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8360A -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8360A
CN114088360A CN202010875925.6A CN202010875925A CN114088360A CN 114088360 A CN114088360 A CN 114088360A CN 202010875925 A CN202010875925 A CN 202010875925A CN 114088360 A CN114088360 A CN 114088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lamping
force
uni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59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8360B (zh
Inventor
杨剑
刘傅文
俞丝丝
赵金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59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8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8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8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8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8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8T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Or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以及夹持装置。本申请提供的马达检测方法,通过提前对夹持状态下的马达进行形变量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不良马达,避免采用不良马达进行组装造成的组装良率下降。本申请提供的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马达与镜头组装时的tilt不良问题,提高马达与镜头的组装良率。本申请提供的用于马达的夹持装置能够可控地对马达施加夹持力,该夹持装置配合马达形变检测仪器,可以用于检测马达是否符合组装要求。

Description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用于摄像模组的马达,尤其涉及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以及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的封装涉及到图像传感器、镜座、马达、镜头、线路板等零配件的多次组装,传统的组装方法是根据预设参数移动零配件实现对齐,这种组装方式会导致零配件的叠加公差越来越大,最终表现在摄像头上的效果是拍照画面最清晰的位置可能偏离画面的中心,四角的清晰度不均匀。
为满足生产需求,本领域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主动对准技术,这是在摄像模组封装过程中,确定零部件相对位置的技术。主动对准技术是在组装每个零配件时,由检测设备检测组装的半成品,并根据半成品的实际情况主动对准,然后将下一个零配件组装到位。主动对准技术可有效减小整个模组的装配公差,提升摄像模组产品的一致性,为更高阶的摄像模组组装提供可行的方案。
在图像传感器的分辨率不断增加和单像素尺寸不断减小的情况下,镜头组装到图像传感器的相对定位的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主动对准技术,可调节镜头对应于多个不同的角度,通过调节相对位置和镜头倾斜,可确保拍照画面中心位置最清晰,并提升拍摄画面四角解像力的均匀度,使得产品一致性得到提升。光学防抖、超高像素、大广角等产品均需主动对准技术才能较好的生产制造,而更高阶的产品如云台防抖、连续变焦等,更需要主动对准技术的加持。
除了镜头与图像传感器的组装需要用到主动对准技术,马达与镜头的组装也需要主动对准技术。但是,目前马达与镜头组装时tilt不良率大约为10%,严重影响摄像模组的组装效率,增加组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的检测方法,以及时发现不良马达,避免其对后续的组装产生影响。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马达与镜头组装时tilt不良率较高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马达的夹持装置,其配合其他测试仪器可及时发现不良马达。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的测试方法,包括
准备步骤:获取待测马达的类型,确定该类型马达的上限夹持力以及对应的上限形变量,所述上限夹持力为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关系曲线上的一拐点值,当所述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时,所述马达镜头组装良率显著下降,所述上限形变量即该类型马达在所述上限夹持力作用下的形变量;
夹持步骤:夹持所述待测马达,并使得施加在所述待测马达上的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测马达在所述作用力F作用下的形变量E;
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测马达满足组装要求,否则判断所述待测马达不满足组装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步骤中的所述作用力F等于所述上限夹持力。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步骤包括
放置步骤:将所述待测马达放置于两夹持单元之间;
施压步骤:对所述夹持单元施加大小为F的作用力,以将所述待测马达稳定保持在两所述夹持单元之间,所述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进一步地,所述施压步骤包括:保持其中一所述夹持单元固定,通过一弹簧对另一所述夹持单元施加所述作用力F,以使得所述弹簧的弹力等于所述作用力F,利用一弹簧测力装置测量所述弹簧的弹力以确定所述作用力F的大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包括
准备步骤:提供待组装马达以及待组装镜头,获取所述待组装马达的类型,确定该类型马达的上限夹持力以及对应的上限形变量,所述上限夹持力为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关系曲线上的一拐点值,从而所述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时,所述马达镜头组装良率显著下降,所述上限形变量即该类型马达在所述上限夹持力作用下的形变量;
夹持步骤:夹持所述待组装马达,并使得施加在所述待组装马达上的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组装马达在所述作用力F作用下的形变量E;
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组装马达不满足组装要求,获取另一待组装马达,并继续执行所述夹持步骤、所述检测步骤以及所述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不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组装马达满足组装要求,继续进行后续步骤;
组装步骤: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将判断满足组装要求的所述待组装马达与所述待组装镜头进行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步骤中的所述作用力F等于所述上限夹持力。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夹持装置,适于夹持一马达,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施压单元以及测力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相对设置,所述施压单元用于可控地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相互靠近,所述马达适于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之间,所述测力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夹持单元或所述第二夹持单元施加在所述马达上的夹持力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测力单元包括弹簧以及测力标尺,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另一端抵于所述施压单元,所述施压单元通过所述弹簧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向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方向移动,所述测力标尺用于确定所述弹簧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一底座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施压单元的定位件,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所述定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所述定位件之间具有一限位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轨上,所述施压单元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定位件上,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所述施压单元之间设置所述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测力标尺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上,自由端延伸向所述施压单元,或者所述测力标尺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施压单元上,自由端延伸向所述第二夹持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指示件,所述指示件与所述测力标尺中的一方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上,另一方安装在所述施压单元上,以使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测力标尺的固定端对齐,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示件的指示边对齐,所述指示件的指示边与所述测力标尺的刻度线相对,当所述施压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发生位移时,所述指示件的指示边适于沿所述测力标尺的刻度线移动,以准确指示所述弹簧对应的弹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施压单元包括调力杆,所述定位件上具有限位通道,所述调力杆螺纹连接地穿设于所述限位通道,所述弹簧抵于所述调力杆,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一弹簧导向件,所述弹簧导向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上,另一端向所述调力杆延伸,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导向件外,所述调力杆与所述弹簧导向件相对的一端具有缓冲槽,当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所述施压单元相互靠近时,所述弹簧导向件适于插入所述缓冲槽内,以避免所述弹簧导向件与所述施压单元产生相互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提供的马达检测方法,通过提前对夹持状态下的马达进行形变量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不满足组装要求的马达,避免采用不良马达进行组装造成的组装良率下降,可以有效提升后续摄像模组的组装良率,节省摄像模组组装过程中的成本;
(2)本申请提供的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可以有效解决马达与镜头组装时的tilt不良问题,提高马达与镜头的组装良率,本申请提供的组装方法尤其适用于解决采用主动对准技术组装马达与镜头时的tilt不良问题;
(3)本申请提供的用于马达的夹持装置能够可控地对马达施加夹持力,该夹持装置配合马达形变检测装置,可以用于检测马达是否符合组装要求,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弹片马达在不同夹持力下组装的模组的动态tilt曲线;
图2显示了滚珠马达在不同夹持力下组装的模组的动态tilt曲线;
图3为本申请的夹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夹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夹持装置的一个部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夹持装置的调力杆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的夹持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夹持单元;2、第二夹持单元;3、施压单元;31、调力杆;310、缓冲槽;4、测力单元;41、弹簧;42、测力标尺;421、固定端;422、自由端;43、指示件;44、弹簧导向件;5、底座;51、限位轨;6、定位件;61、限位通道;9、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申请的具体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的术语“tilt”为本领域的技术术语,是指镜头相对于感光芯片的倾斜。“tilt不良”即镜头相对于感光芯片有倾斜,从而导致摄像模组拍摄的图像不清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用于摄像模组的马达通常包括镜头载体、环绕设置在镜头载体外的外壳以及驱动镜头载体相对于外壳发生位移的驱动装置,镜头通过螺纹连接或胶水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镜头载体上。当通过螺纹方式固定连接时,镜头载体的内壁以及镜头的外壁分别具有相互匹配的螺纹,组装时,用夹持装置夹持外壳使马达固定并保持平整,然后将镜头螺纹连接在镜头载体上。当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时,镜头载体的内径与镜头的外径相匹配,组装时,用夹持装置夹持外壳使马达固定并保持平整,然后将镜头夹持至镜头载体的安装腔内,并在镜头与镜头载体的空隙中注入胶水,胶水固化后镜头连接在马达的镜头载体上。
当镜头与马达固定时,需要将镜头的中心与马达的中心对准,或者使二者中心的误差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容易造成组装后的摄像模组在拍摄时中心偏移,即出现tilt不良。为了将马达和镜头的中心对准,需要应用到主动对准技术,具体的组装过程为:用夹取马达的夹爪将马达固定,然后马达和镜头进行对准矫正,待马达和镜头的中心对准后将二者固定。正如背景技术所言,目前即使采用主动对准技术进行马达与镜头的组装,组装后的不良率仍然较高,既影响组装效率,也增加组装成本。
本申请的发明人分析,在利用自动化设备组装马达与镜头的过程中,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较大的夹持力时,马达会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形变,马达的这种形变会导致马达与镜头的组装产生误差,也即组装时镜头与马达的对准误差超过了允许的范围,进而导致组装后的产品出现tilt不良。发明人进行了以下实验以验证上述结论。
表1显示了两种常见的马达在不同夹持力下其外壳的最大形变量。可以理解的是,马达的形变量可采用现有的测试仪器直接进行分析,例如马达tilt测试机、马达端面激光测高仪器,针对马达形变量的具体测试,本申请不再详述。
表1
夹持力为5N 夹持力为7.5N 夹持力为10N
滚珠马达外壳最大形变量(12.3mm*12.3mm) 42.96μm 64.44μm 85.93μm
弹片马达外壳最大形变量(10.5mm*9.4mm) 23.90μm 35.85μm 47.80μm
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直观地发现,马达的形变量随着夹持力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长。由夹持装置导致的马达形变肉眼并不可见,因此在很长时间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忽略了这种形变对马达镜头组装良率产生的影响,但是对于摄像模组这样的精密器件,即使是这种微小的形变,也足以对马达镜头组装良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研究了马达镜头组装过程中马达承受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的关系。具体的研究过程为:将马达在不同的夹持力下进行组装,测试组装后模组的动态tilt曲线。通过对比不同夹持力下的动态tilt曲线,可以反映出马达承受的夹持力与模组发生tilt不良的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动态tilt也即在马达驱动镜头进行移动时,镜头相对于感光芯片的倾斜程度。以下发明人分别对弹片马达和滚珠马达进行了测试。
图1显示了弹片马达在不同夹持力下组装的模组的动态tilt曲线,可以发现,随着对弹片马达夹持力的增加,组装得到的模组的动态tilt整体有所升高。可见,对于弹片马达,组装过程中马达承受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呈负相关,换句话说,马达组装时承受的夹持力越大,马达与镜头的组装良率就越低。
图2显示了滚珠马达在不同夹持力下组装的模组的动态tilt曲线,可以发现,随着载体位移的增加,夹持力为10N的动态tilt与夹持力为0N的动态tilt的差值逐渐变大,可见,对于滚珠马达,组装过程中马达承受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也基本呈负相关。
以上测试验证了发明人的分析结论,即:利用自动化设备组装马达与镜头的过程中,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越大,马达形变对马达镜头组装良率的影响就越大,出现tilt不良的概率就越高。
可以理解的是,马达与镜头的组装过程中,必然会存在tilt不良,实际进行组装时,tilt不良有一允许的误差范围,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马达与镜头可以进行正常组装,但是如果tilt不良超过了允许的误差范围,那么马达与镜头组装后的结构就不满足标准,组装后就会出现组装不良的问题。
也即,夹持装置的夹持力对马达镜头组装良率的影响存在一理论上的拐点值,夹持力在该拐点值以内,马达与镜头组装后的tilt不良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马达形变对马达镜头组装良率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而超过该拐点值,马达与镜头组装后的tilt不良超过了允许的误差范围,马达形变对马达镜头组装良率的影响就不可忽视,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将出现显著的降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归纳法获得一实际拐点值,利用该实际拐点值可确定组装马达与镜头时马达能够承受的最大夹持力。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发明人采用术语“上限夹持力”表示拐点值。“上限夹持力”是指在马达与镜头进行组装时,夹持装置对马达可以施加的最大的夹持力,当马达承受的夹持力不超过“上限夹持力”时,由马达形变导致的后续组装不良问题可以忽略,当马达承受的夹持力超过“上限夹持力”时,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将显著下降。“上限形变量”是指,马达承受的夹持力为“上限夹持力”时马达的形变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的描述并结合现有技术,清楚如何比较不同夹持力下马达tilt的变化,可以合理地归纳出某类型马达的“上限夹持力”,本申请对“上限夹持力”的数值不作具体限定。与“上限夹持力”对应的“上限形变量”也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归纳获得,本申请对“上限形变量”的数值不作具体限定。
不同结构、尺寸、材料的马达具有不同的上限夹持力。针对某一类型的马达(也即马达的结构、尺寸、材质等均一致),夹持力一定时,满足组装要求的该类马达的形变量也基本一致。换句话说,若某一马达满足组装要求,那么在该马达上施加该类马达的上限夹持力时,该马达的形变量不应超过该类马达的上限形变量。例如本申请前述测试的滚珠马达,经过多次实验后,合理确定该类滚珠马达的上限夹持力约为10N,上限形变量约为80μm,对于满足组装要求的该类滚珠马达,当夹持装置的夹持力不超过10N时,其形变量不超过80μm;若某一具体的滚珠马达在夹持力为10N时,形变量超过了80μm,较大的马达形变量将会显著降低后续的组装良率,该马达则不满足组装要求。
在实际组装时,将夹持装置的夹持力设置在小于上限夹持力的范围内,可以有效提高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同理,还可以利用上限夹持力以及上限形变量提前筛选出不符合组装要求的马达,降低马达与镜头组装时的不良率,提高组装效率。
基于以上分析,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的检测方法,用于检出不符合组装要求的马达,以避免后续组装过程中因马达的夹持形变导致tilt不良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该检测方法包括
准备步骤:获取待测马达的类型,确定该类型马达的上限夹持力以及对应的上限形变量,所述上限夹持力为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关系曲线上的一拐点值,从而所述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时,所述马达镜头组装良率显著下降,所述上限形变量即该类型马达在所述上限夹持力作用下的形变量;
夹持步骤:夹持所述待测马达,并使得施加在所述待测马达上的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测马达在所述作用力F作用下的形变量E;
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测马达满足组装要求,否则判断所述待测马达不满足组装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步骤中的所述作用力F等于所述上限夹持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步骤包括
放置步骤:将所述待测马达放置于两夹持单元之间;
施压步骤:对所述夹持单元施加大小为F的作用力,以将所述待测马达稳定保持在两所述夹持单元之间,所述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述施压步骤中,可以保持其中第一所述夹持单元固定,对第二所述夹持单元施加作用力F,使第二所述夹持单元向第一所述夹持单元的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待测马达稳定保持在两所述夹持单元之间。当然,还可以同时对两所述夹持单元施加大小相当方向相反的作用力F,使两所述夹持单元相向移动,从而将所述待测马达稳定保持在两所述夹持单元之间。不论哪种施压方法,所述待测马达承受的夹持力均为F。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施压步骤包括:保持其中一所述夹持单元固定,通过一弹簧对另一所述夹持单元施加所述作用力F,以使得所述弹簧的弹力等于所述作用力F,利用一弹簧测力装置测量所述弹簧的弹力以确定所述作用力F的大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弹簧测力装置可以是测力标尺或测力计等,其能够实时读出所述弹簧的弹力,从而能够方便即时地调控所述作用力F的大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步骤:提供待组装马达以及待组装镜头,获取所述待组装马达的类型,确定该类型马达的上限夹持力以及对应的上限形变量,所述上限夹持力为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关系曲线上的一拐点值,从而所述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时,所述马达镜头组装良率显著下降,所述上限形变量即该类型马达在所述上限夹持力作用下的形变量;
夹持步骤:夹持所述待组装马达,并使得施加在所述待组装马达上的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组装马达在所述作用力F作用下的形变量E;
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组装马达不满足组装要求,获取另一待组装马达,并继续执行所述夹持步骤、所述检测步骤以及所述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不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组装马达满足组装要求,继续进行后续步骤;
组装步骤: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将满足组装要求的所述待组装马达与所述待组装镜头进行组装。
在前述测试方法以及组装方法中,均涉及对马达的夹持步骤,夹持马达时,需要准确控制施加的夹持力的大小。针对这一需求,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马达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用于可控地对马达施加夹持力。
本申请的马达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单元1、第二夹持单元2、施压单元3以及测力单元4。第二夹持单元2与第一夹持单元1相对设置,施压单元3用于可控地驱动第一夹持单元1与第二夹持单元2相互靠近,从而将一马达9稳定保持在第一夹持单元1与第二夹持单元2之间。测力单元4用于检测第一夹持单元1或第二夹持单元2施加在马达9上的夹持力的大小。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马达9在第一夹持单元1与第二夹持单元2的作用下保持平衡,因此第一夹持单元1与马达9之间的作用力等于第二夹持单元2与马达9之间的作用力,测力单元4可以检测第一夹持单元1施加在马达9上的作用力,也可以检测第二夹持单元2施加在马达9上的作用力。
本申请提供的马达夹持装置可以仅用于马达的检测,也即通过与其他测试仪器的配合,筛选出被夹持时形变量不合格的马达。在这类实施例中,由于不涉及马达的后续组装,对马达夹持装置的灵活性、易操作性要求较低,因此夹持装置可以采用较简易的结构。以下提供几种实施方式以供参考。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测力单元4包括弹簧41以及测力标尺42。弹簧41的一端抵于第二夹持单元2,另一端抵于施压单元3,施压单元3通过弹簧41驱动第二夹持单元2向第一夹持单元1的方向移动,测力标尺42通过弹簧41的长度确定弹簧41对应的弹力。在进行马达检测时,先将待测的马达9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1与第二夹持单元2之间,使第一夹持单元1保持固定,然后通过施压单元3对弹簧41施加作用力,弹簧41将该作用力传递至第二夹持单元2,第二夹持单元2将该作用力传递至马达9,从而马达9被保持在第一夹持单元1与第二夹持单元2之间,弹簧41的弹力与第二夹持单元2对马达9施加的夹持力大小相当,测力标尺42读取的弹簧41的弹力等于施加在马达9上的夹持力。配合仪器检测马达9在上限夹持力下的形变量,即可判断马达9是否满足组装要求。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夹持装置进一步地包括一底座5以及用于安装施压单元3的定位件6,第一夹持单元1以及定位件6分别安装于底座5的两端,底座5在第一夹持单元1以及定位件6之间具有一限位轨51,第二夹持单元2可滑动地设置在限位轨51上,施压单元3可移动地安装在定位件6上,第二夹持单元2与施压单元3之间设置弹簧41,施压单元3适于通过弹簧41驱动第二夹持单元2沿限位轨51向第一夹持单元1移动。测力标尺42的固定端421设置在第二夹持单元2上,自由端422延伸向施压单元3。施压单元3对弹簧41施加作用力时,弹簧41的长度减小,弹簧41的一端始终与测力标尺42的固定端对齐,弹簧41另一端对应于测力标尺42上的数值即弹簧41此时的弹力值。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测力标尺42的固定端421也可以设置在施压单元3上,自由端422延伸向第二夹持单元2。
优选地,测力单元4还包括指示件43,指示件43与测力标尺42中的一方安装在第二夹持单元2上,另一方安装在施压单元3上,以使得弹簧41的一端始终与测力标尺42的固定端对齐,弹簧41的另一端始终与指示件43的指示边对齐,指示件43的指示边与测力标尺42的刻度线相对,当施压单元3相对于第二夹持单元2发生位移时,也即弹簧41被挤压时,指示件43的指示边沿测力标尺42的刻度线移动,以准确指示此时弹簧41对应的弹力值。
优选地,施压单元3包括调力杆31,定位件6上具有限位通道61,调力杆31螺纹连接地穿设于限位通道61,弹簧41的一端抵于调力杆31,旋转调力杆31时,调力杆31向前移动对弹簧41施加作用力。进一步地,测力单元4还包括一弹簧导向件44,弹簧导向件4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夹持单元2上,另一端向调力杆31延伸,弹簧41套设在弹簧导向件44外,通过弹簧导向件44可以确保弹簧41受力时沿直线被挤压变形。调力杆31与弹簧导向件44相对的一端具有缓冲槽310,第二夹持单元2与施压单元3相互靠近时,弹簧导向件44的另一端适于插入缓冲槽310内,从而避免弹簧导向件44与施压单元3产生相互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马达夹持装置还可以直接作为马达组装过程中夹持装置,在夹取马达后,首先检测马达是否为满足组装要求,若满足,则直接将马达与镜头进行组装,若不满足,则将马达夹取到回收容器内,并夹取下一马达再次进行检测以及组装。在该类实施例中,由于涉及到马达的反复夹取以及后续组装,需要马达夹持装置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例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测力单元4(图中未示出)可以采用压力传感器,其设置在第一夹持单元1的夹持面或第二夹持单元2的夹持面上,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获取马达夹持力的大小,同时从马达形变量的检测仪器上获取形变数据,在通过与预设的上限夹持力以及上限形变量对比,可以实时地检测马达9是否满足组装要求,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动作。
以上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穷尽的列举,测力单元4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施。
以上描述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申请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申请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申请的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申请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内。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2)

1.一种马达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步骤:获取待测马达的类型,确定该类型马达的上限夹持力以及对应的上限形变量,所述上限夹持力为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关系曲线上的一拐点值,当所述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时,所述马达镜头组装良率显著下降,所述上限形变量即该类型马达在所述上限夹持力作用下的形变量;
夹持步骤:夹持所述待测马达,并使得施加在所述待测马达上的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测马达在所述作用力F下的形变量E;
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测马达满足组装要求,否则判断所述待测马达不满足组装要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步骤中的所述作用力F等于所述上限夹持力。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步骤包括
放置步骤:将所述待测马达放置于两夹持单元之间;
施压步骤:对所述夹持单元施加大小为F的作用力,以将所述待测马达稳定保持在所述夹持单元之间,所述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步骤包括:保持其中一所述夹持单元固定,通过一弹簧对另一所述夹持单元施加所述作用力F,以使得所述弹簧的弹力等于所述作用力F,利用一弹簧测力装置测量所述弹簧的弹力以确定所述作用力F的大小。
5.一种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步骤:提供待组装马达以及待组装镜头,获取所述待组装马达的类型,确定该类型马达的上限夹持力以及对应的上限形变量,所述上限夹持力为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与马达镜头组装良率关系曲线上的一拐点值,从而所述夹持装置对马达施加的夹持力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时,所述马达镜头组装良率显著下降,所述上限形变量即该类型马达在所述上限夹持力作用下的形变量;
夹持步骤:夹持所述待组装马达,并使得施加在所述待组装马达上的作用力F不超过所述上限夹持力;
检测步骤:检测所述待组装马达在所述作用力F作用下的形变量E;
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组装马达不满足组装要求,获取另一待组装马达,并继续执行所述夹持步骤、所述检测步骤以及所述判断步骤;若所述形变量E不超过所述上限形变量,则判断所述待组装马达满足组装要求,继续进行后续步骤;
组装步骤:采用主动对准技术将判断满足组装要求的所述待组装马达与所述待组装镜头进行组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步骤中的所述作用力F等于所述上限夹持力。
7.一种夹持装置,适于夹持一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单元、第二夹持单元、施压单元以及测力单元,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相对设置,所述施压单元用于可控地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相互靠近,所述马达适于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之间,所述测力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夹持单元或所述第二夹持单元施加在所述马达上的夹持力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单元包括弹簧以及测力标尺,所述弹簧的一端抵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另一端抵于所述施压单元,所述施压单元通过所述弹簧驱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向所述第一夹持单元的方向移动,所述测力标尺用于确定所述弹簧的弹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底座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施压单元的定位件,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所述定位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两端,所述底座在所述第一夹持单元以及所述定位件之间具有一限位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轨上,所述施压单元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定位件上,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所述施压单元之间设置所述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标尺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上,自由端延伸向所述施压单元,或者所述测力标尺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施压单元上,自由端延伸向所述第二夹持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指示件,所述指示件与所述测力标尺中的一方安装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上,另一方安装在所述施压单元上,以使得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测力标尺的固定端对齐,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指示件的指示边对齐,所述指示件的指示边与所述测力标尺的刻度线相对,当所述施压单元相对于所述第二夹持单元发生位移时,所述指示件的指示边适于沿所述测力标尺的刻度线移动,以准确指示所述弹簧对应的弹力值。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单元包括调力杆,所述定位件上具有限位通道,所述调力杆螺纹连接地穿设于所述限位通道,所述弹簧抵于所述调力杆,所述测力单元还包括一弹簧导向件,所述弹簧导向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上,另一端向所述调力杆延伸,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导向件外,所述调力杆与所述弹簧导向件相对的一端具有缓冲槽,当所述第二夹持单元与所述施压单元相互靠近时,所述弹簧导向件适于插入所述缓冲槽内,以避免所述弹簧导向件与所述施压单元产生相互作用。
CN202010875925.6A 2020-08-25 2020-08-25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Active CN114088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5925.6A CN114088360B (zh) 2020-08-25 2020-08-25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5925.6A CN114088360B (zh) 2020-08-25 2020-08-25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8360A true CN114088360A (zh) 2022-02-25
CN114088360B CN114088360B (zh) 2024-02-27

Family

ID=80295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5925.6A Active CN114088360B (zh) 2020-08-25 2020-08-25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836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72331A (ja) * 1991-06-24 1992-12-25 Fanuc Ltd クランプによるワーク変形を補正した機械加工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nc工作機械
JPH081463A (ja) * 1994-06-27 1996-01-09 Toyota Motor Corp ワーククランプ装置
WO2006030520A1 (ja) * 2004-09-17 2006-03-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ワーククランプ装置
CN102183321A (zh) * 2011-02-17 2011-09-14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夹持力测量仪及夹持力测量方法
CN104880141A (zh) * 2014-02-28 2015-09-02 株式会社三丰 用于力指示卡尺的位移传感器
CN106161887A (zh) * 2015-04-10 2016-11-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模组调节装置及其矫正方法
CN108169996A (zh) * 2017-12-27 2018-06-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摄像模组马达特性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97152A (zh) * 2018-12-29 2019-03-01 重庆亿普机电有限公司 零件加工用夹持设备
US20190263001A1 (en) * 2016-11-17 2019-08-29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Grip force setting system, grip force setting method, and grip force estimating system
CN110514427A (zh) * 2019-09-23 2019-11-29 嘉兴市光炬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生产加工用的弹性性能检测设备
CN111090158A (zh) * 2018-10-24 2020-05-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夹持方法及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210615810U (zh) * 2019-07-16 2020-05-26 芜湖乐维汽车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夹具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72331A (ja) * 1991-06-24 1992-12-25 Fanuc Ltd クランプによるワーク変形を補正した機械加工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nc工作機械
JPH081463A (ja) * 1994-06-27 1996-01-09 Toyota Motor Corp ワーククランプ装置
WO2006030520A1 (ja) * 2004-09-17 2006-03-2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ワーククランプ装置
CN102183321A (zh) * 2011-02-17 2011-09-14 深南电路有限公司 夹持力测量仪及夹持力测量方法
CN104880141A (zh) * 2014-02-28 2015-09-02 株式会社三丰 用于力指示卡尺的位移传感器
CN106161887A (zh) * 2015-04-10 2016-11-23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影像模组调节装置及其矫正方法
US20190263001A1 (en) * 2016-11-17 2019-08-29 Kabushiki Kaisha Yaskawa Denki Grip force setting system, grip force setting method, and grip force estimating system
CN108169996A (zh) * 2017-12-27 2018-06-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摄像模组马达特性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090158A (zh) * 2018-10-24 2020-05-0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夹持方法及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09397152A (zh) * 2018-12-29 2019-03-01 重庆亿普机电有限公司 零件加工用夹持设备
CN210615810U (zh) * 2019-07-16 2020-05-26 芜湖乐维汽车装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夹具
CN110514427A (zh) * 2019-09-23 2019-11-29 嘉兴市光炬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簧生产加工用的弹性性能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8360B (zh) 2024-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2189B (zh) 一种拉扭组合多轴断裂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101285865B (zh) 探针针尖位置检测方法及装置、对准方法以及探针装置
US7428783B2 (en) Testing system for flatness and parallelism
CN110726636B (zh) 用于双轴拉伸试验机的四轴对中调整系统及方法
US10393496B2 (en) Clamp-type measuring device and measuring method
CN113092233A (zh) 适用于筒弹适配器的静载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CN114633104B (zh) 对心组装设备和对心组装方法
CN1670939A (zh) 标记方法及标记装置和检查装置
CN111175028A (zh) 小口径透镜的偏心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4020555A (zh) 一种用于机箱内部检测的带视觉机器人末端探测装置
CN114088360A (zh) 马达的检测方法、马达与镜头的组装方法、夹持装置
CN113790690A (zh) 一种校准用线位移传感器装夹姿态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CN219177417U (zh) 一种用于涂布检测的多相机支架
CN103513069A (zh) 测试探针装置
US5317811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urfaces and lenses
CN209387430U (zh) 一种金属断面收缩率计算装置
KR101612322B1 (ko) 카메라모듈의 렌즈 위치 측정장치
US111627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of cylindrical measuring pins
CN216525901U (zh) 一种针对clga封装芯片的测试夹具
CN113933160A (zh) 一种双向拉伸测试机
CN112924121B (zh) 一种弹性结构内腔刚度测量装置及其方法
US9891033B2 (en) Tilt angle adjuster for form measuring device
CN110529466A (zh) 一种数字式伺服阀调试装置
CN109443227B (zh) 一种轴向拉伸变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8871161A (zh) 一种用于小平面角度检测的检具总成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