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5296A -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5296A
CN114035296A CN202110468896.6A CN202110468896A CN114035296A CN 114035296 A CN114035296 A CN 114035296A CN 202110468896 A CN202110468896 A CN 202110468896A CN 114035296 A CN114035296 A CN 114035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spension
wire
moving body
driving device
lens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88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5296B (zh
Inventor
王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Shicoh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688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5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52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52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平移件存在漂移等技术问题。本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包括固定体;平移移动体,位于固定体内并且在垂直于光轴平面平移运动;弹片,连接于固定体和平移移动体并使得平移移动体悬空在固定体上;悬挂线,至少一根,并且悬挂线连接于固定体和平移移动体;同心度保持结构,设在弹片上并且限制于至少一根悬挂线使得平移移动体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本发明优点在于:悬挂线和弹片利用同心度保持结构进行相互位置限制,三者的协同作用,不仅能够使得平移移动体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而且还可以能消除平移移动体直线悬挂的光轴方向的漂移,另外,还能消除受外力冲击悬挂线断开的隐患。

Description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部件防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 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照相机在拍照时,为了提升高像素图像质量,在对焦同时还要防止手抖, 所以防止光学防抖机构在高级相机中被普遍应用。手机中微型摄像头的光学防 抖机构也开始普及。随着超高像素图像传感器芯片和超大镜头在手机摄像头模 组上开始应用,微型重载对焦马达技术发展越来越重要。
在悬吊线OIS对焦马达平移运动时,目前采用弹片或者磁石线圈进行防抖, 上述的两种防抖其存在如下问题:
对焦马达在垂直于光轴的平移方向存在平移运动漂移,容易导致对焦马达 其轴心线和光学部件的光轴存在较大的位置偏差,影响对焦效率;
其次,受外力冲击悬吊线容易断开,存在较大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透镜驱 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包括:
固定体,呈框架式结构;
平移移动体,位于固定体内并且在垂直于光轴平面平移运动;
弹片,连接于固定体和平移移动体并使得平移移动体悬空在固定体上;
悬挂线,至少一根,并且悬挂线连接于固定体和平移移动体;
同心度保持结构,设在弹片上并且限制于至少一根悬挂线从而使得平移移 动体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所述的同心度保持结构设置在弹片 的至少一抗扭矩部上。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每根悬挂线分别包括与固定体连接 的第一线部,以及与平移移动体连接的第二线部,第一线部远离固定体的一端 和第二线部远离平移移动体的一端相连,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限制于悬挂线的 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所述的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分别与 光轴平行。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所述的悬挂线有四根并且以光轴为 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限制于一至四 根悬挂线的第一线部和第二线部。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第一线部远离固定体的一端和第二 线部远离平移移动体的一端通过中间线部连接。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中间线部横置在抗扭矩部上方。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每根第一线部分别连接于一外凸台, 外凸台固定于平移移动体外周向面,每根第二线部分别连接于一内凸台,内凸 台固定于固定体的内周向面,一个内凸台对应一个外凸台并且间隔分布。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在平移移动体外周向面的每个角部 分别设有一外凸台,在固定体内周向面的每个角部分别设有一内凸台。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包括设置在至 少一抗扭矩部上的两个限制孔,一根悬挂线的第一线部插于其中一个限制孔中 并且限制孔的孔径大于第一线部的外径,所述一根悬挂线的第二线部插于另外 一个限制孔中并且限制孔的孔径大于第二线部的外径。
在抗扭矩部上设有两处加强部,在每一处加强部上分别设有一上述的限制 孔。
作为另外一种方案,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所述同心度保 持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一抗扭矩部上的两个限制槽,一根悬挂线的第一线部插 于其中一个限制槽中并且限制槽的内径大于第一线部的外径,所述一根悬挂线 的第二线部插于另外一个限制槽中并且限制槽的内径大于第二线部的外径。
在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中,所述弹片具有四处并且呈圆周均匀 分布的上述抗扭矩部。
本申请提出了光学防抖驱动装置,具有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
本申请提出了摄像装置,具有所述的光学防抖驱动装置。
本申请提出了电子设备,具有所述的摄像装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悬挂线和弹片利用同心度保持结构进行相互位置限制,三者的协同作用, 不仅能够使得平移移动体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而且还可以能消除平移移动体 直线悬挂的光轴方向的漂移,另外,还能消除受外力冲击悬挂线断开的隐患, 实现对平移移动体上的对焦组件做无磁滞的运动。
得到更优于其它光学防抖机构的载重和长距离运动的性能,且能极大提高 可靠性,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抖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立体角度防抖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抖驱动装置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防抖驱动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抗扭矩部和悬挂线配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悬挂线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悬挂线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悬挂线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A-A沿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平移移动体其中一侧部两端面设置夹板的立体结构示 意图。
图13是图12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B-B沿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提供的磁石二和线圈二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二另外一种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中,固定体1、内凸台10、凸台11、外壳12、平移移动体2、外凸台 20、载体21、线圈一22、磁石一23、径向通孔24、内磁石定位槽240、外磁 石定位槽241、夹板242、磁石二25、线圈二26、线圈架260、弹片3、抗扭 矩部30、U形部300、S形部301、悬挂线4、第一线部40、第二线部41、中 间线部42、同心度保持结构5、限制孔50、限制槽51、加强部52、光轴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 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包括固定体1,呈框架式结构, 其用于承载平移运动的平移移动体2。
平移移动体2,位于固定体1内并且在垂直于光轴a平面平移运动。在平移 移动体2内安装载体21,载体21悬空于平移移动体2内,以及安装于载体21 内的光学部件,例如,透镜等等。
在防抖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以驱动载体21沿着光轴方向移动,以达到防抖 和对焦的目的。
为了能够消除平移移动体2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平移漂移,以及防止受 力导致悬吊线的断开,本实施例设置了如下结构:
如图3-6所示,弹片3,连接于固定体1和平移移动体2并使得平移移动体 2悬空在固定体1上。弹片3的设计其使得平移移动体2呈悬空状,以便于实 现对平移移动体2的防抖控制。
悬挂线4,至少一根,并且悬挂线4连接于固定体1和平移移动体2。以及 同心度保持结构5,设在弹片3上并且限制于至少一根悬挂线4使得平移移动 体2的轴心线和光轴a重合。
悬挂线4和弹片3利用同心度保持结构5进行相互位置限制,三者的协同 作用,不仅能够使得平移移动体2的轴心线和光轴a重合,而且还可以能消除 平移移动体2直线悬挂的光轴方向的漂移,另外,还能消除受外力冲击悬挂线 断开的隐患,实现对平移移动体上的对焦组件做无磁滞的运动。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同心度保持结构5设置在弹片3的至少一抗扭矩部30 上。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抗扭矩部30包括两端U形部300,以及连接在两个U 形部300之间的S形部301,同心度保持结构5设置在S形部301上。
一个U形部300开口沿着X方向朝内分布,另外一个U形部300开口沿 着Y方向朝外分布。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每根悬挂线4分别包括与固定体1连接的第一线部40, 以及与平移移动体2连接的第二线部41,第一线部40远离固定体1的一端和 第二线部41远离平移移动体2的一端相连,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5限制于悬挂 线4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
利用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协同同心度保持结构5,以两个位置点进 行位置限制,能够对平移移动体2进行位置的限制,以及可以消除平移移动体2 的漂移,同时还可以确保平移移动体2的轴心线和光轴高度重合,以获得更优 的同心度,确保对焦准确性和对焦效率。
其次,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别与光轴a平行,以及第一线部40、 第二线部41和光轴a分布在同一个沿光轴a分布的Z向平面内,以起到内外双 重的限制。
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相互平行。
优选地,悬挂线4的数量可以依据同心度保持结构5的数量进行设定,例 如:一至四根的数量,甚至更多,设置的数量不宜过多,过多会导致成本增加 以及加工难度增大,还有生产效率降低等等缺陷。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悬挂线4 有四根并且以光轴a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
当然,本实施例的同心度保持结构5限制于一至四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 40和第二线部41。方式一:限制于一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 方式二:限制于相邻两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方式三/四: 限制于三根或者四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
作为最优选方案:限制于四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以 确保圆周方向上的均匀限制。
同时,第一线部40远离固定体1的一端和第二线部41远离平移移动体2 的一端通过中间线部42连接,中间线部42为直线,以及中间线部42横置在抗 扭矩部30上方,以起到限位作用。
当然,如图7-9所示,这里的中间线部42可以有多种形变结构,第一种: 中间线部42为直线结构,其和第一线部40及第二线部41形成倒置U形;第 二种:中间线部42为直线结构,其和第一线部40及第二线部41形成H形结 构,此时的中间线部42横置在抗扭矩部30上方或下方,在第一线部40及第二 线部41的上端部有限制凸点,以起到限制作用;第三种:中间线部42为弯曲 线结构,例如:W形、螺旋形和V形中的任意一种,都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对于中间线部42的其它形变结构本实施例不做过多的举例。
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线部40及第二线部41均为直线构造,以 确保垂直悬挂和轴向发生较大形变而导致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另外,如图4-5所示,每根第一线部40分别连接于一外凸台20,外凸台20固定于平移移动体2外周向面,每根第二线部41分别连接于一内凸台10, 内凸台10固定于固定体1的内周向面,一个内凸台10对应一个外凸台20并且 间隔分布。进一步地,在平移移动体2外周向面的每个角部分别设有一外凸台 20,在固定体1内周向面的每个角部分别设有一内凸台10。上述的结构其可以 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角部的空间,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达到体积小的目的。
本实施例弹片3具有四处并且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上述抗扭矩部30。以确保 弹性支撑均衡。
如下以限制于一个抗扭矩部30上和限制于四个抗扭矩部30上为例做进一 步阐述:
如图4-6所示,同心度保持结构5包括设置在一抗扭矩部30上的两个限制 孔50,两个限制孔50的轴心线相互平行,一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插于其 中一个限制孔50中并且限制孔50的孔径大于第一线部40的外径,所述一根悬 挂线4的第二线部41插于另外一个限制孔50中并且限制孔50的孔径大于第二 线部41的外径。
同心度保持结构5包括设置在四个抗扭矩部30上并且每个抗扭矩部30上 分别有两个限制孔50,一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插于同一个抗扭矩部30的 其中一个限制孔50中并且限制孔50的孔径大于第一线部40的外径,所述一根 悬挂线4的第二线部41插于所述抗扭矩部30的另外一个限制孔50中并且限制 孔50的孔径大于第二线部41的外径。
上述的孔径大于值是较小值,以微米为单位。
当为限制于两个抗扭矩部30时,可以限制于对角的两个抗扭矩部30,也 可以是相邻的两个抗扭矩部30,在此本实施例不进行细入陈述。
上述的限制孔50其为圆孔、方形孔和菱形孔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组合, 两种组合时即,可以是一个圆孔,另外一个方形孔,在此不做过多举例。
优选地,如图6所示,在抗扭矩部30上设有两处加强部52,在每一处加 强部52上分别设有一上述的限制孔50。加强部52用于对抗扭矩部30形成结 构加强。
利用限制孔50和第一线部40之间的间隙,以及限制孔50和第二线部41 之间的间隙,不仅可以满足平移移动体2平移移动要求,同时,还可以对平移 移动体2进行位置限位,以确保平移移动体2的轴心线和光轴重合。
优选地,如图4-5所示,四个抗扭矩部30上的其中内侧一个限制孔50以 光轴a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四个抗扭矩部30上的另外一个限制孔50一一 位于前述其中一个限制孔50的外侧,并且也以光轴a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
如图6所示,为了实现平移移动体2做无磁滞的运动,平移移动体2悬挂 在固定体1容纳腔体内,弹片3分别布置在平移移动体2周围,一端固定在平 移移动体2上,另一端固定在固定体1上;悬挂线4其呈U形线倒置,与弹片 3作相应配置,两端穿过弹片3的限制孔50,一端固定在平移移动体2上,另 一端固定在固定体1上;本发明对焦马达组件的悬挂组合,能消除直线悬挂的 光轴方向的漂移,通过悬挂弹片的定位,获得更优的同心度,与悬挂弹片的组 合,能消除受外力冲击悬挂线断开的隐患。
如图3-4和图10-11所示,关于上述的防抖驱动装置,本实施例的防抖驱 动装置为电磁驱动装置,其结构包括:
线圈一22,绕设在载体21周向,当然,这里的线圈一22可以是环绕在载 体21周向的一个线圈一22,也可以是设置在载体21外周向四侧面上的二至四 个独立线圈一22,两种方式都可以满足Z方向的对焦要求。
磁石一23,有二至四块并且分布在线圈一22外侧,其固定在平移移动体2 的内周向侧面上,两块磁石一23时该两块磁石一23呈以光轴a呈相对分布, 磁石一23对应整圈环绕的一个线圈一22相应外侧面,或者对应独立的二至四 个线圈一22,当线圈一22通电时,利用线圈一22和磁石一23配合的洛伦磁 力驱动从而使得载体21在Z方向运动。
上述的驱动可以定义为Z向驱动(光轴a方向运动)。
为了能够达到光学防抖目的,本实施例设置了如下结构:
磁石二25,对应于上述的每一块磁石一23并且分布在该磁石一23的外侧, 一块磁石一23对应两块相互平行的磁石二25,磁石二25固定于平移移动体2 上;
优选地,磁石一23的上表面和两块磁石二25其上方一块磁石二25的上表 面齐平,磁石一23的下表面和另外一块磁石二25的下表面齐平,以确保结构 紧凑性,以及安装固定。
磁石一23的外表面上下部分面服帖于平移移动体2相应内侧面的表面,以 提高固定稳定性。
磁石二25相对磁石一23的内表面服帖于平移移动体2相应外侧面的表面, 以提高固定稳定性。
一块磁石一23和与其对应的两块磁石二25合围形成线圈容纳空间,线圈 容纳空间的数量依据磁石一23的数量决定。
线圈二26,有若干个并且位于相应的线圈容纳空间中,线圈二26固定在 固定体1的上。
磁石一23和对应的两块磁石二25,其大幅提高了电磁推力,能够提高承 载性能,达到载体21重载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延长载体21的Z向运动行程, 达到长距离运动的目的,以满足长距离对焦目的。其次,磁石一23和对应的两 块磁石二25其还可以协同线圈二26使得平移移动体2在垂直于光轴a的平面 做平移运动,起到防抖目的。
如图11-14所示,在平移移动体2的周向设有将每个线圈容纳空间与平移 移动体2内部连通的径向通孔24,在平移移动体2的内周向侧面分别设有槽底 与相应径向通孔24内孔口连通的内磁石定位槽240,以及在平移移动体2的外 周向面并且槽底与相应径向通孔24外孔口连通的外磁石定位槽241,磁石一23 固定于内磁石定位槽240并且将径向通孔24的内孔口封闭,两块相互平行的磁 石二25的上侧磁石二25固定于相应外磁石定位槽241的上侧槽壁,两块相互 平行的磁石二25的下侧磁石二25固定于相应外磁石定位槽241的下侧槽壁, 所述的上侧槽壁和下侧槽壁呈上下平行分布。
如图11所示,线圈二26位于相应径向通孔24的外孔口。
径向通孔24的设计其可以使得磁力得到增强,例如XYZ三个方向的电磁 推力。
进一步地,如图11-11所示,在平移移动体2的每一侧部的上下两端面分 别设有一夹板242,每块夹板242的内侧径向向平移移动体2的中心延长从而 在两块夹板242内侧相对的上下面之间形成上述的内磁石定位槽240,每块夹 板242与内侧相对的外侧延长至平移移动体2外并且在两块夹板242外侧相对 的上下面之间形成上述的外磁石定位槽241。
利用两块夹板242的设计,其可以用于对磁石一23固定,同时又可以用于 磁石二25固定,大幅降低了组装难度,以及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及生产产能。
优选地,在平移移动体2的内周侧面的每一面分别设有竖向定位槽27,磁 石一23一一插于竖向定位槽27中,同时,两块相互平行的夹板242将竖向定 位槽27的上下两槽口封闭并压住磁石一23。其次,竖向定位槽27靠近光轴a 的一侧具有与平移移动体2内部连通的敞口,以便于磁石一23和线圈一22相 互作用实现电磁驱动。竖向定位槽27其可以对磁石一23形成预定位从而提高 磁石一23固定牢固度,以及对磁石一23长度和厚度方向上的定位。
夹板242可以通过焊接与平移移动体2固定,当然,也可以通过粘胶与平 移移动体2固定。
如图3-4和图11所示,每个线圈二26分别固定于线圈架260上,线圈架 260固定在固定体1上。
在固定体1的四个角部分别设有凸台11,线圈架260固定在相邻的两个凸 台11上,线圈架260被凸台11架空,这种结构其可以便于组装固定,以提高 生产效率。
凸台11呈直角结构,一个凸台11的内直角面连接一内凸台10,凸台11 的高度高于内凸台10的高度,以提高与外壳的连接强度。
在固定体1上设有外壳12,平移移动体2和载体21内置于固定体1与外 壳12形成的腔室中。凸台11的外直角面以及线圈架260的外侧面与外壳12 内周向面吻合,并用胶进行固定连接。
磁石一23为对焦马达驱动磁石,两块磁石二25为光学防抖驱动磁石,三 颗磁石构成容纳线圈一的线圈容纳空间,磁石一和磁石二的组合形成线圈容纳 空间内最强的磁场,获得更大的电磁力,推动平移移动体2做垂直光轴的平移 运动。
磁石一23和两块磁石二25组合分别放置在平移移动体2的周围达到X-Y 平面运动的目的。同时,本发明的磁石组合,朝向对焦线圈一的磁场达到增强, 使载体21获得推重增加。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的结构在于:如图 16-17所示,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5包括设置在至少一抗扭矩部30上的两个限 制槽51,一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插于其中一个限制槽51中并且限制槽 51的内径大于第一线部40的外径,所述一根悬挂线4的第二线部41插于另外 一个限制槽51中并且限制槽51的内径大于第二线部41的外径。同一抗扭矩部 30上的两个限制槽51槽口相向对置或者相反设置或者错位设置。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实施例 一或实施二的光学防抖驱动装置。
实施例四
基于实施例三,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具有实施例 三所述的光学防抖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例如摄像模组。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四,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有实施例 四所述的摄像装置。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等。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 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 义的范围。

Claims (17)

1.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包括:
固定体(1),呈框架式结构;
平移移动体(2),位于固定体(1)内并且在垂直于光轴(a)平面平移运动;
其特征在于,本机构还包括:
弹片(3),连接于固定体(1)和平移移动体(2)并使得平移移动体(2)悬空在固定体(1)上;
悬挂线(4),至少一根,并且悬挂线(4)连接于固定体(1)和平移移动体(2);
同心度保持结构(5),设在弹片(3)上并且限制于至少一根悬挂线(4)从而使得平移移动体(2)的轴心线和光轴(a)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心度保持结构(5)设置在弹片(3)的至少一抗扭矩部(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根悬挂线(4)分别包括与固定体(1)连接的第一线部(40),以及与平移移动体(2)连接的第二线部(41),第一线部(40)远离固定体(1)的一端和第二线部(41)远离平移移动体(2)的一端相连,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5)限制于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分别与光轴(a)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线(4)有四根并且以光轴(a)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5)限制于一至四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和第二线部(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线部(40)远离固定体(1)的一端和第二线部(41)远离平移移动体(2)的一端通过中间线部(4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中间线部(42)横置在抗扭矩部(30)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每根第一线部(40)分别连接于一外凸台(20),外凸台(20)固定于平移移动体(2)外周向面,每根第二线部(41)分别连接于一内凸台(10),内凸台(10)固定于固定体(1)的内周向面,一个内凸台(10)对应一个外凸台(20)并且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平移移动体(2)外周向面的每个角部分别设有一外凸台(20),在固定体(1)内周向面的每个角部分别设有一内凸台(10)。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5)包括设置在至少一抗扭矩部(30)上的两个限制孔(50),一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插于其中一个限制孔(50)中并且限制孔(50)的孔径大于第一线部(40)的外径,所述一根悬挂线(4)的第二线部(41)插于另外一个限制孔(50)中并且限制孔(50)的孔径大于第二线部(41)的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抗扭矩部(30)上设有两处加强部(52),在每一处加强部(52)上分别设有一上述的限制孔(50)。
13.根据权利要求6-10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度保持结构(5)包括设置在至少一抗扭矩部(30)上的两个限制槽(51),一根悬挂线(4)的第一线部(40)插于其中一个限制槽(51)中并且限制槽(51)的内径大于第一线部(40)的外径,所述一根悬挂线(4)的第二线部(41)插于另外一个限制槽(51)中并且限制槽(51)的内径大于第二线部(41)的外径。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扭矩部(30)具有四处并且呈圆周均匀分布。
15.光学防抖驱动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
16.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防抖驱动装置。
17.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装置。
CN202110468896.6A 2021-04-28 2021-04-28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0352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8896.6A CN114035296B (zh) 2021-04-28 2021-04-28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8896.6A CN114035296B (zh) 2021-04-28 2021-04-28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296A true CN114035296A (zh) 2022-02-11
CN114035296B CN114035296B (zh) 2023-12-22

Family

ID=80134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8896.6A Active CN114035296B (zh) 2021-04-28 2021-04-28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529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290A (zh) * 2011-03-02 2012-09-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补偿手抖动的吊线及具有该吊线的图像拍摄装置
US20130107068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Minsoo Kim Camera module
CN103649827A (zh) * 2011-08-12 2014-03-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相机模块
CN103814328A (zh) * 2011-09-26 2014-05-21 夏普株式会社 摄像机模块
CN104079807A (zh) * 2010-11-03 2014-10-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补偿手抖动的功能的图像拍摄装置
US20160216529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CN106371188A (zh) * 2015-07-23 2017-02-0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CN106462028A (zh) * 2014-05-23 2017-02-22 夏普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以及相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JP2017083805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190001299A (ko) * 2017-06-27 2019-01-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2019009479A (ja) * 2015-06-12 2019-01-17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位置合わせ方法、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レンズ駆動装置、光学機器及び電子機器
CN109562592A (zh) * 2016-06-09 2019-04-02 哈钦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悬置组件的具有粘合剂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线附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9807A (zh) * 2010-11-03 2014-10-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具有用于补偿手抖动的功能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2681290A (zh) * 2011-03-02 2012-09-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补偿手抖动的吊线及具有该吊线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3649827A (zh) * 2011-08-12 2014-03-19 夏普株式会社 照相机模块
CN103814328A (zh) * 2011-09-26 2014-05-21 夏普株式会社 摄像机模块
US20130107068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Minsoo Kim Camera module
CN106462028A (zh) * 2014-05-23 2017-02-22 夏普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以及相机模块的制造方法
US20160216529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Lg Innotek Co., Ltd. Lens Moving Apparatus
JP2019009479A (ja) * 2015-06-12 2019-01-17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位置合わせ方法、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プログラム、レンズ駆動装置、光学機器及び電子機器
CN106371188A (zh) * 2015-07-23 2017-02-01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
JP2017083805A (ja) * 2015-10-30 2017-05-18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09562592A (zh) * 2016-06-09 2019-04-02 哈钦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悬置组件的具有粘合剂的形状记忆合金丝线附接结构
KR20190001299A (ko) * 2017-06-27 2019-01-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5296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5613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US8077398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omprising magnetic circuit with high magnetic efficiency
CN203275847U (zh) 带手抖修正功能的透镜驱动装置
CN113126231B (zh) 光学防抖驱动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1123574U (zh) 用于照相机的致动器和照相机模块
US10225475B2 (en) Magnetic interference-resistant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voice coil motor and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201812007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EP2096476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06443950A (zh) 超薄移轴中置式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KR20120090382A (ko)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CN113126314A (zh) 光学防抖机构、透镜驱动装置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09950A (zh) 光学防抖弹性支撑机构、防抖和透镜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
WO2019071687A1 (zh) 一种双透镜驱动装置
US8014658B2 (en) Image stabilizer and camera module having same
KR20220055488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동 단말기
KR20100128366A (ko) 소형 카메라 모듈
CN111435212B (zh) 微型摄像的防手震系统
CN114035296A (zh) 透镜驱动装置的悬挂机构、驱动和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74456A (zh) 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2343613U (zh)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照相装置、电子产品
CN210323701U (zh) 防抖动透镜驱动装置
CN215344339U (zh) 一种新型ois马达
CN218350662U (zh) 光学元件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7157031U (zh) 内对焦兼防抖的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543061A (zh) 防抖动透镜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