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9863B -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9863B
CN114179863B CN202111594722.0A CN202111594722A CN114179863B CN 114179863 B CN114179863 B CN 114179863B CN 202111594722 A CN202111594722 A CN 202111594722A CN 114179863 B CN114179863 B CN 1141798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head
tail
route
head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47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9863A (zh
Inventor
马朋云
陈禹霖
闵朋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T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47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98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9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8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98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8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5/00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points or track-mounted scotch-blocks;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Local operating mechanisms for visible or audible signals
    • B61L5/12Visible signals
    • B61L5/18Light signals; Mechanisms associated therewith, e.g. blinders
    • B61L5/1809Daylight signals
    • B61L5/1881Wiring diagrams for power supply, control or t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进路控制方法包括: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所述尾车根据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所述联挂进路是指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的进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之间具有联挂关系;在所述尾车驶入所述联挂进路后,所述区域控制器ZC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本申请针对处于联挂状态的列车,提出了进路办理方法和其他相关控制方法,有助于提升列车控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列车的虚拟编组是指:列车之间不使用机械车钩连接,而是通过车车通信的方式建立列车联挂,列车各自的动力单元之间相互通信实现同步运行并保持一定跟踪距离。与传统列车编组相比,虚拟编组可以有效缩短列车之间的跟踪距离,有效提升铁路资源利用效率。
相关技术中,在为列车办理进路时,仅存在为传统列车编组办理进路的方法,对于处于联挂状态的列车,现有技术缺乏对应的进路办理方法和其他相关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旨在针对处于联挂状态的列车,提出进路办理方法和其他相关控制方法,以提升列车控制效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所述尾车根据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所述联挂进路是指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的进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之间具有联挂关系;
在所述尾车驶入所述联挂进路后,所述区域控制器ZC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
可选地,在所述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接收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发送的联挂申请,并判断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否同向;
所述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所述联挂进路。
可选地,所述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所述联挂进路,包括:
所述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检查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是否被所述头车占用,并检查所述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否空闲;
在所述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被所述头车占用,且所述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空闲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办进路办理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的联挂进路。
可选地,在所述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接收所述头车发送的第一行车许可申请,并为所述头车计算第一行车许可;其中,所述第一行车许可申请是在所述尾车与所述头车同向,且所述尾车已经与所述头车虚拟联挂后,由所述头车向所述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可选地,在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和所述联锁CI各自对自身的状态进行监测,在所述区域控制器ZC和所述联锁CI两者中的至少一者状态异常的情况下,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始端信号机点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根据新头车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新尾车,使得所述新尾车根据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对所述新头车进行追踪;其中,所述新头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所述尾车,所述新尾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所述头车;
所述联锁CI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驶入的折入进路解锁后,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折出进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接收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发送的第二行车许可申请,所述第二行车许可申请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由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向所述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所述区域控制器ZC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分别计算第二行车许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如果多个预设解锁条件均满足,则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解锁,如果所述多个预设解锁条件中至少一个预设解锁条件不满足,则所述联挂进路保持锁闭。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器ZC和联锁CI;
所述区域控制器ZC用于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所述尾车根据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所述联挂进路是指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的进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之间具有联挂关系;
所述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在所述尾车驶入所述联挂进路后,向所述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
所述联锁CI用于响应所述灭灯命令,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
可选地,所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ATS;
所述监控系统ATS用于向所述联锁CI发送联挂进路办理命令;
所述联锁CI还用于响应所述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所述联挂进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进路控制方法。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区域控制器ZC会为虚拟编组的头车计算安全位置,使得虚拟编组的尾车根据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当尾车驶入联挂进路之后,区域控制器ZC才会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如此,在尾车未驶入联挂进路之前,由于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不会灭灯,因此不会造成尾车发生紧急停车事件,从而在安全前提下顺利实现头车和尾车的联挂进路控制,有利于提升列车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中部分信息的传递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在为列车办理进路时,仅存在为传统列车编组办理进路的方法,对于处于联挂状态的列车,现有技术缺乏对应的进路办理方法和其他相关控制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进路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其中,区域控制器ZC会为虚拟编组的头车计算安全位置,使得虚拟编组的尾车根据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当尾车驶入联挂进路之后,区域控制器ZC才会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如此,在尾车未驶入联挂进路之前,由于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不会灭灯,因此不会造成尾车发生紧急停车事件,从而在安全前提下顺利实现头车和尾车的联挂进路控制,有利于提升列车控制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所述尾车根据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所述联挂进路是指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的进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之间具有联挂关系。
其中,区域控制器ZC是列控系统CBTC中的组成部分。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位置、是否停稳等状态信息,为头车计算安全位置。其中,安全位置包括:最大安全前、最小安全前、最大安全后、最小安全后等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控制器ZC可以根据头车汇报的实际位置、头车车速,计算头车的安全位置。例如,安全车头位置=实际车头位置+测量误差+通信延迟时间内的最大行走距离。安全车尾位置=实际车尾位置+测量误差。
其中,联挂进路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新的进路类型,联挂进路是针对处于联挂状态的列车(包括头车和尾车)办理的进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尾车获得头车的安全位置信息后,尾车可以根据头车的安全位置,计算自身的行车许可MA,从而根据该MA进入联挂进路,进而执行与头车的联挂操作。
S120:在所述尾车驶入所述联挂进路后,所述区域控制器ZC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
其中,联锁CI也是列控系统CBTC中的组成部分,联锁CI的作用之一是控制信号机状态。
其中,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是指:位于联挂进路入口处的信号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尾车可以基于列控系统CBTC的数据通信骨干网络,将其自身位置信息实时发送给区域控制器ZC,区域控制器ZC可以根据尾车的位置信息,判断尾车是否驶入联挂进路。当区域控制器ZC确定尾车的车头已经驶入联挂进路,则区域控制器ZC可以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其中,灭灯命令可以是一种强制命令。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不存在针对联挂状态列车的进路办理方案,因此当头车驶入进路后,进路的始端信号机随机灭灯。当始端信号机灭灯后,会导致还未驶入进路的尾车自动紧急停车,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而本申请提出了针对联挂状态列车的进路办理方案,在联挂进路模式下,当尾车驶入联挂进路后,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才会灭灯,因此不会造成尾车自动紧急停车,提高了尾车运行的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尾车还未驶入联挂进路时,联锁CI通过区域控制器ZC的跨压信息以及占用/空闲采集信息,保持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的亮灯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区域控制器ZC会为虚拟编组的头车计算安全位置,使得虚拟编组的尾车根据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并且当尾车驶入联挂进路之后,区域控制器ZC才会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如此,在尾车未驶入联挂进路之前,由于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不会灭灯,因此不会造成尾车发生紧急停车事件,从而在安全前提下顺利实现头车和尾车的联挂进路控制,有利于提升列车控制效率。
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0:所述区域控制器ZC接收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发送的联挂申请,并判断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否同向。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区域控制器ZC如何获得头车和尾车的运行方向,本申请不做限定。例如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车和尾车各自发送的联挂申请中,携带了头车或尾车的方向。例如在另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车和尾车可以基于列控系统CBTC的数据通信骨干网络,将其自身方向发送给区域控制器ZC,或者,头车和尾车可以基于列控系统CBTC的数据通信骨干网络,将自身位置信息实时发送给区域控制器ZC,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和尾车各自的位置变化情况,确定头车和尾车各自的运行方向。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果头车与尾车同向,则头车与尾车的追踪方式可能是站内追踪、转换轨追踪或者库线追踪。如果区域控制器ZC判断出头车与尾车不同向,则区域控制器ZC可以执行对端查照步骤,以确定对向进路是否可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尾车可以预先确认是否与头车同向,在尾车与头车不同向的情况下,尾车可以提前进行折返换端。尾车折返换端后,尾车与头车方向相同。
S220:所述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所述联挂进路。
其中,监控系统ATS也是列控系统CBTC中的组成部分。监控系统ATS中具有多种进路办理命令,其中,联挂进路办理命令是本申请在监控系统ATS中新增的一种进路办理命令。监控系统ATS通过向联锁CI发送联挂进路办理命令,从而使得联锁CI为头车和尾车办理联挂进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头车和尾车同向的情况下,检查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是否被头车占用,并检查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否空闲;在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被头车占用,且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空闲的情况下,将待办进路办理为头车和尾车的联挂进路。
其中,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指:待办进路中除最后一个区段以外的其他区段。为便于理解,示例性地,假设待办进路包括8个区段。如果待办进路的第8个区段被头车占用,且待办进路的第1个区段至第7个区段均空闲,则联锁将该待办进路办理成头车与尾车的联挂进路。
值得说明的是,本提案中,在办理联挂进路之前,通过检查待办进路是否满足上述条件,可以避免将不符合联挂条件的区段办理成联挂进路,从而确保联挂进路办理的准确性。
S230: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所述尾车根据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
S240:在所述尾车驶入所述联挂进路后,所述区域控制器ZC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
对于步骤S230和S240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前述针对步骤S110和S120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简化说明,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图2中的步骤S210和步骤S220,实现了联挂进路的自动办理,通过图2中的步骤S230和步骤S240,实现了联挂进路的自动控制。简言之,本申请通过图2所示的方式,实现了联挂进路的自动办理和控制,提升了列车控制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头车的安全位置之前,还可以接收头车发送的第一行车许可申请,并为头车计算第一行车许可。其中,第一行车许可申请是在尾车与头车同向,且尾车已经与头车虚拟联挂后,由头车向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具体实现时,当尾车与头车同向后,且尾车与头车联挂后,由头车向区域控制器ZC发送第一行车许可申请。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前方的前车位置信息、头车前方的障碍物情况、以及联锁状态,为头车计算第一行车许可。其中,行车许可(Movement Authority,MA)是指:列车安全行驶到下个停车点的授权信息。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在办理联挂进路期间,还持续为头车计算行车许可,使得在办理联挂进路期间,头车的运行安全可以持续得到保证。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之后,区域控制器ZC和联锁CI各自对自身状态进行监测,在区域控制器ZC和联锁CI两者中的至少一者状态异常的情况下,联锁CI控制始端信号机点亮。
具体实现时,当区域控制器ZC或联锁CI发生宕机,或者发生通讯中断时,则认为区域控制器ZC或联锁CI状态异常,从而对列车的行车模式进行降级,并点亮信号机。值得说明的是,当区域控制器ZC或联锁CI状态异常时,通过对列车运行模式进行降级,并点亮信号机,可以使得列车在区域控制器ZC或联锁CI状态异常期间仍然保持行车安全。
参考图3,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0:所述区域控制器ZC根据新头车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新尾车,使得所述新尾车根据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对所述新头车进行追踪;其中,所述新头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所述尾车,所述新尾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所述头车。
S320:所述联锁CI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驶入的折入进路解锁后,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折出进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头车可以带着尾车驶入折返轨道,当头车和尾车驶入折返轨道后,头车进行车头转换作业,从而调转车头。同样地,尾车也进行车头转换作业,从而调转车头。头车调转车头后,作为新尾车,尾车调转车头后,作为新头车。由于头车与尾车的身份转换,导致原来计算的安全位置不再适用,因此区域控制器ZC重新计算新头车的安全位置,使得新头车和新尾车组成的新虚拟编组可以保持安全运行状态。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执行步骤S310和S320,实现了虚拟编组的折返操作,进一步提升了虚拟编组的控制效率。
参考图4,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410:所述区域控制器ZC接收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发送的第二行车许可申请,所述第二行车许可申请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由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向所述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S420:所述区域控制器ZC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分别计算第二行车许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头车和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头车和尾车各自向区域控制器ZC发送第二行车许可申请。区域控制器ZC接收到头车的第二行车许可申请后,根据头车前方的前车位置信息、头车前方的障碍物情况、以及联锁状态,为头车计算第二行车许可。区域控制器ZC接收到尾车车的第二行车许可申请后,根据尾车前方的前车位置信息、尾车前方的障碍物情况、以及联锁状态,为尾车计算第二行车许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头车和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区域控制器ZC还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以使得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本申请中,通过控制始端信号机灭灯,以表示进路资源的释放。
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通过执行步骤S410和S420,实现了虚拟编组的在进路的解编过程,进一步提升了虚拟编组的控制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头车和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如果多个预设解锁条件均满足,则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解锁,如果多个预设解锁条件中至少一个预设解锁条件不满足,则联挂进路保持锁闭。此外,如果后续预设解锁条件均满足,也不自动控制联挂进路解锁,而需要在接收到预设的信号重开命令后,才控制联挂进路解锁。
本申请中,通过上述方式控制联挂进路的解锁,特别是当后续预设解锁条件均满足,也需要在接收到预设的信号重开命令后,才控制联挂进路解锁,从而避免意外解锁进路,有利于提升列车运行安全性。
参考图5,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进路控制方法中部分信息的传递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S510:当头车满足联挂条件时,向区域控制器ZC和监控系统ATS反馈已具备联挂条件。
S520:监控系统ATS根据联挂解编计划,向相应的联锁CI发送联挂进路办理命令。
S530:监控系统ATS向尾车发送联挂区域的目的地码、去联挂命令、被联挂列车(即头车)的VID、被联挂列车的TC端,直至联挂成功才停止发送。
S540:联锁CI接收到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后,办理联挂进路,并向监控系统ATS反馈办理结果。
S550:联锁CI办理完联挂进路后,向区域控制器ZC发送进路锁闭信息。
S560:头车和尾车实时向区域控制器发送车钩已对中信息,区域控制器ZC根据车钩已对中信息,分别为头车和尾车计算行车许可MA,并将计算出的行车许可MA分别反馈给头车和尾车。此外,如果头车或尾车在根据行车许可MA运行期间,车钩已对中信息丢失,则头车或尾车向区域控制器ZC反馈车钩不对中信号。区域控制器ZC接收到车钩不对中信号后,向头车或尾车发送特控报文,使得头车或尾车紧急制动,但是头车和尾车的行车模式不降级。
S570:监控系统ATS和区域控制器ZC判断去联挂列车(即尾车)的车头驶入联挂进路后,监控系统ATS向去联挂列车发送被联挂列车的VID,区域控制器ZC向被联挂列车发送去联挂列车的VID,直至联挂完成或联挂失败。
在此期间,去联挂列车(即尾车)接收到监控系统ATS的去联挂命令后,根据区域控制器ZC发送的行车许可MA,生成联挂防护曲线,控制自身在去联挂停车点停准停稳。
以上,本申请通过一些实施例提出了进路控制方法。以下,本申请通过另一些实施例提出控制系统。参考图6,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控制系统包括区域控制器ZC 610和联锁CI 620。其中,区域控制器ZC用于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尾车根据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联挂进路是指为头车和尾车办理的进路,头车和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头车和尾车之间具有联挂关系。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在尾车驶入联挂进路后,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联锁CI用于响应灭灯命令,控制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还包括监控系统ATS630。
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接收头车和尾车各自发送的联挂申请,并判断头车和尾车是否同向。监控系统ATS用于向联锁CI发送联挂进路办理命令。联锁CI还用于响应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头车和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头车和尾车办理联挂进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联锁CI具体用于: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头车和尾车同向的情况下,检查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是否被头车占用,并检查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否空闲;在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被头车占用,且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空闲的情况下,将待办进路办理为头车和尾车的联挂进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接收头车发送的第一行车许可申请,并为头车计算第一行车许可。其中,第一行车许可申请是在尾车与头车同向,且尾车已经与头车虚拟联挂后,由头车向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控制器ZC和联锁CI还用于:各自对自身状态进行监测,在自身状态异常的情况下,联锁CI控制始端信号机点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根据新头车的位置信息,计算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新尾车,使得新尾车根据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对新头车进行追踪。其中,新头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尾车,新尾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头车。
联锁CI还用于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驶入的折入进路解锁后,为头车和尾车办理折出进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接收头车和尾车各自发送的第二行车许可申请。其中,第二行车许可申请是头车和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由头车和尾车各自向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为头车和尾车分别计算第二行车许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头车和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如果多个预设解锁条件均满足,则联锁CI控制联挂进路解锁,如果多个预设解锁条件中至少一个预设解锁条件不满足,则联挂进路保持锁闭。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进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区域控制器ZC接收头车和尾车各自发送的联挂申请,并判断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否同向;
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所述联挂进路;
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所述尾车根据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所述联挂进路是指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的进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之间具有联挂关系;
在所述尾车驶入所述联挂进路后,所述区域控制器ZC向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使得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
其中,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所述联挂进路,包括:所述联锁CI响应于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检查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是否被所述头车占用,并检查所述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否空闲;在所述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被所述头车占用,且所述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空闲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办进路办理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的联挂进路;其中,所述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指待办进路中除最后一个区段以外的其他区段;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如果多个预设解锁条件均满足,则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解锁;如果所述多个预设解锁条件中至少一个预设解锁条件不满足,则所述联挂进路保持锁闭,并且当所述多个预设解锁条件在后续均满足时,仅在接收到预设的信号重开命令后才控制联挂进路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域控制器ZC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接收所述头车发送的第一行车许可申请,并为所述头车计算第一行车许可;其中,所述第一行车许可申请是在所述尾车与所述头车同向,且所述尾车已经与所述头车虚拟联挂后,由所述头车向所述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和所述联锁CI各自对自身状态进行监测,在所述区域控制器ZC和所述联锁CI两者中的至少一者状态异常的情况下,所述联锁CI控制所述始端信号机点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根据新头车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新尾车,使得所述新尾车根据所述新头车的安全位置对所述新头车进行追踪;其中,所述新头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所述尾车,所述新尾车是指转换车头后的所述头车;
所述联锁CI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驶入的折入进路解锁后,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折出进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域控制器ZC接收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发送的第二行车许可申请,所述第二行车许可申请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由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各自向所述区域控制器ZC发起的;
所述区域控制器ZC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分别计算第二行车许可。
6.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监控系统ATS、区域控制器ZC和联锁CI;
所述监控系统ATS用于向所述联锁CI发送联挂进路办理命令;
所述联锁CI用于响应所述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头车和尾车同向的情况下,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所述联挂进路;
所述区域控制器ZC用于根据头车的状态信息,计算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并将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发送给尾车,使得所述尾车根据所述头车的安全位置驶入联挂进路;其中,所述联挂进路是指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办理的进路,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是用于组建虚拟编组的列车,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之间具有联挂关系;
所述区域控制器ZC还用于在所述尾车驶入所述联挂进路后,向所述联锁CI发送灭灯命令;
所述联锁CI用于响应所述灭灯命令,控制所述联挂进路的始端信号机灭灯;
其中,所述联锁CI在办理所述联挂进路时,具体用于:响应于所述监控系统ATS发送的联挂进路办理命令,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同向的情况下,检查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是否被所述头车占用,并检查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否空闲;在所述待办进路的最后一个区段被所述头车占用,且所述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空闲的情况下,将所述待办进路办理为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的联挂进路;其中,所述待办进路的其他区段是指待办进路中除最后一个区段以外的其他区段;
所述联锁CI还用于:在所述头车和所述尾车组建的虚拟编组解编后,如果多个预设解锁条件均满足,则控制所述联挂进路解锁;如果所述多个预设解锁条件中至少一个预设解锁条件不满足,则控制所述联挂进路保持锁闭,并且当所述多个预设解锁条件在后续均满足时,仅在接收到预设的信号重开命令后才控制所述联挂进路解锁。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94722.0A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1798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722.0A CN114179863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4722.0A CN114179863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863A CN114179863A (zh) 2022-03-15
CN114179863B true CN114179863B (zh) 2023-05-23

Family

ID=80606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4722.0A Active CN114179863B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98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341B (zh) * 2022-06-17 2024-03-26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全电子联锁的虚拟联锁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15071780B (zh) * 2022-07-04 2024-03-29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路径资源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681928A (zh) * 2023-11-13 2024-03-12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列车进路匹配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59329B (zh) * 2015-08-03 2017-03-08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下进路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874008B (zh) * 2020-05-26 2021-09-03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灵活编组运营的实现方法
CN112061141A (zh) * 2020-08-25 2020-12-11 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cbtc系统的列车编组方法及装置
CN113562036B (zh) * 2021-07-05 2022-09-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编组列车解编方法及系统
CN113548095B (zh) * 2021-07-05 2022-09-02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虚拟编组列车区间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13734248B (zh) * 2021-09-28 2023-08-15 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fao的编组联锁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863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9863B (zh) 一种进路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58484B (zh) 列车自动驾驶方法、vobc、tias、区域控制器
CN113442972B (zh) 列车编组方法及系统
CN113548095B (zh) 虚拟编组列车区间运行方法及系统
CN112124368B (zh) 列车连挂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480259B (zh) 一种全自动驾驶列车的驾驶方法和系统
CN112319507B (zh) 列车联挂方法和装置以及列车解编方法
CN111824217B (zh) 一种连挂列车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JP7244549B2 (ja) 列車保安システム
CN109278807B (zh) 基于车车通信列控系统的列车跳停方法
CN111891138B (zh) 列车联挂方法及系统
JP2007233965A (ja) 自動隊列走行制御装置および自動隊列走行制御システム
CN111824184B (zh) 连挂列车的解编方法及系统
CN111688765A (zh) 用于车车通信的锁定安全路径的方法、系统及tmc
CN110329320B (zh) 一种基于lte车地连续通信的有轨电车进路控制方法
CN113954924A (zh) 降级车自主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61141A (zh) 用于cbtc系统的列车编组方法及装置
CN114655283B (zh) 编组列车移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94251A (zh) 列车可碰撞连挂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61432B (zh) 全自动无人驾驶远程反向运行的实现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5771549A (zh) 一种列车自动连挂方法
CN115923881A (zh) 用于tacs系统的列车故障救援管理方法、设备及介质
WO2023097838A1 (zh) 一种灵活编组的解编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67583B (zh) 一种有轨电车进路防错办系统及方法
CN113415312A (zh) 基于fao的列车动态测试下道岔控制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