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86952U -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 Google Patents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186952U
CN215186952U CN202120588893.1U CN202120588893U CN215186952U CN 215186952 U CN215186952 U CN 215186952U CN 202120588893 U CN202120588893 U CN 202120588893U CN 215186952 U CN215186952 U CN 2151869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tachment
electronic
electronics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888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磊
杨庆志
冯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888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1869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1869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1869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终端组件包括电子终端设备和附接电子器件。电子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部和边框,边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一通信结构。经由第一磁连接结构,附接电子器件能够拆卸地连接到边框。在附接电子器件连接到边框的状态下,附接电子器件至少保持在第一位置。经由第一通信结构,电子终端设备与附接电子器件在第一位置实现通信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上设置用于附接电子器件连接的磁连接结构和通信结构,一方面,上述结构不影响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的超窄设计以及完整性,另一方面,方便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拆装。

Description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终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终端组件以及该终端组件所包含的电子终端设备和附接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拍照功能已经成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以及液晶电视等电子终端设备的基础配置。随着上述电子终端设备的使用者对超窄边框极致视觉体验以及更强大的摄像/拍照功能的追求,现有的用于实现摄像/拍照功能的摄像头模组的设置方案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产品发展的需求。
在一种现有的方案中,摄像头模组内置在上述电子终端设备的屏幕的边框中,受摄像头模组本身尺寸及其与屏幕固定所需粘接宽度尺寸等限制,屏幕的边框难以实现为超窄边框,而且内置的摄像头模组一般尺寸较小,因而功能也比较单一。
在另一种现有的方案中,为了实现屏幕的超窄边框的极致外观以及提高摄像头模组的功能,采用外置摄像头模组的方案。例如,外置摄像头模组利用通用接口与电子终端设备相连,由于该通用接口在边框上具有开口,因而破坏了屏幕边框的完整性,同时外置摄像头模组的拔插也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一种终端组件,在该终端组件中,能够在不影响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的超窄设计以及完整性的基础上方便地拆装例如摄像头模组的附接电子器件。还提出了上述终端组件所包括的电子终端设备和附接电子器件,附接电子器件能够方便的安装于上述电子终端设备,并且方便从上述电子终端设备拆卸,而且附接电子器件自身的性能并不受到电子终端设备的连接结构的不利影响。
为此,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组件,所述终端组件包括电子终端设备和附接电子器件,所述电子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部和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一通信结构,经由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能够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边框,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连接到所述边框的状态下,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至少保持在第一位置;经由所述第一通信结构,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实现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上设置用于附接电子器件连接的磁连接结构和通信结构,一方面,上述结构不影响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的超窄设计以及完整性,另一方面,方便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拆装。
根据第一方面,在所述终端组件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包括镜头,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显示部的正面,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镜头的拍摄模式被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接电子器件在使用者正常观看电子终端设备的显示部中图像的情况下自动开启,方便使用者同时使用电子终端设备和附接电子器件两者,提高终端组件的智能水平。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包括镜头,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边框的顶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镜头与所述显示部两者朝向相同的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接电子器件的安装位置确保其镜头的覆盖范围和使用效果,而且附接电子器件在第一位置时镜头的朝向确保了使用者正常使用电子终端设备的同时还能够使用附接电子器件。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还能够至少保持在第二位置,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断开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接电子器件能够被保持在不同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附接电子器件通过断开通信连接而自动关闭,从而提高本申请的终端组件的智能水平。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显示部的背面,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镜头的拍摄模式被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使附接电子器件置于第二位置时附接电子器件能够实现自动关闭,提高终端组件的智能水平。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边框的后侧,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镜头与所述显示部两者朝向相反的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附接电子器件的安装位置确保其在不使用的状态下隐藏到电子终端设备的后侧,而且附接电子器件在第二位置时镜头的朝向,确保了通过物理手段防止附接电子器件即使意外开启也不会泄露使用者信息的情况发生。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包括壳体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磁连接结构和第二通信结构;所述第二磁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信结构与所述第一通信结构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磁连接结构的磁连接特性,能够方便实现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拆装。而且,通过两个通信结构的直接连接,能够保证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在连接状态下彼此稳定通信。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边框具有第一曲面轮廓,所述壳体具有第二曲面轮廓,在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磁连接结构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能够沿着所述边框的第一曲面轮廓运动并至少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附接电子器件的壳体和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两者的对应部分成型为具有对应的曲面轮廓,方便附接电子器件沿着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运动到不同的位置,这种运动也可以方便地实现为滚动或滑动。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曲面轮廓的横截面为圆弧,所述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大致9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充分确保壳体和边框的曲面轮廓的范围,使得附接电子器件所处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隔开足够的距离。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的形状被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一曲面轮廓延伸;所述第二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体,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的形状被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二曲面轮廓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磁连接结构中磁体的形状与曲面轮廓的形状匹配,这样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在曲面轮廓的任意位置处均能够通过磁吸配合实现稳定可靠的连接。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多个所述第一磁体沿着所述第一曲面轮廓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的南极与北极相对,多个所述第二磁体沿着所述第二曲面轮廓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磁体的南极和北极相对,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沿着所述边框的第一曲面轮廓运动的过程中,一个所述第一磁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体磁吸,使得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连接到所述电子终端设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定了磁连接结构中两种磁体的排列方式以及彼此对应方案,这样避免了附接电子器件在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上进行例如滚动的运动过程中发生磁吸不稳定的情况。另外,由于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都采用相邻磁体的不同磁极相对的方式进行排列,还能够实现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彼此连接时的防呆设计。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通信结构包括多根第一导电触片,每根所述第一导电触片被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一曲面轮廓布置;所述第二通信结构包括多根第二导电触片,每根所述第二导电触片沿着所述第二曲面轮廓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信结构在壳体和边框两者的曲面轮廓上实现了稳定的通信连接,以实现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和数据通信。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至少一根导电触片或导电触片包括断点区,所述断点区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简单的物理手段有效实现在第二位置处附接电子器件的自动关闭。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边框上的不同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需要将附接电子器件安装到电子终端设备的不同位置,提高终端组件的使用灵活性。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基于以上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从所述边框拆卸之后,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实现通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终端组件的使用灵活性,实现了即使不通过直接连接的通信结构也能够实现通信的方案,使得即使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分离也能够正常使用。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还包括磁敏传感器,所述磁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与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在所述磁敏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与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打开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附接电子器件与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在磁吸连接的状态下附接电子器件能够通过翻转自动开启关闭与电子终端设备的联动工作模式;在分离的状态下,利用无线功能能够仍然保持与电子终端设备的联动工作模式,或者实现与其它终端设备的联动工作的功能,因而提高整个终端组件的智能控制水平以及工作灵活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终端设备,所述电子终端设备用于与附接电子器件配合组成如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终端组件。
第三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接电子器件,所述附接电子器件用于与电子终端设备配合组成如以上技术方案中任意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终端组件。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以下(多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A和图1B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1A为从正面观察的示意图,图1B为从背面观察的示意图,在图1A和图1B中附接电子器件相对于电子终端设备均处于第一位置。
图2A是示出了图1A中的终端组件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2B是示出了图1B中的终端组件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图1A中的终端组件的局部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图4A为从正面观察的示意图,图4B为从背面观察的示意图,在图4A和图4B中附接电子器件相对于电子终端设备均处于第二位置。
图5A是示出了图4A中的终端组件的局部结构的侧视放大示意图,图5B是示出了图4B中的终端组件的局部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示出了图4A中的终端组件的局部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的附接电子器件的变型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子终端设备11显示部12边框12C第一曲面轮廓13第一连接部131第一磁体132第一导电触片132S断点区
2附接电子器件21镜头22壳体22C第二曲面轮廓23第二连接部231第二磁体232第二导电触片24霍尔传感器25无线通信模块26电源
L长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在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无其它说明,“长度方向”为设置有第一接口部的顶部的边框的长度方向。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的结构。
如图1A至图6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包括电子终端设备1和附接电子器件2。附接电子器件2可拆卸地连接到电子终端设备1的顶部的边框12。而且,在附接电子器件2连接到边框12的状态下,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相对于电子终端设备1沿着边框12的轮廓运动并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处,附接电子器件2位于电子终端设备1的边框12的外周侧,使得从正面观察时附接电子器件2从电子终端设备1露出;在第二位置处,附接电子器件2位于电子终端设备1的后侧,使得从正面观察附接电子器件2被电子终端设备1遮挡。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图1B、图4A和图4B所示,电子终端设备1包括显示部11和位于显示部11的四周的边框12,电子终端设备1的示例为笔记本电脑、一体机或者电视。显示部11位于边框12的内周侧,显示部11用于根据需要向电子终端设备1的外部显示图像等。在本申请的意义上,图像包括但不限于静态的图像和动态的图像,即视频等。边框12用于固定支撑显示部11。
如图2B和图5B所示,电子终端设备1的顶部的边框12设置有供附接电子器件2安装的第一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3包括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一通信结构,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一通信结构可以固定于顶部的边框12或者其他位置。
如图2B、图3、图5B和图6所示,在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的部位,边框12形成有第一曲面轮廓12C。该第一曲面轮廓12C以边框12的顶部的水平面为起点沿着圆弧形状延伸到电子终端设备1的背面的竖直面。这样,第一曲面轮廓12C的横截面形成为圆弧,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滚动并保持在第一曲面轮廓12C的任意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分别为第一曲面轮廓12C的沿着圆弧的周向的两个极限位置,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滚动到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
第一磁连接结构位于边框12的内部并且包括多个第一磁体131。如图3和图6所示,每个第一磁体131的形状被形成为与第一曲面轮廓12C形状匹配,从而每个第一磁体131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延伸。多个第一磁体131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排列。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每两个相邻的第一磁体131的南极与北极相对。
如图2B和图5B所示,第一通信结构包括彼此分隔开的四条第一导电触片132(也称为金手指),每条第一导电触片132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布置并且从第一曲面轮廓12C略微凸出。与每根第一导电触片132对应地,设置有三个第一磁体131。进一步地,如图2B和图6所示,在第一曲面轮廓12C与电子终端设备1的背面的竖直面相连的部位处,各第一导电触片132形成有断点区132S。利用断点区132S,附接电子器件2在保持在第二位置时与电子终端设备1断开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附接电子器件2包括壳体22和设置于壳体22的镜头21,附接电子器件2的示例为摄像头模组。壳体22整体形成为圆柱形状,壳体22以其轴向沿着电子终端设备1的顶部的边框12的长度方向L的方式连接于边框12。
如图3和图6所示,附接电子器件2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3能够与第一连接部13匹配连接。第二连接部23包括固定于壳体22的第二磁连接结构和第二通信结构,第二磁连接结构能够与第一磁连接结构磁吸连接。在磁吸连接的状态下,第二通信结构能够与第一通信结构接触,从而使得附接电子器件2与电子终端设备1实现电连接并通信。
如图2B和图5B所示,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的部位,壳体22形成有与第一曲面轮廓12C配合的第二曲面轮廓22C。实际上,该第二曲面轮廓22C为壳体22的一部分外轮廓。利用第二曲面轮廓22C与第一曲面轮廓12C配合,在附接电子器件2连接到电子终端设备1的状态下,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沿着电子终端设备1的边框12滚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与第一曲面轮廓12C类似地,第二曲面轮廓22C的横截面为圆弧,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也为90度。
如图2B和图5B所示,与第一磁体131的组数量相同地,第二磁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二磁体23。每个第二磁体231的形状被形成为沿着第二曲面轮廓22C延伸。每两个相邻的第二磁体231的南极与北极相对。而且,各第二磁体231的磁极与对应的第一磁体131的磁极如图3和图6所示地相匹配,使得第二磁体231与对应的第一磁体131始终能够处于磁吸状态。这样,在附接电子器件2在电子终端设备1上滚动的过程中,始终存在与对应的第一磁体131磁吸的第二磁体231,从而确保了在附接电子器件2在电子终端设备1上滚动的过程中附接电子器件2与电子终端设备1始终处于磁吸连接的状态,而且利用上述结构能够提供附接电子器件2与电子终端设备1之间的防错放功能(防呆设计)。
如图2B和图5B所示,第二通信结构包括彼此分隔开的四根第二导电触片232(也称为金手指),每根第二导电触片232沿着第二曲面轮廓22C延伸并且从第二曲面轮廓22C略微凹陷。这样,第二导电触片232与第一导电触片132之间形状配合,并且实现了通信连接。与每根第二导电触线123对应地,设置有三个第二磁体231。
通过采用上述的结构,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能够实现如下的功能和效果。
经由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二磁连接结构的磁吸配合,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方便地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连接到电子终端设备1的顶部的边框12。
而且,由于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二磁连接结构分别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和第二曲面轮廓22C设置多个第一磁体131和多个第二磁体231,因而在附接电子器件2连接到边框12的状态下,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沿着边框12的轮廓滚动并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除了第二位置的其它位置(包括第一位置)经由第一通信结构和第二通信结构,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与电子终端设备1进行通信。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通用串口协议(USB协议)进行这种电连接和通信。在第二位置处,利用断点区域132S,附接电子器件2与电子终端设备1物理断开,解除通信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第一位置处,附接电子器件2整体位于边框12的外周侧,位于边框12的顶部。此时,从正面观察,附接电子器件2整体从电子终端设备1露出,附接电子器件2位于显示部的正面,附接电子器件2的镜头21面对的方向与电子终端设备1的显示部11面对的方向相同,此时附接电子器件2的镜头21的拍摄模式自动打开。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第二位置处,附接电子器件2位于显示部的背面,附接电子器件2整体位于电子终端设备1的后侧。此时,从正面观察,附接电子器件2整体隐藏到电子终端设备1的后侧,并且附接电子器件2的镜头21面对的方向与显示部11面对的方向相反,此时附接电子器件2的镜头21的拍摄模式自动关闭。这样,能够从结构布局上就避免出现附接电子器件2泄露使用者的隐私的风险。附接电子器件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方式来实现。
当需要将附接电子器件2从电子终端设备1的边框12取下时,仅需要克服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二磁连接结构之间的磁吸作用力即可,方便拆卸。当需要将附接电子器件2再次安装于电子终端设备1的边框12时,仅需要将附接电子器件2的第二磁连接结构置于电子终端设备1的边框12的第一磁连接结构处即可,方便安装。
以下说明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的附接电子器件2的变型例的结构。
具体地,如图7所示,附接电子器件2除了包括上述镜头21、壳体22和第二连接部23之外还可以包括霍尔传感器24、无线通信模块25和电源26。霍尔传感器24、无线通信模块25和电源26均收纳安装在壳体22内。霍尔传感器24通过检测磁通量的变化来检测第二磁连接结构与第一磁连接结构的连接状态。当霍尔传感器24检测到第二磁连接结构与第一磁连接结构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5和电源26处于未工作状态;仅当霍尔传感器24检测到第二磁连接结构与第一磁连接结构处于未连接状态时,控制无线通信模块25和电源26处于工作状态,电源26为电子终端设备1供电。无线通信模块25可以与上述电子终端设备1实现无线通信,也可以与其它电子终端设备1实现无线通信。上述电源26的示例为电池,无线通信模块25的示例为WIFI/蓝牙模块。
以上内容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阐述,以下进行补充说明。
i.虽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附接电子器件2可拆卸地连接到电子终端设备1的顶部的边框12,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附接电子器件2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终端设备1的设置有第一接口的任意部位。例如电子终端设备1的左右边框设置有第一接口,则附接电子器件2可以安装到左右边框。另外,同一个电子终端设备1可以同时连接多个附接电子器件2。
ii.虽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得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滚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沿着第一曲面轮廓12C滑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实际上,根据需要附接电子器件2能够运动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并保持在该位置。
iii.虽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第一曲面轮廓12C和第二曲面轮廓22C的横截面形状形成为对应的圆心角为90度的圆弧,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第一曲面轮廓12C和第二曲面轮廓22C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抛物线等的其它曲线。另外,在本申请中,所限定的具体数值包括由于正常加工误差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因素,而偏离该具体数值正常范围的情况。例如,上述90度可以理解为该具体角度的±5度的范围内波动。
iv.可以理解,第一磁体13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大于零的任意正整数,第二磁体23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大于零的任意正整数。
v.虽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附接电子器件2与电子终端设备1采用通用串口协议实现通信连接和通信,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附接电子器件2与电子终端设备1可以采用其它的协议实现同样的功能,只需对应地改变第一通信结构和第二通信结构的具体构造即可,例如增加或减少导电触片的数量。
vi.虽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没有明确说明,但是可以理解在将附接电子器件2安装于电子终端设备1的过程中,相对于边框12略微凸出的第一导电触片132和相对于壳体22略微凹陷的第二导电触片232两者,对附接电子器件2与电子终端设备1的安装过程存在限位作用。为了加强这种限位作用,可以在边框12上设置对应的凸起和/或凹陷等其它限位结构,在本申请中不进行具体说明。
vii.虽然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电子终端设备1和附接电子器件2的示例,但是本申请不限于此,电子终端设备1可以采用其它的电子设备(各种家用电器),附接电子器件2也不限于摄像头模组。在一个示例中,附接电子器件2还包括麦克风。在另一示例中,附接电子器件2同时包括摄像头模组和麦克风。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公开实施例的其它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8)

1.一种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组件包括电子终端设备和附接电子器件,所述电子终端设备包括显示部和边框,所述边框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磁连接结构和第一通信结构,经由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能够拆卸地连接到所述边框,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连接到所述边框的状态下,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至少保持在第一位置;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结构,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实现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包括镜头,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显示部的正面,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镜头的拍摄模式被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包括镜头,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边框的顶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镜头与所述显示部两者朝向相同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还能够至少保持在第二位置,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断开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显示部的背面,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镜头的拍摄模式被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边框的后侧,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镜头与所述显示部两者朝向相反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包括壳体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磁连接结构和第二通信结构;
所述第二磁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通信结构与所述第一通信结构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具有第一曲面轮廓,所述壳体具有第二曲面轮廓,在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磁连接结构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能够沿着所述边框的第一曲面轮廓运动并至少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轮廓的横截面为圆弧,所述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大致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磁体,每个所述第一磁体的形状被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一曲面轮廓延伸;
所述第二磁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体,每个所述第二磁体的形状被形成为沿着所述第二曲面轮廓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磁体沿着所述第一曲面轮廓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磁体的南极与北极相对,
多个所述第二磁体沿着所述第二曲面轮廓排列,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磁体的南极和北极相对,
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沿着所述边框的第一曲面轮廓运动的过程中,一个所述第一磁体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体磁吸,使得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连接到所述电子终端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结构包括多根第一导电触片,每根所述第一导电触片沿着所述第一曲面轮廓布置;所述第二通信结构包括多根第二导电触片,每根所述第二导电触片沿着所述第二曲面轮廓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导电触片或导电触片包括断点区,所述断点区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设备的边框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多个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边框上的不同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在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从所述边框拆卸之后,经由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实现通信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还包括磁敏传感器,所述磁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与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在所述磁敏传感器检测到所述附接电子器件与所述电子终端设备之间断开连接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打开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17.一种电子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设备用于与附接电子器件配合组成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组件。
18.一种附接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接电子器件用于与电子终端设备配合组成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组件。
CN202120588893.1U 2021-03-23 2021-03-23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Active CN2151869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8893.1U CN215186952U (zh) 2021-03-23 2021-03-23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88893.1U CN215186952U (zh) 2021-03-23 2021-03-23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186952U true CN215186952U (zh) 2021-12-14

Family

ID=79352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88893.1U Active CN215186952U (zh) 2021-03-23 2021-03-23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1869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0781A (zh) 分离式移动终端摄像头的启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634728B2 (en) Contactless connector
WO2013048777A2 (en) Wireless displa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US20230119236A1 (en) Smart glasses, wireless earphones, wearable device assembly,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09819611B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KR101549074B1 (ko) 스마트안경 및 그에 연결되는 젠더
EP41240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293828B (zh) 可旋转镜头的电子产品
CN105495882A (zh) 穿戴设备
CN104363316A (zh) 移动终端
CN215186952U (zh) 终端组件、电子终端设备及附接电子器件
CN114171975A (zh)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CN220137600U (zh) 电子设备
CN11124598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WO201812946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mart platform charging
CN110602286A (zh) 电子设备、传感器扩展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CN111510593A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设备组件
CN216563774U (zh) 插座、插头、连接器组件、数据线及智能眼镜
EP3840341B1 (en) Mobile terminal
CN204316551U (zh) 移动终端
CN210225686U (zh) 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CN111405092A (zh) 电子设备
CN114495772A (zh) 折叠屏状态检测装置及方法、折叠屏装置
CN215871522U (zh) 手机副屏和手机辅助摄像结构
CN218938693U (zh) 智能眼镜及智能眼镜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