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3711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3711A
CN114063711A CN202110250116.0A CN202110250116A CN114063711A CN 114063711 A CN114063711 A CN 114063711A CN 202110250116 A CN202110250116 A CN 202110250116A CN 114063711 A CN114063711 A CN 114063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s
image
display
priority
arran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01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得地贤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63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3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4Display of multiple viewpo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 G09G3/03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plays having non-planar surfaces, e.g. curved displays for flexible display surfa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5Scrolling or pan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06Manual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13The adjustm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64Position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2Flexible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igital Computer Display Out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以伴随能够变形的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界,1个显示面被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根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多个图像的内容,确定该图像在该显示面上的配置。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能够使显示面变形的显示设备正在实用化。显示面变形的情况既有显示设备其本身能够在任意位置发生变形的情况,又有变形的位置限制在预先准备的铰链的位置的情况。并且,作为相关技术文献,例如可以列举日本特开平6-196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将多个图像显示于1个显示面的情况下,有配置成用于显示各图像的区域不跨越弯曲部的方法。这是因为,在弯曲部中有时目视确认到条纹,若目视确认到条纹,则大多引起画质下降。
但是,根据图像的内容,既有当分配在横向上长的区域时即使看到条纹也容易观察图像的情况,又有当相反地分配在纵向上长的区域时即使看到条纹也容易观察图像的情况。并且,在为包含多个页面的图像的情况下,还有当分配在向前一个页面或者向后一个页面移动的方向上长的区域时容易观察图像的情况。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与以伴随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基准而确定显示图像的区域的分配的情况相比,容易观察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具有处理器,以伴随能够变形的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界,1个显示面的区域被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根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多个图像的内容,确定针对该显示面的该图像的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2方案,在多个所述图像中的优先级高的图像的画面比率为横长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显示面内分配横长的区域,在剩余区域按照优先级顺序分配其他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第3方案,在多个所述图像中的优先级高的图像的画面比率为纵长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显示面内分配纵长的区域,在剩余区域按照优先级顺序分配其他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第4方案,所述图像的优先级是通过用户的设定而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第5方案,动态图像、静态图像以及文档的优先级被设定成比备忘录、操作件以及小部件的优先级高。
根据本公开的第6方案,所述图像的优先级是根据数据量的大小而确定的。
根据本公开的第7方案,在所述图像由多个页面构成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根据伴随页面的移动的滚动的方向,确定所述显示面内的区域的分配。
根据本公开的第8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所述处理具有如下工序:以伴随能够变形的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界,1个显示面被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根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多个图像的内容,确定针对该显示面的该图像的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9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进行以下处理:以伴随能够变形的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界,1个显示面的区域被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根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多个图像的内容,确定针对该显示面的该图像的配置。
(效果)
根据所述第1方案,与以伴随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基准确定显示图像的区域的分配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观察图像。
根据所述第2方案,能够容易观察优先级高的图像。
根据所述第3方案,能够容易观察优先级高的图像。
根据所述第4方案,能够以用户的期望为优先。
根据所述第5方案,能够容易观察用户的关注度相对高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6方案,能够容易观察数据量相对多的信息。
根据所述第7方案,能够根据滚动方向确定图像的配置。
根据所述第8方案,与以伴随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基准确定显示图像的区域的分配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观察图像。
根据所述第9方案,与以伴随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基准确定显示图像的区域的分配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观察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对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可便携式便携终端的外观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图1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
图2是对在使显示器变形时产生的2个显示区域以及赋予其边界位置的边界线进行说明的图。图2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图2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
图3是对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便携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对确定显示于显示器的图像的配置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设定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的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1进行说明的图。图6的(A)示出了不跨越边界线的配置例,图6的(B)示出了包含跨越边界线的配置的配置例。
图7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的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2进行说明的图。图7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7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的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3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的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4进行说明的图。图9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9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横向使用便携终端的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5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对横向使用便携终端的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6进行说明的图。图11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11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2是对从纵向使用便携终端的显示器的状态变为横向使用的状态时的图像的配置例7进行说明的图。图12的(A)是纵向使用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图12的(B)是对横向使用显示器时的图像的配置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是对应变仪设置于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便携终端的设置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对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便携终端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5是对实施方式2中的显示器的变形与边界线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5的(A)示出了使便携终端向显示器的对角线方向变形的状态,图15的(B)示出了变形后的显示区域的设定例。
图16是对实施方式2中的显示器的变形与图像的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A)示出了使便携终端向显示器的对角线方向变形的状态,图16的(B)是显示纵长图像A以及B时的配置例,图16的(C)是显示横长图像A以及B时的配置例。
图17是对具有2个铰链的便携终端的结构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7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图17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图17的(C)是对便携终端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8是对图像在3个显示区域4A、4B、4C上的配置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8的(A)示出了跨越2个或者3个显示区域而配置图像的例,图18的(B)示出了在1个显示区域配置1个图像的比较例。
图19是对其他便携终端的外观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20是对其他便携终端的外观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图20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图20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外观结构>
图1是对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可便携式终端(以下称作“便携终端”)1的外观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图1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便携终端1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所示的便携终端1例如设想了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可是,便携终端1也可以是游戏机或电子词典。
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1的主体2具有2个主体面板2A以及2B。
在主体面板2A以及2B的内部内置有能够进行作为计算机的动作的未图示的部件。2个主体面板2A以及2B借助铰链3而相互连接。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铰链3设置于将便携终端1的短边一分为二的位置。铰链3可以是由塑料、树脂、橡胶等可变形的原材料、可动部件构成的连接金属件等。
在图1的情况下,显示器4的短边为x轴方向,长边为y轴方向。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的长边的长度Ly为短边的长度Lx的2倍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显示器4能够以铰链3为中心变形为V字形状。设置有铰链3的位置与弯曲部的位置对应。
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1能够进行将设置有显示器4的面设为谷侧的弯折变形。因此,显示器4形成于可弯折变形的原材料、例如薄膜状的塑料基板。
显示器4例如由有机EL(=Electro Luminescent)显示器或液晶显示器构成。在显示器4的表面(即显示面)显示有图像等其他信息。
图2是对在使显示器4变形时产生的2个显示区域4A、显示区域4B以及赋予其边界位置的边界线41进行说明的图。图2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图2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1的图。以下,如图2的(A)所示,在边界线41的方向为纵向的显示器4的配置中,从用户观察时位于边界线41的左侧的显示区域的意思来讲,有时称作“左区域4A”,相反地从位于边界线41的右侧的显示区域的意思来讲,有时称作“右区域4B”。
边界线41既有被目视确认为折叠条纹的情况,又有不被目视确认为折叠条纹的情况。并且,还有虽然当初未被目视确认为折叠条纹,但是随着长年变化而目视确认为折叠条纹的情况。
便携终端1将变形前的显示器4作为1个显示区域来管理,而将变形后的显示器4作为2个显示区域4A以及显示区域4B来管理。
本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区域4A与显示区域4B的形状相同。因而,显示区域4A的长边的长度为短边的长度的4倍以上。关于显示区域4B也相同。
<硬件结构>
图3是对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具有如下等部件:处理器101,其通过执行程序而控制各部分;电容式薄膜传感器102,其检测相对于显示器4上显示的软件按键(以下还称作“软键”)的操作;铰链角传感器103;惯性传感器104;麦克风105,其使用于通话或录音;扬声器106,其使用于声音的输出;内部存储器107,其存储有系统数据或内部数据;作为辅助存储装置的外部存储器108;以及通信模块109,其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内部存储器107和外部存储器108是半导体存储器。内部存储器107具有:存储有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等的ROM(=Read OnlyMemory);以及用作主存储装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处理器101和内部存储器107构成计算机。处理器101将RAM用作程序的作业空间。在外部存储器108中存储有固件或应用程序。
薄膜传感器102配置在显示器4的表面。薄膜传感器102具有不阻碍观察显示器4上显示的信息的特性,通过电容的变化来检测用户所操作的位置。
铰链角传感器103输出与主体2以铰链3为中心变形时主体面板2A和主体面板2B所形成的角度有关的信息。换句话说,铰链角传感器103输出弯折角度。另外,作为表示弯折角度的信息,也可以输出构成铰链3的齿轮的转速以及旋转角等。
惯性传感器104例如是检测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六轴传感器。通过惯性传感器104能够检测使用便携终端1时的姿势。
麦克风105是将用户的语音或周围的声音转换为电信号的设备。
扬声器106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进行输出的设备。
通信模块109依照多代移动通信系统、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蓝牙(注册商标)、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标准。
符合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例如有第4代(即4G)或第5代(即5G)。并且,无线LAN的标准例如有IEEE802.11的11a、11b、11g、11n、11ac、11ad、11ax。
<多个图像的配置的确定>
图4是对确定显示于显示器4的图像的配置的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由处理器101(参照图3)执行图4所示的处理。另外,图中所示的记号S表示步骤。
在图4的情况下,处理器101首先获取显示器4的规格(步骤S1)。在此,作为规格,获取显示器4的画面尺寸、分辨率、纵横比等信息。纵横比是画面的横长与纵长之比,是画面比率的一例。
接着,处理器101获取显示器4的使用方向、2个显示区域4A以及显示区域4B的尺寸等信息(步骤S2)。在使用方向的确定中,例如使用惯性传感器104的输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用户观察来确定显示器4的长边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换句话说,通过用户观察来确定边界线41的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纵向使用显示器4的长边的情况称作“纵长”上的使用,将横向使用显示器4的长边的情况称作“横长”上的使用。
接下来,处理器101获取启动中的应用程序和通过各应用程序显示的图像的内容等(步骤S3)。此处的应用程序限定于伴随图像在显示器4上的显示的应用程序。因而,可以忽略在背景中执行中的应用程序。
图像的内容有图像的种类、纵横比、多个页面的有无、滚动的有无等。这些信息例如从应用程序中获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图像的种类根据动态图像、静态图像、文档、图像的操作件、备忘录、小插件(gadget)等来划分。此处的动态图像、静态图像、文档、图像的操作件、备忘录、小插件等是图像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横长比纵长长的图像称作横长图像,或者表示纵横比为横长,将纵长比横长长的图像称作纵长图像,或者表示纵横比为纵长。
动态图像例如有电视图像以及视频图像。另外,显示内容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的图标也包含于动态图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图标作为与动态图像不同的种类来处理。图标用于启动特定应用程序或调集特定画面等。
静态图像例如有照片或地图、指示牌、标识、图标。此处的图标是指显示内容不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的图标。
文档例如有利用办公用软件创建的图像、通过扫描仪光学读取的图像、电子邮件、传真图像、网页图像。
操作件例如有用于指示相对于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等的动作的软键或滚动条。操作件例如有用于指示再现、停止、页面送进、滚动的图像。本实施方式中的操作件为从属于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图像。因此,操作件基本配置在作为控制对象的动态图像或静态图像的周边。
备忘录例如有任务等的列表、记录、笔记、便笺、记事本。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备忘录与相对于文档简化或限制输入以及显示的应用程序对应。
小部件(Widget)例如是指用于启动应用程序的图标或用于显示信息的界面。小部件与专用于特定目的的应用程序对应。
接着,处理器101判定是否有与获取到的内容等有关的设定(步骤S4)。
图5是对实施方式1中使用的设定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图5所示的设定例如存储在外部存储器108中。
在图5所示的设定的情况下,各图像由种类、纵横比、多个页面的有无、滚动的有无、优先级的信息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纵横比通过应用程序来指定。可是,显示尺寸根据所配置的区域发生变化。并且,在图5的情况下,图像的纵横比根据是横长还是纵长来划分,但是也可以利用4:3或16:9等具体数值进行确定。另外,由于作为图像的操作件的软键的形状以及排列等各式各样,因此在图5中不记载纵横比的划分。关于备忘录以及小部件也相同。
多个页面表示在以页面形式管理图像的情况下由多个页面图像构成图像。例如,利用办公用软件创建的文本文档为代表例。可是,即使是多个页面,在1个区域内分配显示多个页面的布局的情况下,当1个区域内分配所有页面时,也无需滚动。
另外,即使在单一页面的情况下,当在区域内并未收纳所有图像时,也需要滚动,但是在此处的设定中不进行考虑。
优先级赋予确定配置所对应的图像的显示区域的顺序。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数字“1”表示最优先,其次为数字“2”,再其次为数字“3”。
因而,在作为显示对象的图像有多个的情况下,与优先级为“2”或“3”的图像相比,优先确定配置优先级为“1”的图像的区域。另外,在优先级相同的图像之间,按照预先规定的规则确定优先确定区域的图像。例如,动态图像比静态图像优先。并且,例如数据量大的图像比数据量小的图像优先。
返回图4的说明。
在有与获取到的内容等有关的设定的情况下,处理器101在步骤S4中得到肯定结果。在该情况下,处理器101获取所显示的各图像的优先级(步骤S5)。接着,处理器101根据优先级确定各图像的配置后显示(步骤S6)。
另一方面,在不存在与获取到的内容等有关的设定的情况下,处理器101在步骤S4中得到否定结果。在该情况下,处理器101将1个应用程序依次配置并显示于1个显示区域内(步骤S7)。分配的顺序例如根据启动应用程序的顺序来确定。
这样,处理器101确定初始配置后显示。另一方面,有时期望变更处理器101所确定的配置。
因此,处理器101在执行步骤S6或者步骤S7之后,判定是否有变更图像的配置的希望(步骤S8)。
在步骤S8中得到肯定结果的情况下,处理器101按照用户的指示变更配置,并登记变更后的配置(步骤S9)。在有用户所登记的配置的信息的情况下,处理器101在步骤S5以及S6中确定配置时,将用户登记的配置设为优先。
在步骤S8中得到否定结果的情况下,处理器101结束确定图像的配置的处理。
<多个图像的配置例>
以下,利用图6~图12对图像的配置例进行说明。
<配置例1>
图6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1进行说明的图。图6的(A)示出了不跨越边界线41的配置例,图6的(B)示出了包含跨越边界线41的配置的配置例。
在图6的(A)的情况下,在左区域4A配置有图像A,在右区域4B上下配置有图像B和图像C。
另一方面,在图6的(B)的情况下,以跨越左区域4A和右区域4B的方式配置有图像A,在左区域4A的下段配置有图像B,在右区域4B的下段配置有图像C。
在图6的情况下,各图像的面积几乎相同。
但是,在图像A为纵长图像的情况或者图像A为纵向滚动的图像的情况下,在图6的(A)所示的配置时,用户的视觉辨认性良好。
另一方面,在图像A为横长图像的情况或者图像A为横向滚动的图像的情况下,由于边界线41被视觉辨认为条纹而导致图像A的画质下降,但是在图6的(B)所示的配置时,能够在维持纵横比的前提下,放大显示图像A。因此,在图像A的显示中,图6的(B)所示的配置时的用户的视觉辨认性良好。
这样,对于用户来说视觉辨认性良好的图像的配置根据图像的内容来规定。
<配置例2>
图7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2进行说明的图。图7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7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41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7所示的配置例设想了将优先级为“1”的动态图像401、优先级为“2”的操作件402和备忘录403以及优先级为“3”的小部件404配置于显示器4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优先级为“1”的图像只是动态图像401。因此,首先确定动态图像401的配置。由于图7中设想的动态图像401为横长图像,因此以跨越左区域4A和右区域4B这双方的方式确定动态图像401的配置。图7的(A)是确定了动态图像401的配置的状态。
优先级为“2”的图像是操作件402和备忘录403这2个。但是,由于操作件402与优先级为“1”的动态图像401的关联性高,因此优先确定操作件402的配置。在图7的情况下,操作件402由用于重放动态图像401或用于指示停止的软键以及表示重放中的位置的时间轴构成。图7的(B)是确定了操作件402的配置的状态。在图7的情况下,操作件402沿着动态图像401的下边配置。
之后,确定相同优先级的备忘录403的配置,接下来,确定优先级为“3”的小部件404的配置。图7的(C)是确定了所有图像的配置的状态。
为了参考,在图7的(D)中示出了比较例。图7的(D)是采用按照每个应用程序确定待配置区域的情况时的配置例。图7的(D)是维持动态图像401的纵横比时的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动态图像401配置在左区域4A,因此动态图像401的显示上的尺寸与图7的(A)的配置相比格外小,导致视觉辨认性下降。该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影响大到边界线41被视觉辨认为条纹的程度以上。
<配置例3>
图8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3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8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41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8所示的配置例设想了将优先级为“1”的文档411和优先级为“2”的操作件412以及备忘录413配置于显示器4的情况。
在该情况下,优先级为“1”的图像只是文档411。因此,首先确定文档411的配置。由于图8中设想的文档411为左右配置2个页面的横长图像,因此以跨越左区域4A和右区域4B这双方的方式确定文档411的配置。图8的(A)是确定了文档411的配置的状态。
优先级为“2”的图像为操作件412和备忘录413这2个。但是,由于操作件412与优先级为“1”的文档411的关联性高,因此优先确定操作件412的配置。在图8的情况下,操作件412由用于指示文档411的页面送进的软键以及表示相对于全部页面的位置的滑块构成。图8的(B)是确定了操作件412的配置的状态。
之后,确定相同优先级的备忘录403的配置。图8的(C)是确定了所有图像的配置的状态。
为了参考,在图8的(D)中示出了比较例。图8的(D)是采用按照每个应用程序确定待配置区域的情况时的配置例。图8的(D)是维持文档411的纵横比时的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文档411配置在左区域4A,因此文档411的显示上的尺寸与图8的(A)的配置相比格外小,导致视觉辨认性下降。该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影响大到边界线41被视觉辨认为条纹的程度以上。
<配置例4>
图9是对纵向使用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4进行说明的图。图9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9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41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9所示的配置例设想了将优先级为“1”的静态图像421以及422、优先级为“2”的备忘录423以及优先级为“3”的小部件424配置于显示器4的情况。
在图9的情况下,优先级为“1”的图像是静态图像421以及静态图像422这2个。因此,在静态图像421与静态图像422之间确定首先配置的图像。在图9中,所显示的图像的尺寸大的静态图像421的配置被确定为首先。虽有例外,但是在通常情况下,若尺寸大,则数据量也大。
由于图9中设想的静态图像421为横长图像,因此以跨越左区域4A和右区域4B这双方的方式确定静态图像421的配置。图9的(A)是确定了静态图像421的配置的状态。
接着,确定优先级相同地为“1”的静态图像422的配置。虽然静态图像422也是横长图像,但是应用程序所指定的图像的尺寸比静态图像421小。该静态图像422配置于空白区域。另外,横长的静态图像422也以跨域左区域4A和右区域4B这双方的方式确定配置。图9的(B)是确定了静态图像422的配置的状态。
第二高的优先级为“2”。优先级为“2”的图像是备忘录423。备忘录423配置在作为空白区域的区域4B的下段。之后,作为优先级为“3”的图像的小部件424的配置被配置在到最后为止剩下的空白区域。图9的(C)是确定了备忘录423和小部件424的配置的状态。
为了参考,在图9的(D)中示出了比较例。图9的(D)是采用按照每个应用程序确定待配置区域的情况时的配置例。图9的(D)是维持静态图像421和静态图像422的纵横比时的配置。在该情况下,静态图像421配置在左区域4A,静态图像422配置在右区域4B。由于横宽限制为区域4A以及4B的宽度,因此静态图像421和静态图像422的显示上的尺寸与图9的(A)的配置相比格外小,导致视觉辨认性下降。该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影响大到边界线41被视觉辨认为条纹的程度以上。
<配置例5>
图10是对横向使用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5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10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41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所示的配置例设想了将优先级为“1”的文档431、优先级为“2”的操作件432和备忘录433以及优先级为“3”的小部件434配置于显示器4的情况。另外,在图10的情况下,边界线41为横向。
在图10的情况下,优先级为“1”的图像只是竖写文档431。因此,首先确定文档431的配置。由于图10中设想的文档431为竖写图像,因此以跨越左区域4A和右区域4B这双方的方式确定文档431的配置,以使纵向尺寸变长。图10的(A)是确定了文档431的配置的状态。
接着,优先级为“2”的图像为操作件432和备忘录433这2个。但是,由于操作件432与优先级为“1”的文档431的关联性高,因此优先确定操作件432的配置。在图10的情况下,操作件432由指定文档431的显示位置的滚动条构成。图10的(B)是确定了操作件432的配置的状态。
接着,确定相同优先级的备忘录433的配置,接下来,确定优先级为“3”的小部件434的配置。图10的(C)是确定了备忘录433和小部件434的配置的状态。
为了参考,在图10的(D)中示出了比较例。图10的(D)是采用按照每个应用程序确定所配置区域的情况时的配置例。图10的(D)是以不超过边界线41的方式确定文档431的配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文档431配置在右区域4B,备忘录433配置在左区域4A。由于纵向宽度限制为右区域4B的宽度,因此文档431的显示上的纵向宽度与图10的(A)的配置相比格外窄,导致视觉辨认性下降。该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影响大到边界线41被视觉辨认为条纹的程度以上。
<配置例6>
图11是对横向使用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6进行说明的图。图11的(A)~(C)是对确定图像的配置的过程进行说明的图,图11的(D)是对以不跨越边界线41的方式配置各图像的比较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所示的配置例设想了将优先级为“1”的文档441、优先级为“2”的操作件442和备忘录443以及优先级为“3”的小部件444配置于显示器4的情况。另外,在图11的情况下,边界线41也为横向。
在图11的情况下,优先级为“1”的图像只是横写文档441。因此,首先确定文档441的配置。在图11的情况下,文档441的滚动方向为纵向。因此,以跨越左区域4A和右区域4B这双方的方式确定文档441的配置,以使纵向尺寸变长。图11的(A)是确定了文档441的配置的状态。在图11中,维持文档441的纵横比。
接着,优先级为“2”的图像为操作件442和备忘录443这2个。但是,操作件442与优先级为“1”的文档441的关联性高,因此优先确定操作件442的配置。在图11的情况下,操作件442由指定文档441的显示位置的滚动条构成。图11的(B)是确定了操作件442的配置的状态。在图11中,文档441的显示位置纵向滚动。
接着,确定相同优先级的备忘录443的配置,接下来,确定优先级为“3”的小部件444的配置。图11的(C)是确定了备忘录443和小部件444的配置的状态。
为了参考,在图11的(D)中示出了比较例。图11的(D)是采用按照每个应用程序确定待配置区域的情况时的配置例。图11的(D)是以不超过边界线41的方式确定文档441的配置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文档441以维持纵横比的状态配置在右区域4B,备忘录443配置在左区域4A。由于纵向宽度被限制为右区域4B的宽度,因此文档441的显示上的纵向宽度与图11的(A)的配置相比格外窄,导致视觉辨认性下降。该视觉辨认性下降的影响大到边界线41被视觉辨认为条纹的程度以上。
<配置例7>
图12是对从纵向使用便携终端1的显示器4的状态变为横向使用的状态时的图像的配置例7进行说明的图。图12的(A)是纵向使用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图12的(B)是对横向使用显示器4时的图像的配置例进行说明的图。
在图12所示的配置例中,优先级为“1”的图像为图像451和图像452这2个,设想了优先级为“2”的图像为图像453的情况。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无论便携终端1的使用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都按照优先级顺序确定配置,等级相对低的优先级的图像配置在空白区域。因此,即使变更使用方向,也以跨越边界线41的方式配置图像451和图像452的图像,因此能够在图像的尺寸没有大幅变化的前提下确保视觉辨认性。
<实施方式2>
图13是对应变仪5设置于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A的设置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3所示的图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1A的图。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A的主体2和显示器4由柔软性高的基板构成,无论是在表面方向上还是在背面方向上都能够在任意位置弯折变形。即,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A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便携终端1(参照图1)不同,能够使显示面在任意位置变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A中没有设置铰链3。
代替此,在显示器4的整面配置有应变仪5。在图13的情况下,多个应变仪5等间隔配置在显示器4的整面。可是,应变仪5也可以只配置在作为显示器4的外周的边框区域。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根据从多个应变仪5输出的应变大小的分布来推测显示器4的弯折变形后的形状。
应变仪5设置在显示器4的底层与主体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应变仪5用于确定弯折变形所产生的边界线41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1A也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4是对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A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在图14中对与图3对应的部分标注对应的符号来示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A设置有应变仪5来代替铰链角传感器103(参照图3)。
应变仪5具有在薄绝缘体上安装有布置成交错形状的金属电阻的结构,测量电阻随着阻体的变形而产生的变化,并将此换算为被测量物的应变量。应变仪5是力学传感器的一例。
本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101根据从多个应变仪5输出的应变的大小等的分布来推测显示器4的弯折变形后的形状,并确定边界线41(参照图2)的位置。若确定边界线41的位置,则处理器101将隔着边界线41而相邻的区域确定为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区域4A以及显示区域4B。
图15是对实施方式2中的显示器4的变形与边界线41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5的(A)示出了使便携终端1A向显示器4的对角线方向变形的状态,图15的(B)示出了变形后的显示区域4A以及显示区域4B的设定例。
在图15所示的变形的情况下,边界线41形成在显示器4的对角线方向上。其结果是,显示区域4A以及显示区域4B成为三角形。
图16是对实施方式2中的显示器4的变形与图像的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的图。图16的(A)示出了使便携终端1A向显示器4的对角线方向变形的状态,图16的(B)是显示纵长图像A以及B时的配置例,图16的(C)是显示横长图像A以及B时的配置例。在图16中对与图15对应的部分标注对应的符号来示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便携终端1A的情况下,形成于显示器4的边界线41的位置不固定,根据弯曲位置而发生变化。因此,显示区域4A和显示区域4B的形状也各式各样。假设与显示区域4A和显示区域4B的形状一致地显示图像,则图像的纵横比发生变化,图像的视觉辨认性下降。并且,图像的尺寸有可能变小。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能够跨越显示区域4A以及显示区域4B而配置图像。因此,若图像A以及图像B为纵长,则如图16的(B)所示,能够进行在维持纵长的纵横比的前提下活用显示器4的尺寸的显示。并且,若图像A以及图像B为横长,则如图16的(C)所示,能够进行在维持横长的纵横比的前提下活用显示器4的尺寸的显示。
<实施方式3>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对边界线41(参照图2)为1处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边界线41也可以是2个以上。
图17是对具有2个铰链3的便携终端1B的结构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7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1B的图,图17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1B的图,图17的(C)是对便携终端1B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另外,与实施方式1不同,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铰链3的配置有显示器4的一侧的面既能够向山脊侧变形,又能够向谷侧变形。
图17所示的便携终端1B由3个主体面板2A、2B、2C构成,分别通过2个铰链3连接。若使便携终端1B变形,则出现2个边界线41(参照图2),被分割成3个显示区域4A、4B、4C。
图18是对图像在3个显示区域4A、4B、4C上的配置例进行说明的图。图18的(A)示出了跨越2个或者3个显示区域而配置图像的例,图18的(B)示出了在1个显示区域配置1个图像的比较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图像A、图像B以及文档的优先级均为“1”。但是,从图像的尺寸以及数据量的观点来看,按照图像B、图像A、文档的顺序确定配置。因此,尺寸以及数据量最大的图像B以跨越3个显示区域4A、4B、4C的方式配置在显示器4的下段。并且,尺寸以及数据量为第二大的图像A以跨越2个显示区域4A、4B的方式配置在显示器4的上段。文档配置在作为空白区域的显示器4的上段右端。
另外,在比较例的情况下,虽然横宽限制在1个显示区域内,但是维持纵横比,因此图像A和图像B的显示尺寸变小,视觉辨认性变低。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中记载的范围。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可知,对前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或者改良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便携终端1(参照图1)等的显示器4(参照图1)始终露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示器4也可以是只有在使用时拉出而在不使用时被容纳的结构。
图19是对其他便携终端1C的外观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便携终端1C也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19所示的便携终端1C具有:装置主体20A,其将设置有具有可变形显示面的1张显示器4的薄膜状的主体2以卷绕的状态进行容纳;以及拉出部件20B,其安装于主体2的另一端侧。
在图19的情况下,从装置主体20A拉出的显示器4具有通过变形而起伏的形状。因此,设置有3个边界线41。在该情况下,能够跨越由3个边界线41划分的4个显示区域4A~4D中的2个或者4个显示区域而配置图像。另外,在图19中形成有3个边界线41,但是既有未形成有边界线41的情况,又能够发生只形成1个边界线41的情况、形成2个边界线41的情况以及形成4个以上边界线41的情况。
(2)在前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便携终端1(参照图1)等具有可变形的1张显示器4(参照图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显示器4也可以为多张。
图20是对其他便携终端1D的外观结构的一例进行说明的图。图20的(A)是从正面观察便携终端1D的图,图20的(B)是从侧面观察便携终端1D的图。在图20中,对与图1对应的部分标注对应的符号来示出。便携终端1D也是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20所示的便携终端1D由2张显示器4构成显示面。该2张显示器4构成各自独立的显示区域。各应用程序的图像可以只显示于1个显示区域,也可以跨越2张显示器4而显示。
在便携终端1D的情况下,主体面板2A和主体面板2B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铰链3A向两个方向旋转。铰链3A内置有以下两个旋转轴,该两个旋转轴分别是:将主体面板2A安装成能够向两个方向旋转自如的旋转轴;以及将主体面板2B安装成能够向两个方向旋转自如的旋转轴。因此,既能够向内侧折叠显示器4,又能够向外侧折叠显示器4。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主体面板2A、主体面板2B以及显示器4的刚性均高,其自身不变形。
(3)对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显示器4的长边的长度Ly为短边的长度Lx的2倍以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长边的长度Ly也可以为短边的长度Lx的2倍以下。
(4)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器4的形状设想了矩形形状,但是也可以是对长方形的4个角中的至少1个角进行倒角加工而得到的形状或进行圆角加工而得到的形状。该形状的例有对长方形的4个角全部进行圆角加工而得到的形状。
并且,显示器4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多边形的形状或闭合曲线的形状。多边形的形状并不限于正多边形,也可以是凸多边形。并且,闭合曲线的形状可以是椭圆形状或圆形状、心形状。
(5)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是指广义上的处理器,除了包含通用处理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之外,还包含专用处理器(例如GPU(=Graphical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
并且,前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的动作可以由1个处理器单独执行,但是也可以由存在于物理上分离的位置的多个处理器协同工作来执行。并且,处理器中的各动作的执行顺序并不只限定于前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顺序,也可以个别地变更。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具有处理器,
以伴随能够变形的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界,1个显示面的区域被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根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多个图像的内容,确定针对该显示面的该图像的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多个所述图像中的优先级高的图像的画面比率为横长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显示面内分配横长的区域,在剩余区域按照优先级顺序分配其他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多个所述图像中的优先级高的图像的画面比率为纵长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在所述显示面内分配纵长的区域,在剩余区域按照优先级顺序分配其他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的优先级是通过用户的设定而确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动态图像、静态图像以及文档的优先级被设定成比备忘录、操作件以及小部件的优先级高。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的优先级是根据数据量的大小而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在所述图像由多个页面构成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根据伴随页面的移动的滚动的方向,确定所述显示面内的区域的分配。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
所述处理具有如下工序:以伴随能够变形的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界,1个显示面被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根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多个图像的内容,确定针对该显示面的该图像的配置。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进行以下处理:
以伴随能够变形的显示部的变形的弯曲部的位置为界,1个显示面的区域被分为多个区域的情况下,根据作为显示对象的多个图像的内容,确定针对该显示面的该图像的配置。
CN202110250116.0A 2020-07-30 2021-03-08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40637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9712 2020-07-30
JP2020129712A JP2022026314A (ja) 2020-07-30 2020-07-30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3711A true CN114063711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003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0116.0A Pending CN114063711A (zh) 2020-07-30 2021-03-08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90107B2 (zh)
JP (1) JP2022026314A (zh)
CN (1) CN11406371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25507B2 (ja) * 2022-06-01 2024-01-31 株式会社teamS 情報処理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9663A (ja) 1991-12-27 1994-01-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マルチウィンドウの自動操作方法
WO2006123513A1 (ja) 2005-05-19 2006-11-23 Access Co., Ltd. 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情報表示方法
US9459656B2 (en) * 2008-10-12 2016-10-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JP2013114612A (ja) 2011-11-30 2013-06-10 Sharp Corp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14035496A (ja) 2012-08-09 2014-02-24 Canon Inc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948665B1 (ko) * 2012-08-23 2019-0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055805B2 (ja) 2014-09-17 2016-12-27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200045660A (ko) * 2018-10-23 2020-05-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제어하는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36859A1 (en) 2022-02-03
US11990107B2 (en) 2024-05-21
JP2022026314A (ja)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05716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RE46919E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image
US1158633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and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US10852769B2 (en) Display management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US10853013B2 (en) Minimizing and maximizing between landscape dual display and landscape single display
US20200064892A1 (en) CONTEXT-AWARE USER INTERFACE (UI) FOR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IHSs)
US7812786B2 (en) User interface for different displays
CN112470099A (zh) 具有可移除键盘的多外型规格的信息处理系统(ihs)
US10860065B2 (en) Multi-form factor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HS) with automatically reconfigurable hardware keys
US2012021831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display control program
US10983561B2 (en) Method for manag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8300066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mages thereon
JP2013254021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983764B2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for adjusting icons
WO201002708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68735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viding execution screen of applic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EP2891965A1 (en) Stretchab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14063711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A2743154A1 (en) Method for simulating a page turn in an electronic document
KR102274156B1 (ko) 윈도우 영역 조정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전자 장치
EP2063354A1 (en) Raster data creation device,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raster data creation program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3016256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CN107645591B (zh) 一种显示调整方法、装置及折叠终端
EP3794429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flexibl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JP2019053196A (ja) 情報処理装置、画面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