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3105A -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3105A
CN114163105A CN202111543674.2A CN202111543674A CN114163105A CN 114163105 A CN114163105 A CN 114163105A CN 202111543674 A CN202111543674 A CN 202111543674A CN 114163105 A CN114163105 A CN 114163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ifting
hanging beam
adjus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36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清世
王�锋
邵帅
王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yi Glass Wu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yi Glass Wu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yi Glass Wu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yi Glass Wu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436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31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3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31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7/00Distributors for the molten glass; Means for taking-off charges of molten glass; Producing the gob, e.g. controlling the gob shape, weight or delivery tact
    • C03B7/0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8/00Shaping glass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a liqui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适用于玻璃制造技术领域,提出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包括:吊梁,所述吊梁朝向所述流道的一侧设有所述闸板;升降杆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吊梁,用于带动所述吊梁升降并为所述吊梁提供支撑;调节支架,用于临时支撑吊梁,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置于所述流道且另一端和所述吊梁相连,所述调节支架为可伸缩的支架;本申请结构简洁,便于操作,能够根据闸板的损耗调节闸板的高度,同时设置用于临时支撑的调节支架,以便于调节升降杆组件和吊梁的相对位置,扩大了吊梁的高度调节范围,进一步提高了闸板的利用率,同时不影响加工工序的正常进行,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浮法玻璃在经熔窑工作部进入锡槽成型之前会经过流道,流道闸板在玻璃生产中,起到调节流道内玻璃液流量从而控制拉引量的作用,其具体通过调节流道闸板和流道底面之间的距离调节玻璃液的流量。
在实际生产中,闸板长期受玻璃液冲刷会出现损耗,闸板在损耗过程中将会逐渐变短,而中控室会根据该损耗通过闸板升降机构调节闸板高度,从而保证拉引量的稳定;当闸板损耗到一定程度时,闸板升降机构到达机械限位极限而无法进一步调整闸板高度,此时玻璃液的流量将无法控制。
在先技术中,通常通过更换新的闸板保证闸板升降机构对闸板高度的控制,而更换闸板则需要停机作业,此时浮法玻璃的生产工作将中断。同时更换下来的闸板将直接做报废处理,闸板使用效率较低,浪费且不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至少解决了在先技术中损耗闸板的无法高效利用、更换闸板需要停机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闸板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流道内闸板的高度,包括:
吊梁,所述吊梁朝向所述流道的一侧设有所述闸板;
升降杆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吊梁,用于带动所述吊梁升降并为所述吊梁提供支撑;
调节支架,用于临时支撑吊梁,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置于所述流道且另一端和所述吊梁相连,所述调节支架为可伸缩的支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支架包括设于所述流道上的支架主体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的顶杆、及设于所述支架主体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顶杆相连,所述伸缩杆可带动所述顶杆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架主体方向运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为双头螺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架主体、所述顶杆螺纹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所述顶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为螺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且另一端与所述顶杆螺纹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所述伸缩杆和所述第二螺纹套螺纹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可带动所述伸缩杆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组件穿过所述吊梁,所述升降杆组件上套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吊梁的两侧且抵持于所述吊梁的压紧件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吊梁朝向所述流道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紧件与所述吊梁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吊梁和所述压紧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组件组件包括动力组件以及和所述动力组件相连的杆件,所述杆件与所述吊梁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动力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杆件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杆件至少有两个;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一个驱动件和至少两个升降机,每个所述升降机分别与每个所述杆件相连,所述驱动件与多个所述升降机均相连,所述驱动件可带动多个所述升降机同步工作并带动多个所述杆件同步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杆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端部、中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压紧件、所述支撑件均为螺母并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第二端部为丝杆,所述升降机为涡轮蜗杆升降机并与所述第二端部相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闸板调节方法,应用于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包括:
利用所述升降杆组件调节所述闸板的高度;
当所述升降杆组件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控制所述调节支架伸出并支撑所述吊梁;
将所述吊梁从所述升降杆组件上拆下,控制所述升降杆组件升起并将所述吊梁重新安装于所述升降杆组件;
控制所述调节支架回缩。
本申请针对在先技术中损耗闸板的无法高效利用、更换或调节闸板高度时需要停机的问题作出改进设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可升降的升降杆组件支撑吊梁,根据闸板的损耗通过升降杆组件调节吊梁的高度,提高闸板的利用率;
2、设置用于临时支撑的调节支架,在升降杆组件达到下降极限位置时临时支撑吊梁,使升降杆组件能够从吊梁上拆下,并在升起后重新和吊梁连接,以此实现吊梁和升降杆组件相对位置的调节,在保证不停机的前提下扩大升降杆组件的升降范围,进一步提高闸板的利用率;
本申请结构简洁,便于操作,能够根据闸板的损耗调节闸板的高度,同时设置用于临时支撑的调节支架,以便于调节升降杆组件和吊梁的相对位置,扩大了吊梁的高度调节范围,进一步提高了闸板的利用率,同时不影响加工工作的正常进行,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闸板调节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闸板调节装置在调节升降杆组件和吊梁相对位置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闸板调节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闸板调节装置中调节支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调节支架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闸板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1、吊梁;11、吊具;
2、升降杆组件;21、压紧件;22、支撑件;23、弹簧;
24、动力组件;241、驱动件;242、升降机;243、联轴器;
25、杆件;251、第一端部;252、中部;253、第二端部;
3、调节支架;31、支架主体;311、第一螺纹套;32、顶杆;321、第二螺纹套;33、伸缩杆;34、把手;35、导向杆;36、导向筒;
4、流道;5、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利用升降杆组件调节闸板和流道底面之间的距离,同时在升降杆组件达到下降极限位置时利用调节支架临时支撑吊梁,并调节升降杆组件和吊梁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升降杆组件能够继续带动吊梁下降。
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闸板调节装置包括吊梁1、升降杆组件2和调节支架3。
吊梁1朝向流道4的一侧设有闸板5,吊梁1用于为闸板5提供固定基础,吊梁1上设有吊具11,吊具11位于吊梁1朝向流道4的一侧,吊梁1通过吊具11带动闸板5同步升降,吊梁1位于流道4的上方。
升降杆组件2的一端置于固定基础上,该固定基础可以是地面、工作台或其他类似的固定基础,吊梁1可拆卸地连接于升降杆组件2的另一端,升降杆组件2升降可带动吊梁1同步升降。
因闸板5通常较高且吊梁1通常位于较高的位置,故升降杆组件2为常用的各种可伸缩器件配合杆件25为吊梁1提供支撑,可伸缩器件可以是电动伸缩缸、气动缸、液压缸或其他类似的可伸缩器件。
调节支架3用于在升降杆组件2下降至极限位置时对吊梁1进行临时支撑,调节支架3一端置于固定基础上,该固定基础可以是地面、工作台、流道4侧壁或其他类似固定基础,调节支架3和另一端抵持于吊梁1。
因升降杆组件2受结构限制具有升降的极限位置,当升降杆组件2带动吊梁1下降至极限位置时,升降杆组件2无法继续下降,随着玻璃液的冲刷腐蚀,闸板5将会继续损耗变短,此时玻璃液的流量将无法进一步控制;故当升降杆组件2带动吊梁1下降至极限位置时,利用调节支架3临时支撑吊梁1,并将吊梁1从而升降杆组件2上卸下,之后控制升降杆组件2升起并将吊梁1重新安装于升降杆组件2上,此时吊梁1与升降杆组件2顶端的距离变大,升降杆组件2可带动吊梁1进一步下降。
调节支架3为可伸缩的支架,调节支架3可先处于收缩状态并使其能够放入吊梁1和固定基础之间,之后控制调节支架3伸出并使其抵持于吊梁1即可为吊梁1提供支撑。
调节支架3可为任意一种类型的可伸缩器件,例如电动伸缩缸、气动缸、液压缸或其他类似的可伸缩器件。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和原理为:初始状态时,吊梁1位于升降杆组件2的端部,随着闸板5的损耗腐蚀,升降杆组件2带动吊梁1随着损耗逐渐下降并保持闸板5和流道4底面之间的距离,当升降杆组件2下降至极限位置时,升降杆组件2无法继续下降;使调节支架3处于收缩状态并将其放入吊梁1和调节支架3的固定基础之间,控制调节支架3伸出并使其抵持于吊梁1,此时调节支架3能够支撑吊梁1并使吊梁1保持稳定;将吊梁1从升降杆组件2上拆下,控制升降杆组件2伸出至极限位置,之后再将吊梁1安装于升降杆组件2的一侧,此时升降杆组件2能够继续下降并带动吊梁1下降,吊梁1和升降杆组件2之间的相对位置调节完成,之后控制调节支架3收缩并取出即可。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可升降的升降杆组件2支撑吊梁1,并能够根据闸板5的损耗调节吊梁1的高度,提高闸板5的利用率;设置用于临时支撑的调节支架3,在升降杆组件2达到下降极限位置时临时支撑吊梁1,以便于实现吊梁1和升降杆组件2相对位置的调节,在保证不停机的前提下扩大升降杆组件2的升降范围,进一步提高闸板5的利用率。
参考图4、图5,在一实施例中,调节支架3包括支架主体31、顶杆32和伸缩杆33。
支架主体31置于地面、工作台、流道4侧壁或其他固定基础上,支架主体31用于为顶杆32和伸缩杆33提供固定基础。
顶杆32滑动连接于支架主体31上,顶杆32可向靠近支架主体31或远离支架主体31方向滑动,当调节支架3置于吊梁1下方时,顶杆32向远离支架主体31方向滑动即逐渐向吊梁1靠近,顶杆32可抵持于吊梁1。
顶杆32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在支架主体31上固定连接导向筒36,并在顶杆32上固定连接导向杆35,使导向杆35滑动连接于导向筒36内,以此实现顶杆32和支架主体31的滑动连接。
可以理解,上述结构仅是顶杆32和支架主体31的滑动连接方式的一种实施例,顶杆32和支架主体31的滑动连接方式也可以是其他的滑动连接结构。
伸缩杆33的一端设于支架主体31上且另一端和顶杆32相连,伸缩杆33可带动顶杆32相对支架主体31运动。
伸缩杆33为常用的各种可伸缩器件,例如电动伸缩缸、气动缸、液压缸或其他类似的可伸缩器件。
可选的,伸缩杆33为螺杆,伸缩杆3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架主体31且另一端与顶杆32螺纹配合,伸缩杆33和顶杆32的螺纹配合具体可以是,在顶杆32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伸缩杆33的一端置于第二螺纹孔内并和其螺纹配合,因顶杆32和支架主体31滑动连接而无法转动,故伸缩杆33转动可带动顶杆32沿伸缩杆33向靠近支架主体31或远离支架主体31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的,顶杆32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321,伸缩杆33和第二螺纹套321螺纹配合,相较于第二螺纹孔,伸缩杆33和第二螺纹套321螺之间的配合长度更长,能够保证结构更加的稳定顺滑,同时在不使用时,伸缩杆33还能收容于第二螺纹套321螺内,从而对伸缩杆33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在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螺杆和螺纹套控制顶杆32相对于支架主体31的伸缩,能够实现对顶杆32伸缩的无级控制;螺杆每次转动带动顶杆32的位移较小,便于精细控制顶杆32的进给;成本低廉。
可选的,伸缩杆33为双头螺杆,伸缩杆33的两端分别与支架主体31、顶杆32螺纹配合,该螺纹配合的具体方式可以是,在支架主体31上开设第一螺纹孔,在顶杆32上开设第二螺纹孔,伸缩杆33的两端分别和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因支架主体31固定,顶杆32和支架主体31滑动连接而无法转动,故转动伸缩杆33可带动顶杆32沿伸缩杆33向靠近支架主体31或远离支架主体31的方向运动,同时伸缩杆33自身也会与顶杆32同步同向运动。
进一步的,支架主体3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311,顶杆3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321,伸缩杆33的两端分别和第一螺纹套311、第二螺纹套321螺纹配合,相较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伸缩杆33和第一螺纹套311、第二螺纹套321之间的配合长度更长,能够保证结构更加的稳定顺滑,同时在不使用时,伸缩杆33的两端还能收容于第一螺纹套311、第二螺纹套321螺内,从而对伸缩杆33起到保护作用。
在伸缩杆33为螺杆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有益效果还在于:利用双头螺杆能够增加伸缩杆33每次转动时顶杆32进给量。
可选的,伸缩杆33上设有把手34,使用者可通过转动把手34带动伸缩杆33转动。
把手34可以直接为圆盘把手34,此时把手34和伸缩杆33同轴,使用者转动把手34即可直接带动伸缩杆33转动。
把手34也可以通过涡轮蜗杆升降机构带动伸缩杆33转动,此时把手34的转轴和伸缩杆33垂直,该设置更便于使用者转动把手34。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多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把手34结构,以便于使用者更容易转动伸缩杆33。
参考图1、图2,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杆组件2包括动力组件24和杆件25。
动力组件24和杆件25相连并可带动杆件25升降,动力组件24为常用的各种可伸缩器件,例如电动伸缩缸、气动缸、液压缸或其他类似的可伸缩器件。
杆件25与吊梁1可拆卸地相连,杆件25用于为吊梁1提供支撑并带动吊梁1同步运动。
可选的,杆件25至少有两个,当杆件25为两个时,两个杆件25分别位于吊梁1的两端,使吊梁1平衡受力,杆件25为多个时则需要杆件25均匀间隔的和吊梁1相连,且不和流道4相互影响。
动力组件24包括一个驱动件241和至少两个升降机242。
升降机242的数量和杆件25的数量相同,每个杆件25均和相应的升降机242相连,升降机242可带动杆件25升降。
驱动件241有一个,驱动件241同时和各个升降机242相连并为其提供动力,驱动件241可驱动各个升降机242同步升降,从而带动各个杆件25同步升降,使吊梁1各处能够同时受力,保证吊梁1平衡。
若升降机242为气缸,则驱动件241为气泵,驱动件241和各个升降机242之间通过管路相连;若升降机242为液压缸,则驱动件241为液压泵,同时驱动件241还包括一个油箱,驱动件241和各个升降机242之间通过管路相连;升降机242和驱动件241之间还可以是其他类似的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多种升降杆组件2的具体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一个驱动件241同时控制多个升降机242,并控制多个杆件25的同步升降,使得吊梁1各处能够同时受力,保证了吊梁1平衡。
进一步的,杆件25包括依次相连的中部252和第二端部253。
中部252为光杆,用于提供支撑。
第二端部253为丝杆,升降机242为涡轮蜗杆升降机,第二端部253与升降机242之间通过联轴器243相连,驱动件241为电机,涡轮蜗杆升降机可将水平方向的输入转化为竖直方向的输出,以便于带动杆件25升降;多个升降机242的输入轴之间通过长连杆配合联轴器实现联动,以便于驱动件241同时驱动多个升降机242同步动作;同时涡轮蜗杆升降机242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安装方便、使用灵活、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了一种杆件25、升降机242和驱动件241的具体结构,使用寿命长,便于控制,可靠性高且安装方便,便于动力组件24更好的控制吊梁1的升降。
参考图1、图2,在一实施例中,杆件25穿过吊梁1,杆件25上套设有分别位于吊梁1的两侧且抵持于吊梁1的压紧件21和支撑件22。
支撑件22位于吊梁1朝向流道4的一侧,支撑件22用于为吊梁1提供支撑,当升降杆组件2下降至极限位置且调节支架3支撑吊梁1后,先将支撑件22下调,再控制杆件25升起,使支撑件22再次抵持于吊梁1并为吊梁1提供支撑,此时杆件25能够再次带动吊梁1下降。
压紧件21位于吊梁1远离流道4一侧,压紧件21用于固定吊梁1,在压紧件21和支撑件22的作用下,吊梁1固定于升降杆组件2上。
支撑件22、压紧件21与杆件25的配合方式可以是螺栓压紧、螺纹配合或其他类似的配合方式。
进一步的,杆件25还包括第一端部251,第一端部251固定连接于中部252远离第二端部253的一端,第一端部251上开设有外螺纹。
支撑件22和压紧件21均为螺母并和外螺纹配合。
支撑件22朝向吊梁1一侧还可增设圆盘部,以增加支撑件22和吊梁1的接触面积,支撑件22远离吊梁1一侧还可增设与第一端部251螺纹配合的止退螺母,以保证对吊梁1的稳定支撑。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件22、压紧件21与杆件25配合的具体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设置螺纹配合以便于使用者调整支撑件22和压紧件21的位置,同时利用螺纹配合的自锁能力,使得支撑件22能够稳定支撑吊梁1。
可选的,压紧件21和吊梁1之间设置有弹簧23,弹簧23的一端抵持于吊梁1且另一端抵持于压紧件21,弹簧23始终处于压缩状态,正常使用时弹簧23可将吊梁1稳定抵持于支撑件22上,若出现误操作导致闸板5碰触流道4底面,则弹簧23会继续压缩,从而防止闸板5持续挤压流道4造成流道4、闸板5和动力组件24的损坏。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压紧件21和吊梁1之间设置弹簧23,有效的防止了误操作对流道4、闸板5和动力组件24的损坏,保证本装置能够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也能降低对整个加工工序的影响。
参考图6,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闸板调节装置的闸板调节方法,包括:
S1:利用升降杆组件2调节闸板5的高度;
初始状态时,吊梁1位于杆件25的端部,随着闸板5的损耗腐蚀,升降机242和驱动件241通过杆件25带动吊梁1随着损耗逐渐下降并保持闸板5和流道4底面之间的距离,当杆件25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杆件25无法继续下降。
S2:当升降杆组件2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控制调节支架3伸出并支撑吊梁1;
转动把手34带动伸缩杆33转动,从而带动顶杆32向吊梁1方向运动,当顶杆32抵持于吊梁1时,调节支架3完成临时支撑。
S3:将吊梁1从升降杆组件2上拆下,控制升降杆组件2升起并将吊梁1重新安装于升降杆组件2;
向下调节支撑件22的位置,之后控制杆件25伸出至极限位置,调节支撑件22的位置使支撑件22抵持于吊梁1,此时支撑件22能够再次支撑吊梁1。
可以理解,在该步骤中,杆件25的伸出长度可以是任意长度,但伸出至极限位置可减少吊梁1相对位置的调节次数。
S4:控制调节支架3回缩;
转动把手34带动顶杆32向支架主体31方向运动,使顶杆32和吊梁1脱离接触,为便于吊梁1的进一步下降,可将顶杆32调节至距支架主体31最近的位置;
之后可将调节支架3取出,也可将调节支架3留在吊梁1下方。
当升降杆组件2再次下降至极限位置时,重复步骤S1至S4即可。
需注意的是,因吊梁1与闸板5重量较重,当顶杆32和吊梁1接触并支撑吊梁1时,继续转动把手34会明显感受到阻力大大增加,此时即可停止转动把手34,以防止顶杆32继续伸出抬升吊梁1并造成吊梁1位置变化;在此基础上,还可在感受到阻力时在顶杆32和吊梁1之间插入塞尺,通过塞尺确定顶杆32是否顶实。
需注意的是,在杆件25再次伸出并调节支撑件22使其抵持于吊梁1时,也可通过调节阻力和塞尺确定支撑件22是否顶实。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利用可升降的升降杆组件2支撑吊梁1,根据闸板5的损耗通过升降杆组件2调节吊梁1的高度,提高闸板5的利用率;
2、设置用于临时支撑的调节支架3,在升降杆组件2达到下降极限位置时临时支撑吊梁1,使升降杆组件2能够从吊梁1上拆下,并在升起后重新和吊梁1连接,以此实现吊梁1和升降杆组件2相对位置的调节,在保证不停机的前提下扩大升降杆组件2的升降范围,进一步提高了闸板5的利用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闸板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流道(4)内闸板(5)的高度,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梁(1),所述吊梁(1)朝向所述流道(4)的一侧设有所述闸板(5);
升降杆组件(2),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吊梁(1),用于带动所述吊梁(1)升降并为所述吊梁(1)提供支撑;
调节支架(3),用于临时支撑所述吊梁(1),所述调节支架(3)的一端置于其固定基础且另一端抵持于所述吊梁(1),所述调节支架(3)为可伸缩的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架(3)包括设于所述流道(4)上的支架主体(31)、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31)的顶杆(32)、及设于所述支架主体(31)上的伸缩杆(33),所述伸缩杆(33)的另一端和所述顶杆(32)相连,所述伸缩杆(33)可带动所述顶杆(32)向靠近或远离所述支架主体(31)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3)为双头螺杆,所述支架主体(3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套(311),所述顶杆(3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套(321),所述伸缩杆(33)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第一螺纹套(311)、所述第二螺纹套(321)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3)上设有把手(34),所述把手(34)可带动所述伸缩杆(3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组件(2)穿过所述吊梁(1),所述升降杆组件(2)上套设有分别位于所述吊梁(1)的两侧且抵持于所述吊梁(1)的压紧件(21)和支撑件(22),所述支撑件(22)位于所述吊梁(1)朝向所述流道(4)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21)与所述吊梁(1)之间设有弹簧(23),所述弹簧(23)的两端分别抵持于所述吊梁(1)和所述压紧件(21)。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组件(2)包括动力组件(24)以及与所述动力组件(24)相连的杆件(25),所述杆件(25)穿过所述吊梁(1),所述动力组件(24)用于控制所述杆件(25)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25)至少有两个;
所述动力组件(24)包括一个驱动件(241)和至少两个升降机(242),每个所述升降机(242)分别与每个所述杆件(25)相连,所述驱动件(241)与多个所述升降机(242)均相连,所述驱动件(241)可带动多个所述升降机(242)同步工作从而带动多个所述杆件(25)同步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件(25)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端部(251)、中部(252)和第二端部(253),所述第一端部(251)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压紧件(21)、所述支撑件(22)均为螺母并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
所述第二端部(253)为丝杆,所述升降机(242)为涡轮蜗杆升降机(242)并与所述第二端部(253)相配合。
10.一种闸板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闸板调节装置,包括:
利用所述升降杆组件(2)调节所述闸板(5)的高度;
当所述升降杆组件(2)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控制所述调节支架(3)伸出并支撑所述吊梁(1);
将所述吊梁(1)从所述升降杆组件(2)上拆下,控制所述升降杆组件(2)升起并将所述吊梁(1)重新安装于所述升降杆组件(2);
控制所述调节支架(3)回缩。
CN202111543674.2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41631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674.2A CN114163105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674.2A CN114163105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3105A true CN114163105A (zh) 2022-03-11

Family

ID=8048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3674.2A Pending CN114163105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31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4221A (zh) * 2022-07-04 2022-09-30 凤阳凯盛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生产用更换流量调节闸板的方法及其辅助装置
CN115893814A (zh) * 2023-01-20 2023-04-04 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窑炉流槽气流调节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4221A (zh) * 2022-07-04 2022-09-30 凤阳凯盛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生产用更换流量调节闸板的方法及其辅助装置
CN115893814A (zh) * 2023-01-20 2023-04-04 河南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窑炉流槽气流调节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63105A (zh)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及闸板调节方法
CN109179108B (zh) 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用升降机
CN216662833U (zh) 一种闸板调节装置
CN208345682U (zh) 联动升降装置
CN111573520B (zh) 一种桥梁施工用吊装设备
CN211255126U (zh) 一种液压式升降机
CN206948156U (zh) 电机定‑转子套装用定子找正定位装置
CN109235383A (zh) 一种蓄能电站用闸门提升装置
CN218482741U (zh) 直线执行器
CN208235910U (zh) 一种瓷砖定位装置
CN212897764U (zh) 一种钢结构临时支架
CN110745735A (zh) 一种拉伸式同步升降装置
CN220593171U (zh) 一种服务机器人
CN216072960U (zh) 一种抽油机维修用升降装置
CN220378309U (zh) 一种液压支架立柱的维修装置
CN219159910U (zh) 一种新型机电设备安装用支撑架
CN107257187A (zh) 电机定‑转子套装用定子找正定位装置
CN219702550U (zh) 喷胶下料装置
CN210306737U (zh) 一种机床升降台装置
CN219383709U (zh) 一种冷轧钢管下料机构
CN212669092U (zh) 一种顶升装置
CN108429140A (zh) 一种便于元器件更换的稳定性高的配电柜
CN211346343U (zh) 一种立式炉门升降机构
CN21748085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安装构件用卸料装置
CN216860238U (zh) 一种承重式排锯自动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