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0911A -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0911A
CN114120911A CN202111556472.1A CN202111556472A CN114120911A CN 114120911 A CN114120911 A CN 114120911A CN 202111556472 A CN202111556472 A CN 202111556472A CN 114120911 A CN114120911 A CN 114120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signal
display panel
display mode
power management
management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64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0911B (zh
Inventor
胡旭旭
何旺旺
何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64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09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0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0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0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0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5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voltage across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X小于Y,Y小于Z。因此,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可降低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从而降低功耗;而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可提高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由于其具有的自发光、高响应速度、高对比度、可柔性化等特点,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在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过程中,其使用环境会发生变化,相应的,也就使得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会发生变化。其中,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分为三种,其分别为熄屏显示(always on display,AOD)模式、低亮度模式和高亮度模式。
但是,在高亮度模式下,电源管理芯片向像素驱动电路提供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会出现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则使得像素驱动电路中的驱动晶体管向发光器件提供的输出电流不稳定,从而导致显示面板出现串扰(crosstalk)等画质问题;而在熄屏显示模式下,电源管理芯片中用于输出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内阻较大,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较大,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功耗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以在高亮度模式下,提高电源管理芯片提供的参考信号的电压稳定性,以及在熄屏显示模式下,降低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其中,X、Y和Z均为正整数,且X小于Y,Y小于Z;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并联,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和第三参考信号,均用于对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
其中,第一显示模式也可称为熄屏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也可称为低亮度模式,第三显示模式也可称为高亮度模式。这样,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减少导通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数量,以降低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总内阻,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而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通过增加导通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数量,以提高电源管理芯片通过并联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输出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使得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更稳定,则流入发光器件的驱动电流的稳定性也得到提高,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串扰等画质问题。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包括:接收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根据控制信号,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这样,可通过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来指示电源管理芯片当前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控制信号,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包括:当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当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当控制信号为第三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这样,电源管理芯片可直接根据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使得显示模式的确认方式较为简单。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包括Z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均连接于一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之间;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包括: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X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包括: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Y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包括: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Z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这样,可通过开关单元的导通或截止,以方便地控制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与截止。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X为1,Y为2,Z为4。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包括:显示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该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其中,X、Y和Z均为正整数,且X小于Y,Y小于Z;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并联,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和第三参考信号,均用于对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式确定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子模块和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信号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控制信号为第三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包括Z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均连接于一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之间;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X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子模块,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Y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第三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控制子模块,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Z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在一种可以实现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X为1,Y为2,Z为4。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上述的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与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
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效果与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的可能的设计中的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对应的时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个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个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个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驱动芯片向电源管理芯片提供的控制信号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的电路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OLED显示面板中设置有像素驱动电路以及与像素驱动电路连接的发光器件,如图1所示,该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M1、第一补偿晶体管M2、第二补偿晶体管M3、第一复位晶体管M4、第二复位晶体管M5、驱动晶体管M6、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第一存储电容C1和第二存储电容C2。
其中,数据写入晶体管M1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1的源极与数据信号端Data连接,数据写入晶体管M1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M6的源极连接。
第一补偿晶体管M2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连接,第一补偿晶体管M2的源极与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第一补偿晶体管M2的漏极与第二补偿晶体管M3的源极连接。第二补偿晶体管M3的栅极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连接,第二补偿晶体管M3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
第一复位晶体管M4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M4的源极与参考信号端REF连接,第一复位晶体管M4的漏极与第二复位晶体管M5的源极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M5的栅极与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连接,第二复位晶体管M5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
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的源极与驱动晶体管M6的漏极连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的漏极与发光器件EL的阳极连接,而发光器件EL的阴极与低电平信号端VSS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端EM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的源极与高电平信号端VDD连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的漏极与驱动晶体管M6的源极连接。
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与高电平信号端VDD连接,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连接,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写入晶体管M1、第一补偿晶体管M2、第二补偿晶体管M3、第一复位晶体管M4、第二复位晶体管M5、驱动晶体管M6、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均为P型晶体管。这时,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可采用图2所示的时序图进行驱动。
如图2所示,在复位阶段t11,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输入的第一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使得第一复位晶体管M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M5导通,参考信号端REF输入的参考信号通过第一复位晶体管M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M5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对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进行复位,使得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电压Vg被调整为参考信号对应的参考电压Vref。此时,第一节点A的电压为参考电压Vref。
由于在上一帧显示驱动过程中的发光控制阶段,驱动晶体管M6的源极电压为高电平信号端VDD输入的高电平电压Vdd,因此,在复位阶段t11,驱动晶体管M6的源极电压基本上等于高电平电压Vdd,此时,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小于驱动晶体管M6的阈值电压Vth,则驱动晶体管M6也处于导通状态。
另外,在复位阶段t11,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输入的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使得数据写入晶体管M1、第一补偿晶体管M2和第二补偿晶体管M3均处于截止状态;发光控制信号端EM输入的发光控制信号也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均处于截止状态。
在数据写入阶段t12,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输入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并且,由于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连接,则第二节点B的电压为Vscan2,基于第二存储电容C2的自举作用,则使得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二端的电压增加Vscan2,Vscan2指的是第二扫描信号的电压值;并且,在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输入的第二扫描信号为低电平时,可使得数据写入晶体管M1、第一补偿晶体管M2和第二补偿晶体管M3均导通,则数据信号端Data输入的数据信号通过数据写入晶体管M1传输至驱动晶体管M6的源极,则该数据信号依次通过驱动晶体管M6、第二补偿晶体管M3和第一补偿晶体管M2写入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随着数据信号的写入,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电压逐渐升高,直到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电压Vg升高Vdata+Vth。因此,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电压Vg=Vdata+Vth+Vref+Vscan2=Vdata+Vth+ΔV,ΔV=Vref+Vscan2,Vdata指的是数据信号的数据电压。
另外,在数据写入阶段t12,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输入的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复位晶体管M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M5均处于截止状态;发光控制信号端EM输入的发光控制信号也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均处于截止状态。
在发光控制阶段t13,发光控制信号端EM输入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使得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7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8导通,则驱动晶体管M6的源极电压从Vdata变为Vdd,而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电压Vg=Vdata+Vth+ΔV,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小于驱动晶体管M6的阈值电压Vth,则使得驱动晶体管M6继续维持在导通状态。因此,流入发光器件EL的驱动电流I=K(Vgs-Vth)2=K(Vdata+Vth+ΔV-Vdd-Vth)2=K(Vdata+ΔV-Vdd)2。其中,K为与工艺和设计相关的参数,一旦驱动晶体管M6的尺寸和工艺确定后,参数K就可确定,Vgs为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与源极的电压差。
另外,在发光控制阶段t13,第一扫描信号端Scan1输入的第一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复位晶体管M4和第二复位晶体管M5均处于截止状态;第二扫描信号端Scan2输入的第二扫描信号为高电平,使得数据写入晶体管M1、第一补偿晶体管M2和第二补偿晶体管M3均处于截止状态。
综上,可以得知,参考电压Vref与流入发光器件EL的驱动电流相关,而流入发光器件EL的驱动电流还与发光器件EL的发光亮度相关。因此,当参考信号端REF输入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不稳定时,会导致流入发光器件EL的驱动电流不稳定,进而导致发光器件EL的发光亮度不稳定,使得致显示面板出现串扰等画质问题。
并且,在OLED显示面板的使用过程中,其使用环境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根据使用环境调节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对应的屏幕亮度。其中,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分为三种,其分别为熄屏显示模式、低亮度模式和高亮度模式,熄屏显示模式也可称为第一显示模式,低亮度模式也可称为第二显示模式,高亮度模式也可称为第三显示模式。
第一显示模式指的是一种在不点亮整块屏幕的情况下,在屏幕的部分区域显示特定内容的显示模式,通常包括时间显示、来电信息显示、推送消息显示等。第二显示模式指的是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等级(display brightness value,DBV)小于或等于3515时的显示模式,显示亮度等级为3515时,其对应的最大灰阶的显示亮度值为600nit。第三显示模式指的是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等级大于3515时的显示模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环境光亮度较低时,可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设置为第二显示模式,以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改善因环境光亮度与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差异过大而造成眼睛刺痛的现象;当环境光亮度较高时,可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设置为第三显示模式,以提高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使得用户可以清楚看到OLED显示面板显示的内容。而在显示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为了降低OLED显示面板的功耗,可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设置为第一显示模式,其仅将OLED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点亮以显示特定内容,从而无需用户频繁电量屏幕和解锁显示装置,就可查看特定内容。
在相关技术中,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内设置有两条并联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当OLED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的任一显示模式时,这两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导通,以共同向像素驱动电路的参考信号端REF输出参考信号。
但是,在第三显示模式下,由于显示面板的负载较高,其所需参考信号的电流值也较大,而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能够传输的电流值有限,从而导致电源管理芯片通过两条并联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输出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显示面板所需的电流值,即显示面板处于过载状态,从而导致电源管理芯片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不稳定。当参考信号端REF输入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不稳定时,会导致流入发光器件EL的驱动电流不稳定,进而导致发光器件EL的发光亮度不稳定,使得致显示面板出现串扰等画质问题。
例如,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能够传输的电流值为30mA,则电源管理芯片通过两条并联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输出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为60mA,而显示面板所需参考信号的电流值为90mA,则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小于显示面板所需的电流值,从而导致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不稳定,出现从3V掉至2V的情况。
并且,由于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都存在一定的内阻,因此,在第一显示模式下,若电源管理芯片依旧通过两条并联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输出的参考信号,会导致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总内阻增加,则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较大,从而导致显示装置的功耗增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通过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其中,X、Y和Z均为正整数,且X小于Y,Y小于Z。因此,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通过减少导通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数量,以降低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总内阻,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而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通过增加导通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数量,以提高电源管理芯片通过并联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输出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使得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更稳定,则流入发光器件EL的驱动电流的稳定性也得到提高,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串扰等画质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3所示,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手动开启或关闭第一显示模式,例如,在显示装置的设置选项中,可以设置第一显示模式的选择按钮,用户可手动点击第一显示模式的选择按钮,以开启或关闭第一显示模式。
当用户关闭第一显示模式后,显示面板切换到正常显示模式。在正常显示模式下,用户可通过按压音量键来调节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或者,用户也可以通过拖动显示面板上显示的亮度调节界面中的亮度调节拖动条,来调节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或者,也可以通过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光亮度来自动调节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
当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被调节至小于或等于预设亮度值时,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处于第二显示模式,当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被调节至大于预设亮度值,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处于第三显示模式。例如,该预设亮度值可以为600nit。
当用户手动点击第一显示模式的选择按钮,以开启第一显示模式时,处理器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确定显示面板需要切换至第一显示模式,然后,处理器可以向电源管理芯片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指示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电源管理芯片根据处理器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相应的,当用户手动点击第一显示模式的选择按钮,以关闭第一显示模式时,处理器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确定显示面板被切换至正常显示模式。
以通过环境光传感器检测到的环境光亮度来自动调节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值为例,环境光传感器与处理器连接,环境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环境光亮度发送至处理器。当处理器确定显示面板被切换至正常显示模式时,处理器根据环境光亮度确定显示面板调节后的显示亮度值,当处理器确定显示面板调节后的显示亮度值小于或等于预设亮度值时,处理器可以向电源管理芯片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指示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电源管理芯片根据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而当处理器确定显示面板调节后的显示亮度值大于预设亮度值时,处理器可以向电源管理芯片发送第三控制信号,以指示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电源管理芯片根据处理器发送的第三控制信号,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
步骤302,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且这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并联。
当电源管理芯片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电源管理芯片控制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通过X条并联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共同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第一参考信号用于对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进行复位。其中,X小于Z,X和Z均为正整数。
如图4所示,假设电源管理芯片包括4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即Z为4,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控制模块41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控制其中的1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一参考信号,此时,X为1。
其中,第一参考信号的电压值等于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压值,第一参考信号的电流值等于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的总和。
例如,当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压值为3V,电流值为30mA时,则电源管理芯片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的第一参考信号的电压值为3V,电流值为30mA。
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由于显示面板的负载较低,其所需参考信号的电流值也较小,因此,通过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传输参考信号,其传输给参考信号端REF的第一参考信号的电流值,可以满足显示面板所需的电流值,使得电源管理芯片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的第一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的波动性较小。
并且,通过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传输参考信号,则降低了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总内阻,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
步骤303,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源管理芯片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电源管理芯片控制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通过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共同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二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用于对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进行复位。其中,Y大于X,且小于Z,Y为正整数。
如图5所示,假设电源管理芯片包括4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即Z=4,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控制模块41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控制其中的2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二参考信号,此时,Y为2。
其中,第二参考信号的电压值等于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压值,第二参考信号的电流值等于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的总和。
例如,当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压值为3V,电流值为30mA时,则电源管理芯片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的第二参考信号的电压值为3V,电流值为60mA。
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的负载,大于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的负载,且小于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的负载,也就是说,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所需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大于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所需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且小于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所需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因此,通过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传输参考信号,其传输给参考信号端REF的第二参考信号的电流值,可以满足显示面板所需的电流值,使得电源管理芯片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的第二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的波动性较小。
并且,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由于只是将部分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传输参考信号,从而也可以降低用于传输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总内阻,使得电源管理芯片的自身损耗减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
步骤304,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源管理芯片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电源管理芯片控制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导通,通过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共同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三参考信号,第三参考信号用于对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M6的栅极进行复位。
如图6所示,假设电源管理芯片包括4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即Z=4,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控制模块41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控制4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导通,以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三参考信号。
其中,第三参考信号的电压值等于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压值,第三参考信号的电流值等于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流值的总和。
例如,当每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传输的参考信号的电压值为3V,电流值为30mA时,则电源管理芯片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的第三参考信号的电压值为3V,电流值为90mA。
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的数量,与其带载能力呈正相关。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的数量越多时,其带载能力越强,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的数量越少时,其带载能力越弱。带载能力指的是电压管理芯片对作为负载的显示面板的驱动能力。
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显示面板的负载越大,因此,通过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传输参考信号,以提高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第三参考信号的电流值,即提高电源管理芯片的带载能力,使得电源管理芯片输出的第三参考信号的参考电压Vref更稳定,则流入发光器件EL的驱动电流的稳定性也得到提高,从而改善显示面板的串扰等画质问题。
参照图7所示,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701,接收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手动点击第一显示模式的选择按钮,以开启第一显示模式时,处理器响应于用户的点击操作,确定显示面板需要切换至第一显示模式;相应的,处理器也可根据环境光传感器将采集到的环境光亮度,确定显示面板是处于第二显示模式还是处于第三显示模式。然后,处理器会向驱动芯片发送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可指示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
当驱动芯片确定出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时,可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接收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示意性的,驱动芯片可以向电源管理芯片的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GPIO)接口发送控制信号。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处理器也可以直接生成控制信号,向电源管理芯片发送该控制信号。
步骤702,根据控制信号,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管理芯片在接收到控制信号之后,根据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的大小,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
具体的,当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当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当控制信号为第三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
如图8所示,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为0V,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为1.0V,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为1.8V。因此,当电源管理芯片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为0V时,确定该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进而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当电源管理芯片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为1.0V时,确定该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进而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当电源管理芯片接收到的控制信号的电压值为1.8V时,确定该控制信号为第三控制信号,进而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
步骤703,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X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开关电路42,开关电路包括Z个开关单元,例如,开关电路包括4个开关单元,其分别为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每个开关单元均连接于一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之间。当开关单元导通时,其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而当开关单元截止时,其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截止。
因此,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如图4所示,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S1导通,而控制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均截止,则使得第一开关单元S1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而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截止,则电源管理芯片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1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一参考信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每个开关单元均包括开关晶体管,例如,第一开关单元S1包括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单元S2包括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单元S3包括第三开关晶体管T3,第四开关单元S4包括第四开关晶体管T4。
其中,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栅极均与控制模块41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源极均与电压转换电路43连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的漏极均与参考信号端REF连接。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内阻主要是由于该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上连接的开关晶体管的内阻导致的。
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为N型晶体管为例,当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向第一开关晶体管T1发送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T1导通,则第一开关单元S1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并且,控制模块41向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发送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截止,则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截止。
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当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向第一开关晶体管T1发送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T1导通,第一开关单元S1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并且,控制模块41向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发送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截止,则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截止。
电源管理芯片中的电压转换电路43用于向各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提供参考信号,该电压转换电路43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例如,该供电电源可以为电池。电压转换电路43对供电电源提供的供电信号进行电压转换,生成参考信号,并将生成的参考信号提供给各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
例如,供电电源提供的供电信号的电压值为5V,电压转换电路43可以将5V的供电信号转换为3V的参考信号。
步骤704,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Y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如图5所示,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导通,则使得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并且,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截止,则使得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截止。因此,电源管理芯片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二参考信号。
如图9所示,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为N型晶体管为例,当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向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发送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导通,则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并且,控制模块41向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发送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截止,则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截止。
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当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向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发送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T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T2导通,则第一开关单元S1和第二开关单元S2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并且,控制模块41向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发送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截止,则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截止。
步骤705,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Z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电源管理芯片中的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如图6所示,控制模块41控制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均导通,则使得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导通。因此,电源管理芯片通过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三参考信号。
如图9所示,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为N型晶体管为例,当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向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发送高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导通,则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导通。
以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为P型晶体管为例,当控制模块41确定出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41向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发送低电平信号,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T1、第二开关晶体管T2第三开关晶体管T3和第四开关晶体管T4均导通,则第一开关单元S1、第二开关单元S2、第三开关单元S3和第四开关单元S4所连接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均导通。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不局限于4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其还可以为3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5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等;并且,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下导通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数量,也可以小于电源管理芯片中设置的参考信号输出通道的数量。
参照图10所示,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芯片,该电源管理芯片10包括:显示模式确定模块101、第一控制模块102、第二控制模块103和第三控制模块104。
显示模式确定模块101,用于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第一控制模块102,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第二控制模块103,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第三控制模块104,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其中,X、Y和Z均为正整数,且X小于Y,Y小于Z;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并联,第一参考信号、第二参考信号和第三参考信号,均用于对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
在实际产品中,显示模式确定模块101、第一控制模块102、第二控制模块103和第三控制模块104均可集成在控制模块41中。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式确定模块101包括信号接收子模块和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信号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第三确定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控制信号为第三控制信号时,确定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其中,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开关电路42,开关电路包括Z个开关单元,每个开关单元均连接于一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之间;第一控制模块102包括第一控制子模块,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X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第二控制模块103包括第二控制子模块,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Y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第三控制模块104包括第三控制子模块,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开关电路中的Z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源管理芯片包括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X为1,Y为2,Z为4。
参照图11所示,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以及上述的电源管理芯片10,电源管理芯片10与显示面板20中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具体的,电源管理芯片10与像素驱动电路的参考信号端REF连接,用于在显示面板处于第一显示模式时,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一参考信号,在显示面板处于第二显示模式时,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二参考信号,在显示面板处于第三显示模式时,向参考信号端REF输出第三参考信号。
此外,该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芯片30,驱动芯片30与电源管理芯片的GPIO接口连接,用于向电源管理芯片发送控制信号,使得电源管理芯片可根据该控制信号,确定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该驱动芯片30还与像素驱动电路的数据信号端Data连接,用于向数据信号端Data输出数据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所述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所述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所述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X、所述Y和所述Z均为正整数,且所述X小于所述Y,所述Y小于所述Z;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条所述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并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均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包括:
接收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
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三控制信号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Z个开关单元,每个所述开关单元均连接于一条所述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之间;
所述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包括: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X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所述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包括: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Y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所述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包括:
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Z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优选的,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所述X为1,所述Y为2,所述Z为4。
5.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模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第一显示模式、第二显示模式和第三显示模式;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所述显示面板输出第一参考信号;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所述显示面板输出第二参考信号;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以向所述显示面板输出第三参考信号;
其中,所述X、所述Y和所述Z均为正整数,且所述X小于所述Y,所述Y小于所述Z;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各条所述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并联,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参考信号和所述第三参考信号,均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进行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确定模块,包括:
信号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驱动芯片发送的控制信号;
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确定所述显示面板所处的显示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一控制信号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二控制信号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控制信号为第三控制信号时,确定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电压值小于所述第三控制信号的电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开关电路,所述开关电路包括Z个开关单元,每个所述开关单元均连接于一条所述参考信号输出通道之间;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一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X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X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
第二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二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Y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Y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包括:
第三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所述第三显示模式时,控制所述开关电路中的Z个开关单元导通,使得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中的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包括Z条参考信号输出通道,所述X为1,所述Y为2,所述Z为4。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所述电源管理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像素驱动电路连接。
CN202111556472.1A 2021-12-17 2021-12-1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1209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6472.1A CN114120911B (zh) 2021-12-17 2021-12-1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6472.1A CN114120911B (zh) 2021-12-17 2021-12-1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0911A true CN114120911A (zh) 2022-03-01
CN114120911B CN114120911B (zh) 2022-09-20

Family

ID=8036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6472.1A Active CN114120911B (zh) 2021-12-17 2021-12-17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091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7813A (en) * 1975-11-10 1976-12-14 Burroughs Corporation MOS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for display panels
CN1662946A (zh) * 2002-04-26 2005-08-31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El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JP2007304448A (ja) * 2006-05-13 2007-11-2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069059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Hyunjae Le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Low Power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187259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Lg Display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CN113342105A (zh) * 2021-06-03 2021-09-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电源调节装置及方法、显示装置
EP3910618A1 (en) * 2020-05-15 2021-11-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7813A (en) * 1975-11-10 1976-12-14 Burroughs Corporation MOS integrated circuit chip for display panels
CN1662946A (zh) * 2002-04-26 2005-08-31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El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
JP2007304448A (ja) * 2006-05-13 2007-11-22 Sharp Corp 表示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120069059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Hyunjae Le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Low Power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2411898A (zh) * 2010-09-20 2012-04-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及其低功率驱动方法
US20150187259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Lg Display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EP3910618A1 (en) * 2020-05-15 2021-11-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3342105A (zh) * 2021-06-03 2021-09-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电源调节装置及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0911B (zh) 202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3795B (zh)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942743B (zh) 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8698854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low power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8564587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US11195463B2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pixel driving metho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047432B (zh) 一种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5652810B2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US20070273618A1 (en) Pixels and display panels
WO2016155206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10223635B (zh) 供电控制电路、供电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3035174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10556076B (zh) 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748488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CN109712568B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3781943B (zh)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压调整方法
CN112116893A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面板
CN112908267B (zh) 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67162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4120911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电源管理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13990261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4999401A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N112967683A (zh) 供电控制方法、供电控制芯片、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120920B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3077761B (zh) 像素电路、像素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240153438A1 (en) Pixel circuit, pixel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