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1504A -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1504A
CN114061504A CN202111330988.4A CN202111330988A CN114061504A CN 114061504 A CN114061504 A CN 114061504A CN 202111330988 A CN202111330988 A CN 202111330988A CN 114061504 A CN114061504 A CN 1140615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linometer
height difference
track
data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309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1504B (zh
Inventor
穆港
吕猛
黎威
张乃华
张华东
帕关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 Si Si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visio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visio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vision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309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15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1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1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2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倾角仪安装在设备I中,设备I在预设采样位置、停止,记录里程数据、倾角仪的读数、轨道高度差,获得静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将平滑系数配置到倾角仪;设备I在运动过程中,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计算轨道高度差,记为获取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以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为平均值,对应计算动态测试条件下轨道高度差数据的方差;将所有采样位置处的方差取均值,记为当前备选平滑系数的分值;将各个平滑系数分别配置到倾角仪,获得各个分值;将分值最小时所对应的备选平滑系数存储到倾角仪内部,完成倾角仪参数配置;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性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参数配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倾角仪顾名思义用于测量角度,延伸到轨道交通测量领域,在轨道建设时,转弯处的轨道两条铁轨间会存在一定的高度差,以减小列车转弯过程中的横向作用力;利用倾角仪得出的倾角值能够解算两侧平行轨道的高度差、评估轨道高度差是否符合预设标准,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为保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需要对倾角仪进行合适的参数配置,其中平滑系数是用于调控测量数据的滤波效果的参数,平滑系数越大滤波越严重,甚至导致数据失真,平滑系数越小滤波越少,可能无法去除数据本身的噪声,使得测量结果波动明显。现有技术中,往往按照经验值,设置平滑系数,通过试错、穷举的方式,产生最终的配置参数,这种方法不仅耗时长,且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参数配置结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本方法能够获得动态数据的离散性最小,波动最小,一致性最高时对应的滤波系数;具有简单、快速、准确性高的特点。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所述倾角仪安装在设备I中,所述设备I还包括里程计和滚轮,其能沿着轨道运动;
利用以下步骤配置倾角仪参数:
1)设备I沿着双轨轨道在预设采样位置、停止,记录具体里程数据、倾角仪的读数;根据倾角仪读数,计算双轨轨道高度差;
将不同轨道预设采样位置处得到的里程数据和轨道高度差,记为静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
2)从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中任选一个,配置到倾角仪;
3)在步骤1)的运动区间内,设备I以预设的速度进行往返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备I获取里程计读数,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计算轨道高度差,记为获取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
查找各个预设采样位置所对应的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和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以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为平均值,对应计算动态测试条件下轨道高度差数据的方差;
将所有采样位置处的方差取均值,记为当前备选平滑系数的分值;
4)将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分别配置到倾角仪,每次配置完均进行步骤3);
获得各个备选平滑系数对应的分值;
5)将分值最小时所对应的备选平滑系数记为配置系数,存储到倾角仪内部,完成倾角仪参数配置。
优选,步骤2),在倾角仪可设置的平滑系数区间内,以预设步长为数据间隔、逐步增大/减小平滑系数,以此得出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
优选,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选择对应分数值最小和次小的两个平滑系数,作为新的平滑系数区间,在此区间内,按照预设步长△t’逐步增大/降低平滑系数,以此得出各个新的备选平滑系数,跳转执行步骤2),得到各个新的备选平滑系数对应的分数值,△t’<△t。
优选,△t取值5~20;△t’取值1~10。
优选,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数据为:多次进行步骤1)之后,将各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轨道高度差分别对应取均值后,再将各个均值轨道高度差汇总后的数据;
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数据为:在步骤1)的运动区间内,设备I以预设的速度进行多次往返运动之后,将各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轨道高度差分别对应取均值后,再将各个均值轨道高度差汇总后的数据。
进一步,轨道高度差,计算如下:
△h=d*tanθ,d表示双轨轨道的轨距值,θ表示倾角仪读数。
进一步,步骤3)中,在运动过程中,设备I获取里程计读数,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具体采用方式一或方式二进行:
方式一:将相同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返程里程数据与去程里程数据建立对应关系;里程计每进行一次往返运动,都进行清零操作;
在去程时,当里程计读数与静态测试条件下的里程数据相同时,记录倾角仪读数;在返程时,当里程计读数与去程里程数据存在对应关系时,记录倾角仪读数;
方式二:根据静态测试条件下的相邻采样位置处的里程数据之间的差值、动态测试条件下里程计的采样频率和设备I的行进速度,获得采样时间;
在往返运动中,按照采样时间记录里程计和倾角仪读数。
本方法以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数据为基准,通过求解动态状态下数据的方差均值,获得动态数据的离散性最小,波动最小,一致性最高时,对应的滤波系数;此外,本方法还通过缩小滤波系数的设置区间、预设步长,得出更加细化精准的滤波系数;本方法配置后的倾角仪获得的数据真实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轨道高度差与倾角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为平滑系数设置为100时静态、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散点图;
图3为平滑系数设置为10时静态、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散点图;
图4为平滑系数设置为50时静态、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散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倾角仪安装在设备I中,设备I还包括里程计和滚轮,其能沿着轨道运动;
利用以下步骤配置倾角仪参数:
1)设备I沿着双轨轨道在预设采样位置、停止,记录具体里程数据、倾角仪的读数;如图1所示,根据倾角仪读数θ,计算轨道高度差:△h=d*tanθ,d表示双轨轨道的轨距值;
将不同轨道预设采样位置处得到的里程数据和轨道高度差,记为静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
2)从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中任选一个,配置到倾角仪;
具体为:在倾角仪可设置的平滑系数区间内,以预设步长为数据间隔、逐步增大/减小平滑系数,以此得出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
3)在步骤1)的运动区间内,设备I以预设的速度进行往返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备I获取里程计读数,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计算轨道高度差,记为获取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
查找各个预设采样位置所对应的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和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以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为平均值,对应计算动态测试条件下轨道高度差数据的方差;
将所有采样位置处的方差取均值,记为当前备选平滑系数的分值;
4)将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分别配置到倾角仪,每次配置完均进行步骤3);
获得各个备选平滑系数对应的分值;
5)将分值最小时所对应的备选平滑系数记为配置系数,存储到倾角仪内部,完成倾角仪参数配置。
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平滑系数值,在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选择对应分数值最小和次小的两个平滑系数,作为新的平滑系数区间,在此区间内,按照预设步长△t’逐步增大/降低平滑系数,以此得出各个新的备选平滑系数,跳转执行步骤2),得到各个新的备选平滑系数对应的分数值,△t’<△t。
其中,△t取值5~20;△t’取值1~1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数据为:多次进行步骤1)之后,将各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轨道高度差分别对应取均值后,再将各个均值轨道高度差汇总后的数据;
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数据为:在步骤1)的运动区间内,设备I以预设的速度进行多次往返运动之后,将各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轨道高度差分别对应取均值后,再将各个均值轨道高度差汇总后的数据。
更具体的,步骤3)中,在运动过程中,设备I获取里程计读数,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具体采用方式一或方式二进行:
方式一:将相同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返程里程数据与去程里程数据建立对应关系;里程计每进行一次往返运动,都进行清零操作;
在去程时,当里程计读数与静态测试条件下的里程数据相同时,记录倾角仪读数;在返程时,当里程计读数与去程里程数据存在对应关系时,记录倾角仪读数;
方式二:根据静态测试条件下的相邻采样位置处的里程数据之间的差值、动态测试条件下里程计的采样频率和设备I的行进速度,获得采样时间;
在往返运动中,按照采样时间记录里程计和倾角仪读数。
以下为示例性实施过程:
1)设备I沿着双轨轨道(选取7米)在预设采样位置、停止,记录具体里程数据、倾角仪的读数;根据倾角仪读数,计算双轨轨道高度差;
以间隔0.5m获取7米轨道上的13个预设采样位置为:
0.5/1/1.5/2/2.5/3/3.5/4/4.5/5/5.5/6/6.5m;
将不同轨道预设采样位置处得到的里程数据和轨道高度差,记为静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如图2~4中的“圆点”对应数据;
2)从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中任选一个,配置到倾角仪;
具体为:在倾角仪可设置的平滑系数区间(全区间为0~300,经过经验判断,参数配置区间为0~100)内,以预设步长:10为数据间隔、逐步增大/减小平滑系数,以此得出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10、20、30、40、50、60、70、80、90、100;
3)在步骤1)的运动区间内,设备I以预设的速度进行往返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备I获取里程计读数,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计算轨道高度差,记为获取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
实施时,设备I连续获取里程计和倾角仪读数,匀速往返的5次,获取数据如图2~4中任一幅图中的散点曲线;
查找各个预设采样位置所对应的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和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实施时,如图2所示,在单个预设采样位置,如3m处,作垂直线,过此线上的点,即为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
以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为平均值,对应计算动态测试条件下轨道高度差数据的方差;
具体为:以平滑系数为100为例(如图2所示),单个里程数据应该对应10个动态轨道高差数据(往返一次2个数据、匀速往返的5次)和1个静态轨道高差数据,以静态数据作为平均值计算动态数据的方差:
Figure BDA0003348834870000071
将所有采样位置(13个)处的方差取均值,记为当前备选平滑系数的分值;
13个方差的均值:
Figure BDA0003348834870000072
Figure BDA0003348834870000073
即是倾角仪在平滑系数为100下的分值。
4)将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分别配置到倾角仪,每次配置完均进行步骤3);
获得各个备选平滑系数对应的分值;
5)将分值最小时所对应的备选平滑系数记为配置系数,存储到倾角仪内部,完成倾角仪参数配置。
对比附图2~4中的数据离散性并经过上述方式的解算,最终发现平滑系数设为100时,高度差数据离散性最大,获得分值也最大;平滑系数设为10时,获得分值最小,将其配置到倾角仪,从而获得的高度差数据离散性最小,波动最小,来回运动数据的一致性最高。
倾角仪按照本方法配置,能够保障高度差数据测量准确、提升轨道高差测量精度。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旨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7)

1.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所述倾角仪安装在设备I中,所述设备I还包括里程计和滚轮,其能沿着轨道运动;
其特征在于,利用以下步骤配置倾角仪参数:
1)设备I沿着双轨轨道在预设采样位置、停止,记录具体里程数据、倾角仪的读数;根据倾角仪读数,计算双轨轨道高度差;
将不同轨道预设采样位置处得到的里程数据和轨道高度差,记为静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
2)从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中任选一个,配置到倾角仪;
3)在步骤1)的运动区间内,设备I以预设的速度进行往返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备I获取里程计读数,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计算轨道高度差,记为获取动态测试条件下的数据;
查找各个预设采样位置所对应的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和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以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为平均值,对应计算动态测试条件下轨道高度差数据的方差;
将所有采样位置处的方差取均值,记为当前备选平滑系数的分值;
4)将预先设置的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分别配置到倾角仪,每次配置完均进行步骤3);
获得各个备选平滑系数对应的分值;
5)将分值最小时所对应的备选平滑系数记为配置系数,存储到倾角仪内部,完成倾角仪参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倾角仪可设置的平滑系数区间内,以预设步长为数据间隔、逐步增大/减小平滑系数,以此得出各个备选的平滑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和步骤5)之间,还包括:选择对应分数值最小和次小的两个平滑系数,作为新的平滑系数区间,在此区间内,按照预设步长△t’逐步增大/降低平滑系数,以此得出各个新的备选平滑系数,跳转执行步骤2),得到各个新的备选平滑系数对应的分数值,△t’<△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t取值5~20;△t’取值1~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静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数据为:多次进行步骤1)之后,将各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轨道高度差分别对应取均值后,再将各个均值轨道高度差汇总后的数据;
动态测试条件下的轨道高度差数据为:在步骤1)的运动区间内,设备I以预设的速度进行多次往返运动之后,将各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轨道高度差分别对应取均值后,再将各个均值轨道高度差汇总后的数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轨道高度差,计算如下:
△h=d*tanθ,d表示双轨轨道的轨距值,θ表示倾角仪读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运动过程中,设备I获取里程计读数,记录各个预设采样位置处的倾角仪读数,具体采用方式一或方式二进行:
方式一:将相同预设采样位置处的返程里程数据与去程里程数据建立对应关系;里程计每进行一次往返运动,都进行清零操作;
在去程时,当里程计读数与静态测试条件下的里程数据相同时,记录倾角仪读数;在返程时,当里程计读数与去程里程数据存在对应关系时,记录倾角仪读数;
方式二:根据静态测试条件下的相邻采样位置处的里程数据之间的差值、动态测试条件下里程计的采样频率和设备I的行进速度,获得采样时间;
在往返运动中,按照采样时间记录里程计和倾角仪读数。
CN202111330988.4A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Active CN1140615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0988.4A CN114061504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0988.4A CN114061504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1504A true CN114061504A (zh) 2022-02-18
CN114061504B CN114061504B (zh) 2023-08-01

Family

ID=80274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30988.4A Active CN114061504B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150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4963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检测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5851Y (zh) * 2004-09-23 2005-09-14 西安工业学院 便携式铁路线路几何形状检测装置
US20090320556A1 (en) * 2006-05-30 2009-12-31 Surface Control Limited Monitoring apparatus
JP2014044096A (ja) * 2012-08-24 2014-03-13 Tokyo Keiki Inc 軌道位置データ付与システム及び軌道位置データ付与方法
KR101995202B1 (ko) * 2018-11-05 2019-07-03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고무차륜 경량전철용 가이던스레일과 주행로 검측장치 및 검측방법
CN110158381A (zh) * 2019-06-04 2019-08-23 成都希格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平顺性快速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2781618A (zh) * 2020-12-30 2021-05-11 易思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倾角仪动态测试精度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25851Y (zh) * 2004-09-23 2005-09-14 西安工业学院 便携式铁路线路几何形状检测装置
US20090320556A1 (en) * 2006-05-30 2009-12-31 Surface Control Limited Monitoring apparatus
JP2014044096A (ja) * 2012-08-24 2014-03-13 Tokyo Keiki Inc 軌道位置データ付与システム及び軌道位置データ付与方法
KR101995202B1 (ko) * 2018-11-05 2019-07-03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고무차륜 경량전철용 가이던스레일과 주행로 검측장치 및 검측방법
CN110158381A (zh) * 2019-06-04 2019-08-23 成都希格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平顺性快速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12781618A (zh) * 2020-12-30 2021-05-11 易思维(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倾角仪动态测试精度评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秦航远;刘金朝;王卫东;潘振;金花;徐晓迪;: "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轨道刚度检测数据自适应预处理方法", 铁道建筑, no. 01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34963A (zh) * 2024-02-19 2024-03-22 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17734963B (zh) * 2024-02-19 2024-04-26 成都以太航空保障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检测方法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1504B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7588A (zh) 一种基于gps轨迹数据的大货车驾驶行为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9300312A (zh) 一种基于车辆大数据的路况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2700551A (zh) 一种车辆行驶过程中路面坡度的实时估计方法
JP2016190615A (ja) タイヤ摩耗量推定方法及びタイヤ摩耗量推定装置
CN103132411A (zh) 一种高速铁路轨道静态平顺性分析调整方法
CN110186428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曲线拟合的道路坡度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4061504A (zh) 一种用于测量轨道高度差的倾角仪参数配置方法
CN109655052B (zh) 目标运动轨迹平滑度评估方法
US1033797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empirical snow depth
CN113984648B (zh) 一种基于三维的路面摩擦系数测量方法
CN110852542B (zh) 一种道路平整度的计算方法及系统
EP0175665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load bearing capacity of traffic-carrying surfaces
US20190126959A1 (en) Abnormality detection device, abnormality detection method, and program
CN113638295B (zh) 一种基于三维路面的全幅平整度检测方法
US9778065B2 (en) Gradien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storage medium, gradient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device and program
CN110399683A (zh) 基于频域幅值谱相似性滤波技术的桥梁冲击系数提取方法
KR102050490B1 (ko) 열차 이동정보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08780024A (zh) 用于产生用来确证脱轨探测系统的数据的方法
CN105066959A (zh) 路面纵断面的高程信息获取方法
CN112781618B (zh) 倾角仪动态测试精度评价方法
US20220396298A1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ailway vehicle movement profile type of a railway vehicle movement profile and controller of a track circuit system
CN115366942A (zh) 一种基于双传感器感知时延的地铁里程定位方法
CN110440826B (zh) 一种位置姿态测量系统里程计数据处理方法
Karamihas Improvement of inertial profiler measurements of urban and low-speed roadways
KR20140061173A (ko) 차량의 주행정보를 이용한 도로경사 측정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95, building 3, 1197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after: Yi Si Si (Hang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95, building 3, 1197 Bin'an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1

Patentee before: ISVISION (HANGZHOU)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