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0907B -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0907B
CN114070907B CN202010753667.4A CN202010753667A CN114070907B CN 114070907 B CN114070907 B CN 114070907B CN 202010753667 A CN202010753667 A CN 202010753667A CN 114070907 B CN114070907 B CN 1140709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lens
lens decoration
assembly
ghz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36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0907A (zh
Inventor
魏鲲鹏
李建铭
尤佳庆
王国龙
常乐
张功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36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0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0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0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0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4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using equipment having another main function to serve additionally as an antenna, e.g. means for giving an antenna an aesthetic aspe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装饰组件和电子设备。镜头装饰组件包括镜头装饰件及保护盖板,将镜头装饰件作为第一辐射体,并在保护盖板上设置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均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即镜头装饰组件能够用于装饰及保护镜头的同时,还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实现“一物多用”。当将镜头装饰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内时,可以在不增加天线结构,避免增加天线组件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内的天线的数量。并且,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能够相耦合,并能够进一步的增加镜头装饰组件的天线信号的覆盖频段及天线的效率,从而通过镜头装饰组件的辐射体能够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月增,手机所需涵盖的通讯范围也越来越广,此时,手机对于天线的需求与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随着手机薄型化的发展,手机内部空间越来越小。故而,如何在手机的有限空间内放置更多的天线,则是天线结构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作为天线的辐射体的镜头装饰组件及包括镜头装饰组件的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镜头装饰组件,用于保护及装饰镜头。该镜头装饰组件包括镜头装饰件以及保护盖板,所述镜头装饰件为导电结构,所述镜头装饰件至少部分作为第一辐射体;所述保护盖板包括介质板以及形成于所述介质板上表面或者嵌设于所述介质板内的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均为导电结构,用于传输天线信号,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相耦合。
本申请中,将镜头装饰组件的镜头装饰件至少部分作为第一辐射体,并在保护盖板上设置第二辐射体,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均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即镜头装饰组件能够用于装饰及保护镜头的同时,还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实现“一物多用”。当将镜头装饰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内时,可以在不增加天线结构,避免增加天线组件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内的天线的数量。并且,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能够相耦合,并能够进一步的增加镜头装饰组件的天线信号的覆盖频段及天线的效率,从而通过镜头装饰组件的辐射体能够有更好的信号传输性能。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装饰件包括金属环,所述保护盖板位于所述金属环围成的区域内。金属环环绕保护盖板设置,能够实现良好的装饰效果。并且,由于金属环的强度较保护盖板更大,从而能够对保护盖板进行保护,避免保护盖板的受到碰撞而造成的损坏。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环的厚度大于保护盖板的厚度。当保护盖板位于金属环围成的区域内时,金属环的厚度方向上的表面会凸起于保护盖板,从而能够避免保护盖板的磨损。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环与所述保护盖板为通过纳米注塑工艺形成的一体结构,从而使得金属环与保护盖板之间的结合能够更加的牢固。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装饰件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边缘与所述金属环的内环壁固定,所述保护盖板层叠于所述金属片上;所述金属片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能够允许光线透过以进入所述镜头的通光孔。通过增加金属片,能够增加第一辐射体的体积,从而改变镜头装饰件的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工作时覆盖的工作频段以及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增加金属片,能够更好的支撑保护盖板,以使镜头装饰件能更好的保护保护盖板。并且,能够增加镜头装饰件与保护盖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镜头装饰件与保护盖板之间的结合更加的牢固。并且,由于金属片上设有通光孔,当将镜头装饰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内时,电子设备的外界光线能够通过通光孔进入电子设备的镜头内,避免镜头装饰件对镜头采光产生影响。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介质板包括不重合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通孔相对,所述第二辐射体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透光度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度。由于第一区域与通孔相对,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度相对第二区域具有较大的透光度,从而能够保证外界外线能够穿过保护盖板以进入镜头,避免保护盖板对镜头采光的影响。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二辐射体对应设于介质板的第二区域的位置,由于第二区域的透光度较小或者不透光,从而能够有一定的隐藏第二辐射体的作用,或者能够通过第二区域对第二辐射体进行一定的遮挡,从而保证镜头装饰组件能够有较佳的外观效果。
一些实施方式中,介质板包括透明介质板及层叠于透明介质板表面的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包括油墨区及镂空区,所述油墨层的镂空区镂空,所述镂空区对应于介质板的第一区域设置,所述油墨区对应于介质板的第二区域设置。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透明介质板上层叠油墨层,油墨层对应于镂空区的位置能允许光线进入,即介质层对应于油墨层镂空区的位置即为介质板的第一区域;油墨层对应于油墨区的位置遮光,即介质层对应于油墨层油墨区的位置即为介质板的第二区域。一些实施方式中,介质板的透光区为透光材料,介质板的第二区域为遮光材料。例如,在透明介质板对应于第二区域的位置掺杂遮光材料,以形成介质板的第二区域。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片上还设有镂空图案,所述镂空图案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相对,从而避免金属片影响第二辐射体的净空,即保证第二辐射体能够有较大的净空,从而保证镜头装饰组件的辐射体的信号传输效果。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辐射体为金属网格图案,所述金属网格图案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导线,及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二导线,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相交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导线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导线的宽度均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为通过金属网格工艺(metal mash)形成的金属网格图案。金属网格图案为极细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形成的图案,由于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的线宽均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因此,第二辐射体在肉眼下基本不可见,因此,避免第二辐射体设置于保护盖板上时对保护盖板的外观效果的影响。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及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第一子层的电阻率,所述第二导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子层及第四子层,所述第四子层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第三子层的电阻率。因为第二子层的电阻率小于第一子层的电阻率,相较于均采用同种材料形成第一导线的方式来说,第一导线的整体电阻率将显著地降低。当第一导线的整体阻抗显著降低时,第一导线收发天线信号的性能较佳。同样的,因为第四子层的电阻率小于第三子层的电阻率,所以第二导线的整体电阻率将显著地降低。当第二导线的整体阻抗显著降低时,第二导线收发天线信号的性能较佳。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辐射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设置,且各个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相耦合,多个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透明介质板的厚度方向上堆叠设置或者在同一平面内并排设置。换句话说,保护盖板上设有有多个能够相互耦合的第二辐射体,从而增加辐射体的数量,进而能够增加天线的数量,使得镜头装饰组件包括的辐射体能够覆盖更多的工作频段,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装饰件和/或所述第二辐射体上包括有至少一个馈电位置,即镜头装饰件上包括有至少一个馈电位置,或者第二辐射体上包括有至少一个馈电位置,或者,所述镜头装饰件及所述第二辐射体上均包括至少一个馈电位置。通过所述馈电位置向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馈电,即射频信号能够通过馈电位置馈入至第一辐射体,再从第一辐射体耦合至第二辐射体,或者,辐射体接收到的信号通过馈电位置传输至电子设备的射频收发电流。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上也可以设置馈电位置,射频信号能够通过所述馈电位置馈入至第二辐射体,再从第二辐射体耦合至第一辐射体。并且,在镜头装饰件上设置馈电位置,能够通过调整馈电位置所在的位置以及馈电位置的数量,从而能够调整镜头装饰组件的辐射体覆盖的工作频段及工作效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装饰件和/或所述第二辐射体上包括有至少一个接地位置,所述接地位置与所述馈电位置重合或者与所述馈电位置间隔设置。其中,所述镜头装饰件和/或所述第二辐射体上包括有至少一个接地位置即包括镜头装饰件上包括有至少一个接地位置,或者第二辐射体上包括有至少一个接地位置,或者,所述镜头装饰件及所述第二辐射体上均包括至少一个接地位置。接地位置接地设置,从而使得镜头装饰件接地,从而能够调整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的天线信号覆盖的频段及工作效率。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上也可以设置馈电位置,以使第二辐射体接地。通过调整接地位置所在的位置以及接地位置的数量,能够调整镜头装饰组件的辐射体覆盖的工作频段及工作效率。
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的结构及接地位置、馈电位置,能够使得所述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工作频段包括3.4GH~3.6GHz及4.8GHz~4.9GHz。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盖板还包括耦合件,所述耦合件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设置,且所述耦合件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馈电位置耦合或所述第二辐射体的馈电位置耦合。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或者第二辐射体中的信号能够通过耦合件进行耦合馈电。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装饰件整体作为所述第一辐射体,以充分利用镜头装饰件实现信号传输的作用。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镜头装饰组件,用于保护及装饰镜头。该镜头装饰组件包括镜头装饰件以及保护盖板,所述镜头装饰件为导电结构,所述镜头装饰件为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用于传输天线信号;所述保护盖板为透明介质板,所述保护盖板固定于镜头装饰件上。
本申请中,将镜头装饰组件的镜头装饰件作为第一辐射体,第一辐射体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即镜头装饰组件能够用于装饰及保护镜头的同时,还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实现“一物多用”。当将镜头装饰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内时,可以在不增加天线结构,避免增加天线组件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内的天线的数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镜头装饰组件,用于保护及装饰镜头。该镜头装饰组件包括镜头装饰件以及保护盖板,所述镜头装饰件为绝缘结构;所述保护盖板包括透明介质板以及形成于所述透明介质板上表面或者嵌设于所述透明介质板内的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用于传输天线信号。
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为绝缘结构,用于保护及装饰镜头,也能够对保护盖板进行保护。在保护盖板上设置第二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均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即镜头装饰组件能够用于装饰及保护镜头的同时,还能够用于天线信号的传输,实现“一物多用”。当将镜头装饰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内时,可以在不增加天线结构,避免增加天线组件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内的天线的数量。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外壳、镜头、射频收发电路及上述的镜头装饰组件,所述射频收发电路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的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信号连通,所述射频收发电路用于收发射频信号。换句话说,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接收电子设备外界的天线信号会传输至射频收发电路,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信号会传输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并经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向电子设备的外界发送。所述镜头及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均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镜头装饰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镜头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镜头位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朝向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一侧,所述电子设备外的环境光线经所述镜头装饰组件进入所述镜头。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装饰组件位于所述镜头的一侧,用于保护及装饰电子设备的镜头。并且,镜头装饰组件固定于外壳上,且所述镜头装饰组件位于所述镜头的一侧,所述电子设备外的环境光线经所述镜头装饰组件进入所述镜头,即本申请的镜头装饰组件朝向电子设备的外界,能够与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有较大的距离,从而保证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均能够有较大的净空,保证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的信号传输效果。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馈电件,所述馈电件一端电连接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另一端电连接或耦合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或所述第二辐射体,以将所述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
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与射频收发电路之间还连接有调谐电路,通过所述调谐电路调整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以及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耦合工作时的工作频段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B-B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在图1所示的B-B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在图1所示的B-B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的镜头装饰组件的保护盖板。
图7为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图6中的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图6中的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图6中的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图6中的II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的天线回波损耗(S11)曲线图。
图15为图13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的天线实测效率曲线图。
图16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
图18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激励产生3.4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示意图。
图19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激励产生3.4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
图20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激励产生3.6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21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激励产生3.6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
图22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激励产生4.9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示意图。
图23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激励产生4.9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
图24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a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沿图24所示镜头装饰件的I-I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4b为图24a所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沿图24所示镜头装饰件的II-II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5为图24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
图26为图24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二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
图27为图24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三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
图28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29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
图30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二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31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二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
图32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三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33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三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
图33a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从不同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后辐射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
图34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辐射体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数曲线图及系统效率图。
图36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37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信号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38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39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40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4.9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41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4.9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4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3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数曲线图及系统效率图。
图44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3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45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3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46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5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47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5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48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4.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49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4.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50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51为图50所示的镜头装饰组件的辐射体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数曲线图及系统效率图。
图52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5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53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5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54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55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3.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图56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4.0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
图57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二辐射体谐振产生4.0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图1所示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0以手机。本申请中以电子设备1000为手机为例进行描述。为了便于描述,如图1所示,定义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
请参阅图2,图2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的分解示意图。电子设备1000包括外壳200、屏幕300、主板400、镜头组件1001及天线组件。
外壳200包括后盖201及边框202。后盖201与屏幕300相对设置。后盖201与屏幕300安装于边框202的相背两侧,此时,后盖201、边框202与屏幕300共同围设出收容空间203。收容空间203可用于收容电子设备1000的电子元器件,例如电池、扬声器、麦克风或者听筒等。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1001也设于收容空间203内。结合附图1所示,附图1示意了后盖201、边框202与屏幕300围成大致呈长方体的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后盖201通过粘胶、扣合等固定方式连接于边框202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后盖201也可以与边框202形成一体结构,即后盖201与边框202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得到。
此外,主板400安装于收容空间203内。主板400为线路板,可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存储器等电子元器件可以安装于主板400上。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调用电子设备指令以使电子设备1000执行相应的操作。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电子设备程序代码。电子设备程序代码包括电子设备指令。
天线组件用于接收和发射天线信号。具体的,天线组件包括射频收发电路501及辐射体。
辐射体用于接收射频收发电路501发来的射频信号并向电子设备1000外发送天线信号。或者,辐射体还可以用于接收电子设备1000外的天线信号并传输至射频收发电路501。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辐射体均可以用于接收射频信号及发送射频信号,当描述辐射体能够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时,则可以毫无疑问的认为该辐射体也能够发送射频信号。本申请中,辐射体至少部分设置于镜头组件1001上,使得镜头组件1001能够起到天线信号传输的作用,从而增加电子设备1000中天线的数量,使得电子设备1000中的天线能够覆盖更多的工作频段,或者具有更好的天线性能。一些实施方式中,辐射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于边框202、后盖201、屏幕300、镜头组件1001中任意一者或者数者上。
射频收发电路501用于接收辐射体传输来的射频信号或者向辐射体发送射频信号。射频收发电路501位于收容空间203内。一些实施方式中,射频收发电路501可以设于射频收发芯片上,射频收发芯片可以设置于主板400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射频收发电路501也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1000的中央处理器上,即中央处理器能够具有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功能,使得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可以节省一个芯片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此外,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功能也可以集成在其他芯片上,例如电池管理芯片等。
一些实施方式中,辐射体与射频收发电路501之间还包括有射频前端,射频前端也设置于主板400上。射频前端包括功率放大器(PA)、天线开关(switch)、滤波器(filter)、双工器(duplexer和diplexer)、低噪声放大器(LNA)等元器件,其中,功率放大器用于实现发射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天线开关用于实现射频信号接收与发射的切换、不同频段间的切换,滤波器用于保留特定频段内的信号,而将特定频段外的信号滤除,双工器用于将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隔离,保证接收和发射在共用同一天线的情况下能正常工作,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实现接收通道的射频信号放大。
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图3是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在B-B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镜头组件1001包括镜头装饰组件100、镜头101及图像处理器102等。镜头101拍摄其视场范围内的图像,并将拍摄得到光学图像信号转化为图像电信号后传输至图像处理器102,图像处理器102对图像电信号进行处理后,再传输至屏幕300进行显示或者传输至存储器进行存储。其中,图像处理器102可以为图像处理芯片或者图像处理电路,图像处理器102设置于主板400上。一些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器102也可以集成于中央处理器中或者电池管理芯片等其它芯片中,从而减小图像处理器102占用的电子设备1000的内部空间。
镜头组件1001中包括的镜头1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镜头10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镜头101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镜头101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仅限于普通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彩色镜头、黑白镜头。当镜头10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镜头101可以沿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或者其它方向排布。或者,多个镜头101也可以呈三角形、四边形等形状排布。例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1001中包括的镜头10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镜头101分别为普通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其中,普通镜头和广角镜头沿着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排布,普通镜头和长焦镜头沿着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排布。
镜头101及图像处理器102均收容于收容空间203内。本实施方式中,镜头101及图像处理器102设置于主板400上,镜头101通过主板400上的走线与图像处理器102进行连接,以实现镜头101与图像处理器102之间的信号传输。请参阅图3a,图3a所示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在图1所示的B-B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与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差别在于: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还包括小板401,镜头101安装于小板401上。小板401为线路板,小板401通过柔性电路板402与主板400进行电连接,从而能够方便镜头101在电子设备1000内的安装。
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1001还可以包括闪光灯103,闪光灯103也固定于主板400上,用于在电子设备1000所处环境的光照不足时进行补光,以保证镜头101在电子设备1000所处环境照度较低的情况下仍然能得到较高质量的成像。可以理解的是,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101安装于小板401上时,闪光灯103也可以安装于小板401上。
镜头101与镜头装饰组件100相对设置,且所述镜头101位于镜头装饰组件100位朝向所述收容空间203的一侧。镜头装饰组件100用于装饰及保护镜头101。外壳200设有通孔204。通孔204将收容空间203连通至外壳200的外部。镜头组件1001的镜头101设于收容空间203内并对应于通孔204设置,电子设备1000外的光线经通孔204进入镜头101内,以使镜头101能够拍摄得到外界的景物。镜头装饰组件100固定于外壳200,并遮盖通孔204,从而保护对应于通孔204位置的镜头101。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101为电子设备1000的后置镜头,因此,可以将通孔204设置于外壳200的后盖201上。其它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镜头101作为电子设备1000的前置镜头。
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1001的闪光灯103也设于收容空间203内对应于通孔204的位置,闪光灯103发出的光线能够经过通孔204为电子设备1000所处的环境进行补光。镜头装饰组件100遮盖通孔204时,能够一并遮挡对应于通孔204位置的闪光灯103,以对闪光灯103也进行保护。
本申请中,镜头装饰组件100包括镜头装饰件10以及保护盖板20。保护盖板20层叠于镜头装饰件10的一侧。
镜头装饰件10为导电结构。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为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在绝缘件表面镀上金属材料形成,使得镜头装饰件10能够具有金属光泽,从而能够对镜头组件1001进行装饰,使得镜头组件1001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并且,镜头装饰件10为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在绝缘件表面镀上金属材料形成,因而会具有较大的强度,能够对镜头组件1001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且,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至少部分能够作为电子设备1000的第一辐射体,以通过镜头装饰件10实现天线信号的传输。具体的,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整体作为第一辐射体。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也可以通过缝隙分开成不同的部分,分开的各个部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作为电子设备1000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部分作为电子设备1000的第一辐射体。本申请中,以镜头装饰件10整体作为第一辐射体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辐射体的电子设备1000的辐射体的一部分,即电子设备1000的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体。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既能够保护及装饰镜头组件1001,也能够作为天线组件的一部分,起到天线信号传输的作用,实现“一物多用”,在不增加天线结构,避免增加天线组件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增加电子设备1000内天线的数量。并且,当电子设备100为手机时,握持手机时不容易遮挡镜头装饰组件100,从而能够避免第一辐射体(即至少部分镜头装饰件10)产生的信号被用户的手遮挡。
请一并参阅图3及参阅图5,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能够整体作为第一辐射体。镜头装饰件10包括金属环11,金属环11包括在其厚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相同,即为图3中Z轴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a及第二表面11b,以及连接第一表面11a与第二表面11b的外侧面11c。其中,第一表面11a朝向电子设备1000的外界,第二表面11b朝向电子设备1000的收容空间203。金属环11的外侧面11c与通孔204的孔壁贴合,使镜头装饰件10与外壳200固定,并使得镜头装饰组件100能够遮盖通孔204。本实施方式中,通孔204设置于后盖201上,因此,镜头装饰件10的金属环11的外侧面11c与通孔204的孔壁贴合,能够将镜头装饰件10与后盖201固定。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204也能够设置于外壳200的其它位置上,此时,镜头装饰件10能够固定于外壳200的其它位置上。例如,通孔204也可以设置于外壳204的边框202(如图2所示)上。一些实施方式中,金属环11的外侧面11c可以通过防水胶等胶材与通孔204的孔壁贴合,从而避免水、灰尘等杂质通过金属环11与通孔204之间的空隙进入收容空间203内。
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还包括凸起于金属环11的外侧面11c的裙边12,裙边12固定于通孔204的周缘,且位于朝向收容空间203的一侧表面,以使镜头装饰件10能够稳定且更方便的与外壳200进行固定。本实施方式中,通孔204位于外壳200的后盖201上,即裙边12固定于后盖201朝向收容空间203的表面,且裙边12位于通孔204的周缘,从而通过裙边12能够将镜头装饰件10更牢固的与后盖201固定。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204设置于外壳200的其它位置,则裙边12也与外壳200的其它位置固定,以使镜头装饰件10更牢固的固定于外壳200上。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通孔204设置于外壳200的边框202(如图2所示)时,镜头装饰组件10的裙边12固定于边框202朝向收容空间13的一面。
裙边12在z轴方向的厚度较金属环11在z轴方向的厚度较小,使得裙边12与外壳200朝向收容空间203的表面进行固定时,金属环11的第一表面11a与外壳背离收容空间203的表面平齐或者略突出于外壳200背离收容空间203的表面,以保证电子设备1000能够有较好的外观效果。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环11的第一表面11a略突出于外壳200背离收容空间203的表面,以使得镜头装饰件10能够与收容空间203内收容的结构之间的距离能够较大,从而保证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能够有较好的净空。需要说明的是,裙边12位于镜头装饰件10(即第一辐射体),其净空大小对于第一辐射体传输天线信号的效果影响较大。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的裙边12在z轴方向的净空大于等于0.5mm,以保证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能够有较好的净空,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能够具有良好的天线信号传输效果。
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还包括金属片13,所述金属片13位于所述金属环1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所述金属环11连接,所述保护盖板20层叠并固定于所述金属片13上,从而使得保护盖板20与金属片13之间的连接的更加稳固。金属片13上对应于镜头101的位置设有通孔14,所述通孔14为用于允许外界的光线透过其进入所述镜头101的通光孔,从而镜头101能够拍摄得到电子设备1000外的景物。通孔14的数量与镜头101的数量相同,每个镜头101与一个通孔14相对设置。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101朝向电子设备1000的外界的一端可以伸入镜头101对应的通孔14内,此时,通孔14的孔壁能够对镜头101起到一定的限位支撑作用,从而使得镜头101能够在电子设备1000中更加的稳定。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的金属环11、裙边12及金属片13可以为独立的结构,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
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1001包括闪光灯103时,金属片13上也设有与闪光灯103相对应的通孔14,以使闪光灯103发出的光线能够照射至电子设备1000外,为电子设备1000所处环境补光。
镜头装饰件10作为天线组件的第一辐射体时,镜头装饰件10上具有至少一个馈电位置31,射频收发电路501与镜头装饰件10的馈电位置31电连接或者耦合,以将射频收发电路501的射频信号从馈电位置31馈入至第一辐射体中。一些实施方式中,射频收发电路501通过弹片、导线或者导电泡棉等导电件502直接连接至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使得射频信号能够直接通过导电件502传输至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此时,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上与导电件502接触的位置即为馈电位置31。例如,图3所示实施方式中,设于主板400上的射频收发电路501通过导电泡棉(即导电件502)与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进行电连接,因而射频收发电路501的射频信号能够通过导电件502直接传输至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
请参阅图4,图4所示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在B-B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4所示电子设备1000与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0基本相同,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与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0的差别在于:天线组件还包括耦合件503,射频收发电路501通过导电件502与耦合件503进行连接,耦合件503与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间隔设置,且耦合件503上传输的信号能够耦合传输至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射频收发电路501的射频信号经导电件502传输至耦合件503,再通过耦合件503耦合传输至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这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与耦合件503相耦合的位置即为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的馈电位置31。
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上还包括有至少一个接地位置32,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上传输的信号通过接地位置32下地。接地位置32可以与馈电位置31间隔设置或者重合。接地位置32可以通过导线、弹片或者焊点等接地件连接至电子设备1000的地板上以进行接地,以使第一辐射体接地。通过调整接地位置32的位置能够调整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产生的天线模式,以使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工作频段能够覆盖所需的频段。并且,镜头装饰件10接地,能够使得镜头装饰件10上的静电下地,保证电子设备1000的使用安全,并保证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上传输的天线信号的稳定。需要说明的是,接地位置32也并非为位于镜头装饰件10上的具体结构,而是镜头装饰件10上与接地件连接的连接位置,其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变化。
本申请中,通过调整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的材料、形状、大小,以及馈电位置31的数量、馈电位置31的位置、接地位置32的数量、接地位置32的位置等,能够调整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产生的天线模式,以设计得到所需的工作频段的天线。
一些实施方式中,馈电位置31与射频收发电路501之间还可以电连接调谐电路,或者,在接地位置32与地板之间连接调谐电路,以调整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产生的工作模式,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谐振的工作频段为所需的频段。其中,调谐电路可以包括电容或者电感等调谐元件。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的工作频段可以覆盖包括但不限于sub 6G频段(包括5G频段范围的~~N78频段、~N79频段等频段)、LTE中高频的工作频段(1.7GHz~2.7GHz)、WIFI mimo的工作频段、WiFi2.4G和WiFi 5G的工作频段或者NR天线的工作频段中任意一个频段或者多个频段,以满足电子设备1000对于天线的工作频段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N78频段可以为中国大陆使用的5G频段中的N78(3.4GHz~3.6GHz),也可以为欧洲等地区使用的5G频段中的N78(3.3GHz~3.8GHz);N79频段可以为中国大陆使用的5G频段中的N79(4.8GHz~4.9GHz),也可以为欧洲等地区使用的5G频段N79(4.4GHz~5.0GHz)。并且,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金属装饰件10)的工作频段也可以覆盖欧洲等地区使用的5G频段中的N77频段(3.3GHz~4.2GHz)。
下面将结合图13至图33进一步的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子。以下各实施方式中,以镜头装饰件10整体作为第一辐射体。
图13所示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与图5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基本相同。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为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包括金属环11、设于金属环1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金属环11连接的金属片13,及凸起于金属环11的外侧面1311c的裙边1312。其中,在图13所示实施方式中,金属环11为长、宽均为18mm左右,厚度为0.5mm~2mm的方形结构。其中,金属环11的长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相同,均为图1中所示的Y方向;金属环11的宽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相同,均为图1中所示的X方向;金属环11的厚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相同,均为图1中所示的Z方向。金属片13上设有四个通孔14。将本申请的镜头装饰件10安装于电子设备1000的外壳200上时,四个通孔14分别与电子设备1000的四个镜头101一一相对,从而使得电子设备1000的外界的光线能够经通孔14进入镜头101。镜头装饰件10在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即图1中的Z轴方向)上与主板400之间的距离可以约为2mm,从而能够保证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能够具有较好的净空,避免设于主板400上的元器件对第一辐射体的传输信号产生影响。
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上设有一个馈电位置31及一个接地位置32,接地位置32与馈电位置31间隔设置,射频收发电路502的射频收发信号经馈电位置31馈入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内,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能够覆盖的工作频段包括N77频段(3.3~4.2GHz)、N78频段(3.3~3.8GHz)及N79频段(4.4~5.0GHz)工作频段。具体的,请参阅图14,图14所示为图13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天线回波损耗(S11)曲线图。图14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图14上具有八个特征点A、B、C、D、E、F、G、H。特征点A的坐标为(2.91,-6.31),特征点B的坐标为(3.10,-12.94),特征点C的坐标为(3.52,-5.94),特征点D的坐标为(4.11,-6.15),特征点E的坐标为(4.35,-4.75),特征点F的坐标为(4.75,-23.63),特征点G的坐标为(5.0,-5.19),特征点H的坐标为(1.66,-4.18)。一般来说,在某个工作频段内的信号的回波损耗系数小于-6dB或接近于-6dB,则说明该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在该工作频段下能够具有信号传输效果。因此,从图14中可以容易看出,特征点A、B、C、D、E、F、G的回波损耗系数均小于-6dB或接近于-6dB,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包括2.91GHz~4.11GHz及4.35GHz~5.0GHz,覆盖用于欧洲等地区的N77频段(3.3~4.2GHz)、N78频段(3.3~3.8GHz)及N79频段(4.4~5.0GHz)。
请参阅图15,图15所示为图13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天线实测效率曲线图。图15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辐射效率(单位为dB)。从图15可知,N77频段(3.3~4.2GHz)的平均辐射效率为-5.4dB,N78频段(3.3~3.8GHz)的平均效率为-4.7dB,N79频段(4.4~5.0GHz)的平均效率为-7.0dB,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在N77频段、N78频段及N79频段均有较好的工作效率。
图16所示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与图13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基本相同。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为不锈钢材料制成。镜头装饰件10包括金属环11、设于金属环1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金属环11连接的金属片13,及凸起于金属环11的外侧面1611c的裙边12。其中,在图16的一个实施例中,金属环11的外环的长为40mm、宽为24mm、厚度为3.5mm的长方形结构。金属片13上设有五个通孔14,分别用于允许光线透过通孔14进入镜头101内,以及允许补光灯103的光线经通孔14透出。将本申请的镜头装饰件10安装于电子设备1000的外壳200上时,镜头装饰件10的在Z轴方向上的净空均大于或等于0.35mm,且镜头装饰件10的裙边12的Z轴方向净空为0.8mm。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能够具有较好的净空,避免收容空间203内的元器件或结构对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传输信号产生影响。
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上设有一个馈电位置31及两个接地位置32,馈电位置31与两个接地位置32均间隔设置,射频信号从馈电位置31馈入镜头装饰件10中,并通过接地位置32到地。
请参阅图17,图17所示为图16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图17中曲线a对应的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图,其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图17的曲线a中可以容易看出,回波损耗系数均小于-6dB或接近于-6dB的频段在3.4GHz~3.6GHz及4.8GHz~4.9GHz,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的工作频率包括3.4GHz~3.6GHz及4.8GHz~4.9GHz,覆盖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8频段(3.4~3.6GHz)及N79频段(4.8~4.9GHz)。图17中曲线b对应的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天线的辐射效率曲线图,其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辐射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b可以分析得知,在N78频段(3.4GHz~3.6GHz)、N79频段(4.8GHz~4.9GHz)的平均效率均约为-4dB,也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传输的天线信号在N78频段(3.4GHz~3.6GHz)、N79频段(4.8GHz~4.9GHz)均有较好的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18及图19,图18所示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4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示意图。图19所示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4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图18中,“-”表示电场方向为垂直镜头装饰件10朝向收容空间203的方向,“+”表示电场方为向垂直镜头装饰件10背离收容空间203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4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在Y方向上的电场方向产生反转,即图16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激励产生3.4GHz的工作频率时的天线模式为TM01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信号辐射方向如图19所示。根据图19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4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请参阅图20及图21,图20所示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6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示意图,图21所示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6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图20中,“-”表示电场方向为垂直镜头装饰件10朝向收容空间203的方向,“+”表示电场方为向垂直镜头装饰件10背离收容空间203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6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在X方向上的电场方向产生反转,即图16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6GHz的工作频率时的天线模式为TM10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信号辐射方向如图21所示。根据图21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3.6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请参阅图22及图23,图22所示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4.9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示意图。图23所示为图16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4.9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图23中,“-”表示电场方向为垂直镜头装饰件10朝向收容空间203的方向,“+”表示电场方为向垂直镜头装饰件10背离收容空间203的方向。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4.9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场方向在X方向上及Y方向上的电场方向均有发生反转,即图16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4.9GHz的工作频率时的天线模式为TM11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一辐射体的信号辐射方向如图23所示。根据图23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激励产生4.9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并且,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产生的天线信号在不同的工作频段下的主要辐射方向均不同,不同辐射方向相互补充,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够有较好的辐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天线信号被遮挡,以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24,图24所示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件10与图13所示的镜头装饰件10的结构基本相同。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包括金属环11、设于金属环11围成的区域内并与金属环11连接的金属片13,及凸起于金属环11的外侧面11c的裙边12。本实施方式与图13所示的镜头装饰件10的差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三个馈电位置。三个馈电位置分别为第一馈电位置311、第二馈电位置312及第三馈电位置313,其中,第一馈电位置311位于镜头装饰件10的中心位置,第二馈电位置312及第三馈电位置313分别位于镜头装饰件10垂直的两边上。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馈电位置311、第二馈电位置312及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能够使得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能够辐射产生三个不同极化方向的天线信号,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为三极化天线的辐射体。
请参阅图24a及图24b,图24a为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沿图24所示镜头装饰件10的I-I位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4b为图24a所示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沿图24所示镜头装饰件10的II-II位置的截面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的镜头装饰件为图24所示的镜头装饰件10。本实施方式中,射频收发电路501通过导电件5021直接与第一馈电位置311进行连接,以使得射频收发电路501的射频信号通过导电件5021从第一馈电位置311直接传输至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第二馈电位置312与主板400之间设有第二耦合件5031,且第二耦合件5031与第二馈电位置312间隔并相对设置。第二耦合件5031通过导电件5022与射频收发电路501连接,射频收发电路501的射频信号经导电件5022传输至第二耦合件5031,再通过第二耦合件5031经镜头装饰件10的第二馈电位置312耦合至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第三馈电位置313与主板400之间设有第三耦合件5032,且第三耦合件5032与第三馈电位置313间隔并相对设置。第三耦合件5032通过导电件5023与射频收发电路501连接,射频收发电路501的射频信号经导电件5023传输至第三耦合件5032,再通过第三耦合件5032从镜头装饰件10的第三馈电位置313耦合至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导电件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二馈电位置312及第三馈电位置313,以使射频信号能够通过导电件直接从第二馈电位置312及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至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
请参阅图25,图25所示为图24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时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天线回波损耗(S11)曲线图。曲线a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曲线a上可知,曲线a上位于位置1的横坐标及位置2的横坐标之间的频段的回波损耗系数均小于-6dB或接近于-6dB的频段,其中,位置1的坐标为(3.3501,-5.9883),位置2的坐标为(3.6863,-6.0358),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时产生天线信号的工作频率包括3.3501GHz~3.6863GHz,覆盖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8频段(3.4~3.6GHz)。图27中曲线b对应的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的天线的辐射效率曲线图,其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辐射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b可以分析得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时产生天线信号在N78频段(3.4GHz~3.6GHz)的平均效率均约为-2dB,也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传输的天线信号在N78频段(3.4GHz~3.6GHz)有较好的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26及图27,图26所示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10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长箭头方向为主要电流的流动方向。图27所示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向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馈入射频信号时,电流方向为从第一馈电位置311向四周流动,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Z向极化的天线信号,并产生如图27所示的辐射方向图。根据图27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且主要辐射方向向电子设备1000的四周发散。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请参阅图28,图28所示为图24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时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天线回波损耗(S11)曲线图。曲线a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曲线a上可知,曲线a上位于位置1的横坐标及位置2的横坐标之间的频段的回波损耗系数均小于-6dB或接近于-6dB的频段,其中,位置1的坐标为(3.3962,-6.022),位置2的坐标为(3.7071,-5.9895),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时产生天线信号的工作频率包括3.3962GHz~3.7071GHz,覆盖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8频段(3.4~3.6GHz)。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第一馈电位置311及第二馈电位置312向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中产生的天线信号的辐射频段均能够在N78频段内,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辐射体产生的辐射信号在N78频段内具有更好的传输效果。图28中曲线b对应的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的天线的辐射效率曲线图,其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辐射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b可以分析得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时产生天线信号在N78频段(3.4GHz~3.6GHz)的平均效率均约为-2dB,也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传输的天线信号在N78频段(3.4GHz~3.6GHz)有较好的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29及图30,图29所示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方向为主要电流的流动方向。图30所示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从图30及图31可知,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向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馈入射频信号时,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产生Y向极化的天线信号,并产生如图30所示的辐射方向图。根据图30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请参阅图31,图31所示为图24所示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时的天线回波损耗(S11)及辐射效率曲线图。其中,曲线a为天线回波损耗(S11)曲线图。曲线a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曲线a上可知,曲线a上位于位置1的横坐标及位置2的横坐标之间的频段的回波损耗系数均小于-6dB或接近于-6dB的频段,其中,位置1的坐标为(3.3501,-5.9883),位置2的坐标为(3.6863,-6.0359),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时产生天线信号的工作频率包括3.3501GHz~3.6863GHz,覆盖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8频段(3.4~3.6GHz)。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从第一馈电位置311、第二馈电位置312及第三馈电位置313向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中产生的天线信号的辐射频段均能够在N78频段内,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产生的辐射信号在N78频段内具有更好的传输效果。图31中曲线b对应的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的天线的辐射效率曲线图,其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辐射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b可以分析得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时产生天线信号在N78频段(3.4GHz~3.6GHz)的平均效率约为-5.5dB,也即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传输的天线信号在N78频段(3.4GHz~3.6GHz)有较好的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32及图33,图32所示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图33所示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仿真图。从图33及图28可知,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向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馈入射频信号时,激励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产生X向极化的天线信号,并产生如图33所示的辐射方向图。根据图33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并且,从图27、图30、图33可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通过从不同的馈电位置向天线中馈入射频信号时激励产生的天线信号的主要辐射方向均不同,不同辐射方向能够相互补充,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即图24中的镜头装饰件10)产生的天线信号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够有较好的辐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天线信号被遮挡,以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的极化方向与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的极化方向正交,从而使得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较高,避免天线信号之间的影响。并且,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也较好。具体的,请参阅图33a,图33a为图24所示的第一辐射体从不同馈电位置馈入射频信号后辐射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图33a中的曲线a为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33a中的曲线b为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图33a中的曲线c为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曲线。其中,图33a中的曲线a、曲线b、曲线c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隔离度(单位为dB)。图33a中的曲线a上有位置3,位置3的坐标为(3.4042,-15.05);图33a中的曲线b上有位置1,位置1的坐标为(3.4008,-10.341);图33a中的曲线c上有位置2,位置2的坐标为(3.4104,-12.132)。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工作频段为N78频段(3.4GHz~3.6GHz)时,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小于-15.05dB;通过第三馈电位置313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小于-12.132dB;通过第二馈电位置312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与通过第一馈电位置311馈入射频信号激励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之间的隔离度小于-10.341。
本申请中,用于装饰镜头组件1001的镜头装饰件10还能够作为用于收发天线信号,即本申请的镜头装饰组件100能够实现“一物多用”的效果,从而避免增加电子设备1000的结构件的同时,增加电子设备1000中用于收发天线信号的辐射体,使得电子设备1000的能够覆盖更多的天线频段,进而具有更好的无线通信效果。并且,本申请中的镜头装饰组件100固定于外壳上,受到收容空间203内的电子元器件的影响或者干扰较小,即第一辐射体能够有较大的净空,从而保证第一辐射体进行天线信号传输性能的稳定。
请重新参阅图3、图5及图6,图6所示为本申请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保护盖板20。保护盖板20层叠于镜头装饰件10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从而也能够对收容于收容空间203内的镜头101、闪光灯103等进行保护。并且,镜头装饰件10与保护盖板20固定于外壳200并覆盖通孔204,从而能够避免水、尘等杂质进入外壳的电子设备1000的收容空间203内。
本申请中,保护盖板20包括介质板21及形成于所述介质板21的第二辐射体22。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即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22均为本申请的电子设备1000的天线组件的辐射体,因而电子设备1000能够通过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进行天线信号的传输。即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将镜头装饰组件100的镜头装饰件10及保护盖板20进行“一物多用”,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天线的辐射体的占用空间的前提下,增加电子设备1000中的天线的辐射体的体积,增加电子设备1000中的天线的工作频段。并且,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由于镜头装饰组件100固定于电子设备1000的外壳200,朝向电子设备1000的外界设置,与电子设备1000内的元器件之间的距离较大,从而能够保证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22均能够具有较好的净空,保证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22传输的天线信号的性能。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能够凸起于电子设备1000的外壳200,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增加镜头装饰组件100与电子设备1000内的元器件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保证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的净空。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能够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2相耦合,射频收发电路53的射频信号从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的馈电位置31馈入,再从第一辐射体耦合馈电至第二辐射体22,从而使得本申请的电子设备1000的天线能够覆盖更多的工作频段。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上也可以设置馈电位置31及接地位置32,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信号可以从第二辐射体22的馈电位置31馈入第二辐射体22,再经第二辐射体22耦合传输至第一辐射体。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上均设有馈电位置31及接地位置32,射频前端电路501的射频信号能够同时从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或者第二辐射体22馈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位于介质板21的表面或者嵌设于所述介质板21内。图6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嵌设于介质板21内,以增加第二辐射体22与介质板21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第二辐射体22与介质板21之间的结合更加的牢固,以避免第二辐射体22从介质板21脱落而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并且,由于第二辐射体22嵌设于介质板21内时,能够避免因为刮擦等原因而将第二辐射体22从介质板21上剥离,进一步保证第二辐射体22在介质板21上的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介质板21包括第一区域21a及第二区域21b,第二区域的透光度21b小于所述第一区域21a的透光度。所述第一区域21a与镜头装饰件10的通孔14相对,所述第二辐射体22位于介质板21朝向收容空间203的一侧,且第二辐射体22位于所述第二区域21b。通过第二区域21b能够遮挡或隐藏第二辐射体22,使得从电子设备1000的外表面看不到第二辐射体22,从而避免第二辐射体22对镜头装饰组件100的外观效果的影响。
一些实施方式中,介质板21包括透明介质板211及油墨层212,所述油墨层212层叠于透明介质板211朝向金属装饰件10一面。油墨层212包括油墨区212a及镂空区212b,所述油墨层212的镂空区212b镂空,所述镂空区212b通孔14对应于介质板21的第一区域21a,油墨区212a对应于介质板21的第二区域21b,从而使得介质板21的第一区域21a能够透光,介质板21的第二区域21b能够避免光线透过,从而遮挡第二辐射体22。电子设备1000的外界光线能够经过通孔14介质板21的透光区21a进入镜头101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油墨层212位于所述透明介质板211朝向收容空间203的一侧,从而使得镜头装饰组件100能够有更好的外观效果。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也可以内嵌于油墨层212内,使得油墨层212能够遮挡第二辐射体22的同时,还能够起到保护第二辐射体22的作用,避免第二辐射体22受到腐蚀等损坏。
其中,油墨层212可以为各种颜色的油墨涂布形成,或者也可以为不同颜色的油墨搭配形成的图案。或者,油墨层212也可以为其它的高分子材料或者陶瓷材料等绝缘性遮光材料形成的遮光层或者遮光图案。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当时中,介质层21也可以没有油墨层212,介质层21位于透光区21a为透明材质,位于第二区域21b为遮光材质。例如,在透明的介质板的第二区域21b内掺杂遮光材料,从而使得介质板在第二区域21b的位置遮光。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的金属片13上对应于第二辐射体22的位置镂空,使得当保护盖板20层叠于金属片13上时,第二辐射体22能够有较大的净空,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天线信号的传输。
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辐射体22为通过金属网格工艺(metalmash)形成的金属网格图案。金属网格图案为极细的金属网格线形成的图案,金属网格线线宽一般小于50μm,肉眼下基本不可见,因此,能够避免第二辐射体22设置于保护盖板上时对保护盖板的外观效果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还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透明导电材料可以为透明的氧化铟锡(ITO)等材料。
第二辐射体22为通过金属网格工艺形成的网格图案。网格图案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导线22a,及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二导线22b。其中,第一导线22a及第二导线22b可以均为金属导线。多条第一导线22a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22b相交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22a与第二导线22b垂直设置,相邻的第一导线22a与相邻的第二导线22b围成方形区域。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22a与第二导线22b也可以呈锐角或呈钝角设置,相邻的第一导线22a与相邻的第二导线22b围成菱形区域。所述第一导线22a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导线22b的宽度均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线22a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线22b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
请参阅图7及图8,图7所示为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8所示为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其中,I-I方向与II-II方向垂直。本实施方式中,介质板2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211及第二面212。第一面211朝向收容空间203。第二面212背离收容空间203。换言之,第一面211为介质板21的内表面。第二面212为介质板21的外表面。
此外,介质板21上设有多条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一凹槽213及多条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第二凹槽214。其中,第一凹槽213及第二凹槽214均为从介质板21的第一面211向第二面212凹设形成的凹槽,即第一凹槽213与第二凹槽214的开口均朝向第一面211。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213的槽宽d1小于或等于50微米。同样的,第二凹槽214的槽宽d2小于或等于50微米。第一凹槽213的槽深d3小于或等于50微米,第二凹槽214的槽深d4小于或等于50微米。一些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条第一凹槽213之间的槽距d5大于或等于50微米。同样的,相邻的两条第二凹槽214之间的槽距d6大于或等于50微米。
多条第一导线22a一一对应地设于多条第一凹槽213内,多条第二导线22b一一对应地设于多条第二凹槽214内。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气相沉积或者溅射等方式在第一凹槽213内沉积金属材料,以形成第一导线22a,从而使得第一导线22a能够设于第一凹槽213内;通过气相沉积或者溅射等方式在第二凹槽214内沉积金属材料,以形成第二导线22b,从而使得第二导线22b能够设于第二凹槽214内,进而实现第二辐射体22内嵌于保护盖板20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线22a可以填满第一凹槽213,第一导线22a也可以填充部分第一凹槽213;第二导线22b可以填满第二凹槽214,第二导线22b也可以填充部分第二凹槽214。
当第一凹槽213内设置第一导线22a时,第一导线22a在第一凹槽213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第一导线22a在第一凹槽213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第一导线22a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换句话说,第一导线22a在Y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第一导线22a在Z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第一导线22a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同样的,当上述尺寸的第二凹槽214内设置第二导线22b时,第二导线22b在第二凹槽214的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第二导线22b在第二凹槽214的厚度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第二导线22b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换句话说,第二导线22b在X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第二导线22b在Z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第二导线22b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
可以理解的是,当环境光线穿过后盖201时,因为第一导线22a及第二导线22b的宽度、厚度较小,且相邻的第一导线22a之间的间距较大,相邻的第二导线22b之间的间距较大,所以第一导线22a及第二导线22b对环境光线的干扰以及影响较小。换言之,当用户观看后盖201时,第一导线22a及第二导线22b在用户的视觉上大致呈透明,也即用户无法从后盖201上分辨出第一导线22a及第二导线22b,即第二辐射体22不会对保护盖板的外观产生明显的影响。
此外,通过将所述多条第一导线22a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多条第一凹槽213内,以及所述多条第二导线22b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多条第二凹槽214内,从而实现将第二辐射体22嵌设于介质板21内,增加第二辐射体22与所述介质板21的连接面积,进而提高第二辐射体22与所述介质板21的连接牢固度。并且,第一凹槽213能够保护第一导线22a,第二凹槽214能够保护第二导线22b,使得第二辐射体22不容易手因为刮擦等原因而损坏。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213及第二凹槽214均为介质板21的第一面211向第二面212凹设的凹槽,因此,第一导线22a及第二导线22b与电子设备的外部通过介质板21隔开,即介质板21能够对第二辐射体22产生保护,从而能够表面外界空气对第二辐射体22的腐蚀等。
请参阅图9及图10,图9所示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图6中的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10所示为图9所示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沿图6中的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22a可以包括在保护盖板20的厚度方向(即图9及图10的Z轴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221及第二子层222,第二导线22b可以包括在保护盖板20的厚度方向(即图9及图10的Z轴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三子层223及第四子层224。第二子层222的电阻率小于第一子层221的电阻率,第四子层224的电阻率小于第三子层223的电阻率。例如,当第一子层221及第三子层223的材质为银时,第二子层222及第四子层224的材质可以为金或者铜。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第二子层222的电阻率小于第一子层221的电阻率,所以第一导线22a的整体电阻率将显著地降低。当第一导线22a的整体阻抗显著降低时,第一导线22a收发天线信号的性能较佳。同样的,因为第四子层224的电阻率小于第三子层223的电阻率,所以第二导线22b的整体电阻率将显著地降低。当第二导线22b的整体阻抗显著降低时,第二导线22b收发天线信号的性能较佳。
本申请的其它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线22a朝向第一凹槽213的开口的表面还可以覆盖第一保护层,第二导线22b朝向第二凹槽214的开口的表面覆盖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能够保护第一导线22a,从而避免第一导线22a受到腐蚀或者刮擦等损伤;第二保护层能够保护第二导线22b,从而避免第二导线22b受到腐蚀或者刮擦等损伤,从而保证第二辐射体22的工作性能的稳定。
请参阅图11,图11所示为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20沿图6中的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嵌设于介质板21内。具体的,介质板21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板21a及第二子板21b。第二辐射体22形成于第一子板21a朝向第二子板21b的表面。将第二子板21b层叠于第一子板21a上时,第二子板21b覆盖第二辐射体22,从而将第二辐射体22嵌设于介质板21内。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也可以直接形成于介质板21的表面。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设于保护盖板20上的第二辐射体22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第二辐射体22间隔设置,且多个第二辐射体22之间能够耦合,从而能够增加电子设备1000中的天线的数量及覆盖的工作频率以及工作效率。其中,第二辐射体22可以在保护盖板20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上并列排布,也可以在保护盖板20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其中,保护盖板2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与厚度方向分别与本申请的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相同。请参阅图12,图12所示为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方式的保护盖板20沿图6中的III-III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的数量为两个,且在保护盖板20的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具体的,两个第二辐射体22分别位于保护盖板20的相对的第一面211及第二面212。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或者第二辐射体22的材料、形状、大小等,或者改变馈电位置31及接地位置32,从而改变金属装饰组件100的辐射体(包括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工作时覆盖的工作频段,以满足实际需求。下面将结合图34至图41进一步的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子。
请参阅图34,图34所示为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装饰组件100包括镜头装饰件10及保护盖板20。其中,镜头装饰件10包括环状的金属环11及凸起于金属环11的裙边12。其中,金属环11的长度为40mm、宽度为24mm、厚度为3.5mm。其中,金属环11的长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相同,金属环11的宽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000的宽度方向相同,金属环11的厚度方向与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相同。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上具有一个馈电位置31及三个接地位置32。三个接地位置32均连接至电子设备1000的地板,从而实现三个接地位置32的接地。其中,馈电位置31与其中一个接地位置32重合。具体的,射频收发电路501与馈电位置31之间通过馈电线连接。本实施方式中,馈电位置31与地板之间还连接有电感33,从而使得馈电位置31也接地,即使得该馈电位置31可以同时作为馈电位置31及接地位置32。具体的,电感33包括两个连接端子,一个连接端子并联至馈电线,另一个连接端子接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电感33的作用为调整镜头装饰件10的天线工作模式,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与第二辐射体能够产生所需的工作频段。一些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电感33可以替换为其它的调谐电路,以对镜头装饰件10的天线的工作模式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镜头装饰件10的辐射体能够在所需的工作频段下工作。其中,调谐电路也可以为电感与电容并联或者串联形成。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谐振电路为包括串联至馈电位置31与地板之间的电容以及并联至馈电位置31与地板之间的电感。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式中,馈电位置31与接地位置32的数量可以进行变化,其位置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变化,且馈电位置31与接地位置32可以重合或者不重合。
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与保护盖板20通过纳米注塑工艺结合在一起,使得镜头装饰件10与保护盖板20之间的结合更加的牢固。
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的裙边12在Z向方向的净空为0.8mm,能够满足天线的净空要求。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的裙边12与收容空间203内能够影响天线的净空的结构距离最近,因此,本实施方式中,裙边12的净空满足要求,则镜头装饰件10的其它部分也满足净空要求,从而使得镜头装饰件10(即第一辐射体)及形成于保护盖板20上的第二辐射体22均能够具有较稳定的天线传输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盖板20长度为34.6mm,宽度为18.2mm,且保护盖板20的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分别与镜头装饰组件100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相同。保护盖板20设置于金属环11围成的区域内,且保护盖板20的边缘与金属环11的内壁接触并固定。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位于设置于保护盖板20上,并位于保护盖板20朝向收容空间203的一侧。第二辐射体22为通过金属网格工艺形成的金属网格状结构。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的长度为33.5mm,宽度为7.9mm。保护盖板20位于镜头101的物侧,且保护盖板20与镜头101的光轴垂直。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与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耦合,即射频收发电路501的射频信号经镜头装饰件10上的馈电位置31馈入第一辐射体后,再经第一辐射体耦合至第二辐射体22,使得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均能够在射频信号的激励下产生不同工作模式的谐振,从而产生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在不同的工作频段下工作。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能够被激励产生位于sub-6G宽频带的工作频段。
请参阅图35,图35所示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辐射体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数曲线图及系统效率图。图35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或者系统效率(单位为dB)。其中,曲线b为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曲线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图35的曲线b可以得知,回波损耗系数小于或约等于-6dB的频段范围为(3.4GHz~3.6GHz)及(4.8GHz~4.9GHz),覆盖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8(3.4~3.6GHz)、N79(4.8~4.9GHz)频段。曲线a为仅有本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34中镜头装饰件10)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曲线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曲线a可以得知,回波损耗系数小于或约等于-6dB的频段范围为(4.8GHz~4.9GHz),覆盖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9(4.8~4.9GHz)频段,在N78(3.4~3.6GHz)也能够产生一定的谐振,但是回波损耗系数小于-6dB,即本实施方式中,仅有第一辐射体工作时的天线信号在N78(3.4~3.6GHz)频段的信号传输效果较差。通过对比曲线a及曲线b可知,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镜头装饰组件100进一步的增加的第二辐射体22,使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能够实现更好的信号传输效果。换句话说,本申请中,通过将在保护盖板20上设置第二辐射体22,并使得第二辐射体22与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进行耦合,从而能够在实现“一物多用”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镜头装饰组件100的天线信号传输效果。
图35的曲线c为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的系统效率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系统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c中可以看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与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产生的天线信号在N78(3.4~3.6GHz)频段工作的平均效率为-3.5dB左右,在N79(4.8~4.9GHz)频段工作的平均效率为-7dB左右。即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在N78(3.4~3.6GHz)及N79(4.8~4.9GHz)的工作频段下均能够有较好的工作效率。曲线d为仅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工作时的系统效率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系统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d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仅有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工作时的天线信号在N78(3.4~3.6GHz)频段的系统效率远低于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天线信号在N78(3.4~3.6GHz)频段的系统效率。
请参阅图36及图37,图36所示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34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所示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37所示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34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信号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根据图36可知,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的辐射体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电流主要产生在第一辐射体上,产生的天线模式为半波长模式,产生如图37所示的辐射方向。根据图37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34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天线信号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请参阅图38及图39,图38所示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所示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39所示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根据图38可知,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的辐射体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电流主要产生在第二辐射体22上,产生的天线模式为半波长模式,产生如图39所示的辐射方向。根据图39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34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天线信号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请参阅图40及图41,图40所示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产生4.9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所示为电流的主要的流动方向。图41所示为图34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产生4.9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根据图40可知,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的辐射体产生4.9GHz的工作频段时,电流主要产生在第一辐射体上,产生的天线模式为高次模,产生如图41所示的辐射方向。根据图41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34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4.9GHz的工作频段时天线信号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并且,从图37、图39、图41可以得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图34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的天线信号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下的主要辐射方向均不同,不同的辐射方向相互补充,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够有较好的辐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天线信号被遮挡,以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42,图42为本申请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图42的镜头装饰组件100与图34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结构基本相同,本实施方式与图3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差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的镜头装饰件10还包括金属片13,金属片13位于金属环11围成的区域内,且金属片13的边缘与金属环11的内壁面连接。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片13与金属环1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00包括有三个镜头101,且三个镜头101在电子设备1000的长度方向上排布,因此,本实施方式的金属片13上设有三个在金属片13的长度方向上排布的通孔14,每个通孔14与一个镜头101相对应。并且,通孔14的大小大于或等于镜头101的入光孔径的大小,从而避免通孔14对镜头101的入光产生影响。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片13上对应于第二辐射体22的位置镂空,从而避免金属片13对第二辐射体22的净空产生影响。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在Z轴方向(即电子设备1000的厚度方向)的最小净空为0.35mm,裙边12在Z轴方向的净空为0.65mm。第二辐射体22距离主板400的Z向高度在5.1mm左右,与主板400上的元器件的净空距离在3.34mm左右。即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设于电子设备1000的外壳200上,距离电子设备1000内的元器件的距离能够较大,以使得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均能够有较大的净空空间,从而使得镜头装饰组件100的辐射体能够实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43,图43所示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数曲线图及系统效率图。图43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或者系统效率(单位为dB)。其中,曲线b为本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曲线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图43的曲线b可以得知,回波损耗系数小于或接近于-6dB的频段范围为(3.4GHz~3.6GHz)及(4.8GHz~4.9GHz),覆盖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8(3.4~3.6GHz)、N79(4.8~4.9GHz)频段。曲线a为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曲线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曲线a可以得知,回波损耗系数在各个频段内基本上大于-6dB,即仅有本实施方式中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工作时,天线信号的传输效果较差。通过对比曲线a及曲线b可知,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镜头装饰组件100中进一步的增加的第二辐射体22,使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能够实现更好的信号传输效果。换句话说,本申请中,通过将在保护盖板20上设置第二辐射体22,并使得第二辐射体22与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进行耦合,从而能够在实现“一物多用”的同时,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镜头装饰组件100的天线信号的传输效果。
图43的曲线c为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的系统效率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系统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c中可以看出,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与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产生的天线信号在N78(3.4~3.6GHz)频段工作的平均效率为-4dB左右,在N79(4.8~4.9GHz)频段工作的平均效率为-5.5dB左右。即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在N78(3.4~3.6GHz)及N79(4.8~4.9GHz)的工作频段下均能够有较好的工作效率。图43的曲线d为仅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工作时的系统效率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系统效率(单位为dB)。从曲线d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仅有第一辐射体(即镜头装饰件10)工作时的天线信号在N78(3.4~3.6GHz)及N79(4.8~4.9GHz)频段的系统效率远低于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时天线信号在N78(3.4~3.6GHz)及N79(4.8~4.9GHz)频段的系统效率。
请参阅图44及图45,图44所示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方向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45所示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根据图44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主要形成于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上,形成第一辐射体的半波长模式,产生如图45所示的辐射方向。根据图45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3.4GHz的工作频段时天线信号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请参阅图46及图47,图46所示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方向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47所示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根据图46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主要形成于第二辐射体上,产生如图47所示的辐射方向。根据图47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3.6GHz的工作频段时天线信号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图48所示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4.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方向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49所示为图42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4.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根据图48所示的电流方向图可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4.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主要形成于第二辐射体上,形成高次模,产生如图41所示的辐射方向。根据图49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4.9GHz的工作频段时天线信号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并且,从图45、图47、图49可以得知,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辐射体(即图42中的镜头装饰件10)及第二辐射体22共同工作产生的天线信号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下的主要辐射方向均不同,不同的辐射方向相互补充,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够有较好的辐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天线信号被遮挡,以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组件100的镜头装饰件10可以为绝缘材料制成,仅起到支撑及装饰的作用。也即本申请的镜头装饰组件100仅包括有第二辐射体22,射频收发电路传输的射频信号传输第二辐射体22,以通过第二辐射体22传输至外界。例如,请参阅图50,图50所示为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镜头装饰件10为绝缘材料制成,保护盖板20上设有第二辐射体22。并且,第二辐射体22上设有一个馈电位置31,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信号经馈电位置31馈入第二辐射体22中。
请参阅图51,图51所示为图50所示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辐射体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数曲线图及系统效率图。图51的横坐标为频率(单位为GHz),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或者系统效率(单位为dB)。其中,曲线a为本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工作时的回波损耗系曲线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回波损耗系数(单位为dB)。从图51的曲线a中可以容易看出,回波损耗系数均小于-6dB或接近于-6dB的频段在3.4GHz~4.1GHz,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辐射体22能够基本覆盖用于欧洲等地区的5G频段中的N77频段(3.3~4.2GHz)及N78频段(3.3~3.8GHz)。图51中的曲线b为本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工作时的系统效率图,其对应的纵坐标为系统效率(单位为dB)。曲线b可以分析得知,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辐射体22的天线信号在N77频段(3.3~4.2GHz)及N78频段(3.3~3.8GHz)的平均效率均为-4dB左右,即本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辐射体22的天线信号在N77频段(3.3~4.2GHz)及N78频段(3.3~3.8GHz)的工作频段下均能够有较好的工作效率,能够实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请参阅图52及图53,图52所示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5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方向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53所示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5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激励产生3.5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流方向如图52所示,产生的天线模式为1/4波长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二辐射体22传输的信号辐射方向如图53所示。根据图53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二辐射体22激励产生3.5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图54所示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方向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55所示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3.8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激励产生3.8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流方向如图54所示,产生的天线模式也为1/4波长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二辐射体22传输的信号辐射方向如图55所示。根据图55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二辐射体22激励产生3.8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
图56所示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4.0GHz的工作频段时的电流方向示意图,其中,黑色箭头方向为电流的主要流动方向。图57所示为图50所示实施方式的镜头装饰组件100的第二辐射体22谐振产生4.0GHz的工作频段时的辐射方向示意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激励产生4.0GHz的工作频率时的电流方向如图56所示,产生的天线模式也为1/4波长模式,在该工作模式下,第二辐射体22传输的信号辐射方向如图57所示。根据图57所示的辐射方向图可知,第二辐射体22激励产生4.0GHz的工作频率时的辐射方向的主要方向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由于操作电子设备1000时主要对电子设备1000的显示屏300的位置进行操作,当辐射方向主要朝向从后盖201背离收容空间203的一侧(即Z轴负方向)时,对电子设备1000进行操作时不会遮挡天线信号的辐射,从而能够避免使用电子设备1000时对天线信号的遮挡。并且,从图37、图39、图41可以得知,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辐射体22产生的天线信号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下的主要辐射方向均不同,不同辐射方向相互补充,从而使得第一辐射体产生的天线信号在各个方向上均能够有较好的辐射效果,从而能够避免天线信号被遮挡,以实现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镜头装饰组件,用于保护及装饰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包括镜头装饰件以及保护盖板,所述镜头装饰件为导电结构,所述镜头装饰件至少部分作为第一辐射体;所述保护盖板包括介质板以及形成于所述介质板上表面或者嵌设于所述介质板内的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均为导电结构,用于传输天线信号,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相耦合,所述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共同辐射同一射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饰件包括金属环,所述保护盖板位于所述金属环围成的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饰件还包括金属片,所述金属片的边缘与所述金属环的内环壁固定,所述保护盖板层叠于所述金属片上;所述金属片上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板包括不重合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通孔相对,所述第二辐射体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的透光度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透光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上还设有镂空图案,所述镂空图案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一导线,及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条第二导线,所述多条第一导线与所述多条第二导线相交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导线的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导线的宽度均小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一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相邻两条所述第二导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及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第一子层的电阻率,所述第二导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子层及第四子层,所述第四子层的电阻率小于所述第三子层的电阻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辐射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设置,且各个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相耦合,多个所述第二辐射体在所述介质板的厚度方向上堆叠设置或者在同一平面内并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饰件和/或所述第二辐射体上包括有至少一个馈电位置,通过所述馈电位置向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馈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饰件和/或所述第二辐射体上还包括至少一个接地位置,所述接地位置与所述馈电位置重合或者与所述馈电位置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的第一辐射体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的工作频段包括3.4GH~3.6GHz及4.8GHz~4.9GHz。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板还包括耦合件,所述耦合件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设置,且所述耦合件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的馈电位置耦合或所述第二辐射体的馈电位置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装饰件整体作为所述第一辐射体。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镜头、射频收发电路及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镜头装饰组件,所述射频收发电路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的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信号连通,所述射频收发电路用于收发射频信号;所述镜头及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均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镜头装饰组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镜头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镜头位于所述镜头装饰组件朝向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馈电件,所述馈电件一端电连接所述射频收发电路,另一端电连接或耦合至所述第一辐射体或所述第二辐射体,以将所述射频收发电路的射频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
CN202010753667.4A 2020-07-30 2020-07-30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070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667.4A CN114070907B (zh) 2020-07-30 2020-07-30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667.4A CN114070907B (zh) 2020-07-30 2020-07-30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907A CN114070907A (zh) 2022-02-18
CN114070907B true CN114070907B (zh) 2024-03-26

Family

ID=80227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3667.4A Active CN114070907B (zh) 2020-07-30 2020-07-30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090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7634A (ja) * 2000-12-05 2001-08-10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送受信装置
KR100725054B1 (ko) * 2005-12-05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CN102593578A (zh) * 2012-03-12 2012-07-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馈入式手机天线装置
CN103594778A (zh) * 2013-11-13 2014-02-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多频段天线装置的手持终端
CN107623173A (zh) * 2017-09-26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283661U (zh) * 2017-09-20 2018-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中框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8321495A (zh) * 2018-01-22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8873875U (zh) * 2018-08-01 2019-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034374A (zh) * 2019-04-08 2019-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247162A (zh) * 2019-06-30 2019-09-1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件及电子设备
WO2019183798A1 (zh) * 2018-03-27 2019-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
CN110323535A (zh) * 2018-03-31 2019-10-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39427A1 (de) * 2000-08-11 2002-02-21 Siemens Ag Antennenanordnung eines mobil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s, insbesondere eines Mobiltelefons
JP6643799B2 (ja) * 2014-11-28 2020-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情報取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17634A (ja) * 2000-12-05 2001-08-10 Murata Mfg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送受信装置
KR100725054B1 (ko) * 2005-12-05 2007-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안테나 장치
CN102593578A (zh) * 2012-03-12 2012-07-1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馈入式手机天线装置
CN103594778A (zh) * 2013-11-13 2014-02-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段天线装置及具有该多频段天线装置的手持终端
CN207283661U (zh) * 2017-09-20 2018-04-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中框组件和移动终端
CN107623173A (zh) * 2017-09-26 2018-01-2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321495A (zh) * 2018-01-22 2018-07-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9183798A1 (zh) * 2018-03-27 2019-10-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
CN110323535A (zh) * 2018-03-31 2019-10-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8873875U (zh) * 2018-08-01 2019-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0034374A (zh) * 2019-04-08 2019-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0247162A (zh) * 2019-06-30 2019-09-17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装饰件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郁明祥 ; 刘学观.浅谈手机天线的设计挑战与思路.科技风.2009,2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0907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8739B (zh) 电子设备
CN110190883B (zh) 具有天线分集能力的电子设备
CN110416739B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AU2016300858B2 (en) Coupled multi-bands antennas in wearable wireless devices
KR101132447B1 (ko) 휴대 단말기
EP2858172B1 (en) Apparatus for tuning multi-band frame antenna
EP2546922B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device
JP4408128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9525762B2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antenna
WO2002037600A1 (en) End-fed antenna with counterpoise for a mobile terminal
US20090179805A1 (en) Antenna system for wireless digital devices
CN113328233A (zh) 电子设备
CN108539366B (zh) 天线结构
KR20070098098A (ko) 안테나
CN114070907B (zh) 镜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8155459B (zh) 一种多入多出天线装置以及移动通信设备
US20230231319A1 (en) Antenna device, array of antenna devices
WO2022042239A1 (zh) 按键、卡托、摄像头装饰件及移动终端
EP413165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EP404774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859470B2 (en) Multiple element antenna assembly
KR100875837B1 (ko) 다중대역 안테나 및 그를 위한 기판
TWI814438B (zh) 電子裝置
CN113675587B (zh) 移动终端
CN112995375A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