车内孔,并留余量;再开端面槽,槽内径、外径及槽底各留余量,得到粗二序后端环;
S3精车一序:调面,使用卡盘撑粗二序后端环的内孔,精车端面和外圆,分至少两刀进行操作,保证外圆公差尺寸及光洁度,得到精一序后端环;
S4精车二序:调面,使用卡盘夹住精一序后端环的外圆,精车端面;对端面槽的槽外径、内径和槽底进行精车加工,分至少两刀进行操作,保证尺寸公差及光洁度;精车内孔,保证尺寸公差及光洁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粗车一序的单边余量为0.6~0.8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粗车二序的粗车端面和内孔的单边余量为0.6~0.8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粗车二序的槽内径、外径及槽底的单边余量为0.5~0.6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精车二序后进行端面倒角的加工,保证尺寸公差及光洁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于开槽的刀具宽度为2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呈“Y”型,包括第一刀头、第二刀头和刀柄。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的卡爪为宽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环车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宽爪的材质为含量大于99.99%的铜。
CN202111569821.3A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Pending CN114192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9821.3A CN114192810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69821.3A CN114192810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2810A true CN114192810A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55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69821.3A Pending CN114192810A (zh) 2021-12-21 2021-12-21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281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1002A (zh) * 2022-04-22 2022-07-05 东莞富润得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亚克力显示面板件开槽加工工艺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5117A (ja) * 1992-11-11 1994-06-03 Okuma Mach Works Ltd 低剛性ワークの加工方法
CN1925284A (zh) * 2006-07-19 2007-03-07 殷建伟 一种铜端环的加工工艺
CN101015863A (zh) * 2007-02-13 2007-08-15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小直径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方法
CN101462175A (zh) * 2007-12-17 2009-06-24 鄂锦 高精度轴承紧定套加工方法
CN102069346A (zh) * 2009-11-23 2011-05-25 常州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 内装式电主轴单元主轴套加工工艺
CN102451919A (zh) * 2011-03-31 2012-05-16 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 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耐磨环加工工艺
CN103949901A (zh) * 2014-04-24 2014-07-30 西安双特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精车卡盘定位车削夹具及其定位车削方法
CN109261987A (zh) * 2018-11-14 2019-01-25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直径薄壁环形零件的车加工制造方法
CN112404462A (zh) * 2020-11-04 2021-02-26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削薄壁钢套的方法
CN113059198A (zh) * 2021-04-27 2021-07-02 福建省同兴汽车同步器有限公司 主动三联齿车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55117A (ja) * 1992-11-11 1994-06-03 Okuma Mach Works Ltd 低剛性ワークの加工方法
CN1925284A (zh) * 2006-07-19 2007-03-07 殷建伟 一种铜端环的加工工艺
CN101015863A (zh) * 2007-02-13 2007-08-15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中小直径薄壁零件的车削加工方法
CN101462175A (zh) * 2007-12-17 2009-06-24 鄂锦 高精度轴承紧定套加工方法
CN102069346A (zh) * 2009-11-23 2011-05-25 常州现代设计与制造中心 内装式电主轴单元主轴套加工工艺
CN102451919A (zh) * 2011-03-31 2012-05-16 大连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 大型低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耐磨环加工工艺
CN103949901A (zh) * 2014-04-24 2014-07-30 西安双特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一种精车卡盘定位车削夹具及其定位车削方法
CN109261987A (zh) * 2018-11-14 2019-01-25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直径薄壁环形零件的车加工制造方法
CN112404462A (zh) * 2020-11-04 2021-02-26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车削薄壁钢套的方法
CN113059198A (zh) * 2021-04-27 2021-07-02 福建省同兴汽车同步器有限公司 主动三联齿车加工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于爱武: "《机械制造技术应用》", 30 September 2019,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郑文虎: "《车削技术经验》", 30 June 2013, 中国铁道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1002A (zh) * 2022-04-22 2022-07-05 东莞富润得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亚克力显示面板件开槽加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92810A (zh) 一种端环车加工工艺
CN105328207A (zh) 一种双端面端盖的一次装夹加工方法
CN104841956A (zh) 一种斜床身双主轴数控车床
CN113059198A (zh) 主动三联齿车加工工艺
CN101596664B (zh) 一种保证盘类零件同轴度的加工方法
CN86206493U (zh) 简便多功能机床软爪
CN107598199A (zh) 外球面加工组合成型刀具
CN101954492A (zh) 高效电机转子外圆加工工艺
CN110671226B (zh) 一种具有细长孔的精密加工件的制造方法
CN116441653A (zh) 一种线切割加工圆柱形料装夹工装
CN110480284B (zh) 一种腹板槽口结构加工方法
CN204366508U (zh) 一种曲轴速度传感器主体总成铣夹具
CN109176160B (zh) 一种精密阶梯轴外圆磨削加工工艺
CN218800502U (zh) 一种车床加工用固定夹具
CN112045212A (zh) 直驱电机定子外壳加工工装
CN112935809A (zh) 一种复合式自动车床
CN2477301Y (zh) 具再生利用的印刷电路板铣刀装置
CN114102060B (zh) 一种气门毛坯焊接前的加工方法
JP2002307257A (ja) 工作機械に対する工具ホルダの結合構造
CN214322608U (zh) 一种带有定位功能的丝锥加工用方柄同夹弹簧夹头
CN108907382B (zh) 一种薄壁零件的线切割夹具
CN111136308B (zh) 凸台形工件的镜面加工工艺
CN215033739U (zh) 一种定位与夹紧分离式的三爪夹具
CN210305771U (zh) 叶片螺栓的加工装置
CN116551317A (zh) Itc测试设备核心零件的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