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0852A - Led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Led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0852A
CN114120852A CN202111427925.0A CN202111427925A CN114120852A CN 114120852 A CN114120852 A CN 114120852A CN 202111427925 A CN202111427925 A CN 202111427925A CN 114120852 A CN114120852 A CN 1141208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space
display module
led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rea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79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金龙
黄学祥
刘亚斌
黄杰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79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0852A/zh
Priority to EP21905645.4A priority patent/EP4266292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37230 priority patent/WO2022127716A1/zh
Priority to US18/267,472 priority patent/US20240064914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120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08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显示模组,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多个横梁与多个纵梁相交设置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多个容置空间包括位于支架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和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二侧的第三容置空间;LED灯板,LED灯板包括模组电路,供电接口和信号接口与第一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第一行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和列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与第二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第二行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与第三容置空间对应设置;后盖,设置在支架的后侧。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Description

LED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ED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LED显示模组一般包括:LED灯板、支架以及和后盖。其中,LED灯板的前侧设置有大量的LED灯珠,LED灯板的后侧设置有控制LED灯珠工作的IC芯片,LED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LED灯珠和IC芯片的模组电路。
在LED显示模组工作的时候,LED灯珠发光会产生大量的热。而后盖的设置使得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LED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模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ED显示模组,包括:支架,支架包括外框和设置在外框内的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多个横梁与多个纵梁相交设置形成多个容置空间,多个容置空间包括位于支架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容置空间、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和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沿横向方向的第二侧的第三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置空间的横截面积,第一容置空间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三容置空间的横截面积;LED灯板,设置在支架的前侧,LED灯板包括模组电路,模组电路包括供电接口、信号接口、第一行驱动电路、第二行驱动电路和列驱动电路,其中,供电接口和信号接口与第一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第一行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和列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与第二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第二行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与第三容置空间对应设置;后盖,设置在支架的后侧。
进一步地,列驱动电路位于第一行驱动电路远离第一容置空间的一侧。
进一步地,模组电路还包括第一信号驱动电路和第二信号驱动电路,第一信号驱动电路与第二容置空间对应设置,第二信号驱动电路与第三容置空间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容置空间还包括位于第二容置空间上方的第四容置空间和位于第二容置空间下方的第五容置空间,第一行驱动电路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第四容置空间和第五容置空间内;多个容置空间还包括位于第三容置空间上方的第六容置空间和位于第三容置空间下方的第七容置空间,第二行驱动电路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第六容置空间和第七容置空间内。
进一步地,后盖朝向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和多个竖向加强筋,多个横向加强筋和多个竖向加强筋交错设置;LED灯板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元器件布局区和第二元器件布局区,第一元器件布局区内的元器件的高度大于第二元器件布局区内的元器件的高度,第二元器件布局区对应于后盖上加强筋的位置设置,第一元器件布局区对应于后盖的加强筋以外的位置。
进一步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LED灯板和支架之间的胶层,LED灯板通过胶层粘接在支架上;胶层包括设置在外框上的第一胶层以及设置在横梁上和设置在纵梁上的第二胶层,第二胶层为间隔设置的多段以避让横梁和纵梁的相交位置。
进一步地,横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梁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1,每个横梁与相邻的外框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A2,第一距离A1和第二距离A2之间的比值A1/A2满足:0.5≤A1/A2≤0.8;和/或,纵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纵梁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B1,每个纵梁与相邻的外框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B2,第三距离B1和第四距离B2之间的比值B1/B2满足:1.8≤B1/B2≤2.4。
进一步地,LED灯板的后侧对应于支架的位置设置有绝缘涂层。
进一步地,模组电路中的IC芯片与外框、横梁和纵梁之间的距离在2mm以上。
进一步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支架和后盖之间的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与后盖分体设置的卡扣和设置于支架的卡槽。
进一步地,后盖包括后盖本体以及设置在后盖本体的第一边沿处的连接片,卡扣包括与连接片连接的连接部,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后盖本体的第二边沿和支架之间的插接结构,其中,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相对设置;连接片包括与后盖本体连接并垂直于后盖本体的第一连接片,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钩,第一连接片卡设在两个卡钩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片还包括与第一连接片连接并垂直于第一连接片的第二连接片,连接部还包括设置于两个卡钩之间的插槽,部分第二连接片插设在插槽内;第二连接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片体和第二片体,第一片体与第一连接片连接,第一片体的宽度大于第二片体的宽度,第二片体插设在插槽内。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LED显示模组包括:支架、容置空间、LED灯板、模组电路以及后盖。LED灯板设置在支架的前侧,后盖设置在支架的后侧,后盖能够有效地保护LED灯板后侧的元器件,避免这些元器件裸露在外影响LED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支架包括外框以及设置在外框内部的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多个横梁和多个纵梁相交设置形成多个横截面积大小不同的容置空间,模组电路的不同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容置空间设置,使得LED显示模组的散热效果更好。具体地,在本申请中,将第一行驱动电路和列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二容置空间内、将第二行驱动电路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三容置空间内,将这些发热量较大的电路设置在横截面积较大的容置空间内部,使得LED显示模组整体的散热性能较好。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LED显示模组的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M处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上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下部的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LED灯板的后视图;
图7示出了图6的LED灯板的后部的元器件布局区的划分图;
图8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LED灯板和支架的后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的支架的前视图和支架前侧的胶层的分布图;
图10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后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0的后盖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后盖的N处的放大图;以及
图13示出了图1的LED显示模组的卡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支架;11、外框;12、横梁;13、纵梁;20、容置空间;21、第一容置空间;22、第二容置空间;23、第三容置空间;24、第四容置空间;25、第五容置空间;26、第六容置空间;27、第七容置空间;30、LED灯板;31、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2、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3、绝缘涂层;40、模组电路;41、供电接口;42、信号接口;43、第一行驱动电路;44、第二行驱动电路;45、列驱动电路;46、第一信号驱动电路;47、第二信号驱动电路;50、后盖;51、加强筋;511、横向加强筋;512、竖向加强筋;52、后盖本体;53、连接片;531、第一连接片;532、第二连接片;5321、第一片体;5322、第二片体;60、胶层;61、第一胶层;62、第二胶层;70、IC芯片;80、卡接结构;81、卡扣;811、连接部;8111、卡钩;8112、插槽;812、弹性卡臂;813、卡块;814、弹片;82、卡槽;90、插接结构;91、插块;92、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LED显示模组包括:支架10、容置空间20、LED灯板30、模组电路40以及后盖50。其中,支架10包括外框11和设置在外框11内的多个横梁12和多个纵梁13,多个横梁12与多个纵梁13相交设置形成多个容置空间20,多个容置空间20包括位于支架10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容置空间21、位于第一容置空间21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22和位于第一容置空间21沿横向方向的第二侧的第三容置空间23,第一容置空间2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二容置空间22的横截面积,第一容置空间21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三容置空间23的横截面积;LED灯板30设置在支架10的前侧,LED灯板30包括模组电路40,模组电路40包括供电接口41、信号接口42、第一行驱动电路43、第二行驱动电路44和列驱动电路45,其中,供电接口41和信号接口42与第一容置空间21对应设置,第一行驱动电路43的主体部分和列驱动电路45的主体部分与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主体部分与第三容置空间23对应设置;后盖50设置在支架10的后侧。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LED显示模组包括:支架10、容置空间20、LED灯板30、模组电路40以及后盖50。LED灯板30设置在支架10的前侧,后盖50设置在支架10的后侧,后盖50能够有效地保护LED灯板30后侧的元器件,避免这些元器件裸露在外影响LED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支架10包括外框11以及设置在外框11内部的多个横梁12和多个纵梁13,多个横梁12和多个纵梁13相交设置形成多个横截面积大小不同的容置空间20,模组电路40的不同部分分别对应不同的容置空间20设置,使得LED显示模组的散热效果更好。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行驱动电路43和列驱动电路45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二容置空间22内、将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主体部分设置在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三容置空间23内,将这些发热较多的电路设置在横截面积较大的容置空间内部,使得LED显示模组整体的散热性能较好。因此,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LED显示模组散热效果较差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LED灯板30所在的一侧为支架10的前侧,后盖50所在的一侧为支架10的后侧。外框11内部设置有两个横梁12和两个纵梁13,两个横梁12和两个纵梁13形成“井”字形结构,横梁12和纵梁13之间形成立体环形,加大了散热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容置空间21的横截面积”是指第一容置空间21在平行于LED灯板30的前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对应地,第二容置空间22和第三容置空间23的横截面积也是在平行于LED灯板30的前表面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电路的“主体部分”是指该电路的大部分的IC芯片,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驱动电路43的大部分IC芯片与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列驱动电路45的大部分与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大部分与第三容置空间23对应设置。图6中示意性地框出了第一行驱动电路43、第二行驱动电路44以及列驱动电路45的组成,当然实际电路组成并不限于图中示出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空间21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为图8中的第一容置空间21的左侧,“第一容置空间21沿横向方向的第二侧”为图8中的第一容置空间21的右侧。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容置空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右侧,对应地,第三容置空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左侧,只要使得第二容置空间和第三容置空间分别位于第一容置空间横向上的两侧即可。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列驱动电路45位于第一行驱动电路43远离第一容置空间21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LED灯板30内部的电路布局更加合理。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模组电路40还包括第一信号驱动电路46和第二信号驱动电路47,第一信号驱动电路46与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第二信号驱动电路47与第三容置空间23对应设置。这样可以使得LED灯板30内部的电路布局更加合理。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容置空间20还包括位于第二容置空间22上方的第四容置空间24和位于第二容置空间22下方的第五容置空间25,第一行驱动电路43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第四容置空间24和第五容置空间25内;多个容置空间20还包括位于第三容置空间23上方的第六容置空间26和位于第三容置空间23下方的第七容置空间27,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第六容置空间26和第七容置空间27内。将第一行驱动电路43和第二行驱动电路44分别设置在多个容置空间20内,这样将电路中的IC芯片打散设置,使得散热更加均匀,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由于散热不均使得LED显示模组容易产生高温色带的问题。
如图1、图7和图10所示,后盖50朝向支架1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51,加强筋51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511和多个竖向加强筋512,多个横向加强筋511和多个竖向加强筋512交错设置;LED灯板30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和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内的元器件的高度大于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内的元器件的高度,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对应于后盖50上加强筋51的位置设置,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对应于后盖50的加强筋51以外的位置。加强筋51的设置能够增强后盖50的强度,进而提升LED显示模组的整体强度。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对应于加强筋51的位置设置,在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内设置高度较低的元器件,能够避免元器件与加强筋51之间产生干涉。
如图1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LED灯板30和支架10之间的胶层60,LED灯板30通过胶层60粘接在支架10上;胶层60包括设置在外框11上的第一胶层61以及设置在横梁12上和设置在纵梁13上的第二胶层62,第二胶层62为间隔设置的多段以避让横梁12和纵梁13的相交位置。通过胶层60将LED灯板30和支架10粘接在一起,具体地,胶层60为0.4mm的3M导热电子胶,导热电子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绝缘性以及粘性,使得LED灯板30能够牢固地粘接在支架10上,实现支架10和LED灯板30之间的无螺丝连接。能够有效地避免采用螺丝固定连接容易损伤LED灯板。第二胶层62包括多段胶层,且多段胶层之间间隔设置,这样能够降低粘胶的精度要求同时保证粘接效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段第二胶层62之间的间隔在40mm以下。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无螺丝固定连接LED灯板30和支架10,能够避免采用螺丝连接之后LED显示模组久置长期受热自然收缩变小导致弯曲变形。
横梁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梁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1,每个横梁12与相邻的外框11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A2,第一距离A1和第二距离A2之间的比值A1/A2满足:0.5≤A1/A2≤0.8;纵梁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纵梁13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B1,每个纵梁13与相邻的外框11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B2,第三距离B1和第四距离B2之间的比值B1/B2满足:1.8≤B1/B2≤2.4。这样设置能够在保证支架10的强度的前提下,使得LED显示模组内部的电路以及电子元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由于第一容置空间21内设置了与外界电源线和信号线插接的供电接口41和信号接口42,因此需要使得围成第一容置空间21的结构强度较大。当A1/A2<0.5时,会使得两个横梁12之间的距离过小,使得第一容置空间21内的IC芯片等元器件布局过于紧密,第一容置空间21的散热效果不好;同时会使得供电接口41和信号接口42布局过于紧密,不方便进行信号线和电源线的插拔操作。当A1/A2>0.8时,会使得第一容置空间21四周的强度较小,也会使得第二容置空间22和第三容置空间23较小,第二容置空间22和第三容置空间23内的IC芯片等元器件布局较为紧密,散热效果不好。当B1/B2<1.8时,会使得第四容置空间24、第五容置空间25、第六容置空间26和第七容置空间27较大,对应会设置更多的IC芯片在这些容置空间内,然而这些容置空间距离外框11较近,外框11相较于横梁12和纵梁13宽度更大,散热效果不好。当B1/B2>2.4时,会使得第四容置空间24、第五容置空间25、第六容置空间26和第七容置空间27较小,能够放置的IC芯片较少,使得大部分的IC芯片均放置在LED灯板30的纵向的中间位置,这样布局不够合理。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距离A1和第二距离A2之间的比值A1/A2可以为0.5、0.6或者0.8;第三距离B1和第四距离B2之间的比值B1/B2为1.8、2.1或者2.4。综合设定A1/A2的值和B1/B2的值以兼顾保证散热效果和结构强度。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灯板30的后侧对应于支架10的位置设置有绝缘涂层33。支架10为金属支架,具体为铝制支架。绝缘涂层33的宽度大于横梁12和纵梁13的宽度,这样能够避免LED灯板30上的电路或者元器件触碰到金属支架,影响LED限制模组的显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模组电路40中的IC芯片70与外框11、横梁12和纵梁13之间的距离在2mm以上。这样设置能够避免元器件触碰到金属支架影响LED限制模组的显示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支架10和后盖50之间的卡接结构80,卡接结构80包括与后盖50分体设置的卡扣81和设置于支架10的卡槽82。通过卡接结构80实现后盖50和支架10之间的安装,能够实现后盖50和支架10之间的快速装配和维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卡扣81与后盖50分体设置,便于单独进行卡扣81的加工,使得后盖50的结构简单,更加容易加工。
卡接结构80还包括设置在支架10上的卡槽82,将后盖50安装至支架10上之后,卡扣81完全位于后盖50和支架10之间的空间内,也即卡扣81隐藏在后盖50和支架10之间的空间内,这样能够避免卡扣81暴露在外,延长了卡扣81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了使用过程中因为用户不小心碰到卡扣81,使得卡扣81变形而从卡槽82中脱出,进而使得后盖50从支架10上脱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后盖50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卡扣81采用塑胶材料制成。在本是实施例中,后盖50由金属铝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的金属制成。采用铝制后盖50,使得LED显示模组具有较好的物理散热性能。同时,卡扣81由塑胶材料制成,塑胶材料弹性较好,同时成本低,易于生产制造。
如图1至图5以及图11至图13所示,后盖50包括后盖本体52以及设置在后盖本体52的第一边沿处的连接片53,卡扣81包括与连接片53连接的连接部811,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后盖50本体的第二边沿和支架10之间的插接结构90,其中,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相对设置。其中,第一边沿为图11中的后盖50的上边沿,第二边沿为图11中的后盖50的下边沿。卡扣81通过连接部811与连接片53连接,实现了卡扣81和后盖50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插接结构90包括插块91和插口92,其中插块91与后盖本体52为一体成型结构,插口92设置在支架10上。后盖50通过插接结构90和卡接结构80安装在支架10上,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优点。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插口92和卡槽82均设置在支架10的前侧(即支架10朝向LED灯板30的一侧),卡扣81和插块91分别位于后盖50上相对的两侧。插口92设置在支架10底部横梁的下表面上,卡槽82设置在支架10上部横梁的下表面上。用户在安装的时候,先将插块91插入至插口92中,再使得卡扣81卡设在卡槽82内即可实现后盖50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81设置在后盖50的上侧壁并向上延伸,插块91设置在后盖50的下侧壁并向下延伸。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案中,卡扣也可以设置在后盖的下侧壁,相应地,插块设置在后盖的上侧壁。同时,卡扣和插块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后盖的左右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卡扣81的数量为两个,插块91的数量也为两个。
如图1至图5以及图11至图13所示,连接片53包括与后盖本体52连接并垂直于后盖本体52的第一连接片531,连接部8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钩8111,第一连接片531卡设在两个卡钩8111之间。通过两个卡钩8111卡住第一连接片531即可实现连接片53和卡扣81之间的连接,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
连接片53还包括与第一连接片531连接并垂直于第一连接片531的第二连接片532,连接部811还包括设置于两个卡钩8111之间的插槽8112,部分第二连接片532插设在插槽8112内;第二连接片5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片体5321和第二片体5322,第一片体5321与第一连接片531连接,第一片体5321的宽度大于第二片体5322的宽度,第二片体5322插设在插槽8112内。连接片5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片531和第二连接片532,结构简单,易于进行生产制造。同时部分第二连接片532插设在插槽8112内,配合两个卡钩8111卡住第一连接片531能够实现卡扣81和连接片53之间的紧固连接。两个卡钩8111的内侧设置有导向斜面,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二片体5322对准插槽8112,第一片体5321推动导向斜面,使得两个卡钩8111向外扩张并最终卡住第一连接片531的两端,即可实现卡扣81和连接片53之间的安装,操作简单、快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垂直于”是指第一连接片531与后盖本体52之间的夹角大约为90°,当然由于制造误差等,第一连接片531与后盖本体52之间的夹角可以在80°至100°之间。同样地,第一连接片531和第二连接片532之间的夹角也可以在80°至100°之间。
如图2、图3以及图11至图13所示,卡扣81还包括与连接部811连接的弹性卡臂812以及设置在弹性卡臂812上的卡块813,卡块813卡设在卡槽82内。上述卡块813的前后两侧具有斜面,在安装过程中,用户将卡扣81对准卡槽82的位置,支架10与卡块813前侧的斜面接触,在用户施加的朝向支架10的力的作用下,弹性卡臂812发生变形,卡扣81在弹性卡臂812的带动下朝向下移动,最终卡扣81卡设在卡槽82内,使后盖50固定在支架10上。
如图2、图3以及图11至图13所示,卡扣81还包括设置于连接部811的弹片814,弹片814与支架10抵接配合。将卡扣81安装至支架10上之后,弹片814能够抵住支架10上侧横梁的下侧壁,能够避免后盖50晃动,保证后盖50和支架10之间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所述支架(10)包括外框(11)和设置在所述外框(11)内的多个横梁(12)和多个纵梁(13),多个所述横梁(12)与多个所述纵梁(13)相交设置形成多个容置空间(20),多个所述容置空间(20)包括位于所述支架(10)的中间位置的第一容置空间(21)、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沿横向方向的第一侧的第二容置空间(22)和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沿所述横向方向的第二侧的第三容置空间(23),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的横截面积;
LED灯板(30),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前侧,所述LED灯板(30)包括模组电路(40),所述模组电路(40)包括供电接口(41)、信号接口(42)、第一行驱动电路(43)、第二行驱动电路(44)和列驱动电路(45),其中,所述供电接口(41)和所述信号接口(42)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行驱动电路(43)的主体部分和所述列驱动电路(45)的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主体部分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对应设置;
后盖(50),设置在所述支架(10)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列驱动电路(45)位于所述第一行驱动电路(43)远离所述第一容置空间(2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电路(40)还包括第一信号驱动电路(46)和第二信号驱动电路(47),所述第一信号驱动电路(46)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信号驱动电路(47)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容置空间(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上方的第四容置空间(24)和位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2)下方的第五容置空间(25),所述第一行驱动电路(43)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四容置空间(24)和所述第五容置空间(25)内;
多个所述容置空间(2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上方的第六容置空间(26)和位于所述第三容置空间(23)下方的第七容置空间(27),所述第二行驱动电路(44)的其余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第六容置空间(26)和所述第七容置空间(27)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50)朝向所述支架(1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51),所述加强筋(51)包括多个横向加强筋(511)和多个竖向加强筋(512),多个所述横向加强筋(511)和多个所述竖向加强筋(512)交错设置;
所述LED灯板(30)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和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所述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内的元器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内的元器件的高度,所述第二元器件布局区(32)对应于所述后盖(50)上加强筋(51)的位置设置,所述第一元器件布局区(31)对应于所述后盖(50)的加强筋(51)以外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LED灯板(30)和所述支架(10)之间的胶层(60),所述LED灯板(30)通过所述胶层(60)粘接在所述支架(10)上;所述胶层(60)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框(11)上的第一胶层(61)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梁(12)上和设置在所述纵梁(13)上的第二胶层(62),所述第二胶层(62)为间隔设置的多段以避让所述横梁(12)和所述纵梁(13)的相交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横梁(1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1,每个所述横梁(12)与相邻的所述外框(11)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A2,所述第一距离A1和所述第二距离A2之间的比值A1/A2满足:0.5≤A1/A2≤0.8;和/或
所述纵梁(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纵梁(13)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B1,每个所述纵梁(13)与相邻的所述外框(11)之间的距离为第四距离B2,所述第三距离B1和所述第四距离B2之间的比值B1/B2满足:1.8≤B1/B2≤2.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板(30)的后侧对应于所述支架(10)的位置设置有绝缘涂层(3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电路(40)中的IC芯片(70)与所述外框(11)、所述横梁(12)和所述纵梁(13)之间的距离在2mm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10)和所述后盖(50)之间的卡接结构(80),所述卡接结构(80)包括与所述后盖(50)分体设置的卡扣(81)和设置于所述支架(10)的卡槽(8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50)包括后盖本体(52)以及设置在所述后盖本体(52)的第一边沿处的连接片(53),所述卡扣(81)包括与所述连接片(53)连接的连接部(811),所述LED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盖(50)本体的第二边沿和所述支架(10)之间的插接结构(90),其中,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片(53)包括与所述后盖本体(52)连接并垂直于所述后盖本体(52)的第一连接片(531),所述连接部(8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卡钩(8111),所述第一连接片(531)卡设在两个所述卡钩(8111)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LED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5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片(531)连接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片(531)的第二连接片(532),所述连接部(811)还包括设置于两个所述卡钩(8111)之间的插槽(8112),部分所述第二连接片(532)插设在所述插槽(8112)内;所述第二连接片(5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片体(5321)和第二片体(5322),所述第一片体(5321)与所述第一连接片(531)连接,所述第一片体(532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片体(5322)的宽度,所述第二片体(5322)插设在所述插槽(8112)内。
CN202111427925.0A 2020-12-15 2021-11-26 Led显示模组 Pending CN1141208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925.0A CN114120852A (zh) 2021-11-26 2021-11-26 Led显示模组
EP21905645.4A EP4266292A1 (en) 2020-12-15 2021-12-10 Lamp panel module and display screen having same
PCT/CN2021/137230 WO2022127716A1 (zh) 2020-12-15 2021-12-10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US18/267,472 US20240064914A1 (en) 2020-12-15 2021-12-10 Lamp Panel Module and Display Screen Having Lamp Panel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925.0A CN114120852A (zh) 2021-11-26 2021-11-26 Led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0852A true CN114120852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0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7925.0A Pending CN114120852A (zh) 2020-12-15 2021-11-26 Led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085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56946U (zh) * 2016-01-12 2016-06-29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结构和led显示装置
CN110556063A (zh) * 2019-09-23 2019-12-10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块单元
CN210609994U (zh) * 2019-08-15 2020-05-22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屏
CN111292633A (zh) * 2019-12-31 2020-06-16 广州澄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
CN213277273U (zh) * 2020-09-28 2021-05-25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
CN214336192U (zh) * 2020-12-15 2021-10-01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CN216849170U (zh) * 2021-11-26 2022-06-28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
US20240064914A1 (en) * 2020-12-15 2024-02-22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Lamp Panel Module and Display Screen Having Lamp Panel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56946U (zh) * 2016-01-12 2016-06-29 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屏蔽结构和led显示装置
CN210609994U (zh) * 2019-08-15 2020-05-22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箱体结构及具有其的led显示屏
CN110556063A (zh) * 2019-09-23 2019-12-10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模块单元
CN111292633A (zh) * 2019-12-31 2020-06-16 广州澄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模组以及显示屏
CN213277273U (zh) * 2020-09-28 2021-05-25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屏组件
CN214336192U (zh) * 2020-12-15 2021-10-01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US20240064914A1 (en) * 2020-12-15 2024-02-22 Shenzhen Leyard Opto-Electronic Co., Ltd. Lamp Panel Module and Display Screen Having Lamp Panel Module
CN216849170U (zh) * 2021-11-26 2022-06-28 深圳利亚德光电有限公司 Led显示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88493B1 (en)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CN102889506B (zh) 灯条结构及其光源装置
CN102869916B (zh) 背光组件、中继连接器、背光单元
CN206489538U (zh) 交互智能平板
CN102889489B (zh) 灯条结构及光源装置
CN216849170U (zh) Led显示模组
CN109799646A (zh) 一种背光模组的灯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02163912A (ja) 発光装置システム、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
CN102121637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02313200B (zh) 背光单元和显示装置
CN110632792A (zh) 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CN214336192U (zh)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KR20100127758A (ko) 초소형 하우징 및 적어도 하나의 초소형 하우징을 포함한 지지 장치
CN207977061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上的柔性线路板led显示屏系统
KR20060131513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모듈의 집적회로칩 방열 구조 및 이를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모듈
CN101964160A (zh) 显示装置
CN114120852A (zh) Led显示模组
US2012010491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2523352U (zh) 贴片式led显示模组
WO2022127716A1 (zh) 灯板模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
CN202008591U (zh) 一种无线缆紧凑强固式嵌入式系统控制器
CN20336760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7819571B2 (en) Lamp sockets assembly guid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JP5733260B2 (ja) 電源モジュール
CN102095125B (zh) 侧光式照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