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6794B -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86794B CN114086794B CN202210076400.5A CN202210076400A CN114086794B CN 114086794 B CN114086794 B CN 114086794B CN 202210076400 A CN202210076400 A CN 202210076400A CN 114086794 B CN114086794 B CN 1140867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stranded wire
- caulking
- longitudinal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7—Preventive constructional measures against earthquake damage in existing build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8—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vibrations or shocks; against mechanical destruction, e.g. by air-rai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E04G21/16—Tools or apparatus
- E04G21/18—Adjusting tools; Templates
- E04G21/1841—Means for positioning building parts or elemen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0—Working measures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3/02—Repairing, e.g. filling cracks; Restoring; Altering; Enlarging
- E04G23/0203—Arrangements for filling cracks or cavities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15—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involving active or passive dynamic mass damping system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E04H9/0235—Anti-seismic devices with hydraulic or pneumatic damp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 G01C9/18—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by using liquids
- G01C9/24—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by using liquids in closed containers partially filled with liquid so as to leave a gas bubbl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7/00—Measuring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a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mechanical or fluid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 G01L7/02—Measuring the steady or quasi-steady pressure of a fluid or a fluent solid material by mechanical or fluid pressure-sensitive elements in the form of elastically-deformable gau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包括:第一面板,第一面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座;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绞线,绕设在导向座上,绞线的第一端连接有绞线端座,绞线端座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绞线的第二端伸出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之间的空间且连接有紧固装置,紧固装置能够收紧及释放绞线;弹性组件,设置有若干组,弹性组件设置在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之间,且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第一面板固定连接,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气柱,设有两组,一组气柱的连线与另一组气柱的连线相交成十字,每组气柱包括至少两个气柱。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背景技术
由制作误差、安装工艺需求等原因导致的缝隙常见于传统与现代建筑结构中,特别是垂直于地面的纵向缝隙,在传统建筑梁-柱榫卯节点与现代建筑装配式结构中广泛存在。带缝工作已成为结构构件的常见工作状态,在漫长的服役周期中,自重、地震荷载等,会增大缝隙;环境因素对于材料的影响,同样会造成上述构件间缝隙增大。如若缝隙较大则会导致构件的连接松动,在地震过程中导致构件的水平摆动甚至扭转,对建筑抗震是极为不利的。尽管一些纵向缝隙会通过添加嵌塞装置予以加固或补强,但类似的装置功能单一,嵌塞效果有限,未能很好地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纵缝嵌塞装置嵌塞效果不好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嵌塞效果好、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包括: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多个导向座;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设置;绞线,绕设在导向座上,所述绞线的第一端连接有绞线端座,所述绞线端座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绞线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的空间且连接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能够收紧及释放所述绞线;弹性组件,设置有四组,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之间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二面板的边角,且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气柱,设有两组,一组气柱的连线与另一组气柱的连线相交成十字,每组所述气柱包括两个气柱,所述第一面板上对应每个所述气柱设有一个气道及与所述气道的第一端连通的气槽,所述气柱为第一端设有开口、第二端封闭的弹性中空柱体,所述第一面板上环绕所述气槽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气柱的第一端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中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气槽相对,所述气柱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抵接,所述气道的第二端设有气嘴,所述气嘴连接有气压表。
可选地,每组所述弹性组件对应设置一条所述绞线,每组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端的中心设有一个所述导向座,每组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二端的中心设有一个所述绞线端座,所述绞线穿过所述弹性组件的第一端并绕过所述导向座后与所述弹性组件的中轴线共线地穿设在所述弹性组件中。
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簧座和弹簧,所述弹簧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弹簧座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包括环形本体以及连接在所述环形本体上的多个支腿,相邻的两个支腿之间适于所述绞线穿过。
可选地,所述绞线端座包括连接座以及与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的夹具,所述绞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夹具中,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二面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向座设有中心通孔以及与所述中心通孔贯通的至少两个导向底孔,所述导向底孔设在所述导向座的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的一端,所述绞线穿过所述中心通孔及所述导向底孔或者依次穿过两个所述导向底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绞线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上;驱动结构,与所述转动轴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轴绕其轴线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涡轮,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上;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上并位于所述涡轮的一侧;蜗杆,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中且与所述涡轮啮合;旋钮,与所述蜗杆的一端相连,所述旋钮位于所述支架外。
可选地,所述第一面板上连接有气泡水平仪,所述气泡水平仪的水准管与所述第一面板的长边平行。
可选地,所述第二面板上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气柱的第二端嵌在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纵缝嵌塞复位方法,应用于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所述纵缝嵌塞复位方法包括:
S1.操作紧固装置以收紧绞线,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的间距缩小且所述第一面板的背离所述第二面板的一侧与第二面板的背离所述第一面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嵌塞的纵缝的宽度;
S2.将所述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嵌塞入所述纵缝,操作紧固装置以释放绞线,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分别与纵缝的侧壁抵触;
S3.调整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在所述纵缝中的位置,使气泡水平仪的气泡居中;
S4.再次操作紧固装置以释放绞线,使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分别与纵缝侧壁抵紧;
S5.将气压表的示数归零;
当纵缝发生位形变化后,所述纵缝嵌塞复位方法还包括:
S6.读取气压表示数,根据气压表示数换算得到构件的水平摆动角度和扭转角度;
S7.分别操作多个紧固装置,以收紧或释放绞线以调整弹性组件的变形量直至气压表的示数归零,通过各个位置的弹性组件的变形量来支顶构件在纵缝内滑移,改变构件在纵缝内的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由于绞线端座与第二面板固定连接,绞线绕设在导向座上,导向座固定设置在第一面板上,当紧固装置收紧绞线时,会通过绞线端座拉动第二面板,使第二面板靠近第一面板,从而缩小第二面板与第一面板之间的间距,在该过程中弹性组件被压缩,当第一面板的背离第二面板的一侧与第二面板的背离第一面板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嵌塞的纵缝的宽度时,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能够很轻松地嵌塞入纵缝中,当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嵌塞到纵缝后,使紧固装置释放绞线,在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分别与纵缝的侧壁抵紧。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能够适用不同宽度的纵缝的嵌塞,通用性强;当出现因地震或外力导致纵缝发生位形变化后,在弹性组件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能够保持与纵缝的侧壁抵触,弹性组件的弹力可以抵御节点变形的趋势,从而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通过设置两组气柱,当发生地震时,弹性组件的弹力可以抵御节点变形的趋势,气柱的排气、吸气过程形成阻尼,可耗散地震过时节点变形过程的能量,同时降低了弹性组件被压缩的速度,减轻了建筑物晃动的剧烈程度;可以预先试验模拟得出位于纵向的一组气柱产生的压差与构件的扭转角度的关系,位于水平的一组气柱产生的压差与构件的水平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并可以根据气压表示数的变化反推出构件的水平摆动幅度与扭转角度,以此测量纵缝的位形变化,并可以通过释放弹性组件的弹性力来向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提供外推力,实现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支顶构件复位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透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提供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的俯视透视图;
图4为图1的第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第一面板的正视图;
图6为图1的第二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绞线以及与绞线连接的导向座、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弹性组件的爆炸图;
图9为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嵌塞入纵缝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面板;101、安装孔;102、气道;103、气槽;104、气嘴;105、第一限位槽;2、导向座;201、中心通孔;202、导向底孔;3、第二面板;301、第二限位槽;4、绞线;401、绞线端座;4011、连接座;4012、夹具;5、紧固装置;501、转动轴;5011、绞线孔;502、涡轮;503、支架;504、蜗杆;505、旋钮;6、弹性组件;601、弹簧座;6011、环形本体;6012、支腿;602、弹簧;7、气泡水平仪;8、气柱;9、气压表;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由制作误差、安装工艺需求等原因导致的缝隙常见于传统与现代建筑结构中,特别是垂直于地面的纵向缝隙,在传统建筑梁-柱榫卯节点与现代建筑装配式结构中广泛存在。带缝工作已成为结构构件的常见工作状态,在漫长的服役周期中,自重、地震荷载等,会增大缝隙;环境因素对于材料的影响,同样会造成上述构件间缝隙增大。如若缝隙较大则会导致构件的连接松动,在地震过程中导致构件的水平摆动甚至扭转,对建筑抗震是极为不利的。尽管一些纵向缝隙会通过添加嵌塞装置予以加固或补强,但类似的装置功能单一,嵌塞效果有限,未能很好地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
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的嵌塞效果好,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8所示,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包括第一面板1、第二面板3、绞线4、弹性组件6、气柱8。其中,第一面板1上设有多个导向座2;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相对设置;绞线4绕设在导向座2上,绞线4的第一端连接有绞线端座401,绞线端座401与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绞线4的第二端伸出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之间的空间且连接有紧固装置5,紧固装置5能够收紧及释放绞线4;弹性组件6设置有若干组,弹性组件6设置在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之间,且弹性组件6的第一端与第一面板1固定连接,弹性组件6的第二端与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气柱8设有两组,一组气柱8的连线与另一组气柱8的连线相交成十字,每组气柱8包括两个气柱8,第一面板1上对应每个气柱8设有一个气道102及与气道102的第一端连通的气槽103,气柱8为第一端设有开口、第二端封闭的弹性中空柱体,第一面板1上环绕气槽103设有第一限位槽105,气柱8的第一端嵌在第一限位槽105中且开口与气槽103相对,气柱8的第二端与第二面板3抵接,气道102的第二端设有气嘴104,气嘴104连接有气压表9。
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绞线端座401与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绞线4绕设在导向座2上,导向座2固定设置在第一面板1上,当紧固装置5收紧绞线4时,会通过绞线端座401拉动第二面板3,使第二面板3靠近第一面板1,从而缩小第二面板3与第一面板1之间的间距,在该过程中弹性组件6被压缩,当第一面板1的背离第二面板3的一侧与第二面板3的背离第一面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嵌塞的纵缝的宽度时,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能够很轻松地嵌塞入纵缝中,当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嵌塞到纵缝后,使紧固装置5释放绞线4,在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分别与纵缝的侧壁抵紧。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能够适用不同宽度的纵缝的嵌塞,通用性强;当出现因地震或外力导致纵缝发生位形变化后,在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3能够保持与纵缝的侧壁抵触,弹性组件的弹力可以抵御节点变形的趋势,从而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抗震需求;通过设置两组气柱8,当发生地震时,弹性组件6的弹力可以抵御节点变形的趋势,气柱8的排气、吸气过程形成阻尼,可耗散地震过时节点变形过程的能量,同时降低了弹性组件6被压缩的速度,减轻了建筑物晃动的剧烈程度;可以预先试验模拟得出位于纵向的一组气柱8产生的压差与构件的扭转角度的关系,位于水平的一组气柱8产生的压差与构件的水平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并可以根据气压表9示数的变化反推出构件的水平摆动幅度与扭转角度,以此测量纵缝的位形变化,并可以通过释放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来向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3提供外推力,实现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支顶构件复位的功效。
其中,绞线4可以是钢绞线,也可以是其他抗拉能力较好的金属线或塑料线,本实施例优选为钢绞线。
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槽105为环槽,第一限位槽105的深度小于气槽103的深度,第一限位槽105的设置便于对气柱8的第一端进行限位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弹性组件6对应设置一条绞线4,每组弹性组件6的第一端的中心设有一个导向座2,每组弹性组件6的第二端的中心设有一个绞线端座401,绞线4穿过弹性组件6的第一端并绕过导向座2后与弹性组件6的中轴线共线地穿设在弹性组件6中。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弹性组件6的第一端的中心设置导向座2,绞线4穿设在弹性组件6中,一方面使得布局更加紧凑,另一方面,当收紧或释放一个弹性组件6对应的绞线4时,能够调节弹性组件6对应点位处的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之间的间距,因此可以通过调节不同的弹性组件6的压缩量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不平行,来适应待嵌塞纵缝的侧壁不平行的情形。当然,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导向座2均设在弹性组件6的外侧,但是需要使导向座2尽可能地靠近弹性组件6,例如使每个弹性组件6的旁边设置一个导向座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6包括弹簧座601和弹簧602,弹簧座601固定设置在第一面板1上,弹簧602的一端设置在弹簧座601上,弹簧602的另一端与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弹簧座601包括环形本体6011以及连接在环形本体6011上的多个支腿6012,相邻的两个支腿6012之间适于绞线4穿过。在该实施方式中,弹簧座601的设置既便于固定安装弹簧602,又便于使绞线4穿过弹簧座601。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6仅包括弹簧602,绞线4从弹簧602上的缝隙穿过进入弹簧602内部。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弹性组件6包括较厚的弹块或弹垫。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绞线端座401包括连接座4011以及与连接座4011固定连接的夹具4012,绞线4的一端固定在夹具4012中,连接座4011与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夹具4012能够稳定地将绞线4的一端固定。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在绞线端座401上设置连接孔,使绞线4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并打结固定。
如图7所示,连接座4011为圆柱形,夹具4012也为圆柱形,且夹具4012的直径小于连接座4011的直径。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座2设有中心通孔201以及与中心通孔201贯通的至少两个导向底孔202,导向底孔202设在导向座2的与第一面板1相连的一端,绞线4穿过中心通孔201及导向底孔202或者依次穿过两个导向底孔202。在该实施方式中,各个导向座2的结构相同,在布置安装绞线4时,根据导向座2的位置选择使绞线4穿过中心通孔201及导向底孔202或者是一次穿过两个导向底孔202,具体如图所示,导向座2与绞线端座401正对时,绞线4穿过中心通孔201及导向底孔202,能够使绞线4的方向发生变化,从与第一面板1相垂直的方向转换成与第一面板1相平行的方向,导向座2不与绞线端座401正对时,绞线4依次穿过两个导向底孔202,绞线4保持与第一面板1相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当一条绞线4的绞线端座401距离与其相连的紧固装置5较近时,只需要设置一个与绞线端座401相对的导向座2即可,当一条绞线4的绞线端座401距离与其相连的紧固装置5较远时,可以设置多个导向座2,使其中一个导向座2与绞线端座401相对。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面板1上设有安装孔101,紧固装置5包括转动轴501和驱动结构。其中,转动轴501可转动地设置在安装孔101中,绞线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501上;驱动结构与转动轴501连接,能够驱动转动轴501绕其轴线转动。在该实施方式中,当驱动结构驱动转动轴501绕其轴线转动时,由于绞线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转动轴501上,转动轴501转动时,会将绞线4缠绕在转动轴501上从而将绞线4收紧或者是将绞线4从转动轴501上释放。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5可以为卷扬机或类似卷扬机的结构。在另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紧固装置5包括驱动结构以及能够在驱动结构的驱动下往复移动的滑块,绞线4的第二端固定在滑块上,滑块移动时带动绞线4收紧或释放。
如图7所示,转动轴501上设有绞线孔5011,绞线4穿过并固定在绞线孔5011中,绞线孔5011可以与转动轴501的轴线相垂直,也可以和转动轴501的轴线形成夹角。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绞线4在转动轴501上缠绕一圈并打结固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包括涡轮502、支架503、蜗杆504和旋钮505。其中,涡轮502固定设置在转动轴501上;支架503固定连接在第一面板1上并位于涡轮502的一侧;蜗杆504可转动地设在支架503中且与涡轮502啮合;旋钮505与蜗杆504的一端相连,旋钮505位于支架503外。在该实施方式中,转动旋钮505的过程中会带动蜗杆504转动,蜗杆504与涡轮502啮合,因此会带动涡轮502绕其轴线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501转动,转动轴501转动时,会将绞线4缠绕在转动轴501上从而将绞线4收紧或者是将绞线4从转动轴501上释放。该实施方式这样设置通过简单地转动旋钮505的动作即可收紧或释放绞线4,结构简单,便于人工操作。在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驱动结构可以仅包括旋钮505,将旋钮505直接与转动轴501同轴连接,在该实施方式下,需要在第一面板1的背离第二面板3的一侧进行操作旋钮505。
为便于固定安装紧固装置5,第一面板1的面积大于第二面板3的面积,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3均为矩形板,在安装时,使第一面板1的一个短边和第二面板3的一个短边平齐,第一面板1的长度大于第二面板3的长度,因此,第一面板1的另一个短边会相对第二面板3的另一个短边伸出,第一面板1大于第二面板3的部分可以用于安装紧固装置5。在将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嵌入到待嵌塞的纵缝时,使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3相平齐的一边插入纵缝中,第一面板1相对第二面板3伸出的一边位于纵缝外,从而能够很轻松地对紧固装置5进行操作。
如图1和图3所示,旋钮505伸出第一面板1的一端,更加便于人工操作。进一步参考图1,旋钮505的两个侧面为菱形,与人手的接触面积较大,在旋转旋钮505的过程中操作比较舒适。再进一步参考图1和图7,支架503为U型,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以及连接两个侧板端部的底板,蜗杆504可转动地设在两个侧板之间,蜗杆504的一端伸出其中一个侧板与旋钮505相连。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面板1上连接有气泡水平仪7,气泡水平仪7的水准管与第一面板1的长边平行。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气泡水平仪7,可以根据气泡水平仪7对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的水平度进行调整。
如图1所示,气泡水平仪7设置在第一面板1上并靠近第一面板1的伸出第二面板3的一端。
其中,气柱8的纵截面为波纹形,当气柱8被压缩时,气柱8内的气体通过气道102排出,经过气压表9时会使气压表9的示数发生变化,气柱8舒张时,进行吸气,气体通过气压表9、气道102进入气柱8内,气体经过气压表9会使气压表的示数发生变化。由于弹性组件6设有四组,对应的,绞线4设有四条。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嘴104贯穿第一面板1,气压表9设在背离第二面板3的一侧。该实施方式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气压表9与紧固装置5发生干涉。当然,在其他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在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可以将气压表9与紧固装置5设在第一面板1的同一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嘴104与第一面板1垂直。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第二面板3上设有第二限位槽301,气柱8的第二端嵌在第二限位槽301中。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槽301的设置便于对气柱8的第二端进行限位固定。如图6所示,第二限位槽301为圆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纵缝嵌塞复位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纵缝嵌塞复位方法包括:
S1.操作紧固装置5以收紧绞线4,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的间距缩小且第一面板1的背离第二面板3的一侧与第二面板3的背离第一面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嵌塞的纵缝的宽度。此时,可以很轻松地将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3嵌塞到纵缝中。需要说明的是,当紧固装置5包括上述的转动轴501、涡轮502、支架503、蜗杆504和旋钮505时,通过转动旋钮505来收紧绞线4。
S2.将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嵌塞入纵缝,操作紧固装置5以释放绞线4,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在弹性组件6的作用下分别与纵缝侧壁抵触。该步骤操作后,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分别与纵缝的侧壁抵触而并未抵紧。
S3.调整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在纵缝中的位置,使气泡水平仪7的气泡居中。在调整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的位置时,气泡水平仪7中的气泡会发生游动,将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的位置调整至气泡水平仪7的气泡居中,此时沿竖直方向布置的一组气柱8的连线恰与地面垂直。
S4.再次操作紧固装置5以释放绞线4,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在弹性组件6的作用下分别与纵缝侧壁抵紧。当紧固装置5包括上述的转动轴501、涡轮502、支架503、蜗杆504和旋钮505时,通过转动旋钮505来释放绞线4。
S5.将气压表9的示数归零。
地震过后,如果构件晃动会导致节点处发生位形变化,则纵缝发生位形变化,利用上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可以使节点复位进而使构件复位,纵缝嵌塞复位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读取气压表9示数,根据气压表9示数换算得到构件的水平摆动角度和扭转角度。具体可以预先试验模拟得出位于纵向的一组气柱8产生的压差与构件的扭转角度的关系,位于水平的一组气柱8产生的压差与构件的水平摆动幅度之间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气压表9示数的变化反推出构件的水平摆动幅度与扭转角度。
S7.分别操作多个紧固装置5,以收紧或释放绞线4以调整弹性组件6的变形量直至气压表9的示数归零,通过各个位置的弹性组件6的变形量来支顶构件在纵缝内滑移,改变构件在纵缝内的位置。其中,对于构件的水平摆动变形,主要调整垂直于地面的两组弹性组件6的变形量,对于扭转变形,主要调整平行于地面的两组弹性组件6的变形量,通过释放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来向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3提供外推力,实现该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支顶构件复位的功效。结合图9,当横梁10发生水平摆动时,例如横梁10的端部向右侧摆动时,定义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平齐的一端为嵌入端,第一面板1伸出纵缝的一端为伸出端,此时靠近伸出端处的两组弹性组件6被压缩,靠近嵌入端的两组弹性组件6被释放,通过释放靠近伸出端处的两组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结合收紧靠近嵌入端的两组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可以支顶横梁10的端部使其向左摆动复位;当横梁10发生扭转时,例如横梁10顺时针扭转时,此时靠近第一面板1的上端的两组弹性组件6被压缩,靠近第一面板1的下端的两组弹性组件6被释放,通过释放靠近第一面板1的上端的两组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结合收紧靠近第一面板1的下端的两组弹性组件6的弹性力,可以支顶横梁10使其逆时针转动复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面板(1),所述第一面板(1)上设有多个导向座(2);
第二面板(3),与所述第一面板(1)相对设置;
绞线(4),绕设在导向座(2)上,所述绞线(4)的第一端连接有绞线端座(401),所述绞线端座(401)与所述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所述绞线(4)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二面板(3)与所述第一面板(1)之间的空间且连接有紧固装置(5),所述紧固装置(5)能够收紧及释放所述绞线(4);
弹性组件(6),设置有四组,所述弹性组件(6)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1)与所述第二面板(3)之间且分别靠近所述第二面板(3)的边角,且所述弹性组件(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面板(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组件(6)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
气柱(8),设有两组,一组气柱(8)的连线与另一组气柱(8)的连线相交成十字,每组所述气柱(8)包括两个气柱(8),所述第一面板(1)上对应每个所述气柱(8)设有一个气道(102)及与所述气道(102)的第一端连通的气槽(103),所述气柱(8)为第一端设有开口、第二端封闭的弹性中空柱体,所述第一面板(1)上环绕所述气槽(103)设有第一限位槽(105),所述气柱(8)的第一端嵌在所述第一限位槽(105)中且所述开口与所述气槽(103)相对,所述气柱(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面板(3)抵接,所述气道(102)的第二端设有气嘴(104),所述气嘴(104)连接有气压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弹性组件(6)对应设置一条所述绞线(4),每组所述弹性组件(6)的第一端的中心设有一个所述导向座(2),每组所述弹性组件(6)的第二端的中心设有一个所述绞线端座(401),所述绞线(4)穿过所述弹性组件(6)的第一端并绕过所述导向座(2)后与所述弹性组件(6)的中轴线共线地穿设在所述弹性组件(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6)包括弹簧座(601)和弹簧(602),所述弹簧座(601)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面板(1)上,所述弹簧(60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弹簧座(601)上,所述弹簧(6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601)包括环形本体(6011)以及连接在所述环形本体(6011)上的多个支腿(6012),相邻的两个支腿(6012)之间适于所述绞线(4)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线端座(401)包括连接座(4011)以及与所述连接座(4011)固定连接的夹具(4012),所述绞线(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夹具(4012)中,所述连接座(4011)与所述第二面板(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2)设有中心通孔(201)以及与所述中心通孔(201)贯通的至少两个导向底孔(202),所述导向底孔(202)设在所述导向座(2)的与所述第一面板(1)相连的一端,所述绞线(4)穿过所述中心通孔(201)及所述导向底孔(202)或者依次穿过两个所述导向底孔(2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上设有安装孔(101),所述紧固装置(5)包括:
转动轴(501),所述转动轴(50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01)中,所述绞线(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轴(501)上;
驱动结构,与所述转动轴(501)连接,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轴(501)绕其轴线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
涡轮(502),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轴(501)上;
支架(503),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面板(1)上并位于所述涡轮(502)的一侧;
蜗杆(504),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支架(503)中且与所述涡轮(502)啮合;
旋钮(505),与所述蜗杆(504)的一端相连,所述旋钮(505)位于所述支架(503)外。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1)上连接有气泡水平仪(7),所述气泡水平仪(7)的水准管与所述第一面板(1)的长边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板(3)上设有第二限位槽(301),所述气柱(8)的第二端嵌在所述第二限位槽(301)中。
10.一种纵缝嵌塞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所述纵缝嵌塞复位方法包括:
S1.操作紧固装置(5)以收紧绞线(4),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的间距缩小且所述第一面板(1)的背离所述第二面板(3)的一侧与第二面板(3)的背离所述第一面板(1)的一侧之间的间距小于待嵌塞的纵缝的宽度;
S2.将所述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嵌塞入所述纵缝,操作紧固装置(5)以释放绞线(4),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在弹性组件(6)的作用下分别与纵缝的侧壁抵触;
S3.调整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在所述纵缝中的位置,使气泡水平仪(7)的气泡居中;
S4.再次操作紧固装置(5)以释放绞线(4),使第一面板(1)与第二面板(3)在弹性组件(6)的作用下分别与纵缝侧壁抵紧;
S5.将气压表(9)的示数归零;
当纵缝发生位形变化后,所述纵缝嵌塞复位方法还包括:
S6.读取气压表(9)示数,根据气压表(9)示数换算得到构件的水平摆动幅度和扭转角度;
S7.分别操作多个紧固装置(5),以收紧或释放绞线(4)以调整弹性组件(6)的变形量直至气压表(9)的示数归零,通过各个位置的弹性组件(6)的变形量来支顶构件在纵缝内滑移,改变构件在纵缝内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6400.5A CN11408679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
US17/742,084 US11661760B1 (en) | 2022-01-24 | 2022-05-11 | Longitudinal seam caulking and monitoring restore device and longitudinal seam caulking restore method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076400.5A CN11408679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86794A CN114086794A (zh) | 2022-02-25 |
CN114086794B true CN114086794B (zh) | 2022-03-25 |
Family
ID=80309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76400.5A Active CN114086794B (zh) | 2022-01-24 | 2022-01-24 |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661760B1 (zh) |
CN (1) | CN1140867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43171B (zh) * | 2020-11-06 | 2022-03-11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传统木结构梁柱节点缝隙嵌塞装置及嵌塞方法 |
CN114704118B (zh) * | 2022-05-24 | 2022-08-19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嵌缝监测伺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
CN114704119B (zh) * | 2022-05-24 | 2022-08-19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弹性自适应缝隙嵌塞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
CN114688944B (zh) * | 2022-05-24 | 2022-07-29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自适应嵌缝监测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
CN114704120B (zh) * | 2022-05-24 | 2023-05-16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液压嵌缝装置及嵌塞方法 |
CN114705113B (zh) * | 2022-05-24 | 2022-08-09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缝隙嵌塞监测复位装置及嵌塞复位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17253A (ja) * | 2009-12-02 | 2011-06-16 | Munehiro Kozu | 免震ゴムシート |
KR20130093964A (ko) * | 2012-02-15 | 2013-08-23 | 주식회사 에이브이티 | 건물의 하중 변동을 단계별로 감쇠시키는 복합마찰댐퍼 |
CN110173130A (zh) * | 2019-06-24 | 2019-08-2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适用于木结构边跨榫卯节点的隐蔽式加固与减震耗能装置 |
CN215106154U (zh) * | 2021-03-02 | 2021-12-10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钢结构屋面变形缝的加固装置 |
CN113818713A (zh) * | 2021-09-17 | 2021-12-21 | 南昌大学 | 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040181C2 (de) * | 1980-10-22 | 1985-11-14 | Gerb Gesellschaft für Isolierung mbH & Co KG, 1000 Berlin | Elastisches Lagerungselement |
NZ201015A (en) * | 1982-06-18 | 1986-05-09 | New Zealand Dev Finance | Building support:cyclic shear energy absorber |
US5549269A (en) * | 1992-03-27 | 1996-08-27 | Gertel; Maurice | Gas spring assembly |
JP4038266B2 (ja) * | 1998-02-17 | 2008-01-23 |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 粘性せん断型ダンパー |
US8570183B2 (en) | 2010-04-09 | 2013-10-29 |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 Method for detecting gross vehicle weight overload |
CN101887639A (zh) | 2010-06-25 | 2010-11-17 | 苏州位置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can总线的车辆超载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
KR101046249B1 (ko) * | 2011-04-15 | 2011-07-04 | 강토아이디테크 (주) | 내진용 댐퍼 및 이를 이용한 내진 시스템 |
CA2895345C (en) * | 2012-12-20 | 2020-06-30 | Gaudet Machine Works Inc. | Hydraulic damper |
CN105675101B (zh) | 2016-03-10 | 2018-10-02 | 赛度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基于obd的车辆质量动态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
WO2017214143A1 (en) * | 2016-06-06 | 2017-12-14 | Worksafe Technologies |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s comprising a load-bearing surface having a polymeric material |
CN107901916B (zh) | 2017-11-15 | 2019-07-09 | 康明斯天远(河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需增装传感器的车辆载重获取方法 |
CN110406539A (zh) | 2019-07-22 | 2019-11-05 | 杭州鸿泉物联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车辆载重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689723B (zh) | 2019-11-06 | 2020-08-11 | 北京交通大学 | 基于功率分布与自学习的货车超载识别方法 |
CN114059695B (zh) * | 2022-01-12 | 2022-04-15 | 江苏沪港装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装饰用节能性防撞幕墙 |
-
2022
- 2022-01-24 CN CN202210076400.5A patent/CN114086794B/zh active Active
- 2022-05-11 US US17/742,084 patent/US1166176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17253A (ja) * | 2009-12-02 | 2011-06-16 | Munehiro Kozu | 免震ゴムシート |
KR20130093964A (ko) * | 2012-02-15 | 2013-08-23 | 주식회사 에이브이티 | 건물의 하중 변동을 단계별로 감쇠시키는 복합마찰댐퍼 |
CN110173130A (zh) * | 2019-06-24 | 2019-08-2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适用于木结构边跨榫卯节点的隐蔽式加固与减震耗能装置 |
CN215106154U (zh) * | 2021-03-02 | 2021-12-10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钢结构屋面变形缝的加固装置 |
CN113818713A (zh) * | 2021-09-17 | 2021-12-21 | 南昌大学 | 一种适用于传统房屋木檩的减震加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661760B1 (en) | 2023-05-30 |
CN114086794A (zh) | 2022-02-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86794B (zh) | 纵缝嵌塞与监测复位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 |
CN114482602B (zh) | 纵缝嵌塞装置及纵缝嵌塞复位方法 | |
CN110520662B (zh) | 水平配管4方向支撑装置 | |
JP5069534B2 (ja) | 既存建物の外殻補強構造 | |
JP5039892B2 (ja) | ソーラーパネル取着用架台の固定金具及びソーラーパネル固定方法 | |
JP5028239B2 (ja) | テンションバランサー | |
JP4288370B2 (ja) | ダンパー装置 | |
CN108442551B (zh) | 用于装配式柔性框架节点的金属橡胶阻尼器 | |
CN109267667B (zh) | 一种多向自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及其安装方法 | |
KR101927711B1 (ko) | 공동주택 내 개구부를 위한 내진 보강방법 | |
JP4794204B2 (ja) | 免震装置 | |
JP4366365B2 (ja) | 免振装置 | |
JP5227519B2 (ja) | 免震建築物 | |
JP3916336B2 (ja) | 免震建物構造 | |
CN215670438U (zh) | 一种吊顶安装结构 | |
CN112962856A (zh) | 一种吊顶安装结构 | |
JP4059634B2 (ja) | 空間骨組構造体の制振構造 | |
CN214898831U (zh) | 天线集成安装装置 | |
CN219432761U (zh) | 一种土木工程建设用管道抗震加强结构 | |
CN215217727U (zh) | 一种防止水表指针倒转的水表 | |
JPH10176434A (ja) | 制振躯体構造 | |
CN219100386U (zh) | 一种装配式住宅减震装置 | |
CN219011510U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抗震底座结构 | |
WO2024004293A1 (ja) | 累積変位計及び制振ダンパー | |
JP5662103B2 (ja) | 外壁パネル固定構造及び壁受け部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