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5080A - 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 Google Patents

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5080A
CN114175080A CN202080053963.1A CN202080053963A CN114175080A CN 114175080 A CN114175080 A CN 114175080A CN 202080053963 A CN202080053963 A CN 202080053963A CN 114175080 A CN114175080 A CN 114175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min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artic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539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见宪一朗
饭田奈穗实
木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HK Sp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HK Sp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HK Sp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HK Sp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75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50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78Product apprais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3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判定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其进行物品的判定,并生成判定结果;第一信息通信终端,其将物品的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其将物品的识别代码发送给管理服务器,并接收判定结果,管理服务器包括:接收部,其用于接收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处理部,其将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相关联起来;存储部,其将相关联的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判定部,其进行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并根据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其中,第一判定将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第二判定将与被对照的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以及发送部,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

Description

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判定物品的判定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涉及判定系统的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背景技术
由于制造商所制造的产品凭一定的质量在市场上流通,因此用户可以从可靠的制造商处放心地购买产品。制造商也会努力不降低产品质量,以确保购买产品的用户的信任。然而,除了制造商所生产的产品(正品)之外,其他制造商所生产的劣质产品(仿制品)也有时在市场上流通。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商不仅会失去用户的信任,而且会受到产品(正品)销量下降等的影响。因此,制造商需要能够区分正品和仿制品。
作为能够区别正品和仿制品的方法之一,例如,在正品上贴附使用条形码的序列号,通过将该序列号与流通路径管理数据库对照而进行真伪判定的判定系统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9917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仅凭对照序列号,不能区别贴附在正品上的序列号和贴附在仿制品上的伪造或复制的序列号,因此在产品的真伪判定中的判定精度上存在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课题之一为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的判定精度判定物品的真伪的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另外,本发明的课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物品上贴附的识别标签的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其进行物品的判定,并生成判定结果;第一信息通信终端,其将物品的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发送给到管理服务器;以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其将物品的识别代码发送给管理服务器,并接收判定结果,管理服务器包括:接收部,其用于接收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处理部,其将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相关联起来;存储部,其将相关联的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判定部,其进行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并根据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其中,第一判定将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第二判定进行将与被对照的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以及发送部,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通信终端。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其进行物品的判定,并生成判定结果;以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其将物品的识别代码发送给管理服务器,并接收判定结果,管理服务器包括:存储部,其将识别代码和与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判定部,其进行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并根据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其中,第一判定将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第二判定将与被对照的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以及发送部,其将判定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通信终端。
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可以具备用于读取识别代码的读取设备。另外,读取设备可以读取贴附在物品的URL信息,从而第二信息通信终端能够访问判定网站。
此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包括;接收部,其用于接收物品的识别代码;存储部,其将识别代码和与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判定部,其进行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并根据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其中,第一判定将所接收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第二判定将与被对照的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发送部,其用于发送判定结果。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装置包括:进行将物品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的第一判定的步骤;进行将与在数据库内被对照的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的第二判定的步骤;以及基于第一判定和所述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程序是在进行物品的判定的判定装置上运行的程序,该程序使判定装置执行以下步骤:进行将物品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的第一判定的步骤;进行将与在数据库内被对照的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的第二判定的步骤;基于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的步骤。
判定结果可以包含基于第二判定计算出的第一判定的置信度。
在第二判定中,在参数的数值超过设定值时,可以生成包含警告的判定结果。参数可以是从判定次数、销售次数和从销售日开始的期间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中所使用的标识标签的一个例子。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制造信息的登记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进货/发货信息和销售信息的登记处理的结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物品中的物品信息的关联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查询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查询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查询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查询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利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基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判定状况的监视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物品判定的流程图。
图16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中所使用的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
图17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中所使用的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
图18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中所使用的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
图19是根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物品判定的流程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第一信息通信终端的显示屏幕。
图2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中的查询处理的显示屏幕。
图2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中的查询处理的显示屏幕。
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2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2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图2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的构成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以各种形式来实施,并且不限于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内容来解释。
虽然为了更清楚地描述,与实际实施方式相比,附图可以示意性地表示每个部件的宽度、厚度、形状等,但是附图仅是一个示例,并且不限制本发明的解释。在本说明书和每个附图中,具有与结合现有附图描述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可以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可以省略重复的描述。在本说明书和每个附图中,具有与结合现有附图描述的功能相同的功能的元件可以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可以省略重复的描述。
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当通常描述多个相同或相似的结构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当区分地描述多个结构中的每一个时,使用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来描述多个结构中的每一个。当一个配置中的多个部分被单独地表示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进一步使用连字符和自然数。
在本说明书中,“数据库”是指作为数据来进行管理的存储信息,以便进行处理部中的处理(例如,添加、删除、搜索等)。此外,“记录(record)”是构成数据库的单位之一,包含要管理的对象的一项信息。另外,包含于记录中的信息,不仅是一个项目,也可以是多个项目。
在本说明书中,“物品”不仅包括产品,也可以包括商品。此外,商品也包括服务。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14,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
[1.判定系统的构成]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判定系统10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判定系统10包括:管理服务器100、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以及网络400。管理服务器100和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经由网络400进行通信连接。另外,管理服务器100和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进行通信连接。
管理服务器100能够将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相关联起来的处理。另外,管理服务器100将相关联的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作为数据库来存储,并基于数据库检索识别代码800或物品信息900。此外,管理服务器100能够进行基于识别代码800的物品700的判定处理。即,管理服务器100通过将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作为数据库来登记,并从数据库中检索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来进行物品700的判定处理。因此,管理服务器100可以称为判定系统10中的判定装置。
识别代码800贴附于每个物品700以指定物品700。例如,在第一物品710贴附第一识别代码810,在与第一物品710不同的第二物品720贴附与第一识别代码810不同的第二识别代码820。另外,如果在本说明书中没有特别区分识别代码,则将其描述为识别代码800。
识别代码800可以直接贴附于物品700,也可以间接地贴附于物品700。将识别代码800间接地贴附于物品700的示例包括将识别代码800贴附于物品700的包装的情况,或者将识别代码800设置于识别标签500并将识别标签500贴附于物品700的情况,但不限于此。识别代码800可以以能够指定物品700的方式来贴附。
在本说明书中,包括直接将识别代码800贴附于物品700的情况和通过包装或识别标签500间接将识别代码800贴附于物品700的情况,将这些记载为识别代码800贴附于物品700。
下面,使用图2对标识标签500进行说明。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在判定系统10中所使用的标识标签500的示例。
图2(A)所示的识别标签500A在薄片501上形成有字符串503。作为薄片501,例如,可以使用纸、薄膜或玻璃。字符串503可以是通过组合数字或字母的组合而获得的字符,但是字符串503的构成不限于此。字符串503可以是平假名、片假名或汉字等的日语字符、外语字符、符号或与颜色代码组合的字符。字符串503可以印刷在薄片501上,或者可以用金属模具等形成为凹凸形状。
在使用印刷而形成字符串503的情况下,例如,可以以凸版方式、平版方式、凹版方式、孔版(stencil)方式、电子照相方式、喷墨方式、激光方式等作为印刷方式来使用,但不限于此。另外,在印刷字符串503时,可以使用活版油墨、平版油墨、丝网油墨、热固化油墨、紫外线固化油墨、磁性油墨或UV荧光油墨等,但不限于此。
识别标签500A还可以形成诸如水印、全息图(hologram)或TRUSTGRAM(注册商标)等的光学部511。
为了保护字符串503的部分,识别标签500A可以设置有保护层,也可以被层压加工(lamination)。进而,为了将识别标签500A贴附于物品700,可以在识别标签500A的背面(与形成字符串503的表面相反的表面)形成有粘合剂。
在判定系统10中,将识别标签500的字符串503可以用作识别代码800。即,字符串503可以用作分配给每个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识别代码800可以随机地生成,也可以连续地生成。在识别代码800中,为每个物品700分配不同的字符而可以指定多个物品700中的每一个。图2(A)所示的字符串503由13位字符显示,但是识别代码800的位数不限于此。识别代码800的位数可以根据物品700的制造数量等适当地决定。
此外,字符串503不仅可以包括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还可以包括用于判定物品700的判定网站的URL(资源定位系统)。由于在字符串503中包括URL,因此例如使用OCR(光学字符识别)读取器而读取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同时能够访问判定网站。
在图2(B)所示的识别标签500B中,除了字符串503之外,还形成有RFID(射频识别)505。RFID 505包括与字符串503相同的识别代码800。因此,在识别标签500B中,使用RFID等的读取设备而能够从RFID 505读取识别代码800。RFID 505还可包括与管理服务器100通信连接而用于判定物品700的判定网站的URL。由于RFID 505包括判定网站的URL,因此读取RFID 505同时也能够访问判定网站。
在图2(C)所示的识别标签500C中,除了字符串503之外,还形成有条形码507。条形码507包括与字符串503相同的识别代码800。因此,在识别标签500C中,使用条形码读取器等的读取设备能够从条形码507读取识别代码800。此外,条形码507还可以包括与管理服务器100通信连接而用于判定物品700的判定网站的URL。由于在条形码507中包括判定网站的URL,读取条形码507的同时也能够访问判定网站。
在图2(D)所示的识别标签500D中,除了字符串503之外,还形成有QR码(注册商标)(Quick Response Code)509。QR码509包括与字符串503相同的识别代码800。因此,在识别标签500D中,使用QR码读取器等的读取设备而能够从QR码509读取识别代码800。此外,QR码509可以包括与管理服务器100通信连接而用于判定物品700的判定网站的URL。由于在QR码509中包括判定网站的URL,读取QR码509的同时也能够访问判定网站。
另外,在图2(D)中,说明了使用QR码509的构成,但不限于QR码,可以使用所有的二维条形码。
由于在识别标签500B、500C和500D中,与字符串503相同的识别代码800分别包括RFID 505、条形码507和QR码509中,因此识别标签500B、500C和500D还可设置成不形成字符串503的结构。
在图2中,作为识别标签500,列举了识别标签500A~500D,但是识别标签500的构成不限于此。识别标签500只要是包括可以贴附于多个物品700的每一个而能够指定多个物品700中的每一个的识别代码800的标签即可。
再次参考图1,对管理服务器100进行说明。管理服务器100包括:判定部110、存储部120、处理部130、接收部140和发送部150。
管理服务器100例如是计算机。另外,管理服务器100可以是一台计算机,也可以是多台计算机。管理服务器100可以包括:MPU(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CPU(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GPU(图形处理单元,Graphics ProcessingUnit)、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HDD(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SSD(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NAND闪存(NAND flashmemory)或NOR闪存(NOR flash memory)等的电子设备。
接收部140能够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接收识别代码800或物品信息900。处理部130能够进行将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相关联起来的处理。此外,处理部130能够对识别代码800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而生成与判定次数相关的信息。进而,处理部130还能够对向管理服务器100的访问源的IP地址进行解析而生成与访问源的国家相关的信息。与判定次数相关的信息或与访问源的国家相关的信息也包括在物品信息900中。因此,处理部130不仅进行识别代码800和所接收的物品信息900的关联处理,还能够进行识别代码800和所生成的物品信息900的关联处理。存储部120能够存储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在存储部120中,还能够将这些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判定部110进行遵照规定的判定条件的判定处理而能够生成判定结果。发送部150能够向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发送判定结果。
在判定系统10中,能够用识别代码800指定物品700而进行物品700的判定。如上所述,管理服务器100中不仅登记有识别代码800,还登记有与物品700相关的各种物品信息900。因此,判定系统10中的物品700的判定不仅包括物品700的真伪判定,还包括获取关于物品700的信息,例如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的指定。
接着,说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和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
作为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每一个,例如,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等的固定信息通信终端、或者移动电话、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等的携带信息通信终端。另外,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以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可以包括识别代码800的读取设备,例如相机、OCR读取器、条形码读取器或者QR码读取器等。
在判定系统10中,能够使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而将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登记到管理服务器100中。具体而言,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被输入到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或者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读取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经由网络400将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0。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由管理服务器100的处理部130进行关联处理,并将其存储在存储部120中。
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可以是多个固定信息通信终端或携带信息通信终端。例如,第一固定信息通信终端可利用于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的读取,与第一固定信息通信终端不同的第二固定信息通信终端可利用于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的输入。
在判定系统10中,能够使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进行基于识别代码800的物品700的判定。具体而言,识别代码800被输入到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或者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读取识别代码800。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向管理服务器100发送识别代码800。在管理服务器100进行判定处理之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能够接收判定结果,并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屏幕上显示判定结果。
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还可以是多个固定信息通信终端或携带信息通信终端。例如,购买了物品700的第一用户能够利用携带信息通信终端进行贴附有识别代码800的物品700的真伪判定,或者制造了物品700的第二用户(例如,制造商)能够利用固定信息通信终端监视物品700或识别代码800。
网络400例如是内联网(Intranet)或因特网,可以根据管理服务器100、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以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设置场所来改变网络的种类。例如,在管理服务器100被设置在管理商侧、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被设置在物品700的制造商侧、并且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被设置在购买了物品700的用户侧的情况下,网络400能够使用因特网而通信连接各个信息通信终端。另外,在管理服务器100以及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设置在制造商侧、并且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设置在购买了物品700的用户侧的情况下,网络400能够在管理服务器100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之间使用内联网,并且在管理服务器100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之间使用因特网而对各个信息通信终端进行通信连接。
以上说明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结构,但是判定系统10的结构不限于此。判定系统10可以设置成包含管理服务器100,而不包含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和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结构。另外,判定系统10还可以设置成包含管理服务器100和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而不包含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结构。若管理服务器100包括在判定系统10中,则能够在进行了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的登记处理之后,进行物品700的判定处理而提供判定结果。
另外,判定系统10可以设置成包含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而不包含管理服务器100和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结构。可以使用安装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上且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上运行的程序而进行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的登记处理。进而,判定系统10还可以设置成包含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而不包含管理服务器100以及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的结构。可以使用安装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上且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上运行的程序而接收物品700的物品信息或判定结果。
判定系统10可以进行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的登记处理、以及基于识别代码800的判定处理。主要使用管理服务器100和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进行登记处理,使用管理服务器100和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进行判定处理。以下,将判定系统10的结构分为登记处理和判定处理而进一步详细说明。
[2.登记处理]
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可以包括各种信息。作为物品信息900可以包括:例如,物品700的制造工序中的制造信息、物品700的流通工序中的进货和发货信息、物品700的销售工序中的销售信息等。因此,下面,使用参考图3对制造信息登记处理进行说明。另外,使用参考图4和图5对进货/发货信息和销售信息的登记处理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中的制造信息的登记处理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图3是在制造物品700的工厂中,利用设置在工厂的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而对物品700的制造信息进行登记的登记处理的流程图。
在图3所示的制造工序中,在物品700的制造完成后,向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输入物品700的制造批号(lot number)(步骤S110)。此外,为了流通和销售物品700,输入物品700的发货目的地(步骤S111),输入物品700的产品名称(步骤S112),以及输入用于包装物品700的装运箱的装运箱编号(步骤S113)。另外,在将物品700包装到装运箱中时,向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输入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114)。作为包含在物品信息900中的制造信息,将制造批号、发货目的地、产品名称、装运箱编号、以及识别代码800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经由网络400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115)。在管理服务器100中,识别代码800和制造信息被被关联而登记。具体地,在管理服务器100中,处理部130将识别代码800和制造信息相关联起来,并且将被关联的信息存储在存储部120中。制造信息不限于所述信息。作为制造信息还可以包括:例如,物品700的颜色、材质、形状、尺寸、重量、型号或检查信息、或者物品700的照片等。
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中,制造信息和识别代码800的输入顺序不限于图3所示的流程图。输入的顺序可以适当地改变。此外,制造信息和识别代码800的输入可以在每个制造工序中执行,也可以在物品700完成之后一并执行。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中的进货/发货信息和销售信息的登记处理的结构图。在图4中,在流通工序的出厂时、流通中继点、以及当地代理店,登记进货和发货信息。此外,在销售工序的销售店,登记销售信息。
在流通工序中,由于多个物品700被包装在装运箱中并以装运箱为单位流通,因此可以将进货和发货信息登记到装运箱编号中。即,在流通工序的各据点,设置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使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输入进货和发货信息。具体而言,在出厂时,读取装运箱编号,并对所读取的装运箱编号输入第一发货日(步骤S120)。在流通中继地点,读取装运箱编号,并对所读取的装运箱编号输入第二发货日(步骤S130)。在当地代理店,读取装运箱编号,并对所读取的装运箱编号输入进货日(步骤S140)。另外,所输入的第一发货日、第二发货日以及进货日被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并登记到管理服务器100中。
另一方面,在销售工序中,在销售店从装运箱中取出物品700,并针对每个物品700进行销售。在第一物品710被销售的情况下,使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而读取贴附在第一物品710的第一识别代码810,并对所读取的第一识别代码810输入第一销售日(步骤S150)。另外,在第二物品720被销售的情况下,使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而读取贴附在第二物品720的第二识别代码820,并对所读取的第二识别代码820输入第二销售日(步骤S160)。销售信息不限于物品700的销售日。作为销售信息还可以包括:例如,购买了物品700的用户的信息等。
整理识别代码800和物品信息900(制造信息,进货和发货信息以及销售信息)的关联,则如图5所示。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物品700中的物品信息900的关联的结构图。在流通工序中,第一发货日、第二发货日以及进货日与装运箱编号相关联,但由于第一物品710以及第二物品720登记有相同的装运箱编号,因此,终究,第一发货日、第二发货日以及进货日的进货和发货信息分别与贴附在第一物品710的第一识别代码810以及贴附在第二物品720的第二识别代码820相关联。另一方面,在销售工序中,第一物品710及第二物品720被分别销售,对贴附在第一物品710的第一识别代码810关联第一发货日,对贴附在第二物品720的第二识别代码820关联第二发货日。
以上,针对判定系统10的登记处理,将物品信息900分为制造工序中的制造信息、流通工序中的进货和发货信息、以及销售工序中的销售信息进行了说明,但判定系统10能够通过在任意工序中登记识别代码800而利用。例如,识别代码800可以不在制造工序中登记,而是在流通工序或销售工序中登记识别代码800。具体而言,使用销售店的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而能够将销售的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登记到管理服务器中。若在当铺或拍卖交易的销售工序中登记识别代码800,则使用判定系统10而能够保证物品700是正品。
[3.判定处理]
应用了判定系统10的物品700的判定处理包括: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的查询处理以及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在查询处理中,输入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并输出物品700的判定结果。在判定处理中,基于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判定物品700是否满足规定的判定条件,并生成判定结果。以下,分别对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的查询处理和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进行说明。
[3-1.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查询处理]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的查询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步骤S210)。例如,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中输入由管理服务器100进行的判定处理的判定网站的URL,由此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能够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
接着,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输入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220)。识别代码800可以由用户直接输入到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或者使用读取设备读取识别代码800并自动输入所读取的识别代码800也可。作为读取设备,例如,可以使用条形码读取器、QR码读取器或OCR码读取器等,但不限于此。另外,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的识别代码800的读取可以通过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中的识别代码800的读取相同的方法来进行,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读取方法来进行。
接着,所输入的识别代码800经由网络400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30)。管理服务器100基于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进行物品700的判定处理(步骤S300)。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将在后说明。
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从管理服务器100接收物品700的判定结果(步骤S240)。
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在屏幕上显示物品700的判定结果(步骤S250)。因此,用户能够观看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屏幕而确认物品7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不仅可以包括物品700的真伪判定,还可以包括物品信息900。因此,用户不仅可以基于判定网站的判定结果接判定物品700的真伪,还可以基于物品信息900直接判定物品700的真伪。
[3-1-1.第二信息通信终端中的查询处理的变形例1]
图7是利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物品700的判定中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另一查询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地,图8所示的流程图是识别标签500不仅包括有识别代码800,还包括有进行管理服务器100的判定处理的判定网站的URL信息的情况下的查询处理的示例。
首先,用户使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读取设备从识别标签500读取识别代码800以及URL信息(步骤S208A)。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根据所读取的URL信息并经由网络40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步骤S210A)。另外,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将所读取的识别代码800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30A)。另外,在步骤S210A和步骤S230A中,也可以将所读取的识别代码800和URL信息显示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屏幕上,在用户许可之后进行各步骤。步骤S230A之后的步骤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在图7所示的处理中,由于用户不需要直接输入识别代码800和URL信息,所以可以简单地进行物品700的判定。
[3-1-2.第二信息通信终端中的查询处理的变形例2]
图8是利用本了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物品700的判定中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另一查询处理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图8所示的流程图是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发送识别代码800之前输入用户信息的情况下的查询处理的一例。
首先,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步骤S210B)。
接着,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输入用户信息。作为用户信息包括:例如用户名、邮件地址、电话号码、或者住址等。
接着,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输入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220)。识别代码800可以由用户直接输入到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或者使用读取设备读取识别代码800并自动输入所读取的识别代码800也可。另外,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的识别代码800的读取可以通过与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中的识别代码800的读取同样的方法来进行。另外,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将所读取的识别代码800以及所输入的用户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30B)。步骤S230B之后的步骤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这里省略说明。
在图8所示的处理中,由于用户需要输入用户信息,因此可以防止不必要的物品700的判定。由于可以抑制判定次数的异常增加,因此在与因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而增加的判定次数之间可以发现显著性差异。
[3-1-3.第二信息通信终端中的查询处理的变形例3]
图9是利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物品700的判定中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另一查询处理的流程图。具体而言,图9所示的流程图是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为了利用管理服务器100的判定网站而需要登录(log in)的情况下的查询处理的一例。
首先,若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步骤S210C),则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屏幕上显示用于访问判定网站的登录画面。用户通过输入帐户或密码来能够访问判定网站(步骤S214C)。接着,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输入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220C),所输入的识别代码800经由网络400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30C)。步骤S230C之后的步骤与图6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在图9所示的处理中,可以限制能够访问判定网站的用户。因此,可以明确访问目的地,并且可以抑制物品700的判定次数的异常增加。
[3-2.第二信息通信终端的判定状况的监视]
图10是利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判定状况的监视的流程图。在该判定系统10中,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使用判定网站来进行物品700的判定处理,而且物品700的制造商还可以监视用户的判定状态。
首先,若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步骤S210D),则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屏幕上显示用于访问管理服务器100的登录画面。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帐户或密码来访问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14D)。接着,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中输入检索信息(步骤S220D),所输入的检索信息经由网络400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30D)。
例如,作为检索信息,由判定系统10能够检索与用户相关的信息、与物品700相关的信息、或者与识别代码800相关的信息。与用户相关的信息具体指,与访问到判定网站的用户相关的信息,例如帐户或访问国家等。还可以将对判定网站的访问次数等用作检索信息。与物品700相关的信息指,制造批号、发货目的地、产品名称等。此外,与识别代码800相关的信息可以是识别代码800,还可以将判定次数多的识别代码800用作检索信息。
接着,管理服务器100基于所发送的检索信息进行检索处理(步骤300D),并生成检索结果。由管理服务器100进行的检索处理使用存储在存储单元120中的数据库而进行。
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从管理服务器100接收检索结果(步骤S240D)。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在屏幕上显示检索结果(步骤S250D)。
在图10所示的处理中,可以通过判定结果来确认判定状况。例如,根据判定结果,可以获得诸如从同一帐户访问到判定网站的次数多的情况、或者从不特定的多个帐户判定相同识别代码的次数多的情况等的信息。因此,使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监视判定信息,从而能够确定有可能被复制的识别代码。
[3-3.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管理服务器100的接收部140接收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310)。接着,判定部110进行是否满足第一条件的第一判定(步骤S320)。第一条件优选为与识别代码800相关的条件。例如,可以将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情况作为第一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判定部110对存储部120进行检索而判定发送到存储部120的识别代码800是否存储在其内。即,判定部110将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与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数据库进行对照。在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情况下,满足第一条件,进入下一步骤S330。另一方面,在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没有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情况下,不满足第一条件,生成判定为NG的判定结果(步骤S322)。
接着,判定部110进行是否满足第二条件的第二判定(步骤S330)。第二条件是在判定中使用的预先设定的设定条件。第二条件优选为使用物品信息900中所包含的参数的具体数值的条件。例如,可以将物品700的判定次数作为物品信息900的参数的数值,将判定次数为设定值以下作为第二条件。此时,判定部110对存储部120进行检索而从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的数据库的记录中检索判定次数,并对判定次数是否为第二条件的设定值以下进行判定。在判定次数为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满足第二条件,生成判定为OK的判定结果(步骤S340)。另一方面,在判定次数大于设定值的情况下,不满足第二条件,除了判定为OK以外,还生成包含需要注意的警报的判定结果(步骤S332)。
第二判定的第二条件也可以是不是数值的条件。例如,作为第二条件,也可以将物品700的发货的有无、销售的有无、或销售地域、或最新的判定国等的物品信息900中包含的参数设为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判定中,可以从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的数据库的记录中检索参数,判定参数是否与第二条件一致。在参数与第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生成判定为OK的判定结果。另一方面,在参数与第二条件不一致的情况下,除了判定为OK以外,还生成包含需要注意的警报的判定结果。
另外,在判定结果中,也可以包含基于第二判定的判定而计算出的第一判定的置信度。在第二判定中,根据基于第一判定而得到的物品信息900的参数进行判定。因此,参数可成为第一判定的置信度的指标。第一判定的置信度虽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例如也可以用百分率(%)那样的值来表示。即,如果第一判定是可信用的,则置信度最大成为100(%),如果第一判定是不可信用的,则置信度最小成为0(%)。另外,第一判定的置信度也可以用A判定、B判定以及C判定这样的判定基准来表示。例如,如果第一判定是可信用的,则可以判定为A,如果第一判定是不可信用的,则可以判定为C。
在计算置信度时,可以预先将预定值分配给参数的数值范围。例如,在参数为判定次数、设定值为5次的情况下,判定次数为0~5次时可以设为100(%),6~10次时可以设为75(%),11~20次时可以设为50(%),21~50次时可以设为25(%),51次以上时可以设为0(%)。
在第二判定中,不仅使用一个参数,也可以使用多个参数进行判定。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多个参数计算第一判定的置信度。例如,可以对每个参数计算出值,并将这些值的平均值设为第一判定的置信度。另外,还可以将每个参数的值相乘后的值设为第一判定的置信度。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对每个参数设定权重,考虑权重计算出第一判定的置信度。例如,可以将易于判定为不是正品的参数的权重设置得更大。
第一判定的置信度可以包含在警报中。即,在第二判定中,在不满足第二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第一判定的置信度。
通过在判定结果中包含第一判定的置信度,能够使判定精度可视化(visualization)。
接着,发送部150将判定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步骤S350)。
以上,对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在管理服务器中进行的判定不限于第一判定和第二判定的两次。在管理服务器100中,优选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的判定处理,其中的一次为使用物品信息900中包含的参数的具体数值的条件。通过进行这样的判定处理,检测基于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的判定,并且能够以高的判定精度判定物品700。
第二条件的参数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数值。作为第二条件的设定值,例如有判定次数、销售次数、或从销售日起的期间等。作为设定值,可以设定同一批次之间的特定数值或平均值等。以下,对第二判定的第二条件的不同的几个变形例进行说明。
[3-3-1.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的变形例1]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的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2中,对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进行具体化,将第一条件设为登记有所接收到的识别代码800的情况,将第二条件设为判定次数为5次以下的情况。
首先,管理服务器100的接收部140接收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310)。接着,判定部110对存储部120进行检索,并进行是否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第一判定(步骤S320A)。即,判定部110将所接收到的识别代码800与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数据库进行对照。在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NG)(步骤S322A)。另一方面,在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从存储部120中检索判定次数,并进行判定次数是否为5次以下的第二判定(步骤S330A)。在判定次数为5次以下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步骤S340A)。判定次数大于5次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同时判定次数多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警报)(步骤S332A)。发送部150将判定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
在判定次数异常多的情况下,由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重复进行判定的可能性高。在判定系统10中,通过进行基于包括在物品信息900中的参数的具体数值的比较的判定,来检测基于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的判定,从而能够以高判定精度进行物品700的判定。
[3-3-2.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的变形例2]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的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3中,将第一条件设为登记有所接收到的识别代码800的情况,将第二条件设为物品700的销售后的判定次数为5次以下的情况。
首先,管理服务器100的接收部140接收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310)。接着,判定部110对存储部120进行检索,并进行是否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第一判定(步骤S320B)。即,判定部110将所接收到的识别代码800与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数据库进行对照。在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NG)(步骤S322B)。另一方面,在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从存储部120中检索销售后的判定次数,并进行销售后的判定次数是否为5次以下的第二判定(步骤S330B)。在销售后的判定次数为5次以下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步骤S340b)。在售后判定次数大于5次的情况下时,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同时售后判定次数多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警报)(步骤S332B)。发送部150将判定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
在在物品700的制造工序和流通工序中利用判定系统10的判定的情况下,仅通过总的判定次数难以判断是在制造工序和流通工序过程中的判定,还是由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的判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判定物品700的销售之后的判定次数,可以排除制造工序和流通工序中的判定次数。因此,在销售后的判定次数异常多的情况下,在销售物品700之后由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重复进行判定的可能性高。在判定系统10中,通过进行基于包括在物品信息900中的参数的具体数值的比较的判定,来检测基于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的判定,从而能够以高判定精度进行物品700的判定。
[3-3-3.管理服务器中的判定处理的变形例3]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的管理服务器100中的判定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4中,将第一条件设为登记有所接收到的识别代码800的情况,将第二条件设为与同一批号中的物品700的判定次数的平均值之差为5次以下的情况。
首先,管理服务器100的接收部140接收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310)。接着,判定部110对存储部120进行检索,并进行是否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第一判定(步骤S320C)。即,判定部110将所接收到的识别代码800与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数据库进行对照。在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NG)(步骤S322C)。另一方面,在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处理部130从存储部120中检索具有同一批号的物品700,并生成具有同一批号的物品700的判定次数的平均值。判定部110根据所生成的平均值,进行识别代码800的判定次数与同一批号中的判定次数的平均值之差是否为5次以下的第二判定(步骤S330C)。在识别代码800的判定次数与同一批号的判定次数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5次以下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步骤S340C)。在识别代码800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大于5次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请示判定次数多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警报)(步骤S332C)。发送部150将判定结果发送给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
与同一批号无关地,判定次数多的识别代码800由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重复进行判定的可能性高。在判定系统10中,通过进行基于包括在物品信息900中的参数的具体数值的比较的判定,来检测基于被复制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的判定,从而能够以高判定精度进行物品700的判定。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5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20进行说明。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20的判定物品700的流程图。判定系统20的结构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判定系统10相同的结构。即,判定系统20包括:管理服务器100、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以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以下,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被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0中,即,识别代码800被存储在管理服务器100的存储单元中这一前提下进行说明。另外,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的登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以使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进行。
首先,用户使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读取设备从识别标签500中读取识别代码800以及URL信息(步骤S208D)。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根据所读取的URL信息并经由网络40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步骤S210D)。接着,用户向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输入物品700购买的国家的信息(购买国信息)(步骤S214D)。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将所读取的识别代码800以及所输入的购买国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30D)。
接着,管理服务器100的接收部140接收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和购买国信息(步骤S310D)。判定部110对存储部120进行检索,并进行是否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第一判定(步骤S320D)。在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NG)(步骤S322D)。另一方面,在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从存储部120中检索物品700的销售国信息,并进行销售国信息和所接收到的购买国信息是否一致的第二判定(步骤S330D)。在销售国信息与购买国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步骤S340D)。在销售国信息与购买国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同时销售国不同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警报)(步骤S332D)。发送部150向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发送判定结果(步骤S350)。
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从管理服务器100接收物品700的判定结果(步骤S240D)。另外,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在屏幕上显示物品700的判定结果(步骤S250D)。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将物品700的信息输入到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并基于该信息进行第二判定。因此,不仅基于识别代码800,还基于实际流通的物品700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高物品700的判定精度。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判定的第二条件不限于购买国。例如,物品700的颜色、材质、形状或尺寸等可以作为第二条件。
<第三实施方式>
[1.使用智能手机的判定系统的使用]
参照图16至图17,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30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判定系统30将智能手机310用作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进行物品700的真伪判定。
图16(A)示出在用在智能手机310中内置的照相机拍摄了物品700的识别标签500之后的智能手机310的屏幕。识别标签500不仅包括识别代码800,还包括判定网站的URL。在智能手机310中安装有若用照相机拍摄识别标签500则显示URL的程序。因此,在图16(A)中,显示有包括在标识标签500中的判定网站的URL。
若打开URL,则智能手机310与管理服务器100通信连接,并在智能手机310的屏幕上显示判定网站(图16(B))。包括在识别标签500中的识别代码800也自动显示在屏幕上。因此,用户可以省去输入识别代码800的麻烦。
若触摸判定按钮,管理服务器100对判定次数进行计数,并判定是否登记有识别代码800。在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0生成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NG),并将判定结果NG发送到智能手机310。然后,在智能手机310上显示判定结果NG的画面(图16(C))。
另一方面,在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0判定本次判定次数是否为5次以下。在判定次数为5次以下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确定结果OK),并将判定结果OK发送到智能手机310。然后,在智能手机310上显示判定结果OK的画面(图17(A))。在判定次数大于5次的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同时判定次数多的判定结果(确定结果OK+警报),并将判定结果OK+警报发送到智能手机310。然后,在智能手机310上显示判定结果OK+警报的画面(图17(B))。
用户可以通过在智能手机310上利用判定网站来容易地进行物品700的真伪判定。此外,用户可以根据在判定结果中所显示的判定次数来确认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标签500或识别代码800是否被复制。因此,可以提高物品700的真伪判定的判定精度。
[2.基于用户评价的信息收集]
判定系统30通过手机来自用户的信息,来进一步使物品700的真伪判定的判定精度变得更高。图18(A)是显示有判定网站的智能手机310的屏幕。如图18(A)所示,判定网站可设置有用户评价栏。用户可以在用户评价栏中输入与物品700相关的信息,所输入的信息被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并由管理服务器100管理。在用户已掌握与物品700的仿制品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户评价栏接受与仿制品相关的信息提供,并且可以进行识别代码800的仿制品相关的信息收集,因此有效的。尽管未图示,还可以构成为智能手机310的用户可以查看其他人的评价。如此,关于识别代码800的伪造,可使用户引起注意。
[3.相关产品的推荐服务]
判定系统30还可以推荐与用户拥有的物品700相关的物品。图18(B)是显示有判定网站的智能手机310的屏幕。如图18(B)所示,可以在判定网站上显示与物品700相关的物品。可以在判定网站显示URL地址,并通过点击URL地址打开所相关的商品的网站。此外,也可以显示所相关的商品的照片或者影像。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商可以向用户介绍所相关的商品,并且,用户也可以通过判定网站获取所相关的商品的信息。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40进行说明。
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40的判定物品700的流程图。判定系统40的结构可以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判定系统10相同的结构。即,判定系统40包括:管理服务器100、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以及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以下,在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被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0中,即,识别代码800被存储在管理服务器100的存储单元中这一前提下进行说明。另外,物品700的识别代码800的登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以使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进行。
首先,用户使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读取设备从识别标签500中读取识别代码800以及URL信息(步骤S208E)。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根据所读取的URL信息并经由网络40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步骤S210E)。所读取的识别代码800被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步骤S230E)。
接着,管理服务器100的接收部140接收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所发送的识别代码800(步骤S310E)。判定部110对存储部120进行检索,并进行是否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第一判定(步骤S320E)。即,判定部110将所接收到的识别代码800与存储在存储部120中的数据库进行对照。在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判定部110生成未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NG)(步骤S322E)。另一方面,在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情况下,处理部130生成登记有识别代码800的的判定结果(判定结果OK)(步骤S340E)。发送部150向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发送判定结果和物品信息900的一部分(步骤S350E)。优选地,要发送的物品信息900的一部分包括物品700的特征。要发送的物品信息的一部分为例如物品700的颜色、材质、尺寸、形状或物品700的照片等,但不限于此。
接着,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经由网络400从管理服务器100接收物品700的判定结果以及物品信息900的一部分(步骤S240E)。另外,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在屏幕上显示物品700的判定结果以及物品信息900的一部分(步骤S250E)。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能够进行识别代码800的判定,用户自身也能够一边确认显示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物品信息900一边进行物品700的判定。因此,由于不仅基于识别代码800,还基于关于实际物品700的信息,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物品700的判定精度。
另外,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中,对拥有物品700的用户利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判定系统的利用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拥有物品700的用户咨询制造商,制造商利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而向用户通知判定结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等将识别代码800或物品信息通知给制造商,并且用户还可以用照相机拍摄物品700或识别代码800,并将物品700或识别代码800的照片或视频发送给制造商。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判定系统中能够利用的程序。
[1.识别代码登记程序]
使用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上运行的程序而能够进行制造信息和识别代码800的登记处理。下面,对使用制造信息输入程序而登记多个物品700的制造信息和识别代码800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20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10的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的显示画面。具体而言,图20是在运行了制造信息输入程序的状态下的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的显示画面。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安装有制造信息输入程序。在图20所示的制造信息输入程序中,可以输入物品700的批号、发货目的地、产品名称和装运箱编号的制造信息。在图20中,在“批号”、“发货目的地”、“产品名称”以及“装运箱编号”的栏中分别输入“2019-01-10”、“重庆”、“FUEL FILTER#003”以及“SAMPLEX123456”,并显示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的屏幕。这些制造信息可以直接输入,也可以用选择按钮选择项目而输入。此外,还可以通过将制造信息转换成条形码并读取条形码而输入制造信息。
关于制造信息的输入,可以预先准备(主登记)输入有制造信息的多个表单(sheet),并从主登记中选择也可。制造信息还可以包括物品700的照片,以便能够视觉了解。
在图20所示的制造信息输入程序中,可以输入多个物品700的各自的识别代码800。识别代码800可以直接输入。识别代码800还可以通过读取贴附在物品700的识别标签500而输入。例如,能够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的照相机或扫描仪拍摄图2(A)所示的识别标签500A的字符串503,进行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处理,读取并输入识别代码800。在图20中,在“识别代码”的栏中作为多个识别代码800输入“000QOK2C22K41”和“000RY3MREK2AC”,并显示在第一信息通信终端200的屏幕。
若物品700的制造信息和识别代码800的输入结束,则制造信息输入程序为每个识别代码800生成包括所输入的制造信息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0。在管理服务器100中,基于所接收到的数据而将识别代码800和制造信息相关联而登记。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输入信息程序,可以将相同的制造信息共同登记到多个识别代码800。因此,提高识别代码800的登记工作中的工作效率。
以上,虽然对制造工序中的制造信息和识别代码800的登记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使用程序的登记处理不限于制造工序。例如,在流通工序中,可以使用进货/发货信息输入程序而登记进货/发货信息和识别代码800。此外,在销售工序中,可以使用销售信息输入程序而登记销售信息和识别代码800。
[2.判定状况查询用程序]
使用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上运行的程序而能够进行物品信息或判定状况的查询处理。下面,使用判定状态查询程序而对查询物品700的物品信息和判定状态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2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40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显示画面。具体而言,图21是作为在运行了判定状况查询程序的状态下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来使用的计算机320的显示画面。计算机320安装有可利用判定系统40的判定状态查询程序。如图21所示,判定状态查询程序可输入日期、工厂、识别代码、产品名称、发货目的地和装运箱编号,并可以从所输入的信息中检索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此外,若使用判定状态查询系统而检索到物品700,则计算机32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并接收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等。例如,作为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在计算机320的屏幕上显示判定日期和时间、访问判定网站的IP地址(国家)、识别代码、装运箱编号、购买处、区域、工厂、发货目的地、产品名称、批号、判定状态和判定次数。
用户使用计算机320来利用判定状态查询程序,从而能够确认物品700的购买者的判定状态。例如,在某个识别代码800的判定次数异常多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判定该识别代码800以被复制。因此,可以提高物品700的真伪判定的精度。
[3.物品流通状况查询用程序]
使用在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上运行的程序而能够确认物品700的流通状况。下面,对使用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而查询物品700的流通状态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2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40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的显示画面。具体而言,图22是在运行了作为物品流通状况查询程序的状态下的第二信息通信终端300来使用的计算机320的显示画面。计算机320安装有可利用判定系统40的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如图22所示,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可以输入日期、工厂、识别代码,产品名称,发货目的地和装运箱编号,并可以从所输入的信息中检索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此外,若使用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系统而检索到物品700,则计算机320与管理服务器100进行通信连接,并接收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等。例如,作为物品700的物品信息900,在计算机320的屏幕上显示识别代码、发货的有无、销售的有无、销售地域、销售次数、最新的判定国家、判定的状况以及判定次数。在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中,显示于屏幕上的物品信息900不限于这些。
制造商使用计算机320来利用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从而能够确认物品700的流通状态。即,若利用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则可以进行物品700的追溯(traceability)。例如,在某个识别代码800的销售次数多的情况下,可认为贴附有该识别代码800的物品700作为二手物品在市场上流通,并且是用户的需求高的物品。因此,制造商基于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的判定结果能够调整物品700的生产量。此外,在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的判定结果中,基于物品700的销售区域等还能够确认物品700正在普及的国家或区域。因此,制造商可以将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的判定结果用作物品700的未来销售策略的判定材料。进而,由于物品流通状态查询程序能够确认物品700的发货的有无或销售的有无,因此该程序还可利用于物品700的盘点(stocktaking)。
<第六实施方式>
图23至图26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的示例(概要、流程图、结构图等)。还能根据图23至图26理解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判定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所述的各实施方式,只要不相互矛盾,就能够适当地组合实施。另外,只要具备本发明的主旨,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各实施方式适当地进行了构成要素的添加、删除或设计变更的内容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此外,可以理解,与所述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所带来的效果不同的其它效果,从本说明书中的描述显而易见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预测的效果当然是由本发明带来的。

Claims (23)

1.一种判定系统,包括;
管理服务器,其进行物品的判定,并生成判定结果;
第一信息通信终端,其将所述物品的识别代码和物品信息发送给所述管理服务器;以及
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其将所述物品的所述识别代码发送给所述管理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判定结果,
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
接收部,其用于接收所述识别代码和所述物品信息;
处理部,其将从所述第一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所述识别代码和所述物品信息相关联起来;
存储部,其将相关联的所述识别代码和所述物品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
判定部,其进行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并根据所述第一判定及所述第二判定生成所述判定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判定将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所述识别代码与所述数据库进行对照,所述第二判定将与被对照的所述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以及
发送部,其将所述判定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信息通信终端。
2.一种判定系统,包括;
管理服务器,其进行物品的判定,并生成判定结果;以及
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其将所述物品的识别代码发送给所述管理服务器,并接收所述判定结果,
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
存储部,其将所述识别代码和与所述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
判定部,其进行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并根据所述第一判定及所述第二判定生成所述判定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判定将从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发送的所述识别代码与所述数据库进行对照,所述第二判定将与被对照的所述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以及
发送部,其将所述判定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二信息通信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判定结果包含基于所述第二判定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判定的置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判定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与所述设定条件不一致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判定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中包含的数值超过所述设定条件中包含的数值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参数为从判定次数、销售次数以及从销售日开始的期间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信息通信终端具备用于读取所述识别代码的读取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判定系统,其中,
所述读取设备读取贴附在所述物品的URL信息,从而第二信息通信终端能够访问判定网站。
9.一种判定装置,包括:
接收部,其用于接收物品的识别代码;
存储部,其将所述识别代码和与所述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作为数据库来存储;
判定部,其进行第一判定及第二判定,并根据所述第一判定及所述第二判定生成所述判定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判定将所接收的所述识别代码与所述数据库进行对照,所述第二判定将与被对照的所述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以及
发送部,其用于发送所述判定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判定结果包含基于所述第二判定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判定的置信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判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与所述设定条件不一致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12.根据利要求9所述的判定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中包含的数值超过所述设置条件中包含的数值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判定装置,其中,
所述参数为从判定次数、销售次数以及从销售日开始的期间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
14.一种判定方法,包括:
进行将物品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的第一判定的步骤;
进行将与在所述数据库内被对照的所述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包含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的第二判定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判定和所述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
所述判定结果包含基于所述第二判定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判定的置信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与所述设定条件不一致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中包含的数值超过所述设定条件的数值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判定方法,其中,
所述参数为从判定次数、销售次数和从销售日开始的期间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
19.一种在进行物品的判定的判定装置上运行的程序,其使所述判定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进行将物品的识别代码与数据库进行对照的第一判定的步骤;
进行将与在所述数据库内被对照的所述识别代码相关联的物品信息中的参数和设定条件进行比较的第二判定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第一判定及所述第二判定生成判定结果的步骤。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判定结果包含基于所述第二判定计算出的所述第一判定的置信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与所述设定条件不一致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其中,
在所述第二判定中,在所述参数中包含的数值超过所述设定条件的数值时,生成包含警报的所述判定结果。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程序,其中,
所述参数为从判定次数、销售次数以及从销售日开始的期间中选择的一个或者多个。
CN202080053963.1A 2019-08-05 2020-03-26 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Pending CN1141750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882763P 2019-08-05 2019-08-05
US62/882,763 2019-08-05
PCT/JP2020/013613 WO2021024545A1 (ja) 2019-08-05 2020-03-26 判定システム、判定装置、判定方法、および判定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5080A true CN114175080A (zh) 2022-03-11

Family

ID=7450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53963.1A Pending CN114175080A (zh) 2019-08-05 2020-03-26 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30185A1 (zh)
EP (1) EP4012639A4 (zh)
CN (1) CN114175080A (zh)
WO (1) WO202102454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5685A1 (en) * 2005-02-03 2007-09-20 Yottamark,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duct Identification Using a URL
JP4876696B2 (ja) 2006-04-28 2012-02-1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流通管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処理方法
US8839459B2 (en) * 2010-09-22 2014-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duct authentication using end-to-end cryptographic scheme
US10482471B2 (en) * 2013-01-16 2019-11-1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Unauthorized product detection techniques
WO2015070055A2 (en) * 2013-11-08 2015-05-14 Vattaca, LLC Authenticating and managing item ownership and authenticity
US10192223B2 (en) * 2014-04-28 2019-01-29 V-Moda, Llc Method of identifying authentic versus counterfeit products using warranty tracking
US20160098723A1 (en) * 2014-10-01 2016-04-07 The Filing Cabinet,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lock-chain verification of goods
US20170154343A1 (en) * 2015-11-30 2017-06-01 Universal Product Registration Corporation Counterfeit Product Detection an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CN106934626A (zh) * 2015-12-28 2017-07-07 佳能市场营销日本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JP6699458B2 (ja) * 2016-08-29 2020-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管理システム
JP6871511B2 (ja) * 2017-03-31 2021-05-12 キヤノンマーケティング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とその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146090A (zh) * 2017-04-07 2017-09-08 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窜货识别方法和装置
JP2019008620A (ja) * 2017-06-27 2019-01-17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US11379852B2 (en) * 2018-06-22 2022-07-05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Authenticity identif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30185A1 (en) 2022-07-21
EP4012639A4 (en) 2023-06-14
JPWO2021024545A1 (zh) 2021-02-11
EP4012639A1 (en) 2022-06-15
WO2021024545A1 (ja) 2021-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346142A1 (en) Internet transaction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US9208494B2 (en) Code based product track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9619807B2 (en) Genuine product certification means and system
JP2008293284A (ja) 商品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1487430B1 (ko) 병행수입품 a/s 관리시스템
JP2020013331A (ja) タイヤパンク修理判定システム、タイヤパンクの保証申請の可否を判断する装置及び、タイヤパンクの保証申請の可否を判断する装置の作動方法
CN113033746B (zh) 一种滤芯防伪方法、设备和滤芯防伪系统
CN103065244A (zh) 二维条码防伪、查验和服务方法
JP6534255B2 (ja) 不正取引検知システム
KR20050103135A (ko) 라벨 발행 장치
CN114175080A (zh) 判定系统、判定装置、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KR20150064768A (ko) 상품정보 등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21162988A (ja) 情報処理方法
US20170193522A1 (en) Method, server and system for dynamic customer/provider data pairing
KR20130108022A (ko) 위조품 식별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위조품 식별 방법
AU2014100210A4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and customising hosted network resources
WO2015125455A1 (ja) 販売支援装置、販売システム、販売支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20122130A1 (en) Smartphone-Specific Software-Based Grading Service for Trading Cards
CN110969443A (zh) 投诉事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US8612449B1 (en) Contributor-provided item attributes
WO2019163708A1 (ja) リユース商品流通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リユース商品流通管理方法
JP4850028B2 (ja) 履歴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CN114461918A (zh) 物品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4083095B2 (ja) カタログ商品注文方法、カタログ商品受注方法、及び、受注システム
JP2017151881A (ja) 情報処理装置、決済システム、決済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