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7744B -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7744B
CN114047744B CN202111050090.1A CN202111050090A CN114047744B CN 114047744 B CN114047744 B CN 114047744B CN 202111050090 A CN202111050090 A CN 202111050090A CN 114047744 B CN114047744 B CN 1140477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ship
error
coordinate system
control
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00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7744A (zh
Inventor
张磊
张传林
黄兵
陈健桦
毛磊
朱骋
郑帅
周彬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500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77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77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7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77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7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06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te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包括:建立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搭建基于采样通信的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并进行稳定分析;基于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设计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基于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跟踪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基于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的稳定性。该方法采用多个无人艇进行协作实现任务的分担,降低对单个机器人的性能要求,也可有效地克服单个无人艇运载能力不足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任务完成的可靠性,且具有更高的容错性、鲁棒性、适应性。

Description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水面舰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简称USV)作为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有效工具,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比如水下探测、目标监控、安防巡逻、资源勘探、污染清理等。考虑到单个无人艇可装载的设备有限,只能满足一些简单任务的需求,若以单无人艇完成复杂的任务是极其浪费资源的,而且对个体性能要求更高,在运动性能、计算能力以及可靠稳定性等能力上表现出很大的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该方法克服了现实工程应用中无人艇编队无法保证连续时间通信和编队存在内外部复杂未知扰动和系统不确定项下的问题,可以在存在间断时间通信和不确定项的条件下实现无人艇编队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步骤S2,基于所述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搭建基于采样通信的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并进行稳定分析;步骤S3,基于所述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设计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步骤S4,基于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跟踪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步骤S5,基于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步骤S6,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基于采样通信的方法解决了在现实工程中无人艇编队的在恶劣的通信条件下的通信不持续的问题,其次通过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解决了在内外部复杂未知扰动和系统不确定项下的无人艇编队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具体为: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21
其中,i∈N,N为正整数,ηi=[xi,yii]T∈R3为输出状态向量,[xi,yi]T表示第i个水面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ψi表示航向角,vi=[ui,vi,ri]∈R3中的ui、vi、ri分别表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横向速度和角速度,J(ψi)∈R3×3为坐标系转换矩阵,Mi∈R3×3为系统内部矩阵,Ci(vi)∈R3×3为Centripetal-Coriolis矩阵,Di(vi)∈R3×3为阻尼矩阵,τi=[τui,0,τri]∈R3为第i个水面无人艇的控制输入,τui为体坐标系中纵向控制输入,τri为转向角控制输入,由于在横向没有控制输入则用0代替,τdi=[τduidvidri]T∈R3为时变扰动且有上界。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S201,基于所述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建立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并推导出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步骤S202,基于有向图论,根据所述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构建无人艇编队的通信拓扑网络;步骤S203,基于所述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和所述编队间通信拓扑网络构建所述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步骤S204,通过舒尔定理证明所述无人船编队控制框架中编队层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01,根据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基于微分同胚变换,随体坐标系下,构建跟随无人艇的位置误差导数模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22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23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24
其中,exi、eyi、eψi分别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随体坐标系下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和航向角误差,ui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vi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横向速度,uir无人艇体坐标系下的纵向速度,vir为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下的横向速度,ψi为航向角,ψir为期望航向角;
步骤S402,构造第一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25
求导,引入虚拟控制量Hi=-uirsin(ψei)+vir cos(ψei),得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31
其中,Vi1为第一Lyapunov函数,ex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x轴上的位置误差,ui,vi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uir第i无人艇体坐标系下的期望纵向速度,vir为第i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下的期望横向速度,ψir为第i无人艇期望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的航向角误差,ey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ui,vi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
步骤S403,利用反步法处理所述步骤S402得到的结果,得到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的制导律。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的制导律为:
uid=-ki1exi+Uir cos(ψir-eψi)
Hid=ki2eyi+vi
其中,uid为ui虚拟控制量的期望值,ex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uir第i无人艇体坐标系下的期望纵向速度,vir为第i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下的期望横向速度,ψir为第i无人艇的期望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航向角误差,Hid为Hi虚拟控制量的期望值,ki1、ki2为控制器参数,且均是正常数,eyi为跟随无人艇在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vi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横向速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步骤S501,引入纵向速度误差uei=ui-uid和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Hei=Hi-Hid结合所述步骤S4,得到速度误差导数;
步骤S502,构造第二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32
设计第一滑模面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33
并求导;
步骤S503,构造第三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34
求导,并结合所述步骤S502得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35
步骤S504,利用反步法处理所述步骤S503得到的结果,得到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的前向速度控制律τui和自适应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1
步骤S505,引入虚拟控制量误差Hei=Hi-Hid,并求导;
步骤S506,定义Ui2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2
引入转向角速度误差rei=ri-rdi
步骤S507,构造第四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4
求导,并结合所述步骤S504-S506得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5
其中,ki1、ki2为控制器参数,且均是正常数,ki3为滑模面的参数,ki4为正常数,exi、eyi分别为第i无人艇在随体坐标轴下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m11为惯性参数,m22为惯性参数,si1为第一滑模面,Hei为虚拟控制量误差,rei为虚拟控制量ri的误差,ψir为期望航向角,uir,vir为无人艇体坐标系啊下的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ψi为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的航向角误差。
步骤S508,构造第五Lyapunov函数Vi5,设计第二滑模面si2,并求导;
步骤S509,构造第六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6
并求导:
步骤S510,利用反步法处理所述步骤S509得到的结果,得到所述动力学控制器的转向角速度控制律τri和自适应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7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的前向速度控制律τui和自适应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8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9
其中,ki3为滑模面的参数,m11为惯性参数,uei为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ex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si1为第一滑模面,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10
为不确定项的估计值,τuswi为趋近律。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学控制器的转向角速度控制律τri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411
自适应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51
其中,m22为惯性参数,m33为惯性参数,ki5为控制器参数,rei为虚拟控制量ri的误差,Hei为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uir,vir为无人艇体坐标系下的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ψei为航向角误差,si2为第二滑模面,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52
为不确定项,τuswi为趋近律。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的大地坐标系和附体坐标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虚拟领导目标轨迹和无人艇编队初始位置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编队的估计器观测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编队和虚拟目标的位置闪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控制输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编队的滑模面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编队的不确定项估计误差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编队的跟踪速度误差图;
图10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编队的跟踪位置误差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无人艇编队的跟踪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中,建立无人船控制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其中,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具体为: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61
其中,i∈N,N为正整数,ηi=[xi,yii]T∈R3为输出状态向量,如图2所示,[xi,yi]T表示第i个水面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ψi表示航向角,vi=[ui,vi,ri]∈R3中的ui、vi、ri分别表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横向速度和角速度,J(ψi)∈R3×3为坐标系转换矩阵,Mi∈R3×3为系统内部矩阵,Ci(vi)∈R3×3为Centripetal-Coriolis矩阵,Di(vi)∈R3×3为阻尼矩阵,τi=[τui,0,τri]∈R3为第i个水面无人艇的控制输入,τui为体坐标系中纵向控制输入,τri为转向角控制输入,由于在横向没有控制输入则用0代替,τdi=[τduidvidri]T∈R3为时变扰动且有上界。
进一步地,J(ψi),Ci(vi),Mi,Di(vi)具体表示为: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62
Mi=diag(m11,m22,m33)Di(vi)=diag(d1i,d2i,d3i)
在步骤S2中,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搭建基于采样通信的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并进行稳定分析。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具体包括:
步骤S201,基于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建立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并推导出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
步骤S202,基于有向图论,根据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构建无人艇编队的通信拓扑网络;
步骤S203,基于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和编队间通信拓扑网络构建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
步骤S204,通过舒尔定理证明无人船编队控制框架中编队层的稳定性。
步骤S201具体为:基于建立的无人船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考虑如下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
其中,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2
表示虚拟领航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向量、速度信息向量、加速度向量,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3
表示虚拟领航艇的航向角。
然后,基于建立的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推导出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4
其中,ηri,vri,ari∈R3分别为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下的参考位置、速度、加速度,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5
与虚拟领航无人艇相对距离,其中,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6
为允许航向偏差角。
进一步地,步骤S202具体为:基于有向图论,构建无人艇编队的通信拓扑网络:
有向图G中的n个节点与虚拟领航者之间存在权重,表示为:
p=[p1,p2,L,pn]∈Rn
其中,pi>0表示当且仅当第i个节点能得到领航者的信息,否则pi=0。并假设虚拟领航者的速度,加速度是有界的。即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7
增补有向图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8
表示含有领航者和n个跟随节点的有向图,记作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9
其中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0
表示增补节点集。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1
表示增补边集,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2
是增补邻接矩阵。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3
的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4
定义辅助变量: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5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716
领航者全局可达的充要条件是图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1
具有有向生成树,其中领航者是根节点。
进一步地,步骤S203具体为:基于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和编队间通信拓扑网络,构建基于采样通信的分布式-估计控制器,即基于采样通信的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2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3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4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5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6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7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8
其中: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9
其中,h为采样时间。
最后,步骤S204通过舒尔定理,证明基于采样通信的编队层的稳定性。
在步骤S3中,基于无人船编队协同控制器,设计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
在步骤S4中,基于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跟踪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
具体地,步骤S401,根据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基于微分同胚变换,随体坐标系下,跟随无人艇的位置误差表达式:
ei=J-1i)(ηiir) (6)
其中,ei=[exi,eyi,eψi]T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810
由于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信息不能直接应用于欠驱动水面无人艇的控制器的设计中,结合公式(1)可知随体坐标系下的期望纵向速度uir,期望横荡速度vir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91
然后,对公式(6)求导,并结合公(7)得到跟随无人艇的位置误差导数模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92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93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94
步骤S402,为了对位置跟踪误差exi,eyi进行分析,构造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95
并求导,同时为了避免引入横向速度vi的动态方程从而导致依赖ui≠0的持续激励条件,引入虚拟速度控制量Hi=-uir sin(ψei)+vir cos(ψei),得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96
其中,Vi1为第一Lyapunov函数,ex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ui,vi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uir,vir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啊下的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ψir为第i无人艇期望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航向角误差,eyi为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
步骤S403,利用反步法,由公式(9)可以得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的制导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097
其中,uid为ui虚拟控制量的期望值,ex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x轴上的位置误差,uir,vir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啊下的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ψir为第i无人艇的期望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航向角误差,Hid为Hi虚拟控制量的期望值,ki1、ki2为控制器参数,且均是正常数,ey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vi为第i水面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横向速度。
在步骤S5中,基于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
具体地,步骤S501,引入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uei=ui-uid,Hei=Hi-Hid结合公式(1)-(9),得到速度误差导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1
其中,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2
为不确定项。
步骤S502,构造第二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3
设计第一滑模面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4
并求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5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6
其中,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7
为不确定项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8
为不确定项误差,ki3为滑模面的参数,且为正常数。
步骤S503,构造第三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9
求导并结合公式(13)得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10
步骤S504,利用反步法,由公式(14)可以得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的前向速度控制律τui和自适应律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11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012
其中,ki3为滑模面的参数,m11为惯性参数,uei为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exi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si1为第一滑模面,
τuswi=-m11(ksi1tanh(si1)+wsi1si1)为趋近律,其中,ksi1,wsi1为趋近律控制参数,且为正常数。
步骤S505,引入虚拟控制量误差Hei=Hi-Hid,并求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1
其中,不确定因素项Ui2=-m11uiri-d2ividvi,缩略项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2
步骤S506,定义Ui2的估计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3
引入转向角速度误差:
rei=ri-rdi(17)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4
其中,ki4为正常数。
步骤S507,构造第四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5
求导,并结合公式(15)-(17),得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6
其中,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7
自适应控制律为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8
ki1、ki2为控制器参数,且均是正常数,ki3为滑模面的参数,ki4为正常数,exi、eyi分别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m11惯性参数,m22为惯性参数,uei为ui的虚拟控制量误差,si1为第一滑模面,Hei为Hi虚拟控制量误差,rei为ri虚拟控制量误差,uir,vir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的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
同时为了镇定eri,eψi,对公式(17)求导,得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9
其中,不确定项Ui3=(m11-m22)uivi-di3ridri
步骤S508,构造第五Lyapunov函数Vi5,设计第二滑模面si2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10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111
并对公式(21)-(22)进行求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1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2
步骤S509,构造第六Lyapunov函数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3
并求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4
步骤S510,利用反步法处理公式(24),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的转向角速度控制律τri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5
自适应律:
利用反步法处理步骤S509得到的结果,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6
其中,ki3为滑模面的参数,m22,m33为惯性参数,rei为无人艇虚拟转向角速度控制量误差,si2为第二滑模面,uir,vir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的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Hei为虚拟控制量Hi误差,ψei为第i无人艇的航向角误差,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7
为不确定项的估计值,趋近律,τrswi=-m33(ksi2tanh(si2)+wsi2si2)为趋近律,且k3m11-1≥0,m22k5-1≥0,此时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8
在步骤S6中,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的稳定性。
具体地,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可以得出Lyapunov函数Vi6全局一致渐进稳定,当时间t→∞时,误差变量xei,yei,uei,Hei,rei均收敛到0。
为了验证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实验,具体如下:
利用已有的船模数据进行仿真实验来验证所设计的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的无人艇编队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编队系统中的参数设置如下:期望轨迹(虚拟领导者)如下所示;跟随艇位置和速度初值如表1所示;相关参数取值如表2所示;
期望轨迹:
x0=t
y0=-6sin(π/75·t)
表1模型初始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29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31
表2各参数取值
Figure GDA0003413130230000132
时变扰动如下:
τdui=3(sin(0.25t)+cos(0.2t+π/4))
τdvi=3(sin(0.25t)+cos(0.2t+π/4))
τdri=3(sin(0.25t)+cos(0.25t+π/4))
仿真结果如图3-11所示。展示了设计的多无人艇编队能够存在时变扰动和模型不定项的情况下,在较短的时间内精确跟踪期望的轨迹,并能够保持期望的编队队形。显然,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可以保证在通信不连续的情况下,仍可以进行计算。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采用多个无人艇进行协作、实现任务的分担,此时无人系统的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鲁棒性、通信能力、机动性、灵活性,同时也降低对单个机器人的性能要求,多无人艇的协同合作也可以有效地克服单个无人艇运载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任务完成的可靠性,且具有更高的容错性、鲁棒性、适应性,即利用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的无人艇编队控制策略来处理存在实际中编队之间的通信不足和内外部复杂未知扰动和系统不确定项下的无人艇编队问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一种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无人艇控制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
步骤S2,基于所述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搭建基于采样通信的无人艇编队协同控制器,并进行稳定分析,具体包括:
步骤S201,基于所述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建立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并推导出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
步骤S202,基于有向图论,根据所述虚拟领航无人艇的轨迹构建无人艇编队的通信拓扑网络;
步骤S203,基于所述跟随艇的参考运动信息和所述编队间通信拓扑网络构建所述无人艇编队协同控制器;
步骤S204,通过舒尔定理证明所述无人艇编队控制框架中编队层的稳定性;
步骤S3,基于所述无人艇编队协同控制器,设计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
步骤S4,基于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编队跟踪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具体包括:
步骤S401,根据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基于微分同胚变换,随体坐标系下,构建跟随无人艇的位置误差导数模型: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11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12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13
其中,exi、eyi、eψi分别为第i无人艇在随体坐标系下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和航向角误差,ui为第i无人艇在随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vi为第i无人艇在随体坐标系中的横向速度,uir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期望前向速度,vir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的期望横向速度,ψi为第i无人艇的航向角,ψir为第i无人艇期望航向角;
步骤S402,构造第一Lyapunov函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14
求导,引入虚拟控制量Hi=-uirsin(ψei)+vircos(ψei),得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15
其中,Vi1为第一Lyapunov函数,exi为跟随无人艇在x轴上的位置误差,ui,vi分别为第i无人艇在随体坐标系中的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ψir为第i无人艇期望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航向角误差,ey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vi为第i无人艇在体坐标系中的横向速度;
步骤S403,利用反步法处理所述步骤S402得到的结果,得到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的制导律;
步骤S5,基于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设计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
步骤S6,根据Lyapunov稳定性定理分析所述自适应反步控制底层的稳定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具体为: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21
其中,i∈N,N为正整数,ηi=[xi,yii]T∈R3为输出状态向量,[xi,yi]T表示第i个无人艇在大地坐标系中的位置,ψi表示航向角,J(ψi)∈R3×3为坐标系转换矩阵,Mi∈R3×3为系统内部矩阵,Ci(vi)∈R3×3为Centripetal-Coriolis矩阵,Di(vi)∈R3×3为阻尼矩阵,τi=[τui,0,τri]∈R3为第i个无人艇的控制输入,τui为体坐标系中纵向控制输入,τri为转向角控制输入,由于在横向没有控制输入则用0代替,τdi=[τduidvidri]T∈R3为时变扰动且有上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的制导律为:
uid=-ki1exi+Uircos(ψir-eψi)
Hid=ki2eyi+vi
其中,uid为ui虚拟控制量的期望值,ex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x轴上的位置误差,ui为无人艇体随坐标系下的纵向速度,ψir为第i无人艇期望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的航向角误差,Hid为虚拟控制量Hi的期望值,ki1、ki2为控制器参数,且均是正常数,eyi为跟随无人艇在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vi为第i无人艇在随体坐标系中的横向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步骤S501,引入纵向速度误差uei=ui-uid和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Hei=Hi-Hid结合所述步骤S4,得到速度误差导数;
步骤S502,构造第二Lyapunov函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1
设计第一滑模面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2
并求导;
步骤S503,构造第三Lyapunov函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3
求导,并结合所述步骤S502得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4
步骤S504,利用反步法处理所述步骤S503得到的结果,得到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的前向速度控制律τui和自适应律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5
步骤S505,引入虚拟控制量误差Hei=Hi-Hid,并求导;
步骤S506,定义Ui2的估计值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6
引入转向角速度误差rei=ri-rdi
步骤S507,构造第四Lyapunov函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7
求导,并结合所述步骤S504-S506得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8
其中,ki1、ki2为控制器参数,且均是正常数,ki3为滑模面的参数,ki4为正常数,exi、eyi分别为第i无人艇在随体坐标系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y轴上的横向位置误差,m11为惯性参数,m22为惯性参数,si1为第一滑模面,Hei为虚拟控制量误差,rei为虚拟控制量ri的误差,ψir为期望航向角,uir,vir为无人艇体坐标系下的期望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ψi为航向角,eψi为第i无人艇的航向角误差;
步骤S508,构造第五Lyapunov函数Vi5,设计第二滑模面si2,并求导;
步骤S509,构造第六Lyapunov函数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9
并求导:
步骤S510,利用反步法处理所述步骤S509得到的结果,得到所述动力学控制器的转向角速度控制律τri和自适应律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队控制子系统的动力学控制器的前向速度控制律τui和自适应律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311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41
其中,ki3为滑模面的参数,m11为惯性参数,uei为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exi为第i无人艇随体坐标系x轴上的前向位置误差,si1为第一滑模面,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42
为不确定项的估计值,τuswi为趋近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学控制器的转向角速度控制律τri和自适应律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43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44
其中,m22为惯性参数,m33为惯性参数,ki5为控制器参数,rei为虚拟控制量ri的误差,Hei为无人艇虚拟速度控制量误差,uir,vir为无人艇随体坐标系下的期望纵向速度和期望横向速度,ψei为航向角误差,si2为第二滑模面,
Figure FDA0004190934600000045
为不确定项,τuswi为趋近律。
CN202111050090.1A 2021-09-08 2021-09-08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0477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0090.1A CN114047744B (zh) 2021-09-08 2021-09-08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0090.1A CN114047744B (zh) 2021-09-08 2021-09-08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744A CN114047744A (zh) 2022-02-15
CN114047744B true CN114047744B (zh) 2023-06-13

Family

ID=80204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0090.1A Active CN114047744B (zh) 2021-09-08 2021-09-08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774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9657B (zh) * 2022-03-29 2024-08-23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随体坐标系的无模型全分布式无人艇协同时变队形控制方法
CN115032987B (zh) * 2022-05-13 2024-08-16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协同向量场的多无人艇同步路径跟踪系统
CN115933631B (zh) * 2022-09-14 2023-08-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应用于欠驱动无人艇的编队控制器构建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0582A (zh) * 2020-09-10 2020-12-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智能体编队形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50332A1 (en) * 2017-02-17 2018-08-23 Verity Studios Ag A system having a plurality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8390606B (zh) * 2018-03-28 2020-08-11 淮阴工学院 一种基于动态面的永磁同步电机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
CN110716566B (zh) * 2019-10-15 2022-07-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欠驱动无人艇的有限时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10879599B (zh) * 2019-12-12 2022-05-31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的固定时间编队控制方法
CN111136633B (zh) * 2020-01-13 2021-04-09 燕山大学 针对时变时延下柔性主-从机器人系统的全状态控制方法
CN112130566B (zh) * 2020-09-18 2022-03-25 上海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逻辑和滑模控制策略的无人艇、无人机混合编队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12904723B (zh) * 2021-01-19 2022-07-2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非匹配干扰下的空地固定时间协同容错编队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0582A (zh) * 2020-09-10 2020-12-2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智能体编队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744A (zh)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7744B (zh) 基于采样通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多无人艇编队控制方法
Li et al. A novel cooperative design for USV–UAV systems: 3-D mapping guidance and adaptive fuzzy control
CN107168312B (zh) 一种补偿uuv运动学和动力学干扰的空间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Wu Coordinated path planning for an unmanned aerial-aquatic vehicle (UAAV) and an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in an underwater target strike mission
CN108829099A (zh) 一种基于受限反步法控制的欠驱动无人船轨迹跟踪方法
CN105807789B (zh) 基于t-s模糊观测器补偿的uuv控制方法
CN114047773B (zh) 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水下集矿机器人反步滑模自适应姿态控制方法
CN109857124A (zh) 基于速度与航向双重制导的无人船精确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1857165B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的轨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8663939A (zh) 考虑通讯丢包的uuv集群水平面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08663938A (zh) 一种考虑通讯拓扑变换的uuv集群协调控制方法
CN114115262B (zh) 基于方位角信息的多auv执行器饱和协同编队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3268064A (zh) 一种考虑通信时延的多移动机器人协同编队控制方法
CN117389312B (zh) 一种基于模型的水下航行器抗横滚三维跟踪控制方法
Abreu et al. Formation control in the scope of the MORPH project. Part I: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CN115480580A (zh) 一种基于nmpc的水下机器人路径跟踪与避障的控制方法
CN108829126A (zh) 一种考虑通讯延时的auv集群协调控制方法
CN113110593B (zh) 基于虚拟结构和估计信息传输的飞行编队协同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12578814B (zh) 一种用于多自主水下航行器编队直线航迹跟踪控制方法
CN109240317A (zh) 考虑螺旋桨故障的海底地震检波飞行节点有限时间构型包含控制方法
CN116954258A (zh) 未知扰动下多四旋翼无人机编队的分层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7369252A (zh) 一种水面无人船-水下无人艇异构协同轨迹跟踪方法
CN109693774B (zh) 一种水下航行器轨迹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9240081B (zh) 考虑误差约束的海底地震检波飞行节点有限时间构型包含容错控制方法
Juan et al.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multi-AUVs formation based on virtual lea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