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6436A -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6436A
CN114056436A CN202110463745.1A CN202110463745A CN114056436A CN 114056436 A CN114056436 A CN 114056436A CN 202110463745 A CN202110463745 A CN 202110463745A CN 114056436 A CN114056436 A CN 114056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inforcement
width direction
hinge
vehicle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37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6436B (zh
Inventor
石川靖
守田雄一
出先祐典
松村裕介
藤本贤
山口雄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56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6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1Co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2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小重叠碰撞时不导致车身的重量增加地控制裙板加强件内折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裙板加强件(30);和分别与这一对裙板加强件(30)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铰链柱(20),裙板加强件(30)的加强件外部件(31)遍及从与铰链柱(20)连结的后端部到中途部的范围而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部(30a),在位于直线部(30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表面部(31a)设置横加强筋部(31s),该横加强筋部(31s)是被设定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前后方向刚性越低的、促进向车身内侧变形的变形促进部。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该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分别与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裙板加强件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铰链柱。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裙板加强件和与这一对裙板加强件的后端部分别连结的左右一对铰链柱。
另外,已知有在以SORB(Small Overlap Rigid Barrier:小重叠刚性壁障)试验为代表的、障碍物与比前纵框架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重叠区域为25%以下)碰撞时、即所谓的小重叠碰撞时,通过使裙板加强件向车宽方向内侧内折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能量以确保乘员空间安全的结构。
例如,专利文献1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并且构成封闭截面的左右一对裙板梁(裙板加强件);分别与这一对裙板梁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铰链柱;在封闭截面内部的车宽方向外侧设置的前侧加强件;以及设置在封闭截面外部从侧面观察时与前侧加强件重叠的位置的、与裙板梁与铰链柱的结合部连结的后侧加强件,前侧加强件与后侧加强件经由裙板梁接合。
然而,为了提高车辆的设计性、提高运动性能,进行车轮的尺寸增大。通常,随着车轮的大径化,轮胎宽度变大,路面与轮胎的接地面积增加,因此轮胎的抓地性能、转弯性能提高。
这样,在车轮的尺寸增大的情况下,与车轮的尺寸增大对应,为了收容轮胎宽度变大了的轮胎,车轮罩以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大宽度的方式进行设计变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35080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图24的(a)的仰视图所示,裙板加强件100隔着悬架塔110配置在前纵框架120的车宽方向外侧。另外,裙板加强件100的构成车宽方向外侧壁部的外表面部101构成为越靠前方越向车宽方向内侧转移。因此,当小重叠碰撞时,如图24的(b)的仰视图所示,裙板加强件100被控制为以裙板加强件100与铰链柱130的连结部作为起点,向车宽方向内侧内折变形。另外,符号140是与车辆碰撞的障碍物。
然而,在随着车轮的尺寸增大等而裙板加强件100设计变更的情况下,存在小重叠碰撞时无法使裙板加强件100内折变形的担忧。
在车轮罩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大宽度的情况下,如图25的(a)的仰视图所示,与车轮罩的扩大宽度对应地,裙板加强件100由外表面部101相对于车宽方向呈大致正交状延伸的直线部100A和从该直线部100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弯曲部100B构成。因此,当小重叠碰撞时,如图25的(b)的仰视图所示,由于直线部100A形成为大致直线状,因此裙板加强件100的直线部100A被压溃而残留,裙板加强件100无法以裙板加强件100与铰链柱130的连结部作为起点而内折变形。
即,裙板加强件100的直线部100A不内折而后退移动,使铰链柱130的连结部向后方位移。因此,虽然也能够通过增加板厚、追加加强部件以增加铰链柱130的刚性,从而抑制铰链柱130的后方位移,但会导致新的车身重量的增加、与之相伴的燃料效率恶化。
即,在小重叠碰撞时,很难不导致重量增加地控制裙板加强件内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小重叠碰撞时不导致车身的重量增加地控制裙板加强件内折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等。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裙板加强件;以及分别与这一对裙板加强件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铰链柱,所述裙板加强件遍及从与所述铰链柱连结的后端部到中途部的范围而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部,在位于所述直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表面部设置有促进向车身内侧变形的变形促进部,该变形促进部被设定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前后方向刚性越低。
在该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中,所述裙板加强件遍及从与所述铰链柱连结的后端部到中途部的范围而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部,因此,能够使车轮罩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大宽度,能够安装大径的车轮。由于在位于所述直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表面部设置促进向车身内侧的变形的变形促进部,该变形促进部被设定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前后方向刚性越低,因此在小重叠碰撞时,不需要增加铰链柱的板厚、追加加强部件,就能够使应力在裙板加强件与铰链柱的连结部集中,能够控制裙板加强件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内折。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变形促进部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部,所述横加强筋部构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截面越小并且截面重心越向车宽方向内侧转移。
根据该结构,能够不使用新部件,不在裙板加强件的外表面部产生随着面外变形的压曲,就能够使应力向裙板加强件与铰链柱的连结部传递。另外,当应力向后方流动到裙板加强件时,能够产生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成分。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变形促进部具备纵加强筋部,该纵加强筋部从所述横加强筋部的车身前后方向中途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根据该结构,通过使向后方流过裙板加强件的应力在纵加强筋部集中,由此能够积极地增加在裙板加强件作用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成分。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裙板加强件具有铰链托架,该铰链托架用于将发动机盖铰链固定在所述裙板加强件的上端部,所述纵加强筋部从所述横加强筋部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到所述铰链托架的前端部附近的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在铰链托架的前端部附近区域产生的向下的压曲,并且能够使在裙板加强件作用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成分增加。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铰链柱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铰链柱外部件、和与该铰链柱外部件配合而形成上下延伸的封闭截面的铰链柱内部件,所述铰链柱内部件具备:具有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的主体部、和在该主体部的前侧与所述裙板加强件及所述主体部接合的顶端部,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顶端部的连结部附近的位置形成有脆弱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经由顶端部确保裙板加强件的安装刚性,并且容许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由此能够从车宽方向内侧促进外表面部的内折变形。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脆弱部通过所述主体部的材料强度与所述顶端部的材料强度的强度差而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主体部与顶端部的材料强度差形成脆弱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顶端部在比所述脆弱部靠车身前后方向前侧的位置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根据该结构,在小重叠碰撞时,能够使用突出部的变形而引导脆弱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备前围侧加强件,该前围侧加强件与所述铰链柱外部件及裙板加强件连结,在所述前围侧加强件的前端部设置有上下加强筋部,该上下加强筋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向后方流过裙板加强件的应力通过上下加强筋部而在上下方向的广范围作用,能够促进外表面部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内折变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通过设置对外表面部的向车身内侧的变形进行引导的变形促进部,从而能够在小重叠碰撞时不导致重量增加地使裙板加强件内折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2是从车宽方向外侧上方观察图1所示的车身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是从车宽方向外侧上方观察图3所示的车身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从车宽方向外侧下方观察图3所示的车身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从图3所示的车身部分省略了裙板加强件的图。
图7是图3的VII-VII线剖视图。
图8是图3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图9是图3的IX-IX线剖视图。
图10是图3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图3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是铰链柱内部件的侧视图。
图13是铰链柱内部件的立体图。
图14是顶端部件的侧视图。
图15是顶端部件的立体图。
图16是顶端部件的变形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中途的铰链柱内部件和顶端部的图。
图18是加强件外部件的侧视图。
图19是加强件外部件的立体图。
图20是前围侧加强件的侧视图。
图21是前围侧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变形中途的前围侧加强件的图。
图23是表示内折变形后的铰链柱和裙板加强件的图。
图24是以往的车辆的左侧仰视图,(a)是碰撞前的状态图、(b)是碰撞后的状态图。
图25是车轮罩被扩大宽度的车辆的左侧仰视图,(a)是碰撞前的状态图、(b)是碰撞后的状态图。
符号说明
13 铰链托架
20 铰链柱
21 立柱外部件
22 立柱内部件
22a 主体部
23 顶端部件(顶端部)
23d 突出部
23e 脆弱部
24 前围侧加强件
24b 纵加强筋部(上下加强筋部)
30 裙板加强件
30a 直线部
31 加强件外部件
31a 外表面部
31s 横加强筋部
31u 第二纵加强筋部
V 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是对将本发明应用在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例子进行例示,而不是限制本发明、其应用物或者其用途。
(实施例1)
以下,基于图1~图2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车辆V具备:构成车室底面的地板面板1、前后延伸的左右一对下边梁2、将形成于车身前部的发动机室(省略图示)与车室分割的前围板3、从该前围板3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前纵框架4、从一对下边梁2的前端部向铅直上方分别延伸的左右一对铰链柱20、以及从这一对铰链柱20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裙板加强件30等。
在该车辆V中,设置有内折变形机构,在以SORB(Small Overlap Rigid Barrier:小重叠刚性壁障)试验为代表的、障碍物与比前纵框架4靠车宽方向外侧的部分(重叠区域为25%以下)碰撞时、即所谓的小重叠碰撞时,该内折变形机构在裙板加强件30不产生随着面外变形(即,朝向面的外侧的变形)的压曲,而使裙板加强件30向车宽方向内侧内折变形。该内折变形机构具有从裙板加强件30的内侧引导裙板加强件30的变形的内部内折引导功能和从裙板加强件30的外侧引导裙板加强件30的变形的外部内折引导功能。
以下,由于车辆V构成为左右对称结构,因此主要对右侧部分进行说明。另外,在图中,将箭头F方向作为车身前后方向的前方,将箭头OUT方向作为车宽方向的外方,将箭头U方向作为车身上下方向的上方。
首先,对车辆V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
下边梁2被设置为沿着地板面板1的车宽方向两端前后延伸。该下边梁2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开放的截面大致帽状的下边梁外件和向车宽方向外侧开放的截面大致帽状的下边梁内件(均省略图示),两者的凸缘部接合而形成前后延伸的封闭截面。
如图2所示,前围板3遍及一对铰链柱20之间的范围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该前围板3具有从地板面板1的前端部朝向上方立起的下前围板(省略图示)和与该下前围板的上端部接合的上前围板3a。
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内面板与上前围板3a的后端部接合,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围外面板与该前围内面板的前侧接合(均省略图示)。
一对前纵框架4在俯视观察时配置在一对下边梁2之间。在前纵框架4与裙板加强件30之间形成有对前轮用悬架(省略图示)的减震器进行支承的悬架塔5。悬架塔5一体地具备收容前轮和前轮用悬架的车轮罩6。车轮罩6形成在前围板3的前侧且裙板加强件30的下侧的区域。
车轮罩6具有在后述的铰链柱20的立柱内部件22的外侧配置的部分碗状的车轮罩内件6a和在立柱内部件22的内侧配置的部分碗状的车轮罩外件(省略图示)。车轮罩内件6a与前纵框架4、立柱内部件22接合,车轮罩外件与立柱内部件22、裙板加强件30的下侧接合。
接着,对一对铰链柱20进行说明。
如图1~图7所示,铰链柱20具有截面大致帽状的立柱外部件21和板状的立柱内部件22,该立柱内部件22与该立柱外部件21配合形成向上方延伸的大致矩形封闭截面。立柱外部件21和立柱内部件22由高强度钢或超高强度钢构成。
立柱外部件21由截面大致コ字状的主体部21a以及从该主体部21a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向前方和后方分别延伸的前后一对凸缘部21b构成。
在主体部21a的上层部和下层部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门铰链的、向车宽方向外侧隆起的上下一对铰链安装部。
立柱内部件22具有内部内折引导功能。
如图12、图13所示,立柱内部件22具备:与主体部21a配合而形成大致长方体状的封闭截面的主体部22a;从该主体部22a的上端部向前方延伸的上侧延长部22b;以及从主体部22a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下侧延长部22c。立柱外部件21的前后一对凸缘部21b通过点焊接分别与主体部22a的前部和后部接合。下边梁外件与下边梁内件在隔着下侧延长部22c的状态下接合。因此,下边梁2的封闭截面被下侧延长部22c在车宽方向上区分内外。
上侧延长部22b形成为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三角形状。在上侧延长部22b的前端部安装有顶端部件23(顶端部)。顶端部件23例如被设定为与立柱内部件22大致相同的板厚,并由高强度钢构成。
如图14、图15所示,顶端部件23具有:侧面观察时呈大致梯形形状的主体部23a;从该主体部23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的接合部23b。
接合部23b通过点焊接与后述的裙板加强件30的下壁部31c接合。接合部23b与裙板加强件30的接合强度设定为比脆弱部23e和突出部23d的压曲强度高。
主体部23a具备:连结部23c,该连结部23c在后部通过点焊接与上侧延长部22b的前端部接合;突出部23d,该突出部23d在前侧下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以及脆弱部23e,该脆弱部23e被设定在该突出部23d的后侧且连结部23c的前侧的位置。脆弱部23e和突出部23d的压曲强度设定为比接合部23b的接合强度低。
突出部23d由底边开放且两边被棱线限定的三角形状的加强筋构成。具体而言,后侧棱线被配置成与形成为前方下降的倾斜状的连结部23c大致平行,前侧棱线被配置成与形成为水平状的接合部23b大致平行。
在前侧与后侧棱线的交点附近区域、即所谓的接合部23b与连结部23c的接近区域,形成有以轻量化和降低刚性为目标的开口部23f。该开口部23f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顶端部件23构成为拉伸强度比立柱内部件22、加强件外部件31的拉伸强度低。另外,加强件外部件31的拉伸强度设定为比立柱内部件22的拉伸强度低。
如图16所示,当小重叠碰撞时,在朝后的碰撞负荷作用于裙板加强件30(加强件外部件31)的情况下,分别与突出部23d的两条边对应的棱线被切断,另外,由于形成有开口部23f,因此被传递到突出部23d的中央部分的应力集中,从而产生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的内侧压曲。然后,由于立柱内部件22的拉伸强度比顶端部件23的拉伸强度强,因此与在突出部23d产生的中央部分的内侧压曲同步地,在与脆弱部23e对应的区域产生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的外侧压曲。由于脆弱部23e和突出部23d的压曲强度设定为比接合部23b的接合强度低,因此能够使脆弱部23e和突出部23d的压曲比接合部23b的断裂提前产生。
通过脆弱部23e和突出部23d的压曲而变更接合部23b的姿势。
使用脆弱部23e和突出部23d的压曲来变更接合部23b的姿势,由此将作用于接合部23b的应力从剪切应力变换为压缩应力,进一步地抑制裙板加强件30与立柱内部件22的接合的断裂。由此,如图17的箭头所示,顶端部件23将向后方流过裙板加强件30的应力的一部分变换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成分,对上侧延长部22b向车宽方向内侧按压(内折引导)。
接着,对裙板加强件30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裙板加强件30具备:从裙板加强件30与铰链柱20的连结部向前方延伸的直线部30a;和从该直线部30a的前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下侧延伸的弯曲部30b。由此,能够对轮胎宽度较大的轮胎进行收容的车轮罩6在裙板加强件30(直线部30a)的下方形成。
如图7~图11所示,裙板加强件30具有:遍及从铰链柱20的前端部到车辆V的前端部的范围而延伸的裙板加强件外部件(以下省略为加强件外部件)31和遍及从该加强件外部件31的中途部到车辆V的前端部的范围而延伸的裙板加强件内部件(以下省略为加强件内部件)32。
截面大致L字状的加强件内部件32被设置成与加强件外部件31的前半部对应,并且与加强件外部件31配合而形成前后延伸的截面大致矩形形状的封闭截面。具体而言,加强件外部件31的后半部形成直线部30a,加强件外部件31的前半部与加强件内部件32形成构成封闭截面的弯曲部30b。
加强件外部件31具有外部内折引导功能。
如图18、图19所示,加强件外部件31具备:由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构成的外表面部31a;从该外表面部31a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的上壁部31b;以及从外表面部31a的下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下壁部31c。
在外表面部31a中的与直线部30a对应的外表面部31a,设置有横加强筋部31s、第一纵加强筋部31t以及第二纵加强筋部31u。
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横加强筋部31s在外表面部31a的上下方向中层部形成为遍及从直线部30a的后端部到前端部附近的范围而沿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8~图10所示,横加强筋部31s形成为截面大致矩形形状。
横加强筋部31s的上下尺寸设定在加强件外部件31的后端部的上下尺寸的15%到30%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横加强筋部31s的上下尺寸设定为加强件外部件31的后端部的上下尺寸的大致20%。
如图7~图10所示,横加强筋部31s构成为越靠前方截面积(车宽方向外侧突出量)越小,换言之,将横加强筋部31s的截面重心连结的线L越靠前方越向车宽方向内侧转移。
如上所述,横加强筋部31s的截面积越靠前方越小,因此加强件外部件31的前后方向刚性被设定为越靠前方越低,从而构成变形促进部,该变形促进部在小重叠碰撞时使应力集中在加强件外部件31与铰链柱20的立柱外部件21的连结部。另外,构成为将横加强筋部31s的截面重心连结的线L越靠前方则越向车宽方向内侧转移,因此使流过加强件外部件31的应力变换为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
第一纵加强筋部31t形成为在横加强筋部31s的前侧区域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向车宽方向内侧凹入。第一纵加强筋部31t的前后尺寸被设定为比第二纵加强筋部31u的前后尺寸大且比横加强筋部31s的上下尺寸小。由此,在正面碰撞时,以第一纵加强筋部31t为起点使加强件外部件31产生车宽方向内折变形,从而吸收冲击能量。
第二纵加强筋部31u形成为遍及从横加强筋部31s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到上壁部31b的范围而向上方延伸,并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如图3所示,从侧面观察时,该第二纵加强筋部31u配置在顶端部件23的上方位置,并配置在与顶端部件23的前后方向位置大致相同的前后方向位置。
由此,当小重叠碰撞时,能够使朝向后方流过加强件外部件31的应力集中在第二纵加强筋部31u,能够与顶端部件23配合而使作用于加强件外部件31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成分增加。
如图2~图4所示,内面板11、铰链加强件12以及铰链托架13与上壁部31b的上端部接合。
内面板11连结上前围板3a和上壁部31b的上端部。该内面板11遍及从上壁部31b的后端部到与第二纵加强筋部31u对应的前后方向位置的范围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内面板11的外侧前端部被配置成比第二纵加强筋部31u的后端部靠前方且比第二纵加强筋部31u的前端部靠后方。
如图8~图11所示,铰链加强件12是用于将发动机盖的铰链(省略图示)固定于上侧延长部22b和上壁部31b的部件。该铰链加强件12与内面板11的下侧接合,并遍及从上壁部31b的后端部到与横加强筋部31s的前端附近位置对应的前后方向位置的范围地设置。
铰链托架13是用于将发动机盖的铰链安装在铰链加强件12的上部的部件。该铰链托架13的前端部被配置成比第二纵加强筋部31u的后端部靠前方且比内面板11的外侧前端部靠后方。由此,在小重叠碰撞时,能够由第二纵加强筋部31u支承在与铰链托架13的前侧区域相当的上壁部31b作用的朝向下方的应力,能够避免在上壁部31b产生的朝下的压曲。
如图1~图6、图8所示,加强件外部件31经由前围侧加强件24与立柱外部件21连结。前围侧加强件24以与上侧的铰链安装部的右端部部分重叠的方式通过点焊接与立柱外部件21接合,并且与前柱7的上边部分接合。如图20、图21所示,前围侧加强件24具有横加强筋部24a和纵加强筋部24b(上下加强筋部)。
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横加强筋部24a在前围侧加强件24的上下方向中层部形成为遍及从后端部到前端部附近的范围而沿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8所示,横加强筋部24a形成为截面大致矩形形状。在将前围侧加强件24与加强件外部件31接合时,横加强筋部24a从车宽方向内侧与横加强筋部31s部分重叠。
纵加强筋部24b在横加强筋部24a的前侧区域形成为遍及从横加强筋部24a的下侧到上端附近的范围而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向车宽方向内侧凹入。
当小重叠碰撞时,在向后方流过加强件外部件31(横加强筋部31s)的应力向前围侧加强件24传递之际,应力沿着纵加强筋部24b在上下方向上分散。由此,如图22的箭头所示,能够通过纵加强筋部24b使向后方流过加强件外部件31的应力在上下方向的广范围作用于车宽方向内侧,能够引导加强件外部件31在后端部分内折变形。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V的前部车身结构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加强件外部件31(裙板加强件30)遍及从与铰链柱20连结的后端部到中途部的范围而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部30a,因此,能够使车轮罩6向车宽方向外侧扩大宽度,能够安装大径的车轮。将横加强筋部31s设置在位于直线部30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表面部31a,该横加强筋部31s是被设定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前后方向的刚性越低的、促进向车身内侧变形的变形促进部,因此在小重叠碰撞时,不需要增加铰链柱20的板厚、追加加强部件,就能够使应力在加强件外部件31与铰链柱20的连结部集中,如图23所示,几乎不使铰链柱20后退移动,就能够控制裙板加强件30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内折。
变形促进部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部31s,横加强筋部31s构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截面越小并且截面重心越向车宽方向内侧转移。由此,能够不使用新部件,不在加强件外部件31(裙板加强件30)的外表面部31a产生随着面外变形的压曲,就能够使应力向加强件外部件31与铰链柱20的连结部传递。另外,当应力向后方流动到加强件外部件31时,能够产生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成分。
变形促进部具备从横加强筋部31s的车身前后方向中途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第二纵加强筋部31u,因此使向后方流过加强件外部件31的应力在第二纵加强筋部31u集中,由此能够积极地增加在加强件外部件31作用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成分。
加强件外部件31(裙板加强件30)具有用于将发动机盖铰链固定于上端部的铰链托架13,第二纵加强筋部31u从横加强筋部31s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到铰链托架13的前端部附近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在铰链托架13的前端部附近区域产生的向下的压曲,并且能够使在加强件外部件31(裙板加强件30)作用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应力成分增加。
铰链柱20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立柱外部件21、和与该立柱外部件21配合而形成上下延伸的封闭截面的立柱内部件22,立柱内部件22具备:具有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的主体部22a、和在比该主体部22a靠前侧处与加强件外部件31以及主体部22a接合的顶端部件23,在主体部22a与顶端部件23的连结部附近的位置形成有脆弱部23e。由此,通过经由顶端部件23确保加强件外部件31的安装刚性,并且容许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变形,从而能够从车宽方向内侧促进外表面部31a的内折变形。
脆弱部23e通过主体部22a的材料强度与顶端部件23的材料强度的强度差而构成,因此能够通过主体部22a与顶端部件23的材料强度差形成脆弱部23e。
顶端部件23在比脆弱部23e靠车身前后方向前侧的位置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突出部23d,因此在小重叠碰撞时,能够使用突出部23c的变形而引导脆弱部23e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
车辆V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与立柱外部件21以及加强件外部件31连结的前围侧加强件24,在前围侧加强件24的前端部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加强筋部24b,因此,能够使向后方流过加强件外部件31的应力通过上下加强筋部而在上下方向的广范围作用,能够促进外表面部31a的朝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内折变形。
接着,对部分地变更了所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变形促进部由越靠前方截面积越小的截面矩形形状的横加强筋部31s形成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必须是截面矩形形状,也可以是截面圆弧状或多边形状。另外,变形促进部不需要是单个,也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加强筋部构成。
2)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将第二纵加强筋部31u形成为从横加强筋部31s的中间部向上方延伸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第二纵加强筋部31u形成为从横加强筋部31s的中间部向下方延伸,也可以设置从横加强筋部31s的中间部向上方延伸的第二纵加强筋部和从横加强筋部31s的中间部向下方延伸的第二纵加强筋部这两者。
3)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通过材料强度(拉伸强度)差构成顶端部件23的脆弱部23e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结构上形成脆弱部。例如,通过在突出部23d的后侧且连结部23c的前侧的位置形成薄壁部或狭缝部,从而能够不受顶端部件23和立柱内部件22的材料强度限制地在脆弱部内折变形。另外,也可以在脆弱部设置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加强筋。
4)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以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附加了各种变更的方式或组合各实施方式的方式来实施,本发明也包含这样的变更方式。

Claims (9)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裙板加强件;以及分别与这一对裙板加强件的后端部连结的左右一对铰链柱,
该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裙板加强件遍及从与所述铰链柱连结的后端部到中途部的范围而具有沿车身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直线部,
在位于所述直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外表面部设置有促进向车身内侧变形的变形促进部,该变形促进部被设定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前后方向刚性越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促进部具备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横加强筋部,
所述横加强筋部构成为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越靠前方,则截面越小并且截面重心越向车宽方向内侧转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形促进部具备纵加强筋部,该纵加强筋部从所述横加强筋部的车身前后方向中途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裙板加强件具有铰链托架,该铰链托架用于将发动机盖铰链固定在所述裙板加强件的上端部,
所述纵加强筋部从所述横加强筋部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到所述铰链托架的前端部附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铰链柱具有: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铰链柱外部件、和与该铰链柱外部件配合而形成上下延伸的封闭截面的铰链柱内部件,
所述铰链柱内部件具备:具有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的主体部、和在该主体部的前侧与所述裙板加强件及所述主体部接合的顶端部,
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顶端部的连结部附近的位置形成有脆弱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脆弱部通过所述主体部的材料强度与所述顶端部的材料强度的强度差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部在比所述脆弱部靠车身前后方向前侧的位置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端部在比所述脆弱部靠车身前后方向前侧的位置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具备前围侧加强件,该前围侧加强件与所述铰链柱外部件及裙板加强件连结,
在所述前围侧加强件的前端部设置有上下加强筋部,该上下加强筋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CN202110463745.1A 2020-08-06 2021-04-26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Active CN1140564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3807 2020-08-06
JP2020133807A JP7443979B2 (ja) 2020-08-06 2020-08-06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6436A true CN114056436A (zh) 2022-02-18
CN114056436B CN114056436B (zh) 2023-10-13

Family

ID=80115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3745.1A Active CN114056436B (zh) 2020-08-06 2021-04-26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1025B2 (zh)
JP (1) JP7443979B2 (zh)
CN (1) CN11405643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1011A (zh) * 2011-11-02 2012-0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部上纵梁后端结构
US20120261951A1 (en) * 2011-04-16 2012-10-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earing structure arrang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body
JP2013203241A (ja) * 2012-03-28 2013-10-07 Mazda Motor Corp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07031737A (zh) * 2016-01-20 2017-08-1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US20180237073A1 (en) * 2017-02-21 2018-08-23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20180257715A1 (en) * 2016-01-20 2018-09-13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108643739A (zh) * 2018-03-22 2018-10-12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式发动机罩铰链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7122B2 (en) 2008-06-12 2011-02-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ne-piece shotgun with impact energy absorber
KR101534751B1 (ko) 2014-09-30 2015-07-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방 충돌 대응 차체보강구조
JP6579131B2 (ja) 2017-02-24 2019-09-2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8154162A (ja) 2017-03-16 2018-10-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61951A1 (en) * 2011-04-16 2012-10-1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earing structure arrang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body
CN102351011A (zh) * 2011-11-02 2012-02-1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前部上纵梁后端结构
JP2013203241A (ja) * 2012-03-28 2013-10-07 Mazda Motor Corp フロント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107031737A (zh) * 2016-01-20 2017-08-11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US20180257715A1 (en) * 2016-01-20 2018-09-13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20180237073A1 (en) * 2017-02-21 2018-08-23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Side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8454702A (zh) * 2017-02-21 2018-08-2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CN108643739A (zh) * 2018-03-22 2018-10-12 浙江众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式发动机罩铰链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41216A1 (en) 2022-02-10
JP7443979B2 (ja) 2024-03-06
CN114056436B (zh) 2023-10-13
US11591025B2 (en) 2023-02-28
JP2022030062A (ja)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3654B2 (en) Vehicle body bottom structure
JPH0750301Y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28688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3335781B2 (ja) 車両のセンタピラー部全周閉断面構造
CN107922015B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07848577B (zh) 汽车的车身后部构造
CN107336748B (zh) 车辆的侧部车身结构
JP3112978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1017034B (zh) 一种车架结构
CN109562794B (zh) 车身构造
US11713084B2 (en) Body front-end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US11472482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201520343U (zh) 一种汽车车身前纵梁
CN110884567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US11142251B2 (en) Upper vehicle-body structure
CN114056436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CN114435482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
JP737685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4592399B2 (ja) 車両のフロントピラー構造
US20230311798A1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CN212890612U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114056433B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US11420685B2 (en) Vehicle body
CN212172362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