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5804A -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 Google Patents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5804A
CN114125804A CN202111471074.XA CN202111471074A CN114125804A CN 114125804 A CN114125804 A CN 114125804A CN 202111471074 A CN202111471074 A CN 202111471074A CN 114125804 A CN114125804 A CN 114125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ck signal
frequency divider
frequency
circuit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710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敬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7107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58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5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48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dependent on the time of the day, e.g. according to expected transmission a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3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cting errors in frequency or ph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其中,蓝牙收发电路中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时钟同步电路、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时钟同步电路与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分别连接,第一分频器还与发射电路连接,第二分频器还与接收电路连接,时钟同步电路用于在发射时段生成并向第一分频器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在接收时段生成并向第二分频器输出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第一分频器用于对第一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并向发射电路输出第三时钟信号,第二分频器用于对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并向接收电路输出第四时钟信号。本申请方案能够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蓝牙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例如,蓝牙耳机、蓝牙音箱等。
目前,蓝牙设备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如何在保证蓝牙设备的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用以在不降低蓝牙设备的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蓝牙收发电路,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时钟同步电路、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其中,
所述时钟同步电路与所述第一分频器和所述第二分频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分频器还与所述发射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分频器还与所述接收电路连接;
所述时钟同步电路用于,在发射时段生成并向所述第一分频器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在接收时段生成并向所述第二分频器输出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
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三时钟信号,并向所述发射电路输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
所述第二分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四时钟信号,并向所述接收电路输出所述第四时钟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时钟同步电路中包括谐振网络,所述谐振网络包括可调电感和调节电容,所述可调电感和所述调节电容并联,其中,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可调电感的电感值为第一电感值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可调电感的电感值为第二电感值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值小于所述第二电感值。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调电感包括第一定值电感和第一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值电感中的第一接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值电感中的第二接触点连接;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调电感包括第二定值电感、第三定值电感、第四定值电感和第二开关,其中,
所述第三定值电感和所述第四定值电感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串联;
所述第三定值电感、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四定值电感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二定值电感并联;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可调电感包括:第五定值电感、第六定值电感和第三开关,其中,
所述第六定值电感与所述第三开关串联;
所述第六定值电感与所述第三开关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五定值电感并联;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闭合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断开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电容包括第一调节电容和第二调节电容,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电容和所述第二调节电容并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频率的M倍,所述第一分频器为M倍分频器,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的N倍,所述第二分频器为N倍分频器,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小于所述M。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功率放大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其中,
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混频器、所述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数模转换器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分频器与所述第一混频器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第二混频器、第二滤波器、第二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其中,
所述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二混频器、所述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放大器和所述模数转换器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分频器与所述第二混频器连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9.6G赫兹,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4.8G赫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时钟信号和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为2.4G赫兹;
所述第一分频器为4倍分频器;
所述第二分频器为2倍分频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蓝牙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蓝牙收发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其中,蓝牙收发电路中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时钟同步电路、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时钟同步电路与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分别连接,第一分频器还与发射电路连接,第二分频器还与接收电路连接,时钟同步电路用于在发射时段生成并向第一分频器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在接收时段生成并向第二分频器输出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第一分频器用于对第一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三时钟信号,并向发射电路输出第三时钟信号,第二分频器用于对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四时钟信号,并向接收电路输出第四时钟信号。由于时钟同步电路在接收时段生成的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在发射时段生成的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因此,在发射时段能够降低牵引效应对时钟同步电路的影响,在接收时段能够节省时钟同步电路的功耗。这样,实现了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收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蓝牙收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随着蓝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蓝牙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例如,蓝牙耳机、蓝牙音箱等。目前,蓝牙设备通常采用电池供电,如何在保证蓝牙设备的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蓝牙收发电路及蓝牙设备,通过对蓝牙设备中的蓝牙收发电路的结构进行改进,用以在保证蓝牙设备的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蓝牙收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收发电路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时钟同步电路、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其中,时钟同步电路与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分别连接,第一分频器还与发射电路连接,第二分频器还与接收电路连接。
时钟同步电路用于在发射时段生成并向第一分频器输出第一时钟信号,第一分频器用于对第一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三时钟信号,并向发射电路输出第三时钟信号。
时钟同步电路还用于在接收时段生成并向第二分频器输出第二时钟信号。第二分频器用于对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四时钟信号,并向接收电路输出第四时钟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射电路用于将待发射信号调制为预设频率的射频信号,并将调制后的射频信号发送至天线,使得天线将射频信号发射出去。接收电路用于从天线接收射频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解调为预设频率的基带信号,以便进行后续的基带处理。
上述发射电路的调制过程以及接收电路的解调过程均需要利用时钟信号。本实施例中,发射电路从第一分频器接收第三时钟信号,并基于第三时钟信号将基带信号调制为射频信号。接收电路从第二分频器接收第四时钟信号,并基于第四时钟信号将射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应理解,第三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为蓝牙通信系统采用的目标频率。以2.4G蓝牙通信系统为例,第三时钟信号和频率和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均为2.4G赫兹。举例而言,发射电路基于第三时钟信号对待发送的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得到2.4G赫兹的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将射频信号发射出去。接收电路从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的频率为2.4G赫兹,接收电路基于第四时钟信号对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基带信号,并对基带信号进行后续处理。从而,保证了蓝牙通信系统的正确收发。
在蓝牙通信系统中,射频信号满足正交性。因此,在发射电路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时,需要采用同相正交(in-phase quadrature,IQ)时钟信号,以及在接收电路对射频信号进行解调时,需要采用IQ时钟信号。也就是说,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均需要满足同相正交性。
为了满足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的同相正交性,需要时钟同步电路生成偶数倍频的时钟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偶数倍频”是指蓝牙通信系统采用的目标频率的偶数倍的频率。举例而言,以2.4G蓝牙通信系统为例,其采用的目标频率为2.4G赫兹,则时钟同步电路生成的时钟信号的频率为2.4G赫兹的偶数倍,例如,可以为4.8G赫兹、9.6G赫兹等。
具体而言,时钟同步电路生成偶数倍频的时钟信号,该时钟信号被输送至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第一分频器对该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满足同相正交性的第三时钟信号。第二分频器对该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满足同相正交性的第四时钟信号。
实际应用中,发射电路对射频信号进行发射之前,需要利用功率放大器PA对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例如,一些蓝牙通信系统要求最大平均输出功率达到16dBm。当发射电路发送的射频信号的功率较大时,会对时钟同步电路产生牵引效应(Pullingeffect),导致时钟同步电路的时钟发生飘移,影响时钟同步电路的准确性。
一些示例中,时钟同步电路可以生成较高频率的时钟信号,来降低上述牵引效应的影响。示例性的,时钟同步电路可以生成4倍频的时钟信号,例如,生成9.6G赫兹的时钟信号。
然而,上述示例中,虽然降低了牵引效应的影响,但是时钟同步电路生成较高频率的时钟信号通常会导致功耗的增加。尤其是一些蓝牙通信系统需要长时间工作在接收模式,只有很小一部分时间工作在发射模式,这样,时钟同步电路生成4倍频的时钟信号会导致蓝牙收发电路的功耗较高。
另一些示例中,时钟同步电路可以生成较低频率的时钟信号,例如,生成4.8G赫兹的时钟信号。这样,可以降低蓝牙收发电路的功耗,但是时钟同步电路又会受到发射电路的牵引效应的影响,导致蓝牙设备的性能降低。
由此可见,上述示例中,若保证蓝牙设备的性能,会导致功耗增加,若降低了功耗,又会降低蓝牙设备的性能,也就是说,蓝牙设备的性能与功耗之间无法达到平衡。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时钟同步电路针对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生成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具体的,时钟同步电路在发射时隙生成第一时钟信号,并将第一时钟信号输出至第一分频器,供发射电路使用。时钟同步电路在接收时隙生成第二时钟信号,并将第二时钟信号输出至第二分频器,供接收电路使用。
蓝牙通信系统采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TDD)技术,即,发射和接收不会同时进行,一些时隙只用于发射信号,另一些时隙只用于接收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将用于发射信号的时隙称为发射时段,用于接收信号的时隙称为接收时段。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也就是说,时钟同步电路在发射时段生成高频率的第一时钟信号,在接收时段生成低频率的第二时钟信号。
由于时钟同步电路在发射时段生成高频率的第一时钟信号,因此在发射时段能够降低牵引效应对时钟同步电路的影响。由于时钟同步电路在接收时段生成低频率的第二时钟信号,因此在接收时段能够节省时钟同步电路的功耗。可见,本申请方案能够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可选的,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第三时钟信号的频率的M倍,第一分频器为M倍分频器。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的N倍,第二分频器为N倍分频器。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且N<M。
举例而言,第三时钟信号和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均为2.4G赫兹,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9.6G赫兹,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4.8G赫兹。
相应的,第一分频器可以采用4倍分频器。第二分频器可以采用2倍分频器。
可选的,第一分频器采用4倍分频器时,第一分频器包括两级2倍分频器,最后一级2倍分频器可以根据蓝牙通信系统的需要,采用25%或者50%占空比的时钟信号。
第二分频器采用2倍分频器时,2倍分频器可以根据蓝牙通信系统的需要,采用25%或者50%占空比的时钟信号。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收发电路,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时钟同步电路、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时钟同步电路与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分别连接,第一分频器还与发射电路连接,第二分频器还与接收电路连接,时钟同步电路用于在发射时段生成并向第一分频器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在接收时段生成并向第二分频器输出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第一分频器用于对第一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三时钟信号,并向发射电路输出第三时钟信号,第二分频器用于对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四时钟信号,并向接收电路输出第四时钟信号。本实施例方案中,由于时钟同步电路在接收时段生成的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在发射时段生成的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因此,在发射时段能够降低牵引效应对时钟同步电路的影响,在接收时段能够节省时钟同步电路的功耗。这样,实现了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时钟同步电路中包括谐振网络,谐振网络中包括可调电感和调节电容。可调电感和调节电容并联。
其中,调节电容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示例性的,图2中所示的谐振网络中包括两个调节电容,分别为第一调节电容C1和第二调节电容C2。第一调节电容C1、第二调节电容C2、可调电感L并连。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时钟同步电路可以为锁相环(Phase Locked Loop,PLL)。锁相环中包括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VCO)或者数控振荡器(Digital-Controlled Oscillator,DCO)。VCO或DCO中包括上述谐振网络。
本实施例中,谐振网络用于在可调电感L的电感值为第一电感值时,生成第一时钟信号。谐振网络还用于在可调电感L的电感值为第二电感值时,生成第二时钟信号。其中,第一电感值小于第二电感值。
当可调电感L的电感值为第一电感值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一时钟信号。此时,第一调节电容C1配合可调电感L工作,用于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该情况下,第一调节电容也可以称为高频调节电容。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
当可调电感L的电感值为第二电感值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二时钟信号。此时,第一调节电容C2配合可调电感L工作,用于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第一调节电容也可以称为低频调节电容。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
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下面结合图3、图4和图5对可调电感L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举例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电感包括第一定制电感L1和第一开关S1。
第一开关S1的一端与第一定值电感L1中的第一接触点连接;第一开关S2的另一端与第一定值电感L1中的第二接触点连接。
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整个第一定值电感L1均可以工作。谐振网络的有效电感为第一定值电感L1的电感值,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当第一开关S1闭合时,第一开关S1短路掉第一定值电感L1中的中间部分(即第一接触点和第二接触点之间的部分),第一定值电感L1的两端部分工作。谐振网络的有效电感为第一定值电感L1的两端部分的电感值,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
本实施例中,谐振网络用于在第一开关S1闭合时,生成第一时钟信号。具体而言,当第一开关S1闭合时,第一定值电感L1的中间部分短路,只有两端部分工作,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此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一时钟信号。第一调节电容C1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
谐振网络用于在第一开关S1断开时,生成第二时钟信号。具体而言,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第一定值电感L1整体工作,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此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二时钟信号。第二调节电容C2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电感包括:第二定值电感L2、第三定值电感L3、第四定值电感L4和第二开关S2。
第三定值电感L3和第四定值电感L4通过第二开关S2串联。第三定值电感L3、第二开关S2和第四定值电感L4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二定值电感L2并联。
当第二开关S2断开时,第三定值电感L3和第四定值电感L4断路,只有第二定值电感L2工作,谐振网络的有效电感为第二定值电感L2的电感值,此时,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当第二开关S2闭合时,第三定值电感L3、第四定值电感L4、第二定值电感L2均工作,谐振网络的有效电感为第二定值电感L2与(第三定值电感L3+第四定值电感L4)的并联结果,此时,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
本实施例中,谐振网络用于在第二开关S2闭合时,生成第一时钟信号。具体而言,当第二开关S2闭合时,第二定值电感L2、第三定值电感L3、第四定值电感L4均工作,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此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一时钟信号。第一调节电容C1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
谐振网络用于在第二开关S2断开时,生成第二时钟信号。具体而言,当第二开关S2断开时,只有第二定值电感L2工作,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此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二时钟信号。第二调节电容C2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钟同步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可调电感包括:第五定值电感L5、第六定值电感L6和第三开关S3。
其中,第六定值电感L6与第三开关S3串联;第六定值电感L6与第三开关S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五定值电感L5并联。本实施例中,第三开关S3可以设置在第六定值电感L6的任意一端,或者,如图5所示,还可以在第六定值电感L6的两端均设置第三开关S3,这两个第三开关S3同步闭合或者断开。
当第三开关S3断开时,第六定值电感L6断路,只有第五定值电感L5工作,谐振网络的有效电感为第五定值电感L5的电感值,此时,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当第三开关S3闭合时,第五定值电感L5、第六定值电感L6均工作,谐振网络的有效电感为第五定值电感L5与第六定值电感L6的并联结果,此时,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
本实施例中,谐振网络用于在第三开关S3闭合时,生成第一时钟信号。具体而言,当第三开关S3闭合时,第五定值电感L5、第六定值电感L6均工作,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此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一时钟信号。第一调节电容C1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
谐振网络用于在第三开关S3断开时,生成第二时钟信号。具体而言,当第三开关S3断开时,只有第五定值电感L5工作,即,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此时,谐振网络生成第二时钟信号。第二调节电容C2对谐振网络生成的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进行调整,保证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稳定。
上述图2至图5所示实施例中,通过具有电感调节功能的谐振网络实现不同倍频时钟信号的切换。具体而言,在发射电路工作时,谐振网络通过对电感调节,使得谐振网络工作在小电感模式下,生成4倍频的第一时钟信号。第一时钟信号经过第一分频器(4倍分频器)分频处理后提供给发射电路以实现同相正交调制。在接收电路工作时,谐振网络通过对电感调节,使得谐振网络工作在大电感模式下,生成2倍频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经过第二分频器(2倍分频器)分频处理后提供给接收电路以实现同相正交解调。这样,谐振网络在2倍频工作时,谐振网络的有效电感值更大,从而更加容易降低功耗。从而,实现了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蓝牙收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对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结构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发射电路包括:功率放大器PA、第一混频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DAC。其中,功率放大器PA、第一混频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DAC。第一分频器(DIV4)与第一混频器连接。
在发射电路中,待发射的基带信号依次经过DAC的数模转换处理、第一放大器的放大处理、第一滤波器的滤波处理、第一混频器的调制处理、PA的功率放大处理之后,被发送至天线ANT。
接收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LNA、第二混频器、第二滤波器、第二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DC。其中,低噪声放大器LNA、第二混频器、第二滤波器、第二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ADC依次连接。第二分频器(DIV2)与第二混频器连接。
在接收电路中,从天线ANT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依次经过LNA的低噪放大处理、第二混频器的解调处理、第二放大器的放大处理、第二滤波器的滤波处理、ADC的模数转换处理之后,被输出至其他模块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施例中,时钟同步电路可以采用如图2至图5所示的电路结构,此处不做赘述。
可选的,如图6所示,时钟同步电路可以从晶振/参考时钟接收参考时钟信号,并基于参考时钟信号生成第一时钟信号或者第二时钟时钟。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收发电路,在发射时段,时钟同步电路生成9.6G赫兹的第一时钟信号,并将第一时钟信号输出至第一分频器,经过第一分频器的分频处理后,得到2.4G赫兹的第三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被输送至第一混频器,从而,第一混频器基于第三时钟信号对待发送的基带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在接收时段,时钟同步电路生成4.8G赫兹的第二时钟信号,并将第二时钟信号输出至第二分频器,经过第二分频器的分频处理后,得到2.4G赫兹的第四时钟信号,第四时钟信号被输送至第二混频器,从而,第二混频器基于第四时钟信号对射频信号进行解调处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收发电路,在发射时段能够降低牵引效应对时钟同步电路的影响,在接收时段能够节省时钟同步电路的功耗。这样,实现了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蓝牙设备,该蓝牙设备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收发电路。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设备可以为蓝牙耳机、蓝牙音箱、或者其他支持蓝牙通信的其他蓝牙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蓝牙设备,在发射时段能够降低牵引效应对时钟同步电路的影响,在接收时段能够节省时钟同步电路的功耗。这样,实现了在不降低蓝牙设备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蓝牙设备的功耗。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固定”、“安装”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还有其衍生表述,均意味着不加限制的包括。术语“或者”是包容性的,表示和/或。
术语“电路”指的是(a)仅硬件电路实现(例如模拟电路和/或数字电路中的实现);(b)包括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上存储的软件和/或固件指令的电路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组合,该指令一起工作以使得装置执行这里所述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c)需要软件或固件(即使软件或固件物理上并不存在)以进行操作的电路,例如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的一部分。“电路”的这个定义也应用于该术语在此的所有使用,包括在任意权利要求中的使用。作为其他实例,这里,术语“电路”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或其部分以及伴随软件和/或固件的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电路、接收电路、时钟同步电路、第一分频器和第二分频器,其中,
所述时钟同步电路与所述第一分频器和所述第二分频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分频器还与所述发射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分频器还与所述接收电路连接;
所述时钟同步电路用于,在发射时段生成并向所述第一分频器输出第一时钟信号,以及在接收时段生成并向所述第二分频器输出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小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
所述第一分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三时钟信号,并向所述发射电路输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
所述第二分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得到第四时钟信号,并向所述接收电路输出所述第四时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同步电路中包括谐振网络,所述谐振网络包括可调电感和调节电容,所述可调电感和所述调节电容并联,其中,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可调电感的电感值为第一电感值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可调电感的电感值为第二电感值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电感值小于所述第二电感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感包括第一定值电感和第一开关,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定值电感中的第一接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定值电感中的第二接触点连接;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闭合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断开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感包括第二定值电感、第三定值电感、第四定值电感和第二开关,其中,
所述第三定值电感和所述第四定值电感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串联;
所述第三定值电感、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四定值电感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二定值电感并联;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闭合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断开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感包括:第五定值电感、第六定值电感和第三开关,其中,
所述第六定值电感与所述第三开关串联;
所述第六定值电感与所述第三开关的串联电路与所述第五定值电感并联;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闭合时,生成所述第一时钟信号;
所述谐振网络用于在所述第三开关断开时,生成所述第二时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容包括第一调节电容和第二调节电容,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电容和所述第二调节电容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所述第三时钟信号的频率的M倍,所述第一分频器为M倍分频器,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的N倍,所述第二分频器为N倍分频器,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且所述N小于所述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功率放大器、第一混频器、第一滤波器、第一放大器和数模转换器,其中,
所述功率放大器、所述第一混频器、所述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数模转换器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分频器与所述第一混频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第二混频器、第二滤波器、第二放大器和模数转换器,其中,
所述低噪声放大器、所述第二混频器、所述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放大器和所述模数转换器依次连接;
所述第二分频器与所述第二混频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频率为9.6G赫兹,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频率为4.8G赫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蓝牙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钟信号和所述第四时钟信号的频率为2.4G赫兹;
所述第一分频器为4倍分频器;
所述第二分频器为2倍分频器。
13.一种蓝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蓝牙收发电路。
CN202111471074.XA 2021-12-03 2021-12-03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Pending CN1141258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1074.XA CN114125804A (zh) 2021-12-03 2021-12-03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71074.XA CN114125804A (zh) 2021-12-03 2021-12-03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804A true CN114125804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6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71074.XA Pending CN114125804A (zh) 2021-12-03 2021-12-03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58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97716B1 (ko) 송신기및송수신기
TW408526B (en) RF architecture for cellular dual-band telephone
KR0143023B1 (ko) 디지탈 무선전화기의 송수신 신호처리 회로
KR100235396B1 (ko) 송수신회로
Badal et al. CMOS Transmitters for 2.4-GHz RF Devices: Design architectures of the 2.4-GHz CMOS transmitter for RF devices
CN113381755B (zh) 一种具有同步功能的时钟系统及其同步实现方法
US7639088B2 (en) Phase-locked loop start-up techniques
CN1985436A (zh) 无牵引lo产生系统和方法
KR100881790B1 (ko) 수신기 및 무선 통신 장치
WO2016174805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10609166U (zh) 一种具有延迟放大功能的信号收发装置
CN114125804A (zh) 蓝牙收发电路以及蓝牙设备
WO2018034026A1 (ja) 発振装置、rfフロントエンド回路及び携帯型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KR19980087241A (ko) 위상동기루프를 사용한 주파수 합성기의 락-업 고속화회로
JP3825540B2 (ja) 受信機および送受信機
WO2010109978A1 (ja) Rfタグリーダ回路
CN106533460A (zh) 一种无线发射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65425B (zh) 具有注入锁定倍增器的用于时钟生成的参考信号路径
CN113988095B (zh) 非接触式通信设备模式切换管理
US11736148B2 (en) Contact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mode switching management
KR20020000895A (ko) 통신 시스템
US20090028217A1 (en) Ultra-wideband (UWB) frequency synthesizer system and method
CN115473558B (zh) 信号中转电路、方法及电子设备
EP1638210A1 (en) VLIF transmitter for a &#34;Bluetooth Wireless Technology&#34; device
Chang et al. An $890\quad\mu\mathrm {W} $ Multichannel Injection-Locked OOK Transmitter with 23% Global Efficiency and 22 pJ/bit Energy Efficien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