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7479A -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47479A
CN114147479A CN202111511629.9A CN202111511629A CN114147479A CN 114147479 A CN114147479 A CN 114147479A CN 202111511629 A CN202111511629 A CN 202111511629A CN 114147479 A CN114147479 A CN 114147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ering
full
shaft assembly
propell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16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瑞平
王建政
雷俊松
陈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1115116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47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47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47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10Aligning parts to be fitted toge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其中对中工具包括连接组件、顶针以及锁止件,连接组件与顶针滑动连接,锁止件安装于连接组件上,锁止件的锁止端可与顶针抵接,用以锁定顶针滑动至连接组件的不同位置处;还包括对中系统,包括上述的对中工具,还包括全回转推进器、两个万向联轴器、长轴组件、短轴组件、高弹性联轴器、柴油机、至少两个中间轴承组件以及四个手拉葫芦;还包括对中方法;解决四件对中工具的长度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万向联轴器的四个轴折线角相等,不能很好地满足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条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推进轴系对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柴油机驱动的全回转推进器广泛应用于港作拖轮、车客渡船等船舶。当柴油机曲轴中心线与全回转推机器输入轴中心线不共线、且有一定间距时,柴油机输出飞轮与全回转推进器输入法兰间,常采用带万向联轴器(一般至少是两套,设置在轴拐点处)的中间轴系,以实现连接。
为了满足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条件(两个万向联轴器形成的四个轴折线角相等),提高万向联轴器的使用寿命,在安装中间轴系时有一套对中工艺。
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0630953.5的发明专利所提出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的安装方法,其中,将全回转推进器进行分段安装,先对推进器的传动机构进行安装,然后将推进器的回转机构从船体的外侧插入船体内与传动机构进行连接,船体上的第一基座只需能让传动机构穿过即可,而无需安装直径较大的第一基座,第一基座的直径较小,传动机构与第一基座固定连接时可方便调节,保证其连接精度,同时,推进器分段安装,可降低安装难度,使安装更方便,省时省力。
常用的对中工艺一般包括四件相同的对中工具,每件对中工具的长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当四件对中工具的长度相等时,便认为满足了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条件。
然而现有的对中工艺中,四件对中工具的长度相等,便认为四个轴折线角相等,这是以柴油机曲轴中心线与全回转推机器输入轴中心线平行为前提条件的,而实际情况并不能保证此前提条件,往往因为累积误差、测量精度等问题,实际的柴油机曲轴中心线与全回转推机器输入轴中心线不能保证完全平行。如此,四件对中工具的长度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万向联轴器的四个轴折线角相等,不能很好地满足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条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用以解决四件对中工具的长度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万向联轴器的四个轴折线角相等,不能很好地满足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条件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包括连接组件、顶针以及锁止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顶针滑动连接,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锁止件的锁止端可与所述顶针抵接,用以锁定所述顶针滑动至所述连接组件的不同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法兰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顶针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顶针同轴设置,所述顶针部分位于所述滑槽外设置;
还包括一耐磨套,所述耐磨套固定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顶针与所述耐磨套滑动连接;
所述连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标记点。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件包括螺钉、弹簧以及钢球,所述螺钉与所述连接组件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的自由端经由弹簧与所述钢球抵接,所述弹簧和所述钢球均与所述连接组件滑动连接,所述钢球的运动路径与所述顶针的运动路径重叠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罩能够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顶针的保护腔体。
还包括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系统,包括上述的对中工具,还包括全回转推进器、两个万向联轴器、长轴组件、短轴组件、高弹性联轴器、柴油机、至少两个中间轴承组件以及四个手拉葫芦;所述全回转推进器、其中一万向联轴器、长轴组件、另一万向联轴器、短轴组件、高弹性联轴器以及柴油机依次首尾连接,至少两个所述中间轴承组件沿所述长轴组件的延伸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长轴组件上。
还包括一种柴油机驱动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的对中方法,包括上述的对中工具,还包括以下步骤:
拆下两个万向联轴器,并取四个对中工具分别与短轴组件输出端、长轴组件两端以及全回转推进器输入法兰连接;
长轴组件两端的两个中间轴承组件分别与两个手拉葫芦连接,通过手拉葫芦调节长轴组件的位置,使位于长轴组件任意一端的两个对中工具中的两个顶针的顶尖对准,根据顶针的滑动位置可以得到四个对中工具的长度值、并可得到两个对中工具相背的一端的距离值;
根据长度值以及距离值可计算得到四个对中工具的轴线折角、并可计算得到两侧的两个对中工具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计算得到多个对中工具修订长度值,通过多个修订长度值计算得到的多个轴线折角相等;
将四个对中工具的长度调节至对应的修订长度值,并通过手拉葫芦调节长轴组件至位于长轴组件任意一端的两个对中工具中的两个顶针的顶尖对准的位置处,更换两个万向联轴器替代四个对中工具即可完成对中工作。
进一步的,四个手拉葫芦均与竖直线形成一夹角。
进一步的,对中工具的长度等于连杆的长度、法兰的厚度以及顶针顶出滑槽的长度和。
进一步的,中间两个对中组件与长轴组件同轴设置,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之间平行或相交。
进一步的,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长轴组件的其中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对中工具包括连接组件、顶针以及锁止件,连接组件与顶针滑动连接,锁止件安装于连接组件上,锁止件的锁止端可与顶针抵接,用以锁定顶针滑动至连接组件的不同位置处,四件对中工具的长度均可调,从而可以保证两个万向联轴器的四个轴折线角相等,以便于良好的满足万向联轴器的使用条件;同时通过该对中方法,可以根据长度值以及距离值计算得到四个轴线折角的实际角度值,且所需调节次数少,提高对中效率,并通过手拉葫芦调节长轴组件的位置,调节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本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本实施例中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本实施例中顶针与连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图3中A-A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系统本实施例中柴油机驱动全回转推进器轴系布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系统本实施例中中间轴系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系统本实施例中中间轴系的正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手拉葫芦调节长轴组件的正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手拉葫芦调节长轴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多个对中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11a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平行时的关系图;
图11b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平行时的求解示意图;
图11c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的交点位于长轴组件一侧时的求解示意图;
图11d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的交点位于长轴组件另一侧时的求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本实施例中手拉葫芦调整中间轴承组件不脱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包括连接组件110、顶针120以及锁止件140,连接组件110与顶针120滑动连接,锁止件140安装于连接组件110上,锁止件140的锁止端可与顶针120抵接,用以锁定顶针120滑动至连接组件110的不同位置处。
其中,连接组件110用以与短轴组件500输出端、长轴组件400两端以及全回转推进器200输入法兰111连接,顶针120组件可相对于连接组件110的长度,并通过锁止件140使顶针120相对于连接组件110固定,通过顶针120固定于连接组件110的不同位置处,以调节对中工具100的长度。
本实施方案中的连接组件110起到连接以及承载顶针120的作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10包括同轴设置的法兰111和连杆112,连杆112的一端与法兰111固定连接,连杆112的另一端开设有一滑槽,顶针120与滑槽滑动连接,连杆112与顶针120同轴设置,顶针120部分位于滑槽外设置。其中,法兰111可通过螺栓与短轴组件500输出端、长轴组件400两端以及全回转推进器200输入法兰111连接,连杆112可焊接至法兰111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耐磨套150,耐磨套150固定设于滑槽中,顶针120与耐磨套150滑动连接,耐磨套150选用耐磨材料,例如铜合金,耐磨套150与连杆112间采用固定方式连接,例如过盈配合,耐磨套150与顶针120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为提高精度可将间隙控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但顶针120仍然可以轴向移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保护罩130,保护罩130与连接组件110可拆卸连接,保护罩130能够与连接组件110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顶针120的保护腔体。保护罩130与连杆112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在使用对中工具100前、后可对顶针120起到保护作用,并避免顶针120对人员造成伤害。
为了便于测量相邻两个连杆112之间的距离,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连杆11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标记点。其中,标记点为十字标线交点,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的图案作为标记点。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锁止件140包括螺钉141、弹簧142以及钢球143,螺钉141与连接组件110螺纹连接,螺钉141的自由端经由弹簧142与钢球143抵接,弹簧142和钢球143均与连接组件110滑动连接,钢球143的运动路径与顶针120的运动路径重叠设置。通过拧动螺钉141,挤压弹簧142,以增大或减小钢球143与顶针120之间的摩擦力。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锁止件1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锁止件140沿顶针120周向均匀设置,以提高对顶针120的固定作用。
当然,在其它优选的实施例中,锁止件140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结构代替,只要能够使顶针120相对于连杆112固定至其滑动路径上的任意位置即可。
其中,直径D1为法兰111的外径,可根据所需连接的法兰111的外径确定;直径D2为法兰111的止口内径,与所需连接的法兰的止口外径配合,考虑配合精度可采用小间隙配合;尺寸L1为法兰111的止口深度,需大于所需连接的法兰的止口高度,以便于法兰111面贴紧;尺寸L2为法兰111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直径D3为连杆112外径,需有一定的强度;直径D4为法兰111上螺栓孔节圆直径,与所需连接的法兰上螺栓孔或螺纹孔节圆直径一致;直径D5为法兰111上螺栓孔直径,与连接螺栓匹配;N为法兰111上螺栓孔数量,根据连接螺栓数量选定;直径D6为法兰111上顶丝孔尺寸,可与连接螺栓保持一致,以便于对中工具100的拆卸;P为法兰111上顶丝孔数量,根据顶丝螺栓数量选定;尺寸L3为法兰111与连杆112连接后总体长度尺寸;尺寸L4为法兰111、连杆112、顶针120连接后总体长度尺寸,因为顶针120可以轴向移动,因此尺寸L4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尺寸L5为连杆112上十字标线交点与法兰111间的距离,等于万向联轴器300关节长度;尺寸L6为顶针120的长度;直径D9为顶针120外径,根据实际选定,需有一定强度;直径D7为连杆112端部内孔直径,略大于直径D9,以保证顶针120可在直径D7内顺畅移动;直径D8为透气孔,与直径D9贯通,在顶针120移动过程中,可避免直径D9空腔内形成高压或真空,影响顶针120的移动。
在加工制作上述对中工具100的过程中,以法兰111的止口内孔直径D2为基准,加工耐磨套150内孔,保证同轴度在较小范围内;以顶针120外径D9为基准,加工端部顶尖,保证同轴度在较小范围内。顶针120与耐磨套150间通过几组均布的螺钉141、弹簧142、钢球143压紧,可保证顶针120受力均匀。如此可将顶针120的顶尖与法兰111的止口内孔直径D2间的同轴度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减小对中工具100引起的偏差。
通过上述设置,尺寸L3在加工后便可以得到准确值,也可根据加工到图纸要求值,即尺寸L3在对中前可以确定。可在顶针120打刻尺寸线,对中时可读取顶针120延伸至连杆112外的长度,两尺寸相加便可得出对中工具100实际总长度L4。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200中间轴系对中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上述的对中工具100,还包括全回转推进器200、两个万向联轴器300、长轴组件400、短轴组件500、高弹性联轴器600、柴油机700、至少两个中间轴承组件800以及四个手拉葫芦900;全回转推进器200、其中一万向联轴器300、长轴组件400、另一万向联轴器300、短轴组件500、高弹性联轴器600以及柴油机700依次首尾连接,至少两个中间轴承组件800沿长轴组件400的延伸方向依次套设于长轴组件400上。
其中,尺寸L7为万向联轴器300关节长度。船舶下水前,一般先定位好全回转推进器200,下水后通过照光、拉线确定柴油机700位置,而后以柴油机700飞轮为基准定位短轴组件500,安装高弹性联轴器600。短轴组件500与全回转推进器200的输入法兰之间主要包含两个万向联轴器300及长轴组件400。
如图13所示,一种柴油机700驱动全回转推进器200中间轴系的对中方法,包括上述的对中工具100,还包括以下步骤:
S1、拆下两个万向联轴器300,并取四个对中工具100分别与短轴组件500输出端、长轴组件400两端以及全回转推进器200输入法兰111连接;
S2、长轴组件400两端的两个中间轴承组件800分别与两个手拉葫芦900连接,如图8-10所示,通过手拉葫芦900调节长轴组件400的位置,使位于长轴组件400任意一端的两个对中工具100中的两个顶针120的顶尖对准,根据顶针120的滑动位置可以得到四个对中工具100的长度值、并可得到两个对中工具100相背的一端的距离值;
S3、根据长度值以及距离值可计算得到四个对中工具100的轴线折角、并可计算得到两侧的两个对中工具100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计算得到多个对中工具100修订长度值,通过多个修订长度值计算得到的多个轴线折角相等;
S4、将四个对中工具100的长度调节至对应的修订长度值,如图12所示,并通过手拉葫芦900调节长轴组件400至位于长轴组件400任意一端的两个对中工具100中的两个顶针120的顶尖对准的位置处,更换两个万向联轴器300替代四个对中工具100即可完成对中工作。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上述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1)取下对中工具100的防护罩,分别将四件对中工具100与短轴组件500输出端、长轴组件400两端、全回转推进器200的输入法兰连接。
2)中间轴承组件800采用调心滚子轴承时,设计中间轴承组件800两端的端盖内孔时,应与中间轴间有一定间隙,以保证中间轴与中间轴承座内孔不同心时,不与端盖发生碰撞、摩擦。为了保证轴承端盖与中间轴间的间隙在一定范围内,进而保证初始安装中间轴组件时中间轴承位置不发生大的偏移,在每个端盖与中间轴的上、左、右三个间隙处塞入三个垫片垫片塞紧,可填充端盖与中间轴间的间隙,可保证中间轴与中间轴承组件800间的位置关系。
3)采用四个手拉葫芦900(带拉力数显功能),与长轴组件400两端的两个中间轴承座端部的吊耳连接,四个手拉葫芦900与数值线皆有一定角度,如图9所示,可通过手拉葫芦900调节长轴组件400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对比螺栓调节,此种方式的调节简单、效率更高。
4)通过已知的尺寸L3,及顶针120高出连杆112的长度,可得出对中工具100长度L4。初步调节四件对中工具100的长度,相应通过手拉葫芦900调节长轴组件400位置,使两组四个对中工具100的顶针120的顶尖对准,可得到四个L4值,记为L4a、L4b、L4c、L4d。测量顶针120对齐的两个对中工具100十字标线交点间的距离,可得到两个值,记为L8、L9。测量时将直尺同时平靠在两个对中工具100的连杆112上,转动两个对中工具100,使直尺边线同时穿过两个十字标线交点,便可测量十字标线交点间的距离。
5)根据六个测量值:L4a、L4b、L4c、L4d、L8、L9,计算L4a-L5、L4b-L5、L4c-L5、L4d-L5值,绘制简图,如图11a-图11d所示。其中L4a线与全回转推进器200的输入轴同轴,L4b、L4c与长轴组件400同轴,L4d与短轴组件500、柴油机700曲轴同轴,对中工具100尺寸L5与万向联轴器300L7相等,L4-L5=L4-L7,L8、L9为万向联轴器300两个关节的距离。因为L4b、L4c与长轴组件400同轴,因此可直接不考虑长轴组件400长度,把六个值组成的两个三角形放置在一起。根据L4a、L4d间的位置关系,理论上有三种可能:平行(如图11a-图11b所示)、相交且交点在右侧,(如图11c所示)、相交且交点在左侧,(如图11d所示)。
对于图11a中的平行关系,连接左右端点,左右端点的水平距离为L10,直接距离为L11,竖直距离为L12,可知:L112=L102+L122。L11两端取长度的1/4做垂线,与L4a、L4d线相交,连接两个交点,截取的长度即为L4-L5长度,即可得到L4长度,L4=L112/(4L10)+L5,如图11b所示。根据三角形全等定理可知:四个对中工具100的长度相等,四个轴线折角相等,此种状况对万向联轴器300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图11c相交且交点在右侧,延长L4a、L4d线,交点在右侧。由图可得:交点到左端点的距离为L13,交点到右端点的距离为L14,L15=L4b+L4c-2L5,Δβ为L4a、L4d线的夹角值。且β5=β1+β2,β6=β5+Δβ=β1+β2+Δβ=β3+β4,因为Δβ的存在,万向联轴器300的四个轴折线角不能全部相等,即β1=β2=β3=β4,只能先满足每个万向联轴器300的两个轴折线角相等,即β1=β2,β3=β4,L4a-L5=L4b-L5,L4a=L4b,L4c-L5=L4d-L5,L4c=L4d。另为了获得四个都比较小的轴折线角,设定L4a-L5=L4b-L5=L4c-L5=L4d-L5,L4a=L4b=L4c=L4d,但L8≠L9。根据三角形关系公式可知:
L152=(L13-L4a+L5)2+(L14+L4d-L5)2-2*(L13-L4a+L5)*(L14+L4d-L5)*cos(Δβ),
L15=L4b+L4c-2L5,
L4a=L4b=L4c=L4d。
根据以上关系式可得L4a-L5=L4b-L5=L4c-L5=L4d-L5值、L4a=L4b=L4c=L4d值,继而可得四个轴折线角β1=β2值、β3=β4值、L8及L9值。
对于图11d相交且交点在左侧,延长L4a、L4d线,交点在左侧。同上理,可得如下关系式:
β6=β3+β4,
β5=β6+Δβ=β3+β4+Δβ=β1+β2,
L152=(L13+L4a-L5)2+(L14-L4d+L5)2-2*(L13-L4a+L5)*(L14+L4d-L5)*cos(Δβ),
L15=L4b+L4c-2L5,
L4a=L4b=L4c=L4d。
根据以上关系式可得L4a-L5=L4b-L5=L4c-L5=L4d-L5值、L4a=L4b=L4c=L4d值,继而可得四个轴折线角β1=β2值、β3=β4值、L8及L9值。
6)通过手拉葫芦900调节长轴组件400位置,将对中工具100长度L4调整到计算值,并重新测量两个对中工具100十字标线交点间的距离,分析、计算数据,并可得到实际的四个轴折线角度值。
7)在定位中间轴承前,应保证每个中间轴承承受一定的径向正负荷,即中间轴承的底部不能脱空。长轴组件400两端的中间轴承组件800,是通过手拉葫芦900吊起,长轴通过重力落在两端轴承上,已加入一定负荷在两端中间轴承组件800的轴承上,因此两端的中间轴承是不脱空的。为了保证其他中间轴承不脱空,其他每个中间轴承组件800皆用一个手拉葫芦900(带拉力数显功能)轻轻吊起,吊起前每个中间轴承组件800两端端盖安装垫片,如图6-7所示。保证每个手拉葫芦900(包括长轴组件400两端的四个手拉葫芦900)皆承受一定拉力,且每个中间轴承组件800受到的等效竖直拉力不小于单个中间轴承组件800的重力,约为长轴组件400总重力与中间轴承组件800数量的比值。
8)测量中间轴承座与底座距离,加工、配磨调整垫块,固定中间轴承组件800。
9)复测对中工具100的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如果偏差不大,可拆下对中工具100,安装万向联轴器300,如果偏差大,查找原因,原因找到后,重新进行对中。
10)整理、记录、存档对中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
(1)通过设置对中工具100包括连接组件110、顶针120以及锁止件140,连接组件110与顶针120滑动连接,锁止件140安装于连接组件110上,锁止件140的锁止端可与顶针120抵接,用以锁定顶针120滑动至连接组件110的不同位置处,四件对中工具100的长度均可调,从而可以保证两个万向联轴器300的四个轴折线角相等,以便于良好的满足万向联轴器300的使用条件。
(2)根据长度值以及距离值可计算得到四个对中工具100的四个轴线折角的实际角度值。
(3)所需调节次数少,提高对中效率。
(4)通过手拉葫芦900可调节长轴组件400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替代采用螺栓调节中间轴系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向的位置的方法,调节效率更高。
(5)对中工具100调节好后,在定位中间轴承时,可保证每个中间轴承能有一定负荷、不脱空,无需重新调节中间轴承的位置。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组件、顶针以及锁止件,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顶针滑动连接,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锁止件的锁止端可与所述顶针抵接,用以锁定所述顶针滑动至所述连接组件的不同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法兰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开设有一滑槽,所述顶针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杆与所述顶针同轴设置,所述顶针部分位于所述滑槽外设置;
还包括一耐磨套,所述耐磨套固定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顶针与所述耐磨套滑动连接;
所述连杆的外壁上设置有一标记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螺钉、弹簧以及钢球,所述螺钉与所述连接组件螺纹连接,所述螺钉的自由端经由弹簧与所述钢球抵接,所述弹簧和所述钢球均与所述连接组件滑动连接,所述钢球的运动路径与所述顶针的运动路径重叠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保护罩能够与所述连接组件之间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顶针的保护腔体。
5.一种柴油机驱动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的对中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回转推进器、两个万向联轴器、长轴组件、短轴组件、高弹性联轴器、柴油机、至少两个中间轴承组件以及四个手拉葫芦;
所述全回转推进器、其中一万向联轴器、长轴组件、另一万向联轴器、短轴组件、高弹性联轴器以及柴油机依次首尾连接,至少两个所述中间轴承组件沿所述长轴组件的延伸方向依次套设于所述长轴组件上。
6.一种柴油机驱动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的对中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拆下两个万向联轴器,并取四个对中工具分别与短轴组件输出端、长轴组件两端以及全回转推进器输入法兰连接;
长轴组件两端的两个中间轴承组件分别与两个手拉葫芦连接,通过手拉葫芦调节长轴组件的位置,使位于长轴组件任意一端的两个对中工具中的两个顶针的顶尖对准,根据顶针的滑动位置可以得到四个对中工具的长度值、并可得到两个对中工具相背的一端的距离值;
根据长度值以及距离值可计算得到四个对中工具的轴线折角、并可计算得到两侧的两个对中工具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计算得到多个对中工具修订长度值,通过多个修订长度值计算得到的多个轴线折角相等;
将四个对中工具的长度调节至对应的修订长度值,并通过手拉葫芦调节长轴组件至位于长轴组件任意一端的两个对中工具中的两个顶针的顶尖对准的位置处,更换两个万向联轴器替代四个对中工具即可完成对中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四个手拉葫芦均与竖直线形成一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中工具的长度等于连杆的长度、法兰的厚度以及顶针顶出滑槽的长度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两个对中组件与长轴组件同轴设置,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之间平行或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侧的两个对中组件的延长线的交点位于长轴组件的其中一侧。
CN202111511629.9A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147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1629.9A CN114147479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1629.9A CN114147479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47479A true CN114147479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50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1629.9A Pending CN114147479A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47479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2220A1 (en) * 1983-07-18 1985-01-23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arine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 apparatus
EP0258622A1 (de) * 1986-08-25 1988-03-09 RENK TACKE GmbH Schiffsmaschinenanlage
CN102815370A (zh) * 2012-09-04 2012-12-12 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 一次性对中船舶轴系安装方法
CN103538697A (zh) * 2013-10-11 2014-01-29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曲折轴系的校中方法
CN104406551A (zh) * 2014-09-29 2015-03-11 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船舶万向节轴系的校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4323670U (zh) * 2015-02-02 2015-05-13 无锡东方长风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新型舵桨的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CN206998250U (zh) * 2017-05-22 2018-02-13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使万向联轴器对中的装置
CN111037276A (zh) * 2019-12-09 2020-04-21 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节对中工装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32220A1 (en) * 1983-07-18 1985-01-23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Marine contra-rotating propeller apparatus
EP0258622A1 (de) * 1986-08-25 1988-03-09 RENK TACKE GmbH Schiffsmaschinenanlage
CN102815370A (zh) * 2012-09-04 2012-12-12 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 一次性对中船舶轴系安装方法
CN103538697A (zh) * 2013-10-11 2014-01-29 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曲折轴系的校中方法
CN104406551A (zh) * 2014-09-29 2015-03-11 江苏宏强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船舶万向节轴系的校准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04323670U (zh) * 2015-02-02 2015-05-13 无锡东方长风船用推进器有限公司 新型舵桨的柴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
CN206998250U (zh) * 2017-05-22 2018-02-13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使万向联轴器对中的装置
CN111037276A (zh) * 2019-12-09 2020-04-21 中船西江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节对中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90079A (en) Universal joint alignment checking tool
EP2356401B1 (de) Optisches sensorelement für eine messmaschine, und messmaschinenseitiges kupplungselement hierfür
CN100358674C (zh) 船舶艉轴管镗孔工装架设工艺
US4307514A (en) Bore diameter measurement gage
DE4401496A1 (de) Werkzeugschneiden-Verstelleinrichtung zum hochgenauen Bearbeiten von runden, unrunden und/oder nicht zylinderförmigen Innen- oder Außenkonturen und eine Regelung hierfür
CN209945234U (zh) 一种扭矩传动轴扭转角度测量机构
CN105571440B (zh) 后保险杠侧围钣金在线检测机构
CN109356944A (zh) 一种可变形外锥鼓形无间隙花键结构
US4222173A (en) Shaft and bore misalignment measurement tool
CN114147479A (zh) 一种全回转推进器中间轴系对中工具、系统及方法
CN210664279U (zh) 一种机加工零件孔距快速检具
Iñurritegui et al. Numerical-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highly crowned spherical gear couplings working at high misalignment angles
US11673181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nd adjusting sliding block of multipoint crank press
EP3032218B1 (de) Vorrichtung mit einem messkopf
CN210981072U (zh) 一种模锻链板检测用检具
CN211333012U (zh) 一种精密零件上的定位销安装用作业工装
CN110186791A (zh) 掘进机滚刀刀体的表面硬度检测用支撑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19404281U (zh) 一种消除硬连接缺陷的机构
DE102007051984A1 (de) Höhenmess- und Anreißgerät
CN108254183A (zh) 曲柄连杆加载径向交变载荷的滚动轴承疲劳寿命测试系统
CN208818113U (zh) 一种量销的全尺寸检测检具
DE102018100137A1 (de) Antriebsstrang-Prüfeinrichtung mit konformem Bund
CN219819448U (zh) 一种狭小空间定位结构
CN220170135U (zh) 缸体止推面深度测量检具
CN212539039U (zh) 农机链轮凸台45度螺孔专用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