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4285B - 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94285B CN114094285B CN202111348700.6A CN202111348700A CN114094285B CN 114094285 B CN114094285 B CN 114094285B CN 202111348700 A CN202111348700 A CN 202111348700A CN 114094285 B CN114094285 B CN 1140942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e
- electrode lug
- battery
- positive
- electric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0169 heat 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2—Connection only in paralle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01M50/174—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50/176—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adapted for the shape of the cells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36—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fixing the leads to the electrodes, e.g. by wel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47—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 H01M50/55—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terminals on the cells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el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86—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inside the batteries, e.g. incorrect connections of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01M50/584—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 H01M50/5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nnections inside or outside the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tection means
- H01M50/593—Spacers; Insulating plat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在第一电芯的第一端设置第一正极耳,第二电芯的第一端设置第一负极耳,第一电芯的第二端与第二电芯的第二端均设置第二正极耳与第二负极耳,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通过第二端的极耳对应连接实现两种电芯的并联连接,且第一正极耳作为正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第一负极耳作为负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当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时,能够保证电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都有均匀的电流经过,并且第一正极耳与第一负极耳位于同一端,从而实现正负极极耳同侧设置,同时能够保证极片上载流密度分布均匀,从而提供了一种能够将正、负极极耳设置在同一侧的单侧极柱长电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日益成熟,锂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中。现有技术中的方型硬壳电池整体尺寸较小,而其中的输出电极等结构件需占用一定空间,因而不利于提升电池卷芯相对于电池整体体积的利用率;现有技术中的刀片电池是一种长电芯,整体尺寸较大,因而输出电极等结构件相对于电池整体所占的体积比相对较小,有利于提高卷芯与电池整体的体积比,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刀片电池因其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正、负极极耳分别设置在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不利于电池电压采集,也不利于电池包的布置,若刀片电池采用正、负极极耳同侧设置的形式,则极片上的电流集中分布在设置有极耳的一端,而极片上远离极耳的一端的电流分布较少或无电流分布,出现极片上载流密度分布不均、电芯局部过热、不能充分释放电芯的能量等问题,因而现有技术中的长电芯的正、负极极柱不能同侧设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长电芯的正、负极极耳不能同侧设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将正、负极极耳设置在同一侧的单侧极柱长电池。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能存储装置中长电芯的正、负极极耳不能同侧设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将长电池的正、负极极耳设置在同一侧的电能存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芯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芯,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的极组;第一正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端;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电芯包括: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的极组;第一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端;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叠放,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端对应;
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耳电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适于与外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芯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数量N2相等,N1个所述第一正极耳相连,N2个所述第一负极耳相连,每个所述第一电芯中极片的数量与每个所述第二电芯中极片的数量相等,其中,N1、N2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芯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数量N2不相等,N1个所述第一正极耳相连,N2个所述第一负极耳相连,一个所述第一电芯中极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电芯中极片数量的N2/N1倍,其中,N1、N2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
第一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端,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耳;
第二连接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端,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耳。
可选的,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远离极耳的一端,适于隔离所述极耳与外部结构;
第二绝缘层,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靠近极耳的一端,适于隔离所述极耳与极组。
可选的,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外壳,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适于放置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组装后的电芯。
可选的,所述外壳包括:防爆单元,构造为所述外壳上的部分区域,所述防爆单元的耐气压强度小于所述外壳本体的耐气压强度。
可选的,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盖板,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适于在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外壳后,密封所述外壳。
可选的,所述盖板包括: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穿设于所述盖板上,所述正极柱适于与所述第一正极耳电连接,所述负极柱适于与所述第一负极耳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电能存储装置,包括:
多个如上述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多个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串联和/或并联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在第一电芯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正极耳,第二电芯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端均设置第二正极耳与第二负极耳,且所述第一电芯的所述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分别与第二电芯的所述第二正极耳、所述第二负极耳对应电连接,实现所述第一电芯与所述第二电芯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芯的所述第一正极耳作为正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所述第二电芯的所述第一负极耳作为负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由于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位于两个不同的电芯上,且两个电芯通过第二端的极耳并联连接,因此当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时,能够保证电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都有均匀的电流经过,并且所述第一正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一端,电芯叠放时,两种电芯的第一端对应放置,因此所述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一负极耳位于同一端,从而实现正负极极耳同侧设置,同时能够保证极片上载流密度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电芯局部过热、不能充分释放电芯能量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数量N2相等,每个所述第一电芯中极片的数量与每个所述第二电芯中极片的数量相等,使得所述第一电芯的极片总数量与所述第二电芯的极片总数量相等,从而保证两种电芯并联形成的电路电流的均匀分布。
3.本发明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电芯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数量N2不相等,N1个所述第一电芯中极片总数量为N2个所述第二电芯中极片总数量的N2/N1倍,保证所述第一电芯的极片总数量与所述第二电芯的极片总数量相等,从而保证两种电芯并联形成的电路电流的均匀分布,并且打破了所述第一电芯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芯的数量相等的局限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电芯的数量,只需保证两种极片总数量相等即可,应变灵活、可选择性高。
4.本发明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正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正极耳,设置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电芯的第二负极耳与所述第二电芯的第二负极耳,分别实现两种电芯的第二正极耳之间的连接及两种电芯的第二负极耳之间的连接,使得极耳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可靠,保证两种电芯并联连接的可靠性。
5.本发明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的两侧,实现对连接片的绝缘保护,保证连接片与外壳之间、连接片与极组之间的绝缘性,避免出现短路,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6.本发明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防爆单元为所述外壳的部分区域,所述防爆单元的耐气压强度小于所述外壳本体的耐气压强度,实现当电池内出现胀气等现象时,所述防爆单元作为泄压单元进行泄压,避免电池爆炸,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
7.本发明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正极柱和负极柱分别穿设与盖板上,所述正极柱、所述负极柱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耳、所述第一负极耳连接,实现电芯的对外输出,且与外部连接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电芯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电芯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电芯与第二电芯组装后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右视图;
图6为本发明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外壳的壳体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电芯与外壳装配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2的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个第一电芯与两个第二电芯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另一种形式的一个第一电芯与两个第二电芯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两个第一电芯与两个第二电芯组装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电芯;12、第二电芯;21、第一正极耳;22、第二正极耳;31、第一负极耳;32、第二负极耳;41、第一连接片;42、第二连接片;51、第一绝缘层;52、第二绝缘层;6、外壳;61、壳体底面;62、防爆单元;7、盖板;71、正极柱;72、负极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芯1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芯12,所述第一电芯11包括: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的极组;第一正极耳2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一端;第二正极耳22和第二负极耳3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电芯12包括: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的极组;第一负极耳3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一端;第二正极耳22和第二负极耳3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叠放,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端对应;
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正极耳2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耳2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负极耳3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耳32电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耳21与所述第一负极耳31适于与外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端指的是电芯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二端指的是电芯上沿长度方向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端,所述长度方向指的是电芯极片尺寸最大的边所在的方向,该边也为电池的长边,具体地,在图8中,所述长度方向为图中箭头所指的长度方向,沿电芯极片表面与长边相邻的边为宽边,电芯中极片依次叠放的方向为电芯的高度方向,具体地,在图8中,电芯的高度方向为图中箭头所指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叠放指的是沿电芯的高度方向依次叠放,此时,电芯与电芯之间通过电芯的长和宽所组成的面相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通过第二端的极耳实现并联,形成新的电芯结构,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一正极耳21作为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一负极耳31作为负极输出端,若要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电流必然会经过两种电芯相连的部分,从而实现电流必然经过电芯的第二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电芯因长度尺寸较大,若正负极耳设置在同一端,则电流主要集中在正负极耳区域,远离正负极耳区域电子流动密度较小的问题,进而解决了因电流分布不均而导致的极耳附近产热较高,远离极耳区域产热较少,发热分布不均,相同极组不同区域老化程度差异明显的现象,并且,正负极极耳同侧设置的形式便于多个电池进行串并联构成模组后应用于电动汽车或储能柜。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在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正极耳21,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一端设置所述第一负极耳31,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端均设置第二正极耳22与第二负极耳32,且所述第一电芯11的所述第二正极耳22、所述第二负极耳32分别与第二电芯12的所述第二正极耳22、所述第二负极耳32对应电连接,实现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一电芯11的所述第一正极耳21作为正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所述第二电芯12的所述第一负极耳31作为负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由于所述第一正极耳21与所述第一负极耳31位于两个不同的电芯上,且两个电芯通过第二端的极耳并联连接,因此当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时,能够保证电芯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都有均匀的电流经过,并且所述第一正极耳2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负极耳3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一端,电芯叠放时,两种电芯的第一端对应放置,因此所述第一正极耳21与所述第一负极耳31位于同一端,从而实现正负极极耳同侧设置,便于电池包的布置,同时能够保证极片上载流密度分布均匀,避免出现电芯局部过热、不能充分释放电芯能量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芯11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12数量N2相等,N1个所述第一正极耳21相连,N2个所述第一负极耳31相连,每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的数量与每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的数量相等,其中,N1、N2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N1、N2的值为1或2或3,当N1=N2=1时,总共具有一个所述第一正极耳21和一个所述第一负极耳31,所述第一正极耳21与所述第一负极耳31分别作为正极输出端、负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当N1=N2=2或3时,2个或3个所述第一正极耳21相连后作为正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2个或3个所述第一负极耳31相连后作为负极输出端与外部连接。
可选的,所述N1=N2=2或3时,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叠放顺序不做限制,结合图13所示,为N1=N2=2时,2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与2个所述第二电芯12的一种叠放方式,依次为2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与2个所述第二电芯12,作为变形,叠放顺序也可以为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第一电芯11、第二电芯12,或其它叠放顺序,只需在叠放后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一正极耳21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负极耳31相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电芯11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12数量N2相等,每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的数量与每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的数量相等,使得所述第一电芯11的极片总数量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极片总数量相等,从而保证两种电芯并联形成的电路电流的均匀分布。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芯11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12数量N2不相等,N1个所述第一正极耳21相连,N2个所述第一负极耳31相连,一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数量的N2/N1倍,其中,N1、N2为正整数。
可选的,所述N1=1,N2=2或3;或N2=1,N1=2或3。
结合图11、图12所示,当N1=1,N2=2时,即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包括1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与2个所述第二电芯12,此时所述第二电芯12的数量是所述第一电芯11的2倍,则1个所述第一电芯11内极片的数量与2个所述第二电芯12内极片总数量相等,即一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数量的2倍。
同理,当N1=1,N2=3时,一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数量的3倍;当N1=2,N2=1时,一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数量的2倍;当N1=3,N2=1时,一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数量的3倍。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所述第一电芯11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12数量N2不相等,N1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总数量为N2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总数量的N2/N1倍,保证所述第一电芯11的极片总数量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极片总数量相等,从而保证两种电芯并联形成的电路电流的均匀分布,并且打破了所述第一电芯1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数量相等的局限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两种电芯的数量,只需保证两种极片总数量相等即可,应变灵活、可选择性高。
具体地,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
第一连接片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正极耳2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耳22;
第二连接片4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负极耳3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耳32。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片41与所述第二正极耳2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第二连接片42与所述第二负极耳3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变形,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不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41与所述第二连接片42,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正极耳2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耳22直接焊接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负极耳3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耳32直接焊接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片41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正极耳2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耳22,设置第二连接片42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负极耳3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耳32,分别实现两种电芯的第二正极耳22之间的连接及两种电芯的第二负极耳32之间的连接,使得极耳之间的连接更牢固可靠,保证两种电芯并联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51,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片4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42远离极耳的一端,适于隔离所述极耳与外部结构;
第二绝缘层52,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片4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42靠近极耳的一端,适于隔离所述极耳与极组。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层51与第二绝缘层52包裹在所述第一连接片4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42的两侧,实现对连接片的绝缘保护,保证连接片与外壳6之间、连接片与极组之间的绝缘性,避免出现短路,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外壳6,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适于放置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组装后的电芯。
具体地,所述外壳6包括:防爆单元62,构造为所述外壳6上的部分区域,所述防爆单元62的耐气压强度小于所述外壳6本体的耐气压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胀气,若气体封闭在外壳6内不能及时排出,则可能会气体压强下引发爆炸,因此将所述外壳6的部分区域构造为耐气压强度偏低的结构,当所述外壳6内的气压达到一定强度时,冲破所述防爆单元62所在的部分区域进行泄压,避免所述外壳6整体爆炸,保护电池安全。
可选的,所述防爆单元62的耐气压强度为0.4~1.2MPa。
可选的,所述防爆单元6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的,所述防爆单元62设置在所述外壳6的壳体底面61上,所述壳体底面61为所述外壳6上远离开口端的一端。
可选的,所述防爆单元62设置在所述外壳6的侧面上,所述侧面指的是沿所述外壳6的长度方向且面积较小的两个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所述防爆单元62为所述外壳6的部分区域,所述防爆单元62的耐气压强度小于所述外壳6本体的耐气压强度,实现当电池内出现胀气等现象时,所述防爆单元62作为泄压单元进行泄压,避免电池爆炸,从而起到保护电池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还包括:盖板7,设置于所述外壳6的开口端,适于在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外壳6后,密封所述外壳6。
具体地,所述盖板7包括:正极柱71和负极柱72,分别穿设于所述盖板7上,所述正极柱71适于与所述第一正极耳21电连接,所述负极柱72适于与所述第一负极耳31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单侧极柱长电池,通过设置所述正极柱71和所述负极柱72分别穿设与盖板7上,所述正极柱71、所述负极柱72分别与所述第一正极耳21、所述第一负极耳31连接,实现电芯的对外输出,且与外部连接方便可靠。
实施例二
结合图1-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存储装置,包括:
多个如上述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多个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串联和/或并联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能存储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单侧极柱长电池,多个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根据需要进行串联或并联,或同时进行串联和并联,由于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的正、负极极耳位于同侧,所以多个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进行连接时,便于连接排等结构件的布置,与传统的两侧出极耳的长电芯相比,占用空间小且便于连接,极大地提升了电池性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电芯(11)和至少一个第二电芯(12),所述第一电芯(11)由第一正极耳(21)、第二正极耳(22)、第二负极耳(32)及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的极组组成,所述第一正极耳(2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正极耳(22)和所述第二负极耳(3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电芯(12)由第一负极耳(31)、第二正极耳(22)、第二负极耳(32)及由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的极组组成,所述第一负极耳(31)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正极耳(22)和所述第二负极耳(32)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叠放,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端对应;
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正极耳(2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耳(22)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负极耳(3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耳(32)电连接,所述第一正极耳(21)与所述第一负极耳(31)适于与外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12)数量N2相等,N1个所述第一正极耳(21)相连,N2个所述第一负极耳(31)相连,每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的数量与每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的数量相等,其中,N1、N2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数量N1与所述第二电芯(12)数量N2不相等,N1个所述第一正极耳(21)相连,N2个所述第一负极耳(31)相连,一个所述第一电芯(11)中极片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二电芯(12)中极片数量的N2/N1倍,其中,N1、N2为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片(41),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正极耳(2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正极耳(22);
第二连接片(4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端,适于连接所述第一电芯(11)的第二负极耳(32)与所述第二电芯(12)的第二负极耳(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绝缘层(51),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片(4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42)远离极耳的一端,适于隔离所述极耳与外部结构;
第二绝缘层(52),覆盖于所述第一连接片(41)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片(42)靠近极耳的一端,适于隔离所述极耳与极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6),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壳体,适于放置所述第一电芯(11)与所述第二电芯(12)组装后的电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包括:防爆单元(62),构造为所述外壳(6)上的部分区域,所述防爆单元(62)的耐气压强度小于所述外壳(6)本体的耐气压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7),设置于所述外壳(6)的开口端,适于在所述电芯装入所述外壳(6)后,密封所述外壳(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包括:正极柱(71)和负极柱(72),分别穿设于所述盖板(7)上,所述正极柱(71)适于与所述第一正极耳(21)电连接,所述负极柱(72)适于与所述第一负极耳(31)电连接。
10.一种电能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单侧极柱长电池,多个所述单侧极柱长电池串联和/或并联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48700.6A CN114094285B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348700.6A CN114094285B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94285A CN114094285A (zh) | 2022-02-25 |
CN114094285B true CN114094285B (zh) | 2023-06-27 |
Family
ID=80300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348700.6A Active CN114094285B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9428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02064A1 (ja) * | 2009-07-01 | 2011-01-06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ラミネート形電池 |
WO2013127313A1 (zh) * | 2012-02-28 | 2013-09-0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及终端 |
CN204905369U (zh) * | 2015-08-10 | 2015-12-23 | 东莞市致格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叠片电芯 |
CN209374493U (zh) * | 2019-01-14 | 2019-09-10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 |
CN111668435A (zh) * | 2019-03-08 | 2020-09-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13113738A (zh) * | 2021-03-24 | 2021-07-13 | 福建南平延平区南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极耳电池 |
-
2021
- 2021-11-15 CN CN202111348700.6A patent/CN1140942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02064A1 (ja) * | 2009-07-01 | 2011-01-06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ラミネート形電池 |
WO2013127313A1 (zh) * | 2012-02-28 | 2013-09-0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及终端 |
CN204905369U (zh) * | 2015-08-10 | 2015-12-23 | 东莞市致格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叠片电芯 |
CN209374493U (zh) * | 2019-01-14 | 2019-09-10 | 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 |
CN111668435A (zh) * | 2019-03-08 | 2020-09-15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载电池和具有其的车辆 |
CN113113738A (zh) * | 2021-03-24 | 2021-07-13 | 福建南平延平区南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极耳电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94285A (zh) | 2022-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650944A1 (en) | Terminal-attached plate, plate assembly, and cell module | |
CN113764799A (zh)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WO2021139649A1 (zh) | 电池, 电池模组, 电池包以及电动车 | |
JP5871067B2 (ja) | 電池構造体 | |
CN111786011B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0911172B (zh) | 一种软包超级电容器模组 | |
CN211017177U (zh) | 电池模组 | |
CN216389649U (zh) | 一种电池模组 | |
CN103746084B (zh) | 动力电池及动力电池组 | |
CN220324497U (zh) | 电池 | |
CN114094285B (zh) | 一种单侧极柱长电池及电能存储装置 | |
CN101635370A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 | |
CN216213802U (zh)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5299368U (zh) | 一种大容量电池 | |
CN201413847Y (zh) | 锂离子动力电池 | |
CN212517422U (zh) | 一种内部电芯依次串联或并联的单体电池 | |
CN112117423B (zh) |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 |
CN114361725B (zh) | 软包电池组 | |
CN218498316U (zh) | 电芯 | |
CN211789321U (zh) | 电芯单元、电芯、模组以及动力电池包 | |
CN219067164U (zh) | 电池及电池包 | |
CN219534819U (zh) | 一种双负极耳锂离子电池 | |
CN219457940U (zh) | 一种导电连接装置及大容量电池组 | |
CN216250940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储能设备以及电子设备 | |
CN217719781U (zh) | 一种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