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7920A -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27920A
CN114027920A CN202111553104.1A CN202111553104A CN114027920A CN 114027920 A CN114027920 A CN 114027920A CN 202111553104 A CN202111553104 A CN 202111553104A CN 114027920 A CN114027920 A CN 114027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
spring
push
pull rod
for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31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晓琼
高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531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279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27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279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2Clamps or clips, e.g. for the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2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 A61B17/128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clamps or clips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包括显微血管夹和持取显微血管夹的持针钳;所述显微血管夹包括夹持血管的夹持部和控制夹持部张开或闭合的控制部;持针钳包括张合部、手持部、以及限位结构;通过手持部控制张合部张开,张合部控制持取部开,在C形弹片的弹性支撑作用下从而使显微血管夹张开并夹持在血管上。本发明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结构简单,便于取放,使用方法快捷方便,在取放中不损伤以及不易掉落显微血管夹。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常常需要对特定的血管进行夹闭,以达到止血或是临时关闭血管的目的。目前市面上的显微血管夹有体积小,方便灵活的特点,长度一般为15-18mm。如图1所示,显微血管夹包括夹持血管的夹持部和控制夹持部张开或闭合的控制部,控制部呈C形弹性结构设置,夹持部分为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分别为C形弹性结构两臂的延伸,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相互交错设置,从而使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和C形弹性结构的两臂呈交叉状。不使用时,在C形弹性结构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之间呈闭合状;在使用血管夹时,通过持针钳从一侧夹取血管夹的C形弹性结构,使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张开夹紧在血管上即可。然而在使用持针钳夹取血管夹时,需从血管夹的侧方位夹取,血管夹具有一定的宽度,现有的持针钳夹取时只能夹取到C形弹性结构侧面的条边,夹持后将其移动到手术野,使用过程中就特别容易掉落到地面或者手术野内,掉落后就需要重新夹取新的血管夹用于手术,严重影响了手术进度,增加了患者手术风险。同时,在通过持针钳夹取时,需要控制持针钳夹取的力度,若用力过猛,易造成C形弹性结构变形,弹力变弱,故需要对医护人员加以培训后才能夹持血管夹,否则血管夹夹持血管的力度不够,增加了手术风险,易造成医疗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外科手术中显微血管夹在取放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取放,在取放中不损伤以及不易掉落显微血管夹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包括显微血管夹和持取显微血管夹的持针钳;所述显微血管夹包括夹持血管的夹持部和控制夹持部张开或闭合的控制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所述控制部包括一呈C形的弹片以及与持针钳配合的持取部;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分别为C形弹片开口一侧两臂的延伸,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相互交错设置使两臂呈交叉状;所述持取部设置在C形弹片隆起一侧,包括两个翅片,两个所述翅片为C形弹片两臂向C形弹片隆起一侧的延伸;所述持针钳包括在持取部两翅片之间使两翅片张合的张合部、手动控制张合部张合的手持部、以及设置在手持部上限定张合部张合程度的限位结构;通过手持部控制张合部张开,张合部控制持取部两翅片张开,在C形弹片的弹性支撑作用下从而使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张开并夹持在血管上。
在显微血管夹C形弹片隆起一侧设置两个翅片,可通过两翅片控制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的张合;持针钳上设置有张合部,张合部上设置有撑开两翅片的结构,可通过手持持针钳直接作用于显微血管夹的翅片,两个翅片在C形弹片的支撑作用下将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张开夹持在血管上,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夹持在血管上时,在C形弹片的会弹作用下,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夹紧在血管上,当手术完成时,再通过持针钳的张合部将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张开,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从血管上张开,取下显微血管夹即可。通过在显微血管夹上设置两翅片以及在持针钳上设置与之配合的张合部,可不用持针钳直接夹持在显微血管的C形弹片的两臂上,本发明的张合部直接作用于翅片,可防止显微血管夹的掉落。通过在持针钳上设置限定张合部张合程度的限位结构,保证了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张口的大小,防止因用力过猛而造成显微血管夹变形的问题,保证了显微血管夹使用安全以及循环使用的次数。
优选的,所述持针钳包括上钳身和下钳身;所述持针钳的手持部包括上钳柄和下钳柄,所述持针钳的张合部包括上钳头和下钳头;所述上钳柄和上钳头构成上钳身,所述下钳柄和下钳头构成下钳身;所述上钳身和下钳身在钳柄和钳头的连接处相铰接,且上钳身和下钳身分别位于铰接处的两侧;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上钳柄和下钳柄之间限定上钳柄和下钳柄相对闭合距离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上钳柄或/和下钳柄内侧;上钳柄和下钳柄张开从而使上钳头和下钳头闭合,上钳柄和下钳柄闭合使上钳头和下钳头张开从而使持取部的两翅片张开。
通过将持针钳设置为钳状结构,且将上钳身和下钳身在两侧设置,在上钳身和下钳身之间设置限位杆,上钳柄和下钳柄捏合时,上钳头和下钳头张开,通过限位杆的设置使上钳头和下钳头张开程度被限定,当张开到最大程度时,限位杆抵在上钳柄和下钳柄之间,通过设计使上钳头和下钳头张开的最大程度不影响或较低影响C形弹片的变形。通过在显微血管夹上设置两翅片,两翅片除了C形弹片一侧封闭,其他部分均为分离状态,使用持针钳时,可从除C形弹片一侧的其他部位与翅片接触,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更进一步,在上钳头和下钳头的端部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突起,在持取部两翅片的内表面上分别交错设置有与上钳头和下钳头上突起相配合的若干凸起。通过在翅片内表面设置若干凸起,可在翅片内表面上形成凹凸结构,上钳头和下钳头上的突起与凹凸结构配合,保证了显微血管夹不会自持针钳上脱落。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上显微血管夹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手持持针钳的上钳柄和下钳柄,使上钳头和下钳头处于闭合状态,并将持针钳的上钳头和下钳头置于持取部两翅片之间;
S2、在限位杆的作用下,将持针钳的上钳柄和下钳柄相互捏合,从而使上钳头和下钳头相互张开,带动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张开,在C形弹片的支撑作用下,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张开;
S3、手持持针钳将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夹持在血管上,取出持针钳;
S4、显微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重复S1和S2步骤,将显微血管夹自血管上取下即可。
优选的,所述持取部的两翅片上分别向外设置一半球形凹槽,两凹槽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张合部为一鼓簧,所述鼓簧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环形簧座以及设置在两簧座之间的若干簧片,两个所述簧座同轴设置,若干所述簧片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簧座上且均匀设置在两簧座之间,若干所述鼓簧均向外鼓起与两个簧座形成鼓状;所述限位结构为一自锁结构,包括自锁开关和与自锁开关配合的自锁件;所述手持部包括一枪形支撑件,设置在支撑件内部的推拉杆、扳动件以及连接推拉杆和扳动件的联动结构;所述支撑件包括与鼓簧一端部簧座固定连接的套筒以及与套筒固定连接的手持座;所述鼓簧一端的簧座套设在套筒的自由端;所述推拉杆套设在套筒内,且其一端自鼓簧中部穿过鼓簧的两个簧座并在鼓簧外部抵在簧座上,其另一端与联动结构连接;所述扳动件铰接在手持座上,其一端通过联动结构与推拉杆在手持座一侧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为手指扳动的扳动部;所述自锁件固定设置推拉杆上,所述自锁开关固定设置在手持座上;使用时,将鼓簧置于两翅片之间,扳动扳动件带动联动结构,联动结构带动推拉杆沿套筒向手持座方向运动,推拉杆端部压缩鼓簧的簧座,鼓簧的若干簧片鼓起并与翅片上的凹槽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两翅片张开,同时自锁结构的自锁开关和自锁件配合使两翅片定型。
通过在翅片上设置半球形凹槽与鼓簧配合,方便鼓簧在两翅片之间的任意方向与两个凹槽相互配合,通过扳动件、联动结构以及推拉杆作用于鼓簧,方便单手操作,只需要扳动扳动件即可实现显微血管夹的取放,结构简单,取用方便。在自锁开关和自锁件的作用下,鼓簧鼓起的程度被限制,从而限制了显微血管夹两翅片张开的程度,从而防止了显微血管夹因夹持用力过大而失效的问题。且通过鼓簧与凹槽相互嵌合,显微血管夹不易从持针钳上脱落。
进一步,所述推拉杆在手持座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定向座,在定向座上设置有推拉杆穿过的穿孔;通过套筒以及定向座上的穿孔限定推拉杆沿直线运动。通过设置定向座,在定向座和套筒的作用下,推拉杆可沿套筒以及定向座穿孔的轴向运动,从而保证了鼓簧正常鼓起。
优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套设在推拉杆上的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推拉杆端部和扳动件连接的拉丝,以及设置在手持座上改变拉丝方向的滚柱;在推拉杆上固定设置一限定压缩弹簧的限位板,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限位板和定向座之间;所述拉丝绕设在滚柱上,所述推拉杆和扳动件通过拉丝设置在滚柱的同一侧,所述滚柱设置在推拉杆端部一侧,在推拉杆端部与滚柱之间的拉丝与推拉杆平行设置,扳动件拉动拉丝,拉丝带动推拉杆沿推拉杆轴向运动。
优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具有弹性变形的C形簧、绕柱以及限定C形簧的C形槽;所述C形簧一端与推拉杆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扳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绕柱设置在C形簧的弯折处,所述绕柱设置在推拉杆端部一侧,所述C形槽在C形簧与扳动件连接一侧具有喇叭口以适应C形簧的弹性变形,所述推拉杆和扳动件通过C形簧设置在绕柱的同一侧;扳动扳动件,扳动件带动C形簧在C形槽内贴在绕柱上运动并拉动推拉杆,从而使鼓簧的簧片鼓起,自锁结构锁住推拉杆,再次扳动扳动件,自锁结构打开,C形簧在其弹性变形作用下回复其原始形变在C形槽内,同时在鼓簧的作用下,释放推拉杆。
以上两种联动结构分别通过设置压缩弹簧和C形簧,可使整个鼓簧鼓起或回复原状更加的平稳;当鼓簧鼓起时,推拉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既受到扳动件拉的作用,又受到压缩弹簧和鼓簧回弹的作用力,可缓慢平稳的将鼓簧鼓起;同理,C形簧在形变过程中也具有回弹作用力。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的使用方法,显微血管夹采用翅片带有凹槽的结构,持针钳采用张合部为鼓簧的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St1、手持支撑件的手持座,将鼓簧置于两个翅片的凹槽之间;
St2、扳动扳动件,扳动件带动联动结构,联动结构拉动推拉杆,推拉杆拉动鼓簧一端的簧座,从而使鼓簧的若干簧片过盈鼓起在两凹槽内,从而带动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张开,在C形弹片的支撑作用下,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张开,在自锁开关和自锁件的配合下,锁住推拉杆;
St3、手持手持座将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夹持在血管上,再次扳动扳动件,自锁开关打开,在联动结构和鼓簧簧片的作用力下,放松扳动件,鼓簧回复原状,取出持针钳;
St4、显微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重复S1和S2步骤,将显微血管夹自血管上取下即可。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结构简单,便于取放,使用方法快捷方便,在取放中不损伤以及不易掉落显微血管夹。
附图说明
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微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显微血管夹的立体图;
图3为实施例一显微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持针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显微血管夹组件使用状态图;
图6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显微血管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鼓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持针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持针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鼓簧鼓起的过程图;
图中:1为第一夹钳;2为第二夹钳;3为弹片;4为翅片;5为上钳柄;6为下钳柄;7为上钳头;8为下钳头;9为限位杆;10为突起;11为凸起;12为凹槽;13为簧片;14为簧座;15为自锁开关;16为自锁件;17为推拉杆;18为扳动件;19为套筒;20为手持座;21为定向座;22为压缩弹簧;23为拉丝;24为滚柱;25为限位板;26为C形簧;27为绕柱;28为C形槽;29为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一个非限定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实施例一
如图2、3、4、5所示,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包括显微血管夹和持取显微血管夹的持针钳;显微血管夹包括夹持血管29的夹持部和控制夹持部张开或闭合的控制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控制部包括一呈C形的弹片3以及与持针钳配合的持取部;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分别为C形弹片3开口一侧两臂的延伸,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相互交错设置使两臂呈交叉状;持取部设置在C形弹片3隆起一侧,包括两个翅片4,两个翅片4为C形弹片3两臂向C形弹片3隆起一侧的延伸;持针钳包括在持取部两翅片4之间使两翅片4张合的张合部、手动控制张合部张合的手持部、以及设置在手持部上限定张合部张合程度的限位结构;通过手持部控制张合部张开,张合部控制持取部两翅片4张开,在C形弹片3的弹性支撑作用下从而使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张开并夹持在血管29上。
如图4、5所示,持针钳包括上钳身和下钳身;持针钳的手持部包括上钳柄5和下钳柄6,持针钳的张合部包括上钳头7和下钳头8;上钳柄5和上钳头7构成上钳身,下钳柄6和下钳头8构成下钳身;上钳身和下钳身在钳柄和钳头的连接处相铰接,且上钳身和下钳身分别位于铰接处的两侧;限位结构为设置在上钳柄5和下钳柄6之间限定上钳柄5和下钳柄6相对闭合距离的限位杆9,限位杆9设置在上钳柄5或/和下钳柄6内侧;上钳柄5和下钳柄6张开从而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闭合,上钳柄5和下钳柄6闭合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张开从而使持取部的两翅片4张开。在上钳头7和下钳头8的端部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突起10,在持取部两翅片4的内表面上分别交错设置有与上钳头7和下钳头8上突起10相配合的若干凸起1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手持持针钳的上钳柄5和下钳柄6,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处于闭合状态,并将持针钳的上钳头7和下钳头8置于持取部两翅片4之间;
2)、在限位杆9的作用下,将持针钳的上钳柄5和下钳柄6相互捏合,从而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相互张开,带动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4张开,在C形弹片3的支撑作用下,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张开;
3)、手持持针钳将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夹持在血管29上,取出持针钳;
4)、显微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重复1和2步骤,将显微血管夹自血管29上取下即可。
实施例二
如图6、7、8所示,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包括显微血管夹和持取显微血管夹的持针钳;如图6所示,显微血管夹包括夹持血管29的夹持部和控制夹持部张开或闭合的控制部;夹持部包括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控制部包括一呈C形的弹片3以及与持针钳配合的持取部;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分别为C形弹片3开口一侧两臂的延伸,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相互交错设置使两臂呈交叉状;持取部设置在C形弹片3隆起一侧,包括两个翅片4,两个翅片4为C形弹片3两臂向C形弹片3隆起一侧的延伸;持针钳包括在持取部两翅片4之间使两翅片4张合的张合部、手动控制张合部张合的手持部、以及设置在手持部上限定张合部张合程度的限位结构;持取部的两翅片4上分别向外设置一半球形凹槽12,两凹槽12开口相对设置;
如图7所示,张合部为一鼓簧,鼓簧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环形簧座14以及设置在两簧座14之间的若干簧片13,两个簧座14同轴设置,若干簧片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簧座14上且均匀设置在两簧座14之间,若干鼓簧均向外鼓起与两个簧座14形成鼓状;
如图8所示,限位结构为一自锁结构,包括自锁开关15和与自锁开关15配合的自锁件16;手持部包括一枪形支撑件,设置在支撑件内部的推拉杆17、扳动件18以及连接推拉杆17和扳动件18的联动结构;支撑件包括与鼓簧一端部簧座14固定连接的套筒19以及与套筒19固定连接的手持座20;鼓簧一端的簧座14套设在套筒19的自由端;推拉杆17套设在套筒19内,且其一端自鼓簧中部穿过鼓簧的两个簧座14并在鼓簧外部抵在簧座14上,其另一端与联动结构连接;扳动件18铰接在手持座20上,其一端通过联动结构与推拉杆17在手持座20一侧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为手指扳动的扳动部;自锁件16固定设置推拉杆17上,自锁开关15固定设置在手持座20上;使用时,将鼓簧置于两翅片4之间,扳动扳动件18带动联动结构,联动结构带动推拉杆17沿套筒19向手持座20方向运动,推拉杆17端部压缩鼓簧的簧座14,鼓簧的若干簧片13鼓起并与翅片4上的凹槽12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两翅片4张开,同时自锁结构的自锁开关15和自锁件16配合使两翅片4定型。如图8所示,推拉杆17在手持座20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定向座21,在定向座21上设置有推拉杆17穿过的穿孔;通过套筒19以及定向座21上的穿孔限定推拉杆17沿直线运动。
如图8所示,联动结构包括套设在推拉杆17上的压缩弹簧22,两端分别与推拉杆17端部和扳动件18连接的拉丝23,以及设置在手持座20上改变拉丝23方向的滚柱24;在推拉杆17上固定设置一限定压缩弹簧22的限位板25,压缩弹簧22设置在限位板25和定向座21之间;拉丝23绕设在滚柱24上,推拉杆17和扳动件18通过拉丝23设置在滚柱24的同一侧,滚柱24设置在推拉杆17端部一侧,在推拉杆17端部与滚柱24之间的拉丝23与推拉杆17平行设置,扳动件18拉动拉丝23,拉丝23带动推拉杆17沿推拉杆17轴向运动。
本实施例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手持支撑件的手持座20,将鼓簧置于两个翅片4的凹槽12之间;
2)、扳动扳动件18,扳动件18带动联动结构,联动结构的拉丝23绕滚柱24拉动推拉杆17,推拉杆17拉动限位板25压缩压缩弹簧22以及拉动鼓簧一端的簧座14,从而使鼓簧的若干簧片13过盈鼓起在两凹槽12内,从而带动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4张开,在C形弹片3的支撑作用下,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张开,在自锁开关15和自锁件16的配合下,锁住推拉杆17;
3)、手持手持座20将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夹持在血管29上,再次扳动扳动件18,自锁开关15打开,在联动结构的压缩弹簧22和鼓簧簧片13的作用力下,放松扳动件18,鼓簧回复原状,取出持针钳;
4)、显微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重复1和2步骤,将显微血管夹自血管29上取下即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联动结构的不同:
如图9所示,联动结构包括具有弹性变形的C形簧26、绕柱27以及限定C形簧26的C形槽28;C形簧26一端与推拉杆17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扳动件18固定连接;绕柱27设置在C形簧26的弯折处,绕柱27设置在推拉杆17端部一侧,C形槽28在C形簧26与扳动件18连接一侧具有喇叭口以适应C形簧26的弹性变形,推拉杆17和扳动件18通过C形簧26设置在绕柱27的同一侧;扳动扳动件18,扳动件18带动C形簧26在C形槽28内贴在绕柱27上运动并拉动推拉杆17,从而使鼓簧的簧片13鼓起,自锁结构锁住推拉杆17,再次扳动扳动件18,自锁结构打开,C形簧26在其弹性变形作用下回复其原始形变在C形槽28内,同时在鼓簧的作用下,释放推拉杆17。
本实施例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手持支撑件的手持座20,将鼓簧置于两个翅片4的凹槽12之间;
2)、扳动扳动件18,扳动件18带动联动结构的C形簧26, C形簧26绕绕柱27拉动推拉杆17,C形簧26变形,推拉杆17拉动鼓簧一端的簧座14,从而使鼓簧的若干簧片13过盈鼓起在两凹槽12内,从而带动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4张开,在C形弹片3的支撑作用下,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张开,在自锁开关15和自锁件16的配合下,锁住推拉杆17;在扳动扳动件18的过程中,与扳动件18连接的C形簧26一端的手持座20上开设有喇叭口,方便C形簧26在变形中始终处于C形槽28内,使用更加平稳。
3)、手持手持座20将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夹持在血管29上,再次扳动扳动件18,自锁开关15打开,在C形簧26回复原状和鼓簧簧片13的作用力下,放松扳动件18,鼓簧回复原状,取出持针钳;
4)、显微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重复1和2步骤,将显微血管夹自血管29上取下即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其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 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9)

1.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显微血管夹和持取显微血管夹的持针钳;
所述显微血管夹包括夹持血管(29)的夹持部和控制夹持部张开或闭合的控制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所述控制部包括一呈C形的弹片(3)以及与持针钳配合的持取部;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分别为C形弹片(3)开口一侧两臂的延伸,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相互交错设置使两臂呈交叉状;所述持取部设置在C形弹片(3)隆起一侧,包括两个翅片(4),两个所述翅片(4)为C形弹片(3)两臂向C形弹片(3)隆起一侧的延伸;
所述持针钳包括在持取部两翅片(4)之间使两翅片(4)张合的张合部、手动控制张合部张合的手持部、以及设置在手持部上限定张合部张合程度的限位结构;通过手持部控制张合部张开,张合部控制持取部两翅片(4)张开,在C形弹片(3)的弹性支撑作用下从而使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张开并夹持在血管(29)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钳包括上钳身和下钳身;所述持针钳的手持部包括上钳柄(5)和下钳柄(6),所述持针钳的张合部包括上钳头(7)和下钳头(8);所述上钳柄(5)和上钳头(7)构成上钳身,所述下钳柄(6)和下钳头(8)构成下钳身;所述上钳身和下钳身在钳柄和钳头的连接处相铰接,且上钳身和下钳身分别位于铰接处的两侧;所述限位结构为设置在上钳柄(5)和下钳柄(6)之间限定上钳柄(5)和下钳柄(6)相对闭合距离的限位杆(9),所述限位杆(9)设置在上钳柄(5)或/和下钳柄(6)内侧;上钳柄(5)和下钳柄(6)张开从而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闭合,上钳柄(5)和下钳柄(6)闭合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张开从而使持取部的两翅片(4)张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钳头(7)和下钳头(8)的端部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突起(10),在持取部两翅片(4)的内表面上分别交错设置有与上钳头(7)和下钳头(8)上突起(10)相配合的若干凸起(1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手持持针钳的上钳柄(5)和下钳柄(6),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处于闭合状态,并将持针钳的上钳头(7)和下钳头(8)置于持取部两翅片(4)之间;
S2、在限位杆(9)的作用下,将持针钳的上钳柄(5)和下钳柄(6)相互捏合,从而使上钳头(7)和下钳头(8)相互张开,带动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4)张开,在C形弹片(3)的支撑作用下,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张开;
S3、手持持针钳将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夹持在血管(29)上,取出持针钳;
S4、显微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重复S1和S2步骤,将显微血管夹自血管(29)上取下即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持取部的两翅片(4)上分别向外设置一半球形凹槽(12),两凹槽(12)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张合部为一鼓簧,所述鼓簧包括设置在两端的环形簧座(14)以及设置在两簧座(14)之间的若干簧片(13),两个所述簧座(14)同轴设置,若干所述簧片(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簧座(14)上且均匀设置在两簧座(14)之间,若干所述鼓簧均向外鼓起与两个簧座(14)形成鼓状;
所述限位结构为一自锁结构,包括自锁开关(15)和与自锁开关(15)配合的自锁件(16);
所述手持部包括一枪形支撑件,设置在支撑件内部的推拉杆(17)、扳动件(18)以及连接推拉杆(17)和扳动件(18)的联动结构;所述支撑件包括与鼓簧一端部簧座(14)固定连接的套筒(19)以及与套筒(19)固定连接的手持座(20);所述鼓簧一端的簧座(14)套设在套筒(19)的自由端;所述推拉杆(17)套设在套筒(19)内,且其一端自鼓簧中部穿过鼓簧的两个簧座(14)并在鼓簧外部抵在簧座(14)上,其另一端与联动结构连接;所述扳动件(18)铰接在手持座(20)上,其一端通过联动结构与推拉杆(17)在手持座(20)一侧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为手指扳动的扳动部;所述自锁件(16)固定设置推拉杆(17)上,所述自锁开关(15)固定设置在手持座(20)上;使用时,将鼓簧置于两翅片(4)之间,扳动扳动件(18)带动联动结构,联动结构带动推拉杆(17)沿套筒(19)向手持座(20)方向运动,推拉杆(17)端部压缩鼓簧的簧座(14),鼓簧的若干簧片(13)鼓起并与翅片(4)上的凹槽(12)形成过盈配合,从而使两翅片(4)张开,同时自锁结构的自锁开关(15)和自锁件(16)配合使两翅片(4)定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17)在手持座(20)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定向座(21),在定向座(21)上设置有推拉杆(17)穿过的穿孔;通过套筒(19)以及定向座(21)上的穿孔限定推拉杆(17)沿直线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套设在推拉杆(17)上的压缩弹簧(22),两端分别与推拉杆(17)端部和扳动件(18)连接的拉丝(23),以及设置在手持座(20)上改变拉丝(23)方向的滚柱(24);在推拉杆(17)上固定设置一限定压缩弹簧(22)的限位板(25),所述压缩弹簧(22)设置在限位板(25)和定向座(21)之间;所述拉丝(23)绕设在滚柱(24)上,所述推拉杆(17)和扳动件(18)通过拉丝(23)设置在滚柱(24)的同一侧,所述滚柱(24)设置在推拉杆(17)端部一侧,在推拉杆(17)端部与滚柱(24)之间的拉丝(23)与推拉杆(17)平行设置,扳动件(18)拉动拉丝(23),拉丝(23)带动推拉杆(17)沿推拉杆(17)轴向运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具有弹性变形的C形簧(26)、绕柱(27)以及限定C形簧(26)的C形槽(28);所述C形簧(26)一端与推拉杆(17)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扳动件(18)固定连接;所述绕柱(27)设置在C形簧(26)的弯折处,所述绕柱(27)设置在推拉杆(17)端部一侧,所述C形槽(28)在C形簧(26)与扳动件(18)连接一侧具有喇叭口以适应C形簧(26)的弹性变形,所述推拉杆(17)和扳动件(18)通过C形簧(26)设置在绕柱(27)的同一侧;扳动扳动件(18),扳动件(18)带动C形簧(26)在C形槽(28)内贴在绕柱(27)上运动并拉动推拉杆(17),从而使鼓簧的簧片(13)鼓起,自锁结构锁住推拉杆(17),再次扳动扳动件(18),自锁结构打开,C形簧(26)在其弹性变形作用下回复其原始形变在C形槽(28)内,同时在鼓簧的作用下,释放推拉杆(17)。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t1、手持支撑件的手持座(20),将鼓簧置于两个翅片(4)的凹槽(12)之间;
St2、扳动扳动件(18),扳动件(18)带动联动结构,联动结构拉动推拉杆(17),推拉杆(17)拉动鼓簧一端的簧座(14),从而使鼓簧的若干簧片(13)过盈鼓起在两凹槽(12)内,从而带动显微血管夹的两翅片(4)张开,在C形弹片(3)的支撑作用下,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张开,在自锁开关(15)和自锁件(16)的配合下,锁住推拉杆(17);
St3、手持手持座(20)将第一夹钳(1)和第二夹钳(2)夹持在血管(29)上,再次扳动扳动件(18),自锁开关(15)打开,在联动结构和鼓簧簧片(13)的作用力下,放松扳动件(18),鼓簧回复原状,取出持针钳;
St4、显微血管夹使用完成后,重复S1和S2步骤,将显微血管夹自血管(29)上取下即可。
CN202111553104.1A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40279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104.1A CN114027920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3104.1A CN114027920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27920A true CN114027920A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4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3104.1A Pending CN114027920A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279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2699A (en) Forceps
JP2504936B2 (ja) 医療用鉗子
US9782174B2 (en) Handleless clamping device
JP2001505810A (ja) 柔順なシャフトを有する手術用具
US20130123818A1 (en) Clip apparatus for ligature of living tissue
GB2476461A (en) Laparoscopic surgical device with jaws biased closed
WO2021120462A1 (zh) 一种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
US6096059A (en) Microsurgical tool
CN212490068U (zh) 一种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用切取一体装置
CN111867492B (zh) 夹具单元和粘膜提起系统
CN114027920A (zh) 一种便于取放的显微血管夹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CN209751134U (zh) 腔镜下软组织缝合器及其末端执行机构
US6863679B1 (en) Paired forceps
JP2012232066A (ja) クリップ操作用鉗子,クリップ着脱用鉗子及びクリップ並びにこれらで構成される内視鏡下外科手術器具セット
CN114869403A (zh) 一种心腔内血栓抓捕装置
JP5457934B2 (ja) 内視鏡手術用把持鉗子
CN215349273U (zh) 一种普外科胆囊取石装置
CN208910373U (zh) 施夹钳
CN216495413U (zh) 一种活检钳及内窥镜手术装置
CN213641095U (zh) 一种软组织打孔钳子
CN212261452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异物钳
CN219353999U (zh) 牵引钳及牵引装置
CN212415841U (zh) 胎盘夹取钳
CN218684590U (zh) 具有弯曲和无限旋转功能的微创手术器械
CN220275659U (zh) 妇科手术钳及其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