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34933A -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34933A
CN114134933A CN202111472607.6A CN202111472607A CN114134933A CN 114134933 A CN114134933 A CN 114134933A CN 202111472607 A CN202111472607 A CN 202111472607A CN 114134933 A CN114134933 A CN 1141349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r wall
prefabricated shear
prefabricated
pil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26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磊
张忆州
刘晨晨
高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1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1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1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1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26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349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349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349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的位置开挖桩槽,并在桩槽内浇筑成型底桩;S2、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的位置开挖形成填充槽;向填充槽内吊装最下层预制剪力墙,并固定连接最下层吊装预制剪力墙与底桩;然后,向填充槽内吊装下一块预制剪力墙,并将其下侧与下层预制剪力墙上侧固定连接;S3、土体开挖,进行层结构成型施工,层结构包括采用混凝土现浇制成的现浇筑结构,并使得预制剪力墙与层结构连接;依次进行各层土体开挖,重复进行各层结构成型施工,直至底层完工。本申请具有减弱基坑对应地下结构各个部分的位置产生的变形,缩短剪力墙的施工周期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剪力墙逆作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逆作法是一种常规的施工方法,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立柱,作为底板封底施工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开挖土方至第一层地下室底面标高,并完成该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完成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在完成地下第一层时,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可同时完成,且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
相关技术中,对于地下各层的剪力墙的施工,均是采用顺作法施工,即先完成地下各层的梁板楼面结构,然后在各层梁板楼面结构上进行剪力墙的施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采用传统的顺作法去进行剪力墙的施工,相应的施工工期较长;且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地下结构对地上各层结构的承载力较大,随着基坑的开挖,将使得基坑对应地下结构各个部分的位置产生较大的变形,进而影响周边环境,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顺作法进行剪力墙施工周期较长、且地下结构的对地上各层结构的承载力较大并致使基坑对应地下结构各个部分的位置产生较大的变形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桩基础建设,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的位置,从上向下开挖,并形成桩槽,并在桩槽内浇筑成型底桩;
S2、剪力墙安装,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的位置,从上向下开挖,开挖至底桩位置,并形成填充槽;
向填充槽内吊装最下层预制剪力墙,并固定连接最下层吊装预制剪力墙与底桩;
然后,向填充槽内吊装下一块预制剪力墙,并将其下侧与下层预制剪力墙上侧固定连接;依次向填充槽内吊装预制剪力墙,并重复进行预制剪力墙的安装;
S3、层结构施工,进行第一层土体开挖,第一层土体开挖完毕后,进行层结构成型施工,层结构包括采用混凝土现浇制成的现浇筑结构,并使得预制剪力墙与层结构连接;
依次进行各层土体开挖,重复进行各层结构成型施工,直至底层完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率先开挖桩槽,并成型底桩,用于支承预制剪力墙,保证剪力墙的稳定性,并减少剪力墙安装后下沉的情况发生;之后,开挖填充槽,并依次吊装预制剪力墙;最后,对建筑地下层的各层土体开挖,并随之建筑各层层结构,当顶层层结构或地表第一层地面结构建筑完毕后,剪力墙本身能够对建筑的上层结构进行支撑,并分担其他地下结构的承载压力,有助于减弱基坑对应地下结构各个部分的位置产生的变形。
同时,建筑地下各层的剪力墙采用预制剪力墙一次完工,相比于各层逐个安装,效率更高,有助于缩短剪力墙的施工周期。
优选的,在S1中,底桩形成后,在底桩顶部设置防护壳;
在S2中,填充槽成型后,拆除底桩顶部的防护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防护壳对底桩底部进行防护,减少在开挖填充槽时损害底桩底部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底桩的上侧预留有桩基连接钢筋,位于最下侧的所述预制剪力墙的下侧预留有凹槽,所述桩基连接钢筋探入至凹槽内;
然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凹槽并固定连接预制剪力墙和底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混凝土浇筑凹槽,将桩基连接钢筋连接于预制剪力墙,有助于保证预制剪力墙与底桩连接的紧密性,并有助于保证预制剪力墙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的,位于最下层的所述预制剪力墙的下侧设置有定位孔口,所述桩基连接钢筋的上侧穿入至定位孔口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桩基连接钢筋穿入定位孔口内,有助于实现对预制墙的定位,并有助于提升预制剪力墙与底桩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优选的,在S2中,在开挖填充槽之前,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位置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插打定位柱,并在两定位柱之间开挖填充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率先在建筑地面插打定位柱,一方面,可对填充槽的开挖进行定位和限位;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填充槽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向内倒塌的情况发生,有助于提升填充槽侧壁的稳定性;另外,也可以对预制剪力墙的安装进行定位,提升预制剪力墙安装的便捷性。
优选的,两所述定位柱相互相近的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嵌槽,所述预制剪力墙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嵌入至嵌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剪力墙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嵌入嵌槽内,一方面,对预制剪力墙的安装进行定位和限位,有助于提升预制剪力墙安装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预制剪力墙安装后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S2中,每一块预制剪力墙安装中,均需在预制剪力墙与定位柱之间注浆,并连接预制剪力墙与定位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制剪力墙与定位柱之间注浆,有助于提升预制剪力墙与定位柱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S2中,任何一组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之间均通过注浆使两块预制剪力墙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之间注浆,有助于保证两块剪力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紧密性。
优选的,任何一组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中,其中一块预制剪力墙向另外一块一侧预留设置有连接插筋,另外一块预制剪力墙靠近连接插筋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洞,所述连接插筋穿入插接孔洞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连接插筋穿入插接孔洞,进一步连接两块相邻的预制剪力墙,有助于提升两块剪力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紧密性。
优选的,所述预制剪力墙对应各层层结构位置预留有横向连接钢筋,所述横向连接钢筋连接于各层现浇筑结构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预制剪力墙上的横向连接钢筋连接于对应层现浇筑结构内,有助于提升预制剪力墙与各层层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紧密性,并有助于提升预制剪力墙安装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底桩支撑预制剪力墙,且将预制剪力墙的最上侧与建筑地下顶层层结构连接,有助于减弱基坑对应地下结构各个部分的位置产生的变形,且有助于缩短剪力墙的施工周期;
借助桩基连接钢筋穿入凹槽内且经混凝土浇筑连接,并将混凝土预制墙宽度方向的两侧嵌入至两个定位柱的嵌槽内,以及由连接插筋穿入插接孔洞连接两相邻的预制剪力墙,有助于提升预制剪力墙安装的稳定性;
综合利用桩基连接钢筋与定位孔口插接配合,并将混凝土预制墙宽度方向的两侧嵌入至两个定位柱的嵌槽内,从而实现对预制剪力墙安装的定位作业,并有助于提升对预制墙安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预制剪力墙安装后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防护壳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剪力墙和定位柱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主要体现结构梁和预制剪力墙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底桩;11、桩基连接钢筋;2、防护壳;21、吊装环;3、定位柱;31、嵌槽;4、预制剪力墙;41、凹槽;42、定位孔口;43、连接插筋;44、插接孔洞;45、横向连接钢筋;5、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桩基础建设,参见图1和图2,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的位置,采用旋挖机,从上向下开挖,并形成桩槽;然后采用吊机向桩槽底部吊装钢筋笼架,随后采用导管引导的方式向桩槽底部浇筑混凝土,经凝固形成底桩1;最后,在底桩1的上侧罩设防护壳2,对底桩1的上侧进行保护。需要指出的是,底桩1的数量根据建筑地下结构的深度进行设计,随着建筑地下结构的深度越深,可以适当设置较多的底桩1,反之对应减少底桩1的数量;至于本实施例中,对单面预制剪力墙4起支撑作用的底桩1的数量为两个,且间隔设置。
其中,钢筋笼架包括桩基连接钢筋11,且桩基连接钢筋11裸露于底桩1混凝土本体的上侧。防护壳2呈一端封闭的圆筒状,本实施例中,防护壳2采用混凝土支撑,其封闭一侧的外壁设置有吊装环2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壳2也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
S2、剪力墙安装:
S2.1、参见图1和图3,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位置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竖直插打定位柱3,定位柱3深度深于建筑最底层深度。其中,两根定位柱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嵌槽31。
S2.2、在对应剪力墙位置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定位之间,采用成槽机,从上向下开挖,开挖至底桩1位置,并形成填充槽。需要指出的是,在挖设填充槽底部时,应当避免损害底桩1的情况发生。
S2.3、采用吊机将防护壳2吊出并脱离底桩1,然后向填充槽内吊装最下层预制剪力墙4,且使得预制剪力墙4宽度方向的两侧嵌入至嵌槽31内,并使得预制剪力墙4的下侧与底桩1抵接。
其中,最下层预制剪力墙4的下侧面开设有凹槽41,凹槽41对应桩基连接钢筋11设置,且凹槽41的底壁竖直向上开设有定位孔口42。底桩1上的桩基连接钢筋11一次穿入凹槽41并插入定位孔口42。
然后,采用在预制剪力墙4上预留孔道方式,通过预留孔道向凹槽41注浆(即灌注混凝土砂浆),使得预制剪力墙4与底桩1成为整体。其中,可以采用上下贯穿剪力墙的预留孔道对凹槽41进行灌浆,更为方便。同时,向最下层预制剪力墙4与定位柱3之间注浆,连接定位柱3和预制剪力墙4。
S2.4、最下层预制剪力墙4与底桩1、最下层预制剪力墙4与定位柱3连接稳定后,向填充槽内吊装下一块预制剪力墙4,并将其下侧与下层预制剪力墙4上侧连接,并向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4之间注浆,向预制剪力墙4与定位柱3之间注浆;待位于下侧的预制剪力墙4稳定后,依次向填充槽内吊装后续的预制剪力墙4,并重复进行预制剪力墙4的安装,直至预制剪力墙4安装完毕;
其中,任何一组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4中,其中一块预制剪力墙4向另外一块一侧预留设置有连接插筋43,另外一块预制剪力墙4靠近连接插筋43的一侧预留插接孔洞44,连接插筋43穿入插接孔洞44内。需要指出的是,本示例中,插接孔洞44设置在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4中的上侧预制剪力墙4,连接插筋43设置于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4中的下侧预制剪力墙4。通过这种方式,采用预制墙上预留孔道方式,能够较为容易的向插接孔洞44内和两块预制剪力墙4之间注浆,并且,可以采用上下贯穿剪力墙的预留孔道对插接孔洞44和两块预制剪力墙4之间注浆。
S3、层结构施工,参见图4,进行第一层土体开挖,第一层土体开挖完毕后,进行层结构成型施工,层结构包括采用混凝土现浇制成的现浇筑结构,并使得预制剪力墙4与层结构连接;依次进行各层土体开挖,重复进行各层结构成型施工,直至底层完工。
其中,预制剪力墙4对应各层层结构位置预留有横向连接钢筋45。层结构的现浇筑结构为结构梁5,且横向连接钢筋45被浇筑于结构梁5内。
具体的,各层土体挖方完毕后,适当向下超挖一定深度,留出足够空间搭设模板支架,施工地下室区域结构梁5,待梁体强度形成后,施工地下室区域结构楼板,楼板留置部分区域作为出土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所记载的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是建立于连续墙、桩基础完工的建筑区域,属于整体建筑逆作法施工的一部分,也属于独立的预制剪力墙施工方法。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桩基础建设,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的位置,从上向下开挖,并形成桩槽,并在桩槽内浇筑成型底桩(1);
S2、剪力墙安装,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的位置,从上向下开挖,开挖至底桩(1)位置,并形成填充槽;
向填充槽内吊装最下层预制剪力墙(4),并固定连接最下层吊装预制剪力墙(4)与底桩(1);
然后,向填充槽内吊装下一块预制剪力墙(4),并将其下侧与下层预制剪力墙(4)上侧固定连接;依次向填充槽内吊装预制剪力墙(4),并重复进行预制剪力墙(4)的安装;
S3、层结构施工,进行第一层土体开挖,第一层土体开挖完毕后,进行层结构成型施工,层结构包括采用混凝土现浇制成的现浇筑结构,并使得预制剪力墙(4)与层结构连接;
依次进行各层土体开挖,重复进行各层结构成型施工,直至底层完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中,底桩(1)形成后,在底桩(1)顶部设置防护壳(2);
在S2中,填充槽成型后,拆除底桩(1)顶部的防护壳(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桩(1)的上侧预留有桩基连接钢筋(11),位于最下侧的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下侧预留有凹槽(41),所述桩基连接钢筋(11)探入至凹槽(41)内;
然后采用混凝土浇筑凹槽(41)并固定连接预制剪力墙(4)和底桩(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层的所述预制剪力墙(4)的下侧设置有定位孔口(42),所述桩基连接钢筋(11)的上侧穿入至定位孔口(4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在开挖填充槽之前,在建筑地面对应剪力墙位置长度方向的两侧均插打定位柱(3),并在两定位柱(3)之间开挖填充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定位柱(3)相互相近的一侧均沿竖直方向开设有嵌槽(31),所述预制剪力墙(4)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嵌入至嵌槽(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每一块预制剪力墙(4)安装中,均需在预制剪力墙(4)与定位柱(3)之间注浆,并连接预制剪力墙(4)与定位柱(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任何一组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4)之间均通过注浆使两块预制剪力墙(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任何一组上下相邻的两块预制剪力墙(4)中,其中一块预制剪力墙(4)向另外一块一侧预留设置有连接插筋(43),另外一块预制剪力墙(4)靠近连接插筋(43)的一侧开设有插接孔洞(44),所述连接插筋(43)穿入插接孔洞(4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剪力墙(4)对应各层层结构位置预留有横向连接钢筋(45),所述横向连接钢筋(45)连接于对应层现浇筑结构内。
CN202111472607.6A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41349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2607.6A CN114134933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2607.6A CN114134933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34933A true CN114134933A (zh) 2022-03-04

Family

ID=8038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2607.6A Pending CN114134933A (zh) 2021-12-06 2021-12-06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3493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7644A (ja) * 1996-09-03 1998-03-24 Maeda Corp 耐震杭基礎工法
CN104018518A (zh) * 2014-05-30 2014-09-03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预制式地下连续墙以及施工地下室外墙和楼板的方法
CN204185845U (zh) * 2014-11-06 2015-03-04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桩板墙支护结构
CN109518696A (zh) * 2018-11-02 2019-03-26 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配式短肢地下连续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77644A (ja) * 1996-09-03 1998-03-24 Maeda Corp 耐震杭基礎工法
CN104018518A (zh) * 2014-05-30 2014-09-03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预制式地下连续墙以及施工地下室外墙和楼板的方法
CN204185845U (zh) * 2014-11-06 2015-03-04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桩板墙支护结构
CN109518696A (zh) * 2018-11-02 2019-03-26 东通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装配式短肢地下连续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84542B2 (ja) 地盤変形防止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地中構造物構築方法
CN112554198B (zh) 紧邻高层建筑物的深基坑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3550322A (zh)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JP2000352296A (ja) 地下構造物直下の通路の形成方法
CN111236259A (zh) 组合式格构形预制桩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339582U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组合斜向支撑
CN217419736U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修建的补偿式施工结构
CN114134933A (zh) 一种预制剪力墙逆作施工方法
CN111894036B (zh) 一种条形基础建筑物增设地下室的施工方法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KR20050113450A (ko) 가설보조기둥을 이용한 철근콘크리트 역타설 지하구조물축조 공법
CN112942377A (zh) 一种新型支撑抗剪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72363A (zh) 一种位于既有建构筑物地下空间的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JP4675101B2 (ja) コンクリート杭と基礎スラブ又は基礎梁との半剛接合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2021134522A (ja) 地下構造体施工方法
CN215441921U (zh) 一种新型支撑抗剪结构
CN113106979B (zh) 上盖基坑的挖掘方法及上盖增层的施工方法
CN114622568B (zh) 兼具基坑支挡和地下室抗浮的桩顶结构施工方法
CN115262568B (zh) 基于零场地深基坑的加深支护和开挖施工方法
CN205557573U (zh) 一种地下建筑物
CN114622569B (zh) 兼具基坑支挡和地下室抗浮的桩顶结构
CN220579971U (zh) 一种可兼做抗浮压顶的异形桩
CN220377311U (zh) 一种三角形框格支撑排桩基坑支护结构
CN217896702U (zh) 跌水井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