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2207A -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2207A
CN114062207A CN202111217340.6A CN202111217340A CN114062207A CN 114062207 A CN114062207 A CN 114062207A CN 202111217340 A CN202111217340 A CN 202111217340A CN 114062207 A CN114062207 A CN 114062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amping
rod
groove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73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2207B (zh
Inventor
吴圣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21112173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2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2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2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2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2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15/0205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by optical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属于检测流水线技术领域。现有技术不能批量检测。激光发射器及光线接收板分别位于样品通道两侧,激光发射器用于发射光线穿过样品通道到达光线接收板,光线接收板通过光电转换器将信号发送至处理装置,样品通道用于容纳注射器,样品通道长度与注射器的针筒长度相同,光阻法检测装置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样品通道连通的开口,当置料箱位于光阻法检测装置底部时,置料箱上的溶媒袋或溶媒瓶的瓶口与光阻法检测装置底部的开口重合,操控装置用于控制注射器抽液及注液,置料箱顶部设置有存放槽及震荡槽,震荡槽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粉瓶的放置台及用于摇晃放置台的震荡装置,能够批量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流水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背景技术
光阻法(LightBlockage),又称为光障碍法或光遮挡法,是利用微粒对光的遮挡所发生的光强度变化进行微粒粒径检测的方法,检测范围从1μm到2.5mm。
医院中配置药液是指将药品与盐水或者糖水等溶媒混合配置成最终输入到病患体内的混合药液,而药品又分为固体药粉或者液体药液,固体药粉的配置是先将溶媒抽出一部分注入到药粉瓶内进行混合摇匀形成初始药液,医护人员通常采用肉眼观察的方法观察药液内是否有肉眼可见异物,若没有则会将初始药液注回到溶媒瓶或溶媒袋内,若有可见异物那么就需要重新配置,避免给病患输液时出现意外情况,然而光肉眼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人体毛细血管最微细处直径仅有7~12μm,不溶性微粒可直接将其堵塞,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采用光阻法颗粒计数器来对药液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测,但是医院中病患数量庞大,现有技术无法批量进行检测,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置料箱、注射器、移动机构、操控装置及光阻法检测装置,所述注射器的针筒为透明设置,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与所述传送带之间留有供置料箱穿过的穿设通道,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样品通道、处理装置、激光发射器及光线接收板,所述激光发射器及光线接收板分别位于所述样品通道两侧,所述激光发射器用于发射光线穿过所述样品通道到达所述光线接收板,光线接收板通过光电转换器将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所述样品通道用于容纳所述注射器,所述样品通道长度与所述注射器的针筒长度相同,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样品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传送带用于输送所述置料箱,当所述置料箱位于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底部时,所述置料箱上的溶媒袋或溶媒瓶的瓶口与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底部的开口重合,所述操控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注射器抽液及注液,所述置料箱顶部设置有存放槽及震荡槽,所述存放槽用于放置溶媒瓶或溶媒袋,所述震荡槽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粉瓶的放置台及用于摇晃放置台的震荡装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沿所述传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一侧并且垂直于所述传送带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一侧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所述操控装置,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用于驱动所述操控装置沿所述传送带的宽度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需要检测不溶性微粒时,医护人员先将溶媒瓶或溶媒袋放置在存放槽内,将药粉瓶放置在震荡槽内,然后将置料箱放在传送带上,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移动带动操控装置移动使得操控装置与存放槽对齐,紧接着第二滑块沿第二导轨的长度方向移动带动操控装置升降到工作高度,随后第一电动伸缩杆驱动操控装置移动到存放槽上方,操控装置便控制注射器抽取溶媒,再通过移动机构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配合将溶媒注入到药粉瓶内,随后震荡槽内的震荡装置启动对放置台进行震荡使得药粉瓶内的药粉与溶媒充分混合形成初始药液;接下来操控装置再将药粉瓶内的初始药液抽取至注射器内,通过移动机构和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配合驱动操控装置移动使得操控装置位于光阻法检测装置顶部的开口上方,与此同时传送带启动将置料箱输送进穿设通道到达光阻法检测装置下方,此时存放槽内的溶媒瓶或溶媒袋的瓶口或袋口与光阻法检测装置底部的开口重合,随后第二滑块下降带动操控装置下降使得注射器从电阻法检测装置顶部开口插入,由于样品通道长度与注射器的针筒长度相同,因此注射器的针头会从电阻法检测装置的底部开口伸出插入到溶媒瓶或溶媒袋的瓶口或袋口内,光阻法检测装置启动对注射器的针筒内的初始药液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测并得出检测结果,检测完毕后操控装置便控制注射器将初始药液注入到溶媒瓶或溶媒袋内,若检测结果合格便可以对病患使用,若不合格溶媒瓶或溶媒袋便会丢弃。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一侧侧壁设置有报警灯。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定位卡块,所述置料箱底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供所述定位卡块卡入。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第一导轨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导轨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导轨包括第一丝杆及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滑块开设有第一穿设孔及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用于供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设,所述第二穿设孔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用于供所述第一丝杆穿设,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固定,所述第一导向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固定,所述第一丝杆一端与所述连接块轴承连接,所述第一丝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轴。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第一滑块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竖板及设置于竖板顶部和底部的承载板,所述竖板底部的承载板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导轨包括第二丝杆及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滑块开设有第三穿设孔及第四穿设孔,所述第三穿设孔用于供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设,所述第四穿设孔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螺母用于供所述第二丝杆穿设,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板顶部和底部的承载板固定,所述第二丝杆一端与所述竖板顶部的承载板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丝杆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输出轴。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操控装置,所述操控装置包括架体及压拔装置,所述架体包括顶板及设置于顶板两端的侧板,所述压拔装置包括用于压拔注射器的压拔板及固定注射器套筒的固定板,所述侧板内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压拔板两端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滑槽用于供所述第三滑块卡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拔板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拔板的顶面,所述压拔板底部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用于供注射器的活塞柄插入,所述压拔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夹持注射器活塞柄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与侧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杆及设置于转动杆上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上的两根夹杆,所述压拔板侧面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使得所述夹持件抵接于注射器的活塞柄底部,所述转动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端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于侧板底部的第一板体及与第一板体活动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板体一侧设置有插块,所述凹槽用于供所述插块插入,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下方一侧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板体运动使得所述插块插入或离开凹槽,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凹槽侧壁开设有第一嵌入槽,所述插块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嵌入槽,所述第一嵌入槽与所述第二嵌入槽均用于供注射器的针筒顶部的凸缘卡入。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放置台设置为圆饼型,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供药粉瓶放入的限位槽,所述震荡装置设置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置台底部偏心设置。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存放槽内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用于夹紧溶媒瓶或溶媒袋的颈部,所述夹紧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板,所述存放槽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两个所述夹紧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槽内,所述夹紧板的一端端部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远离所述夹紧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槽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板沿所述活动槽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活动槽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供所述夹紧板的两侧卡入。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两个所述夹紧板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槽口。
在上述的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中,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存放箱,所述存放箱顶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开槽,所述开槽用于供所述注射器存放,所述开槽深度大于所述注射器的长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能够批量检测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操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操控装置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光阻法检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置料箱震荡槽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置料箱俯视方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置料箱存放槽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送带;2、置料箱;3、注射器;4、移动机构;5、操控装置;6、光阻法检测装置;7、穿设通道;8、样品通道;9、开口;10、溶媒瓶;12、存放槽;13、震荡槽;14、震荡装置;15、第一导轨;16、第二导轨;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块;19、第一电动伸缩杆;20、处理装置;21、激光发射器;22、光线接收板;23、光电转换器;24、报警灯;25、定位卡块;26、定位槽;27、连接块;28、第一支撑杆;29、第一驱动装置;30、第二支撑杆;31、第一穿设孔;32、第二穿设孔;33、第一丝杆螺母;34、安装架;35、竖板;36、承载板;37、第二驱动装置;38、第一丝杆;39、第一导向杆;40、第二丝杆;41、第二导向杆;42、第三穿设孔;43、第四穿设孔;44、第二丝杆螺母;45、架体;46、压拔装置;47、顶板;48、侧板;49、压拔板;50、固定板;51、滑槽;52、第三滑块;53、第二电动伸缩杆;54、对接槽;55、夹持装置;56、转动杆;57、夹持件;58、夹杆;59、第三驱动装置;60、从动齿轮;61、驱动齿轮;62、第一板体;63、第二板体;64、凹槽;65、插块;66、第三电动伸缩杆;67、第一嵌入槽;68、第二嵌入槽;69、夹紧装置;70、夹紧板;71、滑动槽;72、复位弹簧;73、卡槽;74、槽口;75、存放箱;76、开槽;77、放置台;78、活动槽;79、药粉瓶;80、限位槽;81、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8所示,本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包括传送带1、置料箱2、注射器3、移动机构4、操控装置5及光阻法检测装置6,注射器3的针筒为透明设置,光阻法检测装置6设置于传送带1上方,光阻法检测装置6与传送带1之间留有供置料箱2穿过的穿设通道7,光阻法检测装置6内部设置有样品通道8、处理装置20、激光发射器21及光线接收板22,激光发射器21及光线接收板22分别位于样品通道8两侧,激光发射器21用于发射光线穿过样品通道8到达光线接收板22,光线接收板22通过光电转换器23将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20,样品通道8用于容纳注射器3,样品通道8长度与注射器3的针筒长度相同,光阻法检测装置6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样品通道8连通的开口9,传送带1用于输送置料箱2,当置料箱2位于光阻法检测装置6底部时,置料箱2上的溶媒袋11或溶媒瓶10的瓶口与光阻法检测装置6底部的开口9重合,操控装置5用于控制注射器3抽液及注液,置料箱2顶部设置有存放槽12及震荡槽13,存放槽12用于放置溶媒瓶10或溶媒袋11,震荡槽13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粉瓶79的放置台77及用于摇晃放置台77的震荡装置14,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导轨15及第二导轨16,第一导轨15沿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导轨15上设置有第一滑块17,第一滑块17能够沿第一导轨15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导轨16设置于第一滑块17一侧并且垂直于传送带1表面设置,第二导轨16上设置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能够沿第二导轨16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二滑块18一侧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9连接操控装置5,第一电动伸缩杆19用于驱动操控装置5沿传送带1的宽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细说,光阻法检测装置6一侧侧壁设置有报警灯24,光线接收板22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放大成电信号发送到处理装置20,处理装置20处理得出检测结果,若检测结果中不溶性颗粒物超过预设值,那么报警灯24便会报警。
进一步细说,传送带1上设置有定位卡块25,置料箱2底部设置有定位槽26,定位槽26用于供定位卡块25卡入,定位槽26和定位卡块25能够限定置料箱2的位置使得在置料箱2移动到光阻法检测装置6底部时,存放槽12能够对准光阻法检测装置6底部的开口9,保证注射器3的针头能够插入到溶媒瓶10或溶媒袋11的瓶口或袋口内。
进一步细说,第一导轨15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27,连接块27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8,第一导轨1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29,第一驱动装置29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0,第一导轨15包括第一丝杆38及第一导向杆39,第一滑块17开设有第一穿设孔31及第二穿设孔32,第一穿设孔31用于供第一导向杆39穿设,第二穿设孔32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33,第一丝杆螺母33用于供第一丝杆38穿设,第一导向杆39一端与连接块27固定,第一导向杆39另一端与第一驱动装置29固定,第一丝杆38一端与连接块27轴承连接,第一丝杆38另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29的输出轴;第一导向杆39能够起到导向作用,保持第一滑块17移动时的平稳。
进一步细说,第一滑块17朝向传送带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34,安装架34包括竖板35及设置于竖板35顶部和底部的承载板36,竖板35底部的承载板36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37,第二导轨16包括第二丝杆40及第二导向杆41,第二滑块18开设有第三穿设孔42及第四穿设孔43,第三穿设孔42用于供第二导向杆41穿设,第四穿设孔43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螺母44,第二丝杆螺母44用于供第二丝杆40穿设,第二导向杆41的两端分别与竖板35顶部和底部的承载板36固定,第二丝杆40一端与竖板35顶部的承载板36轴承连接,第二丝杆40另一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37的输出轴,第二导向杆41能够保持第二滑块18的运行轨迹,防止第二滑块18发生位移。
进一步细说,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二滑块18朝向传送带1的一侧,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连接操控装置5,操控装置5包括架体45及压拔装置46,架体45包括顶板47及设置于顶板47两端的侧板48,压拔装置46包括用于压拔注射器3的压拔板49及固定注射器3套筒的固定板50,侧板48内侧均设置有滑槽51,压拔板49两端设置有第三滑块52,滑槽51用于供第三滑块52卡入,顶板4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拔板49沿滑槽5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53,第二电动伸缩杆5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于压拔板49的顶面,压拔板49底部开设有对接槽54,对接槽54用于供注射器3的活塞柄插入,压拔板49底部设置有用于夹持注射器3活塞柄的夹持装置55,夹持装置55包括与侧板48转动连接的转动杆56及设置于转动杆56上的夹持件57,夹持件57包括固定设置于转动杆56上的两根夹杆58,压拔板49侧面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59,第三驱动装置59用于驱动转动杆56转动使得夹持件57抵接于注射器3的活塞柄底部,转动杆56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板48内侧转动连接,转动杆56一端套设有从动齿轮60,第三驱动装置59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61,驱动齿轮61与从动齿轮60啮合,固定板50包括固定于侧板48底部的第一板体62及与第一板体62活动连接的第二板体63,第一板体62一侧开设有凹槽64。第二板体63一侧设置有插块65,凹槽64用于供插块65插入,其中一个侧板48下方一侧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66,第三电动伸缩杆66用于驱动第二板体63运动使得插块65插入或离开凹槽64,第三电动伸缩杆66的输出轴与第二板体63的两端固定连接,凹槽64侧壁开设有第一嵌入槽67,插块65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嵌入槽68,第一嵌入槽67与第二嵌入槽68均用于供注射器3的针筒顶部的凸缘卡入;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夹持件57中两根夹杆58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注射器3活塞杆的直径,当注射器3的活塞柄卡入对接槽54后,第三驱动装置59工作驱动转动杆56转动夹持件57夹住注射器3的活塞杆,由于两根夹杆58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活塞杆的直径,活塞柄的直径大于活塞杆的直径,因此两根夹杆58抵接于活塞柄的底部,第二电动伸缩杆53工作驱动压拔板49上升时,夹杆58同时也托起活塞柄上升;初始状态插块65位于凹槽64外,工作时,第一电动伸缩杆19启动,使得操控装置5下降,到第一嵌入槽67与注射器3针筒顶部凸缘对齐,此时注射器3针筒顶部凸缘位于第一板体62与第二板体63之间的空隙内,然后第三电动伸缩杆66工作驱动第二板体63使得插块65向凹槽64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注射器3的针筒顶部凸缘一侧会卡入第二嵌入槽68内,最终插块65插入凹槽64内,此时注射器3针筒顶部凸缘另一侧卡入第一嵌入槽67内,这样第一嵌入槽67和第二嵌入槽68便配合将注射器3针筒顶部的凸缘固定。
进一步细说,放置台77设置为圆饼型,放置台77上设置有用于供药粉瓶79放入的限位槽80,震荡装置14设置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放置台77底部偏心设置,放置台77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形成偏心轮,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放置台77转动从而起到震荡药粉瓶79的效果,简单实用。
进一步细说,存放槽12内设置有夹紧装置69,夹紧装置69用于夹溶媒液瓶10或溶媒袋11的颈部,夹紧装置69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板70,存放槽12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活动槽78,两个夹紧板70分别位于两个活动槽78内,夹紧板70的一端端部连接有复位弹簧72,复位弹簧72远离夹紧板70的一端连接在活动槽78的底部,复位弹簧72用于驱动夹紧板70沿活动槽78的长度方向移动,活动槽78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卡槽73,卡槽73用于供夹紧板70的两侧卡入;溶媒瓶10和溶媒袋11的瓶口下方都有凹陷部,通常称之为颈部,加紧板依靠复位弹簧72的弹力将溶媒瓶10和溶媒袋11的颈部夹紧,溶媒瓶10放置在存放槽12内时底部抵接存放槽12的底部,夹紧装置69主要用于限位,溶媒袋11则靠夹紧装置69固定。
进一步细说,两个夹紧板70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槽口74,两个槽口74都为弧形设计,与溶媒瓶10和溶媒袋11的颈部吻合,同时也能起到限位作用。
进一步细说,第一支撑杆28的上部通过连接杆81连接有存放箱75,存放箱75顶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开槽76,开槽76用于供注射器3存放,开槽76深度大于注射器3的长度;每次检测用的注射器3都必须是新的,不能够重复使用,因此设计存放箱75,在检测完一次之后使用过的注射器3会被丢弃,然后移动机构4驱动操控装置5移动到存放箱75上方取得新的注射器3准备下一次检测,实用可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量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置料箱(2)、注射器(3)、移动机构(4)、操控装置(5)及光阻法检测装置(6),所述注射器(3)的针筒为透明设置,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6)设置于所述传送带(1)上方,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6)与所述传送带(1)之间留有供置料箱(2)穿过的穿设通道(7),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内部设置有样品通道(8)、处理装置(20)、激光发射器(21)及光线接收板(22),所述激光发射器(21)及光线接收板(22)分别位于所述样品通道(8)两侧,所述激光发射器(21)用于发射光线穿过所述样品通道(8)到达所述光线接收板(22),光线接收板(22)通过光电转换器(23)将信号发送至所述处理装置(20),所述样品通道(8)用于容纳所述注射器(3),所述样品通道(8)长度与所述注射器(3)的针筒长度相同,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6)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样品通道(8)连通的开口(9),所述传送带(1)用于输送所述置料箱(2),当所述置料箱(2)位于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6)底部时,所述置料箱(2)上的溶媒袋或溶媒瓶(10)的瓶口与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6)底部的开口(9)重合,所述操控装置(5)用于控制所述注射器(3)抽液及注液,所述置料箱(2)顶部设置有存放槽(12)及震荡槽(13),所述存放槽(12)用于放置溶媒瓶(10)或溶媒袋,所述震荡槽(13)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粉瓶(79)的放置台(77)及用于摇晃放置台(77)的震荡装置(14),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导轨(15)及第二导轨(16),所述第一导轨(15)沿所述传送带(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导轨(15)上设置有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能够沿所述第一导轨(15)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轨(16)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17)一侧并且垂直于所述传送带(1)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导轨(16)上设置有第二滑块(18),所述第二滑块(18)能够沿所述第二导轨(16)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块(18)一侧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19)连接所述操控装置(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9)用于驱动所述操控装置(5)沿所述传送带(1)的宽度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阻法检测装置(6)一侧侧壁设置有报警灯(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上设置有定位卡块(25),所述置料箱(2)底部设置有定位槽(26),所述定位槽(26)用于供所述定位卡块(25)卡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5)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底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8),所述第一导轨(1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29),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9)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0),所述第一导轨(15)包括第一丝杆(38)及第一导向杆(39),所述第一滑块(17)开设有第一穿设孔(31)及第二穿设孔(32),所述第一穿设孔(31)用于供所述第一导向杆(39)穿设,所述第二穿设孔(32)固定连接有第一丝杆螺母(33),所述第一丝杆螺母(33)用于供所述第一丝杆(38)穿设,所述第一导向杆(39)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7)固定,所述第一导向杆(39)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9)固定,所述第一丝杆(38)一端与所述连接块(27)轴承连接,所述第一丝杆(38)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9)的输出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17)朝向所述传送带(1)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架(34),所述安装架(34)包括竖板(35)及设置于竖板(35)顶部和底部的承载板(36),所述竖板(35)底部的承载板(36)底部设置有第二驱动装置(37),所述第二导轨(16)包括第二丝杆(40)及第二导向杆(41),所述第二滑块(18)开设有第三穿设孔(42)及第四穿设孔(43),所述第三穿设孔(42)用于供所述第二导向杆(41)穿设,所述第四穿设孔(43)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杆螺母(44),所述第二丝杆螺母(44)用于供所述第二丝杆(40)穿设,所述第二导向杆(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板(35)顶部和底部的承载板(36)固定,所述第二丝杆(40)一端与所述竖板(35)顶部的承载板(36)轴承连接,所述第二丝杆(4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7)的输出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18)朝向所述传送带(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9)的伸缩端连接所述操控装置(5),所述操控装置(5)包括架体(45)及压拔装置(46),所述架体(45)包括顶板(47)及设置于顶板(47)两端的侧板(48),所述压拔装置(46)包括用于压拔注射器(3)的压拔板(49)及固定注射器(3)套筒的固定板(50),所述侧板(48)内侧均设置有滑槽(51),所述压拔板(49)两端设置有第三滑块(52),所述滑槽(51)用于供所述第三滑块(52)卡入,所述顶板(47)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压拔板(49)沿所述滑槽(51)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二电动伸缩杆(5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拔板(49)的顶面,所述压拔板(49)底部开设有对接槽(54),所述对接槽(54)用于供注射器(3)的活塞柄插入,所述压拔板(49)底部设置有用于夹持注射器(3)活塞柄的夹持装置(55),所述夹持装置(55)包括与侧板(48)转动连接的转动杆(56)及设置于转动杆(56)上的夹持件(57),所述夹持件(57)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杆(56)上的两根夹杆(58),所述压拔板(49)侧面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59),所述第三驱动装置(59)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56)转动使得所述夹持件(57)抵接于注射器(3)的活塞柄底部,所述转动杆(56)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48)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56)一端套设有从动齿轮(60),所述第三驱动装置(59)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61),所述驱动齿轮(61)与所述从动齿轮(60)啮合,所述固定板(50)包括固定于侧板(48)底部的第一板体(62)及与第一板体(62)活动连接的第二板体(63),所述第一板体(62)一侧开设有凹槽(64)。所述第二板体(63)一侧设置有插块(65),所述凹槽(64)用于供所述插块(65)插入,其中一个所述侧板(48)下方一侧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杆(66),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66)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板体(63)运动使得所述插块(65)插入或离开凹槽(64),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66)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板体(6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凹槽(64)侧壁开设有第一嵌入槽(67),所述插块(65)一侧侧壁开设有第二嵌入槽(68),所述第一嵌入槽(67)与所述第二嵌入槽(68)均用于供注射器(3)的针筒顶部的凸缘卡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77)设置为圆饼型,所述放置台(77)上设置有用于供药粉瓶(79)放入的限位槽(80),所述震荡装置(14)设置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放置台(77)底部偏心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放槽(12)内设置有夹紧装置(69),所述夹紧装置(69)用于夹紧溶媒瓶(10)或溶媒袋的颈部,所述夹紧装置(69)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夹紧板(70),所述存放槽(12)两侧侧壁均开设有活动槽(78),所述两个所述夹紧板(70)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槽(78)内,所述夹紧板(70)的一端端部连接有复位弹簧(72),所述复位弹簧(72)远离所述夹紧板(7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活动槽(78)的底部,所述复位弹簧(72)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板(70)沿所述活动槽(78)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活动槽(78)的两侧侧壁均开设有卡槽(73),所述卡槽(73)用于供所述夹紧板(70)的两侧卡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夹紧板(70)相对的一侧对称设置有槽口(74)。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8)的上部通过连接杆(81)连接有存放箱(75),所述存放箱(75)顶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开槽(76),所述开槽(76)用于供所述注射器(3)存放,所述开槽(76)深度大于所述注射器(3)的长度。
CN202111217340.6A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Active CN114062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340.6A CN114062207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7340.6A CN114062207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2207A true CN114062207A (zh) 2022-02-18
CN114062207B CN114062207B (zh) 2023-02-21

Family

ID=80234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7340.6A Active CN114062207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220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3650A (ja) * 1998-09-11 2000-03-28 Pfizer Pharmaceuticals Inc 酵素反応試験用の自動試験装置
US20080100840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Peter Om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Particles in a Fluid
CN101780010A (zh) * 2010-02-05 2010-07-21 深圳市卫邦科技有限公司 安瓿、粉剂瓶输液配药装置及输液配药方法
CN205120530U (zh) * 2015-11-10 2016-03-30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仪
US20160299165A1 (en) * 2014-04-11 2016-10-13 Zhuhai Dl Biotech. Co., Ltd. Biochip detection system
CN212540054U (zh) * 2020-07-20 2021-02-12 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用光阻法粒度仪
US20210146365A1 (en) * 2017-07-24 2021-05-20 New York Genome Center, Inc. Techniques for high-throughput fluid exchange in droplets
CN112834773A (zh) * 2021-02-23 2021-05-25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加样装置
CN214210292U (zh) * 2020-12-23 2021-09-17 武汉中投汉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移液混匀装置
CN216284816U (zh) * 2021-10-19 2022-04-12 浙江大学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3650A (ja) * 1998-09-11 2000-03-28 Pfizer Pharmaceuticals Inc 酵素反応試験用の自動試験装置
US20080100840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Peter Om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Particles in a Fluid
CN101780010A (zh) * 2010-02-05 2010-07-21 深圳市卫邦科技有限公司 安瓿、粉剂瓶输液配药装置及输液配药方法
US20160299165A1 (en) * 2014-04-11 2016-10-13 Zhuhai Dl Biotech. Co., Ltd. Biochip detection system
CN205120530U (zh) * 2015-11-10 2016-03-30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仪
US20210146365A1 (en) * 2017-07-24 2021-05-20 New York Genome Center, Inc. Techniques for high-throughput fluid exchange in droplets
CN212540054U (zh) * 2020-07-20 2021-02-12 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用光阻法粒度仪
CN214210292U (zh) * 2020-12-23 2021-09-17 武汉中投汉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移液混匀装置
CN112834773A (zh) * 2021-02-23 2021-05-25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加样装置
CN216284816U (zh) * 2021-10-19 2022-04-12 浙江大学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长淮等: "光阻法检测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2207B (zh) 2023-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4182B (zh) 一种滴式输液控制系统
CN110680653B (zh) 一种桌面配药机器人及其配药方法
US10625255B2 (en) Soft stopper penetrating dispensing device and soft stopper penetrating dispensing method
WO2018209906A1 (zh) 自动配药装置
CN106377425B (zh) 一种智能配药设备
CN106075642A (zh) 一种可自动更换吊瓶的输液装置
CN103341335B (zh) 静脉用药自动配制设备和摆动型转盘式配药装置
CN107855072A (zh) 一种转盘式西林瓶溶配药机器人
CN216284816U (zh)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CN108969359B (zh) 一种全自动配药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64470B (zh) 一种精密输液器的自动装配设备
CN210331147U (zh) 一种自动配药装置
CN107822877A (zh) 一种西林瓶配药方法及西林瓶配药机器人
CN105833383A (zh) 一种自动输液机器人
CN112263479A (zh) 一种静脉药液调配机器人及其操作系统控制配药方法
CN110882162A (zh) 一种自动配药机器人
CN106141663B (zh) 一种输液器装配工艺
CN114062207B (zh) 一种不溶性微粒检测流水线
CN105797230A (zh) 一种自动输液系统
CN206228682U (zh) 一种可自动更换吊瓶的输液装置
CN105771024A (zh) 一种压瓶自动输液回收系统
CN113044547A (zh) 注射针的自毁护套组装机构
CN211326906U (zh) 一种自动配药机器人
CN108992348B (zh) 一种全自动配药设备
CN203372791U (zh) 一种输液器中滴斗的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