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1066A -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1066A
CN114061066A CN202010782476.0A CN202010782476A CN114061066A CN 114061066 A CN114061066 A CN 114061066A CN 202010782476 A CN202010782476 A CN 202010782476A CN 114061066 A CN114061066 A CN 114061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nvironment
user
parameter
determining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247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 Industry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247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10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1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0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所述终端包括: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及用户所在地区;处理器,用于实现如下过程: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基于第一参数偏置值对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用于将生成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舒适要求,从健康的角度考虑用户的个性化爱好,综合利用室内空气环境设备,更好的综合调节室内空气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如何保持室内舒适的高质量空气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关注的热点,舒适健康的空气环境是以温度、湿度、含氧量、洁净度等多种空气质量要素进行衡量的,但是人们调节空气舒适度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对一种或多种设备比如空调、净化器等进行手动调节,并且每次调节只能针对一种空气指标进行调节,并不能兼顾地域差异和个人差异,其中,地域差异是指每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不同,人们对于热舒适的感觉和耐受力也不同,而个人差异是指,个人的喜好差异、年龄段以及身体状态等个性化因素,现有技术会采集用户对于空气调节设备的历史操作行为,并对历史操作行为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用户在日常使用时确定的控制参数,但基于单一空气调节设备分析出的环境参数难以准确表征用户的偏好,并且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和操作,也可能并非为合适的控制参数,不符合当前的气候特点或不符合用户当前的身体情况,使用上述非为合适的控制参数调节空气环境,可能给用户身体带来健康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基于单一空气调节设备分析出的环境参数难以准确表征用户的偏好,并且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和操作,可能并非为合适的控制参数,不符合当前的气候特点或不符合用户当前的身体情况,使用上述非为合适的控制参数调节空气环境,可能给用户身体带来健康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及用户所在地区;
处理器,用于实现如下过程:
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空气环境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所述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环境调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
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包括:
从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用户所在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可选地,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包括: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用户的健康数据;
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气环境调节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
设备调节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包括:
从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用户所在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用于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用户的健康数据;
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参数调整模块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方法。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舒适要求,从健康的角度考虑用户的个性化爱好,综合利用室内空气环境设备,更好的综合调节室内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终端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2为终端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3为用户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用户信息选择界面示意图;
图5为空气环境数据示意图;
图6为一种空气环境调节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7为一种空气环境调节方法的完整的流程图;
图8为一种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空气环境调节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其中,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
如何保持室内舒适的高质量空气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关注的热点,舒适健康的空气环境是以温度、湿度、含氧量、洁净度等多种空气质量要素进行衡量的,但是人们调节空气舒适度的方法通常是通过对一种或多种设备比如空调、净化器等进行手动调节,并且每次调节只能针对一种空气指标进行调节,并不能兼顾地域差异和个人差异,现有技术会采集用户对于空气调节设备的历史操作行为,并对历史操作行为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用户在日常使用时确定的控制参数,但基于单一空气调节设备分析出的环境参数难以准确表征用户的偏好,并且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和操作,可能并非为合适的控制参数,不符合当前的气候特点或不符合用户当前的身体情况,使用上述非为合适的控制参数调节空气环境,可能给用户身体带来健康隐患。
目前针对室内环境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热舒适PMV模型,根据环境因素(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与人体因素(服装热阻、人体代谢率)计算热舒适度值。热舒适PMV模型是丹麦的范格尔(P.O.Fanger)教授提出的表征人体热反应(冷热感)的评价指标,代表了同一环境中大多数人的冷热感觉的平均。该模型提出的指标表示大多数人对热环境的平均投票值,其有七级感觉,即冷(-3)、凉(-2)、稍凉(-1)、适中(0)、稍暖(1)、暖(2)、热(3)。PMV的推荐值在-0.5~+0.5之间。
下面对传统PMV模型进行简单说明。
传统舒适度模型综合考虑了环境因素(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人体因素(服装热阻、人体代谢率)两大影响因素,是考虑热舒适感诸多因素较全面的指标,也是较权威的、有代表性的热舒适评价指标。
PMV值计算公式如下:
PMV=(0.303e-0.036M+0.028){(M-W)-3.05×10-3×[5733-6.99(M-W)-pa]-0.42×[(M-W)-58.15]-1.7×10-5M(5867-pa)-0.0014M(34-ta)-3.96×10-8fcl×[(tcl+273)4-(tmrt+273)4]-fclhc(tcl-ta)}
公式中涉及的参数分别为:
M:人体新陈代谢量69.8W/m2,该值为正常人体处于静坐或步行时的平均代谢量,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体运动代谢量升高;同时该值可根据性别进行区分:男性平均代谢量默认取值80.1W/m2,女性为64.3W/m2。
W:机械功,该值与机械效率相关,默认取值为0。
Fcl:衣着系数,即服装的外表面积与其包裹的体表面积之比。可由服装热阻Ic计算得到,fcl=1+0.2Ic,其中Ic与服装本身相关。
服装热阻值Ic:服装热阻是指反映服装保温性能的参数。其值与服装导热系数成反比,单位为clo。1clo=0.155m·K/W。各种服装的热阻值有实测数据可查用。它与周围环境温度、风速和人体散热量有密切关系。
Ta:周围空气温度,可由仪器设备测得。
Tmrt:辐射温度,默认等于空气温度。Tmrt=tmrt+273.15=ta+273.15。
Pa:水蒸气压力,可由饱和水蒸汽压力*相对湿度rh(relative humidity)算得,其中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可查表获得,该表为通用表。
Hc:对流换热系数,与空气流速va相关。空气自然对流时,hc取值区间[3,10]。hc与空气流速va的对应转换关系为:hc=max(2.38*(tcl-ta)^0.25,12.1*(va)^0.5)。
Tcl:着装人体表面温度。
由上述对PMV模型的说明可以看出,由传统PMV模型计算出的热舒适度值指标综合考虑了室内环境变量和人体变量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但由于存在着地区的差异,国内的气候环境差异很大,使用综合的参数确定的舒适空气环境参数泛化能力不强,难以覆盖国内的多种气候特征。
例如,中国严寒地区的冬天室外温度为-20℃,当室内温度达到20℃左右时,人体会感觉较为舒适;
而温和地区的冬天室外温度为0℃,此时,当室内温度到达15℃左右时,人体就会感觉较为舒适。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式,针对不同地域气候特征和舒适要求,从健康的角度考虑用户个性化喜好综合利用室内的空气环境设备,提供了一种终端,用于调节空气环境。
图1示出了终端100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终端10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图1所示终端100仅是一个示例,并且终端100可以具有如图1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1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图1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100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1所示,终端100包括:存储器110、显示单元120、传感器130、音频电路140、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150、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块160、处理器170、蓝牙模块151、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80、摄像头190以及电源210等部件。
存储器110可用于终端100运行时所使用的数据或程序代码。处理器17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0的数据或程序代码,从而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10存储有使得终端1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1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代码。
显示单元12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终端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120可以包括设置在终端100正面的触摸屏12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12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120可以包括设置在终端100正面的显示屏122。其中,显示屏12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2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其中,触摸屏12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2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21与显示屏122集成而实现终端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中显示单元12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30,比如温度传感器131、湿度传感器132、风速传感器133、数字视网膜传感器134等等。终端10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传感器130用于获取包括用户属性特征、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的输入参数。
音频电路140、扬声器141、麦克风14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4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41,由扬声器14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终端1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4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4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可以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1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14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终端100可以通过Wi-Fi模块15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GPS模块160可以获取终端100的地理位置信息。
处理器170是终端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1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7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70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7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另外,处理器170与显示单元120耦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70获取采集单元发送的用户的特征数据及用户所在地区;
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通信单元。
蓝牙模块15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终端10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51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RF电路18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7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摄像头19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7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终端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80(比如电池)。电源180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7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终端10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终端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通信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拍照场景,示例性说明终端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屏121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机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相机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通过摄像头190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电视以及空气环境参数调节控制器等。
图3是用于示出终端(例如图1的通信终端100)上的用户界面的示意图。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通过触摸用户界面上的应用图标可以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过触摸用户界面上的文件夹图标可以打开相应的文件夹。
用户触摸用户界面上的个性化调节的应用图标,打开录入个人信息并能够个性化调节空气环境的程序。
图4示出了用户信息选择界面示意图,从图4可以看出,通过在上述选项中选择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用户选择地区,能够帮助终端更好的调节室内空气环境。
在确定用户个人信息以及所在的地区后,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并调节,将当前室内的空气环境显示在终端上,如图5所示,为空气环境数据示意图,在具体显示时:对于温度、相对湿度等每一项空气舒适类数据以及舒适度评价结果,通过不同颜色及文字表征单项空气舒适类数据的等级,例如:
温度:红色表示热,橙色表示偏热,绿色表示舒适,蓝色表示偏冷;
相对湿度:红色表示严重,橙色表示潮湿,绿色表示舒适,蓝色表示干燥;
甲醛、二氧化碳、PM2.5等等每一项空气健康类数据以及洁净度评价结果:红色表示严重污染,橙色表示差,绿色表示优,蓝色表示良;总的空气环境评价结果的程度:红色表示极差,橙色表示一般,绿色表示优,蓝色表示良。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环境调节方法,应用于终端中,该方法包括:
步骤S601,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包括:室内温度、空气湿度、风速、净化器档位等参数,此外,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于表示用户身体状况的健康数据,以及用户偏好。根据上述用户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用于对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节,例如,当用户的偏好为怕冷喜湿时,在调节空气环境调节参数时,将调节的室内温度升高并将调节的空气湿度提高,以符合用户的偏好。
步骤S602,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
其中,在确定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之后,需要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具体的,与用户关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可以为与用户处于同一房间的设备,还可以为用户预先选择进行关联的设备,这里不做限定。
步骤S603,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由于空气环境调节参数时基于不同地区的用户确定的,而针对不同的用户个人信息会进一步调节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因此得到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更加准确,泛用性更好。
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智能家电中,比如智能空调、智能加湿器、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新风机等等空气调节设备中。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从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用户所在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可选的,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其中,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不同,包括用户对热感觉的评价,即热感觉分级,分为热、暖、稍暖、适中、稍凉、凉和冷七级。
在接收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时,还需要获取用户属性特征、室内外空气环境数据,以校正用户的评价。其中,用户属性特征,包含用户年龄、用户体重、用户活动状态(对应人体代谢率)、用户身体状况、用户温度偏好、用户着衣状态(对应服装热阻)等参数,室内空气环境数据,包含室内空气温度、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室内空气湿度、室内空气流速等等,第三类是室外空气环境数据,室外空气温度、室外平均辐射温度、室外空气湿度、室外空气流速等等。
其中,用户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表征用户基本特征的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为:用户直接进行输入。用户的行为状态的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为:通过智能摄像头,拍摄室内的用户的行为状态。用户身体状况获取方式可以为:通过智能血压计、血糖仪等智能测量设备将测量结果直接上传。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根据用户评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分析,例如,热感觉分级下当用户评价为适中时评价最高,稍凉稍暖评价次之,以此类推,对该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记录,使用用户评价最高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组合,得到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此外,用户还能以分数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评价,对每个地区的不同日期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方式并不限于以上方式,这里不做限定。
如表一所示,按照中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将中国划分的7各主气候区,具体的7大气候区说明如下:
严寒①地区:包括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等城市。
气候特征: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5℃;7月平均相对湿度≥50%。
寒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城市。
气候特征:1月平均气温≤-10~0℃;7月平均气温18~28℃。
夏热冬冷地区: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武汉、南昌、福州、长沙、成都、重庆等城市。
气候特征:1月平均气温≤0~10℃;7月平均气温25~30℃。
夏热冬暖地区:包括广州、香港、南宁、海口等城市。
气候特征:1月平均气温≥10℃;7月平均气温25~29℃。
温和地区:包括贵阳、昆明。
气候特征:1月平均气温0~13℃;7月平均气温18~25℃。
严寒②地区:包括拉萨、西宁。
气候特征:1月平均气温0~-22℃;7月平均气温≤18℃。
严寒③地区:包括银川、乌鲁木齐等城市。
气候特征:1月平均气温-5~-20℃;7月平均气温≤18℃;7月平均相对湿度≤50%。
如下表1所示,以夏季和冬季为例,针对不同气候区的气候特点,得到确定每个地区的不同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其中,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包括:基准温度、湿度、空调风速、清洁度等数据的推荐值,其中tr代表温度值,hr代表湿度值,sr取值0、1、2、3对应空调或风扇的风速:静音、低风、中风、高风,lr取值0、1、2对应空气净化器或新风机的净化力度的低挡、中档、高档。
表1
Figure BDA0002620740940000171
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所述多种类型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根据至少一种类型的空气参数的调整值,生成与调整值对应的控制指令;或
利用至少一种类型的空气参数的调整值,确定所述空气参数的调整值所在的调整等级,根据所述调整等级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既包括直接用于调节的温度值、湿度值,对应的空调设备以及加湿设备在接收到上述温度值、湿度值对应的控制指令后,可以直接控制室内的温度值及湿度值。此外,在控制空气环境调节参数中,可能还可能存在空气质量参数,如二氧化碳浓度、PM2.5浓度、甲醛浓度、TVOC浓度,根据所述当前的浓度值以及标准的浓度值,确定所述空气参数的调整值所在的调整等级,如与目标浓度差值过大时,需要调节更大的新风机的净化力度等级,以快速达到标准的浓度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包括: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用户的健康数据;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具体的,根据上述个人信息选择界面引导用户输入及选择主观偏好,如温度、湿度等气候偏好、用户所属人群、身体体质、形成用户的稳态个性化信息。
此外,还可以获取检测用户健康的数据、就诊信息、用药信息等,形成用户的健康数据,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利用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从以下维度,如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清洁度中,将用户分别区分为:温度维度下,喜热、喜凉、适中;湿度维度下:喜干爽、耐潮湿、适中;风速维度下:喜风、怕风、适中;清洁度维度下:清洁度高、清洁度适中。
其中,每个用户偏好对应着不同的偏置值。
具体的,喜热:t’=t+1℃;喜冷:t’=t-1℃;适中:t’=t+0℃;
喜干爽:H’=H-5%;耐潮湿H’=H+5%;适中H’=H+0%;
喜风S’=S+1;怕风S’=S-1;适中S’=S+0;
清洁度高L’=L+1;清洁度适中L’=L+0。
利用上述偏置值,在原有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上进行修改,此外,利用上述信息还可以将上述偏置值划分为更细的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这里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具体的,不同的季节的室内外温差,对应的第二参数偏置值也不同,对应的偏置值计算方法也不同。
具体的,若在夏季时,若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小于5度时,则第二偏置值为温度差值加第一预设值,否则首先将室外温度减去10度,将温度差值加第一预设值,得到最终的第二偏置值。
若在冬季时,如果室内与室外相差温度小于5度,则第二偏置值为温度差值加第二预设值。
可选地,在对室内空气环境调节时,还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为参考,以甲醛、二氧化碳和PM2.5三大空气质量因子为评价指标,实时采集空气设备智能新风机、智能空气净化器等设备传感数据,以监控空气质量,因每种空气质量都存在对应阈值,如果采集到的浓度超出阈值,则判定为洁净度异常,如果洁净度异常,则发出异常警告,进行空气环境调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响应用户选择的用户类型,确定用户选择的用户类型对应的特征数据作为处于室内的用户的特征数据,其中所述终端中存储多个用户类型对应的特征数据。
终端中存储多个用户类型对应的特征数据,例如,当终端用于调整一个住着多个人口的房屋的空气环境时,终端可以预先获取每个人特征数据,将每一口人的特征数据单独保存,例如,包括母亲、父亲、孩子、老人,对应的,存储母亲的特征数据,父亲的特征数据,孩子的特征数据,老人的特征数据。
通过摄像头拍摄的图片获取用户身份以及用户行为状态,当老人处于室内时,用户可以选择老人的特征数据,当父亲处于该房间内时,用户可以选择父亲的特征数据,当母亲处于室内时,用户可以选择母亲的特征数据,当孩子处于室内时,用户可以选择孩子的特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环境调节完整方法,如图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及用户所在地区;
步骤S702,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步骤S703,根据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步骤S704,实时监测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步骤S705,利用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步骤S706,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
步骤S707,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和舒适要求,从健康的角度考虑用户的个性化爱好,综合利用室内空气环境设备,更好的综合调节室内空气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如图8所示,所述终端包括:
采集单元801,用于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及用户所在地区;
处理器802,用于实现如下过程:
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803,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802,具体用于:
从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用户所在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处理器802,具体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处理器802具体用于:
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还包括:空气环境检测单元804,用于获取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所述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
所述处理器802,具体用于: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环境调节装置,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包括如下模块:
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901,用于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参数调整模块9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
设备调节模块903,用于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901用于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包括:
从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用户所在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901用于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用户的健康数据;
空气环境参数确定模块901用于利用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参数调整模块902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智能终端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可选地,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获取用户的特征数据及用户所在地区;
处理器,用于实现如下过程:
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后,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用户所在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空气环境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所述室内外空气环境参数包括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6.一种空气环境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并利用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生成与用户关联的至少一个空气环境调节设备对应的控制指令;
将生成的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设备,以使所述空气环境调节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指令调节室内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所在地区确定空气环境调节参数,包括:
从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中,确定用户所在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根据确定的所述对应关系,确定当前日期对应的空气环境调节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获取不同地区的不同日期下,各用户对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
根据所述不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评价,确定每个地区的日期和空气环境调节参数的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包括: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用户的健康数据;
所述利用所述用户的特征数据,确定第一参数偏置值,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健康数据与健康标准进行比较,得到用户健康状况;
根据所述用户的空气环境偏好以及所述用户健康状况,确定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之前,还包括:
若室内温度值以及室外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且当前日期在预设日期区间,则根据所述当前日期所在的预设日期区间,确定第二参数偏置值;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参数偏置值以及所述第二参数偏置值对所述空气环境调节参数进行调整。
CN202010782476.0A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Pending CN1140610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2476.0A CN114061066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2476.0A CN114061066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1066A true CN114061066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2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2476.0A Pending CN114061066A (zh) 2020-08-06 2020-08-06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1066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5136A (ja) * 1990-10-19 1992-05-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H07228125A (ja) * 1994-02-17 1995-08-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4566774A (zh) * 2013-10-28 2015-04-29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225163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北京同衡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环境测评控制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55136A (ja) * 1990-10-19 1992-05-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JPH07228125A (ja) * 1994-02-17 1995-08-29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4566774A (zh) * 2013-10-28 2015-04-29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6225163A (zh) * 2016-07-29 2016-12-14 北京同衡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环境测评控制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饶永: "古建聚落传统民居物理环境改善关键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91 - 9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94758B (zh) 一种计算pmv值的终端设备和方法
US20200401225A1 (en) Sleep detection in a location sharing system
US9886454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a highlight content
EP3345533A2 (en) Sleep management method
CN105276765B (zh) 一种利用身型数据控制空调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28516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543313B (zh) 空调控制方法、服务器、空调及用户终端
CN109458718A (zh) 空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8240694A (zh)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71326B (zh) 设备工作场景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579003A (zh) 智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EP364627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content for high velocity users
García et al.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wellness state of people in domestic environments employing emoticon-based HCI
CN113495487A (zh) 一种调节目标设备运行参数的终端和方法
CN113495119A (zh) 智能终端及智能家居空气环境评估方法
CN108253589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061066A (zh) 一种终端及空气环境调节方法
CN101150737A (zh) 一种显示设备背景色温的调整方法及其装置
KR20160103571A (ko) 신체정보 측정 단말기와 홈 네트워크를 결합한 통합 건강관리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494756A (zh) 终端及室内空气调节方法
CN113494759B (zh) 一种对pmv值进行调整的设备和方法
CN114719422A (zh) 睡眠环境调节方法及服务器
US20230011020A1 (en) Hvac 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thod
JP2008241160A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Li et a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mobile app and data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telligent control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