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1975A -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 Google Patents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1975A
CN114171975A CN202111613948.0A CN202111613948A CN114171975A CN 114171975 A CN114171975 A CN 114171975A CN 202111613948 A CN202111613948 A CN 202111613948A CN 114171975 A CN114171975 A CN 114171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socket
groove
slot
n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39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悦
张桐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ko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ko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ko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kom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39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19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1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197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2250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50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held in engagemen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具体实现方式为:插座包括连接槽和第一磁吸部件。连接槽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内槽体和外槽体相连通,内槽体和外槽体之间形成限位面,内槽体设置插座端子。第一磁吸部件设置于内槽体。插座被配置为在具有凸出部和第二磁吸部件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能够相对插座移动,以使凸出部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且插座端子和插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插头与该插座配合使用。连接器组件具有该插头和插座。数据线具有插头和连接于插头的线缆。智能眼镜具有该插座。

Description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消费品通常需要设置接口(例如USB接口)和数据线连接以传输数据和/或电能。有些接口和数据线之间的连接采用磁吸方式,磁吸连接相较于传统的插接来说使用更加方便:首先,用户可以单手操作,进一步的,用户可以在看不到接口和数据线接头的的情况下,将数据线接头移动至接口附近,依靠磁吸,使得数据线接头和接口自动连接。用户体验较传统的手动插接方式来说更好。
一般的磁吸连接方式的连接结构通常不够稳定,在外力作用下,可能会导致连接断开。现有的技术通常是通过增加卡接结构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但是,如果增加卡接结构,仍需要手动的方式才能完成卡接,需要两步才能完成数据线接头和接口的连接:第一步、将数据线接头靠近接口,使得数据线接头和接口的磁铁相互吸引、吸合;第二步、手动完成卡接,使得磁吸连接牢固且稳定。这种增加需要手动操作的卡接结构便捷性差,用户体验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包括:连接槽和第一磁吸部件。连接槽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内槽体和外槽体相连通,内槽体和外槽体之间形成限位面,内槽体设置插座端子。第一磁吸部件设置于内槽体。插座被配置为在具有凸出部和第二磁吸部件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能够相对插座移动,以使凸出部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且插座端子和插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本申请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头,插头包括:插头体,插头体具有插头端子和围绕插头端子的第二磁吸部件,第二磁吸部件上成型有凸出部;在所述插头体被置入具有连接槽的插座内的状态下,在插座上的第一磁吸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所述插头体能够相对所述插座移动,以使所述凸出部卡接于连接槽内的限位面,且所述插头端子和插座内的插座端子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本申请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的插座和插头。在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和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能够相对插座移动,以使凸出部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且插座端子和插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本申请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线,包括线缆和上述的插头,线缆电连接于插头。
本申请第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眼镜包括镜架和上述的插座,镜架具有镜框和镜腿,镜腿连接于镜框,插座连接于镜腿。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插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插头和插座处于插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B向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二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向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的第三种配合结构的插座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侧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连接数据线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连接数据线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连接数据线的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图中,100、智能眼镜;1、连接器组件;11、插座;111、连接槽;1111、外槽体、1111a、外槽口;1112、内槽体;1112a、内槽口;1112b、主槽体;1112c、延伸卡槽;1112d、凹槽;1113、限位面;112、插座端子;113、第一磁吸部件;13、插头;131、插头座;132、插头体;1321、插头端子;1322、第二磁吸部件;1322a、凸出部;1323、插头主体;1324、内凹部;2、镜架;21、镜框;22、镜腿;221、镜腿主体;222、搭耳部;3、线缆。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插座11。包括连接槽111和第一磁吸部件113。连接槽111包括外槽体1111和内槽体1112,内槽体1112和外槽体1111相连通,内槽体1112和外槽体1111之间形成限位面1113,内槽体1112设置插座端子112。第一磁吸部件113设置于内槽体1112。插座11被配置为在具有凸出部1322a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111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13能够相对插座移动,以使凸出部1322a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1113,且插座端子112和插头13的插头端子1321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本申请的插座11通过设置外槽体1111和内槽体1112,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了限位面1113。在需要连接插头13和插座11时,直接将插头13置入连接槽111,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的相互吸引作用下,凸出部1322a能够自动的滑入限位面1113一侧,且卡接于限位面1113。因为两个磁吸部件能保持吸引状态,且凸出部1322a能被限位面1113止挡,则插头13和插座11的连接结构稳定,不易脱落。在需分离插头13和插座11时,仅需施力推动或转动插头13,使插头13的凸出部1322a滑出以脱离限位面1113,插头13即可与插座11脱卡,此时直接取出插头13即可。插头13和插座11的插拔过程可单手操作,用户使用体验好。
实际操作中,可以单手操作将插头13放在插座11的附近,通常外槽体1111的尺寸比插头13的尺寸大,当插头13落入外槽体1111内后,则可在磁吸作用下移动以将凸出部1322a卡接于限位面1113。
在一个示例中,限位面1113和内槽体1112之间限定了延伸卡槽,插头13相对插座11移动后,凸出部1322a进入延伸卡槽,以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1113。
在一个示例中,限位面1113所在的平面与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磁吸连接时吸引力的延伸方向垂直。凸出部1322a卡接于限位面1113,使得凸出部1322a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连接的方向不能相对插座11移动,以使得插头13和插座11之间的连接稳固。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的限定的“磁吸部件”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产生磁吸力的结构。磁吸部件可以由过渡元素铁、钴、镍及其合金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物质制成。
参见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外槽体1111具有外槽口1111a,内槽体1112具有连通外槽体1111的内槽口1112a,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采用下列两种布置中的一种。
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旋转角度差;
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位移差。
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槽111的外槽口1111a的位置和内槽口1112a位置之间有一定的错位或角度偏差,从而形成了限位面1113。在插头13置入连接槽111内时,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可以相互吸引,使得插头13平移或旋转至凸出部1322a卡接于限位面1113上。
参见图1、图2、图3、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均为条形,内槽口1112a和外槽口1111a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沿外槽口1111a的长度方向的距离差。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的“条形”指的是槽口的横截面形状在两个方向上延伸,其中一个方向的尺寸比另一个方向的尺寸大。
该实施方案中,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两者的宽度可以一致,两者仅在长度方向具有距离差,从而在沿内槽口1112a长度方向的一侧形成限位面1113。在插头13置入连接槽111内时,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可以相互吸引,插头13沿内槽体1112的长度方向平移直至插头13的凸出部1322a卡接于限位面1113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内槽口1112a和外槽口1111a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沿外槽口1111a的宽度方向的距离差,从而形成长度与内槽体1112长度相等的限位面1113,而相应的,插头13可以在长度边一侧设置凸出部1322a,该限位面1113同样能起到卡接限位凸出部1322a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在第一方向上,外槽体1111的端部和内槽体1112的端部齐平,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内槽体1112的端部延伸超过外槽体1111的端部。内槽体1112延伸超过外槽体1111的部分限定有延伸卡槽,限位面1113即为上述延伸卡槽的壁。
参见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内槽体1112具有主槽体1112b和延伸卡槽1112c,主槽体1112b连通于外槽体1111,延伸卡槽1112c连通于主槽体1112b沿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卡槽1112c和外槽体1111之间形成限位面1113。在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具有凸出部1322a的插头13被置入连接槽111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13能够相对插座11线性移动,使得凸出部1322a卡入延伸卡槽1112c内。
该实施方案中,主槽体1112b位于外槽体1111正下方,而延伸卡槽1112c和外槽体1111错位设置,从而使得延伸卡槽1112c和外槽体1111之间形成限位面1113。该延伸卡槽1112c可以与凸出部1322a的形状相匹配。凸出部1322a可嵌入于延伸卡槽1112c内,凸出部1322a和延伸卡槽1112c的卡接配合结构稳定,不易脱落。
参见图6、图7和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旋转角度差,以在内槽体1112形成延伸卡槽1112c。其中,旋转中心采用下列两种布置中的一种;
旋转中心为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心点;
旋转中心为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线的交点。
该实施方案中,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旋转角度差,则在插头被置入连接槽111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13能够相对插座11旋转或摆动,使得凸出部1322a卡入延伸卡槽1112c内。这种旋转或摆动卡接的配合结构更加适用于智能眼镜100。例如智能眼镜100的镜腿具有弧形的搭耳部222,插座11设置于该搭耳部222上,搭耳部222为细长条结构,受到搭耳部222形状的限制,插座11只能沿搭耳部22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此时,在连接线缆3的插头13插入插座11时,插头13会旋转或摆动一定的角度,从而调节线缆3的方向,使得线缆3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如此,使得智能眼镜100在使用过程中,智能眼镜100和线缆3的形态较为整齐,显著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见图6和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旋转中心为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心点。内槽体1112具有主槽体1112b和两个延伸卡槽1112c,主槽体1112b连通于外槽体1111,延伸卡槽1112c连通于主槽体1112b,且两个延伸卡槽1112c分设于外槽口1111a沿对角线方向的两侧。在沿对角线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1322a的插头13被置入连接槽111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能够相对插座旋转,使得两个凸出部1322a分别卡入两个延伸卡槽1112c内。
该实施方案中,第一磁吸部件113可以沿内槽体1112边沿一周设置,第二磁吸部件1322沿插头13的一周设置。在插头13被置入连接槽111的状态下,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相互吸引,插头13会绕第一磁吸部件113的中心旋转,直至第二磁吸部件1322和第一磁吸部件113对齐。此时插头13上的两个凸出部1322a分别卡入两个延伸卡槽1112c。因为两个凸出部1322a位于插头13沿对角线的两侧,插头13的两端均被卡接固定,则插头插座的连接结构稳定性好,不易脱落。
参见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旋转中心为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线的交点,内槽体1112具有主槽体1112b和延伸卡槽1112c,主槽体1112b连通于外槽体1111,延伸卡槽1112c连通于主槽体1112b,且延伸卡槽1112c位于外槽口1111a沿对角线方向的一侧,在沿对角线方向的一侧具有凸出部1322a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111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使得插头的一端摆动至凸出部1322a卡入延伸卡槽1112c内。
该实施方案中,内槽体1112仅设置一个延伸卡槽1112c,与上述设置两个延伸卡槽1112c的方案相比区别在于:在将插头13置入连接槽111内时,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相吸引的作用下,插头13会绕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线的交点旋转,可以为插头13绕第一磁吸部件113的纵轴端点旋转(摆动),直至端部的凸出部1322a卡接于延伸卡槽1112c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磁吸部件113沿内槽体1112边沿一周设置,内槽体1112的底壁边沿设置有凹槽1112d,第一磁吸部件113嵌设于凹槽1112d内。
该实施方案中,第一磁吸部件113为封闭环形,绕内槽体1112的一周延伸设置,尺寸重量较大,对插头13的吸引力较大,使得插头13能卡接于延伸卡槽1112c内保持卡接位置不变,降低凸出部1322a意外滑出卡槽1112c的概率。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内槽体1112的底壁设置凹槽1112d,使得第一磁吸部件113能嵌入凹槽1112d内部,且不凸出于内槽体1112的底壁,而是与内槽体1112的底壁表面平滑过渡,不占用内槽体1112的空间,留给插头13足够的容纳和活动空间。
实施例二
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一种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插座11相配合的插头13,该插头13包括:插头体132,插头体132具有插头端子1321和围绕插头端子1321的第二磁吸部件1322,第二磁吸部件1322上成型有凸出部1322a。在插头体132被置入插座11连接槽111内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体132能够相对插座11移动,以使凸出部1322a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1113,且插头端子1321和插座端子112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该实施方案中,插头体132具有插头主体1323,第二磁吸部件1322沿插头主体1323的外壁一周设置。第二磁吸部件1322可以为封闭环形,延伸长度长,体积大,相应磁吸力也大,从而增大了和第一磁吸部件113之间的磁吸力,使得插头13和插座11的连接结构稳定,不易脱落。
参见图1所示,插头13可以包括插头座131,插头体132连接于插头座131,第二磁吸部件1322靠近插头座131的一侧设置内凹部1324,以在内凹部1324背离插头座131的一侧形成凸出部1322a。可以理解的是,该凸出部1322a为第二磁吸部件1322的一部分,也为具有磁吸能力的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凸出部1322a采用下列三种布置中的一种:
凸出部1322a位于插头体132沿长度方向的一侧;
凸出部1322a位于插头体132沿对角线方向的一侧;
凸出部1322a位于插头体132沿对角线方向的两侧。
该凸出部1322a的上述三种布置方式中,插座11均具有相应配合结构的连接槽111,以实现插头13和插座11快速插拔。该三种布置方式均在实施例一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二对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插头13包括插头座131,插头体132连接于插头座131,插头座131的横截面大于插头体132的横截面。插头被配置为在插头体132连接于连接槽111的状态下,插头座131覆盖连接槽111。
该实施方案中,插头座131能够覆盖连接槽111的外槽口1111a,除了具有遮蔽美观的作用外,该插头座131能够封堵连接槽111的外槽口1111a防止异物杂质进入连接槽111内部,起到保护连接槽111内部结构的作用,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参见图1和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三同时还提供一种连接器组件1,该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插座11和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插头13。在插头13被置入连接槽111的状态下,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插头能够相对插座移动,以使凸出部1322a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1113,且插座端子112和插头的插头端子1321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该连接器组件1的插座11可以设置于电子设备上,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眼镜。连接器组件1的插头13可以设置于线缆3的端部,该插头13和线缆3电连接。在需要连接插头13和插座11时,直接将插头13置入连接槽111,在第一磁吸部件113和第二磁吸部件1322的相互吸引作用下,凸出部1322a能够自动的滑入限位面1113一侧,且卡接于限位面1113。因为两个磁吸部件能保持连接状态,则插头13和插座11的连接结构稳定,不易脱落。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组件1在分离插头13和插座11时,仅需施力推出或转动插头13,使插头13的凸出部1322a脱落限位面1113的限制,插头13和插座11脱卡。该连接器组件1的插拔均可单手操作,而且可以不在视野范围内操作,使用方便,用户体验好。
实施例四
参见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数据线,包括:线缆3和上述实施例二中的插头13,线缆3电连接于插头13。该数据线与具有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插座11的电子设备配合使用,该数据线的插头13能插入电子设备的插座11内,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实施例五
参见图9至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过一种智能眼镜100,包括:镜架2和上述实施例1中的插座11。镜架2具有镜框21和镜腿22,镜腿22连接于镜框21。插座11连接于镜腿22。
智能眼镜100需要利用数据线与电源或外接设备连接,以进行充电或是数据传输。外接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智能眼镜可以显示外接设备的数据,外接设备可以用于控制智能眼镜的显示内容。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用户的头部佩戴智能眼镜100并手持移动终端,智能眼镜100与移动终端通过数据线连接,由于手一般位于头部的下方,因此期望数据线能尽可能的自然下垂而不是沿横向延伸。
镜腿22具有镜腿主体221和连接镜腿主体221的搭耳部222,插座11连接于搭耳部222。搭耳部222为细长条的弧形结构,受到搭耳部222形状的限制,插座11一般是沿搭耳部22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参见图9所示,在眼镜正放于桌面时,该插座11是倾斜的。
参见图10和图1所示,为插座11采用上述实施例1中的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位移差的插座11时,插头13插接于插座11后智能眼镜100和数据线的状态图。
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当插座11采用上述实施例1中的外槽口1111a和内槽口1112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旋转角度差的插座11时,在将数据线的插头13插入该插座11时,插头13会旋转或摆动一定的角度,从而调节数据线的方向,使得数据线处于自然下垂状态。例如,在插头13连接于插座11的状态下,线缆3连接插头13的一端和镜腿主体221的夹角可以为A,其中A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20°。如此,使得智能眼镜100使用过程中,整体产品形态较为整齐,显著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4)

1.一种插座,包括:
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外槽体和内槽体,所述内槽体和所述外槽体相连通,所述内槽体和所述外槽体之间形成限位面,所述内槽体设置插座端子;
第一磁吸部件,所述第一磁吸部件设置于所述内槽体;
所述插座被配置为在具有凸出部和第二磁吸部件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所述插头能够相对所述插座移动,以使所述凸出部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且所述插座端子和插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外槽体具有外槽口,所述内槽体具有连通所述外槽体的内槽口,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采用下列两种布置中的一种:
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旋转角度差;
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位移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均为条形,所述内槽口和所述外槽口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沿所述外槽口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任意一者上的距离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内槽体具有主槽体和延伸卡槽,所述主槽体连通于所述外槽体,所述延伸卡槽连通于所述主槽体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延伸卡槽和所述外槽体之间形成所述限位面,
在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具有凸出部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所述插头能够相对所述插座线性移动,使得凸出部卡入所述延伸卡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旋转角度差,且旋转中心采用下列两种布置中的一种;
所述旋转中心为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心点;
所述旋转中心为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线的交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旋转中心为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中心点,所述内槽体具有主槽体和两个延伸卡槽,所述主槽体连通于所述外槽体,所述延伸卡槽连通于所述主槽体,且两个所述延伸卡槽分设于所述外槽口沿对角线方向的两侧;
在沿对角线方向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凸出部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所述插头能够相对所述插座旋转,使得两个凸出部分别卡入两个所述延伸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旋转中心为所述外槽口和所述内槽口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的外轮廓线的交点,所述内槽体具有主槽体和延伸卡槽,所述主槽体连通于所述外槽体,所述延伸卡槽连通于所述主槽体,且所述延伸卡槽位于所述外槽口沿对角线方向的一侧;
在沿对角线方向的一侧具有所述凸出部的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使得所述插头的一端摆动至所述凸出部卡入所述延伸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插座,其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件沿所述内槽体边沿一周设置,所述内槽体的底壁边沿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嵌设于所述凹槽内。
9.一种插头,所述插头包括:
插头体,所述插头体具有插头端子和围绕所述插头端子的第二磁吸部件,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上成型有凸出部;
在所述插头体被置入具有连接槽的插座内的状态下,在插座上的第一磁吸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所述插头体能够相对所述插座移动,以使所述凸出部卡接于连接槽内的限位面,且所述插头端子和插座内的插座端子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头,其中,所述凸出部采用下列三种布置中的一种:
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插头体沿长度方向的一侧;
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插头体沿对角线方向的一侧;
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插头体沿对角线方向的两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头,其中,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座,所述插头体连接于所述插头座,所述插头座的横截面大于所述插头体的横截面;
所述插头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体连接于所述连接槽的状态下,所述插头座覆盖所述连接槽。
12.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插座;
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插头;
在插头被置入连接槽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磁吸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所述插头能够相对所述插座移动,以使所述凸出部卡接于插座的限位面,且所述插座端子和插头的插头端子电接触,以传输数据和电能中的至少一者。
13.一种数据线,包括:
线缆;
如权利要求9-11任一所述的插头,所述线缆电连接于所述插头。
14.一种智能眼镜,包括:
镜架,所述镜架具有镜框和镜腿,所述镜腿连接于所述镜框;
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插座,所述插座连接于所述镜腿。
CN202111613948.0A 2021-12-27 2021-12-27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Pending CN1141719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3948.0A CN114171975A (zh) 2021-12-27 2021-12-27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PCT/CN2022/142250 WO2023125508A1 (zh) 2021-12-27 2022-12-27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3948.0A CN114171975A (zh) 2021-12-27 2021-12-27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1975A true CN114171975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88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3948.0A Pending CN114171975A (zh) 2021-12-27 2021-12-27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1975A (zh)
WO (1) WO202312550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508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WO2024083110A1 (zh) * 2022-10-21 2024-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组件、电子设备和磁吸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6473A (zh) * 2010-08-13 2011-03-16 东莞中探探针有限公司 一种电连接器
JP6537819B2 (ja) * 2014-12-18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対
CN209801114U (zh) * 2019-04-18 2019-12-17 上海肇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件、辅助设备、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套件
CN212784045U (zh) * 2020-04-14 2021-03-23 深圳市深科创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线
CN214543748U (zh) * 2021-04-29 2021-10-29 深圳市三匠智能有限公司 磁吸移动电源
CN113419355A (zh) * 2021-05-31 2021-09-21 浙江亨达光学有限公司 方便更换电池的眼镜
CN216563774U (zh) * 2021-12-27 2022-05-17 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CN114171975A (zh) * 2021-12-27 2022-03-11 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508A1 (zh) * 2021-12-27 2023-07-06 优奈柯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WO2024083110A1 (zh) * 2022-10-21 2024-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卡托组件、电子设备和磁吸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508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71975A (zh)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CN109983648A (zh) 充电连接器及充电装置
CN216563774U (zh)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US20210204738A1 (en) Storage box and gimbal assembly having thereof
WO2022041805A1 (zh) 供电结构及脱毛美容仪
US20230068202A1 (en) Connecting assembly and assembly-detachable intelligent apparatus
CN216872437U (zh) 多方位旋转可拆换电子连接器及其第一和第二连接头
EP4123772A1 (en) Backpack power supply assembly
CN214798921U (zh) 集成装置
CN213124932U (zh) 磁吸扣合二合一电连接器
CN207705814U (zh) 蓝牙耳机的充电装置
CN207664352U (zh) 充电设备及电子装置
CN216650204U (zh) 电子设备
CN216357233U (zh) 耳机组件
CN214411707U (zh) 具有二合一功能的数据线
CN219739451U (zh) 一种锁固型连接器装置
CN213366918U (zh) 旋转磁吸数据线
CN215186952U (zh)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CN211126385U (zh) 一种连接器
CN204783761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迷你usb风扇
CN213026644U (zh) 一种防水磁吸充电母头、终端和充电公头
CN214478334U (zh) 线缆连接器模组
CN216356041U (zh) 一种磁吸充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9739449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8677825U (zh) 一种电磁兼容的标准负载电源适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