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57597A -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57597A
CN103257597A CN2012100402655A CN201210040265A CN103257597A CN 103257597 A CN103257597 A CN 103257597A CN 2012100402655 A CN2012100402655 A CN 2012100402655A CN 201210040265 A CN201210040265 A CN 201210040265A CN 103257597 A CN103257597 A CN 103257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unit
electronic equipment
working state
power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02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57597B (zh
Inventor
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402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2575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257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57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57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电池、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关闭第一处理单元的电源,其中第一处理单元为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检测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电池的当前电量;通过第二处理单元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其中第二处理单元为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以及当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通过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对电子设备的电池剩余电路进行控制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被广泛应用。其中,这些电子设备具有在没有连接到外接电源时进行向该电子设备进行供电的电池,以便于用户使用。
此外,诸如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之类的终端设备通常还还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终端设备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与例如闪存(flashmemory)、移动硬盘之类的存储设备相连接,以进行数据存取。另一方面,诸如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之类的终端设备还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对诸如移动电话、音乐播放器之类的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另一方面,在没有连接到外接电源而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时,电子设备中的操作系统(OS)通常会获取实时获取电子设备中的电池的当前剩余电量,并且在电池当前剩余电量小于特定阈值的情况下,可由用户手动或由操作系统自动停止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对诸如移动电话、音乐播放器之类的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以减少电池电量的消耗,从而需要保留一定的电池剩余电量进行重要工作事宜。
然而,当例如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之类的电子设备处于挂起到硬盘状态或软关机状态等非工作状态时,操作系统停止工作,电子设备无法通过操作系统根据电池的剩余电量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可能导致电池的电量耗尽,当用户需要进行例如收发邮件等重要工作事宜时,无法开启电子设备,给用户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希望提出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电池、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在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关闭第一处理单元的电源,其中第一处理单元为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检测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电池的当前电量;通过第二处理单元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其中第二处理单元为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以及当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通过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池,配置来在没有外接电源时向电子设备供电;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第一处理单元,配置来在通过所述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关闭其自身电源,其中第一处理单元为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电量检测单元,配置来检测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电池的当前电量;第二处理单元,配置来在通过所述电池向电子设备、并且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当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进行控制,以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其中第二处理单元为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当没有连接到外接电源而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时,即使电子设备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并且中央处理单元电源的关闭时,也可通过嵌入式控制器根据电池中的当前电量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以便于保留一定的电池剩余电量,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进行重要工作事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简要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二处理单元对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进行控制的示意性电路结构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范性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且对这些元件的重复解释将被省略。
在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指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平板式计算机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包括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电池、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OIS)单元、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
图1是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100的流程图。下面,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100可用于上述电子设备。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中,在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关闭第一处理单元的电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处理单元可为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在第一非工作状态和第二非工作状态下,中央处理单元的电源关闭。
例如,在根据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CPI)标准对电子设备的电源进行管理时,电子设备可包括运行状态(即,S0状态)、CPU停止工作状态(即,S1状态)、CPU关闭但其余的硬件设备仍然运转的状态(即,S2状态)、挂起到内存状态(即,S3状态)、挂起到硬盘状态(即,S4状态)和软关机状态(即,S5状态)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非工作状态和第二非工作状态可以是,例如,其中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电源关闭的挂起到硬盘状态(即,S4状态)和软关机状态(即,S5状态)。
此外,电源(例如电池)在S1至S5状态下均给电子设备供电。当系统处于挂起到硬盘状态和软关机状态时,仍可通过电池向与其相连的例如键盘、USB装置、时钟、调制解调器等元器件供电,使得这些元器件仍处于可工作状态。例如,用户可通过键盘等部件进行输入,并唤醒操作系统。
在步骤S102中,检测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电池的当前电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通过电池电量量测集成电路(Gas Gauge IC)来检测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该电池的当前电量。如上所述,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和第二非工作状态下时,仍可通过例如电池之类的电源向例如电池电量量测集成电路之类的电量检测单元供电。
然后,在步骤S103中,通过第二处理单元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二处理单元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EC)。在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时,即使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下,也可通过电池向第二处理单元供电,以便于在第一处理单元停止工作时,通过第二处理单元进行简单的控制操作。
在步骤S104中,当在步骤S103中确定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通过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O)线路连接第二处理单元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在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断开连接到所述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的所述通用输入/输出电路,从而停止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向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以减少电池的耗电量。
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例如提示音单元和/或提示灯光单元之类的提示单元。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当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第二处理单元还可控制提示单元,以通过提示音和/或提示灯光来提示用户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二处理单元对通用串行总线接口进行控制的示意性电路结构图。如图2所示,在电子设备200中,电量检测单元220连接到电池210,以检测电池210的电量,并获得电池210的当前电量。第二处理单元230可通过例如,系统管理总线(SMBus)连接到电量检测单元220,以接收电量检测单元220所获得电池210的当前电量,并且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此外,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O)电路连接第二处理单元230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240。当第二处理单元230确定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通过第二处理单元230进行控制,以断开连接到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240的通用输入/输出电路。此外,第二处理单元230还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O)电路连接到提示单元250。当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第二处理单元230还可控制提示单元250,以通过提示音和/或提示灯光来提示用户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通过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当没有连接到外接电源而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时,即使电子设备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并且中央处理单元电源的关闭时,也可通过嵌入式控制器根据电池中的当前电量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以便于保留一定的电池剩余电量,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进行重要工作事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图1中所示的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在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通过电池向第一处理单元供电,并且通过第一处理单元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以及,当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通过第一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如上所述,例如,在根据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CPI)标准对电子设备的电源进行管理时,电子设备可包括运行状态(即,S0状态)、CPU停止工作状态(即,S1状态)、CPU关闭但其余的硬件设备仍然运转的状态(即,S2状态)、挂起到内存状态(即,S3状态)、挂起到硬盘状态(即,S4状态)和软关机状态(即,S5状态)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工作状态可以是,例如,运行状态(即,S0状态),而第三非工作状态可以是CPU停止工作状态(即,S1状态)、CPU关闭但其余的硬件设备仍然运转的状态(即,S2状态)和挂起到内存状态(即,S3状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当电子设备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第一处理单元转移到第二处理单元。另一方面,当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转换到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第二处理单元转移到第一处理单元。
例如,当电子设备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可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通知对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第一处理单元转移到该第二处理单元。类似地,当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转换到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可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通知从该第二处理单元此后不需要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下面,参照图3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的示范性结构框图。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可包括电池310、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320、第一处理单元330、电量检测单元340和第二处理单元350。电子设备300的各个单元执行上述图1中的显示方法的各个步骤/功能,因此,为了描述简洁,不再具体描述。
例如,电池310可在没有外接电源时向电子设备供电。此外,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320,电子设备300可对诸如移动电话、音乐播放器之类的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在通过电池310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第一处理单元330可关闭其自身电源,其中第一处理单元为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处理单元可为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在第一非工作状态和第二非工作状态下,中央处理单元的电源关闭。
例如,在根据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CPI)标准对电子设备的电源进行管理时,电子设备可包括运行状态(即,S0状态)、CPU停止工作状态(即,S1状态)、CPU关闭但其余的硬件设备仍然运转的状态(即,S2状态)、挂起到内存状态(即,S3状态)、挂起到硬盘状态(即,S4状态)和软关机状态(即,S5状态)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一非工作状态和第二非工作状态可以是,例如,其中中央处理单元(CPU)的电源关闭的挂起到硬盘状态(即,S4状态)和软关机状态(即,S5状态)。
此外,电源(例如电池310)在S1至S5状态下均给电子设备供电。当系统处于挂起到硬盘状态和软关机状态时,仍可通过电池向与其相连的例如键盘、USB装置、时钟、调制解调器等元器件供电,使得这些元器件仍处于可工作状态。例如,用户可通过键盘等部件进行输入,并唤醒操作系统。
电量检测单元340可检测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电池的当前电量。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通过电池电量量测集成电路(Gas Gauge IC)来检测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该电池的当前电量。如上所述,当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和第二非工作状态下时,仍可通过例如电池之类的电源向例如电池电量量测集成电路之类的电量检测单元供电。
第二处理单元350在通过电池310向电子设备、并且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可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在通过电池310向电子设备供电时,即使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下,也可通过电池310向第二处理单元350供电,以便于在第一处理单元330停止工作时,通过第二处理单元350进行简单的控制操作。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第二处理单元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EC)。
此外,第二处理单元350在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进行控制,以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可通过通用输入/输出(GPIO)线路连接第二处理单元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320的电源模块。在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二处理单元350进行控制,以断开连接到所述串行总线接口320的电源模块的所述通用输入/输出电路,从而停止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320向其它电子设备进行充电,以减少电池310的耗电量。
此外,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例如提示音单元和/或提示灯光单元之类的提示单元(未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第二处理单元350还可控制提示单元,以通过提示音和/或提示灯光来提示用户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通过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当没有连接到外接电源而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时,即使电子设备在非正常工作状态下,并且中央处理单元电源的关闭时,也可通过嵌入式控制器根据电池中的当前电量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以便于保留一定的电池剩余电量,使得电子设备能够进行重要工作事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在通过电池向电子设备供电、并且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通过电池向第一处理单元供电,并且通过第一处理单元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以及,当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通过第一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如上所述,例如,在根据高级配置与电源接口(ACPI)标准对电子设备的电源进行管理时,电子设备可包括运行状态(即,S0状态)、CPU停止工作状态(即,S1状态)、CPU关闭但其余的硬件设备仍然运转的状态(即,S2状态)、挂起到内存状态(即,S3状态)、挂起到硬盘状态(即,S4状态)和软关机状态(即,S5状态)等。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工作状态可以是,例如,运行状态(即,S0状态),而第三非工作状态可以是CPU停止工作状态(即,S1状态)、CPU关闭但其余的硬件设备仍然运转的状态(即,S2状态)和挂起到内存状态(即,S3状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当电子设备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第一处理单元转移到第二处理单元。另一方面,当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转换到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第二处理单元转移到第一处理单元。
例如,电子设备还可包括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单元。当电子设备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切换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可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通知对于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第一处理单元转移到该第二处理单元。类似地,当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转换到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可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单元向第二处理单元通知从该第二处理单元此后不需要确定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依赖于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组合、部分组合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电池、第一处理单元和第二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关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
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以及
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所述阈值电量时,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非工作状态为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接口标准中的挂起到硬盘状态;以及
所述第二非工作状态为高级配置和电源管理接口标准中的软关机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二非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供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供电;
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当前电量是否低于所述阈值电量;以及
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所述阈值电量时,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三非工作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转移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以及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从所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二非工作状态时转换到所述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三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转移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通用输入/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和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
所述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包括:
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所述阈值电量时,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断开连接到所述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的所述通用输入/输出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提示单元,
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所述阈值电量时,所述第二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以通过提示音和/或提示灯光来提示用户停止向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电池,配置来在没有外接电源时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第一处理单元,配置来在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关闭其自身电源,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所述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单元;
电量检测单元,配置来检测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中的电量,并获得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
第二处理单元,配置来在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电子设备、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非工作状态或第二非工作状态时,确定所述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其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为所述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二非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供电。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在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电子设备供电、并且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或第三非工作状态时,通过所述电池向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供电;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确定所述当前电量是否低于阈值电量,并且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当所述电子设备从所述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三非工作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二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转移到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以及
当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从所述第一非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二非工作状态时转换到所述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三非工作状态时,将对于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的控制权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转移到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通过通用输入/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和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
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所述阈值电量时,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以断开连接到所述串行总线接口的电源模块的所述通用输入/输出电路。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
提示单元,
当所述当前电量低于阈值电量时,第二处理单元控制所述提示单元以通过提示音和/或提示灯光来提示用户停止向所述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供电。
CN201210040265.5A 2012-02-20 2012-02-20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03257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0265.5A CN103257597B (zh) 2012-02-20 2012-02-20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40265.5A CN103257597B (zh) 2012-02-20 2012-02-20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597A true CN103257597A (zh) 2013-08-21
CN103257597B CN103257597B (zh) 2016-03-02

Family

ID=48961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0265.5A Active CN103257597B (zh) 2012-02-20 2012-02-20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2575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651A (zh) * 2015-06-03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状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8116A (zh) * 2015-11-25 2017-05-3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开机方法
CN10978264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省电系统及其省电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8842A (zh) * 2009-01-22 2010-07-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装置及其相关方法与计算机系统
CN102301305A (zh) * 2011-06-09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对usb设备供电的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8842A (zh) * 2009-01-22 2010-07-28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系统的电源管理装置及其相关方法与计算机系统
CN102301305A (zh) * 2011-06-09 2011-12-2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对usb设备供电的方法与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651A (zh) * 2015-06-03 2015-09-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供电状态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78116A (zh) * 2015-11-25 2017-05-31 神讯电脑(昆山)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开机方法
CN10978264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威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智能机器人的省电系统及其省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57597B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57903B1 (ko) 개선된 휴대 장치의 충전 방법
US941139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to extend battery life
CN103838349B (zh) 电源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JP2004192350A (ja) コンピュータ装置、電力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966781B2 (en) Apparatus for battery charger with controlled charge curr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3872719A (zh) 减少静置电池耗电的方法
CN103887570B (zh) 一种电源管理方法、电源管理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1930279A (zh) 用于计算机主机板的节电电子装置及其计算机主机板
CN102147652A (zh) 关机节能系统及关机节能方法
CN103970248A (zh) 电源管理电路与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CN104808761A (zh) 一种供电方法、供电系统及电子设备
TWI454013B (zh) 充電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TWI528154B (zh) 掀蓋式電子裝置、開關模組以及開關方法
CN103257597B (zh) 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KR102125507B1 (ko) 배터리 충전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10514744B2 (e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with hibernate mode
TWI578147B (zh) 電子系統的電源功耗控制方法以及相關的電子系統
CN101893925A (zh) 启动电路
CN110221679A (zh) 加固设备和实现加固设备在低温下工作的方法
CN107179819B (zh) 预防电池膨胀的方法及其电子装置
CN102298435A (zh) 电池模块及其管理方法
CN110148992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7117093A (ja) 電子システム、端末装置、機能拡張装置、電源管理装置及び電源管理プログラム
EP272568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supply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TWI419439B (zh) 電子裝置的供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