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5226B - 光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光学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5226B
CN114185226B CN202110966789.6A CN202110966789A CN114185226B CN 114185226 B CN114185226 B CN 114185226B CN 202110966789 A CN202110966789 A CN 202110966789A CN 114185226 B CN114185226 B CN 1141852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unit
shaft
rotation
rotation shaft
movab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67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5226A (zh
Inventor
南泽伸司
新井努
须江猛
笠原章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185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52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5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52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1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 G02B7/18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 G02B7/18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prisms; for mirrors for mirrors for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mirr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学单元,具有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以沿着入射方向或反射方向的方向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机构,将入射光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传送到摄像元件。一种光学单元,具备:在反射面(10a)上使入射光束反射的反射部(10);支承反射部的可动体(220);固定体(210);以及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以沿着入射方向或反射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旋转轴(241a及241b)旋转的第一旋转机构(240),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比入射方向上的反射面靠前方侧的位置和比反射方向上的反射面靠后方侧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在可动体上设置有第一旋转轴,并且在固定体上设置有将第一旋转轴保持为能够以第一旋转轴为基准旋转的保持部(212及215)。

Description

光学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各种光学单元。其中,使用了一种光学单元,其使具备使来自外部的入射光束朝向摄像元件反射的反射部的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可运动。如专利文献1~4所述,在这种光学单元中,公开有一种结构,使具备反射部的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可以在各种方向上运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075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8/035944A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48295号公报
专利文献4:CN108873560A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使具备反射部的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可动的结构的光学单元中,如果将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可运动的机构配置于入射光束的入射方向上的反射部的跟前或反射部的反射方向上的反射部和摄像元件之间,则有时该机构会妨碍入射光束的入射或反射部对入射光束的反射。于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4所述的光学单元中,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可运动的机构不采用这种配置。
另一方面,由于光学单元的使用方式等不同,有时希望采用具备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以沿着入射方向或反射方向的方向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机构的结构。但是,在这种结构的现有光学单元中,例如,如果采用通过万向架机构从外侧保持可动体的结构,则万向架机构的构成部件可能会妨碍入射光束的入射或反射部对入射光束的反射。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以沿着入射方向或反射方向的方向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机构的光学单元中,将入射光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传送到摄像元件。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反射部,所述反射部在反射面上沿从入射方向朝向摄像元件的反射方向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反射;可动体,所述可动体支承所述反射部;固定体;以及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以沿着所述入射方向或所述反射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比所述入射方向上的所述反射面靠前方侧的位置和比所述反射方向上的所述反射面靠后方侧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在所述可动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轴,并且在所述固定体上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旋转轴保持为能够以所述第一旋转轴为基准旋转的保持部。
根据本方式,在第一旋转机构中,第一旋转轴设置于可动体上的比入射方向上的反射面靠前方侧的位置和比反射方向上的反射面靠后方侧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将第一旋转轴保持为能够以第一旋转轴为基准进行旋转的保持部设置于固定体上。即,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不妨碍入射光束的位置。因此,可以将入射光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传送到摄像元件。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保持部通过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设置的凹部夹着所述第一旋转轴对其进行保持。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简化保持部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所述保持部可以具有设置有所述凹部的板簧。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在按压第一旋转轴的同时以适当的状态将其保持为能够旋转。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固定体具有覆盖所述可动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盖部,所述板簧形成于所述盖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通过盖部的开闭将可动体简单地设置在固定体内部,并且可以简化保持部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可动体具有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将所述反射部支承为能够以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延设的旋转轴为第二旋转轴旋转,所述板簧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及所述交叉方向这两个方向都交叉的方向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体,通过设置于与所述端部不同的位置的所述凹部保持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绕两个轴旋转,可以扩大可动体的可动范围。另外,通过将板簧设为在与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及交叉方向这两个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上延设,即使可动部因板簧的按压引起的弯曲而倾斜,也能够通过第二旋转机构进行修正。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固定体限制所述可动体的可动量。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抑制可动体的一部分构成部件与固定体的一部分构成部件发生碰撞而使任意一方损坏等可动体过度移动造成的弊端。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可动体具有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将所述反射部支承为能够以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延设的旋转轴为第二旋转轴旋转。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绕两个轴旋转,可以扩大可动体的可动范围。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固定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或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线圈,在所述可动体上,在与所述线圈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磁体,在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抑制所述线圈和所述可动体接触的保护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避免移动范围变大的可动体向线圈碰撞。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旋转轴隔着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形成所述可动体的一部分的壁部而具有第一轴部及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及所述第二轴部均与所述壁部接触。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将第一轴部及第二轴部牢固地固定到可动体,可以抑制第一旋转轴位移。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具有轴支承部,所述轴支承部以一个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贯通的状态支承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用一个构成部件形成第一旋转轴,能够简化光学单元的结构及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轴支承部形成有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的肋。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例如,可以在挤压肋的同时将第一旋转轴压入轴支承部,能够抑制第一旋转轴无法被牢固地固定到轴支承部的状态或第一旋转轴不能插入轴支承部的情况。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的至少一方,所述肋的端部为锥形。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扩大轴支承部上的第一旋转轴的插入口,可以容易地将第一旋转轴插入到轴支承部。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一旋转轴形成有偏移抑制结构,该偏移抑制结构抑制所述第一旋转轴相对于所述轴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偏移。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即使在对光学单元施加了冲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一旋转轴从轴支承部的规定支承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偏移抑制结构在与所述轴支承部的接触面上形成有多个凹凸。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提高轴支承部的支承面和第一旋转轴的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抑制第一旋转轴从轴支承部的规定支承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偏移抑制结构是与所述轴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的端部抵接的凸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通过将凸部与轴支承部的端部抵接这样的简单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旋转轴从轴支承部的规定支承位置偏移。
在本发明的光学单元中,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偏移抑制结构是与所述轴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的端部抵接的凹部。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利用将凹部与轴支承部的端部抵接这样的简单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旋转轴从轴支承部的规定支承位置偏移。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具有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以沿着入射方向或反射方向的方向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机构的光学单元,可以将入射光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传送到摄像元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智能手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从与图3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与图6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及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的第一旋转轴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的轴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及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的轴支承部的侧视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的第一旋转轴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的轴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及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的轴支承部的侧视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的轴支承部周边的主视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的第一旋转轴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学单元;10…棱镜(反射部);10a…反射面;10b…入射面;10c…出射面;100…智能手机;101…透镜;102…透镜;103…基板;103a…摄像元件;104…摄像头;200…反射单元;210…固定体;211a…线圈;211b…线圈;212…固定框(保持部);212a…保护部;212b…开口部;212c…开口部;213…FFC;214…线圈保持部;215…底部(盖部;保持部);216…顶部;220…可动体;221a…磁体;221b…磁体;222…保持架框;222b…磁体保持部;223…保持架框保持部;223b…磁体保持部;224…金属板;224b…凹部;225…金属板;225b…凸部(第二旋转轴);240…万向架机构(第一旋转机构);241…第一旋转轴;241a…第一轴部(第一旋转轴);241b…第二轴部(第一旋转轴);241c…轴部;241d…轴部;241e…轴部;242…壁部;243…旋转轴保持部(轴支承部);243a…表面;244…板簧;244a…端部;245a…凹部(接触部);245b…凹部;250…万向架机构(第二旋转机构);260…第一驱动部;270…第二驱动部;2161…安装部;2411…外侧表面;2412…偏移抑制结构;2412a…凹凸;2412b…面;2412c…凹部;2413…凸部;2431…贯通孔;2431a…内侧表面;2431b…内侧表面;2432…肋;2433…槽部;2434…插入口;2451…缘部;D1…入射方向;D2…反射方向;Y…磁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各图中,X轴、Y轴及Z轴为各自正交的方向,将沿+X方向及-X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侧视图,将沿+Y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俯视图,将沿-Y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仰视图,将沿+Z方向观察的图设为后视图,将沿-Z方向观察的图设为主视图。此外,+Y方向与来自外部的光束的入射方向D1相对应。
[实施例1]
首先,对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
<具备光学单元的装置的概略>
图1是作为具备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装置的一例的智能手机100的概略立体图。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能够优选地用于智能手机100。这是因为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可以构成为薄型,可以将智能手机100在Y轴方向上的厚度构成得很薄。但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不限于智能手机100,没有特别限定,还能够用于照相机、录像机等各种装置。
如图1所示,智能手机100具备入射光束的透镜101。在智能手机100中的透镜101的内部具备光学单元1。智能手机100构成为能够经由透镜101从外部沿入射方向D1入射光束,且基于入射光束拍摄被摄体像。
<光学单元的整体结构>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侧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具有:具有作为反射部的棱镜10的反射单元200;以及具有设置摄像元件103a的基板103和透镜102的摄像头104。反射单元200在入射面10b上经由透镜101从外部沿入射方向D1入射光束,使入射光束通过棱镜10的反射面10a反射,向从出射面10c朝向摄像元件103a的反射方向D2出射入射光束。此外,本实施例的反射单元200作为反射部具备棱镜10,但反射部的结构不限于棱镜10,也可以采用具备镜子作为反射部的结构等。此外,入射方向D1是沿着Y轴方向的方向,而反射方向D2虽然大致沿着Z轴方向,但是因棱镜10的位移而变化。
<反射单元的结构>
图3及图4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图。另外,图5是从与图3相同的方向观察的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剖视图。此外,图6及图7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分解立体图。如图6及图7所示,反射单元200具备固定体210和具备棱镜10的可动体220。另外,具备作为第一旋转机构的万向架机构240,该万向架机构240使可动体220以沿着Y轴方向的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为旋转轴相对于固定体210旋转。此外,具备作为第二旋转机构的万向架机构250,该万向架机构250虽然在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上通过可动体220相对于固定体210旋转而变化,但却使棱镜10以大致沿着X轴方向的第二旋转轴方向A2为旋转轴在可动体220上旋转。
<可动体>
可动体220具备:棱镜10;用支承面222a支承棱镜10的反射面10a的保持架框222;以及将保持架框222保持为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方向A2为旋转轴旋转的保持架框保持部223。这样,成为棱镜10被保持架框222保持且保持架框保持部223将保持架框222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结构,由此,棱镜10相对于保持架框保持部223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方向A2为旋转轴旋转。
在此,对作为与棱镜10的保持架框保持部223对应的第二旋转机构的万向架机构25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6及图7所示,在沿着第二旋转轴方向A2的方向上的保持架框222的两侧,安装有具有球状的凸部225b的金属板225。而且,在沿着第二旋转轴方向A2的方向上的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的两侧,安装有在与凸部225b对置的位置具有能够与凸部225b嵌合的圆弧面状的凹部224b的金属板224。保持架框保持部223通过凹部224b从沿着第二旋转轴方向A2的方向上的两侧夹着凸部225b来保持保持架框222,由此,保持架框222相对于保持架框保持部223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方向A2为旋转轴旋转。即,凸部225b沿着第二旋转轴方向A2突出,构成第二旋转轴。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凹部来代替凸部225b,设置凸部来代替凹部224b。
此外,如图5~图7所示,可动体220在保持架框保持部223具有构成详情后述的万向架机构240的一部分的旋转轴保持部243。如图5所示,在保持架框保持部223,隔着壁部242固定有构成第一旋转轴241的第一轴部241a和第二轴部241b。
<固定体>
固定体210具备:具有图6及图7所示的开口部212c的固定框212;作为覆盖开口部212c的盖部的底部215;以及线圈保持部214,该线圈保持部214保持构成详情后述的第一驱动部260的线圈211b、构成第二驱动部270的线圈211a以及与线圈211b及线圈211a连接的FFC213。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线圈211b设置有两个,以插入到设置在固定框212的X轴方向的两端部侧的开口部212b的状态被保持(参照图6及图7)。另一方面,线圈211a设置有一个,以与设置于固定框212的+Z方向端部侧的凹部即保护部212a嵌合的状态被保持(参照图5)。
此外,在图6及图7中,在与线圈211b对置的位置(与开口部212b对置的位置)示出了磁体221b,在与线圈211a对置的位置(与保护部212a对置的位置)示出了磁体221a。但是,实际上,磁体221b与其磁轭Y一起被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的磁体保持部223b(参照图6及图7)保持,磁体221a与其磁轭Y一起被保持架框222的磁体保持部222b(参照图5)保持。在此,磁体221b的N极和S极沿Z轴方向排列,磁体221a的N极和S极沿Y轴方向排列。
另外,固定体210经由开口部212c从+Y方向侧向-Y方向侧将保持架框保持部223插入到固定框212,之后,形成由底部215将开口部212c封闭的状态,从而对保持架框保持部223进行保持。此外,如图5所示,在固定框212上设置有具有圆弧面状的凹部245b的顶部216,在底部215设置有具有圆弧面状的凹部245a的板簧244。
<关于万向架机构及其驱动机构>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具备万向架机构240及万向架机构250,还具有作为它们的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部260及第二驱动部270。于是,下面,对万向架机构及其驱动机构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万向架机构”是指在相对于所卡合的被卡合物(在万向架机构240中为保持架框保持部223,在万向架机构250中为保持架框222)的卡合部分(在万向架机构240中为固定框212,在万向架机构250中为保持架框保持部223)能够绕轴线(在万向架机构240中为第一旋转轴方向A1,在万向架机构250中为第二旋转轴方向A2)旋转的结构。
在此,旋转轴保持部243配置于由顶部216和板簧244夹着的位置。详细地说,如图5所示,凹部245b和凹部245a配置于对置的位置,固定框212及底部215通过凹部245b和凹部245a从沿着第一旋转轴方向A1的方向上的两侧夹着第一轴部241a和第二轴部241b对保持架框保持部223进行保持,由此,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相对于固定体210能够以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为旋转轴旋转。即,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由具备作为凸部的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的旋转轴保持部243、具备与第一轴部241a嵌合的凹部245a的板簧244、以及具备与第二轴部241b嵌合的凹部245b的顶部216构成使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相对于固定体210能够以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为旋转轴旋转的万向架机构240。此外,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在作为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设置凹部,且设置与第一旋转轴的凹部嵌合的凸部来代替凹部245a。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由金属板225和金属板224构成万向架机构250,金属板225具有设置于沿着第二旋转轴方向A2的方向上的保持架框222的两侧的球状的凸部225b,金属板224在与凸部225b对置的位置具有能够与凸部225b嵌合的圆弧面状的凹部224b,万向架机构250使保持架框222相对于保持架框保持部223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方向A2为旋转轴旋转。这样,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具备能够以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为旋转轴旋转的万向架机构240和能够以第二旋转轴方向A2为旋转轴旋转的万向架机构250这两个万向架机构。其中,万向架机构240配置于比与+Y方向对应的入射方向D1上的棱镜10的反射面10a靠前方侧(+Y方向侧)的位置。另外,万向架机构250配置于不在与入射面10b正交的方向(沿着入射方向D1的方向)及与出射面10c正交的方向(沿着反射方向D2的方向)中的任意一方的延长线上的位置。即,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仅在不妨碍入射光束的位置具备万向架机构。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的前端为球面状,如上所述,凸部225b也为球面状。这样,通过采用具备具有球状的部件和接收该球状的部件的接收部件的结构的万向架机构的结构,能够减小滑动摩擦,可以以低耗电量使被卡合物相对于卡合部分摆动。此外,作为接收球状的部件的接收部件,除了以球面状凹陷的凹部以外,还可以设为圆形的孔部等。
作为万向架机构240的驱动机构的第一驱动部260具有设置于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的沿着第一旋转轴方向A1的方向上的两侧的磁体221b和配置于与磁体221b对置的位置即固定框212的开口部212b的线圈211b。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磁体221b及线圈211b各设置有两个,但也可以设为磁体221b及线圈211b各设置有一个的结构,也可以设为磁体221b及线圈211b各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结构。在此,由于磁体221b的N极和S极大致沿着Z轴方向排列设置,因此当使电流流过线圈211b时,配置有磁体221b的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相对于配置有线圈211b的固定框212以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为旋转轴旋转。
作为万向架机构250的驱动机构的第二驱动部270具有设置于保持架框222的+Z方向侧的端部的磁体221a和配置于与磁体221a对置的位置即固定框212的凹状的保护部212a的线圈211a。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将磁体221a及线圈211a各设置一个,但也可以设为设置多个磁体221a及线圈211a的结构。在此,由于磁体221a的N极和S极大致沿着Y轴方向排列设置,因此当使电流流过线圈211a时,配置有磁体221a的保持架框222相对于被配置有线圈211a的固定框212保持的保持架框保持部223以第二旋转轴方向A2为旋转轴旋转。
这样,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具备作为第一旋转机构的万向架机构240,该万向架机构240使可动体220相对于固定体210以沿着入射方向D1的方向为第一旋转轴方向A1并以第一旋转轴为基准旋转。在此,万向架机构240设置于比入射方向D1上的棱镜10的反射面10a靠前方侧的位置,在可动体220上作为沿第一旋转轴方向A1延设的第一旋转轴设置有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而且,在固定体210上设置有作为能够沿着第一旋转轴方向A1旋转地保持的保持部的固定框212及底部215。即,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结构中,在入射方向D1上比反射面10a靠跟前侧的位置不具有第一旋转机构的构成部件,此外,在反射方向D2上的反射面10a和摄像元件103a之间不具有第一旋转机构的构成部件。
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在不妨碍入射光束的位置设置有万向架机构240。因此,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可以将入射光束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传送到摄像元件103a。此外,本实施例的万向架机构240是使可动体220以入射方向D1为第一旋转轴相对于固定体210旋转的旋转机构,但也可以设为:使可动体220以沿着反射方向D2的方向为第一旋转轴相对于固定体210旋转的旋转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万向架机构240设置于比反射方向D2上的反射面10a靠后方侧的位置,即,如果万向架机构240的配置和第二驱动部270的配置相反,则具有与上述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技术特征相同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如图5所示,作为保持部的固定框212及底部215为将作为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用沿第一旋转轴方向A1设置的凹部245a及245b夹着进行保持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将保持部设为这种结构,简化了保持部的结构。但是,不限于这种结构。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等:在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的前端形成凹部,且在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上用凸部从外侧夹着该凹部来保持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构成为:当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相对于固定框212沿第一旋转轴方向A1过度旋转时,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的抗冲击能力强的部分与固定框212的抗冲击能力强的部分接触。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设为固定体210限制可动体220的可动量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种结构,抑制可动体220的一部分构成部件与固定体210的一部分构成部件碰撞而使任意一方损坏等由于可动体220过度移动而导致的弊端。
另外,作为保持部的底部215具有设置有凹部245a的板簧244。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在按压作为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轴部241a的同时以适当的状态将其保持为能够旋转。
另外,固定体210具有作为覆盖可动体220的至少一部分的盖部的底部215,板簧244形成于底部215。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通过作为盖部的底部215的开闭将构成可动体220的一部分的保持架框保持部223简单地设置到固定体210的内部,并且能够简化保持部(底部215)的结构。
另外,如上所述,可动体220具备作为第二旋转机构的万向架机构250,其将与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即第一旋转轴方向A1交叉的交叉方向即第二旋转轴方向A2作为第二旋转轴的延设方向(凸部225b突出的方向),与保持架框222一起将作为反射部的棱镜10支承为能够旋转。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使可动体220相对于固定体210沿两个轴旋转,可以扩大可动体220的可动范围。而且,如图4~图7所示,板簧244设为如下结构:通过与第一旋转轴方向A1(Y轴方向)及第二旋转轴方向A2(X轴方向)这两个方向都交叉的Z轴方向的端部244a固定于作为固定体210的一部分的底部215,且通过设置于与端部244a不同的位置的作为接触部的凹部245a保持作为第一旋转轴的第一轴部241a。这样,通过将板簧244设为沿与第一旋转轴方向A1及第二旋转轴方向A2这两个方向都交叉的方向延设的结构,即使可动部因板簧的按压导致的弯曲而倾斜,也能够通过作为第二旋转机构的万向架机构250进行修正。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在比反射方向D2上的反射面10a靠后方侧的位置处的与可动体220对置的对置位置(保护部212a的形成位置),设置有作为第二驱动部270的一部分的线圈211a。而且,在该对置位置形成有抑制可动体220与设置在固定体210上的线圈211a接触的保护部212a。即,在固定体210上,设置有驱动第二旋转机构(万向架机构250)的线圈211a,在可动体220上,在与线圈211a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磁体221a,在线圈211a和磁体221a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抑制线圈211a和可动体220接触的保护部212a。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能够避免移动范围变大的可动体220向线圈211a碰撞。
从另一观点出发对上述内容进行说明时,在固定体210上的比入射方向D1上的反射面10a靠前方侧的位置和比反射方向D2上的反射面10a靠后方侧的位置中的未设置万向架机构240的与可动体220对置的对置位置,设置有驱动万向架机构240的第一驱动部260的至少一部分或驱动万向架机构250的第二驱动部270的至少一部分。在此,该对置位置对应于可动体220的移动范围随着可动体220在万向架机构240及万向架机构250这两者的旋转轴上移动而变大的区域。而且,在该对置位置形成有保护部212a,该保护部212a抑制可动体220与设置在固定体210上的第一驱动部260的至少一部分或第二驱动部270的至少一部分接触。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抑制移动范围伴随两个轴旋转而变大的部分与第一驱动部260的至少一部分或第二驱动部270的至少一部分碰撞,例如使线圈等第一驱动部260的至少一部分或第二驱动部270的至少一部分损坏。
另外,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第一旋转轴隔着在第一旋转轴方向A1上形成保持架框保持部223(可动体220)的一部分的壁部242而具有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而且,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均与壁部242接触。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将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牢固地固定到可动体220,能够抑制第一旋转轴位移。
[实施例2]
接着,使用图8~图11对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8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剖视图,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中的图5相对应的图。另外,图9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第一旋转轴241的立体图,图10及图11分别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旋转轴保持部243的俯视图及侧视剖视图。此外,在各图中,与上述实施例1共同的构成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省略详细的说明。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技术特征。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中,由第一轴部241a及第二轴部241b这两个构成部件形成第一旋转轴241。另一方面,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用一个轴部241c形成第一旋转轴241。
即,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为如下结构:在一个轴部241c在第一旋转轴241的延设方向(Y轴方向)上贯通的状态下,通过作为轴支承部的旋转轴保持部243支承轴部241c。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用一个构成部件形成第一旋转轴241,实现了光学单元1的结构的简化及成本降低。
在此,在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中,具备具有图9所示的光滑的外侧表面2411的轴部241c和具有图10及图11所示的光滑的内侧表面2431a的贯通孔2431的旋转轴保持部243。这种结构具有简单且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的优点,另一方面,有时轴部241c相对于旋转轴保持部243容易在Y轴方向上偏移。当第一旋转轴241及贯通孔2431的制造公差使得第一旋转轴241相对于贯通孔2431过大时,第一旋转轴241无法插入到贯通孔2431中,因此需要将第一旋转轴241制造得略小于贯通孔2431,这是因为将第一旋转轴241制造得小于贯通孔2431会导致第一旋转轴241容易相对于贯通孔2431偏移。于是,下面,对用一个构成部件形成第一旋转轴241的结构、即第一旋转轴241不容易相对于旋转轴保持部243在Y轴方向上偏移的结构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3]
下面,使用图12对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2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第一旋转轴241(轴部241d)的立体图,是与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中的图9相对应的图。此外,在各图中,与上述实施例1及实施例2共同的构成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省略详细的说明。除了第一旋转轴241的结构以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是与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技术特征。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在轴部241d的外侧表面2411,形成有作为偏移抑制结构2412的凹凸2412a。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可以提高旋转轴保持部243的支承面即内侧表面2431a和第一旋转轴241的接触面即外侧表面2411之间的摩擦力,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旋转轴241在Y轴方向上偏离旋转轴保持部243的规定支承位置。
优选的是像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那样,设为在第一旋转轴241上形成有抑制其相对于轴支承部(旋转轴保持部243)在第一旋转轴241的延设方向(Y轴方向)上偏移的偏移抑制结构2412。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即使在对光学单元1施加冲击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一旋转轴241偏离轴支承部的规定支承位置。
[实施例4]
下面,使用图13及图14对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3及图14分别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旋转轴保持部243的俯视图及侧视剖视图,是与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中的图10及图11相对应的图。此外,在各图中,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共同的构成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省略详细说明。除了旋转轴保持部243的结构以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是与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技术特征。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旋转轴保持部243在贯通孔2431的内侧表面2431b形成有沿着Y轴方向(第一旋转轴241的延设方向)的肋2432。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种结构,例如可以在按压肋2432的同时将作为第一旋转轴241的轴部241c压入到旋转轴保持部243的贯通孔2431中,能够抑制轴部241c不能牢固地固定到旋转轴保持部243的状态或轴部241c不能插入到旋转轴保持部243的情况。另外,可以在肋2432间的槽部2433中注入粘接剂,从而可以将轴部241c特别牢固地固定到旋转轴保持部243。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在使轴部241c支承于旋转轴保持部243时,将轴部241c从贯通孔2431的-Y方向侧的插入口2434插入到贯通孔2431中。在此,如图14所示,肋2432的插入口2434侧(-Y方向侧)的端部形成锥形形状。这样,通过在第一旋转轴241的延设方向的至少一端部将肋2432设为锥形形状,可以扩大旋转轴保持部243上的第一旋转轴241的插入口2434,可以将第一旋转轴241容易地插入到旋转轴保持部243。此外,在插入口2434设置于贯通孔2431的+Y方向侧的情况下,优选肋2432的+Y方向侧的端部为锥形形状。此外,如果肋2432的-Y方向侧的端部和+Y方向侧的端部这两者形成锥形形状,则无论从-Y方向侧及+Y方向侧中的哪一侧都容易将第一旋转轴241插入到贯通孔2431中。
[实施例5]
下面,对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中,作为第一旋转轴241具有与实施例3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轴部241d(参照图12),作为旋转轴保持部243具有与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旋转轴保持部243(参照图13及图14)。因此,相对于实施例3及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1,为可以进一步将第一旋转轴241特别牢固地固定到旋转轴保持部243的结构。此外,除了上述部分的结构以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是与实施例1~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上述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4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技术特征。
[实施例6]
下面,使用图15及图16对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5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剖视图,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中的图5相对应的图。另外,图16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旋转轴保持部243周边的主视剖视图。此外,在各图中,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5共同的构成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省略详细的说明。除了第一旋转轴241及旋转轴保持部243的结构以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是与实施例1~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技术特征。
如图15及图16所示,与实施例1~实施例5的光学单元1中的旋转轴保持部243相比,本实施例的旋转轴保持部243在Y轴方向上的厚度形成得较薄。而且,如图16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第一旋转轴241的轴部241e形成有凸部2413,该凸部2413向与Y轴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以使+Y方向侧的面2412b与旋转轴保持部243的-Y方向侧的表面243a抵接。在此,凸部2413上的轴部241e的面2412b起到抑制第一旋转轴241相对于轴支承部(旋转轴保持部243)在延设方向(Y轴方向)上偏移的偏移抑制结构2412的作用。
即,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偏移抑制结构2412是与第一旋转轴241的延设方向上的轴支承部的端部即表面243a抵接的凸部2413。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具备这种结构的偏移抑制结构2412,可以通过使凸部2413与轴支承部的端部抵接这样的简单结构,有效地抑制第一旋转轴241偏离轴支承部的规定支承位置。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即使对轴部241e沿+Y方向施加力,也可以通过轴部241e的面2412b与旋转轴保持部243的表面243a抵接来抑制轴部241e在+Y方向上偏移。在此,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能够限制轴部241e在-Y方向上移动的凹部245b的缘部2451被固定于顶部216的安装部2161。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即使沿-Y方向对轴部241e施加力,轴部241e也会经由凹部245b被顶部216的安装部2161限制,从而抑制了轴部241e在-Y方向上偏移。
[实施例7]
下面,使用图17及图18对实施例7的光学单元1进行说明。在此,图17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反射单元200的立体剖视图,是与实施例1的光学单元1中的图5相对应的图。另外,图18是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的第一旋转轴241的概略图,是与实施例2的光学单元1中的图9相对应的图。此外,在各图中,与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6共同的构成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省略详细的说明。除了第一旋转轴241的结构以外,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是与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1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的结构以外,是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结构。因此,除了下述中所说明的部分以外,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6的光学单元1相同的技术特征。
如图17及图1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作为第一旋转轴241的轴部241f设置有沿与Y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凹陷的凹部2412c。而且,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为凹部2412c在Y轴方向上夹着旋转轴保持部243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设为这种结构,轴部241f不会相对于旋转轴保持部243在第一旋转轴241的延设方向(Y轴方向)上偏移。
即,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偏移抑制结构2412是与第一旋转轴241的延设方向上的轴支承部的端部抵接的凹部2412c。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通过具备这种结构的偏移抑制结构2412,可以通过将凹部2412c与轴支承部的端部抵接的简单结构,有效地抑制第一旋转轴241偏离轴支承部的规定支承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单元1中,包括旋转轴保持部243在内保持架框保持部223为树脂制,具有一些弹性。因此,在将轴部241f安装到旋转轴保持部243时,可以在扩展旋转轴保持部243的贯通孔2431的同时将轴部241f从插入口2434插入。此外,伴随轴部241f插入规定位置,贯通孔2431的扩展复原,旋转轴保持部243的贯通孔2431的周围部分嵌入轴部241f的凹部2412c,轴部241f被固定于旋转轴保持部243。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结构来实现。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部分或全部,或者为了达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与发明内容栏中所记载的各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相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适当的替换或组合。另外,如果该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没有作为必须的内容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删除。

Claims (12)

1.一种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反射部,所述反射部使从外部入射的入射光束在反射面上沿从入射方向朝向摄像元件的反射方向反射;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支承所述反射部;
固定体;以及
第一旋转机构,所述第一旋转机构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以沿着所述入射方向或所述反射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旋转轴旋转,
所述第一旋转机构设置于比所述入射方向上的所述反射面靠前方侧的位置和比所述反射方向上的所述反射面靠后方侧的位置中的任意一个位置,
在所述可动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旋转轴,并且在所述固定体上作为该固定体的一部分而设置有将所述第一旋转轴保持为能够以所述第一旋转轴为基准旋转的保持部,
所述保持部通过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设置的凹部夹着所述第一旋转轴对所述第一旋转轴进行保持,
所述保持部具有设置有所述凹部的板簧,
所述可动体具有第二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将所述反射部支承为能够以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延设的旋转轴为第二旋转轴旋转,
所述板簧通过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及所述交叉方向这两个方向都交叉的方向上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体,且通过设置于与所述端部不同的位置的所述凹部保持所述第一旋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具有覆盖所述可动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盖部,
所述板簧形成于所述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限制所述可动体的可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体上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旋转机构或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线圈,
在所述可动体上,在与所述线圈对置的位置设置有磁体,
在所述线圈和所述磁体之间的位置形成有抑制所述线圈和所述可动体接触的保护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轴隔着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形成所述可动体的一部分的壁部而具有第一轴部及第二轴部,
所述第一轴部及所述第二轴部均与所述壁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轴支承部,所述轴支承部以一个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贯通的状态支承所述第一旋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支承部形成有沿着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的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的至少一方,所述肋的端部为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轴形成有偏移抑制结构,该偏移抑制结构抑制所述第一旋转轴相对于所述轴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偏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移抑制结构通过在与所述轴支承部的接触面上形成多个凹凸来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移抑制结构是与所述轴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的端部抵接的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偏移抑制结构是与所述轴支承部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延设方向上的端部抵接的凹部。
CN202110966789.6A 2020-08-25 2021-08-23 光学单元 Active CN1141852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1797 2020-08-25
JP2020141797 2020-08-25
JP2020207651A JP2022037848A (ja) 2020-08-25 2020-12-15 光学ユニット
JP2020-207651 2020-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5226A CN114185226A (zh) 2022-03-15
CN114185226B true CN114185226B (zh) 2024-01-19

Family

ID=80494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6789.6A Active CN114185226B (zh) 2020-08-25 2021-08-23 光学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37848A (zh)
CN (1) CN1141852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31862B1 (ja) 2021-08-30 2023-03-0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光学アクチュエータ、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JP2016102859A (ja) * 2014-11-27 2016-06-02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9015847A (ja) * 2017-07-06 2019-01-3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0460777A (zh) * 2019-04-16 2019-11-15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手抖校正功能的摄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7273A (zh) * 2008-10-14 2011-09-1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光学设备及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制造方法
JP2016102859A (ja) * 2014-11-27 2016-06-02 Hoya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9015847A (ja) * 2017-07-06 2019-01-3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0460777A (zh) * 2019-04-16 2019-11-15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带手抖校正功能的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5226A (zh) 2022-03-15
JP2022037848A (ja) 2022-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13005B1 (ja) 屈曲式撮像装置の防振機構、および、カメラ、携帯電子機器
CN108572430B (zh) 用于光学图像稳定的反射模块及包括其的相机模块
KR101896962B1 (ko) 카메라 렌즈 조립체
CN111258083B (zh) 带抖动校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6814954B2 (ja) レンズ鏡筒
US20130215316A1 (en) Cam frame structure, lens barrel structure, shake compensation device and imaging element unit
CN112087560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相机模块
CN214014348U (zh) 相机模块
CN114185226B (zh) 光学单元
KR20220112736A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160057265A (ko) 카메라 모듈
KR20210117124A (ko) 반사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5582922B2 (ja) 像ブレ補正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20220100058A1 (en) Camera module
CN215813690U (zh) 相机模块及包括相机模块的电子设备
CN114355552B (zh) 光学单元
CN114647134B (zh) 光学单元
CN219370104U (zh) 相机模块
CN218848431U (zh) 相机模块
CN11514508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4647126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7486647B1 (ja) 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17908217B (zh) 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及摄像模组
CN221008072U (zh) 相机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4355698B (zh) 光学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