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0322A -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0322A
CN113550322A CN202110778456.0A CN202110778456A CN113550322A CN 113550322 A CN113550322 A CN 113550322A CN 202110778456 A CN202110778456 A CN 202110778456A CN 113550322 A CN113550322 A CN 113550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foundation
soil
concrete
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845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顺利
王金钟
苏善军
周亚辉
刘亚龙
李伟强
王理想
顾欢
黄江川
吴一凡
闻天翼
路三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Jianzo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Jianzo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Jianzo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Founda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Jianzong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845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503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550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03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0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lowering level of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该体系由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构成;所述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的两侧冠梁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梁相连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保证两个基坑围护体系能协调变形;所述B基坑围护体系中的B基坑与A基坑围护体系中的A基坑相临侧设置斜抛撑。本发明采用两基坑围护桩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梁相连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能够解决现有基坑结构存在的在基坑相距较近且开挖深度不一致时,紧邻基坑开挖产生的内力与变形会相互影响,相互叠加,造成支护体系失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形式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基坑施工中,基坑围护工程作为一项临时工程,既保证了围护结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还通过对周围土体变形的控制,保证了工程中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的安全。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进行,由于中心区域场地狭小而导致基坑紧邻的情况越来越多。一方面基坑工程具有时间和空间效应,另一方面紧邻基坑各自拥有独立的支护体系和开挖方案,单独分析单个基坑受力状况时,没有考虑到与紧邻基坑受力协调和变形协调问题,这样的支护体不能较好适应紧邻深浅基坑围护的工况。基坑相距较近且开挖深度不一致时,紧邻基坑开挖产生的内力与变形会相互影响,相互叠加,此时支护体系稳定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研究紧邻基坑开挖卸荷的支护体系对指导紧邻基坑安全稳定开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提出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形式及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由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构成;所述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的两侧冠梁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梁相连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保证两个基坑支护体系能协调变形;所述B基坑围护体系中的B基坑与A基坑围护体系中的A基坑相临侧设置斜抛撑。
进一步,所述A基坑围护体系包括A基坑、混凝土压顶梁、三轴搅拌桩、钢立桩、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支撑、钢立柱、止水钢板、连梁、留土区域S1;所述A基坑的钻孔灌注桩上端连接混凝土压顶梁,混凝土压顶梁之间增设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与钢立柱连接,A基坑中设置留土区域S1,且留土区域S1设置混凝土护坡。
进一步,所述B基坑围护体系包括B基坑、混凝土压顶梁、连梁、斜抛撑、三轴搅拌桩、H型钢、砼传力带、砼牛腿、留土区域S2;所述B基坑靠近A基坑处采用三轴搅拌桩内插H型钢,顶部连接混凝土压顶梁,B基坑底部与混凝土压顶梁之间增设斜抛撑,且斜抛撑与B基坑底部之间通过砼牛腿连接,B基坑靠近三轴搅拌桩一侧内设置留土区域S2,且留土区域S2设置混凝土护坡,用以抵抗一部分土压力和来自A基坑支撑上传来的轴力。
进一步,所述A基坑开挖深度大于B基坑开挖深度。
进一步,所述A基坑和B基坑中间范围内自然地坪整平至与两侧基坑压顶梁相平。
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场地平整,施工硬地坪后进行A基坑围护桩、搅拌桩、立柱桩及钢立柱等围护结构的施工,进行B基坑搅拌桩等围护结构施工;
步骤2:待A、B基坑围护桩、搅拌桩等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A、B基坑降水井,进行基坑开挖前预降水;
步骤3:A、B基坑局部浅层卸土,A、B基坑土方开挖至压顶梁底标高,浇筑压顶梁;
步骤4:在A基坑与B基坑紧邻侧采用留土开槽架设方式进行连梁施工,连接A、B压顶梁,使A、B基坑围护桩相连为整体,形成双排桩结构;
步骤5:B基坑压顶梁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B基坑与A基坑紧邻侧采用留土开槽架设方式进行B基坑斜抛撑施工;
步骤6:A基坑浇筑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待A坑第一道支撑系统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A基坑坑内除留土区域S1,土方向下分区、分块、分层开挖至基底,浇筑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7:B基坑除留土区域S2外进行土方向下分区、分块、分层开挖至基底,浇筑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进行B基坑坑中留土区域S2留土土方开挖,B坑留土区域S2开挖至基底后施工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8:进行A基坑坑中留土区域S1的留土土方开挖,留土区域S1开挖至基底后施工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9:A、B基坑完成地下室整体结构施工,基坑围护与地下室外墙间密实回填;
步骤10:待回填密实完成后,拔除搅拌桩中的型钢,并对型钢拔除后形成的空隙采取注浆填充措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两基坑围护桩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梁相连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能够解决现有基坑结构存在的在基坑相距较近且开挖深度不一致时,紧邻基坑开挖产生的内力与变形会相互影响,相互叠加,造成支护体系失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示意图;
图2为A基坑围护剖面图;
图3为B基坑围护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由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构成。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中间范围内自然地坪整平至与两侧基坑压顶梁相平,且两侧冠梁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梁9相连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连梁需要有足够刚度用来传递轴力,保证两个基坑支护体系能协调变形;B基坑与A基坑相临侧设置斜抛撑。
如图2所示,A基坑围护体系包括A基坑20、混凝土压顶梁1、三轴搅拌桩2、钻孔灌注桩3、混凝土支撑4、钢立柱7、止水钢板8、连梁9、留土区域S1。A基坑的钻孔灌注桩3上端连接混凝土压顶梁1,混凝土压顶梁1之间增设混凝土支撑4,混凝土支撑4与钢立柱7连接,A基坑中设置留土区域S1。
如图3所示,B基坑围护体系包括B基坑21、混凝土压顶梁6、连梁9、斜抛撑10、三轴搅拌桩11、H型钢12、砼传力带13、砼牛腿14、留土区域S2。B基坑靠近A基坑处采用三轴搅拌桩11内插H型钢12,顶部连接混凝土压顶梁6,B基坑底部与混凝土压顶梁6之间增设斜抛撑10,且斜抛撑10与B基坑底部之间通过砼牛腿14连接,B基坑靠近三轴搅拌桩11一侧内设置留土区域S2,用以抵抗一部分土压力和来自A基坑支撑上传来的轴力。
A基坑20开挖深度较深;B基坑21开挖深度较浅。开挖原则是“先深后浅”,故应先进行A基坑开挖,后进行B基坑开挖。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特点:
(1)A基坑留土区域S1的留土用以抵抗一部分土压力进而减少A基坑支撑上的轴力;
(2)B基坑留土区域S2的留土用以抵抗一部分土压力和来自A基坑支撑上传来的轴力;
(3)两块基坑中间范围内自然地坪整平至与两侧基坑压顶梁相平,且两侧冠梁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梁相连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连梁需要有足够刚度用来传递轴力,保证两个基坑支护体系能协调变形;
(4)B基坑和A基坑相临侧设置斜抛撑;
(5)两基坑之间降水井需一直开启,直至A基坑B1板浇筑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封井;
(6)A、B基坑挖土步序为①先挖A基坑非留土区域土方②施工A基坑垫层和底板③再开挖B基坑非留土区域④施工B基坑垫层和底板⑤然后开挖B基坑留土区域S2⑥施工B基坑B0板⑦最后开挖A基坑留土区域S1。
本发明的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场地平整,施工硬地坪后进行A基坑围护桩、搅拌桩、立柱桩及钢立柱等围护结构的施工。进行B基坑搅拌桩等围护结构施工。
步骤2:待A、B基坑围护桩、搅拌桩等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A、B基坑降水井,进行基坑开挖前预降水。
步骤3:A、B基坑局部浅层卸土,A、B基坑土方开挖至压顶梁底标高,浇筑压顶梁。
步骤4:在A基坑与B基坑紧邻侧采用留土开槽架设方式进行连梁施工,连接A、B压顶梁,使A、B基坑围护桩相连为整体,形成双排桩结构。
步骤5:B基坑压顶梁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B基坑与A基坑紧邻侧采用留土开槽架设方式进行B基坑斜抛撑施工。
步骤6:A基坑浇筑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待A坑第一道支撑系统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A基坑坑内除S1留土区域,土方向下分区、分块、分层开挖至基底,浇筑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7:B基坑除S2留土区域外进行土方向下分区、分块、分层开挖至基底,浇筑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进行B基坑坑中留土区域S2留土土方开挖,B坑留土区域S2开挖至基底后施工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8:B基坑底板完成区域向上施工板B0。
步骤9:进行A基坑坑中S1留土土方开挖,A坑S1留土区域开挖至基底后施工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10:A坑向上施工B1层结构及换撑板带。
步骤11:A基坑的板B1及换撑板带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向上施工地下室结构。
步骤12:A、B基坑完成地下室整体结构施工,基坑围护与地下室外墙间密实回填。
步骤13:待回填密实完成后,拔除搅拌桩中的型钢,并对型钢拔除后形成的空隙采取注浆填充等措施。

Claims (6)

1.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由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A基坑围护体系和B基坑围护体系的两侧冠梁通过钢筋混凝土连梁相连形成双排桩围护结构,保证两个基坑支护体系能协调变形;所述B基坑围护体系中的B基坑与A基坑围护体系中的A基坑相临侧设置斜抛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A基坑围护体系包括A基坑、混凝土压顶梁、三轴搅拌桩、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支撑、钢立柱、止水钢板、连梁、留土区域S1;所述A基坑的钻孔灌注桩上端连接混凝土压顶梁,混凝土压顶梁之间增设混凝土支撑,混凝土支撑与钢立柱连接,A基坑中设置留土区域S1,且留土区域S1设置混凝土护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B基坑围护体系包括B基坑、混凝土压顶梁、连梁、斜抛撑、三轴搅拌桩、H型钢、砼传力带、砼牛腿、留土区域S2;所述B基坑靠近A基坑处采用三轴搅拌桩内插H型钢,顶部连接混凝土压顶梁,B基坑底部与混凝土压顶梁之间增设斜抛撑,且斜抛撑与B基坑底部之间通过砼牛腿连接,B基坑靠近三轴搅拌桩一侧内设置留土区域S2,且留土区域S2设置混凝土护坡,用以抵抗一部分土压力和来自A基坑支撑上传来的轴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A基坑围护体系中的A基坑开挖深度大于A基坑围护体系中的B基坑开挖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A基坑和B基坑中间范围内自然地坪整平至与两侧基坑压顶梁相平。
6.一种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1:场地平整,施工硬地坪后进行A基坑围护桩、搅拌桩、立柱桩及钢立柱等围护结构的施工,进行B基坑搅拌桩等围护结构施工;
步骤2:待A、B基坑围护桩、搅拌桩等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工A、B基坑降水井,进行基坑开挖前预降水;
步骤3:A、B基坑局部浅层卸土,A、B基坑土方开挖至压顶梁底标高,浇筑压顶梁;
步骤4:在A基坑与B基坑紧邻侧采用留土开槽架设方式进行连梁施工,连接A、B压顶梁,使A、B基坑围护桩相连为整体,形成双排桩结构;
步骤5:B基坑压顶梁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在B基坑与A基坑紧邻侧采用留土开槽架设方式进行B基坑斜抛撑施工;
步骤6:A基坑浇筑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系统,待A坑第一道支撑系统形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A基坑坑内除留土区域S1,土方向下分区、分块、分层开挖至基底,浇筑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7:B基坑除留土区域S2外进行土方向下分区、分块、分层开挖至基底,浇筑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进行B基坑坑中留土区域S2留土土方开挖,B坑留土区域S2开挖至基底后施工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8:进行A基坑坑中留土区域S1的留土土方开挖,留土区域S1开挖至基底后施工垫层、基础底板及周边换撑板带;
步骤9:A、B基坑完成地下室整体结构施工,基坑围护与地下室外墙间密实回填;
步骤10:待回填密实完成后,拔除搅拌桩中的型钢,并对型钢拔除后形成的空隙采取注浆填充措施。
CN202110778456.0A 2021-07-09 2021-07-09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5503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456.0A CN113550322A (zh) 2021-07-09 2021-07-09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8456.0A CN113550322A (zh) 2021-07-09 2021-07-09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0322A true CN113550322A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31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8456.0A Pending CN113550322A (zh) 2021-07-09 2021-07-09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5032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7973A (zh) * 2021-11-02 2022-01-07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互拉式基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5162426A (zh) * 2022-07-12 2022-10-11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基坑围护变形的监测方法
CN115305966A (zh) * 2022-09-07 2022-11-08 中铁铁工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重力式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31428A (ja) * 1990-09-20 1992-05-06 Kajima Corp 地下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103410153A (zh) * 2013-08-30 2013-11-27 南通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毗邻深浅基坑同步施工方法
CN103590408A (zh) * 2013-11-25 2014-02-19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排桩梁竖锚新型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4790408A (zh) * 2015-04-15 2015-07-22 叶长青 不规则基坑施工方法
CN106400813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76313A (zh) * 2017-08-22 2017-12-15 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斜抛撑支护系统及与基础底板同时施工的方法
CN208533542U (zh) * 2018-07-12 2019-02-22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三级梯次联合体系的基坑支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31428A (ja) * 1990-09-20 1992-05-06 Kajima Corp 地下構造物の構築方法
CN103410153A (zh) * 2013-08-30 2013-11-27 南通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毗邻深浅基坑同步施工方法
CN103590408A (zh) * 2013-11-25 2014-02-19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排桩梁竖锚新型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4790408A (zh) * 2015-04-15 2015-07-22 叶长青 不规则基坑施工方法
CN106400813A (zh) * 2016-10-28 2017-02-15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76313A (zh) * 2017-08-22 2017-12-15 江苏省岩土工程公司 一种斜抛撑支护系统及与基础底板同时施工的方法
CN208533542U (zh) * 2018-07-12 2019-02-22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三级梯次联合体系的基坑支护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7973A (zh) * 2021-11-02 2022-01-07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互拉式基坑围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5162426A (zh) * 2022-07-12 2022-10-11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基坑围护变形的监测方法
CN115305966A (zh) * 2022-09-07 2022-11-08 中铁铁工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重力式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CN115305966B (zh) * 2022-09-07 2023-10-13 中铁铁工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密贴地铁车站的重力式支护体系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89061B (zh) 一种超深基坑支护方法
CN113550322A (zh) 紧邻深浅基坑围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412225A (zh) 已有建筑的地下加层施工方法
CN111236241B (zh) 基于半盖挖法的软弱富水地层地铁基坑加固开挖方法
CN109024662A (zh) 锚杆静压桩托换无地下室建筑地下空间增层的方法
CN111997084A (zh) 内嵌挡土板的框构式桩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05282A (zh) 软弱富水地层地铁车站抗浮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0777806B (zh) 多连杆平面框架永久支护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0468873B (zh) 一种小空间下桥台桩基托换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16041201U (zh) 一种先撑后挖双层斜向支撑基坑围护体系
CN111236952A (zh) 一种全回收装配式矩形顶管工作井钢结构支护装置及其工作井的施工方法
CN206902783U (zh) 用于减小房屋不均匀沉降的可调节式加固纠偏结构
CN206448285U (zh) 岩层地质条件下无封底混凝土组合式围堰
CN110904992B (zh) 整体装配式加装电梯的电梯基础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85571A (zh) 深厚圆砾层下伏灰岩地基拱桥基础及其修建方法
CN111236259A (zh) 组合式格构形预制桩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052780U (zh) 一种斜支式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3448541U (zh) 深厚圆砾层下伏灰岩地基拱桥基础
CN210459300U (zh) 一种盖挖车站的围护结构
CN210887256U (zh) 挡水围堰平直组合板桩地连墙式框架
CN107700519A (zh) 一种举升塔吊基础安装方法
CN210002410U (zh) 一种可兼作挡土墙的环框支撑围护系统
CN114215106A (zh) 上部钢结构全逆作法的多桩托柱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7105109U (zh) 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
CN111733830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基坑承载围护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