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1985A -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1985A
CN114171985A CN202111504111.2A CN202111504111A CN114171985A CN 114171985 A CN114171985 A CN 114171985A CN 202111504111 A CN202111504111 A CN 202111504111A CN 114171985 A CN114171985 A CN 1141719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ylinder
hole
rotary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41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阎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bo Zhanbao Metallurgical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bo Zhanbao Metallurg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bo Zhanbao Metallurgical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bo Zhanbao Metallurgical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41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19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19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19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使用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以及与插座本体插拔配合的插头本体;所述插座本体上方设置有锁孔总成,所述锁孔总成包括锁孔腔室、锁孔顶杆、移动卡爪总成;所述插头本体上方设有锁体总成,所述锁体总成包括转动锁芯、滑动锁芯、解锁套筒;所述插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插入锁止插头本体:步骤2,解锁移动卡爪总成致其失去锁止位:步骤3,拔出插头本体。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电池的发展,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其他电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铅酸电池到锂电池的科技进程中,得益于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其在越来越小的电池体积框架下,可以实现越来越多的能量存储和释放。
随着电池的容量不断增大,在有限的充电时间内,对充电线路的技术要求越加严苛。比如越来越高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因此在充电过程中,需要保证锂电池充电连接器必须始终保持固定姿态,避免滑脱造成漏冲。
以两轮或三轮的低速电动车为例,现有技术的插头与插口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通过一定程度的过盈配合加强摩擦阻尼。但是该摩擦力虽然可以大大增加拔出插头的难度进而实现了插头的稳定插接,但也同样在插入插头时导致很难插入。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方便的插接固定,并且还可以防止意外脱出的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发明内容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所述锂电池充电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以及与插座本体插拔配合的插头本体;
所述插座本体上方设置有锁孔总成;
所述插头本体上方设有锁体总成;
所述锁孔总成与锁体总成通过插接实现锁止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锁孔总成包括设在插座本体前端面上方的锁孔腔室、成型于锁孔腔室后端的锁孔顶杆、成型于锁孔腔室右壁前端的移动卡爪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锁孔腔室包括位于插座本体前端面上方的矩形前腔、成型于矩形前腔后方的圆形后腔;
所述锁孔顶杆包括设在圆形后腔后端的中置圆柱、成型于中置圆柱右侧后端的横置侧孔、成型于横置侧孔前端的限位盲孔、可滑动的插设在横置侧孔内的驱动齿条、成型于驱动齿条前端并插入限位盲孔内的限位插块、设在横置侧孔内位于驱动齿条左侧的顶压压簧;
所述移动卡爪总成包括:
传动轮组,包括成型于横置侧孔后端的轮组腔室、可转动的设在轮组腔室内并与驱动齿条啮合的从动齿轮、同心设置于从动齿轮上的第一锥齿轮;
传动轴组,包括设在轮组腔室右侧的传动轴孔、可转动的设在传动轴孔内的传动芯轴、成型于传动芯轴左侧并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从置锥齿轮、成型于传动芯轴右侧的驱动齿轮;
滑动锁头,包括设在传动轴孔右侧前方的前置滑道、设在前置滑道前端左侧并与矩形前腔连通的前置侧孔、可滑动的设在前置滑道内的滑动齿条、成型于滑动齿条左侧并穿过前置侧孔设置的连接插杆;
单向卡爪,设在连接插杆左侧。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卡爪包括卡爪基体、设在卡爪基体前方且向下后方向螺旋行进的螺旋斜面、设在卡爪基体左侧前方并与螺旋斜面平齐的单向螺纹槽、沿前后方向成型于单向螺纹槽上端后方的锁头盲孔、成型于锁头盲孔内的压簧芯轴、绕接在压簧芯轴34e上的锁头压簧,所述单向卡爪还包括锁头本体、成型于锁头本体后端并与压簧芯轴插接配合的芯轴插孔、成型于锁头本体前端且向下前方向倾斜的单向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齿条右侧前半部分成型有向右后方向倾斜的齿条斜面,所述驱动齿条右侧后半部分成型有前阻尼件。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以下给出了锁体总成的一种实施例:
所述锁体总成包括:
转动锁芯,用以插入锁孔腔室内并与移动卡爪总成锁止配合;
滑动锁芯,可滑动的插设在转动锁芯内,所述滑动锁芯相对转动锁芯向前移动并驱动转动锁芯转动;
解锁套筒,设在转动锁芯后方,用以驱动移动卡爪总成收缩进而解锁移动卡爪总成对转动锁芯的锁止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转动锁芯包括:
固定芯轴,包括设在所述插头本体上端前方的芯轴基础、成型于芯轴基础后端的并与矩形前腔插接配合的芯轴主体、成型于芯轴主体后端的内置圆轴、成型于内置圆轴后端的限位圆盘、成型于限位圆盘前端并沿限位圆盘圆周侧壁布置的弧形侧孔、沿前后方向成型于内置圆轴内的矩形插道;
从动转筒,包括可转动的设在内置圆轴上的转动内筒、成型于转动内筒内腔后半部分并与限位圆盘配合的扩宽圆腔、成型于扩宽圆腔内腔前半部分并与弧形侧孔插接配合的侧孔插块、成型于扩宽圆腔后端的扭簧套筒、绕接在扭簧套筒外壁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一端与限位圆盘连接而另一端与扩宽圆腔连接,所述从动转筒还包括设在转动内筒外壁前端的前连接环、成型于前连接环外壁后端的转动外筒、成型于转动外筒外壁左侧并与单向螺纹槽插接配合的转动锁头、成型于转动外筒内壁的从动螺纹槽、绕接在转动内筒和转动外筒之间的复位压簧;
所述滑动锁芯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转动内筒和转动外筒之间并位于复位压簧后方的驱动筒体、成型于驱动筒体后端面的矩形插杆,所述矩形插杆穿过扭簧套筒并与矩形插道插接配合,所述滑动锁芯还包括成型于驱动筒体外壁并可滑动的插设在从动螺纹槽内的驱动插头;
所述解锁套筒包括成型于转动内筒外壁后半部分的后置环槽、成型于后置环槽后端的环槽挡环、可转动的套设在后置环槽上的保持套管、成型于保持套管内壁前半部分并套设在后置环槽内的弹簧挡圈、绕接在所述后置环槽内的解锁压簧,所述解锁压簧位于环槽挡环和弹簧挡圈之间,所述保持套管内壁右侧后方还设有弹性插杆
所述插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插入锁止插头本体:
步骤2,解锁移动卡爪总成致其失去锁止位:
步骤3,拔出插头本体。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步骤1:
步骤1.1,初步插入:
将插座本体、锁孔总成与插头本体、锁体总成对齐,然后向后推动锁体总成使其插入锁孔总成内;
所述转动锁芯、滑动锁芯、解锁套筒沿圆形后腔向后移动,直至所述滑动锁芯被中置圆柱挡止;
步骤1.2,转动锁头向后旋转步进:
继续后推所述插头本体、锁体总成,所述转动锁芯、解锁套筒克服复位压簧的阻尼相对于滑动锁芯、锁孔顶杆、锁孔腔室向后移动,
与此同时,
所述从动螺纹槽受驱动插头作用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内筒、扩宽圆腔、侧孔插块、前连接环、转动外筒、转动锁头克服复位扭簧的扭力转动;
即,所述转动锁头沿螺旋轨迹向后旋转步进;
步骤1.3,转动锁头被单向卡爪锁止:
继续后推所述插头本体、锁体总成,所述转动锁头向后旋转步进直至插入单向螺纹槽内,并通过挤压所述单向斜面带动锁头本体、芯轴插孔沿压簧芯轴退行;
所述转动锁头继续向后旋转步进直至滑过锁头本体,此时所述锁头本体、芯轴插孔在锁头压簧的作用下弹出复位;
停止后推所述插头本体、锁体总成,所述复位压簧前推转动锁芯、解锁套筒,但由于所述转动锁头被锁头本体卡止无法向前旋转移动。
步骤2,解锁移动卡爪总成致其失去锁止位的一种实施例:
继续后推所述锁体总成,使得所述转动锁芯、解锁套筒继续后退,所述转动锁头从单向螺纹槽内滑出;
然后,
所述解锁套筒触发移动卡爪总成致其失去锁止位:
所述弹性插杆、后阻尼件挤压所述齿条斜面,进而推动驱动齿条、前阻尼件向左移动至回退位,直至所述后阻尼件插入前阻尼件后方并被锁止;
所述驱动齿条带动从动齿轮、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传动芯轴、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滑动齿条、连接插杆、单向卡爪后退;
所述单向卡爪的向后位移使其失去对转动锁头的有效锁止位置。
步骤3,拔出插头本体:
步骤3.1,后阻尼件锁止:
向前拔出插头本体、锁体总成;
所述后阻尼件、弹性插杆、保持套管、弹簧挡圈被前阻尼件卡止保持静止姿态,所述驱动齿条保持在左侧回退位,所述移动卡爪总成持续失效即失去锁止位;
所述后置环槽、环槽挡环随转动锁芯向前移动并挤压解锁压簧;
所述转动锁芯向前移动且旋转复位,所述转动锁头沿步骤1、2中的螺旋轨迹回退;
当所述转动锁头回退到锁止位时,由于所述单向卡爪的后退,所述转动锁头不再回退到单向螺纹槽并被锁头本体34g锁止,而是从螺旋斜面前方滑过;
步骤3.2,后阻尼件滑出:
继续向前拔出插头本体、锁体总成;
使得所述弹性插杆左侧向后产生微量形变进而使得后阻尼件从前阻尼件右侧滑出,所述解锁套筒随转动锁芯一起向前拔出并复位;
所述顶压压簧伸张实现锁孔顶杆、移动卡爪总成复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器,通过锁孔总成和锁体总成的插接固定,实现插座本体和插头本体的插拔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器,操作简单,只需后推即可实现插接:
向后推动锁体总成使其插入锁孔总成内;所述转动锁芯向后移动并被滑动锁芯作用发生转动,使得转动锁头沿螺旋轨迹向后旋转步进,并最终被单向卡爪锁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器,操作简单,再次后推即可实现解锁,向前一拉即可轻松拔出:
首先,后推解锁:
继续后推所述锁体总成,使得所述转动锁芯、解锁套筒继续后退,所述解锁套筒触发移动卡爪总成致其失去锁止位:所述弹性插杆、后阻尼件挤压所述齿条斜面,进而推动驱动齿条、前阻尼件向左移动至回退位,直至所述后阻尼件插入前阻尼件后方并被锁止;所述驱动齿条带动从动齿轮、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传动芯轴、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驱动滑动齿条、连接插杆、单向卡爪后退;所述单向卡爪的向后位移使其失去对转动锁头的有效锁止位置;
然后,向前拔出:
向前拔出插头本体、锁体总成;所述移动卡爪总成持续失效即失去锁止位;
所述转动锁芯向前移动且旋转复位,所述转动锁头回退到锁止位时,由于所述单向卡爪的后退,所述转动锁头不再回退到单向螺纹槽并被锁头本体止,而是从螺旋斜面前方滑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所述插座本体和插头本体插接配合示意图(初接状态)。
图2是所述插座本体和插头本体插接配合示意图(插接状态)。
图3是所述插座本体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A截面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截面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C-C截面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图5中C-C截面第三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图5中C-C截面第四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所述插头本体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D-D截面剖视图。
图12是所述插头本体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3是插座本体与插头本体插接状态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4是插座本体与插头本体插接状态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5是插座本体与插头本体插接状态第三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6是插座本体与插头本体插接状态第四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标:
m.插座本体,n.锁孔总成,p.插头本体,q.锁体总成;
1.锁孔腔室,11.矩形前腔,12.圆形后腔;
2.锁孔顶杆,21.中置圆柱,22.横置侧孔,23.限位盲孔,24.驱动齿条,24a.齿条斜面,24b.前阻尼件,25.限位插块;
3.移动卡爪总成;
31.传动轮组,31a.轮组腔室,31b.从动齿轮,31c.第一锥齿轮;
32.传动轴组,32a.传动轴孔,32b.传动芯轴,32c.第二锥齿轮,32d.驱动齿轮;
33.滑动锁头,33a.前置滑道,33b.前置侧孔,33c.滑动齿条,33d.连接插杆;
34.单向卡爪,34a.卡爪基体,34b.螺旋斜面,34c.单向螺纹槽,34d.锁头盲孔,34e.压簧芯轴,34f.锁头压簧,34g.锁头本体,34h.芯轴插孔,34i.单向斜面;
4.转动锁芯;
41.固定芯轴,41a.芯轴基础,41b.芯轴主体,41c.内置圆轴,41d.限位圆盘,41e.弧形侧孔,41f.矩形插道;
42.从动转筒,42a.转动内筒,42b.扩宽圆腔,42c.侧孔插块,42d.扭簧套筒,42e.复位扭簧,42f.前连接环,42g.转动外筒,42h.转动锁头,42i.从动螺纹槽,42j.复位压簧;
5.滑动锁芯,51.驱动筒体,52.矩形插杆,53.驱动插头;
6.解锁套筒,61.后置环槽,62.环槽挡环,63.保持套管,64.弹簧挡圈,65.解锁压簧,66.弹性插杆,66a.后阻尼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所述锂电池充电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m以及与插座本体m插拔配合的插头本体p;
所述插座本体m上方设置有锁孔总成n,所述锁孔总成n包括设在插座本体m前端面上方的锁孔腔室1、成型于锁孔腔室1后端的锁孔顶杆2、成型于锁孔腔室1右壁前端的移动卡爪总成3;
所述插头本体p上方设有锁体总成q,所述锁体总成q包括:
转动锁芯4,用以插入锁孔腔室1内并与移动卡爪总成3锁止配合;
滑动锁芯5,可滑动的插设在转动锁芯4内,所述滑动锁芯5相对转动锁芯4向前移动并驱动转动锁芯4转动;
解锁套筒6,设在转动锁芯4后方,用以驱动移动卡爪总成3收缩进而解锁移动卡爪总成3对转动锁芯4的锁止配合;
所述插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插入锁止插头本体p:
步骤2,解锁移动卡爪总成3致其失去锁止位:
步骤3,拔出插头本体p。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以下对锁孔腔室和锁体总成给出了具体的实施例:
所述锁孔腔室1包括位于插座本体m前端面上方的矩形前腔11、成型于矩形前腔11后方的圆形后腔12;
所述锁孔顶杆2包括设在圆形后腔12后端的中置圆柱21、成型于中置圆柱21右侧后端的横置侧孔22、成型于横置侧孔22前端的限位盲孔23、可滑动的插设在横置侧孔22内的驱动齿条24、成型于驱动齿条24前端并插入限位盲孔23内的限位插块25、设在横置侧孔22内位于驱动齿条24左侧的顶压压簧26;
所述驱动齿条24右侧前半部分成型有向右后方向倾斜的齿条斜面24a,所述驱动齿条24右侧后半部分成型有前阻尼件24b;
所述移动卡爪总成3包括:
传动轮组31,包括成型于横置侧孔22后端的轮组腔室31a、可转动的设在轮组腔室31a内并与驱动齿条24啮合的从动齿轮31b、同心设置于从动齿轮31b上的第一锥齿轮31c;
传动轴组32,包括设在轮组腔室31a右侧的传动轴孔32a、可转动的设在传动轴孔32a内的传动芯轴32b、成型于传动芯轴32b左侧并与第一锥齿轮31c啮合的从置锥齿轮32c、成型于传动芯轴32b右侧的驱动齿轮32d;
滑动锁头33,包括设在传动轴孔32a右侧前方的前置滑道33a、设在前置滑道33a前端左侧并与矩形前腔12连通的前置侧孔33b、可滑动的设在前置滑道33a内的滑动齿条33c、成型于滑动齿条33c左侧并穿过前置侧孔33b设置的连接插杆33d;
单向卡爪34,设在连接插杆33d左侧;
所述单向卡爪34包括卡爪基体34a、设在卡爪基体34a前方且向下后方向螺旋行进的螺旋斜面34b、设在卡爪基体34a左侧前方并与螺旋斜面34b平齐的单向螺纹槽34c、沿前后方向成型于单向螺纹槽34c上端后方的锁头盲孔34d、成型于锁头盲孔34d内的压簧芯轴34e、绕接在压簧芯轴34e上的锁头压簧34f,所述单向卡爪34还包括锁头本体34g、成型于锁头本体34g后端并与压簧芯轴34e插接配合的芯轴插孔34h、成型于锁头本体34g前端且向下前方向倾斜的单向斜面34i;
所述转动锁芯4包括:
固定芯轴41,包括设在所述插头本体p上端前方的芯轴基础41a、成型于芯轴基础41a后端的并与矩形前腔11插接配合的芯轴主体41b、成型于芯轴主体41b后端的内置圆轴41c、成型于内置圆轴41c后端的限位圆盘41d、成型于限位圆盘41d前端并沿限位圆盘41d圆周侧壁布置的弧形侧孔41e、沿前后方向成型于内置圆轴41c内的矩形插道41f;
从动转筒42,包括可转动的设在内置圆轴41c上的转动内筒42a、成型于转动内筒42a内腔后半部分并与限位圆盘41d配合的扩宽圆腔42b、成型于扩宽圆腔42b内腔前半部分并与弧形侧孔41e插接配合的侧孔插块42c、成型于扩宽圆腔42b后端的扭簧套筒42d、绕接在扭簧套筒42d外壁的复位扭簧42e,所述复位扭簧42e一端与限位圆盘41d连接而另一端与扩宽圆腔42b连接,所述从动转筒42还包括设在转动内筒42a外壁前端的前连接环42f、成型于前连接环42f外壁后端的转动外筒42g、成型于转动外筒42g外壁左侧并与单向螺纹槽34c插接配合的转动锁头42h、成型于转动外筒42g内壁的从动螺纹槽42i、绕接在转动内筒42a和转动外筒42g之间的复位压簧42j;
所述滑动锁芯5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转动内筒42a和转动外筒42g之间并位于复位压簧42j后方的驱动筒体51、成型于驱动筒体51后端面的矩形插杆52,所述矩形插杆52穿过扭簧套筒42d并与矩形插道41f插接配合,所述滑动锁芯5还包括成型于驱动筒体51外壁并可滑动的插设在从动螺纹槽42i内的驱动插头53;
基于上述改进的实施例,给出了具体的步骤1,插入锁止插头本体p:
步骤1.1,初步插入:
将插座本体m、锁孔总成n与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对齐,然后向后推动锁体总成q使其插入锁孔总成n内;
所述转动锁芯4、滑动锁芯5、解锁套筒6沿圆形后腔12向后移动,直至所述滑动锁芯5被中置圆柱21挡止;
步骤1.2,转动锁头42h向后旋转步进:
继续后推所述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所述转动锁芯4、解锁套筒6克服复位压簧42j的阻尼相对于滑动锁芯5、锁孔顶杆2、锁孔腔室1向后移动,
与此同时,
所述从动螺纹槽42i受驱动插头53作用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内筒42a、扩宽圆腔42b、侧孔插块42c、前连接环42f、转动外筒42g、转动锁头42h克服复位扭簧42e的扭力转动;
即,所述转动锁头42h沿螺旋轨迹向后旋转步进;
步骤1.3,转动锁头42h被单向卡爪34锁止:
继续后推所述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所述转动锁头42h向后旋转步进直至插入单向螺纹槽34c内,并通过挤压所述单向斜面34i带动锁头本体34g、芯轴插孔34h沿压簧芯轴34e退行;
所述转动锁头42h继续向后旋转步进直至滑过锁头本体34g,此时所述锁头本体34g、芯轴插孔34h在锁头压簧34f的作用下弹出复位;
停止后推所述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所述复位压簧42j前推转动锁芯4、解锁套筒6,但由于所述转动锁头42h被锁头本体34g卡止无法向前旋转移动。
进一步的,以下给出了所述解锁套筒6一种具体的实施例:
所述解锁套筒6包括成型于转动内筒42a外壁后半部分的后置环槽61、成型于后置环槽61后端的环槽挡环62、可转动的套设在后置环槽61上的保持套管63、成型于保持套管63内壁前半部分并套设在后置环槽61内的弹簧挡圈64、绕接在所述后置环槽61内的解锁压簧65,所述解锁压簧65位于环槽挡环62和弹簧挡圈64之间,所述保持套管63内壁右侧后方还设有弹性插杆66,所述弹性插杆66左侧下方设有与前阻尼件24b锁止配合的后阻尼件66a;
基于上述解锁套筒6的改进技术方案,以下给出了步骤2,解锁移动卡爪总成3致其失去锁止位的一种实施例:
继续后推所述锁体总成q,使得所述转动锁芯4、解锁套筒6继续后退,所述转动锁头42h从单向螺纹槽34c内滑出;
然后,
所述解锁套筒6触发移动卡爪总成3致其失去锁止位:
所述弹性插杆66、后阻尼件66a挤压所述齿条斜面24a,进而推动驱动齿条24、前阻尼件24b向左移动至回退位,直至所述后阻尼件66a插入前阻尼件24b后方并被锁止;
所述驱动齿条24带动从动齿轮31b、第一锥齿轮31c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31c带动第二锥齿轮32c、传动芯轴32b、驱动齿轮32d转动,所述驱动齿轮32d驱动滑动齿条33c、连接插杆33d、单向卡爪34后退;
所述单向卡爪34的向后位移使其失去对转动锁头42h的有效锁止位置。
所述插拔方法还包括所述步骤3,拔出插头本体p:
步骤3.1,后阻尼件66a锁止:
向前拔出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
所述后阻尼件66a、弹性插杆66、保持套管63、弹簧挡圈64被前阻尼件24b卡止保持静止姿态,所述驱动齿条24保持在左侧回退位,所述移动卡爪总成3持续失效即失去锁止位;
所述后置环槽61、环槽挡环62随转动锁芯4向前移动并挤压解锁压簧65;
所述转动锁芯4向前移动且旋转复位,所述转动锁头42h沿步骤1、2中的螺旋轨迹回退;
当所述转动锁头42h回退到锁止位时,由于所述单向卡爪34的后退,所述转动锁头42h不再回退到单向螺纹槽34c并被锁头本体34g锁止,而是从螺旋斜面34b前方滑过;
步骤3.2,后阻尼件66a滑出:
继续向前拔出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
使得所述弹性插杆66左侧向后产生微量形变进而使得后阻尼件66a从前阻尼件24b右侧滑出,所述解锁套筒6随转动锁芯4一起向前拔出并复位;
所述顶压压簧26伸张实现锁孔顶杆2、移动卡爪总成3复位。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弹性插杆66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的采用记忆金属。使其在应力作用下可以产生微量形变,而应力消失后恢复原姿态。
得益于上述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插杆66实现了后阻尼件66a在一定应力范围内可以保持姿态,进而保持与前阻尼件24b的有效锁止配合。
步骤3.1,后阻尼件锁止中,
解锁压簧65的弹力即为弹簧挡圈64、保持套管63、弹性插杆66、后阻尼件66a受到的向前应力,此时弹性插杆66可以耐受该较小的应力而不形变,保持与前阻尼件24b的锁止配合。
而在步骤3.2,后阻尼件66a滑出中,
所述解锁压簧65被完全压缩,所述环槽挡环62直接刚性挤压弹簧挡圈64、保持套管63、弹性插杆66、后阻尼件66a,此时弹性插杆66在该较大的刚性应力下向前弯曲形变,进而顺利的滑过前阻尼件24b。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前阻尼件24b、后阻尼件66a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前阻尼件24b、后阻尼件66a采用防滑耐磨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再进一步的,所述前阻尼件24b、后阻尼件66a采用四氟材料制成。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案:
所述从动转筒42常态下的转动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器,包括插座本体(m)以及与插座本体(m)插拔配合的插头本体(p);
所述插座本体(m)上方设置有锁孔总成(n),所述锁孔总成(n)包括设在插座本体(m)前端面上方的锁孔腔室(1)、成型于锁孔腔室(1)后端的锁孔顶杆(2)、成型于锁孔腔室(1)右壁前端的移动卡爪总成(3);;
所述插头本体(p)上方设有锁体总成(q),所述锁体总成(q)包括包括:
转动锁芯(4),用以插入锁孔腔室(1)内并与移动卡爪总成(3)锁止配合;
滑动锁芯(5),可滑动的插设在转动锁芯(4)内,所述滑动锁芯(5)相对转动锁芯(4)向前移动并驱动转动锁芯(4)转动;
解锁套筒(6),设在转动锁芯(4)后方,用以驱动移动卡爪总成(3)收缩进而解锁移动卡爪总成(3)对转动锁芯(4)的锁止配合;
所述插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插入锁止插头本体(p):
步骤2,解锁移动卡爪总成(3)致其失去锁止位:
步骤3,拔出插头本体(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孔腔室(1)包括位于插座本体(m)前端面上方的矩形前腔(11)、成型于矩形前腔(11)后方的圆形后腔(12);
所述锁孔顶杆(2)包括设在圆形后腔(12)后端的中置圆柱(21)、成型于中置圆柱(21)右侧后端的横置侧孔(22)、成型于横置侧孔(22)前端的限位盲孔(23)、可滑动的插设在横置侧孔(22)内的驱动齿条(24)、成型于驱动齿条(24)前端并插入限位盲孔(23)内的限位插块(25)、设在横置侧孔(22)内位于驱动齿条(24)左侧的顶压压簧(26);
所述驱动齿条(24)右侧前半部分成型有向右后方向倾斜的齿条斜面(24a),所述驱动齿条(24)右侧后半部分成型有前阻尼件(24b);
所述移动卡爪总成(3)包括:
传动轮组(31),包括成型于横置侧孔(22)后端的轮组腔室(31a)、可转动的设在轮组腔室(31a)内并与驱动齿条(24)啮合的从动齿轮(31b)、同心设置于从动齿轮(31b)上的第一锥齿轮(31c);
传动轴组(32),包括设在轮组腔室(31a)右侧的传动轴孔(32a)、可转动的设在传动轴孔(32a)内的传动芯轴(32b)、成型于传动芯轴(32b)左侧并与第一锥齿轮(31c)啮合的从置锥齿轮(32c)、成型于传动芯轴(32b)右侧的驱动齿轮(32d);
滑动锁头(33),包括设在传动轴孔(32a)右侧前方的前置滑道(33a)、设在前置滑道(33a)前端左侧并与矩形前腔(12)连通的前置侧孔(33b)、可滑动的设在前置滑道(33a)内的滑动齿条(33c)、成型于滑动齿条(33c)左侧并穿过前置侧孔(33b)设置的连接插杆(33d);
单向卡爪(34),设在连接插杆(33d)左侧;
所述单向卡爪(34)包括卡爪基体(34a)、设在卡爪基体(34a)前方且向下后方向螺旋行进的螺旋斜面(34b)、设在卡爪基体(34a)左侧前方并与螺旋斜面(34b)平齐的单向螺纹槽(34c)、沿前后方向成型于单向螺纹槽(34c)上端后方的锁头盲孔(34d)、成型于锁头盲孔(34d)内的压簧芯轴(34e)、绕接在压簧芯轴(34e)上的锁头压簧(34f),所述单向卡爪(34)还包括锁头本体(34g)、成型于锁头本体(34g)后端并与压簧芯轴(34e)插接配合的芯轴插孔(34h)、成型于锁头本体(34g)前端且向下前方向倾斜的单向斜面(34i);
所述转动锁芯(4)包括:
固定芯轴(41),包括设在所述插头本体(p)上端前方的芯轴基础(41a)、成型于芯轴基础(41a)后端的并与矩形前腔(11)插接配合的芯轴主体(41b)、成型于芯轴主体(41b)后端的内置圆轴(41c)、成型于内置圆轴(41c)后端的限位圆盘(41d)、成型于限位圆盘(41d)前端并沿限位圆盘(41d)圆周侧壁布置的弧形侧孔(41e)、沿前后方向成型于内置圆轴(41c)内的矩形插道(41f);
从动转筒(42),包括可转动的设在内置圆轴(41c)上的转动内筒(42a)、成型于转动内筒(42a)内腔后半部分并与限位圆盘(41d)配合的扩宽圆腔(42b)、成型于扩宽圆腔(42b)内腔前半部分并与弧形侧孔(41e)插接配合的侧孔插块(42c)、成型于扩宽圆腔(42b)后端的扭簧套筒(42d)、绕接在扭簧套筒(42d)外壁的复位扭簧(42e),所述复位扭簧(42e)一端与限位圆盘(41d)连接而另一端与扩宽圆腔(42b)连接,所述从动转筒(42)还包括设在转动内筒(42a)外壁前端的前连接环(42f)、成型于前连接环(42f)外壁后端的转动外筒(42g)、成型于转动外筒(42g)外壁左侧并与单向螺纹槽(34c)插接配合的转动锁头(42h)、成型于转动外筒(42g)内壁的从动螺纹槽(42i)、绕接在转动内筒(42a)和转动外筒(42g)之间的复位压簧(42j);
所述滑动锁芯(5)包括可滑动的套设在转动内筒(42a)和转动外筒(42g)之间并位于复位压簧(42j)后方的驱动筒体(51)、成型于驱动筒体(51)后端面的矩形插杆(52),所述矩形插杆(52)穿过扭簧套筒(42d)并与矩形插道(41f)插接配合,所述滑动锁芯(5)还包括成型于驱动筒体(51)外壁并可滑动的插设在从动螺纹槽(42i)内的驱动插头(53);
所述步骤1,插入锁止插头本体(p)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初步插入:
将插座本体(m)、锁孔总成(n)与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对齐,然后向后推动锁体总成(q)使其插入锁孔总成(n)内;
所述转动锁芯(4)、滑动锁芯(5)、解锁套筒(6)沿圆形后腔(12)向后移动,直至所述滑动锁芯(5)被中置圆柱(21)挡止;
步骤1.2,转动锁头(42h)向后旋转步进:
继续后推所述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所述转动锁芯(4)、解锁套筒(6)克服复位压簧(42j)的阻尼相对于滑动锁芯(5)、锁孔顶杆(2)、锁孔腔室(1)向后移动,
与此同时,
所述从动螺纹槽(42i)受驱动插头(53)作用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转动内筒(42a)、扩宽圆腔(42b)、侧孔插块(42c)、前连接环(42f)、转动外筒(42g)、转动锁头(42h)克服复位扭簧(42e)的扭力转动;
即,所述转动锁头(42h)沿螺旋轨迹向后旋转步进;
步骤1.3,转动锁头(42h)被单向卡爪(34)锁止:
继续后推所述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所述转动锁头(42h)向后旋转步进直至插入单向螺纹槽(34c)内,并通过挤压所述单向斜面(34i)带动锁头本体(34g)、芯轴插孔(34h)沿压簧芯轴(34e)退行;
所述转动锁头(42h)继续向后旋转步进直至滑过锁头本体(34g),此时所述锁头本体(34g)、芯轴插孔(34h)在锁头压簧(34f)的作用下弹出复位;
停止后推所述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所述复位压簧(42j)前推转动锁芯(4)、解锁套筒(6),但由于所述转动锁头(42h)被锁头本体(34g)卡止无法向前旋转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锁套筒(6)包括成型于转动内筒(42a)外壁后半部分的后置环槽(61)、成型于后置环槽(61)后端的环槽挡环(62)、可转动的套设在后置环槽(61)上的保持套管(63)、成型于保持套管(63)内壁前半部分并套设在后置环槽(61)内的弹簧挡圈(64)、绕接在所述后置环槽(61)内的解锁压簧(65),所述解锁压簧(65)位于环槽挡环(62)和弹簧挡圈(64)之间,所述保持套管(63)内壁右侧后方还设有弹性插杆(66),所述弹性插杆(66)左侧下方设有与前阻尼件(24b)锁止配合的后阻尼件(66a);
所述步骤2,解锁移动卡爪总成(3)致其失去锁止位,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继续后推所述锁体总成(q),使得所述转动锁芯(4)、解锁套筒(6)继续后退,所述转动锁头(42h)从单向螺纹槽(34c)内滑出;
然后,
所述解锁套筒(6)触发移动卡爪总成(3)致其失去锁止位:
所述弹性插杆(66)、后阻尼件(66a)挤压所述齿条斜面(24a),进而推动驱动齿条(24)、前阻尼件(24b)向左移动至回退位,直至所述后阻尼件(66a)插入前阻尼件(24b)后方并被锁止;
所述驱动齿条(24)带动从动齿轮(31b)、第一锥齿轮(31c)转动,所述第一锥齿轮(31c)带动第二锥齿轮(32c)、传动芯轴(32b)、驱动齿轮(32d)转动,所述驱动齿轮(32d)驱动滑动齿条(33c)、连接插杆(33d)、单向卡爪(34)后退;
所述单向卡爪(34)的向后位移使其失去对转动锁头(42h)的有效锁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拔出插头本体(p)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后阻尼件(66a)锁止:
向前拔出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
所述后阻尼件(66a)、弹性插杆(66)、保持套管(63)、弹簧挡圈(64)被前阻尼件(24b)卡止保持静止姿态,所述驱动齿条(24)保持在左侧回退位,所述移动卡爪总成(3)持续失效即失去锁止位;
所述后置环槽(61)、环槽挡环(62)随转动锁芯(4)向前移动并挤压解锁压簧(65);
所述转动锁芯(4)向前移动且旋转复位,所述转动锁头(42h)沿步骤1、2中的螺旋轨迹回退;
当所述转动锁头(42h)回退到锁止位时,由于所述单向卡爪(34)的后退,所述转动锁头(42h)不再回退到单向螺纹槽(34c)并被锁头本体(34g)锁止,而是从螺旋斜面(34b)前方滑过;
步骤3.2,后阻尼件(66a)滑出:
继续向前拔出插头本体(p)、锁体总成(q);
使得所述弹性插杆(66)左侧向后产生微量形变进而使得后阻尼件(66a)从前阻尼件(24b)右侧滑出,所述解锁套筒(6)随转动锁芯(4)一起向前拔出并复位;
所述顶压压簧(26)伸张实现锁孔顶杆(2)、移动卡爪总成(3)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阻尼件(24b)、后阻尼件(66a)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阻尼件(24b)、后阻尼件(66a)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阻尼件(24b)、后阻尼件(66a)采用四氟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插杆(66)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插杆(66)采用记忆金属材料制成。
CN202111504111.2A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Pending CN1141719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4111.2A CN114171985A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4111.2A CN114171985A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1985A true CN114171985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8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4111.2A Pending CN114171985A (zh) 2021-12-10 2021-12-10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198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4670A (zh) * 2023-12-01 2024-01-09 深圳市胜威南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热插拔模组的电源分配单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4670A (zh) * 2023-12-01 2024-01-09 深圳市胜威南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热插拔模组的电源分配单元
CN117374670B (zh) * 2023-12-01 2024-03-19 深圳市胜威南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热插拔模组的电源分配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1985A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连接方法
CN104934809B (zh) 一种具有连续自动收线能力的卷线装置
CN109638525B (zh) 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及新能源汽车
CN110718810B (zh) 一种利用磁吸导向插接的电连接器
CN110235316A (zh) 充电连接器用锁定装置、车辆
JP5739247B2 (ja) 給電用コネクタ
CN114156697B (zh) 一种插拔式动力电池充电连接器
CN112467485A (zh) 一种便于手提的新能源充电枪
CN204045915U (zh) 汽车强电接插件端子退出器
CN113482547A (zh) 一种嵌入式正反转钻杆
CN11098044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线自动收卷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2050172B (zh) 两段对顶式自动寻位碟刹锁
CN114366227B (zh) 施夹器及其驱动轴的驱动方法
CN11098044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线自动收卷装置
JPH06290831A (ja) 電気自動車充電用コネクタ
CN11098044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线自动收卷装置的预调节方法
CN107139758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设备
CN111326916A (zh) 一种充电枪电子锁装置与充电枪
CN114039235B (zh) 一种蓄电池充电用插接器及插口件、插头件
CN203612105U (zh) 摩托车锁的双卡销式自动寻位结构
JPH10144392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チャージ用コネクタ
CN212380665U (zh) 用于锁止充电枪的电子锁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4784562B (zh) 差动式传动机构、电子锁、以及充电设备
CN220440037U (zh) 一种双位置反馈充电电机锁
CN214595941U (zh) 一种施夹器的适配器及施夹器的夹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