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5880A -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5880A
CN114135880A CN202111539601.6A CN202111539601A CN114135880A CN 114135880 A CN114135880 A CN 114135880A CN 202111539601 A CN202111539601 A CN 202111539601A CN 114135880 A CN114135880 A CN 114135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bsorption tower
gas
flue gas
was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96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传林
宋爱军
张翔武
王祺
关小川
赵洪宇
余世玉
程坤乾
乔忠喜
李方皓
谷长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Kelin Energy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Kelin Energy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Kelin Energy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Kelin Energysaving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96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5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5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4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liquors, e.g. sulfite liqu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8Devices for removing water, salt, or sludge from boilers; Arrangements of cleaning apparatus in boilers; Combinations thereof with boilers
    • F22B37/54De-sludging or blow-dow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42Waste feed arrangements
    • F23G5/446Waste feed arrangements for liquid was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6Recuperation of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7/00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 F23G7/06Incinerators or other apparatus for consuming industrial waste, e.g. chemicals of waste gases or noxious gases, e.g. exhaust 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03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for supplying chemicals to fumes, e.g. using injection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06Layout of treatment pl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23J15/02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for removing solid particulate material from the gasflow
    • F23J15/025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for removing solid particulate material from the gasflow using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2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 F23J15/04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purifiers, e.g. for removing noxious material using washing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6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coo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3/00Removing solid residues from passages or chambers beyond the fire, e.g. from flues by soot bl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本发明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焚烧炉(4)、余热锅炉(5)、旋风分离器(7)、急冷塔(9)、布袋除尘器(11)、一级吸收塔(14)、二级吸收塔(15)、碱洗塔(18)、引风机(19)和烟囱(21)。本发明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采用一级烟气余热回收、一级急冷、两级除尘(急冷前设置旋风分离器回收SiO2粉尘,急冷后布袋除尘器回收SiO2粉尘后)、两级稀盐酸回收、一级碱洗。该系统为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具有回收SiO2粉尘、稀盐酸可直接资源化利用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废液焚烧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硅材料是一种节省能源、资源、安全可靠、高性能、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我国有机硅材料行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它能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解决各种科技难题等,因而被人们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纺织轻工、电子、交通车辆、建筑材料、能源开发、航海、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生活用品、化妆品、医疗医药、食品加工和文物保护等领域,对高科技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有机硅行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有机硅行业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从年产有机硅3万吨到年产有机硅5万吨、年产有机硅10万吨、年产有机硅20万吨,发展到目前年产有机硅40万吨的超大规模,随之有机硅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硅废气、废液的处理量也是随着年产有机硅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大规模的有机硅废气、废液的焚烧处理难度也增大,同时,大规模有机硅废气、废液中的SiO2需要回收利用,否则特别浪费资源,不能像小规模有机硅生产的废气、废液焚烧处理时采用湿法回收其渣浆滤饼,回收的渣浆滤饼还需多道工序处理才能勉强达到再利用目标,而且处理渣浆滤饼不仅较多的设备投资,而且能耗、水耗也非常大,很不经济。
对于小规模有机硅生产的废气、废液焚烧处理量一般都较小,处理方式多为直接碱洗或者水洗处理,也有使用吸附剂吸附,不仅处理效果不佳而且不经济,浪费了大量的资源,产生的副产品需要进行赔钱的二次处理。作为改进,专利号CN201010522959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有机硅、多晶硅生产中含氯硅烷废气、废液的燃烧处理工艺,在900-1000℃的温度下,将氯硅烷高温水解,生成容易处理的SiO2、HCl和少量Cl2等物质,可以克服水解碱吸收和石灰乳Ca(OH)2中和沉淀处理不彻底、氯离子没办法去除、二次污染严重的难题,但是该工艺存在问题:首先,在余热锅炉后未设置急冷塔,导致烟气中易产生二噁英类有毒有害物质,其次该工艺不能副产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粉末。作为改进,专利号CN109654515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有机硅含氯有机废气、废液资源化环保处理系统,包括焚烧工段、余热回收工段、二氧化硅粉末回收工段、稀盐酸回收工段、尾气环保达标排放工段,克服了前一个专利的不足,焚烧温度在1100℃以上,提高了二氧化硅回收纯度,且增加了急冷塔,抑制了二噁英类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但急冷部分温度是从550℃直接降至60℃,二氧化硅的回收是先进入中和池进行中和处理后渣浆液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后回收二氧化硅滤饼,工艺较繁琐,且设备投资大,能耗、水耗也非常大,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废气、废液焚烧处理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该系统采用一级烟气余热回收、一级急冷、两级除尘(急冷前设置旋风分离器回收SiO2粉尘,急冷后布袋除尘器回收SiO2粉尘后)、两级稀盐酸回收、一级碱洗。该系统为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可使烟气达标排放,具有干法回收SiO2粉尘、回收的稀盐酸含尘量极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焚烧炉、余热锅炉、旋风分离器、急冷塔、布袋除尘器、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碱洗塔、引风机和烟囱;
废气缓冲罐通过废气增压风机与焚烧炉炉头的组合燃烧器连通;助燃风机与焚烧炉炉头的组合燃烧器连通;
所述一级吸收塔的酸液出口通过急冷喷淋泵与急冷塔的喷枪连通,一级吸收塔中的酸液由急冷喷淋泵送入急冷塔的喷枪内,对进入急冷塔的烟气进行降温喷淋;所述一级吸收塔的酸液出口通过一级吸收循环泵与一级吸收塔换热器热媒入口连通,所述一级吸收塔换热器热媒出口分别与一级吸收塔和储酸罐连通;一级吸收塔中的酸液经一级吸收循环泵送入一级吸收塔换热器内与循环冷却水进行换热降温后大部分进入一级吸收塔内,对一级吸收塔内的烟气进行降温及吸收;当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一部分进入到储酸罐中,定期由盐酸输送泵送出界区外;
所述二级吸收塔的酸液出口通过二级吸收循环泵与二级吸收塔换热器热媒入口连通,所述二级吸收塔换热器热媒出口与二级吸收塔连通;二级吸收塔中的酸液由二级吸收循环泵送入二级吸收塔换热器内与循环冷却水进行换热降温后进入二级吸收塔,与二级吸收塔内的烟气进行换热;高位水罐与二级吸收塔泡罩层连通,为泡罩层补充清水。
进一步地,所述焚烧炉为倒”L”型结构,炉头采用组合式燃烧器,炉头安装在焚烧炉卧式段的前端,炉头配备紫外线防爆火焰探测器、电点火器。工作弹性宽,运行平稳;火焰燃烧稳定,充满度好,燃烧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达到国内外同类设备先进水平,保证整个装置稳定运行,炉体上的测量仪表及防腐材料等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燃烧器喷枪、喷嘴材质是耐高温氧化、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废气烧嘴采用扩散式烧嘴,多管平流式配风。点火方式为电点火,高能点火器先发火,直接点燃天然气,通过控制天然气量和助燃风量使焚烧炉逐渐升温(按制定升温曲线进行升温)。为避免焚烧炉钢壳体发生HCl露点腐蚀,通过耐火浇注料和保温混凝土传热后钢壳体的外壁温度保持在160℃左右,远高于HCl的露点腐蚀温度(100℃),钢壳体外部采用空气夹层以保证焚烧炉外壁面温度<60℃。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采用烟道式水管锅炉,用耐火材料做炉墙,炉膛内设置对流管束,高温烟气通过炉膛,将对流管束内流动的水加热汽化;集箱与炉墙相接处采用密封膨胀环,保证含有HCl的高温烟气不泄漏到余热锅炉的外护板,以避免盐酸腐蚀;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燃气脉冲吹灰系统,保证吹灰无死角,实现全自动连续的清灰;所述余热锅炉的燃气脉冲吹灰系统有良好的密封性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下部连接余热锅炉置换仓;所述旋风分离器下部连接旋风置换仓;所述急冷塔下部连接急冷置换仓;所述布袋除尘器下部连接布袋置换仓;所有置换仓(余热锅炉置换仓、旋风置换仓、急冷置换仓、布袋置换仓)内收集的粉尘(二氧化硅等)经氮气置换后,置换出的含氯化氢的烟气进入相应的烟气线进入后续烟气处理系统;所述余热锅炉置换仓、旋风置换仓、急冷置换仓、布袋置换仓下部与水冷刮板输送机相连,所收集的二氧化硅等粉尘进入水冷刮板输送机送入打包车间。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锅炉下部设置有灰斗,灰斗下部设置有一台卸料阀,卸料阀下部布置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与余热锅炉置换仓连通;
所述旋风分离器下部设置灰斗,灰斗下部设置有一台卸料阀,卸料阀下部布置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与旋风置换仓连通;
所述急冷塔下部设置灰斗,灰斗下部设置有一台卸料阀,卸料阀下部布置有膨胀节,所述膨胀节与急冷置换仓连通;
所述布袋除尘器底部通过置换仓与水冷刮板输送机连通,经布袋除尘器分离下来的SiO2等进入置换仓,通过向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布袋除尘器前的烟气管道。通过置换仓对收集来的粉末进行置换,之后被送入水冷刮板输送机中,进入打包车间。烟气从布袋除尘器排出后进入烟气HCl回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焚烧炉、余热锅炉、旋风分离器、急冷塔内侧敷设有内衬,外侧设置空心夹层。
进一步地,由于废液、废气中含氯量较高,生成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氯化物等腐蚀性物质,因此本发明布袋除尘器的布袋采用PTFE的材料,与烟气接触的框架及钢板采用耐腐蚀材料,确保布袋除尘器的稳定、长期运行。本布袋除尘器采用分室结构,分为多个室,优选为6个室,能在线清灰,且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在线更换布袋。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还包括布袋用压缩空气缓冲罐,所述布袋用压缩空气缓冲罐与布袋除尘器上箱体连通,所述布袋用压缩空气缓冲罐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布袋除尘器上箱体对布袋除尘器进行反吹清灰。
进一步地,所述碱洗塔烟气出口通过引风机与烟囱连通,碱液在碱洗塔中与烟气中少量逃逸的酸性气体发生中和反应后,达标的烟气经引风机由烟囱排放。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还包括锅炉水循环单元,所述锅炉水循环单元包括:加药装置、分汽缸、汽包、锅炉给水罐、连续排污膨胀器、定期排污膨胀器、排污换热器,所述加药装置与汽包连通,所述锅炉给水罐通过锅炉给水泵与汽包连通,所述汽包通过下降管与余热锅炉的下集箱连通,所述汽包通过引出管与余热锅炉的上集箱连通,所述汽包通过主汽阀与分汽缸连通;所述汽包的排污水出口与连续排污膨胀器连通;所述余热锅炉的排污水出口与定期排污膨胀器连通;所述连续排污膨胀器和定期排污膨胀器的蒸汽出口与锅炉给水罐连通,所述连续排污膨胀器和定期排污膨胀器的污水出口与排污换热器连通。锅炉给水罐中132℃的水经锅炉给水泵送入汽包中,再由汽包进入余热锅炉的下集箱内,由集箱分配到各水管中与烟气换热后,汽水混合物由上集箱回到汽包中,在汽包内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出含水量很小的饱和蒸汽,由汽包主汽阀排出并送入分汽缸中。汽包中排污水进入连续排污膨胀器;余热锅炉的排污水进入定期排污膨胀器;连续排污膨胀器与定期排污膨胀器内的蒸汽回到锅炉给水罐中再利用,污水则进入排污换热器,换热后排入地沟。
进一步地,所述汽包内置匀汽孔板及缝隙式汽水分离器和喷射式给水分配管及排污管来改善蒸汽品质,可以使锅炉蒸汽含水率小于1%;在汽包上布置液位计及平衡容器接口,每个接口可根据需要连接超温超压报警装置及连锁、远程水位显示装置、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连锁等,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布置液位计,确保锅炉安全可靠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水池、中和池和沉淀池,所述碱洗塔的底部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清液溢流至中和池,所述中和池的碱液溢流至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碱液通过碱洗喷淋泵与碱洗塔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碱洗污水引出泵与后续污水处理工序连通;碱洗塔内喷淋水与烟气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循环液落入塔底进入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水进入中和池,向中和池内加入碱液和水,中和池的水溢流到清水池,之后清水池内的碱液由碱洗喷淋泵将碱液送入碱洗塔中。当循环产生一定的含盐量时,沉淀池中的污水由碱洗污水引出泵引出至污水处理厂;所述清水池、中和池和沉淀池上方加盖密封,加盖密封通过排气风机与碱洗塔入口处连通,清水池和沉淀池含有氯化氢等酸性气体,由排气风机排出到碱洗塔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方法,包括:
1投料方法
界区外的带压废液由管道送至焚烧炉组合燃烧器内的废液雾化喷枪中,通过向废液雾化喷枪中通入压缩空气对废液进行雾化后喷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
界区外的废气进入废气缓冲罐,由废气增压风机输送至组合燃烧器内的废气喷嘴中送入焚烧炉内进行焚烧;
2焚烧方法
废液和废气由组合式燃烧器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根据计算,废液、废气在设计条件下的热值能达到稳定燃烧的条件,正常运行阶段不需要辅助燃料。天然气主要在进行点火、烘炉、升温操作、低负荷伴烧,在焚烧炉正常工况下仅作为长明灯使用。
3余热回收方法
余热锅炉是余热回收系统的核心设备。从焚烧炉出来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5把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回收,能产生所需压力的饱和蒸汽并入厂区的蒸汽管网,同时将烟气降温至500~550℃;因此在焚烧系统中设置该设备,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并且还能改善后续设备的工作条件,提高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除氧水通过锅炉给水泵输送到锅炉汽包内,随后通过下降管进入余热锅炉各受热面内。锅水在受热面管子内蒸发产生蒸汽,受热面出口的汽水混合物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汽包,在汽包内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出含水量很小的饱和蒸汽,由汽包主汽阀排出并送入分汽缸;
所述余热锅炉的污水送入连续排污膨胀器,所述汽包内的污水送入定期排污膨胀器,经连续排污膨胀器、定期排污膨胀器进行减温、减压的污水经排污换热器换热后排入地沟中;
4废气达标排放处理方法
因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iO2粉末,从余热锅炉出来的500-550℃左右的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对烟气中的SiO2粉末进行分离;旋风分离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烟气净化设备,烟气中携带的在焚烧过程中生成的SiO2等粉尘在旋风分离器中利用离心力被部分分离出来,落入旋风分离器灰斗中。
经过旋风分离器一级除尘分离后的烟气进入急冷塔,在急冷塔中与喷入的急冷水混合,急冷水与烟气混合在<1S的时间内烟气温度迅速降低至200℃,扼制二噁英类物质生成;急冷水喷入后变为水蒸汽;
经过急冷塔急冷降温后,急冷至200℃左右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进一步对烟气进行气固分离,通过反吹清灰,使被捕集下来SiO2等粉尘落入布袋除尘器的灰斗中;以达到高效回收粉尘,使烟气达标排放的目的。经烟气HCl吸收系统吸收处理后的烟气进入碱洗塔,用碱液高效地对烟气进行最终的洗涤处理。碱液是由氢氧化钠和工业水配置而成,氢氧化钠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把烟气中残余不多的HCl中和掉。碱洗塔中循环液控制在7-9,呈弱碱性。烟气中含有少量Cl2。只用氢氧化钠对烟气中的Cl2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完全将烟气中的Cl2吸收和去除。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如下:
Cl2+NaOH=NaCl+NaClO+H2O
NaClO不稳定,和盐酸反应:
NaClO+2HCl=NaCl+Cl2↑+H2O
因废液、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氯,焚烧中需要很好的控制氯气的生成,烟气处理中需提高对氯气的去除率。为了减少氯气的产生和提高碱洗塔对烟气中Cl2的去除效率,在中和池中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氢钠,用于去除烟气中的Cl2,其化学反应如下:
Cl2+NaHSO3+NaOH=NaSO4+2H2O
亚硫酸氢钠溶液具有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氯气极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烟气中氯气的目的。使烟气中酸性气体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自碱洗塔出来的烟气温度大约为50-60℃由引风机引出,经烟囱高空达标排放。
废液、废气中不含有机氮元素,采用低氮燃烧器,燃烧产生少量的热力型氮氧化物。按捷里道维奇原理,当温度小于1500℃,热力型NOx生成量很小。理论上,燃烧温度在1250℃时,几乎不产生NOx。由于本系统处理的废气中含氯,生成的HCl相当于催化剂,对NOx的生成也有抑制作用;本发明采用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碱洗塔对烟气中HCl及Cl2等进行吸收和酸碱中和反应,酸性气体处理过程中也可以对氮氧化物进行一部分的脱除,实际排出的烟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
考虑到现场沉淀池、中和池、清水池刺激性气味较大,通过增设集气罩和排气风机将反应池内的氯化氢等刺激性气体抽出送至碱洗塔中。
5烟气HCl吸收方法
经过布袋除尘器除尘后的200℃左右的烟气进入到一级吸收塔上部石墨急冷段中,烟气与循环泵送来的雾状酸液直接接触。该酸液由一级吸收塔顶部喷嘴雾化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均匀覆盖进入塔内的气体且与气体同向流动相接触换热和传质。
(1)传热过程:烟气中的HCl被稀酸循环液吸收过程是放热反应,而稀酸循环液中水分的受热蒸发会吸收烟气中大量热能,同时循环稀酸液本身与烟气之间的显热传递,也使烟气的温度迅速降低。通过一级吸收塔,使烟气温度从200℃降低至60℃左右。
(2)传质过程:烟气中HCl气体极易溶于稀盐酸。为了防止压力波动时产生的带有腐蚀性的盐酸雾液向一级吸收塔进气口的管线反窜回流造成腐蚀,其气体入口管以及一级吸收塔体采用耐盐酸腐蚀的石墨。从一级吸收塔下部储槽中出来的盐酸经一级吸收塔换热器降温至40℃左右被送回一级吸收塔作为喷淋循环液;当稀盐酸达到一定浓度(大约wt16%)输送至储酸罐存储。一级吸收塔下部由烟气降温后凝结的水和二级吸收塔泡罩层补充的水,则被急冷输送泵送入急冷塔内作为喷淋液对烟气进行急冷降温使用。一级吸收塔与二级吸收塔相连,当一级吸收塔液位低时,由二级吸收塔中的酸液来补充,维持一级吸收塔的正常工作液位。
经过旋风分离器和布袋除尘器进行气固分离后烟气中仍携带有微量的SiO2等粉末;SiO2等粉末在一级吸收塔中会被冲洗沉积到一级吸收塔下部的储槽中,当下部储槽中SiO2固体沉积一定量时开启储槽下部管道阀门将SiO2固体随少部分稀酸排放到沉淀池中;
一级吸收塔吸收大部分HCl气体后,烟气进入二级吸收塔中。二级吸收塔内布置有喷淋层,通过循环泵将二级吸收塔底部储槽中的稀酸至喷淋层,在二级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喷淋吸收。烟气与循环吸收稀盐酸液相向而行,烟气中的HCl气体溶解于稀酸液中,过饱和的水蒸汽冷凝为水。在最上层喷淋层上部布置有泡罩层,泡罩层上由补充的25℃工业水形成一层水膜,泡罩内布置有升气管,在泡罩和升气管之间形成回转空间,烟气通过升气管进入回转空间,以一定的速度从泡罩齿缝中喷入,与塔板上的工业水水膜形成鼓泡接触,进行传质过程。泡罩上补充的工业水量与二级吸收塔的液位连锁。经过二级吸收塔吸收后的烟气温度降低至50~60℃。经过吸收后的稀酸液落入二级吸收塔下部的储槽中,储槽中大部分稀酸液在二级吸收塔内作为喷淋循环吸收液循环使用,作为喷淋循环吸收液循环使用。少部分进入一级吸收塔内,与一级吸收塔烟气冷凝出的水一起供急冷塔的急冷喷淋液使用。
6盐酸回收方法
从一级吸收塔下部储槽中抽取出来的盐酸经一级吸收塔换热器降温至40℃左右被送回一级吸收塔作为循环液对烟气降温使用;当一级吸收塔下部储槽中盐酸达到一定浓度(wt16%)后,经一级吸收塔换热器降温后的盐酸被输送至储酸罐中,由盐酸输送泵输送至界区外;
7SiO2回收方法
余热锅炉置换仓、旋风置换仓、急冷置换仓、布袋置换仓的出料,由水冷刮板输送机统一送入打包车间进行打包。
进一步地,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HCl气体、SiO2和微量氯气,因此在余热锅炉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结露和堵塞的特殊性。
(1)防止结露并遏制二噁英类有害物质的生成:本余热锅炉方案进行了多种工况的热力计算,保证在正常工作负荷范围内,其出口排烟不低于500℃,远远高于HCl的露点以上,不会产生结露;由于废气、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氯,而含氯废气在260~420℃时会有大量二噁英类有害物质生成。因此利用余热锅炉将烟气温度降低至500℃-550℃,之后通过急冷塔将烟气温度在1s时间内迅速降低到200℃左右,有效的遏制二噁英类有害物质的生成。
(2)密封:由于烟气中含有HCl,所以密封问题很重要,需保证含有HCl的高温烟气不泄漏到余热锅炉的外护板,以避免盐酸腐蚀。
(3)防止积灰:在余热锅炉布置有密封性良好的清灰装置。设置燃气脉冲吹灰系统,保证吹灰无死角,实现全自动连续的清灰。
进一步地,考虑到系统含有HCl,除下来的粉尘不能直接排放。所述余热锅炉下部吹灰器将SiO2粉末吹落掉落到灰斗中,灰斗下部的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卸料阀下部的膨胀节能解决连接管道的膨胀问题,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余热锅炉置换仓中,通过向余热锅炉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进行处理;余热锅炉置换仓置换后的SiO2等排放至水冷刮板输送机中。
所述旋风分离器下部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卸料阀下部膨胀节能解决连接管道的膨胀问题,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旋风置换仓中,通过向旋风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进行处理;旋风置换仓内的SiO2被置换后排放至至水冷刮板输送机中;
进一步地,所述急冷塔下部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急冷置换仓,通过向急冷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进行处理;急冷置换仓内的SiO2被置换后排放至至水冷刮板输送机中。
进一步地,经布袋除尘器分离下来的SiO2进入布袋置换仓,通过向布袋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布袋除尘器前烟气管道进行再次处理;通过置换仓内的SiO2被置换后排放至水冷刮板输送机中,进入打包车间;烟气从布袋除尘器排出后进入烟气HCl回收系统。
进一步地,盐酸回收阶段烟气降温后会析出大量的水,远大于满足使用要求浓度的盐酸产量,因此将一级吸收塔中的循环液引出一部分作为急冷塔喷淋水。急冷喷淋水不足的部分由二级吸收塔泡罩层补入。从泡罩层内进入的清水可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氯化氢等气体,之后由二级吸收塔进入一级吸收塔内,作为急冷喷淋水的补充,进入急冷塔对550℃烟气进行喷淋降温。
本发明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焚烧炉采用倒“L”型。炉头采用组合式燃烧器,安装在焚烧炉卧式段的前端,配备紫外线防爆火焰探测器、电点火器等。焚烧炉操作区距离地面较近,方便现场操作。烟道作为焚烧炉的一部分,使烟气停留时间在3s左右。
2.余热锅炉采用烟道式水管锅炉,用耐火材料做炉墙,炉膛内设置对流管束,高温烟气通过炉膛,将对流管束内流动的水加热汽化。集箱与炉墙相接处采用密封膨胀环,保证含有HCl的高温烟气不泄漏到余热锅炉的外护板,以避免盐酸腐蚀。在余热锅炉布置有密封性良好的清灰装置,即设置燃气脉冲吹灰系统,保证吹灰无死角,实现全自动连续的清灰。
3.采用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旋风分离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烟气净化设备,烟气中携带的在焚烧过程中生成的SiO2等粉尘在旋风分离器中利用离心力部分被分离出来,落入旋风分离器灰斗中。
4.采用干法收集燃烧生成的SiO2等粉尘,因烟气中含有HCl等腐蚀性气体,为避免随粉尘一起进入收集系统,在各收集灰斗的下方安装有对应的置换仓。通过向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等气体被置换出来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布袋除尘器前)。通过置换仓对收集来的粉末进行置换,之后进入水冷刮板输送机送入打包车间。
5.采用急冷塔将550℃烟气急冷至200℃。一级吸收塔下部储槽中的酸液由急冷喷淋泵抽取后通过急冷雾化喷枪由压缩空气雾化后喷入急冷塔中,与烟气混合在<1s的时间内烟气温度迅速降低至200℃,扼制二噁英类物质生成。
6.焚烧炉、余热锅炉、旋风分离器、急冷塔等内部侧敷设有内衬,外侧设置空心夹层。内衬的作用是防止烟气在壳体表面冷凝腐蚀壳体,钢壳体温度保持在150-160℃左右;设置空气夹层的作用是保证壳体的外壁温度<60℃。
7.布袋除尘器进一步地对烟气中SiO2等粉尘进行收集,使烟气可以达标排放,达到高效回收粉尘的目的。本布袋除尘器采用分室结构,分为6个室,在线监测布袋有无破损;且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可在线清灰在线更换布袋。
8.采用一级吸收塔和二级吸收塔两级吸收塔吸收HCl气体,前端使用旋风分离器及布袋除尘器对烟气中的气固进行分离,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SiO2等粉尘,且在一级吸收塔底部还可进行吸收沉淀。因此回收的盐酸含杂质较少。
9.从一级吸收塔下部储槽中出来的盐酸经石一级吸收塔换热器降温至40℃左右被送回一级吸收塔作为循环液使用;当一级吸收塔下部储槽中盐酸达到一定浓度(wt16%)后输送至储酸罐中,由盐酸输送泵送至界区外。二级吸收塔与一级吸收塔相连通,一级吸收塔的液位由二级吸收塔内的酸液进行补充。在二级吸收塔的上部的泡罩层补水,泡罩内布置有升气管,在泡罩和升气管之间形成回转空间,烟气通过升气管进入回转空间,以一定的速度从泡罩齿缝中喷入,与塔板上的工业水水膜形成鼓泡接触,有效地防止微量未溶于酸液的HCl、Cl2等气体从二级吸收塔逃逸出去。
10.因废液、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氯,焚烧中需要很好的控制氢氯比及氧气的量,减少氯气的生成,烟气处理中需提高对氯气的去除率。在碱洗塔中加入氢氧化钠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把烟气中的残余不多的HCl中和掉。碱洗塔中循环液控制在7-9,呈弱碱性,烟气中含有少量Cl2。只用氢氧化钠对烟气中的Cl2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完全将烟气中的Cl2吸收和去除。
为了减少氯气的产生和提高碱洗塔对烟气中Cl2的去除效率,在中和池中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氢钠,用于去除烟气中的Cl2,亚硫酸氢钠溶液具有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氯气极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烟气中氯气的目的。使烟气中酸性气体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流程如图1所示:
一、物料线:
进入废气缓冲罐1内的废气经废气增压风机2送入焚烧炉4炉头的组合燃烧器内;助燃风机3将空气送入焚烧炉4炉头的组合燃烧器内;
布袋用压缩空气缓冲罐28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布袋除尘器11上箱体对布袋除尘器进行反吹清灰。
二、烟气线:
废气、废液、天然气、空气在焚烧炉4内高温燃烧后产生的烟气经过余热锅炉5降温回收余热后,550℃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7进行气固分离,之后烟气进入急冷塔9喷淋降温至200℃,避免二噁英类物质的生成;急冷后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11进行高效的气固分离,除尘后200℃左右的烟气进入一级吸收塔14、二级吸收塔15进行盐酸回收,由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出来后50℃左右的烟气进入碱洗塔18进行酸碱中和反应,中和少量逃逸的酸性气体,之后达标的烟气经引风机19由烟囱21排放。
三、SiO2回收线:
余热锅炉5下部连接余热锅炉置换仓6;旋风分离器7下部连接旋风置换仓8;急冷塔9下部连接急冷置换仓10;布袋除尘器11下部连接布袋置换仓12,所有置换仓内收集的二氧化硅等粉尘经氮气置换后,置换出的含氯化氢的烟气进入后续烟气设备(布袋除尘器前),所有收集的二氧化硅等粉尘进入水冷刮板输送机13送入打包车间。
四、锅炉水循环线:
锅炉给水罐34中132℃的水经锅炉给水泵35送入汽包31中,再由汽包进入余热锅炉5的下集箱内,由下集箱分配到各水管中与烟气换热后,汽水混合物由上集箱回到汽包31中,在汽包内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出含水量很小的饱和蒸汽,由汽包主汽阀排出并送入分汽缸30中。
汽包31中排污水进入连续排污膨胀器36;余热锅炉5的排污水进入定期排污膨胀器37;连续排污膨胀器36与定期排污膨胀器37内的蒸汽回到锅炉给水罐34中再利用,污水则进入排污换热器38,换热后排入地沟。
通过加药装置29向汽包31内加药达到防止结垢的目的
五、急冷水、盐酸吸收回收线:
一级吸收塔14中的酸液由急冷喷淋泵25送入急冷塔9的雾化喷枪内,由压缩空气雾化后进入急冷塔对烟气进行降温吸收。
一级吸收塔14中的酸液经一级吸收循环泵26送入一级吸收塔换热器27内与循环冷却水进行换热降温后进入一级吸收塔作为循环喷淋液,与一级吸收塔内的烟气进行换热。
当酸液达到一定浓度后,经一级吸收塔换热器27降温后进入储酸罐32中,定期由盐酸输送泵33送出界区外。
二级吸收塔15中的酸液由二级吸收循环泵22送入二级吸收塔换热器23内与循环冷却水进行换热降温后进入二级吸收塔作为循环喷淋液,与二级吸收塔内的烟气进行换热。
高位水罐24向二级吸收塔15泡罩层补水。
六、脱酸处理线:
碱洗塔内喷淋水与烟气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后,循环液进入沉淀池中,沉淀后的清水进入中和池,向中和池内加入碱液和水,中和池的碱液溢流到清水池,清水池内的碱液由碱洗喷淋泵17喷入碱洗塔18中。当循环喷淋产生一定的含盐量时,沉淀池中的污水由碱洗污水引出泵20引出至污水处理厂。
因含有氯化氢等气体,考虑其水溶液具有挥发性,在水池上方加盖密封盖,气体则由排气风机16排至碱洗塔18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方法,采用实施例1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1投料
界区外的带压废液由管道送至焚烧炉4组合燃烧器内的废液雾化喷枪中,通过向雾化喷枪中通入压缩空气对废液进行雾化后喷入焚烧炉4内进行焚烧。
界区外的废气进入废气缓冲罐1,由废气增压风机2输送至组合燃烧器内的废气喷嘴中送入焚烧炉4内进行焚烧。
2焚烧
焚烧系统主要包括焚烧炉4、助燃风机3等。
焚烧炉4倒”L”型结构。炉头采用组合式燃烧器,配备紫外线防爆火焰探测器、电点火器等。工作弹性宽,运行平稳;火焰燃烧稳定,充满度好,燃烧效率高;操作简便、安全,达到国内外同类设备先进水平,保证整个装置稳定运行,炉体上的测量仪表及防腐材料等符合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燃烧器喷枪、喷嘴材质是耐高温氧化、耐腐蚀的特种合金材料。废气烧嘴采用扩散式烧嘴,多管平流式配风。点火方式为电点火,高能点火器先发火,直接点燃天然气,通过控制天然气量和助燃风量使焚烧炉4逐渐升温(按制定升温曲线进行升温)。为避免焚烧炉4钢壳体发生HCl露点腐蚀,通过耐火浇注料和保温混凝土传热后钢壳体的外壁温度保持在160℃左右,远高于HCl的露点腐蚀温度(100℃),钢壳体外部采用空气夹层以保证焚烧炉4外壁面温度<60℃。
废液和废气由组合式燃烧器进入焚烧炉4进行焚烧。根据计算,废液、废气在设计条件下的热值能达到稳定燃烧的条件,正常运行阶段不需要辅助燃料。天然气主要是进行点火、烘炉、升温操作、低负荷伴烧,在焚烧炉正常工况下仅作为长明灯使用。
3余热回收
余热锅炉5是余热回收系统的核心设备。从焚烧炉4出来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5把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回收,可以产生所需压力的饱和蒸汽并入厂区的蒸汽管网,同时将烟气降温至500~550℃。因此在焚烧系统中设置该设备,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从而降低运行成本;并且还能改善后续设备的工作条件,提高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HCl气体、微量Cl2和SiO2等粉末,因此在余热锅炉5的设计中必须考虑结露和堵塞的特殊性。
(1)防止结露并遏制二噁英类有害物质的生成:本余热锅炉5进行了多种工况的热力计算,保证在正常工作负荷范围内,其出口烟气温度不低于500℃,远远高于HCl的露点以上,不会产生结露;由于废气、废液中含有大量的氯,而含氯废气在260~420℃时会有大量二噁英类有害物质生成。因此利用余热锅炉5将烟气温度降低至500℃-550℃,之后通过急冷塔9将烟气温度在1s时间内迅速降低到200℃左右,有效的遏制二噁英类有害物质的生成。
(2)密封:由于烟气中含有HCl,所以密封问题很重要,需保证含有HCl的高温烟气不泄漏到余热锅炉5的外护板,以避免盐酸腐蚀。
(3)防止积灰:在余热锅炉5布置有密封性良好的清灰装置。即设置燃气脉冲吹灰系统,保证吹灰无死角,实现全自动连续的清灰。
除氧水通过锅炉给水泵35输送到锅炉汽包31内,随后通过下降管进入余热锅炉5各受热面内。锅水在受热面对流管束内蒸发产生蒸汽,受热面出口的汽水混合物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汽包31,在汽包31内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出含水量很小的饱和蒸汽,由汽包31主汽阀排出并送入分汽缸30。
汽包31内置匀汽孔板及缝隙式汽水分离器和喷射式给水分配管及排污管来改善蒸汽品质,可以使锅炉蒸汽含水率小于1%。在汽包31上布置液位计及平衡容器接口,每个接口可根据需要连接超温超压报警装置及连锁、远程水位显示装置、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连锁等,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来布置液位计,确保锅炉安全可靠运行。
本余热锅炉5及汽包31的污水送入定期排污膨胀器37、连续排污膨胀器36进行内减温、减压后,经排污换热器38换热后排入地沟中。
余热锅炉5下部设置有灰斗,通过吹灰器将SiO2粉末吹落掉落到灰斗中,灰斗下部设置有一台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卸料阀下部布置有膨胀节以解决下部连接管道的膨胀问题,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置换仓中,通过向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布袋除尘器前)进行处理。
4废气达标排放处理
因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iO2粉末,从余热锅炉5出来的500-550℃左右的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7,对烟气中的SiO2粉末进行分离。旋风分离器7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烟气净化设备,烟气中携带的在焚烧过程中生成的SiO2等粉尘在旋风分离器7中利用离心力被部分分离出来,落入旋风分离器7灰斗中。考虑到系统含有HCl,除下来的粉尘不能直接排放。旋风分离器7灰斗下部设置有一台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卸料阀下部布置有膨胀节以解决下部连接管道的膨胀问题,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置换仓中,通过向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
经过旋风分离器7分离除尘后的烟气进入急冷塔9,喷入的急冷水与烟气混合在<1s的时间内将烟气温度迅速降低至200℃,扼制二噁英类物质生成。急冷水喷入后变为水蒸汽。急冷塔9内侧敷设有内衬,外侧设置空心夹层。内衬的作用是防止烟气在壳体表面冷凝腐蚀壳体;设置空气夹层的作用是保证壳体的外壁温度<60℃。急冷塔9下部也设置有置换仓。作用及布置形式同于旋风分离器7下的置换仓。烟气中落下的SiO2等在置换仓内经过氮气置换出氯化氢气体后排放至水冷刮板输送机13中。本系统在盐酸回收阶段烟气降温后会析出大量的水,远大于所排放的达到一定浓度的盐酸产量,因此将一级吸收塔14中的酸液引出一部分做为急冷塔9急冷喷淋水。急冷喷淋水不足的部分由二级吸收塔15上部泡罩层补入。从泡罩层内进入的清水可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氯化氢等气体,之后由二级吸收塔(15)进入一级吸收塔(14)内,作为急冷喷淋水的补充,进入急冷塔(9)对550℃烟气进行喷淋降温。
急冷后200℃左右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11再次进行气固分离,以达到高效回收粉尘的目的。由于废液、废气中含氯较高,生成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氯化物等腐蚀性物质,因此本布袋除尘器11的布袋采用PTFE的材料,与烟气接触的框架及钢板采用耐腐蚀材料,确保布袋除尘器11的稳定、长期运行。本布袋除尘器11采用分室结构,本方案优选分为6个室,可在线清灰,且在不停炉的情况下在线更换布袋。经布袋除尘器11分离下来的SiO2等进入置换仓,通过向置换仓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布袋除尘器前烟气管道。收集来的粉末在置换仓进行置换后送入水冷刮板输送机13中,进入打包车间。烟气从布袋除尘器11排出后进入烟气HCl回收系统。
经一级吸收塔、二级吸收塔对烟气中HCl等进行回收后,烟气进入碱洗塔18,用碱液喷淋高效地对烟气进行最终的洗涤处理。碱液是由氢氧化钠和工业水配置而成,氢氧化钠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把烟气中的残余不多的HCl中和掉。碱洗塔18中循环液控制在7-9,呈弱碱性。烟气中含有少量Cl2。只用氢氧化钠对烟气中的Cl2效果十分有限,并不能完全将烟气中的Cl2吸收和去除。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如下:
Cl2+NaOH=NaCl+NaClO+H2O
NaClO不稳定,和盐酸反应:
NaClO+2HCl=NaCl+Cl2↑+H2O
因废液、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氯,焚烧中需要很好的控制氯气的生成,烟气处理中需提高对氯气的去除率。为了减少氯气的产生和提高碱洗塔对烟气中Cl2的去除效率,在中和池中加入一定量的亚硫酸氢钠,用于去除烟气中的Cl2,其化学反应如下:
Cl2+NaHSO3+NaOH=NaSO4+2H2O
亚硫酸氢钠溶液具有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氯气极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烟气中氯气的目的。使烟气中酸性气体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碱洗塔18排出的烟气温度大约为50-60℃由引风机19引出,经烟囱21高空达标排放。
废液、废气中不含有机氮元素,采用低氮燃烧器,燃烧产生少量的热力型氮氧化物。按捷里道维奇原理,当温度小于1500℃,热力型NOx生成量很小。理论上,燃烧温度在1250℃时,几乎不产生NOx。由于本系统处理的废气中含氯,生成的HCl相当于催化剂,对NOx的生成也有抑制作用;另外还有一级吸收塔14、二级吸收塔15、碱洗塔18对烟气中HCl及Cl2等进行吸收和碱液喷淋,酸性气体处理过程中也可以对氮氧化物进行一部分的脱除,实际排出的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
考虑到现场沉淀池、中和池、清水池刺激性气味较大,通过增设集气罩和排气风机16将反应池内的刺激性气体抽出送至碱洗塔18中。
5烟气HCl吸收
来自布袋除尘器11的200℃左右的烟气进入到一级吸收塔14上部石墨急冷段中,烟气与循环泵送来的雾状酸液直接接触。该酸液由塔顶部喷嘴雾化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均匀覆盖进入塔内的气体且与气体同向流动相接触换热和传质。两相在同流换热过程中,烟气直接与循环稀盐酸相接触发生传热传质过程。
(1)传热过程:烟气中的HCl被稀酸循环液吸收过程是放热反应,而稀酸循环液中水分的受热蒸发会吸收烟气中大量热能,同时循环稀酸液本身与烟气之间的显热传递,也使烟气的温度迅速降低。通过一级吸收塔14,使烟气温度从200℃降低至60℃左右。
(2)传质过程:烟气中HCl气体极易溶于稀盐酸。为了防止压力波动时产生的带有腐蚀性的盐酸雾液向一级吸收塔14进气口的管线反窜回流造成腐蚀,其气体入口管以及一级吸收塔14体采用耐盐酸腐蚀的石墨。从一级吸收塔14下部储槽中出来的盐酸经一级吸收塔换热器27降温至40℃左右后被送回一级吸收塔14作为循环液喷淋液;当盐酸达到一定浓度(wt16%)输送至储酸罐32存储。一级吸收塔14下部的另一部分酸液由急冷输送泵送入急冷塔9内作为喷淋液对烟气进行急冷降温。一级吸收塔14与二级吸收塔15相连,当一级吸收塔14液位低时,由二级吸收塔15中的酸液来补充,维持一级吸收塔14的正常工作液位。
经过旋风分离器7和布袋除尘器11进行气固分离后,烟气中仍携带有微量的SiO2粉末。SiO2粉末在一级吸收塔14中被冲洗下来沉积到一级吸收塔14下部的储槽中,当下部储槽中SiO2固体沉积一定量时开启储槽下部管道阀门将SiO2固体随少部分稀酸排放到沉淀池中。
一级吸收塔14吸收大部分HCl气体后,烟气进入二级吸收塔15中。二级吸收塔15内布置有喷淋层,通过循环泵对二级吸收塔下部储槽中的稀酸抽取进入喷淋层在吸收塔内进行喷淋吸收。烟气与循环酸液相向而行,烟气中的HCl气体溶解于稀酸液中,过饱和的水蒸汽冷凝为水。在最上层喷淋层上部布置有泡罩层。在泡罩层上由补充的25℃工业水形成一层水膜,泡罩内布置有升气管,在泡罩和升气管之间形成回转空间,烟气通过升气管进入回转空间,以一定的速度从泡罩齿缝中喷入,与塔板上的工业水水膜形成鼓泡接触,进行传质过程。泡罩上补充的工业水量与二级吸收塔的液位连锁。经过二级吸收塔15吸收后的烟气温度降低至50℃左右。经过吸收后的酸液落入二级吸收塔15下部的储槽中进行再循环,大部分稀酸液在二级吸收塔15中循环,作为喷淋循环酸液循环使用。少部分进入一级吸收塔14内,作为一级吸收塔14的液位补充,满足急冷塔9急冷喷淋用量。
6盐酸回收
从一级吸收塔14下部储槽中出来的盐酸经石墨换热器降温至40℃左右被送回一级吸收塔14作为循环液使用;当一级吸收塔14下部储槽中稀盐酸达到一定浓度(wt16%)后输送至储酸罐32中,由盐酸输送泵33送至界区外。
7SiO2回收
余热锅炉置换仓6、布袋置换仓12、旋风置换仓8、急冷置换仓10下部出口与水冷刮板输送机13相连,由水冷刮板输送机13统一送入打包车间进行打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焚烧炉(4)、余热锅炉(5)、旋风分离器(7)、急冷塔(9)、布袋除尘器(11)、一级吸收塔(14)、二级吸收塔(15)、碱洗塔(18)、引风机(19)和烟囱(21);
废气缓冲罐(1)通过废气增压风机(2)与焚烧炉(4)炉头的组合燃烧器连通;助燃风机(3)与焚烧炉(4)炉头的组合燃烧器连通;
所述一级吸收塔(14)的酸液出口通过急冷喷淋泵(25)与急冷塔(9)的喷枪连通;所述一级吸收塔(14)的酸液出口通过一级吸收循环泵(26)与一级吸收塔换热器(27)热媒入口连通,所述一级吸收塔换热器(27)热媒出口分别与一级吸收塔(14)和储酸罐(32)连通;
所述二级吸收塔(15)的酸液出口通过二级吸收循环泵(22)与二级吸收塔换热器(23)热媒入口连通,所述二级吸收塔换热器(23)热媒出口与二级吸收塔连通;高位水罐(24)与二级吸收塔(15)泡罩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4)为倒”L”型结构,炉头采用组合式燃烧器,炉头安装在焚烧炉卧式段的前端,炉头配备紫外线防爆火焰探测器、电点火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5)采用烟道式水管锅炉,用耐火材料做炉墙,炉膛内设置有对流管束;集箱与炉墙相接处采用密封膨胀环;所述余热锅炉(5)设置有燃气脉冲吹灰系统;所述余热锅炉(5)的燃气脉冲吹灰系统布置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5)下部连接余热锅炉置换仓(6);所述旋风分离器(7)下部连接旋风置换仓(8);所述急冷塔(9)下部连接急冷置换仓(10);所述布袋除尘器(11)下部连接布袋置换仓(12);所有置换仓下部出口均与水冷刮板输送机(1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4)、余热锅炉(5)、旋风分离器(7)、急冷塔(9)内侧敷设有内衬,外侧设置空心夹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水循环单元,所述锅炉水循环单元包括:加药装置(29)、分汽缸(30)、汽包(31)、锅炉给水罐(34)、连续排污膨胀器(36)、定期排污膨胀器(37)、排污换热器(38),所述加药装置(29)与汽包(31)连通,所述锅炉给水罐(34)通过锅炉给水泵(35)与汽包(31)连通,所述汽包(31)通过下降管与余热锅炉(5)的下集箱连通,所述汽包(31)通过引出管与余热锅炉(5)的上集箱连通,所述汽包(31)通过主汽阀与分汽缸(30)连通;所述汽包(31)的排污水出口与连续排污膨胀器(36)连通;所述余热锅炉(5)的排污水出口与定期排污膨胀器(37)连通;所述连续排污膨胀器(36)和定期排污膨胀器(37)的蒸汽出口与锅炉给水罐(34)连通,所述连续排污膨胀器(36)和定期排污膨胀器(37)的污水出口与排污换热器(38)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水池、中和池和沉淀池,所述碱洗塔(18)的底部与沉淀池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清液溢流至中和池,补充碱液管路与补水管路通入中和池内,所述中和池的碱液溢流至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13%碱液通过碱洗喷淋泵(17)与碱洗塔(18)连通,所述沉淀池通过碱洗污水引出泵(20)与后续污水处理工序连通;所述清水池、中和池和沉淀池上方加盖密封,加盖密封后通过排气风机(16)与碱洗塔(18)入口处连通。
8.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投料
界区外的带压废液由管道送至焚烧炉(4)组合燃烧器内的废液雾化喷枪中,通过向废液雾化喷枪中通入压缩空气对废液进行雾化后喷入焚烧炉(4)内进行焚烧;
界区外的废气进入废气缓冲罐(1),由废气增压风机(2)输送至组合燃烧器内的废气喷嘴中送入焚烧炉(4)内进行焚烧;
2)焚烧
废液和废气由组合式燃烧器进入焚烧炉(4)进行焚烧;
3)余热回收方法
从焚烧炉(4)出来的高温烟气,通过余热锅炉(5)把烟气中的大部分热量回收,产生的饱和蒸汽并入厂区的蒸汽管网,同时将烟气降温至500~550℃;
除氧水通过锅炉给水泵(35)输送到锅炉汽包(31)内,随后通过下降管进入余热锅炉(5)各受热面内;锅水在受热面管子内蒸发产生蒸汽,受热面出口的汽水混合物通过汽水引出管引入汽包(31),在汽包(31)内通过汽水分离器分离出含水量很小的饱和蒸汽,由汽包(31)主汽阀排出并送入分汽缸(30);
所述余热锅炉(5)的污水送入连续排污膨胀器(36),所述汽包内的污水送入定期排污膨胀器(37),经连续排污膨胀器(36)、定期排污膨胀器(37)进行内减温、减压的污水经排污换热器换(38)换热后排入地沟中;
4)废气达标排放处理方法
因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iO2粉末,从余热锅炉(5)出来的500-550℃的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7),对烟气中的SiO2粉末进行分离;烟气中携带的焚烧中生成的SiO2等粉尘在旋风分离器(7)中利用离心力被部分分离出来,落入旋风分离器(7)灰斗中;
经过旋风分离器(7)一级除尘分离后的烟气进入急冷塔(9),在急冷塔中与喷入的急冷水混合,急冷水与烟气混合在<1S的时间内烟气温度迅速降低至200℃,扼制二噁英类物质生成;急冷水喷入后变为水蒸汽;
经过急冷塔(9)急冷降温后,烟气进入二级除尘布袋除尘器(11)中,进一步对烟气进行气固分离,通过反吹清灰,使被捕集下来SiO2等粉尘落入布袋除尘器的灰斗中;
本发明采用一级吸收塔(14)、二级吸收塔(15)、碱洗塔(18)对烟气中HCl及Cl2进行吸收回收、酸碱中和反应,排出的烟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
碱洗塔(18)出来的烟气由引风机(19)引出,经烟囱(21)高空达标排放;
5)烟气HCl吸收方法
经过布袋除尘器(11)除尘后的烟气进入到一级吸收塔(14)上部石墨急冷段中,烟气与循环泵送来的雾状酸液直接接触;该酸液由一级吸收塔(14)顶部喷嘴雾化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均匀覆盖进入塔内的气体且与气体同向流动相接触换热和传质;
经过旋风分离器(7)和布袋除尘器(11)进行气固分离后烟气中仍携带有微量的SiO2粉末;SiO2粉末在一级吸收塔(14)中会被冲洗沉积到一级吸收塔(14)下部的储槽中,当下部储槽中SiO2固体沉积一定量时开启储槽下部管道阀门将SiO2固体随少部分稀酸排放到沉淀池中;
经过一级吸收塔(14)吸收大部分HCl气体后,烟气进入二级吸收塔(15)中。二级吸收塔(15)内布置有喷淋层,通过循环泵将二级吸收塔(15)底部储槽中的稀酸抽取至喷淋层,在二级吸收塔(15)内对烟气进行喷淋吸收;烟气与循环稀盐酸液相向而行,烟气中的HCl气体溶解于稀酸液中,过饱和的水蒸汽冷凝为水;经过二级吸收塔吸(15)收后的烟气温度降低至50~60℃;经过吸收后的稀酸液落入二级吸收塔(15)下部的储槽中;储槽中大部分稀酸液在二级吸收塔(15)内作为喷淋循环吸收液循环使用;少部分进入一级吸收塔内,与一级吸收塔(14)烟气冷凝出的水一起供急冷塔(9)的急冷喷淋液使用;
6)盐酸回收方法
从一级吸收塔(14)下部储槽中抽取出来的盐酸经一级吸收塔换热器(27)降温至40℃左右被送回一级吸收塔(14)作为循环液对烟气降温使用;当一级吸收塔(14)下部储槽中稀盐酸达到一定浓度后经一级吸收塔换热器(27)降温后的盐酸被输送至储酸罐(32)中,由盐酸输送泵(33)输送至界区外;
7)SiO2回收方法
余热锅炉置换仓(6)、旋风置换仓(8)、急冷置换仓(10)、布袋置换仓(12)的出料,由水冷刮板输送机(13)统一送入打包车间进行打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5)下部的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卸料阀下部的膨胀节能解决连接管道的膨胀问题,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余热锅炉置换仓(6)中,通过向余热锅炉置换仓(6)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进行处理;余热锅炉置换仓(6)内的SiO2被置换后排放至水冷刮板输送机(13)中;
所述旋风分离器(7)下部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卸料阀下部膨胀节能解决连接管道的膨胀问题,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旋风置换仓(8)中,通过向旋风置换仓(8)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进行处理;旋风置换仓(8)内的SiO2被置换后排放至水冷刮板输送机(13)中;
所述急冷塔(9)下部卸料阀定期对灰斗内的粉末进行卸料,灰斗中收集的粉末落到急冷置换仓(10),通过向急冷置换仓(10)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烟道内进入后续设备进行处理;急冷置换仓(10)内的SiO2被置换后排放至水冷刮板输送机(13)中;
经布袋除尘器(11)分离下来的SiO2进入布袋置换仓(12),通过向布袋置换仓(12)内通入压缩氮气使SiO2粉末中夹带的HCl气体被置换出送回布袋除尘器前烟气管道进行再次处理;布袋置换仓(12)内的SiO2被置换后排放至水冷刮板输送机(1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盐酸回收阶段烟气降温后会析出大量的水,远大于满足使用要求浓度的盐酸产量,因此将一级吸收塔(14)中的循环液引出一部分作为急冷塔喷淋水;急冷喷淋水不足的部分由二级吸收塔(15)泡罩层补入;从泡罩层内进入的清水可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氯化氢等气体,之后由二级吸收塔(15)进入一级吸收塔(14)内,作为急冷喷淋水的补充,进入急冷塔(9)对550℃烟气进行喷淋降温。
CN202111539601.6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4135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9601.6A CN114135880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9601.6A CN114135880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5880A true CN114135880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2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9601.6A Pending CN114135880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58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1371A (zh) * 2022-07-04 2022-09-06 许景祎 一种废塑料裂解制油方法
CN116412403A (zh) * 2023-04-19 2023-07-11 江苏桓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三废焚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11371A (zh) * 2022-07-04 2022-09-06 许景祎 一种废塑料裂解制油方法
CN115011371B (zh) * 2022-07-04 2024-01-26 许景祎 一种废塑料裂解制油方法
CN116412403A (zh) * 2023-04-19 2023-07-11 江苏桓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三废焚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58623B (zh) 一种高含盐高含氯有机废液焚烧环保节能排放系统
CN109654515B (zh) 一种有机硅含氯有机废气、废液资源化环保处理系统
CN114135880A (zh)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9458622A (zh) 一种丙烯腈含盐有机废液及废气焚烧环保节能排放系统
WO2016086826A1 (zh) 用于从窑法磷酸工艺的出窑烟气中制磷酸的改进型设备及制磷酸的工艺
CN108870405A (zh) 一种危险废物收集处置工艺
CN110038371A (zh) 等离子体气化熔融危险废弃物处置系统及工艺
CN106244175A (zh) 烟气高温碳还原脱硝和热能回收装置
CN106755718A (zh) 转炉炼钢产生的烟气废热利用和除尘一体化系统及工艺
CN211260830U (zh) 一种高含盐含氯有机废液零排放资源化利用系统
CN206337286U (zh) 转炉炼钢产生的烟气废热利用和除尘一体化系统
CN102679368B (zh) 含氯含硅废弃物悬浮态流化焚烧水解系统及方法
CN110360577A (zh) 一种含氯废液焚烧处理系统
CN212999146U (zh) 一种实现高纯度磷回收的磷蒸汽除尘装置
CN213956022U (zh) 回转窑烟气处理系统
CN105546552B (zh) 树脂类危废流化床高温焚烧净化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216481006U (zh) 一种有机硅废气废液资源化焚烧环保处理系统
CN209415472U (zh) 一种高含盐高含氯有机废液焚烧环保节能排放系统
CN209415471U (zh) 一种丙烯腈含盐有机废液及废气焚烧环保节能排放系统
CN112902196A (zh) 一种高含盐含氯有机废液零排放资源化利用系统
CN103423752A (zh) 带回收氟化氢的焚烧工艺
CN212327906U (zh) 一种锂电池废液资源化环保处理系统
CN205717230U (zh)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CN113731140A (zh) 一种锂电池废液资源化环保处理系统及工艺流程
CN209605177U (zh) 一种有机硅含氯有机废气、废液资源化环保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