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7959A -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7959A
CN114047959A CN202111284726.9A CN202111284726A CN114047959A CN 114047959 A CN114047959 A CN 114047959A CN 202111284726 A CN202111284726 A CN 202111284726A CN 114047959 A CN114047959 A CN 114047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system
signal
power
sta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47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铭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oweramp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847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79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7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8Suspend and resume; Hibernate and awak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94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where the allocation takes into account power or heat crite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该开机管理方法,通过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通过增加硬件电路来避免电源异常开机导致的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避免电源异常开机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降低电源漏电风险。

Description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System,BMS),可以通过检测电池组中电池的工作参数,来确定电池组的状态,并根据其状态对电池组进行对应的控制调整和策略实施,实现对电池组的充放电管理,以保证电池组安全稳定地运行。
在电池设备的生产过程中,生产线在上线安装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Assembly,PCBA)时,在电磁兼容性测试(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EMC)时,电源容易异常开机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功率口有功率输出,需要人工按键关机,带来诸多不便及可能的触电风险。
目前通过增加硬件电路设计来避免EMC测试时电源被异常开机,容易提高系统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以解决目前通过增加硬件电路来避免电源异常开机导致的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避免电源异常开机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降低电源漏电风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机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
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或者,
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之前,确定电源系统的有效唤醒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判断开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开机信号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
若是,则确定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
若否,则确定开机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机信号包括按键信号、功率唤醒信号以及时钟唤醒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开机信号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包括:
判断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若是,则确定开机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
若否,则确定开机信号为无效唤醒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包括:
在第二时间阈值内,判断至少一个有效唤醒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其中,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若每一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则在经过第二时间阈值之后,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若电源系统处于开机状态,接收到关机信号,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机管理装置,该开机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
控制单元,用于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或者,
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系统,该电源系统包括:
电源设备,用于提供电能;
控制器,连接电源设备,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的开机管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开机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通过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且在休眠状态下确认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通过增加硬件电路来避免电源异常开机导致的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避免电源异常开机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降低电源漏电风险。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开机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开机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单元的开机信号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控制器7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开机管理装置60;获取单元61;控制单元62;
电源系统70;电源设备71;控制器72;
处理器721;
存储器7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申请。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开机的情况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异常开机的情况包括异常上电、误开机、静电测试以及功率唤醒时间短等,其中,异常上电指的是直接接入采样线束,误开机指的是不正常的人工按键开机,静电测试包括电磁兼容性测试(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功率唤醒时间短指的是功率唤醒信号的时间小于预设时间,例如:预设时间设置为100ms。
为了避免异常开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机管理方法,通过软件方案来实现在避免电源异常开机,并降低电源漏电风险。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其中,该开机管理方法,可应用于电源系统,该电源系统包括电源设备以及控制器,其中,该电源设备,用于提供电能,该控制器连接电源设备,用于控制该电源设备的状态,例如:控制该电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或开机状态。具体的,该开机管理方法的执行主体为该控制器,例如: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
如图2所示,该开机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201:在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
其中,固件版本类型包括测试版本、非测试版本,其中,该非测试版本包括客户版本,例如:通过预先设置软件版本号,该软件版本号用于标识固件版本类型,比如:软件版本号的格式为:R<主版本号>.<变更版本号>,其中,设定测试版本的版本号为R0.0,非测试版本的版本号为R1.x,其中,主版本号为0表示该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主版本号为1表示该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
具体的,在电源系统接入常电之后,电源系统的控制器进行上电初始化,其中,常电是指从电瓶正极接出来不受任何开关,继电器等控制的正电源。在上电初始化之后,控制器获取电源系统的软件版本号,并根据软件版本号,确定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例如:若获取到的软件版本号的主版本号为0,则确定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若获取到的软件版本号的主版本号为1,则确定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源系统的软件版本号可以由上位机读取,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该电源系统的固件用于印刷电路板制程(Printed CircuitBoard Assembly,PCBA)、组合电池的下线测试;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例如:客户版本,则该电源系统的固件用于客户使用。
步骤S202:判断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是否为测试版本;
具体的,判断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是否为测试版本,若是,则进入步骤S203: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若否,则进入步骤S206: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步骤S203: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具体的,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即休眠关机,以等待有效唤醒信号的到来。
步骤S204:在休眠状态下,接收开机信号;
具体的,若电源系统处于休眠状态下,接收到开机信号,则电源系统进一步判断该开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步骤S205:判断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
具体的,判断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其中,第一条件包括: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进入步骤S306: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则进入步骤S303: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以等待有效唤醒信号唤醒电源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之前,确定电源系统的有效唤醒信号。
具体的,判断开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包括:
判断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开机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即确定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
若否,则确定所述开机信号为无效唤醒信号,即确定开机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第一时间阈值为0.1s、0.3s、0.5s等,比如:设置第一时间阈值为0.5s,此时,若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大于0.5s,则确定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该开机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若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不大于0.5s,则确定开机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该开机信号为无效唤醒信号。
具体的,判断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包括:
在第二时间阈值内,判断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其中,第二时间阈值为超时时间,即最大判断时间,第二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第二时间阈值为2s、3s、5s等,例如:第一时间阈值设置为0.5s,第二时间阈值设置为2s,则在2s内该开机信号持续了0.5s,此时意味着该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该开机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则电源系统正常进入开机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每一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则在经过第二时间阈值之后,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若每一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意味着不存在有效的开机信号,此时继续等待有效的开机信号,若在经过第二时间阈值之后,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电源系统处于开机状态,接收到关机信号,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若电源系统处于开机状态,即正常工作状态,此时若接收到关机信号,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其中,关机信号为有效关机信号,有效关机信号包括按键信号、功率关机信号、时钟关机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第一条件包括: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其中,开机信号包括:唤醒信号,即,在电源系统接入唤醒信号之后,若该唤醒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则唤醒电源系统正常开机工作,其中,开机信号包括按键信号、功率唤醒信号以及时钟唤醒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步骤S206: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具体的,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并且,在第二时间阈值内,至少一个有效唤醒信号的有效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开机信号的第一时间阈值,以判断开机信号的电平是否持续该第一时间阈值,从而确定在测试版本下处于休眠状态的开机信号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从而确定是否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本申请能够避免生产装配时直接接入待B+、B-采样线束引起的异常开机,也能够避免正常待机时,用户误触开机键或者EMC静电测试时的异常开机,从而避免在生产装配自供电电源系统的过程中,出现电源可能触电打火的情况,从而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安装工序的成本。并且,通过软件方案的判断,从而在存储、运输过程也不会被误开机,降低异常开机后,电源自耗电剧增引起存储日期大幅变短产生的售后成本。同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应用于同类型的自供电电源系统中,对硬件设计依赖需求低,应用范围广,能够减少硬件电路的使用,从而降低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请再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开机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开机管理方法的整体流程,包括:
开始;
步骤S301:上常电;
具体的,对电源系统进行供电,即,将电源系统接入常电,使得电源系统的控制器进行上电初始化,其中,常电是指从电瓶正极接出来不受任何开关,继电器等控制的正电源。
步骤S302:是否为测试版本程序;
具体的,判断电源系统的固件是否为测试版本程序,若是,则进入步骤S303:进入休眠状态;若否,则进入步骤S305:正常工作;
步骤S303:进入休眠状态;
具体的,控制器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即,休眠关机状态,以等待有效唤醒信号。
步骤S304: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
具体的,判断开机信号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其中,开机信号包括按键信号、功率唤醒信号以及时钟唤醒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其中,按键信号指的是用户触压开机键,功率唤醒信号包括充电唤醒信号,时钟唤醒信号包括实时时钟唤醒信号(Real Time Clock,RTC),其中,RTC是个独立的BCD定时计数器,提供一个日历时钟,两个可编程闹钟中断,以及一个具有中断功能的周期性可编程唤醒标志。RTC还包含用于管理低功耗模式的自动唤醒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在按键信号、功率唤醒信号以及时钟唤醒信号中,按键信号可能存在误触,并且,静电测试过程中,虽然脉冲信号的电平宽度很小,根据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断唤醒的特性,该脉冲信号也可正常唤醒微控制单元,不做处理的话,也会唤醒电源,所以会被异常开机,因此需要针对这种静电测试时的脉冲信号做软件处理,比如识别到宽度小于500ms,就认为是无效开机信号,控制电源系统不开机,即不进入开机状态。因此,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判断至少一个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若是,则确定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若否,则确定开机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
可以理解的是,判断开机信号的持续时间需要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因此,本申请进一步设置第二时间阈值,第二时间阈值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其中,第二时间阈值为超时时间,即最大判断时间,第二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第二时间阈值为2s、3s、5s等,例如:第一时间阈值设置为0.5s,第二时间阈值设置为2s,则在2s内该开机信号持续了0.5s,此时意味着该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该开机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则电源系统正常进入开机状态。
步骤S305:正常工作;
具体的,电源系统正常进入开机状态。
步骤S306:是否接收到关机请求;
具体的,若电源系统处于开机状态,接收到关机信号,则进入步骤S307:进入休眠状态,即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S307:进入休眠状态;
具体的,控制器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即,休眠关机状态,以等待有效唤醒信号。
结束;
请再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休眠唤醒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休眠唤醒的流程,包括:
开始;
步骤S401:确定有效唤醒信号,进入休眠状态;
具体的,在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之前,确定电源系统的有效唤醒信号,其中,该电源系统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在电源系统进入休眠之前,配置电源系统的有效唤醒信号,包括:确定微控制单元的有效唤醒信号,其中,有效唤醒信号包括外部中断输入信号,例如:按键信号、功率唤醒信号以及时钟唤醒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请再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控制单元的开机信号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包括:多个接口,例如:接口1,……,接口N,其中,部分接口可以用于配置中断输入信号,例如:MCU会有一部分的GPIO口都可以配置中断输入信号,一般的MCU有多达16个这样的输入信号,每个输入信号在MCU内部都有单独的寄存器来判定各自的输入状态,软件通过这些寄存器来识别不同的唤醒源信号,即开机信号。比如接口1,INT input1硬件连线为按键信号,当按键按下的持续时间超过第一时间阈值T,软件确认该按键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正常开机,若按键信号的持续时间不超过第一时间阈值,则MCU继续休眠等待唤醒,同理,若第N输入信号为唤醒信号,判断该唤醒信号的持续时间是否超过第一时间阈值,以确认该唤醒信号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
步骤S402:电源系统是否等待被唤醒;
具体的,判断电源系统的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是否处于休眠状态,若是,则确定该电源系统等待被唤醒,相当于该电源系统的微控制单元等待被唤醒。
步骤S403:判断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具体的,第一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第一时间阈值为0.1s、0.3s、0.5s等,比如:设置第一时间阈值为0.5s。若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则进入步骤S504:进入开机状态;若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不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则进入步骤S505:判断等待时间是否大于第二时间阈值;
步骤S404:进入开机状态;
具体的,控制电源系统正常进入开机状态,包括:控制电源系统的微控制单元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步骤S405:判断等待时间是否大于第二时间阈值;
具体的,进一步判断等待时间是否大于第二时间阈值,即,判断唤醒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包括:
在第二时间阈值内,判断至少一个唤醒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其中,第二时间阈值为超时时间,即最大判断时间,第二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第二时间阈值为2s、3s、5s等,例如:第一时间阈值设置为0.5s,第二时间阈值设置为2s,则在2s内有效唤醒信号持续了0.5s,此时意味着该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该开机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则电源系统正常进入开机状态。
步骤S406:重新进入休眠状态;
具体的,控制电源系统重新进入休眠状态,包括:控制电源系统的微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
结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开机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通过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且在休眠状态下确认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通过增加硬件电路来避免电源异常开机导致的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避免电源异常开机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降低电源漏电风险。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机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开机管理装置60,包括:
获取单元61,用于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
控制单元62,用于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或者,
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开机管理装置亦可以由硬件器件搭建成的,例如,开机管理装置可以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芯片搭建而成,各个芯片可以互相协调工作,以完成上述各个实施例所阐述的开机管理方法。再例如,开机管理装置还可以由各类逻辑器件搭建而成,诸如由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单片机、ARM(Acorn RISC Machine)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而搭建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开机管理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开机管理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开机管理装置能够实现图2-4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开机管理装置可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管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开机管理装置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开机管理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提供一种开机管理装置,该开机管理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控制单元,用于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通过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且在休眠状态下确认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通过增加硬件电路来避免电源异常开机导致的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避免电源异常开机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降低电源漏电风险。
请再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电源系统70包括电源设备71和控制器72,其中,该电源设备71通信连接该控制器72,该控制器72用于控制该电源设备的状态,例如:控制该电源设备进入休眠状态或开机状态。其中,该电源系统70包括自供电电源系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电源设备71包括但不限于电池,例如:碱性蓄电池、锂离子电池、铅酸蓄电池、石墨烯电池等设备。该控制器72包括组合逻辑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PLC)等控制器。
请再参阅图8,图8是图7中的控制器7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该控制器72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21以及存储器722。其中,图8中以一个处理器721为例。
处理器721和存储器722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处理器721,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开机管理方法,包括: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并且在休眠状态下确认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以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或者,若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通过增加硬件电路来避免电源异常开机导致的成本增加的技术问题,实现在避免电源异常开机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并降低电源漏电风险。
存储器72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2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22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开机管理方法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其中,该开机管理方法可由各种具有一定逻辑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如控制芯片等。
存储器72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NV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722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721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721。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模块存储在存储器722中,当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721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开机管理方法,例如,执行以上描述的图2-4所示的各个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申请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申请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所述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
若所述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或者,
若所述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之前,确定所述电源系统的有效唤醒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所述开机信号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开机信号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
若是,则确定所述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
若否,则确定所述开机信号不满足第一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机信号包括按键信号、功率唤醒信号以及时钟唤醒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开机信号是否为有效唤醒信号,包括:
判断至少一个所述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若是,则确定所述开机信号为有效唤醒信号;
若否,则确定所述开机信号为无效唤醒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至少一个所述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包括:
在第二时间阈值内,判断至少一个所述有效唤醒信号的有效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每一所述开机信号的有效时间均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则在经过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之后,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电源系统处于开机状态,接收到关机信号,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9.一种开机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电源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获取所述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
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测试版本,则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休眠状态;
在休眠状态下,若接收到的开机信号满足第一条件,则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或者,
若所述电源系统的固件版本类型为非测试版本,则控制所述电源系统进入开机状态。
10.一种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电源设备,用于提供电能;
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设备,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开机管理方法。
CN202111284726.9A 2021-11-01 2021-11-01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Pending CN114047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726.9A CN114047959A (zh) 2021-11-01 2021-11-01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4726.9A CN114047959A (zh) 2021-11-01 2021-11-01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959A true CN114047959A (zh) 2022-02-15

Family

ID=80206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4726.9A Pending CN114047959A (zh) 2021-11-01 2021-11-01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795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804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深圳市朗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塔吊gps终端远程升级方法
CN105808270A (zh) * 2014-12-17 2016-07-2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件变量更新方法
CN206021402U (zh) * 2016-09-12 2017-03-15 南京欣网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的脱机密码锁控制装置
CN108490289A (zh) * 2018-03-12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80276094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Intel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io block operation in electronic systems for board testing
CN109614125A (zh) * 2018-12-14 2019-04-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的固件烧写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1290774A (zh) * 2020-02-24 2020-06-16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Windows系统的固态硬盘固件批量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12748948A (zh) * 2021-01-07 2021-05-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CIe switch工作模式更新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12860540A (zh) * 2021-01-14 2021-05-28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版本升级测试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2948157A (zh) * 2021-01-29 2021-06-1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6804A (zh) * 2012-01-13 2012-07-04 深圳市朗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塔吊gps终端远程升级方法
CN105808270A (zh) * 2014-12-17 2016-07-27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固件变量更新方法
CN206021402U (zh) * 2016-09-12 2017-03-15 南京欣网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功耗的脱机密码锁控制装置
US20180276094A1 (en) * 2017-03-24 2018-09-27 Intel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io block operation in electronic systems for board testing
CN108490289A (zh) * 2018-03-12 2018-09-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614125A (zh) * 2018-12-14 2019-04-12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的固件烧写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11290774A (zh) * 2020-02-24 2020-06-16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Windows系统的固态硬盘固件批量升级方法和装置
CN112748948A (zh) * 2021-01-07 2021-05-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PCIe switch工作模式更新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12860540A (zh) * 2021-01-14 2021-05-28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版本升级测试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2948157A (zh) * 2021-01-29 2021-06-1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故障定位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3955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low power consumption on standby for bluetooth security device and bluetooth security device
TWI475373B (zh) 控制裝置、控制方法、電腦程式產品、及電子裝置
CN103105915B (zh) 一种智能终端的复位方法及系统
CN101354677B (zh) 一种应用程序运行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367446B2 (en) Computer system and data recovery method for a computer system having an embedded controller
JP2004152304A (ja) Ac電源障害の場合にスタンバイ状態にある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の状態データを保持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39430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097521A (zh) 一种手持设备的Windows处理系统
CN102437917B (zh) 一种网络唤醒方法、网络唤醒装置及计算机
US10514744B2 (e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with hibernate mode
CN106598193B (zh)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678871B (zh) 一种电子设备开机方法及电子设备
JP5279762B2 (ja) パワー・オフ状態での消費電力の低減が可能な電子機器および消費電力の低減方法
CN113438362B (zh) 一种终端定时开机的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2016008556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waking up operating system thereof
CN114047959A (zh) 开机管理方法、装置及电源系统
WO2016198003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电源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2681872A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自动冷启动的方法
CN106814840A (zh) 用于处理器的低电力状态保持模式
CN115296364A (zh) 电池系统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1923747B (zh) 控制处理器工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23463A (zh) 一种控制系统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57597A (zh)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741865B (zh) 一种能自唤醒的待机系统及待机方法
CN101872233A (zh) 自动开关机排程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