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0947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0947A
CN114060947A CN202010790925.6A CN202010790925A CN114060947A CN 114060947 A CN114060947 A CN 114060947A CN 202010790925 A CN202010790925 A CN 202010790925A CN 114060947 A CN114060947 A CN 114060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conditioner
treatment module
module
vol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909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陈良锐
陈志航
张滔
毛先友
周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909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09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0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on the floor; standing on the flo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机壳,机壳包括立柱;换热模块,换热模块设在机壳内;空气处理模块,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机壳内,空气处理模块与换热模块沿机壳的长度方向布置,空气处理模块与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在机壳内设置空气处理模块,可以提高空调器功能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另外,空气处理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立柱上,可以提高空气处理模块固定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空气处理模块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于空调器的制冷制热的单一功能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很多空调器中集成了空气处理模块,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加湿或引入新风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固定可靠性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立柱;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设在所述机壳内;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与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机壳内设置空气处理模块,可以提高空调器功能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另外,空气处理模块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立柱上,可以提高空气处理模块固定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空气处理模块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和所述立柱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和所述立柱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还包括:底盘;后壳,所述后壳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间隔开,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与所述后壳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前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与所述后壳为一体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与所述底盘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具有出口,所述后壳上设有与所述出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后壳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后壳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分别位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出口处设有朝向远离所述出口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可滑动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的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定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向后移动的止挡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口为多个,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与多个所述出口一一对应且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风机组件;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进风蜗壳,所述进风蜗壳上具有进口;风机蜗壳,所述风机蜗壳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连接并限定出第一通道,所述进风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连接且限定出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进口连通;出风蜗壳,所述出风蜗壳限定出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出风蜗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出口,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进风蜗壳、所述风机蜗壳和所述出风蜗壳中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型;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为间隔开的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有安装口,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从所述安装口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风轮的进口朝向所述第二通道。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左侧或右侧,所述过滤组件为朝向后侧凸出的弧形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口处设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进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为新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加湿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进口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新风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电控盒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模块和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换热器和换热风机组件,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换热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所述换热风机组件为单贯流风机组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为柜式空调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模块的下方设有接水盘,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所述接水盘的下方,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与所述机壳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机壳的总高度为L2,L1/L2为1/6~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L1/L2为2/9~7/18。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壳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包括与所述换热模块相对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相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比为1/5~7/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比为2/7~7/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面板为一体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后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爆炸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气处理模块的爆炸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主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E-E线的截面图;
图15是沿图13中F-F线的截面图;
图16是沿图13中G-G线的截面图;
图17是沿图13中H-H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0,
机壳1,底盘11,后壳12,出风口121,第一限位件1211,第一限位槽1212,第二限位件1213,第二限位槽1214,止挡板1215,安装口122,进风口123,后盖板124,新风管125,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14,定位柱141,前面板15,冷热出风口151,
换热模块2,换热器21,换热风机组件22,
空气处理模块3,风机组件31,进风蜗壳311,第二通道3111,进口3112,开关门3113,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3114,风机蜗壳312,第一通道3121,第一蜗壳3122,第二蜗壳3123,出风蜗壳313,第三通道3131,出口3132,翻边3133,风轮314,安装板32,定位孔321,过滤组件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
具体而言,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机壳1、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
具体而言,机壳1包括立柱,换热模块2设在机壳1内,换热模块2可以固定在机壳1上实现对换热模块2的固定,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机壳1上,具体的,换热模块2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立柱上。空气处理模块3设在机壳1内,空气处理模块3与换热模块2沿机壳1的长度方向布置,空气处理模块3与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由此可以提高空气处理模块3固定的可靠性。
例如,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机壳1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下方向为机壳1的长度方向,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为了更好地实现空调器100的制冷和制热功能,换热模块2设在空气处理模块3的上方,且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均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立柱上,提高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固定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工作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在机壳1内设置空气处理模块3,可以提高空调器100功能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另外,空气处理模块3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立柱上,可以提高空气处理模块3固定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空气处理模块3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3-图5所示,空气处理模块3和立柱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孔321,空气处理模块3和立柱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定位孔321配合的定位柱141。由此,在空气处理模块3与机壳1通过紧固件连接时,可以通过定位柱141与定位孔321的配合先进行定位,使得空气处理模块3进行初步定位,再使得空气处理模块3与机壳1通过紧固件连接,便于空气处理模块3与机壳1的固定连接,可以提高装配效率。
其中,立柱上可以设有定位孔321,空气处理模块3上可以设有与定位孔321配合的定位柱141,或者,空气处理模块3上设有定位孔321,立柱上设有与定位孔321配合的定位柱141,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如图1-图6所示,机壳1还包括底盘11、后壳12和前面板15。具体的,后壳12设在底盘11上,后壳12与底盘11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另外,后壳12和底盘11中的一个上可以设有定位孔,另一个上设有定位柱,在后壳12和底盘11装配的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实现后壳12和底盘11的初定位,再通过紧固件实现后壳12和底盘11之间的连接,便于后壳12和底盘11之间的装配。可选地,后壳12由一块或多块组成。
立柱包括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均沿后壳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间隔开,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分别与后壳12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空调器100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可以与后壳12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当然,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还可以均与后壳12为一体件,即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与后壳12的材质相同,可以一起通过注塑形成,由此可以简化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之间的装配工序,且可以提高空调器100的结构强度。
前面板15设在底盘11上,前面板15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连接,前面板15与后壳12共同围绕成一个安装零部件的安装空间,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设在此安装空间内,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设在后壳12和前面板15之间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空调器100的结构强度。前面板15可以由一块或多块组成,优选地,前面板15包括与换热模块2相对的第一面板和与空气处理模块3相对的第二面板,在维修时可以仅拆卸与对应模块相对的面板。
空气处理模块3与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通过紧固件连接。由此便于空气处理模块3的固定和装配,从而提高空气处理模块3固定的可靠性,进而提高空气处理模块3工作的可靠性。换热模块2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件与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连接。
如图4所示,空气处理模块3设在换热模块2靠近底盘11的一侧,空气处理模块3还可以与底盘11通过紧固件连接。由此可以增加空气处理模块3固定的可靠性,从而增加空气处理模块3工作的可靠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前面板15上设有冷热出风口151,冷热出风口151与换热模块2相对,后壳12上设有冷热进风口126,冷热进风口126与换热模块2相对,室内空气可以从冷热进风口126进入机壳1内与换热模块2进行换热,机壳1内还可以设有换热风机组件,在换热风机组件的驱动下,换热完成的气流从冷热出风口151排出,实现室内的制冷和制热。另外,冷热进风口126处设有进风格栅。另外,冷热出风口151处设有开关门3113以打开或关闭冷热出风口151。
可选地,冷热进风口126沿后壳12的长度方向延伸,冷热出风口151沿前面板15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为了避免空调器100在空气处理和制冷制热时气流互相干涉,机壳1内可以设有中隔板,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分别位于中隔板的两侧。
如图7-图10所示,空气处理模块3具有出口3132,后壳12上设有与出口3132连通的出风口121,后壳1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1211和第二限位件1213,第一限位件1211和第二限位件1213沿后壳1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分别位于出风口121相对的两侧,第一限位件1211和第二限位件1213朝向出风口121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1212和第二限位槽1214,出口3132处设有朝向远离出口3132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翻边3133,翻边3133可滑动至第一限位槽1212和第二限位槽1214内。由此可以实现空气处理模块3可滑动至第一限位槽1212和第二限位槽1214内,对空气处理模块3的安装起到导向的作用,并可以实现空气处理模块3进一步的固定,并且可以实现空气处理模块3出口3132处的密封。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出风口121的远离前面板15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定空气处理模块3向后移动的止挡板1215。由此,在空气处理模块3朝向后壳12滑动的过程中,止挡板1215可以止挡翻边3133以限定空气处理模块3继续向后移动,从而使得空气处理模块3的出口3132与出风口121相对,进而保证空气处理模块3出风的顺畅性。
可选地,出口3132为多个,出风口121为多个,多个出风口121与多个出口3132一一对应且连通。由此可以增加出风量,提高空气处理模块3的效率。例如,在图7和图10所示的示例中,空气处理模块3的出口3132为两个,相应的,出风口121为两个,两个出风口121均设在后壳12上,且分别位于后壳12的左右两侧。
如图3、图4、图11和图12所示,空气处理模块3包括风机组件31和安装板32,安装板32与风机组件31连接,安装板32与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由此便于空气处理模块3与机壳1的连接。其中,安装板32可以为多个,多个安装板32间隔开,由此可以提高空气处理模块3固定的可靠性。其中,空气处理模块3在与底盘11进行连接时,可以是安装板32与底盘11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风机组件31包括进风蜗壳311、风机蜗壳312、出风蜗壳313和风轮314。具体的,进风蜗壳311上具有进口3112,风机蜗壳312包括第一蜗壳3122和第二蜗壳3123,第一蜗壳3122和第二蜗壳3123连接并限定出第一通道3121,进风蜗壳311与第一蜗壳3122连接且限定出第二通道3111,第二通道3111与第一通道3121和进口3112连通,气流从进口3112进入第二通道3111内,并进入第一通道3121内。出风蜗壳313限定出第三通道3131,第三通道3131与第一通道3121连通,出风蜗壳313上设有与第三通道3131连通的出口3132,进入第一通道3121内的气流进入第三通道3131内,并从出口3132排出。风轮314设在第一通道3121内以驱动气流的流动,从而驱动气流从进口3112依次经过第二通道3111、第一通道3121和第三通道3131由出口3132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驱动风轮314转动,风机蜗壳312内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设有电机,电机与风轮314连接以驱动风轮314转动。
可选地,出风蜗壳313由一块或多块装配而成。
另外,安装板32与进风蜗壳311、风机蜗壳312和出风蜗壳313中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型,由此可以简化安装板32与进风蜗壳311、出风蜗壳313或风机蜗壳312的装配工序,提高装配效率。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安装板32还可以单独加工,并通过紧固件装配至进风蜗壳311、出风蜗壳313或风机蜗壳312上。
可选地,安装板32为间隔开的多个。例如,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示例中,安装板32为两个,其中一个安装板32为长条形,该安装板32与出风蜗壳313连接,且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3和第二立柱14连接。另一个安装板32为方形板状,该安装板32与风机蜗壳312中的第二蜗壳3123连接,该安装板32具有安装脚,安装脚与第一立柱13、第二立柱14和底盘11连接。
如图7、图10、图13和图14所示,空气处理模块3还包括过滤组件33,过滤组件33可以实现对气流的过滤,提高气流的洁净度,满足用户的健康舒适性的需求。另外,机壳1上设有安装口122,过滤组件33从安装口122可拆卸地设在第二通道3111内,可以使得过滤组件33设在进风口123和风轮314之间,由此便于过滤组件33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过滤组件33的更换和清洗。可选地,第二通道3111内设有用于过滤组件33安装的导向槽,从而便于过滤组件33的安装。其中,过滤组件33可以包括过滤支架和位于过滤支架内的过滤芯体,过滤芯体可以为HEPA网或IFD等。
如图17所示,风轮314的进口朝向第二通道3111。由此从第二通道3111流出的气流可以直接流向风轮314进口,减少气流流动路径,拐弯少,风阻小,风量大,噪音低。
可选地,安装口122位于机壳1的左侧或右侧,过滤组件33为朝向后侧凸出的弧形件。由此便于过滤组件33的拆卸和安装。例如,在图14所示的实例中,安装口122位于机壳1的右侧。
如图12和图14所示,进口3112处设有开关门3113,开关门3113可转动地设在进口3112处以打开或关闭进口3112。由此通过开关门3113可以实现进口3112的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空气处理模块3工作的启动和停止。当开关门3113关闭进口3112时,气流无法从进口3112进入第二通道3111内,空气处理模块3无法实现对空气的处理,当开关门3113打开进口3112是,气流可以从进口3112进入第二通道3111内,空气处理模块3运行时可以实现对空气的处理。
另外,在空气处理模块3不工作时,通过开关门3113关闭进口3112,可以实现防尘的作用。
可选地,为了实现开关门3113的自动打开或关闭,进风蜗壳311上还设有驱动开关门3113转动的驱动机构。
可选地,第二通道3111内设有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311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通道3111内可以仅设有温度传感器,第二通道3111内可以仅设有湿度传感器,或者,第二通道3111内还可以同时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气流的温度,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气流的湿度,可以在温度和湿度不满足要求时控制空气处理模块3停止工作,避免影响用户的舒适性。其中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可以通过卡接或紧固件装配在进风蜗壳311上。
可选地,空气处理模块3为新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加湿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模块3可以为新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加湿模块中的任一个,或新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加湿模块任意两个的组合,或新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加湿模块同时存在。由此可以增加空气处理模块3结构的多样性,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2、图10和图14所示,机壳1上设有与空气处理模块3的进口3112连通的进风口123,进风口123处设有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新风管125。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模块3具有引新风功能,可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更新。如图10所示,后壳12上设有避让口,避让口与空气处理模块3相对,避让口处设有后盖板124,进风口123设在后盖板124上,新风管125可以穿过后盖板124与出口3132连接。
另外,新风管125的一端可以设有与出口3132连接的转接座,新风管125的位于机壳1外部的部分可以设有防雨罩,新风管125上还可以设有保温层等,保温层可以粘贴在新风管125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0的电控盒设在机壳1内且位于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之间。由此便于电控盒的连线与换热模块2和空气处理模块3连接,减少连线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模,2包括换热器21和换热风机组件22,沿气流流动方向,换热风机组件22位于换热器21的下游,换热风机组件22为单贯流风机组件。由此可以简化结构。
可选地,空调器100为柜式空调器。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空调器100还可以为挂式空调器。
进一步地,换热模块2的下方设有接水盘,空气处理模块3设在接水盘的下方,接水盘的底壁与机壳1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1,机壳1的总高度为L2,L1/L2为1/6~1/2。由此可以保证空调器100的制冷制热效果,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空调器100下部分的结构空间,设置空气处理模块3例如新风模块,下部空间更为紧凑。
优选地,L1/L2为2/9~7/18。由此可以进一步保证空调器100的制冷制热效果,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空调器100下部分的结构空间,设置空气处理模块3例如新风模块,下部空间更为紧凑。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机壳包括前面板15,前面板15包括与换热模块2相对的第一部分和与空气处理模块3相对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高度与第一部分的高度比为1/5~7/11。由此可以更好的遮挡空调器100内部结构。
优选地,第二部分的高度与第一部分的高度比为2/7~7/11。
可选地,前面板15为一体件,由此可以简化前面板15的装配工序。当然,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还可以为分体结构。
可选地,如图15所示,换热模块2包括还可以包括PTC加热器、支架和接水盘等,换热器上设有冷媒输入输出管。如图15所示,冷热出风口151内设有出风框,出风框一端连接出风框内设有导风组件,导风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一百叶,和多个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的第二百叶,多个第一百叶通过第一连杆实现同步转动,多个第二百叶通过第二连杆实现同步转动。
如图16和图17所示,空气处理模块3在工作的过程中,气流从新风管125进入进风蜗壳311,随后经过滤组件33进入风机蜗壳312内,后进入出风蜗壳313内,气流经过出风蜗壳313后,经过出风蜗壳313上设置的出口3132排入室内。其中出风口121可以设在壳体的左右两侧,前侧也可以左右出风,也可以左右出风加前侧出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包括立柱;
换热模块,所述换热模块设在所述机壳内;
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与所述换热模块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与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和所述立柱中的一个上设有定位孔,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和所述立柱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括:
底盘;
后壳,所述后壳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立柱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沿所述机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间隔开,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分别与所述后壳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
前面板,所述前面板设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前面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均与所述后壳为一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与所述底盘通过紧固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具有出口,所述后壳上设有与所述出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后壳的内壁上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后壳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分别位于所述出风口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出口处设有朝向远离所述出口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可滑动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的远离所述前面板的一侧设有用于限定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向后移动的止挡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为多个,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与多个所述出口一一对应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包括:
风机组件;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
进风蜗壳,所述进风蜗壳上具有进口;
风机蜗壳,所述风机蜗壳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连接并限定出第一通道,所述进风蜗壳与所述第一蜗壳连接且限定出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进口连通;
出风蜗壳,所述出风蜗壳限定出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出风蜗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出口,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进风蜗壳、所述风机蜗壳和所述出风蜗壳中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型;
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第一通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为间隔开的多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安装口,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
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从所述安装口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风轮的朝向所述第二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位于所述机壳的左侧或右侧,所述过滤组件为朝向后侧凸出的弧形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处设有开关门,所述开关门可转动地设在所述进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内设有温度和/或湿度传感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为新风模块、净化模块和加湿模块中的至少一个。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进口连通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有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新风管。
18.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电控盒设在所述机壳内且位于所述换热模块和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包括换热器和换热风机组件,沿气流流动方向,所述换热风机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所述换热风机组件为单贯流风机组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柜式空调器。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块的下方设有接水盘,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在所述接水盘的下方,所述接水盘的底壁与所述机壳的下端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机壳的总高度为L2,L1/L2为1/6~1/2。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L1/L2为2/9~7/18。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包括与所述换热模块相对的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相对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比为1/5~7/1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部分的高度比为2/7~7/11。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为一体件。
CN202010790925.6A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器 Pending CN1140609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0925.6A CN114060947A (zh)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90925.6A CN114060947A (zh)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0947A true CN114060947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2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90925.6A Pending CN114060947A (zh) 2020-08-07 2020-08-0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094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39826B2 (en) HVAC apparatus with HRV/ERV unit and vertical fan coil unit
CN216814381U (zh) 新风风机和空调室内机
CN111623421A (zh) 一体式空调
CN111981577B (zh) 新风机及空气调节设备
CN213395604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108644896B (zh) 一种新风空调一体机
CN212390489U (zh) 空调器
KR100654999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4060947A (zh) 空调器
CN214038685U (zh)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KR100761118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7010740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20180044650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2390488U (zh) 空调器
CN114060949A (zh) 空调器
CN215675502U (zh)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CN211316362U (zh) 整体式空调
CN216522068U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系统
CN22060163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260433U (zh) 空气调节设备
KR20050001506A (ko) 환기시스템의 모터조립체 장착구조
KR100564457B1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547687B1 (ko) 공기조화기
KR20090076405A (ko) 공기조화기
CN114087664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