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1151A -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1151A
CN114031151A CN202111526880.2A CN202111526880A CN114031151A CN 114031151 A CN114031151 A CN 114031151A CN 202111526880 A CN202111526880 A CN 202111526880A CN 114031151 A CN114031151 A CN 114031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heel
belt
oil suction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68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2688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11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1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11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悬浮油污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它包括座体、浮力块、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从动轮D、挤压辊筒、油盒、传输带、钢条、吸油带、行走轮、电驱模块、轴D、轴套、集连盒、吸油泵A、吸油泵B、电磁阀,其中座体两侧对称安装有四个与水池两侧壁配合且被两个电驱模块驱动的行走轮;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在挤压辊筒的适度挤压下排出一部分油污而不会因过度挤压而发生损坏,被挤压辊筒挤压后排出一部分油污的吸油带内密布的吸油管A在经吸油泵A作用后吸出剩余油污,达到吸油带在不被损坏情况下充分排油的效果,提高吸油带吸油排油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悬浮油污清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厂的悬浮油污处理工序中,利用化学物质对悬浮油污进行沉淀的方式周期长且化学物质消耗大成本高。有一种吸油不吸水的特种海绵可以对污水处理池中的悬浮油污进行高效清理且这种海绵可以反复利用降低成本。但是,这种海绵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下述问题亟待解决:
1、此种海绵在其吸附满油污后如何将油污有效排除以便多次利用。
2、吸附满油污的此种海绵必须通过挤压才能进行排油,但是不能大力挤压,以避免此种海绵被挤压损坏。
3、此种海绵被挤压的力度不够时,如何尽可能地进行有效排油。
本发明设计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在降低污水处理厂中悬浮油污清理成本提高清理效率的同时解决上述吸油不吸水海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它包括座体、浮力块、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从动轮D、挤压辊筒、油盒、传输带、钢条、吸油带、行走轮、电驱模块、轴D、轴套、集连盒、吸油泵A、吸油泵B、电磁阀,其中座体两侧对称安装有四个与水池两侧壁配合且被两个电驱模块驱动的行走轮;座体内安装有各自所在轴均与座体在水池内运动方向垂直的一对从动轮A、一对从动轮B、一对从动轮C、一对从动轮D和一对被行走轮驱动的驱动轮。驱动轮的旋转线速度与行走轮的旋转线速度相等,保证吸油带上油污接触的部分在座体运动过程中与水面相对静止,进而保证吸油带对水面油污的充分吸附。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和从动轮D上安装有由若干与座体在水池内运动方向垂直的钢条铰接而成的环形传输带,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和从动轮D只对传输带上的钢条的两端形成支撑;驱动轮与从动轮D之间的传输带部分位于最下侧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动轮B为其两侧传输带的最低点;传输带外侧安装有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从动轮B正下方安装有对其所支撑吸油带部位进行挤压的挤压辊筒,挤压辊筒下方安装有收集油污的油盒;油盒内安装有向水池外抽油的吸油泵B。
座体内安装有与驱动轮所在轴平行的轴D,轴D上旋转配合有被驱动轮驱动且与传输带运动同步的轴套,轴套上安装有柱形集连盒;集连盒柱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进油口分别通过吸油管B与吸油带内均匀密布的倾斜吸油管A连通,吸油管A的倾斜方向与吸油带运动方向相反;每个吸油管B上均安装有对其开关的电磁阀;集连盒端面上的出油口处旋转配合有排油管A,排油管A上安装有向水池外抽油的吸油泵A;轴套上安装有随传输带运动对全部吸油管B进行自适应收放的结构;座体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保证驱动轮与从动轮D之间的吸油带部分充分接触水面油污层的浮力块。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浮力块底部均安装有将水面上靠近水池两侧壁处的油污向吸油带聚拢的拢油板A,每个拢油板A的两端均对称安装有两个将浮力块运动前方的油污吸油带聚拢的拢油板B。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轮所在的轴A与座体旋转配合;轴A上安装有带轮A,带轮A通过同步带与安装于轴套的带轮B传动连接;轴套上安装有支撑轮A和支撑轮B;支撑轮A上的环槽B内通过轴E周向均匀安装有若干与吸油管B一一对应的缠绕轮,每个转轴E上均嵌套有对相应缠绕轮旋转复位的涡簧;集连盒通过环套A固装于支撑轮B端面上;每个吸油管B均穿过固定于支撑轮B端面上的固定槽B和相应轴E端面上的固定槽A内并经相应缠绕轮内壁的活动槽缠绕于相应缠绕轮上后与吸油带上相应部分内的全部吸油管A连通。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油泵B通过排油管B向水池外排油;排油管A末端的环套C与安装在集连盒出油口处的环套B旋转配合;安装于环套B上的圆环旋转于环套C内壁的环槽D内;涡簧位于相应缠绕轮内壁的环槽C内;涡簧一端与相应环槽C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相应轴E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输带中钢条的两端与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和从动轮D上的环槽A配合;行走轮安装于座体侧壁的安装槽内;行走轮所在的轴C与座体旋转配合;两个驱动模块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齿轮G,两个齿轮G分别与两个轴C上安装的齿轮F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驱动轮上均安装有齿圈;每个齿圈与座体内相应侧壁上安装的齿轮A啮合;每个齿轮A与座体内相应侧壁上的齿轮B啮合;齿轮B与座体内相应侧壁上安装的齿轮C啮合,齿轮C所在的轴B与座体旋转配合;每个转轴B上安装的齿轮D与安装在相应侧轴C上的齿轮E啮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轮与行走轮的直径相等;齿圈与齿轮相应侧齿轮C的传动比为1:1;齿轮D与相应齿轮E的传动比为1:1。
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池悬浮油污清理方式,本发明利用新型的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对水池中的悬浮油污进行吸附清理,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可以反复使用,有效降低水池中悬浮油污处理的成本。
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在挤压辊筒的适度挤压下排出一部分油污而不会因过度挤压而发生损坏,被挤压辊筒挤压后排出一部分油污的吸油带内密布的吸油管A在经吸油泵A作用后吸出剩余油污,达到吸油带在不被损坏情况下充分排油的效果,提高吸油带吸油排油的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与水池配合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与水池配合两个视角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两个视角的传动剖面示意图。
图5是轴D、轴套、带轮B、支撑轮A、吸油管B、电磁阀、支撑轮B与集连盒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6是支撑轮B、吸油管B、集连盒、环套B、环套C与排油管A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7是支撑轮A、轴E、涡簧、缠绕轮与吸油管B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8是油盒、挤压辊筒、吸油带、传输带、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与从动轮D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9是座体、浮力块、拢油板A与拢油板B配合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支撑轮B、集连盒及环套C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支撑轮A示意图。
图12是缠绕轮及轴E剖面示意图。
图13是驱动轮与从动轮A或从动轮B或从动轮C或从动轮D两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4是传输带与吸油带配合及其两个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水池;2、座体;3、安装槽;4、浮力块;5、拢油板A;6、拢油板B;7、驱动轮;8、环槽A;9、从动轮A;10、从动轮B;11、从动轮C;12、从动轮D;13、挤压辊筒;14、油盒;15、传输带;16、钢条;17、吸油带;18、吸油管A;20、齿圈;21、轴A;22、齿轮A;23、齿轮B;24、齿轮C;25、轴B;26、齿轮D;27、齿轮E;28、轴C;29、行走轮;30、齿轮F;31、齿轮G;32、电驱模块;33、带轮A;34、同步带;35、带轮B;36、轴D;37、轴套;38、支撑轮A;39、环槽B;40、轴E;41、固定槽A;42、缠绕轮;44、环槽C;45、活动槽;46、涡簧;47、吸油管B;48、支撑轮B;49、固定槽B;50、环套A;51、集连盒;52、进油口;53、出油口;54、环套B;55、圆环;56、环套C;57、环槽D;58、排油管A;59、吸油泵A;60、吸油泵B;61、排油管B;62、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发明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4所示,它包括座体2、浮力块4、驱动轮7、从动轮A9、从动轮B10、从动轮C11、从动轮D12、挤压辊筒13、油盒14、传输带15、钢条16、吸油带17、行走轮29、电驱模块32、轴D36、轴套37、集连盒51、吸油泵A59、吸油泵B60、电磁阀62,其中如图1、2所示,座体2两侧对称安装有四个与水池1两侧壁配合且被两个电驱模块32驱动的行走轮29;如图4、8所示,座体2内安装有各自所在轴均与座体2在水池1内运动方向垂直的一对从动轮A9、一对从动轮B10、一对从动轮C11、一对从动轮D12和一对被行走轮29驱动的驱动轮7。驱动轮7的旋转线速度与行走轮29的旋转线速度相等,保证吸油带17上油污接触的部分在座体2运动过程中与水面相对静止,进而保证吸油带17对水面油污的充分吸附。如图4、8、14所示,驱动轮7、从动轮A9、从动轮B10、从动轮C11和从动轮D12上安装有由若干与座体2在水池1内运动方向垂直的钢条16铰接而成的环形传输带15,驱动轮7、从动轮A9、从动轮B10、从动轮C11和从动轮D12只对传输带15上的钢条16的两端形成支撑;驱动轮7与从动轮D12之间的传输带15部分位于最下侧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动轮B10为其两侧传输带15的最低点;传输带15外侧安装有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17;如图3、8所示,从动轮B10正下方安装有对其所支撑吸油带17部位进行挤压的挤压辊筒13,挤压辊筒13下方安装有收集油污的油盒14;油盒14内安装有向水池1外抽油的吸油泵B60。
如图4、5、6所示,座体2内安装有与驱动轮7所在轴平行的轴D36,轴D36上旋转配合有被驱动轮7驱动且与传输带15运动同步的轴套37,轴套37上安装有柱形集连盒51;如图5、10、14所示,集连盒51柱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进油口52分别通过吸油管B47与吸油带17内均匀密布的倾斜吸油管A18连通;如图8、14所示,吸油管A18的倾斜方向与吸油带17运动方向相反;如图5所示,每个吸油管B47上均安装有对其开关的电磁阀62;如图6、10所示,集连盒51端面上的出油口53处旋转配合有排油管A58,排油管A58上安装有向水池1外抽油的吸油泵A59;如图5、7所示,轴套37上安装有随传输带15运动对全部吸油管B47进行自适应收放的结构;如图1、8、9所示,座体2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保证驱动轮7与从动轮D12之间的吸油带17部分充分接触水面油污层的浮力块4。
如图1、8、9所示,所述两个浮力块4底部均安装有将水面上靠近水池1两侧壁处的油污向吸油带17聚拢的拢油板A5,每个拢油板A5的两端均对称安装有两个将浮力块4运动前方的油污吸油带17聚拢的拢油板B6。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轮7所在的轴A21与座体2旋转配合;轴A21上安装有带轮A33,带轮A33通过同步带34与安装于轴套37的带轮B35传动连接;如图5、6、7所示,轴套37上安装有支撑轮A38和支撑轮B48;如图7、11、12所示,支撑轮A38上的环槽B39内通过轴E40周向均匀安装有若干与吸油管B47一一对应的缠绕轮42,每个转轴E40上均嵌套有对相应缠绕轮42旋转复位的涡簧46;集连盒51通过环套A50固装于支撑轮B48端面上;每个吸油管B47均穿过固定于支撑轮B48端面上的固定槽B49和相应轴E40端面上的固定槽A41内并经相应缠绕轮42内壁的活动槽45缠绕于相应缠绕轮42上后与吸油带17上相应部分内的全部吸油管A18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吸油泵B60通过排油管B61向水池1外排油;如图6、10所示,排油管A58末端的环套C56与安装在集连盒51出油口53处的环套B54旋转配合;安装于环套B54上的圆环55旋转于环套C56内壁的环槽D57内;如图7、12所示,涡簧46位于相应缠绕轮42内壁的环槽C44内;涡簧46一端与相应环槽C44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相应轴E40连接。
如图4、9、13所示,所述传输带15中钢条16的两端与驱动轮7、从动轮A9、从动轮B10、从动轮C11和从动轮D12上的环槽A8配合;行走轮29安装于座体2侧壁的安装槽3内;行走轮29所在的轴C28与座体2旋转配合;两个驱动模块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齿轮G31,两个齿轮G31分别与两个轴C28上安装的齿轮F30啮合。
如图4所示,所述两个驱动轮7上均安装有齿圈20;每个齿圈20与座体2内相应侧壁上安装的齿轮A22啮合;每个齿轮A22与座体2内相应侧壁上的齿轮B23啮合;齿轮B23与座体2内相应侧壁上安装的齿轮C24啮合,齿轮C24所在的轴B25与座体2旋转配合;每个转轴B25上安装的齿轮D26与安装在相应侧轴C28上的齿轮E27啮合。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轮7与行走轮29的直径相等;齿圈20与齿轮相应侧齿轮C24的传动比为1:1;齿轮D26与相应齿轮E27的传动比为1:1。
本发明中的吸油泵A59、吸油泵B60、电驱模块32和电磁阀62均采用现有技术。电驱模块32主要由电机、减速器和控制单元组成。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当需要利用本发明对水池1内的悬浮油污进行清理时,将本发明放置于水池1的水面上,本发明因浮力块4的存在而漂浮于水面,驱动轮7与从动轮D12之间的吸油带17水平部分与水面的悬浮油污充分接触,四个行走轮29分别与水池1的两侧壁相互作用。
同时启动两个电驱模块32、吸油泵A59和吸油泵B60,两个电驱模块32分别通过相应齿轮G31、齿轮F30和轴C28带动相应一侧的行走轮29在水池1侧壁上行走。两个行走轮29分别通过相应轴C28、齿轮E27、齿轮D26、轴B25、齿轮C24、齿轮B23、齿轮A22和齿圈20带动相应侧的驱动轮7旋转。驱动轮7带动传输带15运动,传输带15带动吸油带17同步运动。
由于驱动轮7与行走轮29的直径相等,齿圈20与齿轮相应侧齿轮C24的传动比为1:1,齿轮D26与相应齿轮E27的传动比为1:1,所以行走轮29的旋转线速度与驱动轮7的旋转线速度相等,保证驱动轮7与从动轮D12之间的吸油带17水平部分相对于水面静止,能够使得吸油带17对水面的悬浮油污进行有效吸附。
由于传输带15中的钢条16的两端与驱动轮7、从动轮A9、从动轮B10、从动轮C11和从动轮D12相互作用,所以安装于传输带15上的吸油带17不会被驱动轮7、从动轮A9、从动轮B10、从动轮C11和从动轮D12挤压,从而达到保护吸油带17的目的。
当吸附有油污的吸油带17经过从动轮B10与挤压辊筒13之间时,挤压辊筒13将吸油带17中吸附的油污部分挤出,被挤出的油污在自重作用下下落至油盒14中进行集中回收。经过挤压辊筒13挤压排油的吸油带17中依然留存部分油污。当吸油带17部分到达从动轮A9与驱动轮7之间时,此部分吸油带17内的吸油管A18连通的若干吸油管B47上的电磁阀62打开,吸油泵A59通过电磁阀62打开的吸油管B47将此部分吸油带17内残存的油污抽出至水池1外进行集中回收。
吸油带17中的吸油管A18的倾斜方向与吸油带17的运动方向相反,保证位于吸油带17内的吸油管A18末端内在经过挤压辊筒13时不会因挤压辊筒13挤压作用进入异物而被堵塞,保证经过挤压辊筒13后的吸油管A18保持畅通,有利于吸油带17内残留油污的有效排除。
吸油带17运动的同时,驱动轮7所在的轴A21通过带轮A33、同步带34和带轮B35带动轴套37旋转,轴套37带动支撑轮A38和支撑轮B48同步旋转,且支撑轮A38和支撑轮B48的旋转方向与吸油带17的运动一致,保证连通吸油泵A59与吸油带17内吸油管A18且周向均匀分布的全部吸油管B47不会因吸油带17的持续运动而发生缠绞。当吸油带17因自身运动而与支撑轮之间的径向间距增大时,与之对应且缠绕于相应缠绕轮42上的吸油管B47会带动缠绕轮42产生自适应旋转并得到有效放松,保证吸油管B47不会因吸油带17与支撑轮A38距离增大而绷紧断裂。当吸油带17与支撑轮A38之间距离减小时,此吸油带17上连通的吸油管B47在相应涡簧46作用下重新缠绕回收于相应缠绕轮42,避免吸油管B47因松弛发生相互绞缠。
进入油盒14内的油污被吸油泵B60抽离并排出至水池1外进行集中回收。
在本发明在水面运动过程中,浮力块4底部的拢油板A5和拢油板B6将水池1侧壁附近的悬浮油污聚拢驱赶向吸油带17能够吸附到的水面区域,保证本发明对水池1内悬浮油污的充分有效彻底吸附清理。
当本发明对水池1内水面的悬浮油污清理结束后,停止两个电驱模块32、吸油泵A59和吸油泵B60的运行并将本发明从水池1内水面拿离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利用新型的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17对水池1中的悬浮油污进行吸附清理,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17可以反复使用,有效降低水池1中悬浮油污处理的成本。
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17在挤压辊筒13的适度挤压下排出一部分油污而不会因过度挤压而发生损坏,被挤压辊筒13挤压后排出一部分油污的吸油带17内密布的吸油管A18在经吸油泵A59作用后吸出剩余油污,达到吸油带17在不被损坏情况下充分排油的效果,提高吸油带17吸油排油的效率。

Claims (7)

1.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座体、浮力块、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从动轮D、挤压辊筒、油盒、传输带、钢条、吸油带、行走轮、电驱模块、轴D、轴套、集连盒、吸油泵A、吸油泵B、电磁阀,其中座体两侧对称安装有四个与水池两侧壁配合且被两个电驱模块驱动的行走轮;座体内安装有各自所在轴均与座体在水池内运动方向垂直的一对从动轮A、一对从动轮B、一对从动轮C、一对从动轮D和一对被行走轮驱动的驱动轮,驱动轮的旋转线速度与行走轮的旋转线速度相等;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和从动轮D上安装有由若干与座体在水池内运动方向垂直的钢条铰接而成的环形传输带,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和从动轮D只对传输带上的钢条的两端形成支撑;驱动轮与从动轮D之间的传输带部分位于最下侧且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动轮B为其两侧传输带的最低点;传输带外侧安装有吸油海绵材质的吸油带;从动轮B正下方安装有对其所支撑吸油带部位进行挤压的挤压辊筒,挤压辊筒下方安装有收集油污的油盒;油盒内安装有向水池外抽油的吸油泵B;
座体内安装有与驱动轮所在轴平行的轴D,轴D上旋转配合有被驱动轮驱动且与传输带运动同步的轴套,轴套上安装有柱形集连盒;集连盒柱面上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进油口分别通过吸油管B与吸油带内均匀密布的倾斜吸油管A连通,吸油管A的倾斜方向与吸油带运动方向相反;每个吸油管B上均安装有对其开关的电磁阀;集连盒端面上的出油口处旋转配合有排油管A,排油管A上安装有向水池外抽油的吸油泵A;轴套上安装有随传输带运动对全部吸油管B进行自适应收放的结构;座体底部对称安装有两个保证驱动轮与从动轮D之间的吸油带部分充分接触水面油污层的浮力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浮力块底部均安装有将水面上靠近水池两侧壁处的油污向吸油带聚拢的拢油板A,每个拢油板A的两端均对称安装有两个将浮力块运动前方的油污吸油带聚拢的拢油板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所在的轴A与座体旋转配合;轴A上安装有带轮A,带轮A通过同步带与安装于轴套的带轮B传动连接;轴套上安装有支撑轮A和支撑轮B;支撑轮A上的环槽B内通过轴E周向均匀安装有若干与吸油管B一一对应的缠绕轮,每个转轴E上均嵌套有对相应缠绕轮旋转复位的涡簧;集连盒通过环套A固装于支撑轮B端面上;每个吸油管B均穿过固定于支撑轮B端面上的固定槽B和相应轴E端面上的固定槽A内并经相应缠绕轮内壁的活动槽缠绕于相应缠绕轮上后与吸油带上相应部分内的全部吸油管A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泵B通过排油管B向水池外排油;排油管A末端的环套C与安装在集连盒出油口处的环套B旋转配合;安装于环套B上的圆环旋转于环套C内壁的环槽D内;涡簧位于相应缠绕轮内壁的环槽C内;涡簧一端与相应环槽C内壁连接,另一端与相应轴E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中钢条的两端与驱动轮、从动轮A、从动轮B、从动轮C和从动轮D上的环槽A配合;行走轮安装于座体侧壁的安装槽内;行走轮所在的轴C与座体旋转配合;两个驱动模块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齿轮G,两个齿轮G分别与两个轴C上安装的齿轮F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驱动轮上均安装有齿圈;每个齿圈与座体内相应侧壁上安装的齿轮A啮合;每个齿轮A与座体内相应侧壁上的齿轮B啮合;齿轮B与座体内相应侧壁上安装的齿轮C啮合,齿轮C所在的轴B与座体旋转配合;每个转轴B上安装的齿轮D与安装在相应侧轴C上的齿轮E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与行走轮的直径相等;齿圈与齿轮相应侧齿轮C的传动比为1:1;齿轮D与相应齿轮E的传动比为1:1。
CN202111526880.2A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Pending CN1140311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6880.2A CN114031151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6880.2A CN114031151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1151A true CN114031151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46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6880.2A Pending CN114031151A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11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5881A (zh) * 2022-08-26 2022-10-11 沅江市恒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台车架加工用的喷漆设备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55881A (zh) * 2022-08-26 2022-10-11 沅江市恒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台车架加工用的喷漆设备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6790B (zh) 扫地机器人及其清洁装置
CN201516310U (zh) 纤维转盘过滤装置
CN207288151U (zh) 一种汽车零件快速清洗装置
CN114031151A (zh) 一种处理悬浮油污的吸附设备
CN114011139A (zh) 一种水利发电管道滤水器
CN209269592U (zh) 一种可翻越障碍的玻璃清洗机
CN202199195U (zh) 一种转盘式纤维滤布过滤机
CN102294141B (zh) 一种具有刮泥机构的水处理装置
CN117180804A (zh) 一种化工污水处理设备
CN114775555B (zh) 一种具有防锈功能的清污机器人
CN209683650U (zh) 一种具有水循环利用功能的洗车装置
CN214808992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10583931U (zh) 污水过滤器
CN114031150A (zh) 一种油污悬浮物吸附装置
CN212093486U (zh) 一种纤维滤袋回收清洗装置
CN116768415B (zh) 一种石油处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6965692U (zh) 一种桶装水生产中空桶清洗消毒装置
CN216273383U (zh) 一种化工用多重过滤设备
CN220737097U (zh) 一种管式膜清洗机构
CN219483556U (zh) 一种环保型模具清洗间
CN108926902A (zh) 一种工业废水过滤检测装置
CN214940927U (zh) 一种中小型高压水冲设备防内部积水结构
CN213357965U (zh) 一种用于纺织布料的清洗装置
CN218466445U (zh) 一种道路桥梁养护装置
CN211635451U (zh) 一种工业废水用具有检测功能便于更换的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