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0440A -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0440A
CN114040440A CN202111322729.7A CN202111322729A CN114040440A CN 114040440 A CN114040440 A CN 114040440A CN 202111322729 A CN202111322729 A CN 202111322729A CN 114040440 A CN114040440 A CN 114040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tted
time
sent
tim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272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0440B (zh
Inventor
薛跃明
黄喆
张鸣之
喻孟良
蔡罕龙
陈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i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ri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ri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ri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272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04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0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0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0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0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0Negotiating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属于通讯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实时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种类,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和时延;根据所述时延和所述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传输所需的单位带宽,获取所述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根据所述种类、所述时延、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按照所述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本申请具有高时效传输数据的效果。

Description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地质环境复杂和人口稀少等原因,导致有线通信难以大范围铺设,因此,通常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进行通讯。
对于一些待传输的数据,需要保证数据在预设时延内传输成功,但是无线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丢失的情况,其中,预设时延是指数据从基站传送至接收端所需的时间。传统的做法为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校验,判断接收的数据是否不完整,若是,则给基站进行反馈,基站在接收反馈之后,重新发送数据,直至接收端不再进行反馈为止。
尤其是对于无人机的指令数据等时效性要求十分高的数据,接收端给基站进行反馈和基站重新发送数据都会延长数据的实际时延,影响数据的传输效率,降低数据传输的时效性。
发明内容
为了高时效传输数据,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传输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种类,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和时延;
根据所述时延和所述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传输所需的单位带宽,获取所述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
根据所述种类、所述时延、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
按照所述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多次发送时,只要有至少一个待发送数据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不产生数据损失,就算传输成功,从而提高待发送数据传输成功的几率;而且对于需要多次发送的待发送数据,接收端无需反馈,从而节省接收端给基站进行反馈的时间,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无线传输效率,保证高时效传输数据。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时延和所述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时延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时延大于预设阈值的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
若否,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有线传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时延不大于预设阈值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有线传输即可,既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减少数据丢失的情况,又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时效性。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种类、所述时延、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种类和时延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的优先级;
分别获取属于同一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在所有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数量占比;
根据所述优先级和所述数量占比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允许丢包率范围;
根据所述时延、所述单位时间和所述允许丢包率范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
根据所述次数范围、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计算得到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时延、所述单位时间和所述允许丢包率范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历史发送次数和历史丢包率,根据所述历史发送次数和所述历史丢包率拟合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关系曲线和所述允许丢包率范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初始次数范围;
根据所述初始次数范围、所述时延和所述单位时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历史发送次数和历史丢包率能够确定出高准确度的关系曲线,以关系曲线为基础,从而能够获取高准确度的次数范围,为后期确定发送次数定下良好基础。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次数范围、所述时延和所述单位时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包括:
判断所述时延是否不大于所述单位时间;
若是,则所述次数范围等于所述初始次数范围;
若否,则根据所述时延与所述单位时间之间的比值确定所述次数范围。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次数范围、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计算得到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包括:
根据所述次数范围、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计算得到关于所述发送次数的解;
判断计算得到的解的个数是否大于1;
若是,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最优的一组解,并将最优的一组解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
优选的,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最优的发送次数,包括:
将最高优先级定义为当前优先级;
在属于当前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中,选择数值最大的发送次数所属的解;
判断选择的解的个数是否大于1;
若否,则将选择的解作为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
若是,则将当前优先级的优先级减一;判断当前优先级是否存在;
若是,则返回所述在属于当前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中,选择数值最大的发送次数所属的解的步骤;
若否,则返回所述将当前优先级的优先级减一的步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先级越高,要求的丢包率越低,相应的,发送次数越多越好,因此,根据优先级的高低,确定最优解,将最优解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使得保证接收端接收待发送数据完整的前提下,也能够保障待发送数据的传输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传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种类,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和时延;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延和所述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传输所需的单位带宽,获取所述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种类、所述时延、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以及,
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无线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5的子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关系曲线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由于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地质环境复杂且通信信号较差的偏远地区,地灾防治部门为了获取重点监控地区防治预防信息、预警预报所需的区域性地质环境信息和监控重点地质参数演变信息等,需要出动无人机做大范围巡航探查。此时为满足对无人机的远程操控、交互指令以及实时采集的音视频图传信息和雷达扫描数字信息等一系列的交互式传输需求,都必须通过一套无线传输的高速数据链完成数据从空中到地面的连接,而高速数据链的工作受传输速率(一般大于8Mbps)、机载设备能力和飞行环境等限制因素的影响,其有效的无线传输距离被限制在几十公里的范围内,从而限制了对无人机的超远距离操控和对无人机采集信息的超远距离获取。
为实现对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还需要克服数据在远程无线传输中产生丢失的问题。在无线传输中,数据被分片处理,形成多个数据包进行传输,接收端在接收到数据包之后,对数据包进行校验,并计算丢包率,其中,丢包率是指所丢失的数据包数量占分片处理后形成的数据包数量的比率。在基于TCP/IP网络的测试中,与无损条件相比,丢包率越高,网络吞吐率越小,引起网络拥塞的概率越大。另一方面,为保证数据的传输的时效性,还需要尽可能减小数据传输所需的时延。
接下来,本实施例以无人机、基站与接收端之间的无线传输为例进行解释说明,但是这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的主要流程描述如下(步骤S101~S105):
步骤S101:实时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种类,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和时延。
本实施例中,无人机将各种待传输数据通过近程无线高速数据链路发送至基站,基站实时接收无人机发送的待传输数据,并识别待传输数据的种类,根据待传输数据的种类,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其中,待传输时间为待传输数据需要向接收端进行发送的时间。例如,待传输数据包括飞行数据、天气数据和地质数据,飞行数据、天气数据和地质数据又分别包含多个种类的待传输数据,其中,飞行数据包括指令数据和飞行状态数据。对于涉及无人机飞行状态的飞行数据,需要每间隔10s发送一次,对于涉及天气情况的天气数据,需要每间隔24h发送一次,对于涉及地质灾害的地质数据,需要每间隔48h发送一次。
根据发送间隔时间计算得到每种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例如,上一次获取的某一种飞行数据的待传输时间为2021年10月21号13点20分10秒,则对于新获取的该种类的飞行数据,其待传输时间为2021年10月21号13点20分20秒。
时延指的是待发送数据从基站到接收端所允许的最长传输时间,本实施例获取时延的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步骤S102:根据时延和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其中,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本实施例中,判断时延是否大于预设阈值(本实施例中,预设阈值设置为500ms。);若否,则将待传输数据进行有线传输,意思就是基站直接有线传输至接收端,此处接收端为用户端;若是,则将接收的待传输数据进行排序加密等操作,使之成为符合无线数据链路传输要求的数据,其中,无线数据链路为远程无线高速数据链路,基站通过该远程无线高速数据链路将待传输数据无线传输至接收端,此处接收端为卫星,接下来根据时延大于预设阈值的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
其中,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例如,本实施例中单位时间设定为1s,某一飞行数据、某一天气数据和某一地质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均为2021年10月21号13点20分20秒,则将这三种数据定义为待发送数据。
步骤S103:获取待发送数据传输所需的单位带宽,获取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
其中,单位带宽指的是待发送数据被传输一次所需的带宽。本实施例获取单位带宽的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赘述。
步骤S104:根据种类、时延、单位带宽和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步骤S104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S1041~S1045):
步骤S1041:根据待发送数据的种类和时延确定待发送数据的优先级。
若时延大于500ms,则为了保障待发送数据能够在对应的时延内传输成功,需要将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多发送几次,以降低丢包率,减小数据丢失的损失,增大传输的成功率。
为确定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首先对待发送数据划分优先级。具体的,假设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共三个优先级,将时延大于第一预设值的飞行数据和时延大于第二预设值的天气数据划分为一级,将时延不大于第一预设值的飞行数据和时延大于第三预设值的地质数据划分为二级,将时延不大于第二预设值的天气数据和时延不大于第三预设值的地质数据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的优先级大于二级的优先级,二级的优先级大于三级的优先级。
步骤S1042:分别获取属于同一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在所有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数量占比。
例如,优先级为一级的待发送数据共有2种,优先级为二级的待发送数据共有3种,优先级为三级的待发送数据共有5种,则属于一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于所有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数量占比为20%,属于二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于所有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数量占比为30%,属于三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于所有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数量占比为50%。
步骤S1043:根据优先级和数量占比确定待发送数据的允许丢包率范围。
对于优先级、数量占比和允许丢包率范围之间的关系,详见下述表格:
Figure BDA0003345878260000091
其中,待发送数据的优先级越高,其要求的丢包率越低,数量占比越高,其要求的丢包率也越低。
可选的,还可以根据优先级和单位带宽占比确定待发送数据的允许丢包率范围,该方法与上述根据优先级和数量占比确定待发送数据的允许丢包率范围的方法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其中,单位带宽占比指的是属于同一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单位带宽的和与所有的待发送数据的单位带宽的和的比率。
步骤S1044:根据时延、单位时间和允许丢包率范围确定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
本实施例中,在基于TCP/IP网络的测试中,对发送次数和丢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多次验证,获取在测过程中的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历史发送次数和历史丢包率,并根据历史发送次数和历史丢包率分别拟合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关系曲线,详细请参照图3展示的关系曲线图,其横坐标表示丢包率,纵坐标表示发送次数。值得注意的是,图3示出的仅为其中一种待发送数据的关系曲线。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当发送次数过多时,也会延长待发送数据的实际时延,影响传输的时效性,因此,在图3中,如果丢包率超过90%,则发送次数保持为43.5,以免当发送次数过多。
将允许丢包率范围的边界值分别代入至对应的关系曲线的横坐标,获取初始次数范围的边界值,进而获取到初始次数范围。例如,将允许丢包率范围定义为[A,B],初始次数范围定义为[a,b],将A代入至对应的关系曲线的横坐标中,即可获取a的具体值,将B代入至对应的关系曲线的横坐标中,即可获取b的具体值。
判断时延是否不大在单位时间;若是,则判定次数范围等于初始次数范围;若否,则根据时延与单位时间之间的比值确定次数范围,具体的,将时延定义为H,单位时间定义为H’,次数范围定义为[c,d],其中,c=H’/H*a,d==H’/H*b。
步骤S1045:根据次数范围、单位带宽和总带宽计算得到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
本实施例中,将在单位时间内发送的待发送数据均视为占据总带宽进行发送,对于相同的待发送数据,每发送一次,就需要占据对应的一单位带宽完成无线传输。
例如,于同一单位时间内传输的待发送数据共有三种,其中一种待发送数据属于一级优先级,还有一种待发送数据属于二级优先级,最后一种待发送数据属于三级优先级。将属于一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单位带宽定义为O,属于二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单位带宽定义为P,属于三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单位带宽定义为Q;将为一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定义为X,为二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定义为Y,为三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定义为Z;将属于一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次数范围定义为[c1,d1],将属于二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次数范围定义为[c2,d2],将属于三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的次数范围定义为[c3,d3];将总带宽定义为W。
发送次数、单位带宽和总带宽之间的关系式为:
X*O+Y*P+Z*Q=W;
其中,O、P、Q和W已知,X∈[c1,d1],Y∈[c2,d2],Z∈[c3,d3]。根据次数范围和发送次数、单位带宽和总带宽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关于X、Y和Z的解。
同理,于同一单位时间内传输的待发送数据共有I种,每一种待发送数据均属于一种不同的优先级,则发送次数、单位带宽和总带宽之间的关系式为:
RI*MI+RI-1*MI-1+RI-2*MI-2+RI-3*MI-3+……+R2*M2+R1*M1=W;
其中,RI、RI-1、RI-2、RI-3……R2和R1指的是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MI、MI-1、MI-2、MI-3……M2和M1指的是待发送数据的单位带宽。
判断计算得到的解的个数是否大于1;若否,则说明解的个数只有1个,将计算得到的解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
若是,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最优的一组解,并将最优的一组解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具体的,将最高优先级定义为当前优先级,即将一级优先级定义为当前优先级;在属于当前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中,选择数值最大的发送次数所属的解;判断选择的解的个数是否大于1;若否,则将选择的解作为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若是,则将当前优先级的优先级减一,接下来,判断当前优先级是否存在;若是,则返回在属于当前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中,选择数值最大的发送次数所属的解的步骤;若否,则返回将当前优先级的优先级减一的步骤。
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选择的解中的发送次数转化为正数。例如,对于上述公式X*O+Y*P+Z*Q=W,选择的解为X等于2.1,Y等于3.0,Z等于3.7,则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X、Y和Z转化为正数,即X等于2,Y等于3,Z等于4。
可选的,当属于一级优先级、二级优先级或三级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有多个时,确定出的发送次数可能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为此,将一级优先级、二级优先级和三级优先级继续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优先级,并根据待发送数据的种类和时延重新确定待发送数据的优先级。将待发送数据中的最高优先级定义为当前优先级,然后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从而减少确定出的发送次数可能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对于时延大于500ms的待发送数据,接收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待发送数据之后,接收端对接收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校验,判断接收的待发送数据是否完整;若是,则将在对应的时延内接收到的重复的待发送数据丢弃;若否,则返回判断接收的待发送数据是否完整的步骤。另外,传统的在接收端判断出接收的数据不完整之后则给基站进行反馈的方法中,接收端给基站进行反馈的时间较长,远远大于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到完整的待发送数据的时间,对于时延大于500ms的待发送数据,接收端不会给基站进行反馈,从而不仅节省接收端给基站进行反馈的时间,还能够有效提高待发送数据被接收端完整获取的几率。
步骤S105:按照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例如,时延为2s的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本实施例中指1s内)的发送次数为20次,则该待发送数据在2s内需要发送40次,每间隔一定时间N就对待发送数据发送一次,其中,N=2s/40。
为了更好地实施以上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传输装置,该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计算机设备中,例如终端或服务器等设备中,该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等设备。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传输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实时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待传输数据的种类,获取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和时延;
第二获取模块202,用于根据时延和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其中,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203,用于获取待发送数据传输所需的单位带宽,获取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
确定模块204,用于根据种类、时延、单位带宽和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以及,
无线传输模块205,用于按照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种变化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无线传输装置,通过前述对无线传输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的无线传输装置的实施方法,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为了更好地执行上述方法的程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5所示,计算机设备300包括存储器301和处理器302。
计算机设备300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计算机等设备。
其中,存储器301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30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获取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和按照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等)以及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传输方法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无线传输方法中涉及到的数据等。
处理器30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302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1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01内的数据,执行本申请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处理器302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302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无线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实时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种类,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和时延;
根据所述时延和所述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传输所需的单位带宽,获取所述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
根据所述种类、所述时延、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
按照所述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延和所述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包括:
判断所述时延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是,则根据所述时延大于预设阈值的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
若否,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有线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种类、所述时延、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包括:
根据所述待发送数据的种类和时延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的优先级;
分别获取属于同一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在所有的待发送数据中的数量占比;
根据所述优先级和所述数量占比确定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允许丢包率范围;
根据所述时延、所述单位时间和所述允许丢包率范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
根据所述次数范围、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计算得到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时延、所述单位时间和所述允许丢包率范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包括:
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的历史发送次数和历史丢包率,根据所述历史发送次数和所述历史丢包率拟合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关系曲线和所述允许丢包率范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初始次数范围;
根据所述初始次数范围、所述时延和所述单位时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次数范围、所述时延和所述单位时间确定所述发送次数的次数范围,包括:
判断所述时延是否不大于所述单位时间;
若是,则所述次数范围等于所述初始次数范围;
若否,则根据所述时延与所述单位时间之间的比值确定所述次数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次数范围、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计算得到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包括:
根据所述次数范围、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计算得到关于所述发送次数的解;
判断计算得到的解的个数是否大于1;
若是,则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最优的一组解,并将最优的一组解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规则确定最优的发送次数,包括:
将最高优先级定义为当前优先级;
在属于当前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中,选择数值最大的发送次数所属的解;
判断选择的解的个数是否大于1;
若否,则将选择的解作为作为每个待发送数据的发送次数;
若是,则将当前优先级的优先级减一;判断当前优先级是否存在;
若是,则返回所述在属于当前优先级的待发送数据中,选择数值最大的发送次数所属的解的步骤;
若否,则返回所述将当前优先级的优先级减一的步骤。
8.一种无线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待传输数据,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种类,获取所述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时间和时延;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延和所述待传输时间获取待发送数据;其中,所述待发送数据为需要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通过无线数据链路进行无线传输的待传输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发送数据传输所需的单位带宽,获取所述无线数据链路的总带宽;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种类、所述时延、所述单位带宽和所述总带宽确定每个待发送数据在单位时间内的发送次数;以及,
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发送次数对相应的待发送数据进行无线传输。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111322729.7A 2021-11-09 2021-11-09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404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2729.7A CN114040440B (zh) 2021-11-09 2021-11-09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2729.7A CN114040440B (zh) 2021-11-09 2021-11-09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0440A true CN114040440A (zh) 2022-02-11
CN114040440B CN114040440B (zh) 2022-06-28

Family

ID=80137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2729.7A Active CN114040440B (zh) 2021-11-09 2021-11-09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044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700A (zh) * 2022-04-29 2022-09-09 北京龙腾佳讯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复杂网络数据包传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294340A (zh) * 2023-09-20 2023-12-26 北京泰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2180A (zh) * 2016-08-05 2016-11-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8476097A (zh) * 2016-09-18 2018-08-3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10351684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11371527A (zh) * 2018-12-25 2020-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525995A (zh) * 2019-02-03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135349A (zh) * 2019-06-24 2020-12-2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67527A (zh) * 2021-01-15 2021-04-16 北京云上曲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客户端数据采集准确性的方法及客户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2180A (zh) * 2016-08-05 2016-11-0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的方法及基站
CN108476097A (zh) * 2016-09-18 2018-08-3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10351684A (zh) * 2018-04-04 2019-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其装置和系统
CN111371527A (zh) * 2018-12-25 2020-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1525995A (zh) * 2019-02-03 202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135349A (zh) * 2019-06-24 2020-12-2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设备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67527A (zh) * 2021-01-15 2021-04-16 北京云上曲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保客户端数据采集准确性的方法及客户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7700A (zh) * 2022-04-29 2022-09-09 北京龙腾佳讯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复杂网络数据包传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037700B (zh) * 2022-04-29 2023-04-21 北京龙腾佳讯科技股份公司 一种复杂网络数据包传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294340A (zh) * 2023-09-20 2023-12-26 北京泰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7294340B (zh) * 2023-09-20 2024-04-02 北京泰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0440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40440B (zh)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087189B (zh) 一种无人机基站部署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380835B (zh) 用于动态可配置空中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US1047710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virtual reality (VR) content
CN10892383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飞行器和控制设备
KR101874361B1 (ko) 선박 위성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3316091B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集群的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230254839A1 (en) Coordinating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WO20111560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CN114567936A (zh) 一种基站网络切片下业务分类方法、终端与流程
CN110971533B (zh) 用于数据通信的方法、服务器装置、客户端装置和介质
US20240098617A1 (en) Path Optimization In A Mesh Network
WO2014101047A1 (zh) 一种网络丢包类型识别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5297178B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WO2024098814A1 (zh) 一种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5914682A (zh) 视频码率调整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7202371A (zh) 一种LoRa多节点大数据传输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7119529A (zh) 一种网络切片业务服务优先级的配置方法
CN116827466A (zh) 一种无人机通信延迟预测模型、预测方法和预测系统
CN116847303A (zh) 一种基于5g技术的电力数据传输和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83454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6107746A (zh) 调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41037A (zh) 基于优先权传输资料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4629850A (zh) 网络流量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943973A (zh) 数据流分类方法及装置、模型训练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