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1597A -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 Google Patents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1597A
CN114051597A CN202080030358.2A CN202080030358A CN114051597A CN 114051597 A CN114051597 A CN 114051597A CN 202080030358 A CN202080030358 A CN 202080030358A CN 114051597 A CN114051597 A CN 114051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
conductive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03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1597B (zh
Inventor
杉目孝行
稻叶章
马场雄辅
筱原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51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1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0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to keep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by preventing or removing dirt, stains, contamination, cond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55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provision for heating or cooling, e.g. in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4Mounting of cameras operative during driv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8Waterproof bodies or hous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其能够在不损害防反射膜的防反射特性的情况下加热透镜表面而实现迅速的融雪等。本发明的透镜单元(11)具备透镜加热机构(48),其具有:透明导电膜(31),其设置于透镜表面(13a),该透镜表面(13a)面向构成透镜组(L)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13)的物体侧;以及至少一对电极(32A、32B),其与透明导电膜(31)电连接,该透镜加热机构(48)通过对电极(32A、32B)间施加电压而使电流流过透明导电膜(31),从而在透镜表面(13a)产生焦耳热。另外,透镜单元(11)还具备防反射膜(30),其以覆盖加热机构(48)的方式设置。

Description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尤其涉及能够设置于汽车等车辆上所搭载的车载相机的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上搭载车载相机,支持停车,或通过图像识别实现碰撞防止,还进行将其应用于自动驾驶的尝试。另外,这样的车载相机的相机模块一般具备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具有:透镜组,其由多个透镜沿光轴排列而成;镜筒,其对该透镜组进行收纳保持;以及光圈构件,其配置于透镜组的至少一个部位的透镜之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结构的透镜单元(相机模块)不限于车载相机,能够在各种光学设备中使用,尤其是在寒冷地区暴露于外部环境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透镜冻结、雪落在透镜上,因此一般具备融雪功能等。具体而言,例如,在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前方设置带加热器的罩玻璃,或者安装用于融雪的风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19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为了具备融雪功能等而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前方设置带加热器的罩玻璃的构造或安装风扇的构造中,由于新附加带加热器的罩玻璃或风扇,因此不仅整体的制造成本增大,而且还需要重新确保用于设置带加热器的罩玻璃、风扇的空间,因此相应地也可能导致相机等装置整体的大型化。另外,由于通过远离透镜表面的加热器、风扇间接地进行透镜的融雪等,因此特别是在透镜为热传导率低的玻璃透镜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融雪。
因此,例如也可以考虑:在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表面设置具有电阻的氧化铟锡(ITO)等透明导电膜,经由电极使电流流过该透明导电膜,由此在透镜表面产生焦耳热,直接加热透镜表面。
但是,这样的透明导电膜在与防反射膜一起使用的情况下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即,在透镜组的位于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表面与透明导电膜一起设置防反射膜时,为了提高融雪效果,如果使透明导电膜位于接近外部空气的透镜的外表面侧,例如,如果使透明导电膜以覆盖该防反射膜的方式位于防反射膜上,则防反射膜的反射率比不被透明导电膜覆盖的单独的反射率高(防反射特性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损害防反射膜的防反射特性的情况下加热透镜表面而实现迅速的融雪等的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透镜单元,具备:透镜组,其由多个透镜沿着该透镜的光轴排列而成;以及镜筒,其收纳该透镜组,该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透镜加热机构,其具有:透明导电膜,其设置于透镜表面,该透镜表面面向构成所述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以及至少一对电极,其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电连接,该透镜加热机构通过对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而使电流流过所述透明导电膜,从而在所述透镜表面产生焦耳热;以及
防反射膜,其以覆盖所述加热机构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人等发现,在将构成加热机构的透明导电膜与防反射膜一起使用的情况下,对透明导电膜相对于防反射膜的层叠位置对防反射膜的反射率产生怎样的影响进行验证,如果使透明导电膜以覆盖该防反射膜的方式位于防反射膜上,则防反射膜的反射率比不被透明导电膜覆盖的单独的反射率高(防反射特性降低)。
具体而言,首先,如图5所示,对一般的膜层叠结构的防反射特性进行研究,该一般的膜层叠结构如下构成:在构成透镜单元100的透镜组L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100的透镜表面100a上设置有防反射膜102,在该防反射膜102上设置有透明导电膜104,并且以覆盖该透明导电膜104的方式进一步设置有保护膜106,使与透明导电膜104电连接的一对电极108A、108B介于透明导电膜104与保护膜106之间。
更具体而言,如图3的表的中央的数据(“一般的膜层叠结构”)所示,对于如下构成的膜层叠结构:在折射率为1.77的玻璃透镜(TAF1)100上,设置将作为折射率1.64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的Al2O3和作为具有比该Al2O3高的2.10的折射率的第二防反射膜材料的LaTiO3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在此为6层结构;从下层起依次厚度为25.48nm(Al2O3)、9.47nm(LaTiO3)、49.50nm(Al2O3)、29.82nm(LaTiO3)、23.83nm(Al2O3)、49.29nm(LaTiO3))的防反射膜102,在该防反射膜102上设置折射率为1.45的由SiO2构成的保护膜(厚度8.96nm)106,并且在该保护膜106上以25.00nm的厚度设置作为透明导电膜104的折射率为1.74的氧化铟锡(ITO),进而在其上再次以65.54nm的厚度设置由SiO2构成的保护膜106;以预定的光入射角通过预定的模拟进行了最佳化,结果得到图4的分光特性图(表示防反射膜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nm)之间的关系的分光特性图)所示的分光特性曲线L1。
由该分光特性曲线L1可知,在透明导电膜104位于防反射膜102上的该一般的膜层叠结构中,在预定的入射波长范围(400nm~700nm)内反射率不完全收敛在1.5以下,并且在预定的入射波长范围(400nm~700nm)的中央的区间(450nm~550nm)反射率变大(分光特性曲线L1具有随着极值隆起的凸部L1a)。另外,与图3的表的左侧的数据(“防反射膜单体层叠结构”)、即从一般的膜层叠结构去除透明导电膜(ITO膜)104的防反射膜单体的层叠结构(从下层起,厚度依次为33.40nm(Al2O3)、18.10nm(LaTiO3)、38.35nm(Al2O3)、61.49nm(LaTiO3)、7.09nm(Al2O3)、51.66nm(LaTiO3);保护层SiO2仅是厚度为86.51nm的1层并通过预定的模拟进行最佳化而得到的图4的分光特性曲线L2相比较可知,一般的膜层叠结构的反射率(分光特性曲线L1)明显高于未被透明导电膜104覆盖的防反射膜102单独的反射率(分光特性曲线L2)。此外,当通过模拟进一步优化以使得分光特性曲线L1的凸部L1a不出现时,反射率为1.5以下的入射波长范围变窄。
与此相对,例如,如图3的表的右侧的数据(“改善的膜层叠结构”)所示,对于如下构成的膜层叠结构:使一般的膜层叠结构中的防反射膜与透明导电膜的层叠位置相反,在透明导电膜上设置与之前相同的层叠结构的防反射膜而得到改善的膜层叠结构,即在折射率为1.77的玻璃透镜(TAF1)上,以25.00nm的厚度设置作为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为1.74的ITO,在该ITO上设置将作为折射率1.64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的Al2O3和作为具有比该Al2O3高的2.10的折射率的第二防反射膜材料的LaTiO3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在此为6层结构;自下而层依次为厚度为29.49nm(Al2O3)、15.99nm(LaTiO3)、37.99nm(Al2O3)、62.94nm(LaTiO3)、6.26nm(Al2O3)、48.65nm(LaTiO3))的防反射膜,并且在该防反射膜上设置折射率为1.45的由SiO2构成的保护膜(厚度85.39nm);以预定的光入射角通过预定的模拟进行了最佳化,结果得到图4的分光特性图所示的分光特性曲线L3。
由该分光特性曲线L3可知,在防反射膜位于透明导电膜上的该改善的膜层叠结构中,在预定的入射波长范围(400nm~700nm)内反射率完全收敛在1.5以下,并且在预定的入射波长范围(400nm~700nm)的中央的区间反射率变大的凸部也不会在分光特性曲线L3中产生,得到与未被透明导电膜覆盖的防反射膜单独的分光特性(分光特性曲线L2)大致相近的分光特性。
一般的膜层叠结构与改善的膜层叠结构之间的这样的反射率(分光特性)的差异可以认为是起因于在防反射膜上从该层叠结构的一侧接触的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与透明导电膜的边界接触(特别是透明导电膜与其下层边界接触)的材料的折射率之差。具体而言,在一般的膜层叠结构中,折射率为1.74的透明导电膜(ITO膜)和在其下层邻接的折射率为1.45的保护膜(SiO2)的折射率之差为0.29,认为该较大的差提高了其下侧的层的防反射膜的反射率。与此相对,认为在改善的膜层叠结构中,折射率为1.74的ITO膜和在其下层邻接的折射率为1.77的玻璃透镜的折射率之差极小为0.03,并且ITO膜与其上层邻接的材料、即形成防反射膜的层叠结构的第一及第二防反射膜材料中折射率低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即Al2O3的折射率也为1.64,与ITO膜的折射率之差小于0.1(相对而言,折射率高的第二防反射膜材料(LaTiO3)的折射率2.10与ITO的折射率1.74之间的差即0.36相比也相当小),这维持防反射膜的最初的低反射率。
因此,由此,在防反射膜构成折射率相互不同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和第二防反射膜材料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在该层叠构造的下层与之相邻的透明导电膜(也可以是在层叠结构的中途插入透明导电膜的情况)的折射率与并不邻接地位于该透明导电膜上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或第二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相比、更接近邻接地位于透明导电膜上的第二防反射膜材料或第一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另外,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优选与该透明导电膜上相邻地配置的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相比、更接近位于透明导电膜下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折射率。
根据以上内容,本发明人得到了如下结论:通过采用在透明导电膜上设置防反射膜的膜层叠结构,能够在不损害防反射膜的防反射特性的情况下(发挥防反射膜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加热透镜表面而实现迅速的融雪等。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防反射膜优选包含金属。这样,如果防反射膜包含金属,则即使在透明导电膜上以覆盖其的方式设置防反射膜,也能够将由透明导电膜产生的焦耳热通过防反射膜传递到其外表面,实现期望的融雪效果。总之,在本发明中,在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面向物体侧的透镜表面设置具有电阻的透明导电膜,经由电极使电流流过该透明导电膜,由此在透镜表面产生焦耳热,即,通过具有透明导电膜和电极的透镜加热机构直接加热透镜表面,因此能够迅速地消除因透镜冻结、雪落在透镜上等引起的寒冷地区的透镜的视觉辨认性的下降(能够实现迅速的融雪等),能够在短时间内确保期望的视觉辨认性。另外,导电膜是透明的,因此也不会对透镜单元的视觉辨认性造成影响。进而,由于仅将透明导电膜设置在透镜表面上而将电极与该透明导电膜电连接,因此与设置带加热器的罩玻璃或风扇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制造成本的增大抑制得较低,并且也几乎不需要用于设置透镜加热机构的新的空间,因此能够维持与不具有透镜加热机构的以往的透镜单元大致相同的尺寸(不会导致透镜单元整体的大型化)。这样得到的作用效果在最靠物体侧的透镜是热传导率低的玻璃透镜的情况下特别有益。
此外,在上述构成中,作为透明导电膜,例如可以举出前述的氧化铟锡(ITO),但并不限定于此。另外,透明导电膜至少需要遍及透镜的有效直径的范围的整体而设置,也可以遍及透镜表面的整体而设置。与此相对,电极优选设置在透镜的有效直径的范围外以不妨碍透镜的视野。在此,透镜的有效直径的范围与入射到透镜单元的摄像传感器(摄像元件)的光所通过的透镜区域对应,由摄像传感器的尺寸规定。另外,作为电极,可以使用银或铜等金属电极。另外,透明导电膜的膜厚例如为10~50nm,电极间的电阻值优选设定为50~200Ω。
另外,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优选如上述的膜层叠结构的例子所示,在防反射膜上设置保护膜。如果设置这样的保护膜,则能够防止强度较弱的防反射膜的损伤,并且还能够防止防反射膜下的电极的腐蚀,能够避免电极的劣化。另外,也可以设置防水膜作为这样的保护膜。由此,除了透镜加热功能以外,还能够实现兼具防反射特性和防水特性的透镜。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防水性能,防水膜优选遍及透镜表面的整体而设置。
另外,本发明的相机模块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透镜单元。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相机模块得到上述的透镜单元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透明导电膜上设置有防反射膜,因此能够在不损害防反射膜的防反射特性的情况下(发挥防反射膜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加热透镜表面而实现迅速的融雪等。
附图说明
图1是在透明导电膜上设置有防反射膜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具备图1的透镜单元的相机模块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表示防反射膜单体层叠结构、一般的膜层叠结构和改善的膜层叠结构各自的层叠结构的详细数据的表格。
图4是图3的各个层叠结构的分光特性图。
图5是在防反射膜上设置有透明导电膜的透镜单元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特别是车载相机等相机模块用的透镜单元,例如固定设置于汽车的外表面侧,配线被引入到汽车内而与显示器、其他装置连接。另外,在图1、2、5中省略了多个透镜的剖面线。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11。如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单元11具备:例如树脂制(也可以是金属制)的圆筒状的镜筒(镜筒)12;配置在镜筒12的带台阶的内侧收纳空间S内的多个透镜、例如,从物体侧,由第一透镜13、第二透镜14、第三透镜15、第四透镜16和第五透镜17构成的5个透镜;以及两个光圈构件22a、22b。在本实施方式中,光圈构件22a、22b插入在第二透镜14与第三透镜15之间、以及第三透镜15与第四透镜16之间,是对透射光量进行限制,对成为明亮度的指标的F值进行决定的“开口光圈”或者对成为重影的原因的光线、成为像差的原因的光线进行遮光的“遮光光圈”。具备这样的透镜单元11的车载相机具备:透镜单元11;基板,其具有未图示的图像传感器;以及未图示的设置构件,其将该基板设置于汽车等车辆。
组装并收纳保持在镜筒12的内侧收纳空间S内的多个透镜13、14、15、16、17以各自的光轴一致的状态层叠配置,成为各透镜13、14、15、16、17沿着1个光轴O排列的状态,构成用于摄像的一组透镜组L。在该情况下,位于构成透镜组L的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是在物体侧具有凸面并且在像侧具有凹面的球面玻璃透镜,其他透镜14、15、16、17是树脂透镜,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一透镜13也可以是树脂透镜)。另外,在这些透镜13、14、15、16、17的表面,根据需要设置有防反射膜、亲水膜、防水膜等,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玻璃透镜的第一透镜13的面向物体侧的透镜表面13a,如后所述,设置有透明导电膜31、与透明导电膜31电连接的至少一对电极32A、32B、防反射膜30、以及作为保护膜的例如防水膜3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像侧的两个第四和第五透镜16、17构成接合透镜(贴合透镜)40。如图所示,构成这样的接合透镜40的第四和第五透镜16、17通过位于物体侧的第四透镜16的面向像侧的表面的环状凸部16a与位于像侧的第五透镜17的面向物体侧的表面的对应的环状凹部17a嵌合而组装,通过粘接剂等固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位于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与镜筒12之间插入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26,水、尘埃不会侵入镜筒12的内侧的透镜组L内。在该情况下,在第一透镜13的外周侧面13c设置有在该透镜13的像侧部分直径变小的台阶状的缩径部13d,在该缩径部13d安装有O形环26,在第一透镜13的外周侧面13c与镜筒12的内周面之间沿径向压缩O形环26,由此成为镜筒12的物体侧端部被密封的状态。
在镜筒12的内部,在物体侧设置有圆筒状的内壁12b,在该内壁12b与外壁12a之间形成有槽,在槽中设置有环状体27,O形环26与该环状体27紧密接触。在内壁12b与外壁12a之间形成槽的理由在于,在没有槽而内壁12b与外壁12a一体化的情况下,壁厚变厚,因此在对树脂的镜筒12进行成形冷却时产生较大的缩痕,抑制尺寸精度变差。环状体27由具有比较柔软的弹性的物质构成,例如使用特氟隆。环状体27具有在光轴方向上支撑O形环26的功能。环状体27成为与镜筒12不同的部件,因此能够根据O形环26的大小而变更为高度不同的环状体27,确保O形环26以适当的弹性力进行密封。
另外,镜筒12在其内侧收纳空间S内组装并收纳保持有透镜组L的状态下,通过将该物体侧的端部(在图1中为上端部)的铆接部23向径向内侧铆接,将位于透镜组L的最靠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3通过该铆接部23固定于镜筒12的物体侧端部。另外,第一透镜13的固定不限于铆接部23,也可以通过在镜筒12中收纳透镜13、14、15、16、17之后安装于镜筒12的物体侧的端部的固定部来进行。
另外,在镜筒12的像侧的端部(在图1中为下端部)设置有具有直径比第五透镜17小的开口部的内侧凸缘部24。通过该内侧凸缘部24和铆接部23,在镜筒12内在光轴方向上保持固定有构成透镜组L的多个透镜13、14、15、16、17和光圈部件22a、22b。
另外,图2是具有如上构成的透镜单元11的本实施方式的相机模块300的概略剖视图。如图所示,该相机模块300构成为包含安装有滤光器100的图1的透镜单元11。
相机模块300具备作为外装部件的上壳体(相机壳体)301和保持透镜单元11的支架(底座)302。另外,相机模块300具备密封部件303和封装传感器(摄像元件)304。
上壳体301是与以凸缘状设置于镜筒12的外周面12a的凸缘部25卡合,并且使透镜单元11的物体侧的端部露出且覆盖其他部分的部件。支架302配置在上壳体301的内部,具有与透镜单元11的外螺纹11a螺纹结合的内螺纹302a。密封部件303是插入上壳体301的内表面与透镜单元11的镜筒12的外周面12a之间的部件,是用于保持上壳体301的内部的气密性的部件。
封装传感器304配置在支架302的内部,并且配置在接收由透镜单元11形成的物体的像的位置。另外,封装传感器304在外侧具有透明罩,在其内部具备CCD、CMOS等,将通过透镜单元11聚光而到达的光转换为电信号。转换后的电信号被转换为作为由相机摄像的图像数据的构成要素的模拟数据、数字数据。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作为设置于镜筒12的物体侧的端部的玻璃透镜的第一透镜13具有面向物体侧的透镜表面13a和面向像侧的透镜背面13b。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13形成为,在剖视时,作为物体侧面的透镜表面13a呈凸状,并且作为像侧的透镜背面13b呈凹状。
而且,在这样的第一透镜13的透镜表面13a上,遍及其整体,例如通过蒸镀等以10~50nm以下的厚度设置由氧化铟锡(ITO)构成的透明导电膜31。如果透明导电膜31的厚度为50nm以上,则膜的分光特性恶化,光透过率下降。另一方面,如果透明导电膜31的厚度小于10nm,则透明导电膜31的电阻变得过大,无法作为加热器发挥功能。此外,这样的透明导电膜31至少需要遍及第一透镜13的有效直径的范围的整体而设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遍及透镜表面13a的整体而设置。在此,透镜的有效直径的范围与入射到封装传感器304的光通过的透镜13的区域对应,由封装传感器304的尺寸规定。
另外,在透明导电膜31上设置有与该透明导电膜31电连接的至少一对电极32。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透明导电膜31上,位于透镜表面13a的外周上的圆弧状的一对电极32A、32B相互对置地设置。当然,电极对的数量能够任意设定,另外,电极的配置位置、形状也能够任意设定,但为了不妨碍透镜的视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电极32A、32B设置在透镜的有效直径的范围外的透镜表面13a的外周。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这些一对电极32A、32B上电连接有从电源(未图示)延伸的电气配线,由此,通过在电极32A、32B之间施加电压而使电流流过透明导电膜31,由此构成在透镜表面13a产生焦耳热的透镜加热机构48。另外,作为电极,可以使用银、铜、镍等金属电极。
另外,在透明导电膜31上设置有用于抑制入射光的反射的防反射膜30。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完全覆盖电极32A、32B的方式在整个透镜表面13a上通过蒸镀等设置包含金属的防反射膜30(即,防反射膜30以覆盖透镜加热机构48的方式设置,电极32A、32B介于透明导电膜31与防反射膜30之间)。防反射膜30不像这样设置在透明导电膜31的下层而是设置在上层。另外,在防反射膜30上还设置有保护膜(防水膜)33。具体而言,第一透镜13、透明导电膜31、防反射膜30和保护膜(防水膜)33形成前述的图3的“改善的膜层叠结构”。即,防反射膜30形成折射率相互不同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Al2O3)和第二防反射膜材料(LaTiO3)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透明导电膜31的折射率与并不邻接地位于该透明导电膜31上的第二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相比、更接近邻接地位于透明导电膜31上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并且与邻接地位于透明导电膜31上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相比、更接近第一透镜13的折射率。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透明导电膜31上设置有防反射膜30,因此根据之前详细说明的理由,能够在不损害防反射膜30的防反射特性的情况下(发挥防反射膜30的防反射特性的同时)加热透镜13的表面而实现迅速的融雪等。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防反射膜30包含金属,因此即使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透明导电膜31上以覆盖其的方式设置防反射膜30,也能够将由透明导电膜31产生的焦耳热通过防反射膜30传递到其外表面,实现所希望的融雪效果。
此外,本发明并未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例如,在本发明中,透镜、镜筒等的形状、防反射膜、防水膜和透明导电膜的形成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另外,包含第一防反射膜材料和第二防反射膜材料在内的膜的材料、膜厚、电极和透镜的材料以及配置方式等也能够任意地设定。另外,电极可以不是圆弧状,也可以不设置在透镜的外周。另外,透明导电膜也不限于ITO。
符号说明
11—透镜单元,12—镜筒,13—第一透镜,13a—透镜表面,30—防反射膜,31—透明导电膜,32A、32B—电极,33—防水膜(保护膜),48—透镜加热机构,300—相机模块,L—透镜组,O—光轴。

Claims (8)

1.一种透镜单元,其具备:
透镜组,其由多个透镜沿着该透镜的光轴排列而成;以及
镜筒,其收纳该透镜组,
该透镜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
透镜加热机构,其具有:透明导电膜,其设置于透镜表面,该透镜表面面向构成所述透镜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的物体侧;以及至少一对电极,其与所述透明导电膜电连接,该透镜加热机构通过对所述电极间施加电压而使电流流过所述透明导电膜,从而在所述透镜表面产生焦耳热;以及
防反射膜,其以覆盖所述加热机构的方式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位于最靠物体侧的所述透镜的所述透镜表面上设置有所述透明导电膜,在所述透明导电膜上设置有所述防反射膜,所述电极介于所述透明导电膜与所述防反射膜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防反射膜上设置有保护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反射膜形成将折射率相互不同的第一防反射膜材料和第二防反射膜材料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
所述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与不邻接地位于该透明导电膜上的所述第一防反射膜材料或所述第二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相比,更接近邻接地位于所述透明导电膜上的所述第二防反射膜材料或所述第一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与邻接地位于该透明导电膜上的所述防反射膜材料的折射率相比,更接近位于最靠物体侧的所述透镜的折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反射膜包含金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其特征在于,
位于最靠物体侧的所述透镜为玻璃透镜。
8.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单元。
CN202080030358.2A 2019-04-25 2020-04-17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Active CN114051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83706A JP7281956B2 (ja) 2019-04-25 2019-04-25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9-083706 2019-04-25
PCT/JP2020/016946 WO2020218212A1 (ja) 2019-04-25 2020-04-17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1597A true CN114051597A (zh) 2022-02-15
CN114051597B CN114051597B (zh) 2024-07-05

Family

ID=7294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0358.2A Active CN114051597B (zh) 2019-04-25 2020-04-17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96963A1 (zh)
JP (1) JP7281956B2 (zh)
CN (1) CN114051597B (zh)
WO (1) WO20202182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124959B4 (de) * 2020-09-24 2023-10-12 Mekra Lang Gmbh & Co. Kg Kamerasystem
JP2023090255A (ja) 2021-12-17 2023-06-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1118A (ja) * 1988-01-26 1989-08-01 Canon Inc 防曇膜
JP2006309011A (ja) * 2005-04-28 2006-11-09 Citizen Watch Co Ltd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EP2711741A1 (en) * 2011-05-17 2014-03-26 Itoh Optical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159581A1 (ja) * 2016-03-15 2017-09-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赤外線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WO2018041109A1 (en) * 2016-08-31 2018-03-08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Deiv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removing vapor
WO2019058742A1 (ja) * 2017-09-25 2019-03-2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膜付き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9060956A (ja) * 2017-09-25 2019-04-1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17701U (zh) * 1980-02-12 1981-09-09
JPH01191102A (ja) * 1988-01-26 1989-08-01 Canon Inc 反射防止膜
JP5685625B2 (ja) * 2013-07-01 2015-03-18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WO2017030351A1 (ko) * 2015-08-17 2017-02-2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2022078384A (ja) * 2019-03-29 2022-05-25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1118A (ja) * 1988-01-26 1989-08-01 Canon Inc 防曇膜
JP2006309011A (ja) * 2005-04-28 2006-11-09 Citizen Watch Co Ltd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EP2711741A1 (en) * 2011-05-17 2014-03-26 Itoh Optical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ele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159581A1 (ja) * 2016-03-15 2017-09-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赤外線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WO2018041109A1 (en) * 2016-08-31 2018-03-08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Deiv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removing vapor
WO2019058742A1 (ja) * 2017-09-25 2019-03-2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膜付き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9060956A (ja) * 2017-09-25 2019-04-1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81956B2 (ja) 2023-05-26
CN114051597B (zh) 2024-07-05
US20220196963A1 (en) 2022-06-23
JP2020181072A (ja) 2020-11-05
WO2020218212A1 (ja)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31072B1 (ko) 광학 필터, 고체 촬상 소자, 촬상 장치용 렌즈 및 촬상 장치
JP2020060639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05234038A (ja) 誘電体多層膜フィル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固体撮像デバイス
KR20190065426A (ko) 일체형 광학 필터를 갖춘 가변 초점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미지 캡쳐 장치
KR20080038929A (ko) 적외선 차단막 일체형 렌즈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US20050068456A1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114051597B (zh) 透镜单元以及相机模块
CN114341722B (zh) 抗反射电极
CN111103753B (zh) 全景影像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
JP2021119419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102319454B1 (ko) 액체 렌즈
KR100770689B1 (ko) 적외선 차단필터 일체형 렌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적외선차단필터 일체형 렌즈를 이용한 카메라 모듈
TWI688818B (zh) 攝像鏡頭模組及其電致變色光圈調整器
JP2024024110A (ja) 膜付きレンズ、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7520558B2 (ja) 光電変換装置および機器
US11138454B2 (en) Movable carrier auxiliary system
KR102702928B1 (ko) 액체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기기
TWI740085B (zh) 行動載具輔助系統
US20130120823A1 (en) Lens module with infrared absorbing filter
WO2018021496A1 (ja) 光学フィルタおよび光学素子用パッケージ
JP2022060057A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KR20070103718A (ko) 적외선 차단필터 일체형 렌즈의 제조방법
WO2024203503A1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20220171482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24203501A1 (ja) 光学素子、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