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94340B -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94340B
CN117294340B CN202311215736.6A CN202311215736A CN117294340B CN 117294340 B CN117294340 B CN 117294340B CN 202311215736 A CN202311215736 A CN 202311215736A CN 117294340 B CN117294340 B CN 117294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data
determining
channel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2157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94340A (zh
Inventor
薛跃明
黄喆
张鸣之
喻孟良
马娟
蔡罕龙
陈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Beijing Tri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Beijing Tri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Beijing Tri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Priority to CN2023112157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94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94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4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94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94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02Airborne stations
    • H04B7/18506Communications with or from aircraft, i.e. aeronautical mobil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待传输数据;识别待传输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并确定目标数据特征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获取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并确定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根据航拍区域图像确定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并以此确定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和发送端区域对应的目标环境权重;根据目标环境权重确定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根据传输功率限值和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本申请能够降低采用卫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在当今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越来越快捷和便利,常见的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其中,有线通信是指利用传输介质,如同轴电缆、双绞线等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物理连接,通过有线方式进行信息传输,而无线通信是指通过基站发送电磁波或其他无线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与有线通信相对,无线通信不需要物理连接,但是,采用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过程中可能会受地形的影响,难以搭建通信双方之间的物理连接,或难以搭建无线信号基站,因此现仍存在一些没有被信号覆盖的偏僻区域。
相关技术中,为了实现信号全覆盖大多利用卫星进行通信,卫星通信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通信提供服务,并且由于卫星在高空运行,通信过程中不会被建筑物、山川、森林等地形阻断或干扰,因此具备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但是采用卫星传输过程中需要发送端设备与卫星建立传输信道,通过传输信道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卫星,再由卫星转发至对应的接收端,以便于通信双方进行通信,在利用传输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信道的发射频率常会伴随较大的辐射,发射频率越高对应的辐射越大,因此可能会影响发送端设备周围环境的生态以及居住环境。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采用卫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
识别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和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所述目标数据特征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识;
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所述备选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不低于所述目标传输功率;
获取实际天气影响特征,根据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和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
获取发送端区域的航拍区域图像,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态特征信息和所述居住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目标环境权重;
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和环境权重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
根据所述传输功率限值和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所述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的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因此在传输数据之前,先通过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传输标准,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筛选出符合传输标准的备用传输信道,采用备用传输信道能够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卫星,但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周围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同,并且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天气影响特征还会使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衰减,因此,从备用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时,先根据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一次筛选,将一些实际传输过程中可能无法对数据进行传输的备用传输信道剔除,以便于保证数据能够正常传输,再采用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作为筛选条件,将对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备用传输信道进行剔除,以便于降低采用卫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航拍区域图像对应的航拍路线;
根据所述航拍路线将所述航拍区域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
识别所述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并根据所述区域颜色和所述边界特征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所述区域类型包括生态区域和居住区域;
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所述区域面积确定所述生态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目标区域等级,根据预设区域等级和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等级对应的人口数量,将所述区域面积和所述人口数量确定为所述居住特征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航拍器在固定位置拍摄的图像内容有限,对航拍图像进行特征识别时,可能会因为图像大小有限,而导致航拍图像中的特征无法清晰识别,因此为了更全面的对发送端设备所处区域进行特征识别,可将航拍图像按照航拍路线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由于不同的区域类型在图像中的显示颜色不同,因此在确定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时,根据拼接图像中的颜色进行区域类型划分便于提升区域划分时的准确性,另外在确定拼接图像中的不同区域类型在拼接图像中的数量时不是根据人为经验指认,而是通过识别图像中的边界特征进行确定,便于提升确定区域数量时的准确性,即便于提升确定特征信息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历史数据传输信息,判断所述发送端区域是否存在周期数据,所述周期数据为发送时刻固定的数据;
若存在,则根据所述历史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周期发送时刻;
根据所述所需传输功率和所述周期发送时刻,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并基于所述周期发送时刻确定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
根据所述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判断所述周期数据是否存在传输异常;
当所述周期数据存在传输异常时,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预测传输时长,并获取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记录信息,判断所述备用唤醒信道是否可延长唤醒时间段,若能延长,则确定可延长时间段;
当所述可延长时间段和所述唤醒时间段不高于所述预测传输时长时,根据所述预测传输时长和所述唤醒时间段,确定传输时长差值;
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差值、所述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所述唤醒结束时刻为所述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周期数据为传输时刻固定的数据,因此可通过定时唤醒传输信道的方式传输周期数据,即控制传输信道在不需要传输数据时切换为休眠状态,从而便于降低传输功耗,进而便于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当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量增多,或备用唤醒传输信道的传输速率降低,均会导致周期数据无法在唤醒时间段内传输完毕,此时可通过判断备用唤醒传输信道是否在唤醒时间段结束后是否处于忙碌状态,以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延长唤醒时间段的方式将周期数据传输完毕,通过判断是否可延长唤醒时间段便于降低数据重叠传输的概率,若备用唤醒传输信道无法延长,则通过传输时长差值及时从其余传输信道中确定出关联唤醒信道,以完成周期数据的传输,通过预测传输时长和唤醒结束时刻共同确定关联唤醒信道,以便于在备用传输信道结束传输时,能够及时切换至关联唤醒信道继续传输周期数据,从而便于提升周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差值、所述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确定所述周期数据在所述唤醒时间段内的传输量;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传输量,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数据分割位;
根据预设预留数据量和所述数据分割位,划分所述周期数据,得到分割周期数据;
将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确定为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传输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周围数据需要通过关联唤醒信道进行传输时,可通过提前确定好周期数据的分割位,以便于在唤醒结束时刻直接将未传输的周期数据进行传输,便于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等待时长,从而便于提升数据传输速率,通过对周期数据进行切割后再继续传输,而不是将完整的周期数据进行再次传输,便于降低数据冗余量,并且通过预留数据量和数据分割位对周期数据进行分割,以将分割后的数据与已传输数据进行关联,便于后续对分割周期数据进行拼接。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确定为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传输信道之后,还包括:
识别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和数据标识与数据处理时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测处理时长;
基于所述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以及所述预测处理时长,确定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返回时刻;
基于所述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的数据类型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间不同,因此在计算待传输信息的返回时刻时,除了根据发送过程中所需总时长预测返回时刻之外,还基于不同数据标识对应的处理时长确定待传输数据的返回数据对应的返回时刻,便于提升确定返回时刻时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包括以下任一项:
当到达所述返回时刻时,唤醒数据接收信道;或,
当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唤醒所述数据接收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返回时刻精准唤醒数据接收信道,便于减少接收返回数据时的等待时长,便于提高数据通信速率,在数据返回速率增大,数据返回时刻缩短时,也可通过自动生成唤醒指令的方式,唤醒数据接收信道,而不需等待至返回时刻才能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唤醒方式。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目标备选传输信道,则获取增益天线的角度和当前传输功率,所述目标备选传输信道为不低于所述目标传输功率的备选传输信道;
基于所述增益天线的角度、所述当前传输功率以及所述发送端区域,生成天线调整指令,所述天线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角度和待调整高度;
按照所述天线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增益天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存在备用传输信道,或经过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筛选后不存在目标传输信道时,通过添设增益天线的方式,将待传输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射和接收,从而便于提高待传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强度和准确度。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获取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
确定传输功率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和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所述目标数据特征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识;
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模块,用于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所述备选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不低于所述目标传输功率;
确定功率影响值模块,用于获取实际天气影响特征,根据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和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
确定目标环境权重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端区域的航拍区域图像,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态特征信息和所述居住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目标环境权重;
确定传输功率表限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和环境权重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
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功率限值和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所述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不同的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因此在传输数据之前,先通过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传输标准,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筛选出符合传输标准的备用传输信道,采用备用传输信道能够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卫星,但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周围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同,并且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天气影响特征还会使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衰减,因此,从备用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时,先根据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一次筛选,将一些实际传输过程中可能无法对数据进行传输的备用传输信道剔除,以便于保证数据能够正常传输,再采用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作为筛选条件,将对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备用传输信道进行剔除,以便于降低采用卫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目标环境权重模块在根据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时,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航拍区域图像对应的航拍路线;
根据所述航拍路线将所述航拍区域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
识别所述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并根据所述区域颜色和所述边界特征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所述区域类型包括生态区域和居住区域;
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所述区域面积确定所述生态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目标区域等级,根据预设区域等级和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等级对应的人口数量,将所述区域面积和所述人口数量确定为所述居住特征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周期数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历史数据传输信息,判断所述发送端区域是否存在周期数据,所述周期数据为发送时刻固定的数据;
确定信息模块,用于若存在,则根据所述历史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周期发送时刻;
唤醒信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所需传输功率和所述周期发送时刻,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并基于所述周期发送时刻确定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
判断异常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判断所述周期数据是否存在传输异常;
确定延长时间段模块,用于当所述周期数据存在传输异常时,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预测传输时长,并获取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记录信息,判断所述备用唤醒信道是否可延长唤醒时间段,若能延长,则确定可延长时间段;
确定时长差值模块,用于当所述可延长时间段和所述唤醒时间段不高于所述预测传输时长时,根据所述预测传输时长和所述唤醒时间段,确定传输时长差值;
确定关联唤醒信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差值、所述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所述唤醒结束时刻为所述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刻。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传输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确定所述周期数据在所述唤醒时间段内的传输量;
确定分割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传输量,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数据分割位;
确定分割周期数据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预留数据量和所述数据分割位,划分所述周期数据,得到分割周期数据;
传输分割数据模块,用于将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确定为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传输信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预测处理时长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和数据标识与数据处理时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测处理时长;
确定返回时刻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以及所述预测处理时长,确定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返回时刻;
唤醒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唤醒模块在基于所述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时,包括以下任一项:
当到达所述返回时刻时,唤醒数据接收信道;或,
当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唤醒所述数据接收信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增益天线信息模,用于若目标备选传输信道,则获取增益天线的角度和当前传输功率,所述目标备选传输信道为不存在不低于所述目标传输功率的备选传输信道;
生成调整指令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增益天线的角度、所述当前传输功率以及所述发送端区域,生成天线调整指令,所述天线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角度和待调整高度;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所述天线调整指令调整所述增益天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传输标准,从多个传输信道信道中筛选出符合传输标准的备用传输信道,采用备用传输信道能够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卫星,但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周围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同,并且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天气影响特征还会使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衰减,因此,从备用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时,先根据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一次筛选,将一些实际传输过程中可能无法对数据进行传输的备用传输信道剔除,以便于保证数据能够正常传输,再采用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作为筛选条件,将对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备用传输信道进行剔除,以便于降低采用卫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当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量增多,或备用唤醒传输信道的传输速率降低,均会导致周期数据无法在唤醒时间段内传输完毕,此时可通过判断备用唤醒传输信道是否在唤醒时间段结束后是否处于忙碌状态,以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延长唤醒时间段的方式将周期数据传输完毕,通过判断是否可延长唤醒时间段便于降低数据重叠传输的概率,若备用唤醒传输信道无法延长,则通过传输时长差值及时从其余传输信道中确定出关联唤醒信道,以完成周期数据的传输,通过预测传输时长和唤醒结束时刻共同确定关联唤醒信道,以便于在备用传输信道结束传输时,能够及时切换至关联唤醒信道继续传输周期数据,从而便于提升周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确定关联唤醒信道的示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卫星通信数据方法,由服务器执行,该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步骤S170,其中:
步骤S110:获取待传输数据。
具体的,待传输数据为通信双方需要进行交互的信息,服务器可在接受到待传输请求时,从通信双方的任一终端设备获取待传输数据,也可由通信双方的任一终端设备将待传输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具体的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S120:识别待传输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并根据目标数据特征和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数据特征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目标数据特征为待传输数据的标识。
具体的,数据特征可以为数据类型,例如文本、图像、音频等;可以为数据格式,例如,编码格式、压缩方式等;还可以为特征组合,例如,文本+编码格式,目标数据特征的具体形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通过目标数据特征确定出与待传输数据相对应的传输功率即可。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不同的数据特征所对应的传输功率,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可由历史传输数据得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增删或修改。
步骤S130: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
其中,备选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
具体的,不同的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即不同的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信号强度不同,传输信号的强度越大,待传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干扰的程度越低,即利用传输功率较高的传输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时,待传输数据的安全性更高。历史传输数据中包含有历次传输过程中不同的数据特征采用的传输信道,以及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将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与目标传输功率相比,从多个传输信道中将传输功率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传输信剔除,并将剩余的传输信道确定为备选传输信道,备选传输信道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的数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140:获取实际天气影响特征,根据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和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
具体的,天气特征会降低传输信道的信号强度,例如,在降雨过程中,电磁波穿过降雨发生区域时,雨滴往往会吸收或散射一定量的电波,进而导致电波明显减少,但由于降雨云层的形状、厚度、水汽含量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降雨云层类型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不同,传输功率影响值为天气影响特征对传输信道中电磁波的影响值。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中,不仅包含有不同降雨云层类型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还包括雪、雾等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具体的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增删或修改。
步骤S150:获取发送端区域的航拍区域图像,根据航拍区域图像确定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并根据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确定发送端区域的目标环境权重。
具体的,发送端区域为发送端设备所处区域,发送端区域可根据发送端设备的数量预先划分,发送端区域的航拍区域图像可由无人机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图像采集后上传至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发送端区域对应的经纬度坐标从卫星图像中获取,具体的获取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获取到的图像中包含发送端区域即可。
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包括发送端区域图像中包含的生态特征和每个生态特征对应的占地面积,其中,生态特征可以包括林地、草地、荒地以及居住地等,具体的生态特征类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
根据生态特征与生态特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生态特征值,其中生态特征与生态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所有生态特征的不同占地面积所对应的生态特征值,例如,林地的占地面积未超过a1平方米时对应的生态特征值为10%;林地的占地面积位于a1-a2平方米内时对应的生态特征值为20%,a1小于a2,以此类推,生态特征与生态特征值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增添和修改,只要生态特征与生态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所有生态特征在不同占地面积下对应的生态特征值即可。
居住特征信息包括发送端区域图像中包含的居住区面积和居住区对应的居住人口数量。
根据居住特征与居住特征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居住特征信息对应的目标居住特征值,其中,居住特征与居住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不同的居住区面积的不同居住人口数量所对应的居住特征值,即,居住特征与居住特征值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不同居住人口密度对应的居住特征值,例如居住人口密度为b1时对应的居住特征值为10%;居住人口密度为b2时对应的居住特征值为20%,其中b1小于b2,具体的居住特征与居住特征值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增添和修改,只要能够包含有所有居住人口密度对应的居住特征值即可。目标环境权重为发送端区域对应的生态特征值与居住特征值之和。
步骤S160:根据目标环境权重和环境权重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
具体的,环境权重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不同的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为当前发送端区域内能够接受的最大辐射限值,即,若发送端区域内对应的传输功率超过传输功率限值,则可能会对发送端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造成影响。
步骤S170:根据传输功率限值和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
具体的,备选传输信道的数量可能为一个,也可能为多个,当备选传输信道的数量为多个时,可根据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和每个备选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确定每个备选传输信道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再根据待传输数据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从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目标传输信道为实际传输功率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备选传输信道;当备选传输信道的数量为一个时,将该备选传输信道确定为目标传输信道。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由于不同的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因此在传输数据之前,先通过待传输信息对应的传输标准,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筛选出符合传输标准的备用传输信道,采用备用传输信道能够将待传输数据传输至卫星,但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应的传输功率不同,因此采用不同的备用传输信道对周围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的危害也不同,并且在实际传输过程中,天气影响特征还会使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衰减,因此,从备用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时,先根据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一次筛选,将一些实际传输过程中可能无法对数据进行传输的备用传输信道剔除,以便于保证数据能够正常传输,再采用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作为筛选条件,将对生态环境与居住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备用传输信道进行剔除,以便于降低采用卫星通信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地,根据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确定发送端区域对应的目标环境权重,再基于目标环境权重确定传输信道,为了提高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时的准确性,根据航拍区域图像确定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航拍区域图像对应的航拍路线;根据航拍路线将航拍区域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识别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并根据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确定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区域类型包括生态区域和居住区域;基于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生态特征信息;根据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目标区域等级,根据预设区域等级和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等级对应的人口数量,将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确定为居住特征信息。
具体的,航拍路线为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轨迹,根据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轨迹便于将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多张航拍区域图像进行图像拼接,从而便于提升识别航拍区域图像中包含的区域类型时的准确性。每张航拍图像中均包含有图像坐标,根据图像坐标和拍摄轨迹能够确定出每张航拍图像的相邻航拍图像,其中,图像坐标可以为航拍图像中标志物的经纬度坐标,也可以为航拍图像中边界点的经纬度坐标,具体的图像坐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根据图像坐标确定对应的航拍图像即可,为了提升图像拼接过程中的效率,每张航拍图像可保留重复边缘图像,通过重复边缘图像能够快速确定出每张航拍图像的相邻航拍图像,但为了降低服务器的存储压力,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重复边缘图像的占比不高于预设图像占比,预设图像占比可以为2%,也可以为5%,具体的图像占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
进行拼接后得到的拼接图像中包含有整个发送端区域,识别拼接图像中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时,可通过将拼接图像导入训练好的特征识别模型中,由特征识别模型输出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其中,特征识别模型的训练过程中,获取大量包含有不同区域类型和不同区域面积的样本图像,将大量样本图像和每张样本图像对应的人工标签对特征识别模型进行训练,直至模型输出结果与人工标注内容一致,特征识别模型的训练过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通过训练好的特征识别模型得到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每个区域类型对应的区域面积即可。
当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为林地、草地以及荒地时,将区域类型和对应的区域面积确定为发送端区域对应的生态特征信息。
当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为居住区域时,根据识别到的区域面积确定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居住区域所对应的区域等级,可根据区域面积与区域等级的对应关系确定区域等级,不同的区域等级对应的居住人口数量不同,预设区域等级和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中包含有不同区域等级对应的居住人口数量,对应关系中的具体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当发送端区域中只包含有一个居住区域时,还可以通过预先设定好的发送端区域中居住区域与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居住区域所对应的实际居住人口数量,其中,当发送端区域中只包含有一个居住区域时,只要从发送段区域对应的图像中识别出居住区域,则表征该居住区域是唯一的,预先设定好的发送端区域中居住区域与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中也只包含有一个居住人口数量,即为发送端区域中唯一的居住区域所对应的居住人口数量;当区域类型为生态区域时,通过识别到的区域颜色,从颜色与生态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确定该区域颜色对应的生态特征,其中居住区域与居住人口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颜色与生态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数据的传输效率,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a1-Sa7如图2所示,其中:
步骤Sa1:根据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历史数据传输信息,判断发送端区域是否存在周期数据,周期数据为发送时刻固定的数据。
步骤Sa2:若存在,则根据历史数据传输信息确定周期数据的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周期发送时刻。
具体的,历史数据传输信息中包含有历史时期内不同发送时刻对应的历史传输数据,统计每个历史传输数据的历史发送时刻,并根据每个历史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判断历史传输数据中是否存在周期数据,其中,当某个历史传输数据的每个历史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一致时,确定该历史传输数据为周期数据。
确定周期数据对应的所需传输功率的方式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步骤S120中识别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功率内容,在此不做赘述。不同周期数据对应的周期发送时刻不同,例如,数据A在每天8点和20点需进行传输;数据B在每天10点需进行传输,数据A对应的每个历史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一致,均为12小时,因此确定数据A为周期数据,周期发送时刻为每天上午10点和20点;数据B对应的每个历史发送时刻时间的时间差一致,均为24小时,因此确定数据B为周期数据,周期发送时刻为每天10点。
步骤Sa3:根据所需传输功率和周期发送时刻,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并基于周期发送时刻确定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
具体的,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时,可先根据周期数据对应的说所需传输功率从多个传输信道中进行筛选,得到初始唤醒信道,将一些低于所需传输功率的传输信道剔除,再根据周期发送时刻从初始唤醒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功率不低于周期数据的所需传输功率,并且在周期发送时刻空闲。唤醒时间段为对周期数据进行传输的时间段,由于不同的周期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不同,根据历史传输过程中周期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和备用唤醒信道对应的传输效率确定出周期数据传输完毕时所需传输时长,再根据周期数据的发送时刻和所需传输时长预测周期数据的所需传输时间段,并将所需传输时间段确定为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
步骤Sa4:根据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判断周期数据是否存在传输异常。
具体的,由于周期数据为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规律重复出现的数据,周期数据对应的数据量一般较为均衡,因此在确定周期数据对应的周期发送时刻以及唤醒时间段时,是根据周期数据的历史传输数据预测得知的,但是当出现突发事件时,周期数据对应的数据量可能会突增,因此根据历史传输数据预测得到的唤醒时间段可能无法将突增的周期数据传输完毕,此时,可在检测到周期数据采用备用唤醒信道进行传输时,获取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根据待传输数据量和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确定剩余传输时间段,当已传输时间段和剩余传输时间段不超出唤醒时间段时,确定周期数据不存在传输异常;当已传输时间段和剩余传输时间段超出唤醒时间段时,确定周期数据存在传输异常。
步骤Sa5:当周期数据存在传输异常时,确定周期数据的预测传输时长,并获取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记录信息,判断备用唤醒信道是否可延长唤醒时间段,若能延长,则确定可延长时间段。
步骤Sa6:当可延长时间段和唤醒时间段不高于预测传输时长时,根据预测传输时长和唤醒时间段,确定传输时长差值。
步骤Sa7:根据传输时长差值、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唤醒结束时刻为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刻。
具体的,周期数据的预测传输时长为已传输时间段和剩余传输时间段对应的总时长,例如,根据历史传输数据确定出周期数据A对应的唤醒时间段为10:10-10:12,周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数据量突增,已传输时间段为10:10-10:11,剩余传输时间段为10:11-10:15,此时,将10:10-10:15确定为预测传输时间段对应的预测传输时长。由于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是根据备用唤醒信道的工作状态确定的,因此当周期数据存在传输异常时,可通过判断备用唤醒信道在唤醒时间段之后是否空闲,以确定备用唤醒信道是否存在可延长时间段,当备用唤醒信道存在可延长时间段时,还需判断备用唤醒信道对应的可延长时间是否能将待传输数据量传输完毕,当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和可延长时间段对应的时长超过预测传输时长时,确定采用备用唤醒信道对周期数据进行传输;当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和可延长时间段对应的时长不超过预测传输时长时,需要从其他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信道,用于将待传输数据量传输完毕。
从其他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信道时,可根据待传输时长和唤醒时间段对应的唤醒时长,确定传输时长差值,再根据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最终唤醒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时间段,例如,预测传输时长为5分钟,唤醒时间段为10:10-10:12,此时传输时长差值为3分钟,根据唤醒时间段中的最后时刻10:12和传输时长差值可确定出关联唤醒时间段为10:12-10:15,将关联唤醒时间段内空闲,并且传输功率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信道确定为关联唤醒信道。
进一步地,当待传输数据存在传输异常时,表征待传输数据需要采用至少两个不同的传输信道进行数据传输,此时,为了便于进行数据拼接,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确定周期数据在唤醒时间段内的传输量;根据待传输数据量和传输量,确定周期数据的数据分割位;根据预设预留数据量和数据分割位,划分周期数据,得到分割周期数据;将关联唤醒信道确定为分割周期数据的传输信道。
具体的,周期数据在唤醒时间段内的传输量为在唤醒时间段内能够完成传输的数据量,例如,完整的待传输数据为“abcdefgh123456”,在唤醒时间段内的传输量为“abcdefgh”。数据分割位为将已传输数据与未传输数据进行分割的位置,预设预留数据量为数据分割时,数据分割位之前需保留的数据量,预设预留数据量可以为1位,也可以为2位,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设定,例如,当数据分割位在“h”与“1”之间,并且预设预留数据量为2位时,得到的分割周期数据为“gh123456”,确定出分割周期数据后利用关联唤醒信道对分割周期数据进行传输。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周期数据进行切割后再继续传输,而不是将完整的周期数据进行再次传输,便于降低数据冗余量,并且通过预留数据量和数据分割位对周期数据进行分割,以将分割后的数据与已传输数据进行关联,便于后续对分割周期数据进行拼接。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识别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和数据标识与数据处理时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待传输数据的预测处理时长;基于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关联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以及预测处理时长,确定分割周期数据的返回时刻;基于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
具体的,数据标识可以为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地址标识,也可以为数据包标识,具体的数据标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用于表征该待传输数据即可。数据标识与数据处理时长的预设对应关系可由历史数据整理得知,该预设对应关系中包含有不同数据标识各自对应的数据处理时长,预设对应关系的具体内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增添和修改。
计算返回时刻时,可根据唤醒时间段和关联唤醒时间段各自对应的时长确定待传输数据的实际传输总时长,再根据预测处理时长和实际传输总时长确定总处理时长,最后根据唤醒时间段中的开始时刻确定待传输数据的返回时刻,例如,唤醒时间段为10:10-10:12,关联唤醒时间段为10:12-10:15,预测处理时长为10分钟,可以得知,实际传输总时长为5分钟,总处理时长为15分钟,根据唤醒时间段中的开始时刻10:10可以确定待传输数据的返回时刻为10:25。数据接收信道为接收返回数据的传输信道,返回数据为接收端在接收到待传输数据后生成的,确定数据接收信道的方式可参考上述步骤S120中确定待传输数据的目标传输功率的内容,在次不做赘述。
基于返回时刻唤醒接收数据信道时,包括:
当到达返回时刻时,唤醒数据接收信道;或,当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唤醒数据接收信道。
具体的,可在到达返回时刻时自动生成唤醒指令,以唤醒数据接收信道,还可以通过直接发出唤醒指令的方式唤醒数据接收信道,唤醒指令可由相关技术人员人工发出,也可以通过预设唤醒频率由服务器自动生成,具体的唤醒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由用户进行选择。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根据返回时刻精准唤醒数据接收信道,便于减少接收返回数据时的等待时长,便于提高数据通信速率,在数据返回速率增大,数据返回时刻缩短时,也可通过自动生成唤醒指令的方式,唤醒数据接收信道,而不需等待至返回时刻才能进行数据传输,本申请提供了两种唤醒方式。
进一步地,当存在备选传输信道时,可通过传输功率限值和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多个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当不存在备轩传输信道时该方法还包括:
若不存在目标备用传输信道,则获取增益天线的角度和当前传输功率,目标备用传输信道为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备选传输信道;基于增益天线的角度、当前传输功率以及发送端区域,生成天线调整指令,天线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角度和待调整高度;按照天线调整指令调整增益天线。
具体的,增益天线分为全角度增益天线和特定角度增益天线,通过对增益天线的角度进行调整可以加强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确定天线调整指令时,可根据增益天线的角度和发送端区域对应的位置建立虚拟模型,通过调整虚拟模型中增益天线的角度和高度,确定模拟传输功率,当模拟传输率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时,记录当前的旋转角度的高度,再根据增益天线实际的角度和高度确定增益天线的待调整角度和待调整高度。按照天线调整指令调整增益天线时,可通过建立服务器与增益天线之间的通信,由服务器控制增益天线进行调整,还可以由服务器将生成的天线调整指令发送至相关工作人员的终端设备,以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增益天线进行调整,具体的调整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将增益天线的角度和高度按照天线调整指令进行调整即可。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添设增益天线的方式,将待传输数据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射和接收,从而便于提高待传输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强度和准确度。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或者虚拟单元的角度介绍了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获取数据模块310、确定传输功率模块320、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模块330、确定功率影响值模块340、确定目标环境权重模块350、确定传输功率表限值模块360以及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模块370,其中:
获取数据模块310,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
确定传输功率模块320,用于识别待传输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并根据目标数据特征和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数据特征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目标数据特征为待传输数据的标识;
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模块330,用于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备选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
确定功率影响值模块340,用于获取实际天气影响特征,根据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和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
确定目标环境权重模块350,用于获取发送端区域的航拍区域图像,根据航拍区域图像确定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并根据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确定发送端区域的目标环境权重;
确定传输功率表限值模块360,用于根据目标环境权重和环境权重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
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模块370,用于根据传输功率限值和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目标环境权重模块350在根据根据航拍区域图像确定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时,具体用于:
获取航拍区域图像对应的航拍路线;
根据航拍路线将航拍区域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
识别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并根据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确定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区域类型包括生态区域和居住区域;
基于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生态特征信息;
根据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目标区域等级,根据预设区域等级和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区域等级对应的人口数量,将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确定为和居住特征信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周期数据模块,用于根据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历史数据传输信息,判断发送端区域是否存在周期数据,周期数据为发送时刻固定的数据;
确定信息模块,用于若存在,则根据历史数据传输信息确定周期数据的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周期发送时刻;
唤醒信道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需传输功率和周期发送时刻,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并基于周期发送时刻确定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
判断异常模块,用于根据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判断周期数据是否存在传输异常;
确定延长时间段模块,用于当周期数据存在传输异常时,确定周期数据的预测传输时长,并获取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记录信息,判断备用唤醒信道是否可延长唤醒时间段,若能延长,则确定可延长时间段;
确定时长差值模块,用于当可延长时间段和唤醒时间段不高于预测传输时长时,根据预测传输时长和唤醒时间段,确定传输时长差值;
确定关联唤醒信道模块,用于根据传输时长差值、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唤醒结束时刻为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刻。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传输量模块,用于根据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确定周期数据在唤醒时间段内的传输量;
确定分割位模块,用于根据待传输数据量和传输量,确定周期数据的数据分割位;
确定分割周期数据模块,用于根据预设预留数据量和数据分割位,划分周期数据,得到分割周期数据;
传输分割数据模块,用于将关联唤醒信道确定为分割周期数据的传输信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预测处理时长模块,用于识别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数据标识,和数据标识与数据处理时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待传输数据的预测处理时长;
确定返回时刻模块,用于基于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关联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以及预测处理时长,确定分割周期数据的返回时刻;
唤醒模块,用于基于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唤醒模块在基于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时,包括以下任一项:
当到达返回时刻时,唤醒数据接收信道;或,
当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唤醒数据接收信道。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增益天线信息模,用于若目标备选传输信道,则获取增益天线的角度和当前传输功率,目标备选传输信道为不存在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备选传输信道;
生成调整指令模块,用于基于增益天线的角度、当前传输功率以及发送端区域,生成天线调整指令,天线调整指令包括待调整角度和待调整高度;
调整模块,用于按照天线调整指令调整增益天线。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如图4所示,图4所示的服务器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相连,如通过总线402相连。可选地,服务器4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404不限于一个,该服务器4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4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3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4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4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
其中,图4示出的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传输数据;
识别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和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所述目标数据特征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识;
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所述备选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不低于所述目标传输功率,其中,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包括:历史传输数据中包含有历次传输过程中不同的数据特征采用的传输信道,以及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将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与目标传输功率相比,从多个传输信道中将传输功率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传输信剔除,并将剩余的传输信道确定为备选传输信道,备选传输信道的数量为多个;
获取实际天气影响特征,根据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和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
获取发送端区域的航拍区域图像,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态特征信息和所述居住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目标环境权重;
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和环境权重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
根据所述传输功率限值和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所述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
其中,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航拍区域图像对应的航拍路线;根据所述航拍路线将所述航拍区域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识别所述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并根据所述区域颜色和所述边界特征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所述区域类型包括生态区域和居住区域;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所述区域面积确定所述生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目标区域等级,根据预设区域等级和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等级对应的人口数量,将所述区域面积和所述人口数量确定为所述居住特征信息;
其中,根据所述传输功率限值和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所述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包括:
根据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筛选,将实际传输过程中无法对数据进行传输的备用传输信道剔除,再采用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剔除得到目标传输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历史数据传输信息,判断所述发送端区域是否存在周期数据,所述周期数据为发送时刻固定的数据;
若存在,则根据所述历史数据传输信息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周期发送时刻;
根据所述所需传输功率和所述周期发送时刻,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用唤醒信道,并基于所述周期发送时刻确定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唤醒时间段;
根据所述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判断所述周期数据是否存在传输异常;
当所述周期数据存在传输异常时,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预测传输时长,并获取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记录信息,判断所述备用唤醒信道是否可延长唤醒时间段,若能延长,则确定可延长时间段;
当所述可延长时间段和所述唤醒时间段不高于所述预测传输时长时,根据所述预测传输时长和所述唤醒时间段,确定传输时长差值;
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差值、所述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所述唤醒结束时刻为所述唤醒时间段的最后时刻;
其中,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差值、所述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包括:
根据待传输时长和唤醒时间段对应的唤醒时长,确定传输时长差值,根据唤醒结束时刻和传输时长差值确定关联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时间段,关联唤醒时间段对应的起始时刻为唤醒结束时刻,关联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为传输时长差值对应的时长,将关联唤醒时间段内空闲,并且传输功率不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信道确定为关联唤醒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传输时长差值、所述所需传输功率以及唤醒结束时刻,确定关联唤醒信道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周期数据的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备用唤醒信道的传输速率,确定所述周期数据在所述唤醒时间段内的传输量;
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量和所述传输量,确定所述周期数据的数据分割位;
根据预设预留数据量和所述数据分割位,划分所述周期数据,得到分割周期数据;
将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确定为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传输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确定为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传输信道之后,还包括:
识别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数据标识,并根据所述数据标识,和数据标识与数据处理时长的预设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待传输数据的预测处理时长;
基于所述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所述关联唤醒信道的关联唤醒时间段对应的时长以及所述预测处理时长,确定所述分割周期数据的返回时刻;
基于所述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返回时刻唤醒数据接收信道,包括以下任一项:
当到达所述返回时刻时,唤醒数据接收信道;或,
当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唤醒所述数据接收信道。
6.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数据模块,用于获取待传输数据;
确定传输功率模块,用于识别所述待传输数据的目标数据特征,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和数据特征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特征对应的目标传输功率,所述目标数据特征为所述待传输数据的标识;
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模块,用于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所述备选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不低于所述目标传输功率,其中,根据历史传输数据,从多个传输信道中确定备选传输信道,包括:历史传输数据中包含有历次传输过程中不同的数据特征采用的传输信道,以及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将每个传输信道的传输功率与目标传输功率相比,从多个传输信道中将传输功率低于目标传输功率的传输信剔除,并将剩余的传输信道确定为备选传输信道,备选传输信道的数量为多个;
确定功率影响值模块,用于获取实际天气影响特征,根据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和影响特征与传输功率影响值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实际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
确定目标环境权重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端区域的航拍区域图像,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并根据所述生态特征信息和所述居住特征信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目标环境权重;
确定传输功率表限值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和环境权重与传输功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
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功率限值和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所述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
其中,确定目标环境权重模块在根据所述航拍区域图像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中包含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生态特征信息和居住特征信息时,具体用于:获取所述航拍区域图像对应的航拍路线;根据所述航拍路线将所述航拍区域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图像;识别所述拼接图像中包含的区域颜色和边界特征,并根据所述区域颜色和所述边界特征确定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所述区域类型包括生态区域和居住区域;基于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所述区域面积确定所述生态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发送端区域的区域类型和区域面积确定目标区域等级,根据预设区域等级和居住人口数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等级对应的人口数量,将所述区域面积和所述人口数量确定为所述居住特征信息;
其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模块在根据所述传输功率限值和所述实际传输功率影响值,从所述备选传输信道中确定目标传输信道时,具体用于:根据天气影响特征对应的传输功率影响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筛选,将实际传输过程中无法对数据进行传输的备用传输信道剔除,再采用目标环境权重对应的传输功率限值,对备用传输信道进行剔除得到目标传输信道。
7.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311215736.6A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7294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5736.6A CN117294340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215736.6A CN117294340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4340A CN117294340A (zh) 2023-12-26
CN117294340B true CN117294340B (zh) 2024-04-02

Family

ID=89256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215736.6A Active CN117294340B (zh) 2023-09-20 2023-09-20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43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846A (zh) * 1996-06-28 1998-10-21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62439A (zh) * 2009-01-26 2012-02-22 德雷塞尔大学 用于在mimo系统中选择可重新配置天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81899A (zh) * 2013-10-09 2015-04-29 网件公司 能够区分功率敏感的无线传感器并向其提供单独处理的无线路由器或住宅网关
WO2021217847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获取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040440A (zh) * 2021-11-09 2022-02-11 北京泰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580338A (zh) * 2022-09-30 2023-01-06 中国星网网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3780A1 (en) * 2001-11-30 2004-02-19 Frank Kelly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dynamic timing and power validation in a two-way satellite network
US9326294B2 (en) * 2014-07-29 2016-04-26 Arub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rouping and assigning channels in a network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846A (zh) * 1996-06-28 1998-10-21 摩托罗拉公司 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62439A (zh) * 2009-01-26 2012-02-22 德雷塞尔大学 用于在mimo系统中选择可重新配置天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4581899A (zh) * 2013-10-09 2015-04-29 网件公司 能够区分功率敏感的无线传感器并向其提供单独处理的无线路由器或住宅网关
WO2021217847A1 (zh) * 2020-04-29 2021-11-0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获取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040440A (zh) * 2021-11-09 2022-02-11 北京泰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5580338A (zh) * 2022-09-30 2023-01-06 中国星网网络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oint Transmission and Computation Power Allocations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Security;Jeon, S 等;《2022 27TH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PCC 2022): CREATING INNOVATIV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POST-PANDEMIC ERA》;20230225;第645-646页 *
便携卫星通信设备及其电磁辐射影响探析;侯磊 等;《中国新通信》;20200605(第11期);第10页 *
地质调查数据实时传输系统中的业务系统集成方法;薛跃明 等;《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70930;第28卷(第3期);第106-11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4340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07514B1 (en) Managing use of location-identification services
US8190172B2 (en) Indoor/outdoor decision apparatus and indoor/outdoor decision method
TWI293691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peed and distance of a mobile unit
US9056767B2 (en) Dynamic access point based positioning
JP2006523836A (ja) 全地球測位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トロポシェア誘導エラーの補正
CN104426972A (zh) 终端位置分享方法和装置
CA2519147A1 (en) Multiple pass location processor
EP2140692A1 (en) Enhanced zone determination
TW200423753A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power resources in wireless devices
CN101826220A (zh) 一种实现定位模式自动切换的考勤终端和方法
CN113411904B (zh) 上行调度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580054B (zh) 基于使用需求数据的ntn小区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294340B (zh) 一种卫星通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7545047B (zh) 一种基于驻留数据的ntn连接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517158A (zh) 无线资源分配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248645A1 (zh) 一种终端发送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GB2557452A (en) Determining a free on-street parking space
CN111028385B (zh) 一种定位设备的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0300388B (zh) 一种海域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08031861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154819A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卫星中继选择优化方法
CN113037354B (zh) 一种系统设计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779460B (zh) 一种能源站的能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6828393B (zh) Ap设备数量的配置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26152B (zh) 一种卫星网络的通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