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0906B -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0906B
CN114170906B CN202111518393.1A CN202111518393A CN114170906B CN 114170906 B CN114170906 B CN 114170906B CN 202111518393 A CN202111518393 A CN 202111518393A CN 114170906 B CN114170906 B CN 114170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optical adhesive
release film
profiling
heavy rel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83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0906A (zh
Inventor
李金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83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0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0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0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0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0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将所述重离型膜从所述光学胶层上去除;利用所述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本申请能够避免损伤柔性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曲面显示装置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曲面盖板以及与曲面盖板贴合的柔性显示面板。
传统技术中,先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柔性显示面板上,再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撕除,最后将光学胶层背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从而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贴合。
然而,撕除重离型膜的时候会损伤柔性显示面板,造成柔性显示面板报废,提高了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损伤柔性显示面板的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
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
将所述重离型膜从所述光学胶层上去除;
利用所述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上述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先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然后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再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提盒在光学胶层背离曲面盖板的一侧上,这样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即可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的过程中,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与柔性显示面板没有关系,因此不会造成柔性显示面板中的膜层分离,从而降低了柔性显示面板受损甚至报废的风险,最终降低了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包括:
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
移动所述仿形压头,根据所述光学胶层上的标记部将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在所述曲面盖板上;
将所述仿形压头和所述重离型膜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层上设有标记部,根据光学胶层上的标记部移动仿形压头并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可以在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对准的情况下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有利于光学胶层刚好夹设在曲面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之间,不会超出曲面盖板或者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仿形压头包括两个夹具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夹具之间的贴合垫,所述贴合垫具有与所述曲面盖板的轮廓相匹配的表面;所述重离型膜包括与所述两个夹具一一对应的两个夹持区以及连接在所述两个夹持区之间的设置区,所述光学胶层在所述重离型膜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设置区内。
在本实施例中,仿形压头包括两个夹具以及位于两个夹具之间的贴合垫,重离型膜包括与两个夹具一一对应的两个夹持区以及连接在两个夹持区之间的设置区,光学胶层在重离型膜上的正投影位于设置区内,这样将贴合膜层结构放置在贴合垫上时,可以利用两个夹具对光学胶层两侧的重离型膜区域进行固定,从而将光学胶层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并且两个夹具不会对光学胶层造成遮挡。另外,贴合垫具有与曲面盖板的轮廓相匹配的表面,这样将贴合膜层结构固定在仿形压头上时,可以使光学胶层弯成与曲面盖板的轮廓一致,有利于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较好地贴合,避免光学胶层和曲面盖板之间气泡的出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包括:
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与所述贴合垫的表面相贴;
控制所述两个夹具分别夹住各自对应的所述夹持区,以将所述重离型膜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
在本实施例中,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与贴合垫的表面相贴,光学胶层位于重离型膜背向贴合垫的一侧,仿形压头可以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控制两个夹具分别夹住对应的夹持区,可以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确保将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在对准的情况下进行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多个定位柱,所述下夹板包括第一区和与所述第一区邻接的第二区,所述上夹板与所述第一区相对设置,所述多个定位柱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内;每个所述夹持区包括与所述多个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多个定位柱,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第一区相对设置,多个定位柱彼此间隔设置在下夹板的第二区内,并且重离型膜的每个夹持区包括与多个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这样将重离型膜放置在下夹板上,多个定位柱穿过对应的定位孔,并且上夹板压在下夹板上,可以利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配合将多个定位柱限定在对应的定位孔中,进而利用定位柱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两个夹具分别夹住各自对应的所述夹持区,以将所述重离型膜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包括:
将各个所述夹持区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具中的下夹板上,每个所述夹具中的各个所述定位柱穿过对应的所述定位孔;
将各个所述夹具中的上夹板压在同一个所述夹具中的下夹板上,以将所述重离型膜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
在本实施例中,先将重离型膜放置在两个夹具的下夹板上,重离型膜的各个夹持区位于对应夹具的下夹板上,并且各个夹具中的每个定位柱都穿过对应的定位孔,可以将重离型膜限定在仿形压头上。再将各个夹具中的上夹板压在同一个夹具中的下夹板上,可以将定位柱限定在定位孔内,从而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各个所述夹持区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具中的下夹板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所述夹持区开设多个所述定位孔,同一个所述夹持区的各个所述定位孔沿第一方向排成一列,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持区与所述设置区的边缘线,两个所述夹持区的各个所述定位孔相对于所述设置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线轴对称。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夹持区开设多个定位孔,以穿过仿形压头上的定位柱,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而且重离型膜的两个夹持区位于设置区的两侧,将同一个夹持区的各个定位孔沿平行于夹持区与设置区的边缘线的方向排成一列,可以对同一个夹持区均衡地施加垂直于夹持区与设置区的边缘线的方向的力,同时两个夹持区的各个定位孔相对于设置区的中线轴对称,可以对两个夹持区均衡地施加垂直于夹持区与设置区的边缘线的方向的力,有利于重离型膜均衡受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光学胶层的边缘形成标记部,所述标记部的颜色与所述仿形压头的颜色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光学胶层的边缘形成标记部,可以利用标记部识别光学胶层的位置,以将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对准。而且标记部的颜色与仿形压头的压头的颜色不同,有利于准确识别出标记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包括:
提供贴合膜层结构,所述贴合膜层结构包括所述光学胶层、以及设于所述光学胶层相反两面的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
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将所述轻离型膜从所述光学胶层上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贴有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在将光学胶层进行贴合的时候,才将轻离型膜或者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的表面撕除,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光学胶层被外界污染而影响到光学胶层的性能,对光学胶层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利用所述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包括:
将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承载膜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
移动所述仿形压头,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光学胶层上;
将所述仿形压头和所述承载膜分离;
将所述承载膜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去除,形成所述曲面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承载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利用承载膜将柔性显示面板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并且仿形压头不会影响到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移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上,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上。将仿形压头和承载膜分离,并将承载膜从柔性显示面板上去除,从而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贴合膜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仿形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重离型膜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301-光学胶层,302-轻离型膜,303-重离型膜,304-夹持区,305-设置区,306-定位孔;
401-夹具,402-贴合垫,403-上夹板,404-下夹板,405-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文中,空间相关的术语如“上部”和“下部”是参照附图定义的。因此,将理解“上部”和“下部”可互换地使用。将理解,当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层“上”时,其可直接地形成在其他层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层。因此,将理解,当层被称为是“直接在”另一个层“上”时,没有中间层插入在其中间。
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说明,可以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可以理解的是,当层或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层或基底“上”时,该层或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层或基底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层。另外,还可以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作“在”两个层“之间”时,该层可以是所述两个层之间的唯一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另外,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同样的元件。
在下文中,尽管可以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这样的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但是这些组件不必须限于上面的术语。上面的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还将理解的是,以单数形式使用的表达包含复数的表达,除非单数形式的表达在上下文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含义。此外,在下面的实施例中,还将理解的是,这里使用的术语“包含”和/或“具有”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或组件。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当层、区域或元件被“连接”时,可以解释为所述层、区域或元件不仅被直接连接还通过置于其间的其他组成元件被连接。例如,当层、区域、元件等被描述为被连接或电连接时,所述层、区域、元件等不仅可以被直接连接或被直接电连接,还可以通过置于其间的另一层、区域、元件等被连接或被电连接。
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曲面盖板(cover glass,简称:CG)和贴合在该曲面盖板上的柔性显示面板。曲面盖板为边界向内弯折的盖板,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该曲面盖板的内侧,这样曲面显示装置的正面和侧面均可以显示图像。
具体地,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之间通过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简称:OCA)贴合。在贴合曲面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之前,光学胶的上下表面分别贴有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相关技术在贴合曲面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时,先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承载膜上。再从光学胶上撕除轻离型膜,将光学胶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柔性显示面板背向承载膜的一侧。然后将承载膜背向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放置在仿形压头上,使柔性显示面板和光学胶的形状与曲面盖板匹配。接着从光学胶上撕除重离型膜,将光学胶层背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最后将仿形压头和承载膜分离,从柔性显示面板上去除承载膜,即可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然而,从光学胶上撕除重离型膜时,柔性显示面板有可能受到力的作用而造成柔性显示面板中的膜层分离,柔性显示面板受损,甚至报废,导致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提高。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先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再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最后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背离曲面盖板的一侧上,使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由于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的时候,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与柔性显示面板没有关系,因此不会造成柔性显示面板中的膜层分离,从而降低了柔性显示面板受损甚至报废的风险,进而减少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的贴合次数,最终降低了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如手机终端、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计算机显示器等。
为便于更佳地理解,在详细展开之前,先对一些内容进行说明:
柔性显示面板:采用柔性衬底的显示面板,可变形可弯曲。
曲面盖板:边界向内弯折的盖板,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这样的曲面盖板内侧,形成的曲面显示装置的正面和侧面均可以显示图像。
光学胶:是一种与光学零件的光学性能相近,并具有优良胶接性能的高分子物质。光学胶是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特种胶粘剂,要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光学元件可以利用它来实现对保护玻璃的胶合。
离型膜:是指薄膜表面能有区分内的薄膜,离型膜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触后不具有粘性或具有轻微的粘性。光学胶的上下表面分别贴有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即光学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一个贴有轻离型膜,另一个贴有重理性膜。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均采用光学级离型膜,具有比一般离型膜高很多的透光率。但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与光学胶的离型力不同,重离型膜的厚度大于或等于轻离型膜。
请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
其中,仿形压头是轮廓形状与曲面盖板一致的压头,可以将待贴合的柔性材料弯成与曲面盖板一样的形状,并将待贴合的柔性材料压在曲面盖板上,从而将待贴合的柔性材料贴合在曲面盖板上。
具体地,先将光学胶层固定在仿形压头上,以将光学胶层的形状弯成与曲面盖板一样。再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压在曲面盖板上,以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
步骤S102,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
具体地,直接从光学胶层上撕除重离型膜。
步骤S103,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背离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其中,曲面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之间通过光学胶贴合。
具体地,先将柔性显示面板固定在仿形压头上,以将柔性显示面板的形状弯成与曲面盖板一样。再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压在曲面盖板上,以将柔性显示面板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
上述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先利用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背离重离型膜的一侧贴合在曲面盖板上,然后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再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提盒在光学胶层背离曲面盖板的一侧上,这样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即可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的过程中,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与柔性显示面板没有关系,因此不会造成柔性显示面板中的膜层分离,从而降低了柔性显示面板受损甚至报废的风险,最终降低了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请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图1所示制造方法的一种具体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提供贴合膜层结构。
其中,如图3所示,贴合膜层结构包括光学胶层301、以及设于光学胶层301相反两面的轻离型膜302和重离型膜303。
示例性地,光学胶层301在轻离型膜302上正投影的边缘与轻离型膜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mm~7mm,如5mm。轻离型膜302比光学胶层301大,可以完全覆盖光学胶层301,对光学胶层301形成有效保护。而且轻离型膜302只是比光学胶层301略大,可以节省材料使用,降低实现成本。
示例性地,光学胶层301在重离型膜303上正投影的边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与重离型膜303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重离型膜303的两侧比光学胶层301大得较多,可以利用重离型膜303作为承载膜将贴合膜层结构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进一步地,光学胶层301在重离型膜303上正投影的边缘还包括连接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的第三边缘,第三边缘与重离型膜303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mm~7mm,如5mm。重离型膜303的其它边缘只是比光学胶层301略大,可以节省材料使用,降低实现成本。而且重离型膜303比光学胶层301大,可以完全覆盖光学胶层301,对光学胶层301形成有效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重离型膜303的长度按照仿形压头在同一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以将重离型膜303固定在仿形压头上。重离型膜303的宽度按照曲面盖板在同一方向上的长度设定,以避免与固定曲面盖板的工具发生干涉。
具体地,提供贴合膜层结构,包括:将光学胶层的相反两面分别与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进行贴合,形成贴合膜层结构。
进一步地,将光学胶层贴合在轻离型膜之前,或者将光学胶层贴合在轻离型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对轻离型膜进行裁剪。
进一步地,将光学胶层贴合在重离型膜之前,或者将光学胶层贴合在重离型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对重离型膜进行裁剪。
步骤S202,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仿形压头包括两个夹具401以及位于两个夹具401之间的贴合垫402,贴合垫402具有与曲面盖板的轮廓相匹配的表面。如图5所示,重离型膜303包括与两个夹具一一对应的两个夹持区304以及连接在两个夹持区304之间的设置区305,光学胶层302在重离型膜303上的正投影位于设置区305内。
在本实施例中,仿形压头包括两个夹具以及位于两个夹具之间的贴合垫,重离型膜包括与两个夹具一一对应的两个夹持区以及连接在两个夹持区之间的设置区,光学胶层在重离型膜上的正投影位于设置区内,这样将贴合膜层结构放置在贴合垫上时,可以利用两个夹具对光学胶层两侧的重离型膜区域进行固定,从而将光学胶层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并且两个夹具不会对光学胶层造成遮挡。另外,贴合垫具有与曲面盖板的轮廓相匹配的表面,这样将贴合膜层结构固定在仿形压头上时,可以使光学胶层弯成与曲面盖板的轮廓一致,有利于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较好地贴合,避免光学胶层和曲面盖板之间气泡的出现。
具体地,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包括: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与贴合垫的表面相贴;控制两个夹具分别夹住各自对应的夹持区,以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在本实施例中,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与贴合垫的表面相贴,光学胶层位于重离型膜背向贴合垫的一侧,仿形压头可以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控制两个夹具分别夹住对应的夹持区,可以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确保将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在对准的情况下进行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每个夹具401包括上夹板403、下夹板404和多个定位柱405,下夹板404包括第一区和与第一区邻接的第二区,上夹板403与第一区相对设置,多个定位柱405彼此间隔设置在第二区内。如图5所示,每个夹持区304包括与多个定位柱405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306。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多个定位柱,上夹板与下夹板的第一区相对设置,多个定位柱彼此间隔设置在下夹板的第二区内,并且重离型膜的每个夹持区包括与多个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这样将重离型膜放置在下夹板上,多个定位柱穿过对应的定位孔,并且上夹板压在下夹板上,可以利用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配合将多个定位柱限定在对应的定位孔中,进而利用定位柱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示例性地,每个夹持区304包括四个定位孔306。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第二区位于第一区和贴合垫402之间。
具体地,控制两个夹具分别夹住各自对应的夹持区,以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包括:将各个夹持区放置在对应的夹具中的下夹板上,每个夹具中的各个定位柱穿过对应的定位孔;将各个夹具中的上夹板压在同一个夹具中的下夹板上,以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在本实施例中,先将重离型膜放置在两个夹具的下夹板上,重离型膜的各个夹持区位于对应夹具的下夹板上,并且各个夹具中的每个定位柱都穿过对应的定位孔,可以将重离型膜限定在仿形压头上。再将各个夹具中的上夹板压在同一个夹具中的下夹板上,可以将定位柱限定在定位孔内,从而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步骤S203,将轻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层的上下表面分别贴有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在将光学胶层进行贴合的时候,才将轻离型膜或者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的表面撕除,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光学胶层被外界污染而影响到光学胶层的性能,对光学胶层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地,从光学胶层上撕除轻离型膜。
步骤S204,移动仿形压头,根据光学胶层上的标记部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
具体地,曲面盖板上设有拍摄设备,拍摄设备在仿形压头的移动过程中实时拍摄图像。若在拍摄图像中识别出标记部且标记部在拍摄图像中的位置与指定位置一样,则表明光学胶层当前与曲面盖板对准,此时仿形压头将光学胶层压在曲面盖板上。
步骤S205,将仿形压头和重离型膜分离。
具体地,先将下夹板和上夹板分离,再将定位柱从定位孔中移出,从而将仿形压头和重离型膜分离。
步骤S206,将重离型膜从光学胶层上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胶层上设有标记部,根据光学胶层上的标记部移动仿形压头并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可以在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对准的情况下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有利于光学胶层刚好夹设在曲面盖板和柔性显示面板之间,不会超出曲面盖板或者柔性显示面板的边缘。
具体地,从光学胶层上撕除重离型膜。
步骤S207,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背离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各个夹持区放置在对应的夹具中的下夹板上,每个夹具中的各个定位柱穿过对应的定位孔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每个夹持区开设多个定位孔,同一个夹持区的各个定位孔沿第一方向排成一列,第一方向平行于夹持区与设置区的边缘线,两个夹持区的各个定位孔相对于设置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中线轴对称。
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夹持区开设多个定位孔,以穿过仿形压头上的定位柱,将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而且重离型膜的两个夹持区位于设置区的两侧,将同一个夹持区的各个定位孔沿平行于夹持区与设置区的边缘线的方向排成一列,可以对同一个夹持区均衡地施加垂直于夹持区与设置区的边缘线的方向的力,同时两个夹持区的各个定位孔相对于设置区的中线轴对称,可以对两个夹持区均衡地施加垂直于夹持区与设置区的边缘线的方向的力,有利于重离型膜均衡受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仿形压头上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光学胶层的边缘形成标记部,标记部的颜色与仿形压头的颜色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在光学胶层的边缘形成标记部,可以利用标记部识别光学胶层的位置,以将光学胶层与曲面盖板对准。而且标记部的颜色与仿形压头的压头的颜色不同,有利于准确识别出标记部。
示例性地,仿形压头的颜色为白色,则标记部的颜色为黑色,黑色和白色的差别很大,识别的准确率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仿形压头,根据光学胶层上的标记部将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对光学胶层进行去泡。
在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之后,对光学胶层进行去泡,可以提高光学胶层和曲面盖板的贴合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真空环境中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可以消除光学胶层中的气泡。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背离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通过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包括:
步骤S2071,将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承载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具体地,先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承载膜上,再将承载膜背离柔性显示面板的一侧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其中,承载膜与重离型膜类似,在此不再详述。
步骤S2072,移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上。
示例性地,步骤S2072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对光学胶层进行固化。
在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上之后,对光学胶层进行固化,可以利用光学胶层将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贴合在一起。
步骤S2073,将仿形压头和承载膜分离。
具体地,先将下夹板和上夹板分离,再将定位柱从定位孔中移出,从而将仿形压头和承载膜分离。
步骤S2074,将承载膜从柔性显示面板上去除,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具体地,先对承载膜进行光照,使承载膜失去粘性,再将承载膜从柔性显示面板上撕除,避免对柔性显示面板造成损伤。
在本实施例中,将设置在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承载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利用承载膜将柔性显示面板固定在仿形压头上,并且仿形压头不会影响到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移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上,利用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光学胶层上。将仿形压头和承载膜分离,并将承载膜从柔性显示面板上去除,从而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曲面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显示装置、QLED显示装置、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放置在仿形压头上;其中,所述仿形压头包括两个夹具,所述重离型膜包括与所述两个夹具一一对应的两个夹持区以及连接在所述两个夹持区之间的设置区,所述光学胶层在所述重离型膜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设置区内;每个所述夹具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多个定位柱,所述下夹板包括第一区和与所述第一区邻接的第二区,所述上夹板与所述第一区相对设置,所述多个定位柱彼此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内;每个所述夹持区包括与所述多个定位柱一一对应的多个定位孔;
将各个夹持区放置在对应的夹具中的下夹板上,每个所述夹具中的各个定位柱穿过对应的定位孔;
将各个所述夹具中的上夹板压在同一个所述夹具中的下夹板上,以将所述重离型膜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移动所述仿形压头,根据所述光学胶层上的标记部将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在曲面盖板上;
将所述仿形压头和所述重离型膜分离;
将所述重离型膜从所述光学胶层上去除;
利用所述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压头包括两个夹具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夹具之间的贴合垫,所述贴合垫具有与所述曲面盖板的轮廓相匹配的表面;
所述将重离型膜背离光学胶层的一侧放置在仿形压头上,包括:
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与所述贴合垫的表面相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所述夹持区放置在对应的所述夹具中的下夹板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所述夹持区开设多个所述定位孔,同一个所述夹持区的各个所述定位孔沿第一方向排成一列,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夹持区与所述设置区的边缘线,两个所述夹持区的各个所述定位孔相对于所述设置区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中线轴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光学胶层的边缘形成标记部,所述标记部的颜色与所述仿形压头的颜色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包括:
提供贴合膜层结构,所述贴合膜层结构包括所述光学胶层、以及设于所述光学胶层相反两面的轻离型膜和重离型膜;
将所述重离型膜背离所述光学胶层的一侧固定在仿形压头上;
将所述轻离型膜从所述光学胶层上去除。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仿形压头将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光学胶层背离所述曲面盖板的一侧上,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通过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形成曲面显示装置,包括:
将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的承载膜固定在所述仿形压头上;
移动所述仿形压头,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在所述光学胶层上;
将所述仿形压头和所述承载膜分离;
将所述承载膜从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上去除,形成所述曲面显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所述仿形压头,根据所述光学胶层上的标记部将所述光学胶层贴合在所述曲面盖板上,包括:
在所述仿形压头的移动过程中实时拍摄图像;
在所述拍摄图像中识别出所述标记部且所述标记部在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位置与指定位置相同的情况下,移动所述仿形压头将所述光学胶层压在所述曲面盖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夹持区包括四个所述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学胶层在重离型膜上正投影的边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与重离型膜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学胶层在重离型膜上正投影的边缘还包括连接在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之间的第三边缘,第三边缘与重离型膜的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为3mm~7mm。
CN202111518393.1A 2021-12-13 2021-12-13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170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393.1A CN114170906B (zh) 2021-12-13 2021-12-13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8393.1A CN114170906B (zh) 2021-12-13 2021-12-13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0906A CN114170906A (zh) 2022-03-11
CN114170906B true CN114170906B (zh) 2024-04-26

Family

ID=80486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8393.1A Active CN114170906B (zh) 2021-12-13 2021-12-13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0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2065B (zh) * 2022-07-18 2024-04-16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贴合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0362U (zh) * 2013-06-05 2013-12-2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固态光学胶带
CN209842285U (zh) * 2019-04-12 2019-1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偏光片的离型膜和显示面板的偏光片
CN210605053U (zh) * 2019-10-30 2020-05-22 无锡阿尔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屏用的偏光薄膜
CN111415592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的背膜、显示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1929759A (zh) * 2020-08-14 2020-11-1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偏光片及电子装置
CN112123911A (zh) * 2020-09-27 2020-12-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12265281A (zh) * 2020-09-30 2021-0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与复合膜层的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KR20210035998A (ko) * 2019-09-25 2021-04-02 (주)에스티아이 하이브리드 압착 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방법
CN213070413U (zh) * 2020-11-02 2021-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72110C (en) * 2011-02-01 2013-07-23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Thin-sheet glass substrate lamin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0362U (zh) * 2013-06-05 2013-12-2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固态光学胶带
CN209842285U (zh) * 2019-04-12 2019-12-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偏光片的离型膜和显示面板的偏光片
KR20210035998A (ko) * 2019-09-25 2021-04-02 (주)에스티아이 하이브리드 압착 패드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라미네이션 방법
CN210605053U (zh) * 2019-10-30 2020-05-22 无锡阿尔梅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屏用的偏光薄膜
CN111415592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的背膜、显示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1929759A (zh) * 2020-08-14 2020-11-13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偏光片及电子装置
CN112123911A (zh) * 2020-09-27 2020-12-25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装置和贴合方法
CN112265281A (zh) * 2020-09-30 2021-01-26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曲面显示面板与复合膜层的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CN213070413U (zh) * 2020-11-02 2021-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0906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4626B1 (ko) 화상 표시 장치용 양면 점착 시트, 이형 필름 부착 화상 표시 장치용 양면 점착 시트 및 이들을 사용하여 이루어진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9461374A (zh) 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JP2016130810A (ja) 液晶表示パネル用基板
US10274768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4170906B (zh) 曲面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KR20040027906A (ko) 재박리 가능한 투명터치패널의 실장구조와 이에 이용하는실장용 시트
CN109873020B (zh) 贴合膜材、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1806052B (zh) 显示屏贴合工艺及显示屏
KR101760701B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전면 보호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986664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制造方法、柔性显示装置及制造方法
CN114381209A (zh) 胶材、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KR101373142B1 (ko) 휴대기기의 윈도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6842669A (zh) 一种柔性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92736A (zh) 光学胶、面板以及基板贴合方法
CN109401651B (zh) 一种保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母板组件
CN112700721B (zh) 中小尺寸平面显示屏贴合工艺
JP6262553B2 (ja) 熱可塑性両面粘着テープを用いた接合方法
KR101850652B1 (ko) 산업용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8225398A (ja)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
KR101279231B1 (ko) 전사필름,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제조방법
JP2007033982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100898269B1 (ko) 접합 가공지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8932012U (zh) 一种胶
CN214457753U (zh) 一种防残胶的偏光片圆孔保护膜结构
JP2000241823A (ja)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