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0360A - 悬臂 - Google Patents

悬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0360A
CN114110360A CN202010900000.2A CN202010900000A CN114110360A CN 114110360 A CN114110360 A CN 114110360A CN 202010900000 A CN202010900000 A CN 202010900000A CN 114110360 A CN114110360 A CN 114110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piece
pressing rod
pivot
pivo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00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名
洪赞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BenQ Corp filed Critical BenQ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00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0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0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036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2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in more than one dir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6Details concerning attachment of head-supporting legs, with or without actuation of locking member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2Locking means
    • F16M2200/021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 F16M2200/022Locking means for rotational movement by fri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6Arms
    • F16M2200/065Arms with a special structure, e.g. reinforced or adapted for space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及紧迫机构。第一枢接件枢接第一支臂与第二支臂。第二枢接件枢接第一支臂与第三支臂。紧迫机构配置在第一支臂且包括第一紧迫杆及第二紧迫杆。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位于紧迫机构的相对两侧。当第一紧迫杆及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第一枢接件及第二枢接件时,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与第三支臂的相对关系固定。当第一紧迫杆及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第一枢接件及第二枢接件时,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与第三支臂可相对活动。

Description

悬臂
技术领域
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悬臂,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包括多个支臂的悬臂。
背景技术
悬臂的一端可固定在桌面或墙面,一物件可吊挂在悬臂的另一端。悬臂包含数个支臂,相邻两支臂一般通过螺合元件暂时性固定,使相邻两支臂的相对角度不会轻易改变。当需要改变支臂的角度时,在转动螺合元件数圈以放松螺合元件后,即可调整相邻两支臂的相对角度。在调整好两支臂的相对角度后,须再转动螺合元件数圈才能锁紧螺合元件。然,这样的锁定及解锁方式需要额外锁紧及松开操作螺合元件,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臂,以方便锁紧及解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第一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第二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三支臂;以及紧迫机构,配置在该第一支臂,该紧迫机构包括第一紧迫杆及第二紧迫杆;其中,该第一枢接件与该第二枢接件位于该紧迫机构的相对两侧;当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三支臂的相对关系固定;当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三支臂可相对活动。
较佳的,该紧迫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枢接于该第一支臂的第一枢接点;其中,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枢接该连接件,当该连接件相对该第一枢接点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连接件相对该第一枢接点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较佳的,该悬臂还包括:转动件,固定于该连接件的固定点且枢接于该第一支臂的第二枢接点;其中,当该转动件相对该第二枢接点的转动时,该连接件相对该第一枢接点转动。
较佳的,该转动件的一部分从该第一支臂突出。
较佳的,该连接件包括: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系可动地配置,且枢接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该活动件具有螺纹;螺杆,啮合于该螺纹,以相对该活动件自转;以及驱动器,用以驱动该螺杆自转,以驱动该活动件沿该螺杆的长轴延伸方向移动;其中,当该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往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往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较佳的,该连接件包括: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可动地配置,且枢接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该活动件具有螺纹;以及固定板,固定于该第一支臂;其中,该螺杆可自转但不可平移地穿设于该活动件的该螺纹。
较佳的,该活动件还包括螺帽,该螺帽具有该螺纹。
较佳的,该第一枢接件包括本体及活动片,该活动片可挠地连接于该本体;该第一紧迫杆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该第一枢接件的该活动片。
较佳的,该第二紧迫杆还包括:第一杆;以及第二杆,枢接于该第一杆,该第二杆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该第二枢接件。
较佳的,该紧迫机构包括:活动件,具有长轴及短轴,当该活动件以该长轴抵压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活动件以该短轴对应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第一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一紧迫杆与该第一支臂;以及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二紧迫杆与该第一支臂。
较佳的,该紧迫机构包括:活动件,具有第三枢接点及第四枢接点,该活动件以该第三枢接点枢接于该第一支臂,而以该第四枢接点枢接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其中,当该第一紧迫杆与该第二紧迫杆相对该第四枢接点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第一紧迫杆与该第二紧迫杆相对该第四枢接点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较佳的,该悬臂还包括:驱动器,连接该活动件,以驱动该活动件转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悬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
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以及紧迫机构,配置在该第一支臂且包括紧迫杆及活动件,该紧迫杆连接于该活动件,该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配置于该第一支臂内;其中,当该紧迫杆抵压该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与该枢接件的相对关系固定;当该紧迫杆释放该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与该枢接件可相对活动。
较佳的,该紧迫杆为螺栓。
较佳的,该活动件具有长条孔;该第一支臂还包括:突出杆,穿设于该长条孔,该活动件沿该长条孔的长轴延伸方向相对该突出杆可平移。
较佳的,该悬臂还包括: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一支臂的枢接点且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包括紧迫点及释放点,该紧迫点至该枢接点的长度大于该释放点至该枢接点的长度。
较佳的,该紧迫杆具有第一斜面,该活动件具有第二斜面;其中,当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进行斜面运动时,该活动件推动该紧迫杆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该枢接件。
较佳的,该活动件具有第一端面;该紧迫机构还包括:推动件,具有与该第一端面相面对的第二端面;其中,当该第二端面推动该第一端面时,该推动件推动该活动件与该紧迫杆进行斜面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悬臂,包括:第一支臂;第二支臂,包括枢接部;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该枢接件穿过该枢接部的枢接孔;以及紧迫机构,包括紧迫杆,该紧迫杆相对该第一支臂可转动但不可移动地枢接于该第一支臂且整个露出该第一支臂之外;其中,当该紧迫杆抵压该枢接部的外表面时,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相对关系固定;当该紧迫杆释放该枢接部的外表面时,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可相对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悬臂,通过支臂与紧迫机构的结构设计,方便使用者在需要调整支臂之间的相对位置时,可迅速操作以切换于锁紧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立体图。
图2绘示图1的悬臂沿方向2-2’的剖面图。
图3绘示图1的悬臂的侧视图。
图4绘示图1的悬臂的分解图。
图5绘示图2的紧迫机构及支臂的分解图。
图6绘示图2的枢接件的示意图。
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剖面图。
图8绘示图7的支臂(第一支臂)与紧迫机构的爆炸图。
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剖面图。
图10绘示图9的支臂与紧迫机构的爆炸图。
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剖面图。
图12绘示图11的支臂与紧迫机构的爆炸图。
图13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14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15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16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17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18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19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20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21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22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22B绘示图22A的悬臂的分解图。
图22C绘示图22B的悬臂的正视图。
图23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的示意图。
图23B绘示图23A的悬臂的分解图。
图23C绘示图23B的悬臂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1~图6,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悬臂100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悬臂100沿方向2-2’的剖面图,图3绘示图1的悬臂100的侧视图,图4绘示图1的悬臂100的分解图,图5绘示图2的紧迫机构160及支臂110的分解图,而图6绘示图2的枢接件140的示意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悬臂100包括支臂110(第一支臂)、支臂120(第二支臂)、支臂130(第三支臂)、枢接件140(第一枢接件)、枢接件150(第二枢接件)、紧迫机构160及转动件170。
如图2所示,枢接件140枢接支臂110与支臂120。枢接件150枢接支臂110与支臂130。紧迫机构160配置在支臂110且包括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1。枢接件140与枢接件150位于紧迫机构160的相对两侧。当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抵压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时,支臂110、支臂120与支臂130的相对关系固定;当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释放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时,支臂110、支臂120与支臂130可相对活动。如此,藉由紧迫机构160的活动,使支臂110、支臂120与支臂130的相对位置处于锁定状态(如图2所示)与解锁状态其中之一。
如图3及图5所示,紧迫机构160还包括连接件163。连接件163枢接于支臂110的第一枢接点110A。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枢接连接件163,当连接件163相对第一枢接点110A往第一转动方向D1转动时,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抵压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使支臂110、支臂120与支臂130的相对位置呈锁定状态。当连接件163相对第一枢接点110A往第二转动方向D2转动时,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释放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使支臂110、支臂120与支臂130的相对位置呈解锁状态。前述第一转动方向D1例如是顺时针方向,而第二转动方向D2例如是逆时针方向。
综上,通过往一方向(如第一转动方向D1)操作连接件163的方式即可快速且方便地使支臂110、支臂120与支臂130的相对位置呈锁定状态,而往另一方向(如第二转动方向D2)操作连接件163的方式即可快速且方便地使支臂110、支臂120与支臂130的相对位置呈解锁状态。
如图5所示,第一枢接点110A例如是贯孔,连接件163具有至少一贯孔163a1。悬臂100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181,固定件181穿过支臂110的第一枢接点110A及连接件163的贯孔163a1,以拘束连接件163与支臂110的相对平移运动,使连接件163与支臂110的相对运动仅限于转动。
如图2所示,第二紧迫杆162还包括第一杆1621及第二杆1622。第二杆1622枢接于第一杆1621。当连接件163转动时,连接件163带动第一杆1621及第二杆1622进行连杆运动,使第二杆1622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枢接件150。
如图3所示,转动件170固定于连接件163的固定点163A且枢接于支臂110的第二枢接点110B。由于转动件170与连接件163的相对位置固定,当转动件170相对第二枢接点110B的转动时,可带动连接件163相对第一枢接点110A转动。
如图5所示,第二枢接点110B例如是贯孔,转动件170具有至少一第一贯孔170a1。悬臂100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182,固定件182穿过第二枢接点110B及转动件170的第一贯孔170a1,以拘束转动件170与支臂110的相对平移运动,使转动件170与支臂110的相对运动仅限于转动。
此外,如图3所示,转动件170的一部分从支臂110突出,可方便使用者或工具从支臂110外操作转动件170。如图5所示,转动件170还具有至少一第二贯孔170a2。悬臂100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183,固定件183穿过转动件170的第二贯孔170a2及固定点163A,以固定转动件170与连接件163的相对位置。如此,当转动件170转动时,可带动连接件163随之运动。
如图6所示,枢接件140包括本体141及活动片142。活动片142可挠地连接于本体141。如图2所示,第一紧迫杆161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枢接件140的活动片142。详言之,当第一紧迫杆161抵压活动片142,如图2所示,活动片142相对本体141形变以储存弹性位能。形变的活动片142抵压支臂120,因而固定或拘束支臂110与支臂120的相对运动。当第一紧迫杆161释放活动片142,如图6所示,活动片142释放弹性位能而回复自由状态(复位),以解除支臂110与支臂120的锁定关系。
枢接件150具有类似或同于枢接件140的结构。枢接件150与第二紧迫杆162的相对运动关系类似枢接件140与第一紧迫杆161的相对运动关系,于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7及图8,图7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200的剖面图,而图8绘示图7的支臂(第一支臂)110与紧迫机构260的爆炸图。
悬臂200包括支臂110(第一支臂)、支臂120(第二支臂)、支臂130(第三支臂)、枢接件140(第一枢接件)、枢接件150(第二枢接件)、紧迫机构260及转动件170。
紧迫机构260包括第一紧迫杆161、第二紧迫杆162及连接件263。连接件263包括固定板2631、活动件2632、螺杆2633及驱动器2634。活动件2632相对支臂110可动地配置,且枢接于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活动件2632具有螺纹。在实施例中,活动件2632还包括螺帽2635,螺帽2635具有该螺纹。
螺杆2633啮合于活动件2632的螺纹,以相对活动件2632自转。驱动器2634用以驱动螺杆2633自转,以驱动活动件2632沿螺杆2633的长轴延伸方向移动(平移)。当活动件2632相对支臂110往第一移动方向S1移动时,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抵压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当活动件2632相对支臂110往相反于第一移动方向S1的第二移动方向S2移动时,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释放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详言之,藉由驱动器2634驱动螺杆2633转动,螺杆2633可带动活动件2632平移,进而带动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抵压或释放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
此外,固定板2631固定于支臂110。驱动器2634配置于固定板2631。螺杆2633可自转但不可平移地穿设于活动件2632的螺纹。如此,当驱动器2634驱动螺杆2633自转时,由于螺杆2633可自转但不可平移,因此驱使与螺杆2633啮合的活动件2632只能沿螺杆2633的长轴延伸方向平移。
驱动器2634例如是马达,其可电性连接于控制器(未绘示),如开关。通过控制该控制器,可控制驱动器2634转动、停止及其转动方向,进而控制第一紧迫杆161及第二紧迫杆162分别抵压或释放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
请参照图9~图10,图9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300的剖面图,而图10绘示图9的支臂310与紧迫机构360的爆炸图。
悬臂300包括支臂310(第一支臂)、支臂320(第二支臂)、枢接件340、枢接件350、紧迫机构360及转动件170。枢接件340枢接支臂310与支臂320。紧迫机构360配置在支臂110且包括紧迫杆361及活动件362。紧迫杆361连接于活动件362,活动件362相对支臂310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配置于支臂310内。当紧迫杆361抵压枢接件340时,支臂310与枢接件340的相对关系固定。当紧迫杆361释放活动件362时,支臂310与枢接件340可相对活动。如此,藉由紧迫机构360的活动,使支臂310与枢接件340的相对位置处于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如图9所示)的其中之一。
如图9所示,当紧迫杆361抵压在枢接件340上时,可拘束枢接件340与支臂310的相对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紧迫杆361例如是螺栓,其螺合于活动件362。紧迫杆361为行程可调整地螺合于活动件362,使紧迫杆361的端面相对活动件362的距离可调整,以调整紧迫杆361抵压枢接件340的抵压力。
如图10所示,支臂310包括第一耦接杆311及第二耦接杆312。第一耦接杆311、第二耦接杆312、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构成一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活动件362具有至少一长条孔362a。支臂310还包括至少一突出杆313。突出杆313穿设于长条孔362a,活动件362沿长条孔362a的长轴延伸方向相对突出杆313系可平移,以带动紧迫杆361抵压或释放枢接件340。此外,由于突出杆313穿设于长条孔362a,可避免活动件362与支臂310轻易分离。
如图9及图10所示,转动件170枢接于支臂310的枢接点310A。此外,悬臂300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381。枢接点310A例如是贯孔,而转动件170还具有至少一贯孔170a1,其中固定件381穿过贯孔170a1及枢接点310A,使转动件170可相对固定件381转动。当转动件170相对固定件381转动时,可带动活动件362平移,进而带动紧迫杆361抵压或释放枢接件340。
此外,如图10所示,转动件170具有外表面170s,外表面170s包括紧迫点170s1及释放点170s2,紧迫点170s1至枢接点310A(或贯孔170a1)的长度L1大于释放点170s2至枢接点310A的长度L2。因为视角关系,图10的长度L1看起来小于长度L2,但实际上长度L1大于长度L2。当紧迫点170s1接触活动件362时,活动件362上的紧迫杆361紧迫于枢接件340。当释放点170s2邻近或接触活动件362时,紧迫杆361释放枢接件340。
请参照图11~图12,图11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400的剖面图,而图12绘示图11的支臂410与紧迫机构460的爆炸图。
悬臂400包括支臂410(第一支臂)、支臂420(第二支臂)、枢接件440及紧迫机构460。枢接件440枢接支臂410与支臂420。紧迫机构460配置在支臂410且包括紧迫杆461及活动件462。紧迫杆461连接于活动件462,活动件462相对支臂410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配置于支臂410内。当紧迫杆461抵压枢接件440时,支臂410与支臂420的相对关系固定。当紧迫杆461释放枢接件440时,支臂410与支臂420可相对活动。如此,藉由紧迫机构460的活动,使支臂410与枢接件440的相对位置处于锁定状态(如图11所示)与解锁状态的其中之一。
紧迫杆461具有第一斜面461s,活动件462具有第二斜面462s。当第一斜面461s与第二斜面462s进行斜面运动时,活动件462推动紧迫杆461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枢接件440。当紧迫杆461抵压枢接件440时,可拘束支臂410与枢接件440的相对运动。
此外,活动件462具有第一端面462e。紧迫机构460更包括推动件463。推动件463具有一与第一端面462e相面对的第二端面463e。当第二端面463e推动第一端面462e时,推动件463推动活动件462与紧迫杆461进行斜面运动。例如,推动件463往上移动,可推动活动件462往上移动,进而推动紧迫杆461往枢接件440的方向移动,直到抵压枢接件440。
反之,当第二端面463e往远离第一端面462e的方向移动时,活动件462可往下移动,而释放紧迫杆461与枢接件440的锁定关系。
请参照图13,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500的示意图。悬臂500包括支臂510(第一支臂)、支臂520(第二支臂)、支臂530(第三支臂)、枢接件540(第一枢接件)、枢接件550(第二枢接件)、紧迫机构560及转动件570。支臂510、支臂520、支臂530、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的结构可分别相似或同于前述支臂110、支臂120、支臂130、枢接件140及枢接件150,容此不再赘述。
枢接件540枢接支臂510与支臂520。枢接件550枢接支臂510与支臂530。紧迫机构560配置在支臂510且包括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枢接件540与枢接件550位于紧迫机构560的相对两侧。当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分别抵压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时,支臂510、支臂520与支臂530的相对关系固定;当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分别释放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时,支臂510、支臂520与支臂530可相对活动。如此,藉由紧迫机构560的活动,使支臂510、支臂520与支臂530的相对位置处于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如图13所示)的其中之一。
紧迫机构560还包括活动件563,活动件563具有长轴LX及短轴SX。在一实施例中,活动件563例如是凸轮。当活动件563以长轴LX抵压于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时,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分别抵压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以固定支臂510、支臂520与支臂530的相对关系。当活动件563以短轴SX对应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时,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分别释放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以解除支臂510、支臂520与支臂530的固定关系。
转动件570连接于活动件563,以带动活动件563转动,进而带动活动件563的长轴LX抵压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或带动活动件563的短轴SX对应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转动件570露出于(突出于)支臂510外,以方便使用者操作。
紧迫机构560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564及第二弹性元件565,其中第一弹性元件564连接第一紧迫杆561与支臂510,而第二弹性元件565连接第二紧迫杆562与支臂510。如此,当活动件563的长轴LX抵压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时,第一弹性元件564及第二弹性元件565储存弹性位能。当活动件563的短轴SX对应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时,第一弹性元件564及第二弹性元件565释放弹性位能,驱使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回到初始位置(复位),以解除支臂510、支臂520与支臂530的锁定状态。
请参照图14,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600的示意图。悬臂600包括支臂610(第一支臂)、支臂620(第二支臂)、支臂630(第三支臂)、枢接件640(第一枢接件)、枢接件650(第二枢接件)、紧迫机构660及转动件670。支臂610、支臂620、支臂630、枢接件640及枢接件650的结构可分别相似或同于前述支臂510、支臂520、支臂530、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容此不再赘述。
枢接件640枢接支臂610与支臂620。枢接件650枢接支臂610与支臂630。紧迫机构660配置在支臂610且包括第一紧迫杆661及第二紧迫杆662。枢接件640与枢接件650位于紧迫机构660的相对两侧。当第一紧迫杆661及第二紧迫杆662分别抵压枢接件640及枢接件650时,支臂610、支臂620与支臂630的相对关系固定。当第一紧迫杆661及第二紧迫杆662分别释放枢接件640及枢接件650时,支臂610、支臂620与支臂630可相对活动。如此,藉由紧迫机构660的活动,使支臂610、支臂620与支臂630的相对位置处于锁定状态与解锁状态(如图14所示)的其中之一。
紧迫机构660还包括活动件663,在实施例中,活动件663例如是偏心轮。活动件663具有第三枢接点6631及第四枢接点6632,活动件663以第三枢接点6631枢接于支臂510,而以第四枢接点6632枢接于第一紧迫杆661及第二紧迫杆662。
当第一紧迫杆661与第二紧迫杆662相对第四枢接点6632之间的夹角A1实质上为180度时,第一紧迫杆661及第二紧迫杆662分别抵压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当第一紧迫杆661与第二紧迫杆662相对第四枢接点6632之间的夹角A1小于180度时,第一紧迫杆661及第二紧迫杆662分别释放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
转动件670连接于活动件663,以带动活动件663转动,进而改变夹角A1,使第一紧迫杆661及第二紧迫杆662分别释放或抵压枢接件540及枢接件550。
请参照图15,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700的示意图。悬臂700包括支臂710(第一支臂)、支臂720(第二支臂)、枢接件740、紧迫机构760及转动件770。支臂720包括枢接部721。枢接件740枢接支臂710与支臂720,枢接件740穿过枢接部721的枢接孔721a。紧迫机构760包括紧迫杆761,紧迫杆761相对支臂710可转动但不可移动地枢接于支臂710且整个露出支臂710外。当紧迫杆761抵压枢接部721的外表面721s时,支臂710与支臂720的相对关系固定。当紧迫杆761释放枢接部721的外表面721s时,支臂710与支臂720可相对活动。在实施例中,紧迫杆761例如是凸轮。
请参照图16,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800的示意图。悬臂800包括支臂310(第一支臂)、枢接件340、枢接件350、紧迫机构560及转动件570。在本实施例中,悬臂500的紧迫机构560应用于悬臂300的支臂310,例如是应用于支臂310的第一耦接杆311与第二耦接杆312的其中之一。
请参照图17,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900的示意图。悬臂900包括支臂310(第一支臂)、枢接件340、枢接件350、紧迫机构660及转动件670。在本实施例中,悬臂600的紧迫机构660应用于悬臂300的支臂310,例如是应用于支臂310的第一耦接杆311与第二耦接杆312的其中之一。
此外,前述数种悬臂的至少一者可使用驱动器同时控制,请参照以下说明。
请参照图18,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1000的示意图。悬臂1000包括悬臂500、悬臂800、悬臂700及驱动器1010、1020、1030及1040以及手把1050。驱动器1010连接悬臂500的转动件570,驱动器1020连接悬臂800的转动件570,驱动器1030连接悬臂700的转动件770,而驱动器1040连接驱动器1010、1020及1030。如此,驱动器1040可控制驱动器1010、1020及1030,以同时控制悬臂500、悬臂800及悬臂700活动。在实施例中,驱动器1010~1040例如是气压缸或油压缸。手把1050可连接驱动器1040,藉由操作手把1350转动,可操作驱动器1040,进而驱动驱动器1010、1020、1030运作而转动悬臂500的转动件570、悬臂800的转动件570及悬臂700的转动件770。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悬臂1000的悬臂500可改以悬臂600取代且/或悬臂800可改以悬臂900取代。
请参照图19,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1100的示意图。悬臂1100包括悬臂500’、悬臂500”、悬臂700及驱动器1010、1020、1030及1040以及手把1050。
悬臂500’包括支臂510(第一支臂)、支臂520(第二支臂)、支臂530(第三支臂)、枢接件540(第一枢接件)、枢接件550(第二枢接件)及紧迫机构560’。枢接件540枢接支臂510与支臂520。枢接件550枢接支臂510与支臂530。紧迫机构560’配置在支臂510且包括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紧迫机构560’具有与前述紧迫机构560相似或相同结构,不同处在于,紧迫机构560’更包含至少一驱动器1010,但可省略第一弹性元件564及第二弹性元件565,其中第一紧迫杆561耦接驱动器1010,以受到驱动器1010的驱动,且第二紧迫杆562耦接另一个驱动器1010,以受到该另一个驱动器1010的驱动。二驱动器1010可驱动第一紧迫杆561及第二紧迫杆562移动,以抵压或释放枢接件540及550。
悬臂500”包括支臂310(第一支臂)、枢接件340、枢接件350及紧迫机构560”。紧迫机构560”配置在支臂110且包括第一紧迫杆561。紧迫机构560”具有与前述紧迫机构560’相似或相同结构,不同处在于,紧迫机构560”可省略第二紧迫杆562及与其耦接的驱动器1010。
驱动器1040连接驱动器1010、1020及1030。如此,驱动器1040可控制驱动器1010、1020及1030,以同时控制悬臂500’、悬臂500”及悬臂700活动。此外,手把1050可连接驱动器1040,藉由操作手把1350转动,可操作驱动器1040,进而驱动驱动器1010、1020、1030运作。
请参照图20,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1200的示意图。悬臂1200包括悬臂500、悬臂800、悬臂700及驱动器1210、1220及1230、控制器1240及开关1250。在实施例中,驱动器1210、1220及1230例如是马达、减速机构或其组合。
驱动器1210耦接于悬臂500的转动件570,驱动器1220耦接于悬臂800的转动件570,而驱动器1230耦接于悬臂700的转动件770。控制器1240电性连接于驱动器1210、1220及1230,以控制驱动器1210、1220及1230分别驱动悬臂500、悬臂800及悬臂700活动。开关1250电性连接于控制器1240,以控制控制器1240开始驱动驱动器1210、1220及1230或停止驱动驱动器1210、1220及1230。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悬臂1200的悬臂500可改以悬臂600取代且/或悬臂800可改以悬臂900取代。
请参照图21,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1300的示意图。悬臂1300包括悬臂500、悬臂800、悬臂700、驱动线1310、弹性元件1320、1330及1340以及手把1350。弹性元件1320、1330及1340例如是弹簧,而驱动线1310例如是煞车线。驱动线1310串接悬臂500的转动件570、悬臂800的转动件570及悬臂700的转动件770,且连接于手把1350。藉由操作手把1350转动,可拉动驱动线1310,以转动悬臂500的转动件570、悬臂800的转动件570及悬臂700的转动件770。
请参照图22A~图22C,图22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1400的示意图,图22B绘示图22A的悬臂1400的分解图,而图22C绘示图22B的悬臂1400的正视图。
悬臂1400包括支臂310(第一支臂)、支臂320(第二支臂)(未绘示)、枢接件340、枢接件350、紧迫机构360(未绘示)、转动件170、锁固加强件1410、螺帽1420、紧迫部1430及固定件1440。悬臂1400具有与前述悬臂300相同或相似结构,不同处在于,悬臂1400还包含锁固加强机构1410,可加强固定支臂310(第一支臂)、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所构成的平行四连杆组的相对位置。
如图22B及图22C所示,锁固加强件1410具有滑槽1410r。螺帽1420可固定于转动件170且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位于滑槽1410r内。固定件1440可穿过滑槽1410r而螺合于螺帽1420。固定件1440与锁固加强件1410未干涉,因此固定件1440与锁固加强件1410可相对活动。当固定件1440锁紧在支臂310之第一耦接杆311时,可固定支臂310、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所构成的平行四连杆组的相对位置。当固定件1440放松时,可解除支臂310、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所构成的平行四连杆组的固定位置。在实施例中,固定件1440例如是螺丝。
如图22B及图22C所示,紧迫部1430突设于转动件170上且位于滑槽1410r内。藉由转动件170的转动,可使紧迫部1430与滑槽1410r的内侧壁紧迫(紧配),以固定支臂310、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所构成的平行四连杆组的相对位置,或释放紧迫部1430与滑槽1410r的紧迫关系,以释放支臂310、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所构成的平行四连杆组的固定关系。在实施例中,紧迫部1430例如是呈长条形,因此当转动件170带动紧迫部1430转动时,紧迫部1430可与滑槽1410r的内侧壁紧迫,或与滑槽1410r的内侧壁脱离。
请参照图23A~图23C,图23A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悬臂1500的示意图,图23B绘示图23A的悬臂1500的分解图,而图23C绘示图23B的悬臂1500的正视图。
悬臂1500包括支臂1510(第一支臂)、支臂320(第二支臂)(未绘示)、枢接件340、枢接件350、紧迫机构360(未绘示)、转动件170(未绘示)及固定件1440。悬臂1500具有与前述悬臂300相同或相似结构,不同处在于,悬臂1500的支臂1510的结构与悬臂300的支臂310的结构不同。
支臂1510包括第一耦接杆1511及第二耦接杆1512。第一耦接杆1511具有一滑槽1511r,而第二耦接杆1512具有一固定孔1512a。固定件1440可穿过滑槽1511r而固定于固定孔1512a。在实施例中,固定件1440例如是螺丝,而固定孔1512a例如是螺孔。固定件1440与滑槽1511r未干涉,因此固定件1440与第一耦接杆1511可相对活动。此外,滑槽1511r的延伸路径可使此平行四连杆组在运动时,固定件1440不会干涉第一耦接杆1511的运动。
此外,当固定件1440锁紧在支臂1510的第一耦接杆1511上时,可固定支臂1510、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所构成的平行四连杆组的相对位置。当固定件1440放松时,可解除支臂1510、枢接件340与枢接件350所构成的平行四连杆组的固定位置。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悬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臂;
第二支臂;
第三支臂;
第一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
第二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三支臂;以及
紧迫机构,配置在该第一支臂,该紧迫机构包括第一紧迫杆及第二紧迫杆;
其中,该第一枢接件与该第二枢接件位于该紧迫机构的相对两侧;当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三支臂的相对关系固定;当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该第二支臂与该第三支臂可相对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紧迫机构还包括:
连接件,枢接于该第一支臂的第一枢接点;
其中,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枢接该连接件,当该连接件相对该第一枢接点往第一转动方向转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连接件相对该第一枢接点往第二转动方向转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件,固定于该连接件的固定点且枢接于该第一支臂的第二枢接点;
其中,当该转动件相对该第二枢接点的转动时,该连接件相对该第一枢接点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转动件的一部分从该第一支臂突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
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系可动地配置,且枢接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该活动件具有螺纹;
螺杆,啮合于该螺纹,以相对该活动件自转;以及
驱动器,用以驱动该螺杆自转,以驱动该活动件沿该螺杆的长轴延伸方向移动;
其中,当该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往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往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
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可动地配置,且枢接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该活动件具有螺纹;以及
固定板,固定于该第一支臂;
其中,该螺杆可自转但不可平移地穿设于该活动件的该螺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活动件还包括螺帽,该螺帽具有该螺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件包括本体及活动片,该活动片可挠地连接于该本体;该第一紧迫杆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该第一枢接件的该活动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紧迫杆还包括:
第一杆;以及
第二杆,枢接于该第一杆,该第二杆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该第二枢接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紧迫机构包括:
活动件,具有长轴及短轴,当该活动件以该长轴抵压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活动件以该短轴对应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第一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一紧迫杆与该第一支臂;以及
第二弹性元件,连接该第二紧迫杆与该第一支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紧迫机构包括:
活动件,具有第三枢接点及第四枢接点,该活动件以该第三枢接点枢接于该第一支臂,而以该第四枢接点枢接于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
其中,当该第一紧迫杆与该第二紧迫杆相对该第四枢接点之间的夹角为180度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抵压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当该第一紧迫杆与该第二紧迫杆相对该第四枢接点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时,该第一紧迫杆及该第二紧迫杆分别释放该第一枢接件及该第二枢接件。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器,连接该活动件,以驱动该活动件转动。
13.一种悬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臂;
第二支臂;
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以及
紧迫机构,配置在该第一支臂且包括紧迫杆及活动件,该紧迫杆连接于该活动件,该活动件相对该第一支臂可滑动但不可转动地配置于该第一支臂内;
其中,当该紧迫杆抵压该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与该枢接件的相对关系固定;当该紧迫杆释放该枢接件时,该第一支臂与该枢接件可相对活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紧迫杆为螺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活动件具有长条孔;该第一支臂还包括:
突出杆,穿设于该长条孔,该活动件沿该长条孔的长轴延伸方向相对该突出杆可平移。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转动件,枢接于该第一支臂的枢接点且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包括紧迫点及释放点,该紧迫点至该枢接点的长度大于该释放点至该枢接点的长度。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紧迫杆具有第一斜面,该活动件具有第二斜面;
其中,当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进行斜面运动时,该活动件推动该紧迫杆选择性地抵压或释放该枢接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悬臂,其特征在于,该活动件具有第一端面;该紧迫机构还包括:
推动件,具有与该第一端面相面对的第二端面;
其中,当该第二端面推动该第一端面时,该推动件推动该活动件与该紧迫杆进行斜面运动。
19.一种悬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臂;
第二支臂,包括枢接部;
枢接件,枢接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该枢接件穿过该枢接部的枢接孔;以及
紧迫机构,包括紧迫杆,该紧迫杆相对该第一支臂可转动但不可移动地枢接于该第一支臂且整个露出该第一支臂之外;
其中,当该紧迫杆抵压该枢接部的外表面时,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的相对关系固定;当该紧迫杆释放该枢接部的外表面时,该第一支臂与该第二支臂可相对活动。
CN202010900000.2A 2020-08-31 2020-08-31 悬臂 Withdrawn CN114110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000.2A CN114110360A (zh) 2020-08-31 2020-08-31 悬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0000.2A CN114110360A (zh) 2020-08-31 2020-08-31 悬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0360A true CN114110360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0000.2A Withdrawn CN114110360A (zh) 2020-08-31 2020-08-31 悬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036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7546A1 (en) * 2009-12-23 2011-06-23 Humanscale Corporation Adjustable Display Arm
CN202600578U (zh) * 2012-05-11 2012-12-1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模块
CN104728568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臂的多自由度锁固装置
US20160186923A1 (en) * 2010-06-09 2016-06-30 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 (Products) Limited Support System
CN205480026U (zh) * 2015-11-26 2016-08-17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锁定位置的屏幕支撑装置
CN207112263U (zh) * 2017-07-12 2018-03-16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锁紧装置及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9892999U (zh) * 2019-04-25 2020-01-03 江苏汉和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显示器支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47546A1 (en) * 2009-12-23 2011-06-23 Humanscale Corporation Adjustable Display Arm
US20160186923A1 (en) * 2010-06-09 2016-06-30 Colebrook Bosson Saunders (Products) Limited Support System
CN202600578U (zh) * 2012-05-11 2012-12-12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模块
CN104728568A (zh) * 2013-12-19 2015-06-24 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臂的多自由度锁固装置
CN205480026U (zh) * 2015-11-26 2016-08-17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锁定位置的屏幕支撑装置
CN207112263U (zh) * 2017-07-12 2018-03-16 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锁紧装置及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9892999U (zh) * 2019-04-25 2020-01-03 江苏汉和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显示器支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8513B2 (en) Handle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door
RU2753687C2 (ru) Механизм привода утопленной ручки
US7509895B2 (en) Self-adjusting locking pliers
US8201857B2 (en) Adjustable driving mechanism for panic exit door lock
CN1975084A (zh) 车辆门闩操作装置
US6729661B2 (en) Locking device for locking two structural parts
KR20050009192A (ko) 측면 클램핑 부재를 가진 컴팩트 클램핑 장치
JP2009504951A (ja) ハウジング又はキャビネットにおけるドアまたは壁部を多重ポイントで施錠するロック装置
CN114110360A (zh) 悬臂
TWI783260B (zh) 懸臂
CN110593679B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的锁闭机构
US7066506B2 (en) System for preventing inadvertent locking of a vehicle door
US3786534A (en) Center-top door pivot mounting mechanism
US11624204B2 (en) Vertical rod adjustment device
US6945573B2 (en) Externally adjustable latch
ATE92573T1 (de) Tuerschloss und -beschlag fuer panikfaelle.
CN111520003A (zh) 一种门锁的童锁开关结构及其门锁、门和反锁方法
CN215869011U (zh) 一种行程碰块转换器的锁止组件及行程碰块转换器
EP0545679A1 (en)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of floor hinge in case
CN216893842U (zh) 一种门锁及其门
US4745820A (en) Auxiliary rotary actuator for a standard plunger operated device
JP4677325B2 (ja) ドアクローザのストップ機構
CN113782354A (zh) 一种行程碰块转换器的锁止组件及行程碰块转换器
US2606458A (en) Hand pull brake lever assembly
JPH0623504Y2 (ja) 油圧式キャブチル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