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6203A -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6203A
CN114056203A CN202010769140.0A CN202010769140A CN114056203A CN 114056203 A CN114056203 A CN 114056203A CN 202010769140 A CN202010769140 A CN 202010769140A CN 114056203 A CN114056203 A CN 114056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enerating device
air flow
flow generating
venti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91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童
杨海明
张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ntherm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entherm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ntherm GmbH filed Critical Gentherm GmbH
Priority to CN2020107691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56203A/zh
Priority to KR1020210091087A priority patent/KR20220016775A/ko
Publication of CN114056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blown towards the seat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42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with circulation of air through a layer inside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N2/5607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 B60N2/5621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 B60N2/565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vection by air sucked from the seat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1)包括:空气移动器(11);以及空气分配器(12),其与所述空气移动器(11)流体连通而用于借助空气移动器(11)产生的空气流动使相应的座椅表面处也产生相应的空气流动;其中,所述空气分配器(12)包括通风气袋(121),所述通风气袋(121)通过连接结构与相关部件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单独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设有适于在通风气袋(121)内与通风气袋(121)的壁(122)直接或间接咬合的咬合结构。还公开了一种相应的车辆座椅。根据本发明,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适于多种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一种相应的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在生活中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哪怕是在车辆内。虽然车载空调可调节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等而使得车厢内整体上具有较为舒适的环境,但当人坐在座椅上时,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与座椅紧密接触,接触部位空气不流通,特别是在夏季时不利于汗液的排除,会使人体局部仍感到不舒适。
为此,目前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有座椅通风系统。座椅通风系统可向人体与座椅的接触部位提供气体流动,以改善局部的空气流通环境,从而即使长时间乘坐,身体与座椅的接触部位也会干爽舒适。
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座椅通风系统可分为送风式和吸风式。无论哪种方式,座椅通风系统通常都包括风扇和空气分配器,风扇与空气分配器流体连通,空气分配器与座椅表面流体连通,从而可在风扇的作用下,调节座椅表面处的空气流动。
实际中,由于座椅的特殊结构以及必须确保座椅通风系统在座椅使用时可靠地工作,将座椅通风系统安装在座椅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车辆座椅多种多样,更是增加了安装难度,同时使得座椅通风系统也缺乏广泛的适配性。
因此,现有的座椅通风系统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一种相应的车辆座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包括:空气移动器;以及空气分配器,其与所述空气移动器流体连通而用于借助空气移动器产生的空气流动使相应的座椅表面处也产生相应的空气流动;其中,所述空气分配器包括通风气袋,所述通风气袋通过连接结构与相关部件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单独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设有适于在通风气袋内与通风气袋的壁直接或间接咬合的咬合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空气移动器被构造为包括风扇;和/或所述咬合结构被构造成包括凸缘;和/或所述壁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和/或所述咬合结构被构造成硬的咬合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相关部件为空气移动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空气移动器与通风气袋流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座和作为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通风气袋的相应的壁部分处,且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作为所述咬合结构的第一咬合结构与所述连接座直接或间接地咬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座在所述通风气袋内环绕着待与所述空气移动器流体连接的气袋开口布置在所述通风气袋的壁部分上且设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通风气袋的壁部分设有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空气移动器设有第三连接通孔,在组装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通孔和第三连接通孔而将所述连接座、所述壁部分和所述空气移动器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壁部分被夹持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空气移动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被构造成跨过车辆座椅的悬簧骨架将空气移动器与所述通风气袋流体连接,在组装状态下,所述悬簧骨架位于空气移动器与空气分配器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空气移动器与空气分配器之间的密封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密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分配器与悬簧骨架之间的第一密封件和位于所述悬簧骨架与空气移动器之间的第二密封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元件为橡胶钉、螺钉或塑料卡;和/或所述连接座被构造为塑料板;和/或所述连接座连接到所述通风气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相关部件为车辆座椅的椅垫,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将所述通风气袋与所述椅垫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作为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二连接元件包括作为所述咬合结构的第二咬合结构和与所述第二咬合结构连接的连通结构,所述第二咬合结构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通风气袋的内侧咬合,所述连通结构被构造成用于从所述通风气袋伸出而与所述椅垫的空气引导通道流体连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空气分配器被构造成在组装状态下适于设置在车辆座椅的悬簧骨架的背向椅垫的一侧;和/或所述连通结构设有用于卡锁到椅垫上的至少一个卡锁结构;和/或所述连通结构被构造成包括管状结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元件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卡锁结构设置在所述连通结构的外侧;和/或所述卡锁结构被构造成倒钩状结构;和/或所述连通结构被构造成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所述椅垫的空气引导通道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空气分配器包括位于通风气袋内的空气间隔器或通风气袋内未设置空气间隔器;和/或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被构造成吹风式空气流产生装置且在工作时能够使空气分配器处于非塌瘪状态;和/或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适于安装在车辆座椅的椅垫的背向座椅表面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配备有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
根据本发明,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适于多种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包括:
图1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座椅通风系统的空气流产生装置。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风气袋以及与空气移动器的连接。
图3-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移动器在有悬簧骨架的情况下如何与空气分配器、更具体地是如何与通风气袋连接。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空气分配器特别是在越过悬簧骨架的情况下流体连接到椅垫内的空气引导通道的第二连接结构。
图8以立体图单独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元件。
图9以局部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第二连接元件将通风气袋与椅垫连接的状态。
图10以局部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第二连接元件将通风气袋与椅垫连接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座椅通风系统的空气流产生装置。
如图1所示,空气流产生装置1可以包括空气移动器11(例如,风扇、鼓风机等)和空气分配器12,其中,所述空气移动器11用于主动使空气流动,即,充当使空气流动的动力源,所述空气分配器12用于借助空气移动器11产生的空气流动使相应的座椅表面(未示出)处也产生相应的空气流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空气移动器11所产生的空气流动既可以使得向座椅表面吹送空气(即,送风式),也可以从座椅表面抽吸空气(即,吸风式),这都可以使座椅表面处产生相应的空气流动,从而达到座椅通风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空气分配器12可以被构造成包括通风气袋121。
下面,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以送风式为例描述通风气袋121。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通风气袋121以及与空气移动器11的连接。
如图2所示,通风气袋121可以包括壁122以及形成在壁122上的空气入口123和至少一个空气出口124,其中,所述空气入口123用于与空气移动器11的相应端口(在此为出风口)流体连通,以接收由空气移动器11吹入的空气,所述空气出口124用于与座椅的相应部位内的空气引导通道(未示出)、例如座椅坐垫内的气孔流体连通,以将空气引导到座椅表面而从座椅表面吹出。
为了尽可能均匀地将空气供送到座椅表面,如图2所示,所述至少一个空气出口124通常包括分布布置的多个空气出口124。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空气出口124的数量和分布可能会因具体设计而不同,因此,本发明对此不进行任何限制。
还可从图2中看出,空气入口123布置在通风气袋121的一侧,而空气出口124布置在通风气袋121的相对的另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通风气袋121的壁122可以包括或由膜、尤其是柔性膜、例如聚氨酯膜形成。优选地,通风气袋121可由两片膜通过边缘焊接形成,即,所述两片膜在边缘焊接部125处焊接在一起,其中,一片膜上形成有空气入口123,另一片膜上形成有空气出口124。这种形成方式简单、成本较低。
为了使膜边缘能够很好地焊接在一起,所述膜可包括两层,其中一层可以为聚氨酯膜,另一层为绒布、尤其是无纺布。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空气分配器12可包括位于通风气袋121内的空气间隔器126(透气填料),所述空气间隔器126在图2中仅被示意性地示出。
为了更好地理解,图2中用多个箭头2非常示意性地示出了空气的流动路径。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路径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使通风气袋121与空气移动器11流体连通,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空气流产生装置1还可包括第一连接结构3,以将空气移动器11与空气分配器12、更具体地是与通风气袋121流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可以包括连接座31和第一连接元件32。如图2所示,优选地,连接座31设置在通风气袋121内侧而围绕空气入口123布置在壁122上。为了使空气能够从空气移动器11进入通风气袋121内,连接座31设有与空气入口123连通、特别是对正的空气通道311。在连接状态下,第一连接元件32将连接座31、空气移动器11的相应部分(例如,壳体上的连接凸耳111)连接在一起并将通风气袋121的环绕空气入口123的壁部分127夹持在连接座31与所述空气移动器11的相应部分之间。
这种连接方式不仅能很好地将通风气袋121与空气移动器11连接在一起,而且由于通风气袋121的壁122通常是柔性的,因此通风气袋121的夹持在连接座31与所述空气移动器11的相应部分之间的壁部分127还能起着密封作用,特别是在通风气袋121的壁122由包括聚氨酯膜和绒布的两层材料形成的情况下。
为了使连接座31能够在第一连接元件32的紧固作用下保持挤压通风气袋121的壁部分127,连接座31优选为刚性的。这样可以很好地将通风气袋121的空气入口123的外周边缘贴合地保持在空气移动器11的出风口的外周边缘上产生密封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连接座31可以被构造为塑料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连接座31可以以任何形式、任何材料构造,只要能够借助第一连接元件32产生的挤压作用使通风气袋121的空气入口123与空气移动器11的出风口相对于外界密封地连通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沿连接座31的周向布置、优选均匀地布置三个第一连接元件32。当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2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三个,而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为任何合适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连接座31上设有第一连接通孔312,所述通风气袋121的壁部分127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28,所述空气移动器11(例如其连接凸耳111)上设有第三连接通孔112,它们在安装状态下彼此对正而可使第一连接元件32穿过,以将相应的部件连接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2可以为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卡锁钉、例如橡胶钉,所述卡锁钉被构造成通过挤压作用产生弹性变形穿过第一连接通孔312、第二连接通孔128和第三连接通孔112而将相应的部件保持在一起。
为了形成稳固、可靠的连接,作为第一连接元件32的一个示例的橡胶钉的一端设有第一咬合结构321,以在组装状态下咬合到连接座31上,橡胶钉在与所述端部间隔开的位置处设有可以弹性变形的锁定凸台322(例如,可为截头圆锥形),所述锁定凸台322能够弹性变形而被挤压通过第一连接通孔312、第二连接通孔128和第三连接通孔112,然后可至少部分恢复变形而将连接座31、通风气袋121的壁部分127和空气移动器11的相应部分紧密地保持在第一咬合结构321与锁定凸台322之间。
采用橡胶钉作为第一连接元件32,可以方便、简单、低成本地实现连接,因此是一种非常有利的连接方式。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2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为任何合适的形式。
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第一连接元件32,第一连接元件32都具有位于通风气袋121内的第一咬合结构321,以与相应结构、例如连接座31咬合。如果通风气袋121的壁122的壁部分127相对较硬,甚至可以使第一连接元件32的第一咬合结构321直接咬合在壁部分127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咬合结构321可被构造成凸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一咬合结构321为硬质咬合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空气分配器12可以设有定位结构,以更方便地将空气分配器12定位和安装在其它部件上。
图3-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空气移动器11在有悬簧骨架的情况下如何与空气分配器12、更具体地是如何与通风气袋121连接,其中,图3是沿一个观看方向观看的分解图,图4是沿另一个观看方向观看的分解图,图5是空气移动器11已与通风气袋121连接的正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剖切线A-A所作的处于连接状态下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为了简单起见,与图2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图2相同的附图标记。
车辆座椅通常配备有悬簧骨架,在具有悬簧骨架的情况下,空气移动器11与空气分配器12的连接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图3所示,悬簧骨架4位于空气移动器11与空气分配器12之间,为此,空气移动器11需要跨过悬簧骨架4与空气分配器12连接。如果绕开悬簧骨架4进行连接,一方面可能不得不扩大空气分配器12的尺寸而使得通风气袋121的空气入口123偏离空气出口124,另一方面还会增加布置空气分配器12的难度。
第一连接结构3的连接座31可以像图2所示的实施例那样布置在通风气袋121内侧,也可布置在通风气袋121外侧。例如,可通过焊接或其它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通风气袋121的外侧。连接座31可以为塑料件,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座31可以很容易地焊接到通风气袋121上、特别是通风气袋121的外侧。
可以理解,由于悬簧骨架4的存在,空气移动器11与连接座31(在连接座31位于通风气袋121外侧的情况下)或通风气袋121的邻近空气入口123的外侧部分(在连接座31位于通风气袋121内侧的情况下)之间无法实现很好的贴附,为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3还包括密封结构3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密封结构33可包括位于连接座31或通风气袋121的相应外侧部分与悬簧骨架4之间的第一密封件331和位于悬簧骨架4与空气移动器11之间的第二密封件332。
在组装状态下,如图6所示,在连接元件32的作用下,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被挤压在空气移动器11与空气分配器12之间,悬簧骨架4的相应部分嵌入第一密封件331和第二密封件332之间且第一密封件331与第二密封件332紧密地接触,从而密封地形成了从空气移动器11到通风气袋121的气体流动路径。
在吸风式空气流产生装置1的情况下,这种密封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不能很好地在车辆座椅表面处形成空气流动。
在吹风式空气流产生装置1的情况下,由于空气移动器11是向通风气袋121内吹气,因此,对密封的要求没有那么高,此时甚至可以省去密封结构33或密封结构33的一部分。
可以理解,第一连接元件32在安装时可穿过悬簧骨架4的空隙,因此不影响连接操作。
在图3-6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空气分配器12位于悬簧骨架4与椅垫(坐垫和/或靠垫)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当人坐在座椅上时,会有作用力依次通过椅垫、空气分配器12传递到悬簧骨架4,最后由悬簧骨架4所承载,因此,空气分配器12处于力的作用路径上而会被挤压,这是不太有利的。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空气分配器12布置在悬簧骨架4的背向椅垫的一侧,从而,空气分配器12不会承载从椅垫传递的力。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分配器12不能与椅垫很好地贴合而使得与椅垫内的空气引导通道的流体连通存在困难,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将空气分配器12特别是在越过悬簧骨架4的情况下流体连接到椅垫内的空气引导通道的第二连接结构5。
如图7所示,第二连接结构5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元件51。图8以立体图单独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元件51。
如图7和8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1具有第二咬合结构511和与第二咬合结构511连接的连通结构512,所述第二咬合结构511和连通结构512限定出空气流动路径、优选为中心通孔513。在组装状态下,第二咬合结构511位于通风气袋121的内侧而可与通风气袋121的内侧咬合,从而不能从通风气袋121内拉出,连通结构512与椅垫的空气引导通道连通而实现通风气袋121与椅垫的空气引导通道的连通。
为了实现更稳定的连接,连通结构512还可设有至少一个卡锁结构514,以在装配状态下使得连通结构512能卡锁到椅垫的相应部分而不能轻易地脱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和8所示,第二咬合结构511可被构造成凸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和8所示,所述连通结构512可被构造成管状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1可一体地构造,尤其是可以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和8所示,所述卡锁结构514设置在连通结构512的外侧,优选在连通结构512的外周布置多个卡锁结构5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7和8所示,所述卡锁结构514可被构造成倒钩状结构,以便在组装时、例如在插入椅垫的相应通道中时能够自动地锁定在通道内。特别地,由于椅垫通常由泡沫形成,这种倒钩状结构很容易地咬合到椅垫上。
下面,将结合图9描述空气分配器12、更具体地是通风气袋121如何借助于第二连接元件51与椅垫连接。
图9以局部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第二连接元件51将通风气袋121与椅垫连接的状态。
如图9所示,所述第二咬合结构511压靠在通风气袋121的内侧而连通结构512从通风气袋121内伸出并嵌入椅垫6的空气引导通道61内,而且依靠卡锁结构514咬合到椅垫6的空气引导通道61的壁中。从图9中可以看出,通风气袋121的壁122被保持在、特别是被挤压地保持在第二咬合结构511与椅垫6之间。
在此,通风气袋121的壁122示例性地被示为包括两层材料,一层为绒布,一层为聚氨酯膜。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通风气袋121的壁122并不局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第二连接元件51的连通结构512过盈配合地嵌入椅垫6内,从而一方面可以防止第二连接元件51与椅垫6意外地脱开,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更好的密封效果。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椅垫6和空气分配器12如上所述分别位于悬簧骨架4的两侧,但第二连接元件51仍能在悬簧骨架4的空隙处穿过悬簧骨架4嵌入到椅垫6内。
图10以局部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使用第二连接元件51将通风气袋121与椅垫6连接的状态。
图10与图9类似,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1还穿过另一层材料、例如座椅的腰部支撑物7然后再嵌入椅垫6。在此,卡锁结构514卡锁到椅垫6与腰部支撑物7之间,当然也可如图9所示地卡锁到椅垫6上。在此,可以将腰部支撑物7看作是椅垫6的一部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由于通风气袋121设置在悬簧骨架4的背向椅垫6的一侧而不受从椅垫6产生的挤压力,因此空气分配器12可以省去空气间隔器126。这简化了结构。
从上面描述也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适于安装在椅垫6的背向座椅表面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空气流产生装置1在被构造成吹风式空气流产生装置的情况下,在工作时,能够使通风气袋121处于非塌瘪状态。这是有利的,特别是在没有空气间隔器126的情况下。
尽管这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的,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可被构想出来。

Claims (13)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1)包括:
空气移动器(11);以及
空气分配器(12),其与所述空气移动器(11)流体连通而用于借助空气移动器(11)产生的空气流动使相应的座椅表面处也产生相应的空气流动;
其中,所述空气分配器(12)包括通风气袋(121),所述通风气袋(121)通过连接结构与相关部件连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个单独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设有适于在通风气袋(121)内与通风气袋(121)的壁(122)直接或间接咬合的咬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空气移动器(11)被构造为包括风扇;和/或
所述咬合结构被构造成包括凸缘;和/或
所述壁(122)至少部分由柔性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咬合结构被构造成硬的咬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相关部件为空气移动器(11),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将所述空气移动器(11)与通风气袋(121)流体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包括连接座(31)和作为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连接元件(32),所述连接座(31)设置在所述通风气袋(121)的相应的壁部分(127)处,且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2)的作为所述咬合结构的第一咬合结构(321)与所述连接座(31)直接或间接地咬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连接座(31)在所述通风气袋(121)内环绕着待与所述空气移动器(11)流体连接的气袋开口布置在所述通风气袋的壁部分(127)上且设有第一连接通孔(312),所述通风气袋(121)的壁部分(127)设有第二连接通孔(128),所述空气移动器(11)设有第三连接通孔(112),在组装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2)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312)、第二连接通孔(128)和第三连接通孔(112)而将所述连接座(31)、所述壁部分(127)和所述空气移动器(11)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壁部分(127)被夹持在所述连接座(31)与所述空气移动器(1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2)被构造成跨过车辆座椅的悬簧骨架(4)将空气移动器(11)与所述通风气袋(121)流体连接,在组装状态下,所述悬簧骨架(4)位于空气移动器(11)与空气分配器(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包括位于所述空气移动器(11)与空气分配器(12)之间的密封结构(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密封结构(33)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分配器(12)与悬簧骨架(4)之间的第一密封件(331)和位于所述悬簧骨架(4)与空气移动器(11)之间的第二密封件(332)。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元件(32)为橡胶钉、螺钉或塑料卡;和/或
所述连接座(31)被构造为塑料板;和/或
所述连接座(31)连接到所述通风气袋(12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相关部件为车辆座椅的椅垫(6),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将所述通风气袋(121)与所述椅垫(6)流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5),所述第二连接结构(5)包括作为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连接元件(51),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1)包括作为所述咬合结构的第二咬合结构(511)和与所述第二咬合结构(511)连接的连通结构(512),所述第二咬合结构(511)被构造成用于与所述通风气袋(121)的内侧咬合,所述连通结构(512)被构造成用于从所述通风气袋(121)伸出而与所述椅垫(6)的空气引导通道流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空气分配器(12)被构造成在组装状态下适于设置在车辆座椅的悬簧骨架(4)的背向椅垫(6)的一侧;和/或
所述连通结构(512)设有用于卡锁到椅垫(6)上的至少一个卡锁结构(514);和/或
所述连通结构(512)被构造成包括管状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元件(51)被构造为一体成型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卡锁结构(514)设置在所述连通结构(512)的外侧;和/或
所述卡锁结构(514)被构造成倒钩状结构;和/或
所述连通结构(512)被构造成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嵌入所述椅垫(6)的空气引导通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7、9-11中任一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其中,
所述空气分配器(12)包括位于通风气袋(121)内的空气间隔器(126)或通风气袋(121)内未设置空气间隔器(126);和/或
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1)被构造成吹风式空气流产生装置且在工作时能够使空气分配器(12)处于非塌瘪状态;和/或
所述空气流产生装置(1)适于安装在车辆座椅的椅垫(6)的背向座椅表面的一侧。
13.一种车辆座椅,其中,所述车辆座椅配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所述的空气流产生装置(1)。
CN202010769140.0A 2020-08-03 2020-08-03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Pending CN114056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9140.0A CN114056203A (zh) 2020-08-03 2020-08-03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KR1020210091087A KR20220016775A (ko) 2020-08-03 2021-07-12 차량 시트 통풍을 위한 공기 흐름 발생 장치 및 차량 시트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69140.0A CN114056203A (zh) 2020-08-03 2020-08-03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6203A true CN114056203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9140.0A Pending CN114056203A (zh) 2020-08-03 2020-08-03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20016775A (zh)
CN (1) CN11405620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16775A (ko)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6442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7147279B2 (en) Modular comfort assembly for occupant support
JP6741954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7607739B2 (en) Air rou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with a vehicle seat
US20070241592A1 (en) Tie strap for climate controlled seat
US20070262621A1 (e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luid through a vehicle seat
US20090218855A1 (en)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a seating assembly
KR20030076996A (ko) 통풍시트
WO2018079041A1 (ja) 通風シートおよび座席空調装置
US11065991B2 (en) Insert for integration into trim layer and providing conditioning
JP5760237B2 (ja) 通気性シート構造
CN213007735U (zh)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KR20100034315A (ko) 전면 통기성 재질을 가진 통풍 시트
KR20160083213A (ko) 통풍시트
KR101281022B1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
CN114056203A (zh) 用于车辆座椅通风的空气流产生装置和车辆座椅
JP5742419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US20210155130A1 (en) A seating module for a seat
CN217672276U (zh) 椅背通风设备及安全座椅
KR101488179B1 (ko) 차량용 통풍시트
CN111406003A (zh) 座椅用空调装置
JP7117196B2 (ja) ベンチレーションマット及び座席
WO2019193914A1 (ja) シート空調装置、および、配風シート
JP6930289B2 (ja) シート
CN116133895A (zh) 空调交通工具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